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实践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4-04-05 16: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

探索与实践

【摘要】校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学校教育系统的活动机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活动结果。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理论上,关于校外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面对校外教育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优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功能不全),北仑区提出了通过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来破解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探索与实践》详细阐述并分析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提出下一步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青少年 校外教育 拓展 城乡统筹

校外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外教育,国内外的界定众多,但在以下方面可以形成共识:(1)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育计划之外开展的教育活动;(2)校外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儿童;(3)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青少年校外教育有特定的组织或机构(如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科技馆等)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针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

1

提升越来越关注,对于优质校外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共青团是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主导者,青少年宫更是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主阵地,是承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不断加强校外教育主阵地建设,既符合时代的需要,更符合群众的需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一、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背景 (一)北仑区域背景

北仑位于宁波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1984年建区,陆域面积61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58平方公里,辖6街道2镇1乡,有211个村民委员会和35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常住人口7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万人。目前全区共有在校中小学生5.06万人(其中外地户籍学生1.91万人),在园幼儿1.81万人。

(二)北仑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发展背景

中国校外教育起步于1949年。1952年以后,各大城市陆续建成了少年宫、少年活动之家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957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校外教育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标志着校外教育已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1988年成立了面向全国青少年活动场所的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到20世纪90年代末,校外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

2

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其他不同的社会领域都处于转型之中,校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北仑区校外教育发端于1995年,北仑区青少年宫建成于1996年5月,位于北仑新碶东河路688号,占地面积4.9亩,建筑面积2848.68平方米,隶属于共青团北仑区委,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11年来宫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艺术学习的青少年约30000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获奖、展出的学员和作品多达3000余项,2010年通过浙江省等级青少年宫评估,是目前北仑区唯一的青少年校外教育专门活动场所。

(三)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政策背景

199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要重视青少年活动场所设施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依靠社会力量,把青少年活动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同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

3

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导了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发展和管理方向。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2008年,省委、省政府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为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

为支持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仑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方案并进行详细的责任分工。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区的意见》(仑委发〔2009〕15号)总体要求,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推动教育跨越发展推进宜居城区建设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提升北仑教育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创建省现代化教育强区。教育事业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工作,校外教育作为我区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建设与管理。

二、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校外教育优质资源的匮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所指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优质资源,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

4

共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不包括面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也不包括为未成年人提供娱乐游览服务商业性活动场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北仑的城乡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而校外教育的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大部分均在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前建成投入使用,有的已经开放和使用了三、四十年,场地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新,目前北仑区对青少年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仅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而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专门场所的青少年宫还局限在15年前开宫时的4.9亩土地上,场地过小、设施陈旧简陋,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高峰期日均活动人数仅能容纳3000余人,日人均使用面积不足0.9平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的需求。

据统计显示,北仑区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需求率达到95%以上,广大市民对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认可率达到98%以上,而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满意率却不足20%。现有的校外教育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广大青少年及家长的要求,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强区的建设极不相适应。

(二)青少年校外教育缺乏有效覆盖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目前整个校外教育的现状是:城区(县或县级市)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

5

往往只有青少年宫一家,而且在中心地区,很多家住偏远的学生因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去少年宫参加活动;农村由于社会意识、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政策支持等条件制约,校外青少年教育阵地还是一个空白,处在一个十分薄弱的尴尬境地。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让广大城市偏远区,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共享优质校外教育的阳光,成为急需破解的难题。

北仑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地形狭长,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29千米,总面积614平方千米,四山一地一分水。由于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区域内校外教育的阵地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及周围地区的活动阵地整体情况优于西部片区和东部片区,中心城区集中了区域内全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及开放的公益性文化设施,而覆盖的青少年比例只有40%左右。西部片区由于经济基础、公共交通覆盖优于东部片区,各类社会化的未成年人娱乐游览服务商业性活动场所多于东部城区,西部青少年的获得校外教育资源的情况好于东部片区。

(三)青少年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存在脱节

作为素质教育推广的重要的校外教育场所青少年宫、少科站等,并不为太多人所理解。这不光反映在很多家长身上,不少学校也认为校外教育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认为青少年宫之类的校

6

外教育场所更多的是学生的娱乐场所,对于上级下达的一些关于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科普知识和信息教育的竞赛文件和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目前,很多人对校外教育的理解还不太清楚,导致校内外教育似乎脱节了,这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人曾说过“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所以,我们要使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理念,知其然,然后再在校外教育场所进行实践探知,使校内外教育有机契合,这是势在必行的。

