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3-12-17 00: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1

产业服务介绍 ................................................................................................................... 2 1.1 产业服务的定义 ................................................................................................................. 2 1.2 产业服务体系的行业分类 ................................................................................................. 2 1.3产业服务体系的管理分类 .................................................................................................. 2 1.4产业服务的特征 .................................................................................................................. 2 1.4.1国际性 ............................................................................................................................... 3 1.4.2知识性 ............................................................................................................................... 3 1.4.3创新性 ............................................................................................................................... 3 1.4.4协同性 ............................................................................................................................... 3 1.4.5信用性 ............................................................................................................................... 3 1.5 产业服务的重要性 ............................................................................................................. 3 1.5.1产业服务极大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 ........................... 4 1.5.2产业服务是工业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 ................................................................... 4 1.5.3产业服务是加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纽带 ........................................... 4 1.5.4产业服务是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 4 2

项目简介 ........................................................................................................................... 4 2.1规划结构--两园一心 ........................................................................................................... 5 2.2周边环境 .............................................................................................................................. 5 2.3交通条件 .............................................................................................................................. 6 2.4建设思路 .............................................................................................................................. 6 3

产业服务供给新模式:政社合作 ................................................................................... 7 3.1 项目策划原则 ..................................................................................................................... 7 3.2项目定位 .............................................................................................................................. 8 3.3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8 3.4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 8 3.5项目功能 .............................................................................................................................. 9 3.5 项目规划 ............................................................................................................................. 9 4 5 6

项目意义 ........................................................................................................................... 9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9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10

长三角科技园创新中心产业服务项目 概念性策划方案

1 产业服务介绍

1.1 产业服务的定义

产业服务:又称“生产性服务”Productive Service 、“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

产业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产业服务业的覆盖面同生活消费服务业一样广阔,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物流、仓储、房地产、人事、行政、保安和物业管理等等。

1.2 产业服务体系的行业分类

产业服务体系只包括为生产者服务的行业类别,不含单纯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类别。这些服务行业均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第二层次和第四层次。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来看,产业服务体系包括 ? 金融业 ? 租赁服务业 ? 信息咨询服务业 ?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 其他社会服务业 ? 综合技术服务业 ? 国家机关七大类别。

在新兴的行业中,风险投资应纳入金融业,孵化器也可列为风险投资的一个类别。

1.3产业服务体系的管理分类

从管理的角度把产业服务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 ? 政府服务 ? 专业技术服务 ? 金融服务。 1.4产业服务的特征

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产业服务业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但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现代通讯、现代交通技术对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使得现代的制造与贸易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展开。这也促进相关的配套

的中间服务业尤其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产业服务业成为当代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同传统的服务业相比,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服务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4.1国际性

传统的服务业大都局限于某一地理位置,以国内和地方市场为主要方向。但产业服务业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服务经济的网络化、全球化,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愈来愈大的份额。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产业服务公司,如 EY、KPMG、UPS 等等。

1.4.2知识性

产业服务业具有知识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其服务具有技术化、知识化的特征,它促进高素质人才集聚,提供高智力、高效率的知识技术服务。

1.4.3创新性

产业服务业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推动者,其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活动。产业服务业对高新技术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服务业是高新技术最主要的使用者;

(2)产业服务在其服务过程中成为高新技术的最主要的推广者; (3)产业服务业是高新技术的主要推动者。 1.4.4协同性

产业服务业的协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同时进行,互联互动,密不可分;二是产业服务业整个产业链中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各种服务内容越来越紧密的结合。

1.4.5信用性

产业服务业的信用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信用决定服务产品的价格,客户可根据服务者过去的信用情况来判断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服务过程中,信用体系保证了整个服务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构建一个法制化的社会诚信体系对于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5 产业服务的重要性

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已经由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国际企业的竞争战略也已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产性服务市场的竞争加剧,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产业服务业的重要性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5.1产业服务极大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 科研、教育等服务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总体水平,尤其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被实际地应用,大多是通过科研、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来完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1.5.2产业服务是工业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

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已经不在加工制造,而在产品的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链上。产业服务提供了产品增加总值中越来越大的部分。

1.5.3产业服务是加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纽带

现代服务业正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结构提升,服务业的电子信息化使远距离地理空间对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不复存在,这也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因此,高度发达的服务网络系统是扩大国际贸易业务、拓展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条件。

