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求职中的笔试面试指导及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4-04-10 02: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笔试面试——最后的冲刺

职场调研 渠道分析 定 位 竞争策略 文书准备 笔试面试 细节管理 笔试部分 面试部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

内 容 提 要

笔试和面试是求职者和公司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展示自己,是决定你能否最终得到offer的关键所在。本章内容包括:

? ? ? ?

笔试的主要类型以及典型笔试问题; 面试及面试官的主要类型; 成功面试的九个关键性原则。 常见面试问题及其典型答案;

GG:我都到面试这一关了,终于可以轻松了,我想潇洒地展示我所有的技能比如我会跳PARA舞,哈哈,这样那个面试官就会对我另眼相看了。

YY:你想得倒美哦!你要知道拿到面试并不保证你会得到这份工作,甚至面试问题都会有很多的微妙信息的传达,对于不同的面试官总有不同的应对策略,这里还有很多东西得学习呢!

导 言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你在前期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对公司有了很多的了解,并成功地通过了简历筛选,但是,如果你不能在笔试和面试中表现优秀,那么前面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笔试和面试都是选拔性的测试,所以高淘汰率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当你顺利通过简历关的筛选之后,仍然不可以掉以轻心。

为了向大家传达更为真实、详细的资料,我们在对140位2004年成功求职的求职者进行的采访中,还设计了问卷题目“你在面试过程中,有多少比率的问题是你准备之外或准备不充分的?”我们将采访的结果总结如下:

10%以下 10-20%之间 30%左右 30-50%之间 50-80%之间 80%以上 16个,占11.4% 12个,占8.6% 16个,占11.4% 20个,占14.3% 44个,占31.4% 32个,占22.9%

这些被采访者来自全国25个行业的140家公司,应该说,得来的数据具有非常强的代表

性。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家都会做最充分的准备,但是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对50%以上的问题没有准备好,更是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对80%以上的问题没有准备到,而且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承认,更加充分的准备会让他们的面试更加成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尽力了却准备依然不尽如人意呢?

我们HiAll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原因:1.对笔试、面试的认识不完整;2.信息不对称;3.信息获取的渠道有限。很多求职者对于笔试和面试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它们很重要”的层面上,而没有深入到背后去看看,笔试、面试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更不知道面试官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所以对于面试的准备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此外,广大学生也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信息,BBS上灌水的自己“求职过来人”可能本身水平也有限,后来的学习者们更多的只能从熟悉流程和方向上面来把握,对自身的准备裨益不多。

我们之所以把笔试和面试放到同一章来谈,是因为对于不同的公司,面试和笔试的顺序并不一样。有些公司先有笔试后有面试,有的公司是将笔试和面试放在一块进行,还有的公司只有面试而没有笔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笔试和面试是公司了解和甄选求职者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前面的所有步骤都是为了这最后的冲刺做准备的。同时,这也是你通向成功之路的最后一关。如果说在前面的历程中你还有点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和公司的接触是间接的,非正式的,那么现在你就要和公司进行面对面地接触、交流,进行实弹演习了。就像短跑比赛,前面是准备活动和热身运动,这最后的一关才是真正的比赛。准备好了吗?

Ready—Go!

8.1 笔试部分

笔试并不是每家公司的招聘流程中都会涉及的环节。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笔试作为简历筛选之后的第一轮,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就一些对于专业的技术性要求不高的职位来说,对于应聘者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也可以通过其它的途径来实现。比如,有的公司的申请表上有很多主观性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在考察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是也考察了你的表达能力。

和面试相比,笔试是一种相对初级的甄选方式。有的公司将笔试作为面试之前的第一轮甄选,主要目的是为了选出那些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公司所希望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的人。还有的公司则将笔试作为面试的一种辅助手段,侧重于考察那些在面试中考察不出来的素质,如书面表达能力等。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职位,笔试则可能是主要的甄选方式。

笔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面的考核,主要是一些通用性的基础知识和担任某一职务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知识。二是智力测试,主要测试毕业生的记忆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是技能测验,主要是针对受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的测试,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四是性格测试,主要是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心理测验试题或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8.1.1 笔试的类型

笔试根据内容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类:

1. 技术性笔试

这类笔试主要针对研发型和技术类职位的应聘,这类职位的特点是,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题目特点是主要关于涉及工作需要的技术性问题,专业性比较强。这类考试的结果,和同学们的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密不可分。所以,要成功应对这类的考试,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

一般大型公司,如IBM,Microsoft,Oracle等在招聘R&D职位都会进行这样的笔试。例如微软工程院在2004年安排的笔试,都是关于C、C++语言的题目,对应聘者的编程经验要求非常高。最后经过笔试筛选,淘汰了90%的候选者,由此可见笔试对技术性职位的重要性。

对本科生而言,专业笔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不是很高深的学问,一般都是专业基础课。比如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会计学、财政学等等。在本书前面多次提到的张达在谈到他在中国移动的最后一轮面试时说:“当时面试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型问题,我都没听说过的技术,结果我只能结合自己的知识讲讲我的看法,结果过了,我猜他们可能只是想看看我有没有那个常识应聘编程职位。”

对于这类技术性岗位,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笔试内容的侧重点有很大区别的。一般小公司注重实用性,考的比较细,目的就是拿来就用。大公司则强调基础和潜力,所以考得比较泛,多数都是智力测验,情感测验,还有性格倾向测验。例如Motorola曾经的笔试内容就主要是非技术的,有很多英文阅读和智力测验。

对于大公司的笔试,建议可以看看公务员考试的教材,有很多智商题,也有很多综合性

问题,这类问题对大公司的笔试是很有帮助的。

2. 非技术性笔试

这类笔试一般来说更常见,对于应试者的专业背景的要求也相对宽松。非技术性笔试的考察内容相当广泛,除了常见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外,有些时候还会涉及到时事政治、生活常识、情景演绎,甚至智商测试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英文笔试是在所有的笔试中占的比例最大的一类非技术性笔试,其考察的重点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即表达能力。我们结合KPMG笔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KPMG的笔试是典型的英文笔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Verbal,阅读理解。这和我们平时常见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阅读理解不同。一方面它更接近于商业英文的表达习惯,文意表达得清楚和规范是最主要的特点,因此它并不讲求句式的繁复和修辞的多变;另一方面,它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因此重要的是把握透过表面的文字的内在的意思。第二部分是Numerical,数学。KPMG的笔试题在这部分是中文的,难度相对降低很多,但是我也做到过很多是英文的,比如仲量联行。这一部分的主要考察重点不是你的数学运算能力,因而并没有上升到高等数学的难度,因此无论你是否学过微积分和导数的运算都并不影响你这一部分的发挥。和阅读相似的,数学部分的考察内容也是以商业英文为主,因此他注重的是从数字和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对于这样的英文笔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点就是速度,也许这样的试题,给你一天的时间,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得八九不离十,但问题是只有一个小时。我做过粗略的统计,这样的一份试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注意是做完,不是把答题卡涂完)的人,不超过10%。对于KPMG来说,这一轮的淘汰率高达85%以上。

英文笔试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形式,就是英文写作的考察。有些公司的笔试,是结合了前面所述的英文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的,有些则是专门考察英文写作能力的。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2004年普华永道在上海的笔试题目为英文写作,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其中一场的笔试题目是:1,当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你想到了什么?2,你是否遇到过特别难应付的人,你是如何成功地和他/她沟通的。港龙航空2004年在上海的笔试题目也是两选一,1,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内地居民赴港旅游限制的放开对旅游行业有什么影响,2,在日益激烈的航空业竞争中,像港龙航空这样的航空公司如何才能保证竞争力优势。

不难看出,这样的开放性命题的笔试,对于应试者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总的来说,这样的英文写作的笔试至少考察了你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分析问题的能力。像上文谈到的港龙航空的两个笔试题,都对应试者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重的考察。这里面又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个是结构化思维的能力,你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不是有逻辑性,能不能够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布局你的写作,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是清晰,哪些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哪些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用一些现成的分析工具来帮助我们结构化我们的表达。以港龙航空的第二个笔试题来说,如果你能够想到利用SWOT模型或者波特的五力分析工具来作为你的总纲对港龙航空的战略能力做一个分析的话,其结构会更加的完整和

有条理。第二个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主要考察的是思维的发散性和拓展性。你能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框架。一个事件本身,其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你能不能够把这些彼此相关的、具有内在的联系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这是你做好这一类英文写作笔试的第二个关键。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涉及到思维的完整性,当你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仅仅想到一点写一点,还是能够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比较完善和透彻。

第二,英文的书面表达能力。如果说分析能力是你的方法和路径,那么表达能力就是你的手段和工具。若你只是能够分析问题,缺乏系统和有效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你同样不能够把你的想法和思路传达给阅卷人,因为最终他是要通过你的书面记录下来的文字来判断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书面表达能力还需要有很多东西来支撑,比如词汇量、英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够获得的能力,在后面的笔试准备环节,还会具体的谈到。

上述两类笔试内容都是最常见的笔试类型,出现的几率也最到。在现实的招聘中,大部分的外企都是采用这样的笔试题型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笔试的类型,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在这里做一个归纳介绍。

第一种是考察简单的数理分析能力,典型的题型包括数列的规律,速算,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一些简单应用。一般来说,这类题型不提供也不允许携带计算器。在2004年万科企业集团的笔试,强生(中国)1的笔试以及瑞安集团的笔试中都出现了类似的题目。

第二种是对于知识域的考察,所谓知识域,主要包括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和时事方面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份比较有代表性的考题,这是强生(中国)2004年笔试题的第一部分知识域的部分考题。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人口抽样的统计方法? ? ISO的全称? ? 三角形中一个“!”的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 APEC的全称? ? 电子现金的好处? ? 软盘有病毒怎么处理? ? 新技术革命的标志? ? 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 ? 我国要在2010年将人口控制在? ? 花岗石,涂料等装修哪一种会产生氡气? ? 专利有哪三种? ? 侵华日军化学毒气泄漏在哪里? ? 福布斯Forbes中国富豪排行榜2003年的第一位?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谁说的? ?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方针? ? 前不久失事的361号潜艇是? ? 世界杯夺冠最多的球队? ?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在天上飞了多少时间? 1

美国强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综合性,分布范围最广的卫生保健产品的制造商和相关服务提供商。

不难发现,这些题目本身相互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想要在笔试前做一个短期的突击复习,覆盖到这些内容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知识域的考察注重的是应试者平时对于常识性问题和时事政治的关心程度,这些内容分布广,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的方方面面,因此重要平时的积累。

第三种是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测试,比较类似于高考的语文,例如,对于语病的判断,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成语的辨析,句群大意的归纳等等。在2004年万科集团和强生(中国)的笔试中,这部分内容同样有涉及。

第四种是逻辑推理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又主要的包括两种题型,一是图形的推理题,指通过寻找一定的规律来找出相似的图形或者不属于同类的图形。这是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复合的考核,而抽象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将具体的图形中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共性找出来并将其元素化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在2004年的万科笔试、瑞安集团笔试、港龙航空2笔试和强生(中国)的笔试中,都出现了这样的图形推理题。二是文字的分析推理题,考察的本质是对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但是题目的类型多以生活化的场景来演绎,并不拘泥于简单的数学表达形式。如果你做过GMAT的考题,你甚至不难发现,有些题目是从GMAT的题库中翻译过来的。

8.1.2 笔试的准备

了解了一些常见的笔试类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准备这些笔试。我想,各位读者首先要明确的一个观念是,笔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测试,加上它的高淘汰率,因此想要通过短期内的突击提高笔试的应试能力的想法都是不十分现实的。无论是英文的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对于知识域的了解和掌握,都是一种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下文的叙述是建立在你的准备时间相对充分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今天接到通知,明天就要去笔试,我想即使你把以下的几点都做到,你的笔试能力仍然是不可能有显著的提高的。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对于那些临时抱佛脚的求职者来说,笔试之前可以围绕job description(职位说明)来看书,也可以上BBS看看以前考过什么,或者最近几天的招聘中考了什么,关注上面出现的SKILL是什么,然后想象这个SKILL涉及的知识背景是什么。

1.英文阅读和写作的准备 1)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

首先,对于英文阅读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对于笔试的英文的语感。由于大部分的笔试英文和商业英文在表达习惯和表达技巧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内容方面的相通性,因此,通过阅读一定量的商业英文来培养语感,进而熟悉笔试英文阅读理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你可以通过有选择的阅读商业英文报刊或者网站(例如BusinessWeek.com)来获得这方面的素材。

2)阅读和分析理解相结合

其次,笔试的英文不是看小说,看过就算,重要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你平时涉猎的素材,是不可能在文章后面出几个判断题的。因此,我建议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意识的在读完整篇之后,停下来想一想,它说了哪些内容,是怎么来组织文章的观点和论据的,你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理解上的困难,是因为词汇量的不足还是对含义把握能 2

港龙航空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航空公司,拥有世界上其中一队最年青及最先进的机队。曾五度获选为中国区最佳航空公司。

力的欠缺。当你每次都能够做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回顾工作时,你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会更快。

3)亲手动笔写作 对于英文的写作,光靠看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当然写作的练习应当建立在一定的阅读的基础上,因为通过阅读你可以借鉴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实践,看得再多,不亲手动笔去写、去实践,对于你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作用仍然是有限的。

阅读和写作本身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良好的阅读可以指导你的写作,而写作的积累也同样要求你有相适应的阅读。这里我有一点小小的个人经验和大家分享,你如何来检验你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是你能够分得出写得“好”的文章和写的“坏”的文章。我们对于中文的阅读都有这样的能力,好的文章和坏的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来,当你对于英文的文章也有同样的敏感的时候,当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好的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完善和严谨的时候,你的阅读能力就能够满足笔试英文阅读的要求了。

4)模拟实战训练

如果你真的希望有一些实战的训练的话,那么有一些网络的资源你可以利用。例如有一家叫做SHL的香港公司,是专门从事求职方面的英文笔试的出卷的。很多著名的公司,如KPMG,恒生银行3的都采用SHL的试题。SHL有官方的网站,在那里,通过免费注册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模拟训练。再比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也是为很多的公司提供笔试题目的,当然这些内容在网上并不多。

2.技术性笔试的准备

对于这类技术性笔试,首先考前应该结合具体职位看相关资料,了解笔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了解笔试重点,进行认真复习。每个学科都有一两门概念性的课程,笔试之前多看看这方面的教材。如果以前确实学过,那应该有笔记或者自己的复习提纲。把最主要的、当时书里最强调的看看,不用看得太细。比如说,职位要求你要会C++,那笔试之前应该先用用,熟悉基本的知识点。还有应聘编程职位,数据结构、算法等等也应该看看,尤其是数据结构。比如我们的团队成员在北京移动笔试之前就看了一些通信知识:“当时面试过后,有一个关于移动通信的技术笔试,考了很多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比如信道利用,编码,跨区,切换什么的。幸好我在之前看了移动通信那课程的讲义。”