北仑区作为教育改革试点的先行区虽然素质教育实施了很多年,但是“应试”在很多地方还是占主导地位。学校教育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爱好。而校外教育场所则能够为丰富青少年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提供一个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创造力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使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四)青少年校外教育缺乏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注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农村逐步普及了义务教育,2006年后,随着“两免一补”在全国的落实,农村儿童终于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而且随着办学硬件与师资状况的改善,城乡学校的差别迅速缩小,但是城乡校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差别仍然巨大。农村学校几乎都存在“5+2<5”的现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北仑经济快速发展,全域城市化的

7

进程进一步加快,北仑每年约有60万外来人口流入,其子女约有10万在北仑生活、学习,北仑区是宁波市唯一一个外来人口超过本地常住人口的县(市)区,区域内在册外地户籍学生达1.91万人,同时本地城郊子女也不断涌入城镇,这些青少年跟着父母生活在城市的角落,往往难以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公平教育,特别是本就非常稀少的优质校外教育。如何让这些弱势青少年群体,共同分享优质的校外教育,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北仑区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问题,以白峰镇为案例来看,因地理位置离城区比较偏远,企业数量少,就业机会小,不少群众外出务工的现象也很大程度上存在,由此形成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据了解,目前白峰镇有380余名留守学生,分布在各个行政村,镇内的这些儿童问题比较明显,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使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

三、对策研究

把青少年校外教育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和框架中对照分析,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对照科学发展观检视和反思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我们发现,当前城

8

乡教育统筹发展还存在和面临着一些有违科学发展观、影响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的问题。

北仑正在着力推进“东拓展、西联动、南加速、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出要打造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大力发展校外教育事业、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来破解上述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校外教育主阵地,引进来、走出去,创造优质校外教育资源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区域内原有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需求,相比于文体、校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的落后,成为北仑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的一个软肋。

不同国家的校外教育在渠道、内容和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大势所趋,如法国的公民教育、新西兰的阅读教育、意大利的工艺教育、新加坡的素质教学工程一等都是旨在通过校外不同教育形式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作为其根本目的。我国也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一些特色的经验,但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在这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加大力度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的建设,就必须既要有宏观思路,又要有微观视角,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来不断改进和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网络,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发

9

展。

1、将优质的资源引进来,转化为优质校外教育资源走出去 如何体现走出去

在资源获取上积极探索立足区域、注重多元优势的整合模式,在整合家校资源、区域资源、公共资源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整合家校资源,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重视血缘关系的中国社会,家庭在其功能逐渐弱化的现代化潮流中仍然在青少年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整合家庭资源方面,首先,注重家长辅导,为存在诸多教育困扰的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对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提供跟踪服务,以期改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氛围。其次,以公益项目为主,辅助以少量低收费项目运营。对一些成本较高的项目,鼓励家庭自备活动材料,既能保持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公益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营成本。再次,培养家长领袖,发展不同家庭的父母间的互助精神,鼓励家长参加志愿服务。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服务阵地与青少年集中的学校加强合作则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通过有效利用学校的教育和其他资源以降低运营成本。在整合学校资源方面,例如筹备中的新碶街道青少年空间。青少年空间以北仑区绍成小学现有的钢琴艺术中心为核心区块,将近2800平米的临街闲置房,改建成集艺术素养、实践体验、科技创新、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是促进新碶街道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

10

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活动平台。

以上内容现在提是否合适?

——整合区域资源,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社会服务体系应包括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社区预防和社区服务的项目,对一般青少年开展一般性公益服务项目。例如青少年宫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拥有强大的外显或潜在的资源。一方面借助区域内机关、社区等扩大服务阵地和服务规模,一方面充分争取社区居民对空间活动的支持,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空间服务,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社区居民在参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作用。

——整合公共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主动承接一部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或者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活动、实施项目,争取一部分项目经费、奖励政策、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专业指导人员等资源。

结对民工子弟学校

2、将优秀的人才引进来,转化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骨干派出去

为了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文件精神,统筹协调区域的校外教育机构,制定发展规划,研究相关政策,促进校外教育场所的健康发展,市、区两级分别成立了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了整个校外教育的工作人员网络,成立了宁波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协会。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青少年校外教育