1.5.4产业服务是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从价值链的构成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价值链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包括产品的物质创造及销售、储运和售后服务等;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组织建设、人事管理、科研和采购等,这些活动使基本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等项活动。

2 项目简介

张江**科技城是上海与浙江两地政府利用各自优势、打破传统地方行政区划格局、在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的提前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建设理念,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跨省市合作、长三角区域联动、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实验区);是上海市与浙江省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区域联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重大战略。

如果说**科技城是长三角中心的“心脏”,那“长三角创新中心”就是长三角中心的“大脑”。通过开发分隔浙江与上海的界河,打造两地共同开发、产城融合、面积6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创新中心”,确立园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园区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生态生活新社区,形成浙沪一体、同城发展的局面。 即将启动的长三角创新中心项目将成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

示范区,浙江与上海创新创业示范区,注重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共生共存的国际一流科技新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的高新产业集聚示范区,吸引国内外明星企业明星科技示范区。这里将成为长三角融合发展的实验之地,成为真正的长三角未来之城、科技之城、中心之城、创新之城……

2.1规划结构--两园一心

(1)两园:

指张江平湖科技园和张江金山科技园两个园区,两个园区实施统一品牌、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自运作,实现交通、产业、通信、生活、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同城一体化。充分体现浙江与上海两地比翼双飞、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愿望和寓意。 (2)一心:(本项目)

两园之间的中央核心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作为两个园区共同的中心区(核心区),区内将建设一体化同心广场、同城河、同城街、长三角论坛、长三角中心标志物等工程,充分体现浙江与上海两地合作一心一意、齐心协力、从心开始的愿望和寓意,预示张江**科技城合作共建、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2.2周边环境

1)高科技产业园区环布:光谷软件园、汽车电子产业园、大学科技园、佛祖岭产业园、船舶配套产业园、藏龙岛产业园、医药产业园等。

2)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集聚: 微软、IBM、诺基亚、EDS、NEC、蒂森克虏伯、莱卡、富士康、中芯国际、凯迪电力、中冶连铸、中冶南方等知名企业群聚。 3)各类学校林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影视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院、华师一

附中、武汉枫叶国际学校、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远教育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武汉)基地等学校分布周边。

4)居住人口数量激增:当代国际花园、保利十二橡树山庄、万科城市花园、万科魅力花园、光谷坐标城、光谷锦绣龙城、清江山水等高尚居住社区遍布该地块为中心五公里半径区域内,居住人口已经超过20万。随着富士康的入驻,人口数量将激增至50万。

2.3交通条件

张江**科技城是上海的西南门户,中国大多数省市进入上海的必经之地,扼守进入上海的交通咽喉;城区所在地新埭镇是浙江的北大门,是进入上海的门户。城区与杭州、宁波、苏州、昆山等长三角重要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内。因此,交通的便利、区域优势,将为本项目的产业导入、城镇化建设、人才引进带来极大的便利。

2.4建设思路 (1)产业集群化

目前,长三角创新中心所在地以箱包、卫浴为主导产业,以中小型箱包、卫浴、服装企业为主,工业集中度不高,研发设计产业相对匮乏,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型企业。结合区域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基础,一方面,积极做好与上海地区产业互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打造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从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实施政策引导,并进行组团招商和整体招商;另一方面,整合当地现有产业,引导优质企业向园区集聚,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提高城镇经济的辐射能力。 (2)功能复合化

目前当地主导产业功能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生产性加工行业,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较为薄弱。为了避免成为单一的工业区,除了继续发展工业,还要增加研发设计产业,提升产业能级,同时还要增加为工业服务的信息、物流、电子、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发展居住、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提升**科技城的城市功能,构建复合型的城市功能区。功能的复合化,能够聚集人气,增强园区活力,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环境,提升园区形象;另一方面,适当的职住平衡,白领公寓、博士公寓、精英社区、高端公寓的建造,可以减少城区的交通负荷,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空间多样化

采取适度的功能分区策略,保证各分区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但同时还要考虑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融合、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

调,形成多样化复合型的空间布局特征。从大尺度、大模数的规划手法到小尺度、社区式的开发模式,营造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以人为本,增强空间结构的弹性,营造高效、安全、紧凑、有机的功能布局结构,实现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4)环境生态化