另外保持稳定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客观冷静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3.其他笔试的准备

除了英文的阅读和写作以及技术性笔试之外,上文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笔试的类型。一般来说,对于像数理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考察,准备的途径并不十分的多,有针对性的准备的效果也不见得特别好。但是,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应试者在这一部分的表现都不差。 原因在于,虽然不同的应试者的专业背景都不同,但是基本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科都需要的,在平时的学业中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去练习和拓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虽然笔试的题目你从来没有见过,但是其考察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笔试题目以另外一种你并不熟悉的形式来表现而已。

对于类似于知识域的题目。我们分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只涉及到认知的层面的,你不需要去完整的理解它,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它。举上文的例子,强生(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医药和医疗器械,它的笔试题中出现了关于载人航天和十六大的内容,但是它对你的考察要求仅仅是了解、听说过。我相信,作为一个大学生, 3

恒生银行于1933年创立,为汇丰集团主要成员之一,以巿值计为香港第二大上巿银行。

这些基本的时事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多少是有一点说不过去的。因此,对于这些内容的笔试与其说是考察知识点的本身不如说是考察你对于留意身边信息的能力。

第二种,涉及到理解和运用的层面,它不光要求你知道有这样的事,还希望你能够给出一点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而给出你个人的理解和看法的前提是你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知。比如CEPA(内地和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我想所有人文社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同学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因为这是2003年度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并且它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很多的领域中产生影响。类似的还有载人航天的成功。 涉及到理解和运用层面的知识域的考察还特别容易结合英文写作一起出题。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普华永道和港龙航空的笔试题,都体现了对于时事内容的把握和写作能力的双重考察。对于这样的试题,了解你所要去讨论的话题是你成功写好文章的前提和你阐发观点的基础。在这样的笔试中,你平时关于这方面内容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8.1.3 典型笔试题目

各个公司,笔试题目也各不相同。

你所要应聘的职位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也就不同。比如说,对于“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应聘销售的人自然要从销售策略方面回答,而应聘技术类职位的人,可以从材料磨损、耐用性等方面考虑。

所以,对于这种主观性的试题,我们建议你最后结合自身专业和应聘职位的特点区别做答,这样,应该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SHL,就是经常给很多外企出笔试题目的那个公司,比如KPMG,恒生等公司的题目都是这个公司提供的。

除此之外,可以去以下网站查看有关信息 www.shlgroup.com www.shldirect.com

8.2 面试部分

【小幽默】

面试官:你有男朋友吗? 女生:有?

面试官:做什么的? 女生:公司老板

面试官:你先生有钱,你工作就不会努力了。对不起了。

面试官:你有男朋友吗? 女生:有?

面试官:做什么的? 女生:还没工作。

面试官:对不起,你没有经济后盾,这里不适合你。

面试官:你有男朋友吗? 女生:有

面试官:你多大? 女生:26

面试官:对不起,我们要求合同期间不能生小孩

面试官:你有男朋友吗? 女生:没有

面试官:对不起,我们只要精神健康的。

8.2.1 面试真相

1. 面试的基本流程

1)寒暄、问候

所谓“前三分钟定终身”,这是招聘经理们从来都不愿承认的公开秘密。即你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从言谈举止到穿着打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被录用的机率。寒暄问候的主要话题有:天气、一路的交通、办公室附近的建筑物(一定要事先弄清大建筑物的英文怎么说)。时事尤其重要,面试官很可能不仅仅关心你是否了解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而且想知道你对这件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个人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2)公司简介并被告知程序

招聘经理会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随后就开始进入正题。 面试官或许会把面谈的整体程序安排先向你做个介绍,以消除你的紧张情绪。

3)走一遍简历

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粗线条整体快速串一遍,另一种是摘录重点。不过两种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了澄清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或者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甚至还有你简历让他们存在疑惑的地方。

4)试探性提问、正式提问 一般围绕一些敏感、重要或很棘手的问题。目的是要了解你对业务难题或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 这些问题通常业务性很强,回答的好与坏可以充分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平,反应你的敏感度、逻辑思维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你的大智慧都将在这里熠熠生辉,关于回答问题的技巧,我们在稍后的部分将为你做详细的分析。

5)轻松话题

一般从你在简历的个人信息部分中所列举的细节中提取话题,比如聊一聊你的兴趣爱好,外语水平,将来打算或校园生活等。要知道除了业务和学历外,白领之间的人际融合也很重要,兴趣相投是相互融合的前提。

6)向面试官提问

出于礼貌,你起码应该问一个问题。 此时你若一言不发,会给对方造成两种印象:一,你对该企业没多大兴趣,因此实在没话可问,这样当然会惹恼招聘经理。二,你没有能力提出好问题,这样招聘经理会认为你反应较慢,不会应酬。

2. 面试官分类

GG:我都还没见过面试官呢,怎么给他们分类?再说,干吗非得给他们分类啊,跟我有没有什么关系的。

YY: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面试官并恰当地给他们分类,有助于我们“分而治之”,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从而选择不同的策略来最好的表现你自己。

面试官应该怎样分类?尽管他的婚姻状况和个子高矮也可能影响他的性格,但我们还是找出对其面试风格、价值判断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然后“投其所好”吧——这些因素最可能是:年龄、主持面试的经验、性格、职位,最后还有个特别的因素:国籍。

1)青年才俊型

面试官分类: ? ? ? ? ? 青年才俊型 经验欠缺型 和蔼可亲型 高层领导型 外籍面试官

年轻的面试官往往思维活跃,性格随和,主持面试也不一定按部就班,问题也常常会出人意料。面对这样的面试官,你不妨利用自己也是年轻人这一优势,跟他坦诚相对,寻找共鸣。譬如他质疑你的经验,你可以试着大胆地说:“我的阅历的确比较浅,但我正年轻,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弥补这个缺点。而我的热情和充沛精力那些经验丰富的人却不一定有呢。”相信他一定深以为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你的面试官活泼,你也可以完全放松。如果你应聘的职位要求你是一个灵活、外向的人,那你大可以放松些。但你的职位如果要求你细致、严谨、安分,你最好还是控制一下火候吧。此外,虽然对方年轻好说话,你还是应该保持基本的谦虚有礼。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公司的任何员工都是你的前辈和老师。所以,即便你的面试官行政级别不是很高,你仍然应当表现出对对方应有的尊重,这是起码的职场的礼仪。

2)经验欠缺型

很多情况下主持面试的并非HR,而是你以后可能的部门主管之类。他也许面试别人的经验不多,不善于提问,容易跑题,有的甚至比你还紧张。此刻不要尝试去支配他,善意提醒也要有度,不然面试官会感觉你不尊重他。

尤其是当你发现面试官在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所欠缺时——毕竟面试你的人不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而你却很可能是——你得意忘形得试图给他来上堂扫盲课显然也是不明智的:面试官会认为你不懂得收敛和谦虚。因此尽量避免在此类面试官面前过多地讨论专业细节,即使在回答中需要提及相关知识,也记住要使用平易的语言,并适当加以解释。特别注意在你讲述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时,观察一下面试官的反应,如果他觉得比较费解或有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千万不要再试图用更复杂的理论来解释,到此为止就可以了。

3)和蔼可亲型

遇上一脸和气的“老祖母”型面试官,能够让你心理上放松不少。这样的面试官懂得制造宽松的环境让你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同时他/她也在观察你是否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就得意忘形。此外,别因为对方一直微笑就认定自己得到了赏识,因此放松警惕。你不积极表现自己,“老祖母”同样会微笑着拒绝你。

时刻提醒自己:对方是面试官!这样,你就不会掉进老祖母的温柔陷阱里去啦!

4)高层领导型

身居高位的面试官,可能会走两个极端: a) 威严型

这样的面试官往往习惯于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当你的回答与之相左时,他可能毫不客气地否定你。这时,你可能觉得没面子、沮丧、有挫败感、担心自己被淘汰。但是请注意!他也许正等着看你接下来的表现,所以——

首先,你需要认真考虑他的意见。如果的确见解高明,不妨坦然地承认:“我想了想,您说得很对。那么刚才的情况可以这样处理……”勇于承认错误体现出你的勇气和自知之明,而参考对方意见迅速提出更好的方案则能体现出你善于学习、思维敏捷的特点。

如果对方说的不一定正确呢?你不妨退一步:“您说得有道理,我回去再仔细想想。谢谢您的指点。”这样折衷的回答既不会显得你为强势所屈,见风使舵,又不会让对方认为你过于顽固,得理不让人。

如果你应聘的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譬如秘书、助理等等,情况有所不同。你最好在表现出适当地思考之后,礼貌地接受对方意见,只要不让他觉得你唯唯诺诺毫无主见,那么一个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助手形象就会在他心目中建立起来。

b) 随和型

随和型的领导善于倾听,他给你倾诉和表现的空间来证明你自己。他甚至会通过拉家常来制造轻松气氛。但是与应对“老祖母”一样,你不能因为气氛宽松就飘飘然起来。太多的话让对方感觉你很轻浮,而高位领导尤其不喜欢轻浮的员工。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随和型领导可能会问及一些与公司发展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他所面临的,却很难与你有直接关系。他可能会说希望听听旁观者的新鲜意见,但你的回答直接体现了你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以及对公司的了解程度。不要贸然地对公司大的决策提出质疑,或者说些类似于“我认为你应该这样做”之类的大话。身居高位的领导对公司形势的认识比你深很多。你任何想当然的意见都可能暴露自己的轻率和无知。

5)外籍面试官

应聘外企时常常会遇到外籍面试官,许多人首先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口语。其实这大可不必。除了应聘翻译之类的工作或者老外的助理,别的职位对英语要求并不太高。我们遇见说中文的外国人,不管他说得是否流利,只要能听懂就可以接受。外国人何尝不是这样看待说英语的中国人呢?因此先不要在语言上背包袱,面试前补充一下可能出现的专业词汇即可。

外籍面试官仍然可以按照上述几种分类。此外,他们的国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他出生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适当地表示对他祖国的了解,譬如跟法国人聊一两句红酒,告诉瑞士人你有一把很珍爱的军刀……不过切记不要太跑题!

8.2.2 面试前的充分准备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铭孜至今仍对自己进入BEA4时的面试经历记忆犹新: 4

BEA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是全球第6大独立软件公司。BEA帮助企业其将已有的企业软件应用,从笨拙的、冗余的、遗留的客户机/服务器架构体系,发展成为响应灵敏的、成熟的Web基础结构。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面试,没有相关的思想准备。当时我的面试官技术实力非常强,对软件行业的各个方面都了解。在一个多小时的面试过程中,他完全击破我对自己各个知识方面的掩饰,使我暴露出了所有的缺陷。当时和我一同参加面试的同学在面试结束后都有共同的感想:想哭。从来没有想过有谁能把自己问得如此体无完肤,如此让自己无地自容。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此后的面试非常有帮助,使我能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王铭孜同学的技术背景非常强,在清华读研究生时,他曾是水木清华BBS程序员版的版主。尽管最终他还是拿到了BEA的offer,但是,从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你实力超群,如果在面试之前不进行充分的准备,也还是有可能使自己狼狈不堪。因此,充分准备是顺利通过面试的重要保障。

1. 前期调研

如果你的记忆力足够强的话,你一定还记得我们在第三章里面提到的“目标工作文件夹”和“目标雇主文件夹”。你现在要做的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你当初对该公司做调研时候得到的所有资料统统提取出来。

然后再问一下自己是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这个公司是整个行业的龙头老大?今年的营业额是否增长?利润额是否稳定?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他们的边际效益是多少?这个公司是采用保守的经营方式还是一个冒险主义者?该公司是否有许多的长期外债,或者在银行有一定的现金储备?是否最近政府颁布的条例或措施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影响等等。这些信息在面试中是十分有用的。

谈到这一点,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采访目前正供职于GE的左辰光同学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说,当时在GE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问应聘者“GE的主要产品是什么?”,当时很多人就回答“汽车”。显然,这样回答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在GE工作的机会的,因为他们连GE和GM是不同的两家公司都不清楚!

对于如何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述。请参考前面相关章节。

2. 针对可能问到的问题准备答案

很多公司在面试的时候都有一些固定的套路,你可以根据这些套路以及你所申请的职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公司还会有一些有特色的面试题,你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如微软公司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下面的问题:

? ? ? ? ?

在不使用天平的情况下,你怎样称出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重量? 世界上有多少钢琴调音师? 一个足球场里的冰有多重? 一天里钟表的指针重叠多少次? 你怎样设计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微波炉?