11

主阵地在拓展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重心工作。在阵地拓展的同时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师资和人员的管理、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引进等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教育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在校外教育、管理、教学和活动中能起示范作用的中青年骨干带头人。目前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正在计划实施校外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办法和聘任制,完善校外活动场所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健全考核制度,实行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另外,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正在协调有关部门,计划把校外专门活动场所教师的职称评定、先进评选和继续教育等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按照“充实力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实施校外活动场所人才资源建设工程。在充实队伍的同时加强对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训,择优选拔出年轻的管理团队充实到各个管理领域。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同志派出去,青少年宫乡镇分宫、青少年空间、青少年文化传播服务中心担任负责人。面对农村校外教育的现状,我们决定了由学校教师来承担和充分挖掘地方有特长的人才资源当兼职教师的工作思路,以壮大校外教育的师资队伍。而为数不多的专职校外教育管理人员主要功能是组织、指导、筹划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实施。

12

3、将优质项目引进来,转化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抓手送出去 青少年校外教育要以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儿童组织在一起,以创新的形式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活动,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适时组织大型综合性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举办艺术团的对外交流和演出,加强对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的各类对外活动策划、组织。

携手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单位,积极“引进来”开辟相应的青少年社会体验项目。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要积极探索和教育、民政、文化、公安、妇联、新闻媒体等联动协作,利用这些部门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消防、电力、水利、能源、食品安全、环保、气象等现有的公共设施设备,按照“青少年学生发展所需,自身所能”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各类动手体验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普及知识类项目、素质培训和教育。

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不断将引入的各类资源、项目转化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抓手,并积极将优质的服务项目作为教育的抓手和方法送出去。例如青少年宫以“流动青少年宫”为品牌活动,自2008年品牌活动开展以来,送艺术、送文化等活动进农村、入社区、到学校已达2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作为“流动的、无边界”的校外教育机构,以为全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校外教育资源为目

13

标,承担着北仑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重任。“流动的”目的在于凡有青少年的需求的地方都是应该将服务送去的地方,“无边界”则体现在其公益性上,而公益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免费上,更体现在公共资源的共享上。

(二)拓展校外教育主阵地,专注城乡协调发展,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努力实现校外教育全覆盖

目前,北仑区域内不管是中心城区还是农村,我们校外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学校教育,各种校外教育机构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为数众多的少年儿童还没能获得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北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科学布局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激励引导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流动,消除城乡学生就读的体制障碍和择校观念,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乡学生的平等教育。

?哪里的“十二五规划”要求以青少年宫为主阵地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网络要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为此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确定了:“拓展校外教育基地,构筑横向普及,纵向深入的校外教育立体网络,努力形成覆盖全区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体系”的工作目标。并且实施了如下的工作方案:1、提高独立建制运行的区青少年宫的设施、设备、场地的利用率;2、在中心城区有条件的社区建立青少年活动阵地,由社区团组织、关工委负责落实;3、在中心城区以外的街道(乡、镇)逐步建立北仑区青少

14

年宫的乡镇分宫,实现1+N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新格局;4、在偏远农村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流动青少年宫”活动。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相互沟通、覆盖全区青少年学生的立体校外教育网络。但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中,不应一刀切,切忌片面求全求大,而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1、区青少年宫的主阵地作用的建设

坚持公益性质、履行社会职能,充分发挥青少年宫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一是以文化艺术教育为支撑,不断完善结构,扩大规模,打造素质教育新平台。调整结构,适时增加青年及成人就业、创业等培训项目,进一步丰富完善培训体系;开发时段,充分利用好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时间,提高场所利用率;提高质量,加大团队、学科活动及教科研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师资品牌和教学品牌。示范带动,在加强与宫外优质培训机构联合办学的同时,以“流动青少年宫”等形式向社区延伸,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二是以活动为重点,不断丰富内容,提高频度,打造活动开发平台。突出活动主题,定期组织各类学科活动、阵地活动和交流活动等;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突出主体性和主题性,使各类活动进一步常态化、规律化、专业化;面向社会定期公布每次活动的时间、内容、地点及效果,督促活动策划、组织部门提高水平和质量。三是以开发为突破,注重项目开发,合理布局,打造项目管理平台。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发引进更多的实践体验、

15

道德教育、素质拓展、体育健身、亲子教育等参与性、互动性项目,重点加强“周末成长大讲堂”、“童心童趣体验营”等室内外青少年活动项目建设。四是以管理为基础,不断强化措施,政策驱动,打造谋事发展平台。讲求科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施行量化考核;完善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能,逐步实现收入与绩效挂钩;探索人事管理,完善制度和措施,努力打造做事文化,营造干事氛围。