长三角创新中心的楼宇建筑布局规划也要结合自然要素如绿树、河流等,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构建有特色的生态网络结构。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环境空间,建设社区邻里中心、小型活动广场,创造丰富多元的环境氛围。 (5)城镇一体化

长三角创新中心作为**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以城镇的视角和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它的发展和变革。它将伴随着张江平湖科技园、张江金山科技园的空间开发、经济要素重组、人口聚集流动、土地利用变化、与城镇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对**科技城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都具有强烈的催化、带动作用。因此,应该着力在与**科技城的产业布局、生活配套、生活生态系统等方面好承接和协调,实现与城镇的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

3 产业服务供给新模式:政社合作

创新产业服务供给新机制。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形成“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政社互动、政社合作的新模式。

高新园区应:有较完善的科技创业产业服务体系,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创新中心、技术推广转化、检测机构、知识产权、科技创业投融资等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浙江网上技术分市场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交易活跃,市场化促进成果产业化成效明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业基地建设顺利,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业投资融资体系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2〕94)

3.1 项目策划原则

1)六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广”。

2)集约化和节约化原则: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集约化和节约化使用土地是缓解矛盾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产业链整合原则:产业功能配套和商业配套并举,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3.2项目定位

1) 浙沪融合 同城发展: 借助地处浙沪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区位位置,通过两地政府的合作,打破地方传统行政区划格局,形成浙沪无缝对接、完美对接。 在统一品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的提前下,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经营、市场化运作,打造中国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2) 产城融合 宜居宜业: 体现“以人为本” 的建设理念,将社区与园区,产业与城市完美结合。将生活系统、生产系统、生态系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重点解决就业、生活、科教文卫等城市配套问题,创建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3) 高新引领 集聚发展: 坚持“产业优先、高新引领”的建设方向,营造科技企业、优质企业的发展环境,重点扶持培育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产业组团、特色园中园等形式,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 4) 创业环境 创新氛围: 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产业配套条件、服务效率和人居生活环境,留住国内外优质人才和吸引优质项目,打造国内外一流的创新创业乐园。

5) 科学管理 智慧城市: 注重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开发建设。通过建设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防灾、智能生活、智能管网等智慧网络与平台,提高园区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级,为园内企业和居民带来全方位的智能体验,成为国内外一流的智慧城市。

3.3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服务就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紧紧围绕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关键,以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创新科技服务事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4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按照产业集群化、功能复合化、空间多样化、环境生态化、城镇一体化和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要走出一条通过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为园内企业提供可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交流和科技公共服务等四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形成以应用科学研究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科技服务体系的三个专业体系为支撑的

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高效,使我市成为我省城市经济中科技创新服务高地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3.5项目功能

1)产业配套功能。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创意产业和中小企业总部运作的各个环节精细化构建产业配套体系,引进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咨询、商务会展、培训教育、公共服务中心等产业,以企业主产业为中心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

2)商业配套功能。产业服务业的国际性和知识性决定其必须有高档商业配套做其支撑,酒店、餐馆、运动中心、商场等配套设施毗邻而设,员工生活的便利性和高品质性激发员工的活力,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动力。确保商业配套的国际化和高档化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要引进如国际五星级酒店、奥特莱斯(OUTLETS)、快餐店、书店、洗衣店等高品质业态。

3.5 项目规划

1)办公区:写字楼、研发楼、轻型中试厂房、展示中心等。 2)商业服务区:酒店、餐馆、商场、运动中心等。

4 项目意义

1)符合东湖高新区科技新城战略。构建宜居乐业的环境,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产业服务和商业服务不可或缺,本项目将引进一批生产性服务商和商业服务商。

2)配合东湖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中芯国际和富士康两大重量级制造项目投产,相应配套企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必将剧增,本项目可作为生产性服务商开展业务的平台。

3)提高东湖高新区商业服务水准。由于生产性服务商自身需要高档的商业服务配套,本项目的商业服务配套可以同时满足园区内外的广大消费者。 4)推动创意产业和中小企业中部经济发展。创意产业和中小企业总部经济在东湖高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一个高水准的产业平台可以加快二者发展。

5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修编有利于项目的规划实施。 2)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形成的实施项目的需求。

