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教材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04 10: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经济生活新教材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背考点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2.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重点):A.场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B.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原因):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资源的基础)

第一、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A.形式: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

B.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C.市场交易规则(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A.必要性和重要性: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②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信誉的保证。B.怎样建立和完善: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三、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解决危险品、麻醉品等问题。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①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含义: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013经济生活新教材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Why)必要性: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②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

①:经济手段: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②:法律手段: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表现:A经济立法(事前调节)。B经济司法活动(事后调节)。

③: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④三个手段之间的关系: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⑴总体小康:A.实现:至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B. 总体小康的特点(程度):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⑵全面小康:A.时间:本世纪头20年,2000—2020年。B.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现):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P86-87)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主题指的是科学发展,主线指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科学发展观

⑴原因(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不利于人民生活改善,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发展。(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

2013经济生活新教材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

式、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①原因: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要求:A、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C、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①原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②要求: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B、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原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要求:A、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B、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死背):(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2013经济生活新教材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作用: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⑴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①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②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③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⑵消极影响: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3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正确的态度应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1)组织谈判(2)制定规则(3)解决摩擦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3.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③有

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④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⑤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⑦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2)不利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⑤、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g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