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定的答案,其中有很多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果没有任何准

备而突然被问到,是很容易手忙脚乱的。但回答这些问题都是有章可循的,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就可以顺利地找到突破点。

还有一些面试问题是可以根据你的职位进行推测的,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你也可以提前准备。例如,在应聘一些技术性职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都可以提前准备。

我们将在本章的8.2.4节中详细分析常见的面试四类问题。

3. 模拟面试

光是背诵常见的面试题及答案并不能快速提高你的面试技巧。面试是交流,不是背诵,互动很重要,真正有效的提高你的面试技能的方法是“模拟面试”。

我们HiAll认为,模拟面试就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位愿意合作的朋友,那么你们就可以做一个“面试”的游戏。唯一的前提条件是这位朋友必须能够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配合你。最好找一位和你一样也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大家面临同样的问题,都需要提高,因此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如果你有一个求职团队的话,问题就好办多了。你不仅可以找一位同伴来模拟一对一的面试,同时让其他的同伴来作为观察者,给你反馈,甚至还可以模拟团队面试。当然,这需要模拟的面试官本身也要做足功课。这一游戏可以按照如下的流程进行:

1)构思面试场景

和你的朋友一起确定“待聘的公司和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然后把你的简历给他(她),请他(她)根据你的情况和职位的要求构思面试的问题——可以参考前面的常见面试问题。

2)角色扮演

请你的朋友扮演面试官,你扮演求职者,共同表演面试的全过程。你从敲门走进屋子开始,一直进行到握手并走出屋子。不要因为任何“卡壳”而打断你的“面试官”,或者中止自己的“面试”。你的朋友可能会在面试中产生疑问,进而追问你一些问题——正如面试官常常会做的那样。此刻的你可能会无言以对——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在面试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出现在了这里。试着当场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以锻炼自己灵活应变的能力。

3)分析并反馈

面试完毕,向你的朋友询问自己的表现:一位诚恳的朋友会指出你有哪些表现不尽人意,也会肯定你足以打动面试官的某些方面。他的意见非常重要,你应该根据意见立即着手改正。

另一种回顾你表现的方法是用录音机或录像机记录下来模拟面试的过程,再次播放,你就可以发现你的优点和缺点了。录音和录像能够忠实反映出你的一些习惯问题:譬如频繁地说“这个这个……”,或者下意识地摸眉毛或擦鼻子等。通过在练习中发现你的缺点,你就能在面试之前改掉它,你做的练习和准备越多,你就会在面试中表现的越好。

4)互换角色

你也可以跟你的朋友交换角色,这次是你扮演面试官,他接受面试。让自己完全站在面

试官的角度来考察面前这个人:他的行为举止给我什么样的感觉?我对他的话里哪些部分抱有疑虑?我特别想知道哪些信息?通过扮演面试官,你能够更清晰地知道哪些才是面试官想要了解的,什么样的人才是面试官所欣赏的。此外,朋友身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然后赶快调整。

5)团体面试演练

如果能找到更多的朋友,那么你们就可以尝试演练其他的面试形式,包括一对多、多对多、小组讨论等等。这样的模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也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模拟招聘会。这些模拟招聘会一般都会请一些真正的HR专家来进行面试,具有很高的演练价值。遇到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总之,无论是和朋友的相互练习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招聘会,都应该认真对待。抱着玩笑的心态去的话,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任何帮助。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参加面试本身并没有任何神秘之处,熟悉了那种交流环境和沟通方式你完全可以做到进退自如。因此,不仅要注意和他人一起练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加以练习。面对镜子,心中想着面试的场景和面试官可能问到的问题,一一作答并注意调整自己的表情和神态。如此反复多次之后,便可以大大缓解你的紧张和拘谨。

8.2.3 面试攻略战略篇-9C原则

既然面试官可以分成类型ABC,常见问题可以列出一二三,那么顺理成章地,我们在面试中的应对也一定有章可循——接下来你将读到的,就是“面霸神功”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最高心法:面试9C原则:

Nine Winning Principles ( 9 C Prinicples ) ? 有说服力Convincing ? 充满自信Confident ? 简单清楚Clear and Concise ? 交流互动Conversation style ? 详实具体Concrete ? 坚持不懈Constant ? 相互比较Comparative ? 层层铺垫Cumulative

请相信,一旦招聘季节到来,对面试渐渐熟悉并稍有研究的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更为精彩的8C、10C等等……这里本书总结的都是一些面试的基本原则,就像所有班主任说的“要想成绩好就一定要努力”一样,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但是仍然请你认真审视一遍这些原则和策略,认真地问自己:我都做到了吗?

因此,建议你在开始本部分之前,先找一位朋友与你进行一场模拟面试。将对话内容录下来,一边回放一边检视自己:我做到了哪些?我还欠缺哪些?在逐渐熟悉9C的过程中,不断重复上面的“反躬自省”,直到你可以把书扔进垃圾桶说:“都是废话,我已经做到了!”

1. 有说服力(Convincing)

当你坐在面试官面前,试图从这个陌生人手里争取到一个宝贵的机会,最关键的在于persuade,说服。在面试过程中,能否说服面试官,让他相信“你非常优秀”,“你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你会接受这份工作”,直接决定了应聘者最终得到offer还是遭到拒绝。为了说服他人,建议遵循Convincing原则,它会大大增强你语言的说服力。

1)What is convincing?什么叫“有说服力”?

Convincing就是有说服力,能把人说得心服口服就是Convincing的最高境界。有些应聘者喜欢动辄就说表决心的话,听着有气势,但在缺乏足够理由做铺垫的情况下贸然说出,并不符合Convincing原则。比如突兀地冒出一句:“我相信自己会是这个位置的合格人选!”听了这个话,面试官(其实每个人都会)的第一反应就会是问“why?”——如果说一句话让人感到唯一的必要就是继续问why,那么这句话就称不上是Convincing。

仔细想想,平时生活中,我们自己是怎么样被说服的,那么你就会更容易地理解Convincing的意思:要,必须要有凭有据,理直气壮,让人觉得能够认同,无可反驳,把话说到人家心坎里边,真正换取一个发自内心的赞同。

2)How to be convincing?从哪些方面去说服? 总的来说,一个应聘者是要从三方面说服面试官:

? ? ? “我很优秀” “我适合这个职位,适合这个企业” “我会接受你的offer”

如果面试官相信了这三点,那么你基本上就能被放行了。

a) “我很优秀”有很多层含义:

我的光辉历史证明我能力很强。比如我毕业于名校,我成绩很好,我曾经在××团体担任××职位而且成绩斐然,我曾经过关斩将进入某家500强企业实习等等。

我会在未来的岗位上做得很好。比如,我学的就是对口的专业,而且技术上水平很高;我的交流能力很强能够跟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等等。

所以,当面试官问及你的教育背景、社会活动、特长优势等等方面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show一把,用事实让他相信:你的确很优秀。

b) “我适合这个职位,适合这个企业”

要说明这点,你要使对方相信:这个职位是我当前的最佳选择,是实现我职业目标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不申请别的职位而选择这个位置?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而非其它?你具有这个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和性格特质吗?你能和公司其它员工和谐合作吗?这些都是面试官将关心的话题。说明“我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也就是给面试官一个理由:“为什么我要给你这份工作?”

c) “我会接受这份工作。”

这句话不一定要由你说出口,但在整个面试中你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面试官对此的判断。如果你表现得非常优秀,优秀到似乎所有好工作都信手拈来,而这份工作你只是作为选择之一,那么面试官会很自然地担心你浪费他的offer,而宁愿将机会给一个看上去不如你,却真正珍惜这份工作的人。你要以积极的姿态告诉他:你认定这份工作多么适合你,这个公司多么吸引你;你明白这份工作将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多么重要的影响,并结合这个职位,告诉他一个具体、成熟而经得起推敲的职业规划,让面试官相信这是你的最佳选择。

3)How can I be convincing? 怎样让自己的话有说服力? a)诚恳

要说服别人首先要有诚恳的态度,让人觉得你值得相信,因此打造正直、诚实、稳重的印象,就显得非常重要。说话时的表情,眼神,手势都将有助于你表达你诚恳的气质,在第一眼征服面试官,在心理上使得他愿意听你下面的申辩,愿意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你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影响表达,但当面试官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率真,他会愿意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让你自如发挥,譬如很多面试中常常出现的:面试官跟你拉拉家常,让你放松再进入正题。而如果一开始就给对方油嘴滑舌心机太深的印象,哪怕你妙语连珠,面试官却未必愿意多相信一句了。

b) 简单逻辑

Convincing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当然是说话的逻辑:不要指望对方一定能跟得上你复杂的思路。逻辑不能太绕,譬如你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却不想做程序员因为网络经济泡沫正在破灭,因此你想进入一家出版社编电脑书。那么就直接地说自己在编电脑书上有专业优势。如果你从网络泡沫开始谈起,对方一定觉得你思维太发散,不知所云。逻辑是靠紧密连接一些事实从而使得别人认同的。不妨学学苏格拉底的说服方式:提出一个个简单事实让对方认同,一步一步推导,最后得出刚开始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的结论。

c) 懂得取舍

要使得自己convincing,还要很好地运用后面将提到的concrete(具体)和concise(简明)原则去取舍要说的内容,就像插花必然要修剪一样,将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尽量用浅显的具体的内容表达出来,让中心突显。

4)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注意几个误区

第一个要提到的误区是把气势错当作convincing。有人喜欢把中心重复好几遍,比如反复强调“我就是最适合的人!”这样固然很有气势,但这并不能让人觉得convincing,只能让人感觉你是要把论点代替论据,而不是以理服人。

第二个误区是只注重逻辑的圆满,忽视事实的重要性。大家要注意面试和辩论很不一样,

不是把面试官说得无言以对才是成功,而是真正要他在心里相信你,欣赏你才行。举个例子,大家都想说明这个职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但这个职位可能来自IBM,也可能来自中关村一个几十万资产的小IT公司。对于前者,你可以说“我可以在行业内最好的公司里得到成长。”而对于后者你最好强调“公司的经营方向很有前途,我相信在未来两年会有大的发展。我愿意在公司的高速成长中锻炼自己的多方面能力。”针对不同的事实需要用不同的逻辑去说服。从事实出发,才是convincing的根本。

2. 充满自信(Confident)

你可以在面试的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之内依靠你的convincing来让面试官认定“你很优秀”。但这还不够!在面试的过程中,你随时流露出的信心让对方觉得这是能力的表现因此而与众不同,从而赢得面试官的尊重,那么你的机会将会大得多。

自信的人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并按照他们计划的发展道路去持续努力。因此,面试官非常看重应聘者是否自信。因为虽然“自信”作为一种自我感觉可以当场提高上去和挖掘出来,但与自信相匹配的个人素质和内在气质,却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和挖掘出来。面试官可能怀疑你的说辞有水分,但他往往愿意相信一些有底蕴支撑的东西。

1)What is confident?自信是什么?

自信就是自我的认同,我们参加面试是要赢得面试官的认同,而在这之前,我们更需要得到自我认同。自信,无论是对于经历背景的自信,对于现有成就的自信,还是对于未来发展的自信,都是建筑在个人真实基础上的本质的外露。

我从大学顺利毕业,得到了这家企业邀请来参加面试,说明在审视过我的简历之后对方认定我是优秀的,我有什么理由不自信?我优秀,我得到这份工作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我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同时,面试是一种交流,我和面试官在进行着一次平等的交流,虽然他掌握着发offer或者拒绝的生杀大权,但他的决定是基于法律和一定的原则,我只要符合公司录用的条件,就应当顺利拿到这份工作——明白了这些,应聘者完全可以放开心情,自信满满地走进面试官的办公室。

2)How to we confident about?对哪些方面充满信心?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所有能力和优势是真的,当然,这看似一句废话,但其实这是自信的根源所在。

其次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也是真的。即使面试官提出一些怀疑,你大可给他足够的例子证明,譬如对方对你年轻阅历太浅提出担心,你大可告诉他:我确实阅历不足,但我有着年龄优势,我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充沛精力能让我在最短时间内弥补这个不足。而与此同时我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而这一点可能是很多阅历丰富的人所缺乏的!面对这样底气十足的分析,面试官又怎么可以拒绝你这样的自信?

最后要像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样相信自己会选择这个企业。即使你真的只是想多拿一个offer多一个选择,你也要在走进办公室之前让自己深深爱上这家企业。理性地分析这个职位

对你的发展如何有利,然后信心十足地告诉对方:我相信这个职位是我的最佳选择,因此斗胆向您自荐:我也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要在每一个关键点上充满自信,那么说服面试官前先说服自己。

3)How can I be confident?怎样做到自信?

自信的后盾是良好的准备和真实的事实。所以,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分析自己最有可能遇到的困境,最令人怀疑的“硬伤”,作为准备的重点。比如有的人大学成绩不是很好,那么能够证明实际操作能力的社会实践经验就成为准备的一个重心;而有的人是转专业求职,那么为什么转专业,两个专业有什么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没有完整而详尽的准备是不可能让自己底气十足的。

多准备一些事实,让事实来说服自己也是培养自信的一种途径。举个例子,你的职业规划是在投行工作两年之后出国念MBA,而你已经得知你在该投行的师兄今年已经得到公司支持赴美国留学了,那么你一定觉得心里踏实很多,因为这直接证明了自己的计划是可行的。虽然这个例子未必会在面试时说出来,但会使得你在陈述职业规划时觉得自己说的是大实话。如果面试官表示怀疑,你也可以底气十足地给他举出实例。

自信也体现在你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中。从衣着打扮,到面试时的坐姿,说话的眼神语气,无不体现着confident。在面试时,记得直视对方,并不时用眼神对对方观点给出回馈,而不是左顾右盼。坐姿不必始终笔挺纹丝不动,但必须大方稳重。说话时吐字清楚,洪亮有力,以显示你信心十足,而且的确是慎重地考虑过自己的将来的。

在回答问题的方式上,当然也能体现自信,例如:

面试官:你的专业课成绩似乎不是很优秀,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应聘者:我的确没有花太多经历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因为我这个专业更注重实践,我花了很多精力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上。我曾经在××公司坚持实习1年,对这个行业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我想这些对于以后的工作更有帮助。

也许这位同学成绩确实很烂,他根本就是逃课去打CS了。但是他巧妙地回避了专业课为什么烂的话题,转向自己的闪光点——实践经历上来,这样等于在强调:我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那是因为我把时间花在了刀刃上(当然你要让对方也认同这才是刀刃)我有着这么牛的实践经历,我也是很优秀的!

4)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注意几个误区

a) 不要为了自信而自信。有人准备面试的时候,一直都和自己说:我能拿到offer,我能成功。直到坐在休息室等候也一直重复着这句话。美好的愿望固然是好事,然而自信不能建立在虚妄之上,再说,一直说自己能拿下这份工作,就真的能拿到吗?我们都应该尊重事实:被拒绝总是有可能的。我们站在面试官面前,为的是证明自己是合适的人,结果如何,大可不必去想。自信,但千万不要骗自己。

b) Aggressive不等于confident。跟面试官交流的时候,有些应聘者会矫枉过正,总是试图用一些主观判断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为了加强语气还用上反问句之类。“我相信这是你面试过的人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最好的一份了!”“我曾经……我精通……您难道不认

为这样的人才有足够的资格得到这份工作吗?”有的甚至热情洋溢地煽动:“把别的简历扔进垃圾箱吧!因为您已经找到我了!”对于大多数面试官而言,他们还是期望应聘者懂得谦虚和收敛。

3. 简单、清楚(Clear and Concise)

面试的时候,一些应聘者总期望能够多说两句,似乎说得越多说服对方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传递的信息就越多。甚至只要对方不打断,就一直说下去,似乎这样方能显出自己口才好,优点多。

真的是这样吗?设身处地的想想吧:当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得到的是堆砌的,有关或者无关的信息,还是组织良好、中心突出的一两句话?

简单清楚是有效交流的基本要求。同时,面试时拥有clear & concise能力的应聘者能够最大限度掌握主动,准确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懂得在一开始回答问题时就击中要害,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1)What is Clear & Concise? 什么是简单、清楚原则?

Clear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指吐字清楚,声音响亮,二是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Clear的目标是让面试官最大限度听清并听懂你说的话。面试时能说的话本来就不多,如果还说得糊里糊涂,那根本就是浪费自己的机会,你准备了很多信息想要传递给对方,但被你自己模糊的发音或含混的表达作阻碍,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面试官认为你没有足够交流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工作。

Concise是说要言简意赅,用最少的话说明全部的意思。逻辑最好直接,不要绕太多圈子。在为时不长的面试中,“说话说到位,说到点子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有人回答问题不能紧扣问者的疑问,总想抓住机会提供更多信息。比如面试官问“你会用C语言编程序吗?” 你回答:“会的。我编程水平不错,参与过好几个大型软件的编写,还通过了××认证。”这是简洁而又有说服力的回答。而如果回答:“会!我还会用Java和Delphi。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可以很快地学会别的语言。我在编程方面很有天赋,因为我数学一向很好。” 这个回答就是节外生枝。

Clear和Concise都是为了加强对话的有效性,我们不但要重视“说什么”,也要充分注意“怎么说”。

2)How to be Clear & Concise? 哪些方面需要简单清楚地表述?

