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教程:1.4《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更新时间:2023-08-30 0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1.4.1、球面镜成像

(1)球面镜的焦距球面镜的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法线是球面

图1-4-1

1-4-2

的半径。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

F(图1-4-1),这F点称为凹镜的焦点。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凸

面镜反射后将发散,反向延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图1-4-2),这

F点称为凸镜的虚焦点。焦点F到镜面顶点O之间的距离叫做球面镜

的焦距f。可以证明,球面镜焦距f等于球面半径R的一半,即

f

R

2

(2)球面镜成像公式 根据反射定律可以推导出球面镜的成像公式。下面以凹镜为例来推导:(如图1-4-3所示)设在凹镜的主轴上有一个物体S,由S发出的射向凹镜的光线镜面A点反射后与主轴交于S 点,半径CA为反射的法线,S 即S的像。根据反射定律,

SAC S AC,则CA为SAS 角A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有

ASCS

AS CS ①

由为SA为近轴光线,所以AS S O,AS SO,①式可改写为

OSCS

OS CS ②

②式中OS叫物距u,OS 叫像距v,设凹镜焦距为f,则

CS OS OC u 2f

CS OC OS 2f

代入①式

u

u 2f

2f

111 u化简 f

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凸镜。使用球面镜的成像公式时要注意:凹镜焦距f取正,凸镜焦距f取负;实物u取正,虚物u取负;实像v为正,虚像v为负。

111 u f

上式是球面镜成像公式。它适用于凹面镜成像和凸面镜成像,各量符号遵循“实取正,虚取负”的原则。凸面镜的焦点是虚的,因此焦距为负值。在成像中,像长 和物长h之比为成像放大率,用m表示,

m

h hu

由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关系式可以讨论球面镜成像情况,对于凹镜,如表Ⅰ所列;对于凸镜,如表Ⅱ所列。

表Ⅰ 凹镜成像情况

表Ⅱ 凸镜成像情况

(3)球面镜多次成像 球面镜多次成像原则:只要多次运用球

面镜成像公式即可,但有时前一个球面镜反射的光线尚未成像便又遇上了后一个球面镜,此时就要引进虚像的概念。

如图1-4-4所示,半径为R的凸镜和凹镜主轴相互重合放置,两镜顶点O1 、 O2 相距2.6R,现于主轴上

距凹镜顶点O1为0.6R处放一点光源S。设点光源的像只能直接射到凹镜上,问S经凹镜和凸镜各反射一次后所成的像在何处?

图1-4-4

OS在凹镜中成像,

u1 0.6R

,f1

1R 2

111 u 1 1f1

112

0.6R 1R

可解得 1 3R O1O2 2.6R,

根据题意:所以凹镜反射的光线尚未成像便已又被凸镜反

射,此时可将凹镜原来要成像S1作为凸镜的虚物来处理,

u2 (2.6R 3R) 0.4R,f2

111 u2 2f2

R 2

112 0.4R 2R

可解得 2 2R

说明凸镜所成的像S2和S在同一位置上。 1.4.2、球面折射成像 (1)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a)单介质球面折射成像 如图1-4-5所示,如果球面左、右方的折射率分别为1和n,S 为S的像。因为i、r均很小,行以

sinii

nsinrr

图1-4-5

因为 i ,r 代入①式可有

r n( ) ②

对近轴光线来说,α、θ、β同样很小,所以有

xxx u,R,

代入②式可得

1nn 1 uR

当u 时的v是焦距f,所以

f

R nn 1

(b)双介质球面折射成像

如图1-4-6所示,球形折射面两侧的介质折射率分别n1和n2,C是球心,O是顶点,球面曲率半径为R,S是物点,

n1i1 n2i2

i1 , i2 联立上式解得

n1n2n2 n1

uv

这是球面折射的成像

A0A0 A0

v uR,,,

S 是像点,对于近轴光线

公式,式中u、υ的符号同样遵循“实正虚负”的法则,对于R;则当球心C在出射光的一个侧,(凸面朝向入射光)时为正,当球心C在入射光的一侧(凹面朝向入射光)时为负。

图1-4-6

若引入焦点和焦距概念,则当入射光为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u=∝)时,出射光(或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第二焦点,(也称像方焦点),此时像距即是第二焦距

f2

,有f2 。当出射光为平行光时,入射光(或其延长线)

