高层建筑剪力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05-12 05:40: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南京汤山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汤泉路以北拆迁安置房B组团01、03、05#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9193.6m2,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桩基、土建、水电安装、消防、通风、电梯工程,具体工程概况如下:

(1)、01#楼建筑面积14893.8m2(其中地上14235.6m2,地下658.2m2),结构层次为框剪22层(其中地上21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高度60.5m; (2)、03#楼建筑面积22351.4m2(其中地上21353.4m2,地下998m2),结构层次为框剪22层(其中地上21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高度60.5m;

(3)、05#楼建筑面积22351.4m2(其中地上21353.4m2,地下998m2),结构层次为框剪22层(其中地上21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高度60.5m;

(4)、01#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853m2,结构层次为框架地下1层,建筑高度4.1m;

(5)、03#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744m2,结构层次为框架地下1层,建筑高度4.1m。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住宅部分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合理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二级。±0.000 米以下墙厚 300、250;±0.000 米 以上墙厚 200,标准层层高 2900mm。梁高:350、400、500 等。

地下车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车库四周外墙为剪力墙,内部为框架 结构。剪力墙厚为 3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700*700mm,梁最高为 900mm, 跨度最大为 8550mm。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多层板拼装大模板;梁、板均采用复合胶板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的质量和整体进度要求,结合工程主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及本 项目部的生产计划,本工程模板采用多层板拼装。模板施工必须按照整体进度计划,加快施工进度,梁板必须配足三个楼层以上的模板材料以及三个楼层的支架支撑体系。梁底板采用 50 mm 厚的木模板,集中垂直运输和水平运 输的能力加快施工进度。

1、选用的材料及质量要求:

1)剪力墙面板采用 18mm 厚多层板,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滑、防水耐磨、 耐酸碱、易于脱模,不得有脱胶空鼓。方木:采用 80×60mm。穿墙螺杆: 采用钢筋冷拉加工,穿墙螺杆套管采用硬塑料管,内径ф16 2)模板骨架、支撑架、操作平台采用ф48×3.5 钢管。

3)水性脱模剂。

2、主体结构剪力墙模板设计:

1)荷载计算:

1/2F1=0.22γct0β1β2v

F2=γcH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采用内部振捣器, 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 F1、F2 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混凝土重力密度 γc =26 kN/m3

外加剂影响系数 β1=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 β2=1.15 混凝土浇筑速度

v=5 m/h

混凝土温度 T=15℃,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t0=200/(T+15)=6.67 h

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 H=2.9 m

则 F1=0.22×26×6.67×51/2×1.2×1.15=117.73kN/M2

共 11 页 第 2 页

F2=26×2.9=75.4 kN/M2<F1

取混凝土侧压力 F=75.4 kN/M2

木模荷载取 0.90 折减系数。

设计值 F=1.2×75.4×0.9=81.43 kN/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取 2kN/M2

设计值 1.4×2×0.9=2.5 kN/M2

荷载组合∑F=81.43+2.5=83.93 kN/M2

2)对拉螺杆计算:

P= F×A =83.93×0.4×0.5 =16.79 kN

所需螺杆截面 A0=P /【σ】=16.79×1000/170 =98.74 mM 2Φ12 螺杆有效面积 A=80.7mM2< 87.0 mM2 Φ14 螺杆有效面积 A=105 mM2 可满足需要。

3、模板及支撑的设计依据

1)模板及支撑设计必须符合《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及《冷弯薄 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本工程采用φ48×3.5 钢管支撑,80×60 mm 木方,为多层板模板时应设计 计算下列各项荷载: ① 模板及其支架支撑自重。

② 钢筋自重。

③ 新浇砼重量。

④ 施工荷载。

⑤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⑥ 浇筑砼时模板的侧压力。

共 11 页

第 3 页

Ⅱ本工程采用泵送砼,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不列入计算。 2)及支撑设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构件计算跨度的 1/400。

②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构件计算跨度的 1/250。

③ 模板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结构自由跨度的

1/1000。 以上为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应不得超过允许值。

④ 模板及其支架的稳定性、支架的直柱或笔直绗架应保持稳定,并应用撑 拉杆件固定。 为防止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当验算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和风荷 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的稳定安全系数不宜小于 1.15。