Clear & Concise原则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无处不在。因为再简单的问题,也必须把人说懂了才能有用。在面试过程中,对方经常问到的问题中,有几个特别需要强调Clear & Concise的地方是——

谈谈你自己

要详尽地叙述自己的优缺点以及种种特征,一天时间可能都不够。对方只是希望从你对自己的简单介绍中发现值得挖掘的信息,进一步追问。因此当你在面试前准备的时候,你的自我介绍可以分几种,最简单的一分钟之内就说完,其次是三分钟左右的,稍做扩展,最后

是七到十分钟左右的,虽然那么长的自我介绍不太可能在面试中出现,但是很有可能其中的一个部分会被详细地问到。简单清楚地列出最希望对方关注的几个自身特点即可,不要每个都大段展开。你的自我介绍很可能就是下面整个面试的提纲,需要简单清楚,一目了然。

你为什么选择应聘这个职位

显然这需要从两方面来说服对方:一是这个企业的这个职位有哪些地方吸引我的;二是我有什么优势是正好适合这个职位的。由此可以衍生出许多可供展开的点,譬如这个企业的文化、其行业前景、行业地位,这个职位本身的工作性质如何有趣和富于挑战性、这个职位给你带来的锻炼和成长机会,你自己的专业背景、性格特征、能力潜质、职业发展规划等等等等。如果给你半个小时侃侃而谈,你当然可以跟面试官掰着指头条分缕析。但这个问题只是面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而已,很多情况下你需要在一分钟内陈述完毕。那么,如何简单清楚地列举出最重要的几点就非常必要。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很有可能在你的专业领域面试官所知远不如你,你是否应该就该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大谈特谈,以此证明你对此造诣颇深?——切记面试官并不是真的想了解你在这个专业上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你只需要简单地描述一下该专业最吸引你的几个特点,推出“我选择这个专业是经过理性考虑的”这个结论就行了。

类似的问题可能还有:“你为什么选择进入××行业?”可能你应聘的是技术类职位,而对方只是HR。千万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技术过硬而大讲专业术语。你只需要用平易的语言简单描述你自己当前水平如何,这份工作能让你发挥哪些长处就足够了。在外行面前掉书袋只会让对方认为你在卖弄自己。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职业规划也是一个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话题。依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很难吸引住对方注意力,尤其当你在每个环节再加入几句描述和愿景,可能还没说到最后的目标对方已经厌倦了。陈述规划一定要一针见血,把精华最早说出来,每一句话都在说实在的内容,都在试图引起签证官听你下一句话的兴趣。譬如:“我的长期目标是在20年之后成为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第一把手。”这个宏伟目标跟你现在的平凡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立刻想知道HOW。然后你接着说:“我知道首先我需要从××职位做起,在前5年内……接下来的5年……”几句话的介绍能够清楚勾勒你的职业蓝图,却避免了流水帐的冗繁。

3)How can I be Clear & Concise? a)语言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优秀的语言能力是做到Clear & Concise 的前提,尤其是在应聘很可能遭遇英文面试的外企职位时。因此,提前进行一些语言练习是必要的,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考虑参加语言强化课程,系统提高语言能力。

邀请一位经常接触的朋友,请他着重注意你平时说话的发音、语速语调,回答问题时是不是有说得太多的倾向,或者是否容易跑题等等。根据客观评价有意识地纠正说话习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让你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组织能力。

一定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原则:用简单的语言把最重要的话尽可能早地表述出来。为了帮助你增强语言组织能力,这里有一个建议:平时在说明任何问题时,要求自己用三言两语就说清楚。说话前稍思考一下,将理由归类为三点,然后简洁地道出第一第二第三——之所以建议“只说三点”,是因为任何话题分论点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否则让人觉得冗繁,而低于三个则过于精简,说服力度不够。

4)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注意几个误区 a)矫枉过正,惜字如金。

有些应聘者担心自己说得太多,就一概简洁,每个问题说一两句话,等着面试官追问再说下两句话。面试中语言要简单清楚,并不代表一切回答都要速战速决,而需要察言观色——先提纲挈领地提出中心思想,同时注意观察对方反应:他是兴趣盎然,用眼神鼓励你继续呢,还是满足地表示“够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又或者已经显出不耐烦准备切换到下一个问题?你的每一句话都要传递出至少一个重要信息,并让他始终在脸上写着“WHY?”“还有呢?”。这样即使你跟他就一个问题足足说了十分钟,他仍然认为你没有一句废话,是个干练的家伙。

b)铺垫渲染,欲语还休。

中国人说话写文章都喜欢加点铺垫,同时还讲究含蓄,以免让对方感觉突兀。但是在面试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你和面试官都是带着直接的目的来的,没有任何走过场的机会。你只能直截了当地提供他想要的信息,任何婉转迂回的方式都会被当作效率低下甚至不坦诚的表现。

4. 交流、互动(Conversation style )

各高校的BBS上常常挂着被戏称为“面经”的帖子,它们是前辈们亲身经历过面试之后留下的经验总结乃至“血的教训”。此外,不少关于求职类书籍中也经常有“面试常见的××个问题。”“怎样应对××类面试官”之类的总结。这些无疑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将要面临的面试。然而,有一句话,请大家千万记住:“面试只能总结,不可预测。”面试是一种交流,有着诸多临场的因素,交流的有效性来自于现时现地的思考与判断。

有效的准备能够让你更好地传递有效信息,但越详尽的准备,也越容易给人以局限。面试官希望了解到未来员工的真实能力,一旦发现你只是装了一脑子的稿子往外掏,他对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内容的真实性就会产生怀疑。因此,即使你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将要说的话倒背如流,也要注意以Conversation style来进行对话,掌握自然、幽默而又极具智慧、内涵的对话技巧,让对方感觉你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现场思考而道出的真心话。

1)What is Conversation style? 什么叫做交流互动原则?

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对话与交流。你根据对方说的话做出应答,然后他根据你的回答做出进一步反应;面试双方之间应该有积极的回馈,这不仅仅是体现在说话内容上,语调、神情、肢体语言等都会有所表现。

怀着平等交流的态度,那么说话时就应当自然、主动又不失思辨。面试毕竟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完全的口头语言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懂礼貌。但是过分雕琢的言辞也会让听者感觉不

舒服。语言风格上最好是在严谨、有礼貌的同时轻松活泼一些,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交流热情。

我们常常会在面试中遇到“常见问题”,也许答案你已经精心准备并烂熟于心了,要马上脱口而出吗?且慢!再审视一下题目,悄悄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a)这跟我所准备的完全相同吗?——可能对方在问你在这个职位上有什么规划,不要一听到“规划”二字就开始兴奋,滔滔不绝地背诵起“20年职业规划”来。

b)对方想要的答案还是我准备好的答案吗?——也许你准备好的答案中极力想证明自己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但经过刚才的交谈你察觉到对方更喜欢热情创新的人。看来你需要做些调整。

c)我能背好吗?——确定你能把你的答案背诵得足够生动,看上去就像你刚刚思索出来的一样吗?如果不能做到这样(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你还是顺着准备好的思路组织语言现场作答吧。至少思考的样子不是装出来的。

一旦面试官发现你不是在和他自然地对话,而是在背书,那么他就会怀疑你的能力,甚至觉得你不尊重他,后果不堪设想。

2)How to use Conversation style specifically? 如何具体使用“互动原则”?

为了让你的面试官享受和你对话,整个交流过程你都应该用Conversation style。而同时,有几个地方该原则特别有用:

a)不重复原则

一段好的conversation应该是活泼多变的,不会让与你说话的人感到枯燥。但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在面试中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就需要适当地运用“不重复原则”:说一些同意但不同形的话。比如你正面对一个来自日本的面试官,他的英文实在是不敢恭维。你必须不断地请他重复。那你是否永远都满脸歉意地说“Pardon?”呢?显然,如果你变化着说法“Sorry, I can?t quite catch you! ”或者是“Could you please say it more clearly?”也可以说:“You mean…”,并作疑惑状。如此机会,对方“抓狂”的几率就会小得多。 b)亲切原则

除了你的说话内容,面试官也在给你留下的印象打分。从刚见面的问候到最后礼貌地告辞,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自己的“印象分”。Conversation style同样也要求你自然地问候,在言语中无形地流露出亲切感。为了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下面这些建议也许会很有用:

见面时至少说你好。可能的话找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迅速营造亲切气氛,譬如:“我 可以坐这里吗?”,“那我就不客气了!”,“面试了一上午够累的吧?”,“见到您很荣幸”.

走进去时大方地自我介绍。在适合握手的场合(对方看上去比较平易时),稍微用力地握手(一到两秒为宜)。如果手心出汗或者冰凉,不妨去冲一冲热水。谈及轻松话题时真诚地微笑,适当地注入一点幽默。离开的时候真诚地致谢,握手(如果可能);将椅子摆正;出门时询问一句“需要关门吗?”或者“需要叫下一位面试者进来吗?”

3)How can I be in Conversation style?

要用交谈的方式,就要有交流的态度。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在交流,坚信只要自己有足够

好的口语,有思想,就能和人交流,不需要照着准备的东西去背,即使遇到根本没有准备过的问题也可以从容地去应付。

面试过程中应变能力尤为重要,不管你准备得多么充分,绝对不要放弃思考。本书前面部分总结出了面试的常见问题,是为了让各位有所熟悉,临场表现得更自如一些。但并不建议把常见题的答案写下来,背出来。多想,多记,才能到时收放自如。面试本身是一种交流,不是考试,没人想听背书。面试官也希望你能最自然的回答他的问题,而不是用准备好的一堆答案来敷衍他。所以有经验的面试官会千方百计打乱你的思维逻辑,将你从准备好的答案上引开,得到你真实的想法。他可能刚刚对前一位应聘者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狂轰滥炸,将常见问题都问了一遍。看见你自信满满地走进来,突然说:“给我三个理由证明你是合格的人选,说服我给你offer!”可能你正等着他叫你自我介绍呢,如此突兀的问题之下,很多面试者连话都不会说了。

因此,随时准备思考,随时思考,才能让你保持Conversation style,真正投入到面试交流中去。

4)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注意几个误区 a)谈话风格前后不一致

可能为了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你一上来就跟面试官拉家常:“今天雨好大呀!我是不是淋得像落汤鸡?实在对不起,我也想很漂亮地出现在您面前的……”这句话也许是你在办公室门外苦思了半天才酝酿出来的俏皮话,让你的面试官顿时觉得你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结果面试进行到正题时,你就开始拘谨,严肃,不苟言笑……前面的寒暄因此变得突兀,面试官会忍不住觉得你是个很奇怪的家伙。

b)过分随便

另一个走极端的错误是以为既然是Conversation style,就可以很随便,像拉家常一样不设防。其实,即使面试官因为你轻松的说话方式而对你大有好感,他仍然不会忘记用职位要求来严格审视你。聊天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真相,可能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5. 详实、具体(Concrete)

中国人说理,喜欢用论证、用道理来说明道理。这种说话方式固然体现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强,但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却未必适用。企业是营利的机构,招聘的是能够为它作贡献的员工。只有当你充分地让面试官相信“你很优秀”,才可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胜出。而在短时间内让对方信服的,就是论据——用事实来说明道理。

1)What is Concrete?

Concrete就是具体、详细地说明自己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共性和个性,共性不足以构成让面试官认为“你最优秀”的理由,要说服对方给你这个职位,需要进一步具体地说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背景和自己的未来贡献,以个性来征服对方。

什么是共性?

可能这次出现在面试官面前的都是刚刚念完本科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都有着良好的

教育背景;年轻,有朝气,渴望成功。

什么是个性?

出现在面试官面前的不同应聘者,他们可能是从不同的学校、专业毕业,成绩有好有坏;他们可能在学校里参加过不同的社会活动,在不同公司进行过实习;他们的性格、处事风格、职业规划都有着千差万别。

发掘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只说共性就可以说服面试官,那么他凭什么把这份工作给你而不给他?只有个性才能为你申辩,告诉面试官,虽然你认为你面试过的这1000个大学生都好高骛远,没有实际操作能力,但第1001个不是!你可以通过你如何脚踏实地地完成一项工作来说明你的与众不同。

2)How to be Concrete?

面试官可能提出很多问题,但他并不一定会直接说“请你给出一个事例证明……”什么时候需要Concrete,需要应聘者自己把握。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给出具体事例或者作细节描述呢?以下提出了一些建议:

a)证明你的某种能力

面试官经常会问你是否有teamwork spirit 或者leadership,简单地向他保证“有”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你最好给出一个实例,通过你曾经做出的真实成绩来证明:我能够与团队良好合作,我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等等。 【例】

回答1:“我曾经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大家都愿意听我的,我跟学生会其它成员相处都很愉快。”

回答2:“我曾经和几位同学一起组队参加学校篮球赛,不幸在关系小组出线的关键比赛中居然遇上一个体育生组成的队。大家都没有信心,甚至觉得反正会输的很惨,退出算了。我知道只有希望才能鼓励队员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种新的防守战术。经过讨论,大家认定这种战术是有效的,并在比赛之前抓紧练习。最后在比赛中我们流畅的配合和新颖的战术派上了用场,居然获得小胜。”

虽然校学生会主席听上去比一支临时篮球队的队长听上去厉害多了,但第一个应聘者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事例,指望一个头衔可以证明一切。而第二个应聘者拿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能够带领团队解决问题获得胜利的领导。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b)你的优势/你为什么适合这个工作?

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需要做一些抽象的描述,譬如我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我比较细心等等。但接下来的你需要一些具体的细节加以支持,即:你需要强调你的个性,而非共性。

回答1:“我很年轻,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渴望成功,对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

回答2:“我曾经在××调查公司做过实习市场分析员,知道除了要掌握?市场正需要什么?之外,还要知道?市场将需要什么?。我相信,这样的预测能力正是胜任这份工作所需要的。”

回答1并没有错,但面试官可能已经打发走了无数的年轻人,年轻这个共性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而回答2中提到的特殊实习经历,以及独到的认识则可能在应届毕业生中

极少存在。显然,个性更能凸现出你的不同。

3)How can I be Concrete? Concrete有三条标准:

第一:我用形容词没有?不要依赖形容词。

第二:别人说得出来不?不要让第二人说出同样的话来。

第三:涉及到具体行业细节没有?要涉及到细节(这条最重要,也最难做到)。 《鹿鼎记》里韦小宝骗人的秘诀是:撒谎时,大的方向可以是假的,怎么不靠谱都行,但细节要真实,说得越清楚越好。因为当你细节说得十分翔实,没有人会怀疑这些整个都是编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编得如此真实是需要本事的。

这里并不是鼓励去给面试官编故事,只是强调要把事情想到细处,从个性里去挖掘自己的特点。比如说职业规划:应聘者不妨多去了解这个行业相关的内容,技术的现有以及将来的应用情况。上公司网页查阅,甚至打电话与人事经理聊一聊career path以及salary等问题,掌握第一手翔实资料,制订出实在的计划。再跟面试官谈起时,他会相信:这个人一定是对自己对这个职位都有着足够清楚的认识,才能制订出这么实际的计划,他是认真的!