n2 n1

nR

nR

的交点即第一焦点(即物方焦点),这时物距即为第一焦距f,有f ,

11n n

21

将f、f代入成像公式改写成

12

f1f

2 1u u

反射定律可以看成折射定律在n2 n1时的物倒,因此,球面镜的反射成像公式可以从球面镜折射成像公式中得到,由于反射光的行进方向逆转,像距υ

和球面半径R的正负规定应与折射时相反,在上述公式中令n2 n1,

112

,R R,即可得到球面镜反射成像公式u R,对于凹面镜

f1 f2

R 0,

RRf1 f2

2,厚透镜成像。 2,对于凸面镜R 0,

(C)厚透镜折射成像

设构成厚透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物方介质的折射率为n1,像方介质的折射

r率为n2,前后两边球面的曲率半径依次为1和r2,透镜的厚度为oo t,当物

点在主轴上的P点时,物距u OP,现在来计算像点P 的像距。S OP,首先考虑第一个球面AOB对入射光的折射,这时假定第二个球面AOB不存在,并认为球AOB右边,都为折射率等于n的介质充满,在这种情况下,P点的像将成在P 处,其像距 OP,然后再考虑光线在第二个球面的折射,对于这个球面来说,P 便是虚物。

因此对于球面AOB,物像公式为

A

图1-4-7

n2n1n n1

ur1 v

对于球面AOB,物像公式为

n2n2 nn vu tr2

这样就可以用二个球面的成像法来求得透镜成像的像距u。

(2)光焦度

折射成像右端仅与介质的折

射率及球面的曲率半径有关,因而对于一定的介质及一定形状的表面来说是一个不变量,我们定义此量为光焦度,用φ表示:

n n

r

它表征单折射球面对入射平行光束的屈折本领。φ的数值越大,平行光束折得越厉害;φ>0时,屈折是会聚性的;φ<0时,屈折是发散性的。φ=0时,对应于r ,即为平面折射。这时,沿轴平行光束经折射后仍是沿轴平行光束,不出现屈折现象。

光焦度的单位是[米-1],或称[屈光度],将其数值乘以100,就是通常所说的眼镜片的“度数”。

(3)镀银透镜与面镜的等效 有一薄平凸透镜,凸面曲率半径

R=30cm,已知在近轴光线时:若将此

透镜的平面镀银,其作用等于一个焦距是30cm的凹面镜;若将此透镜的凸面镀银,其作用也等同于一个凹面镜,其其等效焦距。

图1-4-9

当透镜的平面镀银时,其作用等同于焦距是30cm的凹面镜,即这时透镜等效面曲率半径为60cm的球面反射镜。由凹面镜的成像性质,当物点置于等效曲率中心 时任一近轴光线经凸面折射,再经平面反射后将沿原路返回,再经凸面折射后,光线过 点,物像重合。

n 1 如图1-4-8所示。i u i ,i ni ,

uhh

。依题意,,,

i u i 3060

故n 1.5。

凸面镀银,光路如图1-4-9所示。关键寻找等效曲率中心,通过凸面上任一点A作一垂直于球面指向曲率中心C的光线。此光线经平面折射后交至光轴于CB,令CBO

r则n i ,i h,i h ,得

i

R

r

R

r 20cm。

n

由光的可逆性原理知,CB是等效凹面镜的曲率中心,f=10cm。

例1、如图1-4-10所示,一个

双凸薄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均为

图1-4-10

r,透镜的折射率为n,考察由透镜后表

面反射所形成的实像。试问物放于何处,可使反射像与物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考虑多重反射)。

解: 从物点发出的光经透镜前表面(即左表面)反射后形成虚像,不合题意,无须考虑。

从物点发出的光经透镜前表面折射后,再经透镜后表面反射折回,又经前表面折射共三次成像,最后是实像,符合题意。利用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和球面反射成像公式,结合物与像共面的要求。就可求解。

1 1 1,其中反射面的焦距为f R

u

v

f

R

2

为球面半径),对凹面镜,f取正值,对凸面镜,f取负值。

球面折射的成像公式为:

n1n21 (n1 n2)。当入射uvR

光从顶点射向球心时,R取正值,当入射光从球心射向顶点时,R取负值。

如图1-4-11甲所示,当物

图1-4-11甲

点Q发出的光经透镜前表面折射后成像于Q ,设物距为u,像距为v,根据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n1n21