3)区域人口现状及未来人口规模、特征形成的实施项目的 支撑。

4)知识、资本、信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动力。

5)武汉高科集团在科技地产 、 (大学科技园) 商业地产(光谷广场)投资开发中的经验丰富。

6)武汉高科集团是武汉市创意产业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各种资源。 7)武汉高科集团长期从事高科技产业引导,谙熟产业运行规律和需求,掌握产业整合资源。

8)武汉高科集团作为国资公司背景,易于获得省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直接支持。 6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建议将本项目列为张江**科技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2)建议尽快理清土地和项目公司关系,明确项目实施的主体和载体。 3)建议浙江省及上海市从规划、用地、资金和政策各方面提供支持。

关于加快昆明市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就如何充分调动我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快构建我市以推进知识、技术的生产、转移和应用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现思考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1、建设科技产业服务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科学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这一建设进程中,科技产业服务体系是其重要保障和组成,只有围绕科技创新服务市场,构建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社会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才能促进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服务就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紧紧围绕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关键,以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创新科技服务事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

产业化和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要走出一条通过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可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到2010年,建成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交流和科技公共服务等四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形成以应用科学研究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科技服务体系的三个专业体系为支撑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高效,使我市成为我省城市经济中科技创新服务高地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二、推进我市以三大体系、四大平台为重点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1、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对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行定期评估,重点支持。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有色金属、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四大技术研发基地,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带动我市中小型企业技术中心和其他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群的形成。 2、推进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应用技术研究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海内外大企业研发机构落户我市,省内外大企业在我市设立的研发机构,经认定后按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重点建设市级应用科技研究中心,依托省内高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并以企业和社会合作入股等方式组建各种应用科技研发机构,逐步形成产业研发基地为基础,专业研发中心为骨干,各类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为主要形式的应用技术研究体系。

3、推进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使其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服务社会、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企业内部科技咨询、教育、培训或研发部门,开展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或独立形成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企业;积极引入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和积极开展市内外科技中介服务企业的合作、参股与交流;重点发展以技术市场为主要形式的技术交易或交流中心,以应用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中心,以技术成果转让为主要目的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得到蓬勃发展,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服务需求。

4、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四大平台。一是依托我市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配套相关支持政策,大力发展以制度性框架和中介性体系为根本特征的科技孵化器智能服务产业,为创业企业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使创业企业能够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逐步形成科技孵化平台;二是依托我市已形成的产业基础,重点在机

械、医化、建材、物流、食品、花卉、绿色无公害蔬菜、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建立技术、信息、文献、设备、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三是依托我市拟建设的四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技术开发为重点,社会服务为手段,成果转化为目标,形成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四是依托政府科技、统计、计划、财政和相关科研部门,建立以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科技文献、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三、大胆实践,创新我市科技产业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1、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实行市场化。鼓励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业出资新办各种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和投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各种科技创新服务企业要走市场化路子,以开展技术经营和技术服务为主业,以提供可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经营内容,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到以科技咨询服务打市场,科技技术经营指导和科技市场交流服务为特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品牌,实现创新服务市场化运营。

2、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要体现企业化。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要建立产权多元、股权合理、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公司制度;在经营机制上,要建立全员合同制度,经营管理和技术骨干的聘任制度,以及管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和推行按绩、质、效分配的制度。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3、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实现科技要素优化。积极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中的技术开发中心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官、产、学、研”之间的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和申请承担各类科技项目;与省内各高校建立技术研发和教育实习基地以及人员培训的长期合作关系等。促进科研与科技开发,将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类科技人才,连同他们的技术成果,实现科技要素优化组合和科技生产力转化。

4、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突出运行创新和服务一体化。创办《昆明科技创新服务网》,形成稳定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信息网络渠道。组织开展网上查询,尤其要注重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包括保护期已过的专利技术的利用与开发。在用传统方法进行技术交易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发展技术成果“网上交易”。各科技服务组织,可以接受政府和企业的委托,组织开展各项专利的申报、技术成果的评价、评估、各种科技咨询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等各项有偿服务的代理业务;在开展技术服务中,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要对自己投资的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力争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5、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体现系统化和专业化。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呈贡新区三个区域内逐步形成围绕科技成果研发、科技成果交流、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成果应用等相关的、系统的、多层次的和多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组织与机构群,从而现实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的系统化;要以区域内的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选择为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特色服务,分别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工业科技创新服务两大专业化服务,并滚动发展,逐步实现技术成果、资本、经验的原始积累和优秀人才的高度集聚,并与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建立稳定的服务合作关系,实现生产服务转化专业运行。