4)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点到为止

Concrete可不是“事无巨细”,相反,结合前面的Concise原则,倒是应该“点到为止”。所以,浓缩事例成为一个关键的工作。有些应聘者,一开始for example就要滔滔不绝,用很多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把整个事情讲出来。面试官可能因为时间关系打断你的事例,那么你前面的铺垫是白费苦心,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会让对方有厌烦情绪。因而,事例要精简,而且要说得有艺术,让人愿意听下去。Concrete和Concise并不矛盾,个中玄妙需要仔细体会。

精选事例

Concrete也不是什么样的事例都拿来用:你以小学时当过小队长来证明自己有leadership,具体是够具体了,但实在有点牵强。事例不一定要是惊天动地的,但在逻辑上一定要站得住脚,让人觉得真实,而且有道理。此外,尽量选一些新颖的事例,毕竟面试官可能会听很多故事,你跟别人“撞车”一次,可能就会让你精心准备的事例完全失去效果。

6. 坚持不懈(Constant)

“八月写简历,九月查消息,十月招聘会,十一月笔试,十二月面试。春节被拒,一切重来。”

——《求职经·抽风·应聘月》 上面的歪诗只是个玩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求职准备,到笔试面试中一步步

过关斩将直到拿到最后的offer,实在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尤其是求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诸多迂回曲折,譬如应聘自己最向往的企业时居然笔试被刷,或者自认为弄砸了一场面试却又意外进入下一轮,等等。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你需要不断地奔波劳顿,心情更

是像坐云霄飞车忽上忽下。这时你最需要做到的,就是Constant——坚持到底。

1)What is Constant? “坚持”有两层意思:

第一,长期内的坚持:你的目标是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不断失败,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被拒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尤其是屡屡被拒,更容易让人心灰意冷,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是你要看到自己长期内的目标:哪怕有一千家企业拒掉了我,我一定要找到最合适我的那一千零一家!

第二,短期内的坚持:每一次的面试中也需要坚持:对方也许因为你一开始就犯了某些错误,就认定你不合格。你察觉到对方起了“杀机”,就此放弃换下一家吗?记住为了走到面试官面前你已经做了很多,绝不能这样轻易地接受宣判!试着在下面的谈话中纠正前面的印象,摆出另一些闪光点来吸引对方注意。事实上,你跟面试官的conversation也分回合,每个回合都需要坚持地努力,某一回合的成功可能导致最后成功,某一回合的失误、逃避也可能导致最后的被拒。

2)How To be Constant?

面试中你需要及时听取对方回馈来调整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要求你见风使舵。有些问题是你说服面试官的关键点,你需要一直坚持直到对方接受。

a)面试官对某些关键点产生怀疑时

譬如,你正在应聘一家咨询公司,面试官问你是否能承受大部分时间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的工作风格。也许你会很兴奋地回答:“这正是我所向往的工作方式!”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明,对方很可能会想到你的向往只是因为没有亲身经验,不知道那会有多辛苦。可能更不幸的是你正好是位单薄的小女生,面试官的怀疑进一步坚定。

他的脸上分明出现了不信任的神色,但仍然转到了下面的问题。此刻你是顺其自然,承受这个怀疑所带来的风险?绝不可以!你仍在面试官面前,就仍然有机会扳回这局——找一个机会,譬如当你们谈到某个相关的话题,或者他让你提问的时候,不妨来个“以守为攻”:“刚才您问我是否能承受……的工作方式。我当时直观地觉得是能的,但之后我也一直在慎重考虑。我想知道你说的辛苦到底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当他给出一个更为详细的描述之后,你应该抛出蓄谋已久的武器——Concrete!“谢谢您的解答,我想我完全能够胜任。我在××电视台实习期间,一直跟着记者四处采访,也经常飞来飞去。虽然的确很累,但可能是因为年轻,工作积极性又高,我在那样的情况下仍然能高效率运转,让同事们都很惊叹呢!至于体质方面您也请放心:我虽然比较瘦,但从小学起一直练田径,身体比很多男生都好呢!”

上面的例子来自一个真实的案例,结果是:面试官当场承认:“我刚才确实很担心这一点,但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值得一提的是,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某个足以拒绝你的理由,他就会一直握住这个理由,反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忽略你其它的缺点(他已经找到了那个致命的弱点,何必再费功夫呢?)。而你却在最后来个“绝地大反攻”,让这个理由站不住脚。那么当他回头审视这个人的时候,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perfect。

b)面试中遭遇挫折时

面试过程中暗礁密布,你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触礁。譬如面试官问:“为什么井盖是圆的?”你苦思半天也没想出来;或者你正在陈述自己的解决方案,对方突然打断说:“这样根本不对!”这次磕碰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你下面的情绪,甚至主观地认为对方抓住这个弱点就此认定你不够聪明,于是自觉希望渺茫,放弃抵抗,导致一败涂地。尤其注意:可能你前面根本没有说错,对方只是想看看你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而你正好落入圈套!

遥想当年高考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理智地放弃”——试卷上有些题目我们一时做不出来,并且可能把所有时间搭上去都做不出来。此刻我们需要的就是跳过这道题继续做下面的,因为毕竟最后的结果取决于整个卷面的分数,即使这道题的分数全丢了,也只是一道题而已。

同样的,面试中某个问题回答失误,确实会影响面试官对你的判断,但也仅局限于该问题涉及的某一方面而已。且不说你可以像上面的例子那样来个“咸鱼翻身”,就算是这方面你得分为零,只要证明你在别的方面有闪光之处对方一样会认定你是优秀的人才!

因此记住下面这句话,万一出现上述情况,请默念:“坚持到最后一秒!” 坚持——你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至少,也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自己的心安。

c)在某个环节折戟落马时

你心仪的企业正在发下一轮面试通知,你忐忑不安地期待着,直到通知发完,再直到陆续有人去面试……你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希望,而那可能是你大学四年的理想,你一直努力的方向。

失意,沮丧,忿忿不平……这些都是必然而且合理的。可是,你在求职季中的长期目标是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而这一份只是理想的选择之一!因此,抬起头来,继续投入到应聘的洪流中去!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掌故值得与大家分享:加缪所著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讲述了诸神惩罚英雄西西弗,让他每天竭尽全力推一块巨石上山,而夜里石头又会自动地滚回山脚。西西弗是应该沮丧的,因为他每天都在做一件完全没有希望的事情。但是西西弗仍然是快乐充实的,他知道至少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以推,因此从推石头本身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和精神寄托。

我们的情况比西西弗好了很多:我们至少知道,只要努力,推上山顶的若干个石头里总还会有一个乃至几个留在山上。而从这个极端的故事里我们需要学的是西西弗的精神:注重从努力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在不断的被拒绝中汲取教训,充实自己,然后再试,再失败,再努力……最后,当我们终于能够心态平和地面对过程本身,将努力的过程看作一次修行,而结果已经不能左右我们的情绪时,我们就能够坚定地去坚持。

也许求职的确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这堂课有很多内容,而“坚持”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不管是巧合还是什么,许多求职案例中就当求职者经历了初期的患得患失,渐渐学会了平静地守望和坚持的时候,机会纷至沓来……大概完成了“坚持”一课,这门人生大课至少可以“及格”了。

4)How can I be constant?

首先,坚持需要的是信念,如果自己都觉得没有心再支持自己走下去了,那么任何的技巧都显得苍白无力。坚持的效果怎么样在于自己的底气,而底气的源头则是信念。

其次,坚持也需要技巧。比如在面试中,凡是需要坚持的地方,必然是你与面试官有分歧,对方提出质疑之处,坚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a)说话要有分寸,不能着急而放弃原则,令自己后来很被动。

b)不能说得很平,要尽量提出新的内容引起面试官听下去的兴趣。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坚持就是在重复说过的内容。

c)理直气壮地说,用坚定的语气强调你的信心。 d)无论是解释和争辩都要保持大方有礼。

最后,坚持还需要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态。03年下半年,各高校BBS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帖子:

所有校园招聘会都跑去听,叫做“听霸”; 所有可投简历的企业都投,叫做“投霸”; 每投必中,参加一堆笔试,叫做“笔霸”; 笔试必过,参加一堆面试,叫做“面霸”; 面试必过,拿到一堆offer,叫做“offer霸”; 屡屡被拒,机会全无,称之为“巨无霸” 而本人迄今为止只做到最后一条……

且不说帖子作者最后一句是否只是出于谦虚,或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就算他的确是一个“巨无霸”,尚有着这样乐观的心态来调侃自己和周围众生,足以看出他无奈笑容下不愿放弃的信念。如果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达观态度去努力,一边自嘲着“巨无霸”一边努力去做“听霸”“投霸”……,相信距离“offer霸”也就不远了。

5)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坚持”不是蛮不讲理。

如果存在争辩,那么也只是各执己见,尽力说服对方罢了。面试官不是敌人,求职不是战斗,面试没有硝烟,因为这里原本就不是战场。

“坚持”不是不知变通。

如果某环节被刷,一定要认真分析,好好回忆自己的面试过程,一点点查找可能原因。同时,积极地调整自己准备的内容,譬如挑选更好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能力等。“坚持”不是怀抱着没有雕琢的和氏璧献了一次又一次,让别人砍完左脚砍右脚;“坚持”是在把石头雕琢成美玉之后再呈到识宝之人面前。

7. 相互比较(Comparative)

营销学中有一种“比较营销法”,比如推销一件衣服,可以将这件衣服与顾客身上的衣服相比,从而得出优点,或者与卖场的另一件衣服相比,即表现店员的真诚,又让顾客真实体

会到好处。

所以,当一件事情,正面说,反面说都说不清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找一个大家熟悉,容易认同的事物作为对照物,那么听者就会调用他对这个对照物的理解来认同你要说的事物。

(1) What is Comparative?

“类比说明法”,即在向倾听者阐述某件事时,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加以比较,从而让对方

通过对比得到一个直观的认识。这种方法不仅简单、容易理解,而且能够通过提及对方熟悉的事物来有效地引起对方的兴趣。

(2) How to be Comparative?

作比较有不同的方式,常用的方法有: 1) 平行比较

平行比较就是用其他类似的事物来说明当前事物,这个类似包括性质相同,或者性质相反的两种情况。譬如向面试官解释你为什么要应聘这份工作,你可以把它跟你可以找到的别的工作进行比较:

“我是学金融的,投行和银行都是不错的选择。国有银行虽然工作轻松福利又好,但不适合我的性格。我比较喜欢有挑战的生活,每天面对困难并努力去克服让我感觉有成就感。因此我认为投行更适合我一些。”

2) 递进比较

有时候说一个东西好,very very very good也是没法打动人的,而如果先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好东西作对比,然后说现在这个东西更好,就让对方有了直观的感觉。譬如你在某个公关公司实习过,但面试官表示没听说过这个公司——很显然,他也许在猜想:你是不是随便找了个小作坊开了张实习证明?你不妨这样讲:

“你知道××公司吧?它在全球公关公司里是第一的。而我实习的公司没有太多地宣传,只在行业内有很好的口碑。实际上它的客户有×××(举几个大客户)。它进入中国市场上比××公司要早,相对做得更深入一些,营业额几乎是××的两倍。而且它的本土化也做得更好。”

3) 有利有弊的比较

“有利说利”是很自然的思路。但是总是说好的方面,容易让听者丧失兴趣。有技巧地提一些弊端符合真实的思路,反而会更容易说服人,取得别人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以退为进”。譬如你正在应聘一家投行,先是谈到投行的工作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如何地适合你的性格,然后话题一转,谈到这份工作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当然我也听说投行工作非常累,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加班,精神压力也很大。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工作又有趣又轻松,但是毕竟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我想趁年轻的时候对自己残忍一点也许不是坏事。”

也许你的面试官听你讲了半天这份工作的好处,正想追问你是否能吃苦。你自己提到这点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把握了主动权。

(3) How can I be Comparative?

首先,你需要恰当地选择类比物,它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1) 跟你所谈论的事物有共性:

不管你将类比物形容得多么天花乱坠,你必须记住自己到底要说明什么。找出你的谈论 对象,以及你最想强调它的哪一点,然后选取一个正好能突出这一点的类比物。

譬如你在讲述自己创办的一个志愿小组,你可以这样说:“也许您听说过北大的爱心社,那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志愿社团,经常组织各类活动。我们的志愿小组没有那么大,但是针对性很强。我们有固定的帮扶对象——一个孤儿院。每周我们都会去志愿服务,在持续性上比爱心社做得还好。

2) 有一定知名度,或者容易理解:

举出一个对方不知道的类比物形容一番,你显然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譬如上面爱心社的例子:如果面试官是一个长期参与招聘的人事主管,那么他/她可能听说过这个学生社团。但多数情况下,面试官对高校内的组织并不了解,你需要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对方显示出不知道或不理解的神色,你应当立刻转换类比物,或者马上给出一个简短的解释。

其次,你需要在类比的同时突出重点:

在描述你想要说明的事物时需要重点突出,传递给对方你最希望他知道的信息。在描述类比物时也一样——不管你举出的类比物顶着怎样的光环,你都要克制自己想要大肆渲染一番的冲动,永远只说最关键的点。

下面是对两个应聘者对同一问题的表达,从中你可以体会一下在“细节”和“重点” 之间如何权衡。

例一:“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模拟理财比赛,由××公司举办。它类似于欧莱雅每年都在大学中举办的e-strat。不过欧莱雅的e-strat主要考察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譬如公司管理、营销、资本运作之类。它要求组队参加,考察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参加的比赛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包括股票、期货、基金等等。我需要合理地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

例二:“我曾经参加××公司举办的模拟理财比赛,类似于欧莱雅的e-strat(发现对方显然知道这个比赛,因此继续)。选手的任务是在一段时间里借助股票、期货、基金等等投资方式让手上的资金最大限度成长。为此我是这样操作的??”