(n1 n2)

R uv

这里空气的折射率n1 1,透镜介质的折射率n2 n,入射光从顶点射向球心,R=r取正值,所以有

1nn 1

uvr (1)

图1-4-11乙

图1-4-11丙

这是第一次成像。

对凸透镜的后表面来说,物点Q经透镜前表面折射所成的风点Q

是它的物点,其物距u v(是虚物),经透镜后表面反射后成像于Q1 ,

1

像距为 v1(如图1-4-11乙所示),由球面反射成像公式

1112

uvfr 2 11

将前面数据代入得

112

vv1r (2)

这是第二次成像。

由透镜后表面反射成的像点Q1 又作为透镜前 表面折射成像的物点Q2,其物距u2 v1(是虚物),

,像距为v2, 再经过透镜前表面折射成像于Q2

(见图1-4-11丙所示),再由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n1n21

(n1 n2) uvR

这时人射光一侧折射率,折射光一侧折射率(是空气),入射光由球心射向顶点,故R值取负值。所以可写出

n11

(1 n)

u2v2 r

代入前面得到的关系可得

n1n 1

(3)

u1v2r

这是第三次成像,由(1)、(2)两式可解得

1n3n 1

(4)

uv1r

再把(4)式和(3)式相加,可得

112(2n 1) (5) uv2r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这就要求 为使物点Q与像点Q2

u2 v1

代入(5)是可解得物距为

u

r

2n 1

说明 由本题可见,观察反射像,调整物距,使反射像与物同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测出物距P,根据上式就可利用已知的透镜折射率n求出透镜球面的半径r,或反过来由已咋的球面半径r求出透镜的折射率n。

例2、显微镜物镜组中常配有如图1-4-12所示的透镜,它的表面是球面,左表面S1的球心为C1,半径为R1,右表面S2的球心为C2,半径为R2,透镜玻璃对于空气的折射率为n,两球心间的距离为

图1-4-12

C1C2

R2

。 n

在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位于C1处,试证明

1、从物射向此透镜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所有出射光线均相交于一点Q。

2、

QC2 nR2。

解: 首先考虑S1面上的折射,由于物在球心处,全部入射光线无折射地通过S1面,所以对S2来说,物点就在C1处。

再考虑到S2面上的折射。设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夹角为θ,

入射点

为P,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折射线的延长线与主轴的交点为Q如图1-4-13,则由折射定律知

sinr nsini 在 C1C2P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C1C2C2P

sinisin

已知

R2/nR

2

sinisin

C1C2

R2n

由此得

图1-4-13

sin nsini sinr 所以 r

设CP与主轴的夹角为α,则有 i r i

显然,θ≠0时,r<α,因此出射线与主轴相交之点Q必在透镜左方。

θ为 QC1P的外角

QPC1. r (r i) i 在 QC2P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QC2R2

sinrsin QC2 R2

sinr

nR2 sini

QC2 的数值与θ无关,由此可见,所有出射线的延长线都交于同一点,且此点与C2的距离为nR2。

例3、有一薄透镜如图1-4-14,S1面是旋转椭球面(椭圆绕长轴旋转而成的曲面),其焦点为F1和F2;S2面是球面,其球心C与 F2重合。已知此透镜

图1-4-14

放在空气中时能使从无穷远处于椭球长轴的物点射来的全部入射光线(不限于傍轴光线)会聚于一个像点上,椭圆的偏心率为e。 (1)求此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要论证);

(2)如果将此透镜置于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并能达到上述的同样的要求,椭圆应满足什么条件?

分析: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是正确地运用椭圆的几何性质及折射定律。

解: (1)根据题设,所有平行于旋转椭球长轴的入射光线经旋转椭球面和球面两次折射

后全部都能会聚于同一像点,可作出如下论证:如果经椭球面折射后射向球面的光线都射向球心C,即射向旋转椭球面的第二焦点F2,则可满足题设要求。光路图如图1-4-15所示:PA为入射线,AC为经椭球面折射后的折射线,BN为A点处椭球面的法线,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根据椭圆的性质,法线BN平分 F1AF2 ,故AF1与法线的夹角也是r,由正弦定律可得

