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新时间:2023-07-29 07: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课程标准】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1919——1920年)

解读课标 梳理考点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4.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5.凡尔赛体系特点 6.凡尔赛体系实质 7.凡尔赛体系维系工具 8.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二、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三、维护和平的尝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回归 教材

大战结束,如何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事情

巴黎和会的召开 (时间:1919年初——6月28日;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①主导: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②大国与会目的 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集中体现在“十四点原则”)。 英国: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奉行“大陆均势政策”) 法国:树立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日本:战时从德国攫取的权益合法化(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 益)。 ③讨论的主要问题: 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中心、焦点、斗争) 中国山东问题(重点、勾结) 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1】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 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2】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 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 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 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 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 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 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2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 原因是什么?(3分) 答:英国的主张: 1)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解除其武装,尽可能削弱德国的 海上力量; 2)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

肢解德国和将其领土置于别 国统治之下。 原因: 1)英国要维持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2)避免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可能发生的报复; 3)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3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2】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 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 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 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 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 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4 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4分) 答:法与英主张的分歧: 1)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 2)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4分) 法国的目的: 法国持这种主张的目的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的霸权。 法国的表面理由: 英国的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的怨恨和复仇要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3】 材料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 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 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 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 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 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 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 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 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 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 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 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依据材料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 过程。(3分) 实质: 帝国

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2分) 产生过程: 1)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2)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3)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 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3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体系= 对德和约 (《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 农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后改签为《洛桑 条约》)

+国联盟约重点: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回归 重点: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教材 ①内容: A.战争责任: 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B.疆土问题: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西、南、东)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方式被瓜分, C.殖民地问题: 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D.军事问题:限制德国军备:不得实行义务兵役制;限制陆军 数量;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 设立非军事区。 E.赔款问题: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不了了之) ②影响: 一方面: A.战胜国中的大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英国获利最大;法国 ) B.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开始确立。 另一方面: D.严惩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仇恨,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对战败国奥、保、匈、土条约内容与对德条约的相似性:

重划疆界、限制军备、战争赔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归还丹麦 但泽

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归还波兰的地区

“波兰走廊”

德萨尔区

波 兰

莱茵地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1919——1920年) 1.凡尔赛体系构建背景 2.凡尔赛体系构建过程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4.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回归教材P31——32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对奥、 匈、保、土四个战败国缔结的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 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5.凡尔赛体系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 6.凡尔赛体系实质:协约国列强主导的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 系新秩序(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战胜国掠夺 战败国) 7.凡尔赛体系维系工具

国际联盟

8.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8.

凡尔赛体系影响(评价)

回归教材P31——32

A、作用 (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 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 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国家版图,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 国家,民族自治得到一定认可 B、局限性 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维持长期稳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

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回归教材P31——32

⑵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 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⑷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⑸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策划武装 干涉;苏俄长期遭排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课堂小结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国联盟约》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 土的和约 凡尔赛体系

欧洲、非洲和中 东的国际格局

国际联盟

缓和矛盾,并不稳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5】 5.《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 A.领土问题的规定 B.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C.军事问题的规定 D.赔款问题的规定 6.《凡尔赛和约》中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是 A.保障德国的民族独立 B.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 C.恢复战前德国的秩序 D.帮助德国恢复发展经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考点运用6】对比上面两幅地图,看一看一战后欧洲版图有哪些变化? 思路提示:在辨别清楚版图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各和约有关疆界 方面的文字规定,综合得出结论: 最大的变化是奥匈、德意志和沙俄三个大帝国解体,在民族自 决原则在战后欧洲普遍流行的情况下,在中、东欧地区出现了一 批新兴国家。中欧的格局因此而改变。 参考答案: 一战使奥匈帝国完全解体,丧失的领土最多,在其领土上分 别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而且它的部 分领土分别割让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等国。 而德国的部分领土被并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其中东普鲁 士被波兰走廊所分割,成为一块飞地。 而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在尊重民族自决的基础上,放弃了沙 俄时代的部分领土,形成了波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其中有些国家的领土扩大了,如塞尔维亚、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罗马

尼亚和希腊等国。 有些国家的领土缩小了,如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欧洲的格 局,特别是中欧的格局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二、华盛顿体系的构建(1921年11月—1922年2月) 1.华盛顿体系构建的背景 (1)凡尔赛体系没有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2)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角逐加剧(尤其是美日矛盾)。 (3)海军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4)中国反帝运动高涨。 2.华盛顿体系构建过程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国发起) (主要议题:限制日本扩张;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中国问题) ①《四国条约》(1921.11;美、英、日、法)——英日同盟终止, 美国受益;日本双重影响(各国相互承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 领地的权利——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英日同盟 解散——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英国地位下降。 ②《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条约》(即《五国条约》)——现代史上大 国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解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优势丧失;美国 地位提升;日本实际占有相对优势。 ③《九国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日 本独占中国局面;恢复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局面。 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d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