(4) 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应聘者在作比较时常常走入以下误区: 1) 主观判断高下:

应聘者有时为了说明某个东西好,会有意举出一个类比物进行贬低,希望以此抬高自己想要说明的那一点。但是没有依据的主观判断是无法让对方信服的,尤其是你的判断明显带着狭隘的偏袒,面试官会认为你是一个武断或者无知的家伙。

譬如你谈到自己曾经在某广告公司实习,对方却表示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你试图引入一个同类公司来说明:

“您应该听说过奥美广告吧?我实习的那家公司在电视广告领域做得比奥美还要好,还要专业!”

即使事实如此,你可能也在冒险——对方可能怀疑了:“一个我都没听说过的公司,会有这么强的实力?”你实习经历的分量也就因此大打折扣。而如果你上面的话本来就是吹牛,

那情况恐怕更糟:一个有经验的面试官即使对你提到的这些公司不甚了解,但他往往能敏锐地察觉到你言语中的夸张和虚假成分。

2) 混淆重点: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样的误区:有时候应聘者举出一个类比物,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描述它的种种细节,混淆了面试官的视听,也错过了向对方传递关键信息的机会。因此不管你举出的类比物是怎样的值得一提,记住你对它的任何描述都是为你将要说明的那件事物服务的。

8. 层层铺垫(Cumulative)

(1) What is Cumulative?

很多男生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喜欢上某个女孩子时,直接跑到人家面前突兀地说:“同学你好我叫×××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吗……”人家一定会认为你是神经病,下回看见你都会躲着走。而如果你采用一些缓和的方式:先找机会跟这个女孩子认识,譬如用些俗套的办法——借书——有借有还,再交流一下读后感。彼此算是认识了,碰见时能打个招呼。然后再找机会看电影,吃饭,出去玩……到最后,跟人家已经非常熟,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即使你不说,她也会明白你肚子里有什么坏水??

这便是Cumulative,铺垫。

同理,我们想要让对方接受某个观点,那么一步步铺展开来,就会让人觉得顺理成章,而不是突兀生硬。在签证面谈这样宝贵的短短几分钟内,一定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氛围,最大限度争取主动,让自己说的东西显得无比统一,并重点突出。铺垫在这里将是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方法。

(2) How to be Cumulative?

面试中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呢?前面讲到不少,但核心的其实只有两个,第一是“我适合这个职位”,第二是“这个职位适合我”,如果非要等到面试官问你这两个问题时,才开始说这两个内容,显然为时已晚:问了才说,说明你心里没把这两个事情当作你最重要的事情,没有时刻想着。那么,怎么样对这两个key points进行铺垫呢?

1)“我适合这个职位”的铺垫

显然,你需要围绕着职位的需求,介绍你自己的相关能力,一点点打造合格员工的形象。 a) 我的优势

在自我介绍时,就有意无意提到自己的长处——当然是要和职位要求相关的。接下来面试官可能会直接问你“你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等等,不要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呼应前面的铺垫,向他详细描述你的优势!

b) 我有着这个职位需要的素质

譬如你正在应聘一份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不妨在回答别的一些问题时就开始提及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选择统计专业是因为我对数字很敏感,而且我又是个非常看重实证的人,什么事都习惯于拿数据说话。”谈及自己的性格、兴趣、处事风格时,也不妨有意无意往工作要求上靠。

2)“这个职位适合我”的铺垫 a)

这个职位的要求

记住刚才提到的自己的能力,此刻不妨谈谈你对这个职位的理解:这个职位需要员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言下之意:就是我这样的素质!)。此外,分析这个职位可能要求员工有什么样的性格、职业素养时,也不要忘了刚才提到的自身特点。

b) 这个职位给我的职业规划带来的影响

“我计划从××××位置做起,培养自己××××能力,进而成长成为××……”在陈述一个理性的职业规划时,巧妙地将你正在应聘的职位放进你的计划中,并告诉对方这个职位在你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如此这般地一番铺垫之后,你再说出“这个职位适合我!”就有了足够的可信度。

此外,铺垫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借时间”。既然面试官最主要考察的是你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那么你就应该争取最多的机会这一点。面试官真正让你陈述是否适合这个职位的时间往往不超过1分钟,而你所想要传达的内容在1分钟之内只能说个大概。铺垫技巧恰好帮助你把一些重要的理由分配到别的问题中,见缝插针,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机会。

(3) How can I be Cumulative?

要有效地运用铺垫手法,你需要学会抓住中心。

从面试一开始,你就要明确自己最应该传达给对方哪些信息。然后你需要以这些信息为中心,开始从各个渠道、以各种方式传递这些信息,逐渐铺垫直至结论呼之欲出。

面试过程中,对方可能会问到很多不同问题,进而干扰你向中心问题推进的进程。不管你说到哪里,始终记住自己要说明什么,然后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譬如你要应聘一个营销类的职位,经过仔细分析你认为强调自己的“创造性”(creative)是非常有帮助的。于是对方在要求你自我介绍时,你就要开始试着提及这个优点。紧接着,当面试官问及你的优势、你的成功经历等方面,你都可以围绕着“创造性”来展开。进行到对于专业素质、团队精神、领导力等等方面的讨论时,你也可以揉进可以体现你创造力的因素。这样,即使到最后面试官也没有具体地就“创造性”话题展开,但你的创造力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时如果你主动提及自己这一优势,对方也不会觉得突兀和不可信了。

(4) Attention for some mistakes

在对中心议题进行铺垫的过程中,有几个误区需要注意:

1) 铺垫不等于重复

铺垫是在一个重点提出来之前适当地提及一些辅助信息,以帮助对方建立起信任的基础。当他得到足够的信息之后,再直接提出你的中心议题,让对方不感觉突兀,而是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些应聘者会误把重复当作铺垫。自己的一个观点,在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反复说,以为重复能够让对方印象更深。但是一成不变的重复不但不能促成面试官的认同,还会让对方认为你太罗嗦,感觉厌烦。因此铺垫应该是含蓄的、技巧性的、厚积薄发的。你需要一点一点地引导对方,让对方逐渐地接受你传递的信息,进而接受你的观点。

2) 铺垫需要有内在的逻辑性

许多应聘者在进行铺垫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堆砌信息,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组织,这显然会让你的信息说服力大打折扣。尽管在紧张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也许并不能敏锐地把握住你的逻辑思路,但一个清晰的逻辑能让你的话更有说服力。铺垫是一个长线的说服过程,你看似零散的信息需要内在逻辑的支撑才不会让对方感觉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在看《理想国》等经典著作时,我们可以看见深谙辩论之道的苏格拉底试图让对方认同一个看似完全不能接受的观点时,总是由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开始: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非常不容置疑的答案,一环扣一环。对方在对一个个小观点的认可中,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正顺着苏格拉底的逻辑走下去。当问题一步步推导出最后的结论时,对方可能猛然惊觉,但却无法对自己已经承认的逻辑提出置疑。

铺垫也是一样:你一点一滴地传递着信息,让对方非常乐意接受。而当这些信息最终指向你想要的结论时,面试官的思路已经完全跟着你的逻辑走了。

3) 铺垫的同时需要察言观色

铺垫是你中心议题的先锋队——你试着露出些端倪,看对方的反应:如果他表现出对此的认可以及兴趣,那么你大可以按照原计划继续深入;但如果对方对你的试探似乎无动于衷,甚至表现出反感,你就需要小心了。

譬如你在应聘文秘工作:你理所当然地觉得老板需要的是一个聪明的秘书,能帮老板分忧解难,于是你开始谈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出色的交流能力等等。但你发现对方似乎并不认可这一优点,甚至向你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不需要一个聪明的秘书,你只要愿意服从就足够了。那么,趁早放弃你关于能力的描述吧!转而开始展示自己工作积极,性格安静顺从的一面。铺垫在这里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

8.2.4 常见的面试问题

在面试中,面试官不可避免地会问一些问题。通过你的回答,他会了解到你的性格、能力、处事方式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方面信息。诚实而又有技巧地回答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向面试官传递你希望他了解的信息,从而为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加分。根据我们HiAll的统计表明,大约有50-60个问题是面试官经常问到的。如下我们列出_____个问题,并给出多每个问题的详尽的分析。现在你不妨开始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而不是到了走进面试场所后再进行调整。

根据问题的内容和侧重考察点,我们将这些问题归为以下几大类:

1. 第一类问题: 询问个人基本信息

在你走到面试官面前并开始向他推销自己之前,他对你的全部印象几乎都只是来自一篇简单的简历。为了对你有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印象,他首先需要询问你一些个人的基本信息,譬如你的学历、性格、优势劣势、兴趣爱好等等。这类问题往往会在面试的开始部分提出,有助于面试官对你建立一个初步印象,并寻找到进一步的话题来对你进行更细致的考察。

1)简要介绍你自己

分析:当你刚走进面试官的办公室,他对你一无所知,或者不知道从何处谈起时,他往往会从这个问题开始。别以为他只是随便问问。你对自己海阔天空的描述,其中每一点都可能成为后面他提问的依据。所以:

a)简练地介绍你自己,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给他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从大学开始说起即可,基本材料都在简历上,兴趣爱好少讲,点到即可,除非面试官专门问。

b)有意识地强调一些你希望进一步让他了解的内容,引导他就这些话题展开提问,从而给自己提供可发挥的空间。

如本书前面所讲的,你在面试之前,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你要强调哪些方面,提前把闪光点展示给对方,一开始就留下好印象。比如,应聘销售职位,则主动强调组织过大型活动,善于解决问题,善于沟通等等。

【例】

“我叫××,今年刚毕业于××大学计算机专业。我很喜欢编程,觉得那是一种对智力的挑战,而我总希望能够找出最完美的实现方法。生活中我也是一个追求超越的人,喜欢看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我自己常常踢球,一方面是强脑力劳动之外的放松,另一方面我特别喜欢拚搏之后终于胜利的成就感。”

(注:这是一位应聘程序员的面试者的回答。一方面他介绍了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同时提及似乎不相关的足球,却通过简短的语言刻画出他喜欢挑战,渴望胜利的性格,而这种执着的性格是程序员不可或缺的。显然这样的开场白能够赢得面试官的好感。)

2)谈谈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分析: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以对于个人来讲,存在不足是很正常的。问及这个问题,面试官不仅仅想知道你有什么样的弱点,是否会影响到你以后的工作,他还希望通过你的回答知道你对自己的认识:

a)你对自己的缺点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你是否有自知之明? b)你是否坦诚,有问题是否敢于承认?

c)最关键的,你怎样来避免这个缺点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你发现问题,进行了哪些补救?

回答时无疑要坦诚。“我没有缺点!”——这样的话只能证明你是个狂妄之徒。“我总是处理不好自己的感情生活。”——这与工作无关,你在回避面试官。“我有点工作狂。”——你是在变相地夸自己,这点小伎俩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在耍小聪明。但是过分坦诚也会让你处于不利境地:“我受不了太大的压力。”——任何工作都会有压力,你等于在告诉面试官“我不是个合格的员工”。

承认自己的一些缺点并不会扣分,关键是你要及时告诉对方你是怎样面对这些问题的。 【例】

“我有时候会碍于同事的情面或者为了保持团队的团结而多承担一些工作。我想我以后需要更好地把握这个尺度。自己多做一些并不要紧,但是责任是需要明确的,那样有利于团队的长期和谐运作。”

3)谈谈你的简历上有些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吗?

分析:简历记录着你的过去,面试官此时其实在问你:你过去有些什么特别的经历,能够证明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此刻你需要做的是:

a)向他提及简历上的某一部分内容,最好将他的目光吸引到纸的相应部位,以便引导其思路。

b)向他具体描述在这个阶段你的特殊经历或成功,以及你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注意你强调的正好应该对你所争取的职位有着特殊的意义。

c)通过对上述经历的描述证明你有在新的职位上创造新的辉煌的潜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列举你简历上有的经历。否则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在编造,或者连自己的简历也不熟悉。

此外,面试官手里可能捏着二三十份简历,不要指望他能牢牢记住每一份的每一个细节。告诉他你简历上最闪光、最吸引他的一点,从而让他记住你,并让你有机会脱颖而出。

【例1】

“我在大三时当选学校学生会主席。在一年的任期内,我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很多大型的活动。我学会了怎样去与人合作,怎样去有序地安排团队成员各尽其职,怎样去说服别人与你共同努力。现在我即将走上社会,虽然校园与职场存在着很大差别,但我相信在这段经历里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我在新的团队里与同事们有效地合作并有所成就。”

【例2】

“××产品在北京的铺市是我全程策划的。之前公司投放了大量广告,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我提出的方案以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让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并站稳了脚跟。我知道贵公司的××产品正在策划进军东北,我相信我能创下同样出色的业绩。”

4)请分别用一个词来告诉我你最突出的三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分析:前面已经有关于“优点”“缺点”之类问题的分析。但这个问题有它自己的特点:“一个词”。如果你想也不想就开始侃侃而谈,面试官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也许在以后的工作里,你也会没听清楚领导要求就开始想当然地做事。因此,听清楚对方的问题,然后认真地思考几秒钟,简练地说出你的答案。面试官可能会需要你对这几个词语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视他的反应而定,不要急急地去展开。

【例】

“认真,聪明,创新。缺乏经验。”

(注:有时候在汉语钟用一个词来概括某个方面是比较困难的,譬如上面的“缺乏经验”已经是两个词,但面试官不会太在意。需要注意的是此处陈述你的缺点时,你可能没有机会继续解释你将怎样克服这个缺点。那么聪明地回避那些致命的缺点,并结合一个足以弥补它的优点。譬如在“缺乏经验”前加上“善于学习”。)

2. 第二类问题:询问关于职业规划和选择

当面试官通过你对自己的描述而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他现在要开始考虑的就是你是否适

合这个职位的问题。他希望知道对于这个职位而言,你的素质是否适合,以及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和规划而决定应聘的。这个部分一般会在面试的第二阶段进行,往往不涉及职位所要求的专业素质,却是结合具体的工作来考察你的性格以及职业目标等等。

1)你为什么对这份工作感兴趣?

分析:注意!这里面隐藏了这样一个共识:你来应聘这份工作因为你认为工作本身更适合你——所以“因为薪水够高”之类的老实话显然是不明智的。面试官期待你告诉他这个工作的哪些特点对你的胃口,以及你的哪些素质正好满足这份工作的需要。在回答中适当地表现出你对这份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相应的能力也有相当的信心。

特别提醒:不要只是简单地强调这份工作能让你学到什么,公司不会花钱培养一个学生;也不要单一地吹嘘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能带来多大改变。你需要描述一个“双赢”的结果。

【例】

“销售代表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很好的交流能力和处事技巧。我性格外向,跟人交流并且建立良好关系是我的强项。所以我想这份工作很适合我,而且我有信心能胜任这份工作,而且会干得很愉快。”

“××公司在这个行业里是领头羊,而我正希望在该行业有更大的发展。在这个岗位上我能学到更系统更深入的行业知识,而我此前积累的经验和关系网也能给公司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2)告诉我凭什么我应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中你?