图1-4-15

F1AsiniF2Asini

n n ,F1BsinrF2Bsinr

从而可求得

F1A F2A2a1

n

F1A F2B2ce

2a为长轴的长度,2c为焦点间的距离;即只要n满足以上条件,任意入射角为i的平行于旋转椭球长轴的入射光线都能会聚于C(即F2)点。

(2)如果透镜置于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则要求

sinin1

sinrn e

n

e

n 即椭圆的偏心率e应满足

由于椭圆的e<

1,如果

n n就无

图1-4-17

E

解。只要

n n,总可以找到

图1-4-16

一个椭球面能满足要求。

例4、(1)图1-4-16所示为一凹球面镜,球心为C,内盛透明液体。已知C至液面高度CE为40.0cm,主轴CO上有一物A,物离液面高度AE恰好为30.0cm时,物A的实像和物处于同一高度。实验时光圈直径很小,可以保证近轴光线成像。试求该透明液体的折射率n。

(2)体温计横截面如图1-4-17所示,已知细水银柱A离圆柱面顶点O的距离为2R,R为该圆柱面半径,C为圆柱面中心轴位置。玻璃的折射率n=3/2,E代表人眼,求图示横截面上人眼所见水银柱像的位置、虚像、正倒和放大倍数。

解: (1)主轴上物A发出的光线AB,经液体界面折射后沿BD方向入射球面镜时,只要BD延长线经过球心C,光线经球面反射后必能沿原路折回。按光的可逆性原理,折回的光线相交于A(图1-4-18)。

对空气、液体界面用折射定律有 sini n sinr n

图1-4-18

siniBE/AB

sinrBE/CB

当光圈足够小时,B→E,因此有

n

CE40.0

1.33AE30.0

(2)先考虑主轴上点物A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一沿主轴方向

图1-4-19

ACOE入射界面,

无偏折地出射,进

入人眼E。其二沿AP方向以入射角i斜入射界面P点,折射角为r。折射光线PQ要能进入人眼E,P点应非常靠近O点,或说入射角i

射角r应很小。若角度以弧度量度,在小角(近轴)近似下,折射定律nsini sinr可写为

。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在主轴上相交于

,即为物A之虚像点(图1-4-19) 对

在小角(近轴)近似下:

上式可写为 解上式得

用正弦定律,得

为了分析成像倒立和放大情况,将水银柱看成有一定高度的垂轴小物体AB,即然

是一对共轭点,只要选从B发出的任一条光线

垂轴线相交于

是点物B虚

经界面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与过像点,即

是物AB之正立虚像。

选从B点发出过圆柱面轴心C之光线BC。该光线对界面来说是正入射(入射角为零),

反向延长BC线交过从

放大率=

垂轴线于

图1-4-20

例5、有一半径为R=0.128m的玻璃半球,过球心O并与其平面部分相垂直的直线为其主轴,在主轴上沿轴放置一细条形发光体(

离球心较近),其长度为L=0.020m。若人眼在主轴附近对着平面

部分向半球望去(如图1-4-20),可以看到条形发光体的两个不很亮的像(此处可能还有亮度更弱的像,不必考虑),当条形发光体

图1-4-21

图1-4-22

在主轴上前后移动时,这

两个像也在主轴上随之移动。现在调整条形发光体的位置,使得它的两个像恰好头尾相接,连在一起,此时条形发光体的近端的距离为

距球心O

试利用以上数据求出构成此半球的玻璃折射率n(计算时只考虑近轴光线)。

解: 1、条形发光体的两个像,一个是光线在平面部分反射而形成的,一个是光线经平面折射进入玻璃,在凹面镜上反射后,又经平面折射穿出玻璃而形成的。

2、求半球外任一个在轴上的光点A的上述两个像。平面反射像在

处,

(见图1-4-21)

凹面镜反射像D求法如下:

(1)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折射后进入玻璃,射向凹面镜,对凹面镜来说,相当于光线从B点射来(1-4-22)。令OB=b,则

(1)

(2)用凹面镜公式

(f为焦距)求凹面镜成的像C的位置。令

OC=C,则

代入上式

解出C得

(2)

图1-4-23

由此可以看出,C点在半球之内。

(3)由C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穿出玻璃外时,由外面观察其像点在D处(见图1-4-23)。令OD=d,则

(3)

D点就是人眼所看到的光点A的像的位置。

由(3)式可知,a越大,d也越大,且

d<a

3现在,条形发光体

经平面反射成的像为 ,设经凹面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