2、中心城区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

中心城区的校外教育虽然相对较好,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普及和深入。调查显示,那些处在城市边缘的青少年等一些弱势群体并没有能够真正享受到校外教育的阳光。一方面是我们青少年宫的发展规模还不足以接待所有的青少年。另一方面,由于路途远,交通不便,无家人接送,安全因素等原因,青少年无法前来青少年宫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为此,我们结合社区团组织的建设,在中心城区有条件的社区协助建立了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并且在寒、暑两个主要假期,要求社区团组织统一安排辖区内的适龄青少年参加相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和实践活动。这样做,让广大的少年儿童在自己的家门口受到了优质的校外教育。

3、区青少年宫的乡镇分宫的建设

由于农村校外教育机构严重缺乏,乡镇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几乎是空白,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必然严重滞后。以我区东部城区为例,东部城区有两镇一乡,适龄儿童约1万人,

16

而校外教育的阵地为空白,仅有规划中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为此,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民政部[2004]219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的青少年宫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场所的建设的要求。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现行在东部城区进行了拓展,结合北仑区“东拓展、西联动、南加速、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作为东部副中心城区白峰镇进行了全面拓展,成立了北仑区青少年宫白峰分宫,作为第一家青少年宫乡镇分宫,充分依托了白峰文化活动中心良好的硬件条件和区青少年宫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和专业的运作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东部城区的广大青少年打造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素质培训、综合素质拓展为一体的一站式校外教育基地。白峰分宫的设立使东部地区的适龄青少年拥有了和中心城区青少年一样的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并将通过这个窗口将更多的公共文化资源引入东部城区。

4、流动青少年宫的建设

在逐步普及中心城区和农村中心镇的校外教育阵地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最需要校外教育的群体,其实还是广大偏远农村的青少年。偏远农村,经济不发达,父母外出打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未成年人。这些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爷爷、奶奶看管,他们年岁高,文化程度低,根本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扑克麻将、玩球滚蛋、荡街乱窜、电视陪伴”是他们校外时间的真实写照。为了这群弱势的孩子,在当前校外教育机构还

17

无法涉及的情况下,我们尝试了“流动少年宫”这一形式。虽然不能解决孩子的整个校外生活,但也是一种重要的补偿。我们有机地将青少年宫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把青少年宫搬到青少年身边,使同学们不用出远门,就能获得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益智活动的快乐体验,为偏远农村青少年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

(三)拓展校外教育主阵地,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

在构建未成年人立体教育网络中,系统服务于未成年人的过程中,学校与校外教育各类阵地作为校内外教育两翼中的最重要的主体,两者的合作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非常关键。2006年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可见校外教育不只是校内教育的补充,而是社会教育的并行线。校外教育的城乡公平、强弱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不仅仅是开拓校外教育的资源和市场,而是要为教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素质教育提供解决方案。

1、校外教育主阵地加强与校内教育机构的联系,共同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

校外教育主阵地加强与校内教育机构的联系,求同存异,达

18

成共识。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两者同等重要,在青少年教育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此,校外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角度,带着思考主动走进学校,通过学习、观摩、听课、座谈、探讨、交流等有效形式亲身体验,了解教育的目的、意义和重点,吸收校内教育营养成分,补充校外教育的不足,然后结合校外教育的理念,最终达成校内外教育理念的一致。在学习同时,更要发现校内教育的不足和教育盲点,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校内外教育的结合点,校外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才能不断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校外教育主阵地加强与校内教育机构的联系,发挥优势,凸显互动。校外教育集聚了各个门类大量的教育资源,积累了培训、活动、研究、指导等的丰富经验,通过资源共享,一方面培训指导本区域学校的老师,提高校内老师的活动素养,提高学校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主动衔接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工作者可以协助学校在青少年中有效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发挥校外教育文化、艺术、科技等专业研究优势,培养校内教师自主开发教育活动的能力。例如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打造“一校一品”的办学风格,在体育、艺术、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德育、教科研特色学校,打造“学在北仑”品牌。而此时他们缺乏专业的艺术类教师

19

及相应的工作经验,作为校外教育主阵地的青少年宫主动介入,为中小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指导、师资培训等服务,在服务学校的同时,学校积极筹划将学生的空余时间交给校外教育,在不断的联系和互动中共同创立了北仑区少儿艺术合唱团、民乐团、管弦乐团、舞蹈团、儿童书画社等,共同打造了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新平台。