分析:这个问题相当于是问:你能否证明跟其他人相比,你最能胜任这份工作?那么,就告诉他你显然超越于一般人,而且又正好满足这个职位需求的优势。但是切记:你可以自信,但不可狂妄,要表现出对那些没有见过的竞争者的尊重。你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结论性的句子结束这次面试,帮助对方做出决定。但是“……因此,赶快把别的简历都扔进垃圾箱吧!”这种貌似有创意的语言还是少用为妙。

【例】

“因为我有着成功的历史业绩来证明现有的能力,而您现在已经感受到的我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上进心能够进一步证明我以后的成功。特别地,我已经具备应付这类工作的丰富经验,我想那些与我年龄相仿的应聘者很难有相似的经历,而有着同样经历又年长于我的应聘者可能很难保持我这样的工作热情了。我相信我将在这个职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您会为当初给我这个机会而感到得意。

3)为什么你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职位?

分析:这个问题类似于“你有什么长处”,只是针对性更强了。如果有可能,在面试之前或刚开始的时候,了解到公司对这个职位的要求有助于你有的放矢。回答时可参照以下逻辑顺序:

a)告诉对方你认为这个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

b)通过描述自己相应的能力,证明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此外还需要看看我们提到过的几个幕后“潜规则”,证明自己是一个team player,自己不光有ability,还有suitability等等。

c)给出结论:不要忘了用充满信心的一句结论“我相信自己是你们要找的人”进一步打动对方,很可能这个问题结束时你就能拿下这个职位。

特别要记住一点,这个问题你虽然对面试人只是回答一次,但是他要听几十次、上百次甚至更多,一定要做到很独特的回答,同时显示出你对这个公司真的很在意,并且确实了解很多情况和信息。

【例】

“我不认为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坐这个位置,但是热情和出色的学习能力是必须的。我刚刚从大学毕业,对这个市场有崭新的认识,并且干劲十足,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您现在不就是在寻找一个能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的人吗?我想我能够胜任。”

提到具体的、有时效性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面试某咨询公司的时候,你先说明该咨询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差异,然后再强调自己是该公司所需要的人,就会更有说服力。如:

“A公司更加侧重于中小型企业和民企的战略咨询,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因为中小型企业和民企在很多独特的优势,我一直很感兴趣。A公司在××领域现在需要具备××技能的人,而这些正好是我擅长的。所以,我相信将来的工作很有挑战性而且是我个人与公司成长的双赢。”

4)你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是什么?

分析:面试官会从你的回答中看出你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着成熟的思考。不要因为担心面试官会因为你迅速作答而认为你没有好好思考他的问题。你应该表现出早已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你确实应该早早考虑好!),并且充满信心地作答。关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并没有统一标准。建议你将“短期”界定为当前你要实现的目标(譬如得到这份工作),而“长期”则是你期望在这家企业内所得到的发展。不要怕对方认为你说大话或者异想天开,管理者喜欢有远大志向的员工。

【例】

“我的短期目标是进入到一个规范的、正在不断发展的企业,得到一份有挑战性,同时又能让我充分学习成长的工作。而我的长期目标是从当前这份基础工作做起,不断磨练自己,与公司共同进步,最终进入管理层,成为在相应领域有能力独当一面的领导者。”

3. 第三类问题:询问与工作有关的职业素质

现在,面试官需要知道你是否具备胜任这个工作所需要的一些专业能力,因此他会从工作经验、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专业知识等等方面对你进行考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适当使用案例能增加你的说服力。

考察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综述以前,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分析:注意到这里再次出现了“最”字。别把微不足道的小事拿出来炫耀,除非你有足够的信心让对方也认同。“我最大的成就是娶到了我的妻子!”对不起,这与你的工作无关,也不能证明你在工作上的能力。“我最大的成就就是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也许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考虑到可能北大的毕业生中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还是别冒这个险让面试官认为你是个毫无新意的家伙。

此外,当你举出了某个成就,不妨简单地补充说明一下你是怎样实现它的。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强调过程可以弥补你经历简单,没有太大成就等缺憾。

【例】

“我高中一直学俄语,大学才开始接触ABC,学起来非常头疼。但英语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四年里我花了很大精力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校对于我们小语种学生并没有四级要求,我自己也常常嫌苦不想学了。但我的性格让我不愿意轻易放弃决定要做到的事,而且越难越要去争取。现在我不仅过了大学六级,还能跟外国人熟练交谈。我自己对此颇为自豪。”

2)你曾经做过的最难的决定是什么?

分析:与前面类似,带“最”字的问题一定要认真选择答案。你的答案首先要让对方认同“这的确很难”,然后告诉对方为什么你这样决定,结果怎样。

【例】

“我迄今为止一直在读书,没有太多机会面临大的取舍。我想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高考那年我决定放弃保送北大的生物专业,决定自己投考化学专业。当时我在国际生物比赛上获奖,北大直接给了我保送的机会,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化学。当时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我的天分在生物,而且又是热门专业,何况可以没有风险地进入北大。而我自己投考,万一发挥失利,可能只能进入一个一般院校。但我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决定冒一次险。现在我已经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过去的几年学习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我坚信这个决定是对的,因为我没有盲从和回避风险,而只有承担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考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1)请你举个能证明你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的例子。

分析:团队意识和领导力是面试中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因为它们几乎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种优秀品质。面试前仔细回想自己经历过的任务,选择一个简短而又能证明你相关能力的例子,以免被问到时才开始搜肠刮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也许面试官会对你的例子产生进一步的兴趣,就其中一些细节深入提问,因此最好不要用编造的例子,那样很难自圆其说。

“在××公司担任××职务时,领导曾经交给我一个任务:在下一期将销售成本降低至少10%。整个团队对此都没有信心,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们的销售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作为团队领导,我组织了一次长时间的讨论,鼓舞士气并探讨还有哪些环节可以压缩成本。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启发团队成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于是我把任务分派给个人让他们去考察自己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并明确地设立了奖励机制。根据团队成员的认真考察,

我们拿出了一份周密的成本缩减计划,并在下一个销售季度的执行中使销售成本降低了15%。我将领导的奖励按贡献分发给个人,整个团队都得到极大的振奋。”

2)在团队中通常你的典型角色是什么?

分析:这类问题如果觉得难于回答,不妨自己举一个实例来具体化,并可结合案例对自己的典型角色情况进行适度展开。记住公司需要的是最适合的人,因此回答问题时请注意,自己的典型角色应该是适合现在所求职的工作性质和职位的,并且是适合所求职公司的企业文化的。

【例】

“我不一定在每个团队中争取成为领导者,但我往往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譬如前不久我和几位同学参加了一个市场营销大赛,我并不是领队。但因为我有市场营销辅修学位这个特殊的背景,团队成员很多时候愿意听取我的意见,我也努力地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后来我们在复赛中遇到了挫折,甚至有成员宣布退出。我极力地鼓励大家,告诉他们只要大家一起奋斗,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终于我们这个团队又凝聚在一起,顺利通过了复赛,并在决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历了这次变故,大家都对我产生了很深的信任和依赖,认为我是团队的主心骨。”

考察处理问题的能力

1)为什么下水道的井盖是圆的?

分析:此类常识性问题经常出现。它听上去似乎很幼稚,却可能让你一时哑口无言。你也许已经听过标准答案:因为圆形盖的直径始终等于下水道洞口的直径,这样当它活动时,盖不会掉下去,而其它形状的盖子则不行。其实面试官并不是为了考你这个常识,他希望了解你迅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哪怕你给出的不是上面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都会得到认可。类似的还有“北京城区有多少棵树”、“如何估计某种溜冰鞋的市场需求”之类的问题,你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你可以结合常识进行合理的推算。

【例】

问题:“我公司欲生产一种中档价位溜冰鞋,请估算在一个城区人口在100万的城市里该产品未来一年中的市场需求。”

答:第一步:城区人口共100万,根据我国当前的人口年龄分布,60岁以上人口约占15%。由于老年人从事此类活动的不多,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85万人口按照每10岁为一档,根据人口年龄分布计算出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基数。

第二步:分年龄段考察:该年龄段人口中已经购买溜冰鞋的比例、没有购买过、但未来一年中将要购买溜冰鞋的比例。

第三步:已购买溜冰鞋的人中,在未来一年内需要换新鞋的比例,从而计算出该年龄段未来一年中溜冰鞋的潜在消费者总数。

第四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各年龄段中经济能力的不同级别上,消费者购买此种溜冰鞋的意愿指数。

最后:通过上述比例分别计算各年龄段,最后相加得出市场总需求。”

(注:在回答过程中最好在每一步给出估计值,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样能够充分地引导面试官跟随你的思维进行推算。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还可以分市场,分渠道,譬如大学协会购买、商场和小批发市场、旱冰训练学校等等。答案不是唯一的,但必须是合理的。)

考察组织性和计划性

1)你有没有一件当你下定决定去做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事?

分析:直观上感觉面试官是在考察你是不是一个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因此回答“是”无疑是一个稳妥的答案,如例一;但是很可能所有应聘者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你不妨尝试做点改变,如例二。

【例1】

“是的,我认为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尽管有时目标看起来太遥不可及,但我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把它漂亮地完成,否则我会寝食难安。”

【例2】

“一般来说,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不管它多么困难我都会坚持努力一直到达成。但是有时候情况会随着进程而改变,我需要做出取舍。譬如我大学时期一直梦想出国,并且计划考GRE。但是今年寒假的一次实习让我认识到自己其实更适合先到实践中锻炼。经过权衡我放弃了出国申请,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准备求职上来。我认为这种放弃是理性的。”

考察工作态度和职业性格倾向

1)有哪些因素可能会让你失去动力或信心?

分析:这些因素很多,你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公司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回避你进入公司后很可能面对的那些矛盾。

【例】

“在向某个目标努力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往往让我更加斗志昂扬。但如果辛苦达成目标却总是得不到上级和同事的承认和欣赏,会让我感觉很沮丧。”

(注:当你了解到你所应聘的公司是一家年轻、上进的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的鼓励和提拔,那么你可以这样表达,同时表现出你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渴望得到认同。)

4. 第四类问题:结束问题

当面试临近结束,面试官会向你询问一些补充问题,主要是求证一点:“如果我给你发offer,你会接受吗?”因此,面试官可能提到这样一些细节问题:

1)到现在为止,你还有应聘别的公司吗?进行得怎样?

分析:尽管你的实际情况可能是正在如火如荼地面试一大堆优秀企业,并且不少已经凯

歌高奏。但表露任何另攀高枝的倾向都可能让面试官认为即使给了你offer也很难留住你。所以,既然已经接受了这家企业的面试,你的当前目标就是把它拿下!因此,婉转地回避某些问题是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作为应届毕业生的你声称自己只投了这一家企业并不能证明你的忠心,只能说明你在撒谎。因此你需要权衡利弊,然后向对方传递一些你希望他知道的信息。

【例】

“因为我对快速消费品行业非常感兴趣,就试着投了行业内口碑不错的几家公司。咱们公司是这其中我最希望进一步接触的,因为据我所知在××领域别的几家都望尘莫及。而恰好是咱们公司最先给我面试机会,这实在让我感到非常荣幸。”

(注:如果面试气氛比较轻松,不妨在言语中跟面试官套套近乎,改称“贵公司”为“咱们公司”,无形中会让对方对你产生亲切感。但如果对方显然是位严谨而威严的领导,则最好不要冒这个险。)

2)你有什么疑问?

分析:尽管你此时最想问的问题是“我是否会被录用?”但还是忍忍吧。面试其实还在进行,你需要通过你的问题告诉面试官:你一直在思考,并且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很关心。一个聪明的应聘者至少会问两个问题。可以考虑问一些与公司发展有关的问题,但最好是与你相关的。问一个只有公司全球CEO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能表现出你多么关心公司的成长,弄不好会显出你好高骛远。有时你的面试官也不一定能够回答你的某些问题,当他诚恳地告诉你“我不清楚”时,切忌表露出“问倒你了”的得意来。

【例】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是怎样奖励他们的呢?”

(注:这样的问题表露出你的信心:我不但自信你会录用我,还有充分信心我会表现出色。)

? 内部声音之普华永道卞鑫

卞鑫,北京大学保险专业,2004届毕业生,成功拿到普华永道OFFER

普华先是通过网上简历筛选,我觉得简历筛选是很大的一个筛选,好多比较优秀的人都因为简历的问题被刷下来。普华应聘的有一万多人,通过简历筛选下来的只剩下600多人。然后是第一轮面试,用英文写一个作文,每人的题目不一样,比如中美文化差异,中国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到第二轮的时候就只剩下400多人。第二轮主要是了解你的专业知识和一般的问题,第三轮主要是进行辩论和进行案例分析。

面试每一轮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考到专业知识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写英文作文主要看你的英语水平,第二轮主要了解你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我是学保险的,他会大概让我说一下保险相关的知识,还有就是大家都会准备的问题,比如公司压力是很大的,你怎么样面对这种压力等,很多书籍和BBS上都有这种问题。一般情况下他所问的问题不要求你答得很好,关键是看你如何面对这种压力。作为公司招聘,他特别注重你的管理能力。 第三轮是进行辩论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让面试官记住你,因为

是五个人一组,不要让他觉得你不太合群,又不要过多地表现自己。比如到最后面试的时候要做一个案例,需要一个人来总结,就不要觉得非得自己去总结才能引起面试官的注意。我们当时面试的是进行一个辩论,我觉得辩论这种方式很好,能看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来。然后做了一个雀巢生产流程的案例,我们做的案例可能不是很好,但我们组的人都表现得很自信。所以不管你在面试中表现得怎么样,都要对自己有自信。要是表现得很紧张,肯定会被reject。

? 内部声音之IBM中国人力资源部苏毅

IBM笔试面试

坦白讲我们面试笔试的题目都不是很固定的,前两年我们的笔试题目都是从国外,美国那么工作作的试题来考大家的,那是在很多国家都在用,这不由我们单独来设计.当然我们也会加一些适合本地学生的题目.面试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因为其实你们也经历过,猎头,公司高层问的问题也无非就是那么一些.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关于如何考察复合性人才,其实复合型人才对于各各公司,各各部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IBM要招某个行业的销售人员.首先宏观方面,我们会看他的性格,他以前的专业,他的工作经验等等.在专的方面,他对这个行业是否有足够的了解,足够的认识.有了这些我们才能了解到他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行业,这个岗位.