⑤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正确。 ⑥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⑦ 构造简单,拆装方便。

⑧ 模板严密不得漏浆(柱模板缝采用海棉密封,平板采用胶带)。

3)支撑计算:

① 标准层楼板钢管支架计算: 荷载计算:多层板重:250N/M2 钢管自重:250N/M2

新浇砼重:250×14=3500 N/M2 施工荷载:2500 N/M2 合计荷载:6500 N/M2 每格钢管柱距:1.0×1.0=1 M2

共 11 页 第 4 页

每根柱立杆受荷载: 1.0×6500=6500N

用Ф48×3.5 钢管,A=424 mm 2

I=159 mm

б=N/A=6500/424=15.33N/mm2<F=215N/ mm 2 可以满足要求.

2 阳台钢管支架计算: 板厚 ○100 mm,梁 200×400 荷载计算:多层板重:250N/M2 钢管自重:250N/M2 新浇砼重:250×10+2×4×250=4500 N/M2 施工荷载:2500 N/M2 合计荷载:7000 N/M2

每格钢管柱距:1×1=1 M2 每根柱立杆受荷载: 1×7000=7000N 用Ф48×3.5 钢管,A=424 mm 2I=159 mm

б=N/A=7000/424=16.5N/mM2<F=215N/ mm 2 可以满足要求.

4)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轴 线:3 表面尺寸:+4,-5 相邻两板高低差:2 5) 支模要点:

底模上表面标高±5 层高垂直:3 表面平整:5

(1) 支模排架采用Ф48×3.5 钢管(扣件连接),主管间距根据梁(柱)断 面大小及施工荷载而定,楼板排架立杆原则上不大于 1000 mm(具体根据计 算决定),梁高 H>600 mm 的支撑间距为 800,H≥1000 mm 支撑立杆除在两

共 11 页

第 5 页

侧边分设立杆外,中间(即模下)加设一根顶柱。 (2) 梁板底搁栅 60×80 mm 方木,排距 200-300 mm。

(3) 搁栅底钢管横杆与立杆扣件连接,横杆下再增加一只扣件,加以固定 支撑。

(4) 沿立杆高度每隔 1500-1800 mm 设一道钢管横杆,用扣件与立杆固定。

5)支模质量保证措施

(1) 所有梁、柱、剪力墙均有模板应有翻样排列图和排架支撑图,特别部 位

应放出细部构造大样图。

(2) 柱、剪力墙根部找平,不得使用砼“方盘”,应焊接限位筋。

(3) 当梁、板跨度≥4M 时,底模应起拱梁、板跨度的 1/1000-3/1000。

(4) 方木、梁底板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庇节、腐烂严重影响质量缺陷的 不得

使用,拆模后及时清理砼残渣和元钉,重新刷隔离剂并堆放整齐。

(5) 在板、柱、剪力墙底部均考虑留设清理垃圾的孔洞,以便垃圾冲洗排

出,浇灌前再封。

(6)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 件

螺栓、拉结螺栓等系统连接件进行全面检查,浇砼过程中应派技术好、 责任心强、有处理能力的木工 “看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应及时汇 报。 (7) 每层楼板上的予留洞(孔)位置必须正确,并作加固处理、防止砼浇 筑

时冲动和浮动。

(8) 泵送砼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泵送的特点,要保证泵送过程中产生的震

动力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布置输送管时尽量按直 线布置,少设弯头,以减少阻力而引起冲击的震动力。

共 11 页

第 6 页

(9) 操作层输送管布置时,避免由输送管的冲击而影响钢筋质量和减少对

模板的震动,输送管应架在凳子上(凳子形状如下Х,用 22 以上钢筋 焊接)凳脚下与模板接触面处垫上木板,输送管直立管至操作层水平管 交接弯管处,四周要加固牢靠,管四周与模板间留 150-200 mm 的空隙, 防止泵送冲击撞击模板。

(10)平板模及支撑的加固:操作层水平泵管产生的压力和震动力对平板模

带来不利影响,为防止震动引起的下滑或位移,采取在泵管支腿下增设 立管支撑和保证扣件,送料不得过于集中,要均匀平稳地移动软管,人 工平锹予以配合,分散模板上的集中荷载。 6)具体支模方法:

(1) 剪力墙模板支模方法:

① 支内外模用多层板和 60×80 方木组合,再在外边采用Ф48×3.5 纵横钢 管,用Ф14 螺杆(螺杆两头的丝扣长度不少于 7cm),3 型扣件固定坚固(3 型卡采用厚壁、螺杆加双螺帽)整齐,墙厚采用焊钢筋限位的方法,水平 每隔 40 cm 设置一道螺杆,竖向间距为 500 mm。

② 墙体有预留洞时,预留洞水平方向长度≥800 mm 的支模时需考虑设置一

块活动模板作为振动口,以确保预留洞底部墙体砼的密度。

(2) 框架柱模板支模方法:

① 框架柱安装前先在层面上弹出柱子轴线和四周边线。

② 对通排模板,先安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支中间各柱模板。

③ 框架柱柱箍采用Ф48×3.5 钢管坚固,模板方木与钢管之间用Ф48×3.5 钢管做立楞Ф14 对拉螺杆坚固,柱箍间距一般为 500 cm,底部三道柱箍间 距适当加强,底部第一道距层面 150 mm,通排柱模扫地杆必须拉通。

共 11 页

第 7 页

(3)梁底模板采用竹胶板,侧板使用竹胶板方木,连梁侧模用多层板。.

(4)当梁跨度>4 米时,按跨度 2/1000 起拱。

(5)板底模板铺设时,缝隙用胶带粘贴形成无缝隙,防止漏浆。

(6)板底模搁栅采用 60×80 方木,并相互交错开,保证平台排架有足够的 强度,方木间距为 140mm(净距)。

(7)平台排架搭设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临时固定措施,上层支架应对准 下层支架立柱,上层支架搭设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力或加 设支架支撑。

(8)平台排架搭设时,根据木工放样的要求,在平面上弹出纵横向控制线, 操作人员根据控制线布置排架支杆,做到纵横间距统一。 (10)模板不允许与钢筋及绑扎钢筋的铁丝接触,应在钢筋表面放置预制砂浆垫块。

8)模板拆除:

① 必须由施工员开具拆模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拆模。

② 不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失时方可拆除,

R>1.2Pa(夏季在终凝后一天,冬季在终凝后二天)。

③ 梁:跨度 L<8M 时,R≥70%,跨度 L≥8M 时,R=100%,楼板 70%, 悬挑部位=100%,楼梯模板砼强度 R≥70%。

④ 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 报告技术负责人经研究处理后再进行拆除。

⑤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 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经研究加设临时支撑。

四、质量程序控制图

共 11 页

第 8 页

摸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图

共 11 页

第 9 页

五、安全措施

(1) 模板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脚平整,坚实,并用顺 拉

杆和剪刀撑拉牢。

(2)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 拉

杆攀登上下。

(3) 支设 4m 以上的立模,四周必须钉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

(4) 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于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

走。

(5) 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按顺序分段进行。

(6) 拆下的模板要分类堆放,叠整齐,高度要适中,防止倾倒。

(7) 拆模内外墙板靠放时要平衡,吊装时严禁从中间起吊,防止倾倒。

(8) 起吊时应用卡环和安全吊钩,不得斜牵起吊,严禁操作人员随模板起

落。

(9) 拆除模板应先拆穿墙螺杆和铁件等,起吊模板时,模板与墙面应脱离。 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 制订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工地是一个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尤 其为噪声、粉尘及废水,而这些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社区生活环境。因此, 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正常施工、创建文明工地的主要条件之一。

2. 防止施工噪声污染:人为的噪声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 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3. 减少作业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到白天作业;晚间作业 如超过22:00时,尽量利用噪声小的机械施工。

共 11 页

第 10 页

4. 易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内完成, 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

5. 施工现场的强噪音机械如: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施工作业尽量放 在封闭的机械棚内;或在白天施工,以致不影响工人与居民的休息时间。

6. 防止空气污染:建筑施工垃圾多,应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处用翻 斗车,推拉至地面,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 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零星水泥采用专库室内存放,卸运时要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扬尘。

目 录

1、工程概况

2、模板的选用、支撑方案 3、模板刚度和支撑体系验算 4、模板的施工 5、模板的拆除 6、安全要求 7、模版工程质量控制

共 11 页

第 1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48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