2、校外教育主阵地加强与校内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提供未成年人成长的新环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校外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加强校外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两者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能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服务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过程中与新碶街道共同筹建的青少年空间可以作为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分紧密的合作伙伴。青少年空间采用合作办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向在校学生开放资源,满足学生在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更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青少年空间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专门场所可以成为对接校内实践和学生校外活动的新型教育实践阵地,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活动平台。推行全新的服务模式,打破以往说教、灌输的教育理念,以青少年自我参与、自主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践为活动模式,以重在引导、潜移默化、专业辅导、个性服务作为服务方式,以

20

青少年校外教育专家作为核心服务团队,增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吸引力、参与性、生动性和有效性。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与校内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新环境。

(四)拓展校外教育主阵地,建立留守未成年人空间,有效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

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环境里,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中要牢固树立关爱弱势青少年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内容、组织方式、阵地建设、载体运用,在实践中明确定位,大胆探索,紧扣服务广大弱势青少年这一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为弱势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服务,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1、充分利用现有校外教育阵地资源,开展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专项活动

北仑区是宁波市第一个外来人口超过本地常住人口的县(市)区,区域内外地户籍学生达1.91万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的同时要将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作为的重要服务对象。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教育优质资源,在工作中创新活动空间和形式,根据弱势青少年自身特点,开展符合他们成长要求的各类专项活动。通过拓展的方式跳出青少年宫等自有场地,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联办、设点、开办流动少年宫等形式,深入社区,辐射农村,形成青少年校外教育网络,实

21

现广覆盖、可持续。建立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的教育活动,免费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开放;以校外教育社团为载体,以兴趣为纽带 ,以小组为单位,免费保留一定名额比例向弱势青少年开放报名,使弱势青少年享受校外教育有固定的组织和形式。深入社区开展各类活动、交流等,在校外教育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满足弱势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一个展露才华、发掘潜力的舞台。

2、充分整合各类社会爱心资源,共同建立留守未成年人空间,全方位服务弱势青少年群体

由于我区属于临港大工业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内拥有五个国家级开发区,区域范围广,再加上留守未成年人等弱势青少年群体存在范围广,单单靠校外教育工作人员开展活动是往往不够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团干部、少先队校外辅导员、“五老”以及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等爱心力量,有效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在留守未成年人等弱势青少年群体集中的区域建立留守未成年人空间。例如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首批试点建设的时机,针对白峰镇留守未成年人比较多的实际,因地制宜的设立了留守未成年人空间,并通过空间的建设组织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教育志愿者队伍,特别是“五老”的老领导、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教师的志愿者队伍。为保证校外教育志愿者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立志愿者援助弱势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志愿者每年都要针对弱势青少年

22

的特点,精心设计,做到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工作安排,寒暑假活动有日程,每次教育活动前都研究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交流,活动后,对每位参与弱势青少年都给予一定评价和奖励。这不仅使弱势青少年得到校外教育能保质保量,也使我们的校外教育内容能“入耳、入眼、入脑、入心”,促使弱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门设立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活动空间,这是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为推进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

四、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的实践意义 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以“思想道德引领、文化艺术熏陶、综合素质提升”为服务抓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

主阵地拓展工程是积极践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体现。

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拓宽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服务均等”为重点,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按照“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

23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是努力实现青少年校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以培育“1+N”校外教育基地为引领,以北仑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内部资源开放和资源延伸辐射为途径,共享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新阶段“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行了新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工程是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青少年校外教育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等。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是集思想道德引领、文化艺术熏陶、综合素质提升为一体的青少年校外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然而仅依靠青少年宫这一校外教育阵地,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需求。通过对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工程的探索与实践,逐

步将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到区域内的其他片区,形成以区本级为中心,辐射全区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立体化网络,

24

更好地为北仑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

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拓展作为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一个亮点工程,与校内教育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基本原则为切入点,依托各方

面资源,完成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更好的整合资源,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的服务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最终希望通过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阵地的拓展,进一步改善北仑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环境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格局。

【参考文献】:

1、康丽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理念》

2、陈明东《从校外教育的角度刍议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3、黄园珠 《关爱弱势青少年群体体现校外教育公益性》 4、陈希、周小康《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发展的现状与策略选择》 5、吴鲁平、彭冲《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研究》 6、刘建有《构建全面和谐公平的校外教育新体系》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x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