? 内部声音之P&G北京地区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郑云端

宝洁面试

我们一般面试两个方面的素质。一个是客观素质,通过三个笔试来实现。第一个是网上笔试,就是你填学习排名。如果低于50%,我们是不会要的。50%以上会有机会,当然我们不要求最好。然后我们会问在学生组织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当然越高我们越喜欢。然后是一些心理素质测试,看你愿不愿意同时处理很多个任务,还是只愿意处理一个任务;是不是愿意在压力下工作等等这样一些职业素质测评。这个过了之后,会有一个基本素质考试,就是快速解答测试。和GMAT考试是一样的,测的是基本逻辑能力。过了之后,就是一个英语考试。这个是以前没有的。这个英语是水涨船高的。我们以前是自己培养,花钱请很多外教。后来发现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学生素质已经很高了。那这个是客观性的选拔。第二个是主观性的选拔。开始注重软性的能力,比如组织领导能力、解难的能力、创新能力,还有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这些方面,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也宽阔得多。尤其北京的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而且一些面试的手段,像头脑风暴、演讲啊,学生在面试之前己经非常熟悉了。

? 特别关注:如果被拒怎么办?

求职的过程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为自己争取机会。被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拒了自己。在面试过程中,可能面试官认为你不适合这份工作,而将你的名单从候选人名单上删除。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华尔东同学的“被拒经历”:

在被毕马威拒绝之后,华同学马上分析了自己的被拒原因:KPMG(毕马威)的HR两次电话通知华尔东参加一面,先是因为他手机没电,不得不更换时间,可新的时间又和PWC(普华永道)的一面冲突,HR已仁至义尽,无能为力了。

于是根据以上分析,他做了以下努力:

1.三次打电话询问进展,并写Email给公司两位高层解释情况;

“给KPMG的HR经理Crystal询问如何得到面试机会,得到的回复都是“两次调换面试时间都没能安排到合适的面试机会,KPMG不可能为我另外安排面试。”我同时得知唯一的希望是,除非高层给HR部门打招呼,给我特殊照顾。 于是,当晚我就给KPMG的两位合伙人John Chattock和Daniel Chan写了email,言辞恳切,把我的情况作简单介绍后,强烈表达我不想错过面试的心情和希望加入KPMG的愿望。四天后,Crystal的电话来了,她通知我面试,电话很简短,简短到连一面还是二面都没有说。机会再一次降临的那一刻,我几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2.此后,他为面试作了充分的准备,硬件、软件都是如此。

“这一次的准备,我比以前任何一次都用心,因为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面试经验,我相信

在临场的发挥上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硬件上,有足够professional的着装;软件上,有多次面试积累的经验。我应对自如,表现几乎无可挑剔。因为KPMG的二面就是终面,和PWC的三面差不多,也是以我提问为主。不过,我准备的大部分问题都几乎没有用上,当时,我无意间看到他办公桌上一张蔡总年轻时的照片,勾起了他的回忆,他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讲述他在KPMG的经历,和我分享了他从大学毕业直到高级合伙人的成长经历,给了我很多人生的经验。现在想起来,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我进入KPMG的第一堂课。

12月27日,我正式签下了KPMG的offer,与此同时,我也向万科、普华永道和百安居的HR分别回信,向他们说明我的最终选择,感谢他们给了我这样一个展现自我和彼此了解的机会。”

8.2.5 其他类型的Interview

站在面试室门口,你能预测到即将面对的场景吗?

也许你期待着一位笑容和蔼的面试官坐在办公桌后面,手上拿着一大堆问题准备挨个询

问你。而聪明的你早将这些问题中的80%烂熟于心,准备侃他个风云变色!

得意地拉开房门——怎么回事?桌房围了一圈跟你一样摩拳擦掌的面试者,眼里闪着莹莹绿光……

别怪敌人太狡猾,实在是对人才要求的日趋细化迫使他们寻求变化多样的面试形式。而希望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面试中胸有成竹,过关斩将的你,赶快来了解一下门背后可能上演的故事吧!

1. 电话面试 Telephone Interview ——“劈空掌”

电话面试只是因为传递信息的媒介而显得特殊,它的内容仍然类似于“单挑”,但往往来势突然:也许你正在洗脚,或者睡午觉!因此枕戈待旦是唯一的应对妙法!

电话面试的目的往往只是确定是否有面对面面试的必要。因为面对面面试是你的目标,你要谨慎对待电话面试。电话招聘者大都非常繁忙;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面试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因此,尽量简洁并且旗帜鲜明地告诉对方最重要的一些信息。以下是针对电话面试的一些具体建议:

如果你发给招聘人员你的简历,那么就要准备好他们的电话面试。尽管你也许并不知道

家企业在正式的“单挑”之前还会有这样的筛选,照常做你的准备工作,因为你如果准备 好了“单挑”,你就不用怕这个电话面试。

如果电话来自你不清楚的招聘者(例如他们在一个大型的求职网站中看到你的简历),

么准备好询问一下工作的基本情况——位置、职责等等。接下来提供你刚刚从电话中了解到的、对方需要的经历,这才真正的体现你倾听的能力。

在事前安排的电话面试前15分钟,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培养你的状态,使你能更专业的

受电话面试。这样当电话来时,你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迅速的提供你的中心点、问题和答案。

电话面试和面对面面试一样,记住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尽量做到与“单挑”一样的有礼貌。

电话面试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你可以要求对方等一下,然后关掉音乐或者让周围的

安静一下。如果你手头的工作不能打断(譬如你正在上课),就尽快再确定一个方便的电话面试的时间。

在回答和提出问题时,要表现出十分的感兴趣、自信和适当的迫切。如果对方事前约好

给你打电话,你没有任何理由当时不在电话旁边。

如果有条件,在你的电话留言机上设定适当的回答音。如果你收到招聘者的短信、电子

件等,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尤其是对方要求你给他们打电话时,最好立即回电话。这表明了你的专业素养。

如果你和招聘者彼此错过了电话,你必须寻找一个面谈机会留给他们你的电话号码和 E-mail地址。

不要在电话中讨论你本可以避免的薪水问题,这样可能会使你失去再次面试的机会。如

对方提及就利用之前提到的拖延方法。

2. 传统一问一答式 ——“单挑”

在一个规范型面试中,招聘者能更深入的验证一个人的经验。面试官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根据你的回答来综合判断你的性格、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等。一个规范型的面试将包括许多有深度,细节型的问题。你仍要陈诉你成功的故事,但是招聘者控制着进程,要满足他们对一些背景的要求。这类面试仍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面试,但是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具体内容在前面部分已有详细描述,此处从略。

3. 行为面试 ——“近身肉搏”

这种面试方法十分有效也十分流行,因为通过推测你过去行为去预测你将来的表现是有一定准确性的。面试官提出一些情境假设,要求你举出以前遇到类似问题的事例并讲述自己是怎样处理的,或者要你当场做出决策解决此事。甚至面试官会让你进行角色扮演(而他自己也可能加入进来,扮演相关角色与你进行交流),演示你在实际情况中怎样说服对方,或者灵活应变。

基于行为的面试在公开的会谈中可能提到以下的问题: 1)“告诉我你怎么能令已经失望的顾客回心转意?” 2)“你是否对除了你十分擅长的领域外的其他事物感兴趣?“ 3)“什么时候你感到完全被一个项目所吸引?”

虽然这些问题中不一定明确提出要你举例,但你的成功的故事无疑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回

答。事实上,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应聘者,你可以用在行为面试的回答应对任何一种面试方法。对于非行为面试的中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雇佣你?”你可以用你成功的故事回答他:“你应该雇用是我因为我有管理稀缺资源的能力,譬如两年前我主管一个大项目时……”

另外一个例子:譬如你的考官问你,“告诉我你的java的编程能力。”不要说什么“我对java 十分了解,我很强”之类的话,而应该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例子:“您可以看看××程序,它的核心部分是我编写的。这个软件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可以说它是同类软件里功能最强的。”

4. 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 ——“群殴”

往往是一组人参与讨论,HR视表现选拔少数人进入下一轮。讨论的整个过程可能分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但你的一举一动都被HR看在眼里,并暗暗地为你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打分。

怎样在小组面试中胜出?试想你手上有一大把筷子,你肯定能一眼看出其中特别长的和

特别短的。因此,在小组讨论中你需要努力显示出自己的特别之处——不过切记要显示出自己不同于周围人的优点。因为明显的缺点而被面试官注意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里有些建议,关于哪些该做和哪些不应该做。 你应该做到:

迅速观察周围的小组成员,估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并准确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小组中处于怎样的实力对比之下;分析职位要求和周围的竞争者,迅速制定策略:自己将遵循怎样的发言方向,突显出自己哪部分的长处和特色;

发言中同时保持积极和有礼貌,并让面试官感觉到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过的。更重要的是,你的观点要有新颖之处,在整个小组中显得更成熟而且与众不同;

体现出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讨论中认真地倾听,适当地赞同别人观点,启发小组成员深入思考,并包容不同意见;

表现你的领导才能:适当地把握整个小组的讨论方向和进程,保持和谐的讨论气氛并引导形成最终统一意见。善于开导和总结,并在讨论中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包容他人观点而赢得其他成员的尊重甚至爱戴。 你不应该做的:

有任何不礼貌行为,包括别人谈话时不认真倾听,打断别人谈话,抢白他人,尖锐地批评指责别人,过多地说话而不留给别人机会,等等;

说话不经过深思熟虑:确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说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哪怕你在整个过程中只有机会说一句话,确保这句话是点睛之笔;

破坏团队和谐:任何试图突出自己而打压他人的行为都会被面试官看在眼里,届时不管你发言如何精彩,也会因为没有合作精神而被拒之门外。因此不要试图抓住机会一直说,或者想方设法暗示提醒面试官某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要认为只要将对方驳倒才是胜利;

流于平庸或牵强地去充当领导:一个误区是追求稳妥,因此说出的话没有纰漏,却也没有新意;另一个误区是努力地想要成为领导者,却不能以观点服众,只能极力压制别人,自作聪明地总结集体意见等等。

5. 案例分析Case Interview ——“纸上谈兵”

应聘者在有限时间内模拟分析真实的商业问题,回答面试官进一步的疑问并最后做出决策。从你的分析和决策中,面试官可以观察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往往用于咨询顾问公司,高水平的财经公司和其他专业人士、执行官等,很少应用于低水平或中等水平的面试,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很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的严密性,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商业问题都是有模式可循的。如果你有志于应聘上述公司,不妨翻阅相关书籍,仔细地研究解决模式,让自己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并可以灵活运用。

6. 侵略型或压力型面试——“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种面试方式目的在于考察应聘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招聘人员试着给应聘者提出一个他们意料之外的问题,譬如:“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或是利用突兀的质问来施加精

神压力:“我不认为你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给出三条理由说服我,否则立即离开这间办公室。”

压力面试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冷静程度并考察他们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和快速分析的能力,现在这种面试方式已经成为招聘执行官和专业技术人士的首选。

在这种类型的面试中,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你可能会感到威胁,但是不要对这种感觉作出任何的回应。仔细思考问题来展现你良好的个人素质,平心静气地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如果你感到愤怒,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那就单纯地告知面试官你所发现的事情。记住如果对方认为你没有资格的话,他们是不会让你来面试的。你只是需要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向他们传达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你的能力、潜质等等。

你在将来的工作中注定要面临很多压力。这些压力型面试就是为了检测你在未来怎样应对棘手的问题。为问题本身的突兀或者古怪而产生焦虑情绪,只会妨碍你的思考。所以保持镇定,关注于问题本身,你就会成功。

7. 第二或第三轮面试——“持久战”

如果你是第二次甚至第N次走进这家公司参加面试,你所要面对的面试内容必定与第一次有所不同。可能的区别主要有:

1)面试官的职位不同:如果获得这个职位需要两轮甚至更多次面试,那么第一轮往往是需要由人事部的工作人员来主持:他们通过一些基础性考察来从众多的面试者中选拔出其中的优秀者。而在后面的面试中,你将面对将来领导你的上司——可能是从顶头上司到整个部门的最高领导。

2)面试官的目的不同:如上所述,第一轮面试主要作用是筛选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应聘者,而后几轮面试可能会更细致地考察你是否具有足以胜任这个职位的能力、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等。甚至你未来的上司会根据对你的印象预测你以后能否跟整个团队和谐地合作,并且是否成为他得力的助手。

3)面试的风格、方式、内容不同:第一轮面试的风格会比较多样化,譬如通过小组讨论来挑选应聘者等,内容上也更侧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由于后几轮面试的面试官往往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他们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问答式面试,其内容往往涉及具体的工作能力,并且比较多地基于行为,要求用事例作答。

尽管第一轮之后的面试会存在一些特殊之处,但对待每一轮面试都要像第一轮一样:充分准备,认真对待。

首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第一轮中你传递给面试官的信息,第二轮的面试官也应该知道——事实上,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许并不充分。因此你需要观察面试官到底了解你多少,适当地再次强调一些关键点。

其次,不要认为第二或第三轮面试就会比较简短,也不要认为你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增加的招聘者是想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信息。在每一轮面试中你都应该向面试官询问他们所认为的这个职位所具备的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大的挑战,他们的意见也许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8. 特殊型面试——“无招胜有招”

偶尔会有这样的面试:招聘者并不会坐下来跟你慢慢聊天,相反,他们会在特殊的情境中完成对你的考察。譬如下面有些特殊型面试的例子:

几个应聘者在门外等待面试,一个应聘者匆匆赶到并向他们借笔修改自己简历上填错的部分。出于对竞争者的排斥很多人都借口没笔推辞了,只有一位应聘者慷慨地拿出笔并帮助对方修改。在后面的面试中,这几个人才知道这个后来的家伙原来是他们的面试官。心胸狭窄,惧怕竞争的人在正式面试开始之前就失去了机会。

一位应聘者被安排在一张办公桌前等待。百无聊赖的等待时间中,她发现办公桌很乱,就适当地进行了收拾,并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半盒回形针。她发现桌上有一个关于近期营销计划的文件,便询问秘书自己是否可以翻看。在得到允许后,她翻阅了这份文件,并发现一些问题。在后面的面试中,她提出了相关疑问。面试官非常欣赏地告诉她:这一切都是为她安排的:她的行为表现出良好的素养,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一位女士应聘秘书一职,她面临数位年轻貌美的竞争者。面试的最后一部分是为老板沏一杯咖啡,别的应聘者都试图将咖啡调出最好的味道,她却只冲调了一杯黑咖啡,附上方糖和小包伴侣,让老板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搭配。她充分尊重老板意愿的举动为她赢得了这份工作。

本 章 小 结

笔试和面试是公司对应聘者进行考察的主要手段。本章教你如何在笔试和面试中恰当地展现自己。笔试和面试具有很多的奥秘,非局内人不能一一讲清。本章根据大量过来人的经验,对于笔试和面试中的常见问题及答案,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相信一定能为你成功通过笔试和面试添上一臂之力!

相 关 链 接

8.1 参看本书9.3 笔试的细节。 8.2 参看本书9.4 面试的细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