四、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支持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1、鼓励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中心,扩展成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对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在为企业做好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基础上,为更好地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可以成立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并提倡并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公益性或商业性的技术服务组织和商会及有关经济社会组织,通过资源组合,领办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同时,实行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年度奖励政策。

2、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扶持科技创新服务企业。针对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的特点,金融和担保机构要探索多种信贷和企业担保方式。对现金流量稳定、经营稳健的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账户托管的方式发放贷款;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知识产权可作为质押获得贷款;经科技行政、财政部门批准,商业银行也可以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或其他收入权作抵押发放贷款;对技术市场和技术成果转让前景良好、还款有保障的个别技术服务项目,可发放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同时,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参股等方式,扶持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全额资产对外投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和国际大财团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支持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风险投资业务和融资担保业务。

3、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高等院校按股份制形式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养我市急需的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要逐步设立针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完善和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援助中心,同时,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每年发布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4、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要公开择优选好科技创新服

务人才,鼓励对国内和省内已有成果的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到我市领办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有序流动的政策环境。鼓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科技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对社会和企业兼职,其所在单位待遇不变,并可实行双职双薪制度。建议市政府设立科学技术服务奖,奖励在我市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突出贡献、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服务人员,将我市打造成为我省的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高地。

5、发挥政府在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加大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等科技服务活动的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服务投入。

五、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为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制订规划,注重宣传。各行政管理部门要把科技创新服务列入工作日程,并明确相应的职能,加强部门之间联系与协调,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时,要制订全区科技创新服务发展规划,使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有规划、有重点地进行;市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做好指导、落实责任、完善政策、促进发展。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指导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将工作列入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建立科技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例会制度,经常研究分析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应的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制定工作规范,指导准则和考核检查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我市的科技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在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下健康地向前发展,为我市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卷绕控制器数据采集和通讯设计 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柴油发电机监控器的设计 3. 基于CPLD/FPGA和单片机的爆速仪设计 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的研制 5. 基于十六位单片机的电力设备故障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与算法研究 6.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 7. 基于PIC单片机的生物机能实验装置的研究 8. 基于Motorola MC68HC08系列单片机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连的设计与实现 10.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TCP/IP协议的单片机测控系统 11. AVR 8位嵌入式单片机在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显示终端中的应用12. 基于AVR单片机的250W HID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 13. 基于单片机的TCP/IP技术研究及应用 14. 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研究15. 基于单片机实现对二级倒立摆的控制 16. C8051FXXX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的研制 17. 基于80C196MC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及配料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18. 基于单片机的胶印机控制系统开发研究19.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二次压降全自动测量仪的研制 20.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 21. 基于MOTOROLA单片机的专用电池组智能充电仪 22. 全站仪动态测量的研究以及其与单片机在轨道式龙门吊实时检测中的应用 23. 一种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新型电子负载的设计 24. 基于单片机的对讲系统的研究开发 25. 基于单片机的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温度控制器的开发与研究 26. 基于单片机ATmega128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设计 27. 基于单片机的压电闭环微位移控制系统的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高压静电除尘整流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29. 采用W78E58单片机的酸碱浓度检测技术 30.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3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系统研究 32. 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研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配电网综合参数测控仪研究34. 全自动包装机的单片机控制研究 35.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Java虚拟机研究与设计36.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 37. 基于DSP和单片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 38. 基于单片机的在线测试技术的研究 39. 分散式智能测控终端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固态存储技术的设计实现 单片机40. 基于单片机的定尺飞锯切割机控制系统设计 41. 基于196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设计42. 基于EDA技术的兼容MCS-51单片机IP核设计43.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USB主机研究与实现 44. 单片机控制连续固体激光器高频开关电源的研制 45.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 46. 基于MSP430单片机中小型水轮机微机调速器的设计与研制 47. 48. 基于单片机和CAN总线的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设计 49. 基于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的全位置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商业计划、商业策划、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大学生商业策划书、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商业计划、商业策划、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大学生商业策划书、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商业计划、商业策划、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大学生商业策划书、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商业计划、商业策划、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大学生商业策划书、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