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高考理综--化学“7+5”专题强化训练15

更新时间:2024-06-06 07: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学测试题(1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有关相对原子量:H-1 O-16 Mg-24 Al-27 S-32 Ba-137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 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B > A D.原子序数:B > A > C > D 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2H2O H2S+2OH

+++

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2Fe2+2H+H2O2=2Fe3+2H2O

---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

D.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2+2Na+2OH=Na2SiO3↓+H2O

--

10. 将镁、铝合金10.2 g 溶于 4 mol·L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11.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2.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甲 乙 c(HA)/mol·L-1 0.1 c(NaOH)/mol·L-1 0.1 0.2 反应后溶液pH pH= 9 pH=7 c1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

A. c1一定大于0.2 mol·L

+-

B. 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 + A

1

C.甲反应后溶液中:c(Na) > c(OH) > c(A) > c(H)

+-

D.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 c(HA) + c(A)

13.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 B 操作或现象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体产物 溶液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3+-Fe + 3SCNFe(SCN)3 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4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为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四种物质的离子(离子不能重复组合)有: 阳离子 阴离子 Ag、Mg、Al、Ba Cl、SO4、NO3、OH -2---+2+3+2+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乙的溶液分别加到足量甲、丁两溶液中时均产生稳定的白色沉淀; ②将少量丙溶液滴入丁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当丙过量时沉淀完全溶解; ③甲、丙两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白色沉淀,经分析其中含有两种成份。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解质的化学式:甲 乙 。 (2)丙的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丁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①甲溶液与丙溶液混合: 。 ②乙溶液与丁溶液混合: 。

27.(15分)Ⅰ. 某小组根据工业生产原理设计如下转化关系,以获取烧碱和金属钛(Ti)。

2

(1)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2)如图所示,理论上加入Ⅱ中的TiO2和焦炭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由TiCl4得到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SO2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拟用下图所示流程,测定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L的硫酸工业尾气中SO2的含量:

(1)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一定温度下,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步骤②逐滴加入Ba(OH)2溶液的过程中,BaSO4的溶度积常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溶液中SO42-浓度的变化 情况为 (填序号)

①d→c→e ②b→c→d ③a→c→e ④d→c→a (3)该VL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28.(14)某学习小组用图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E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

素符号)。

(3)D元素与氟元素相比,电负性:D F(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右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 该晶体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3

l mol B2A2分子中含?键的数目是 。

(5)光谱证实单质E与强碱溶液反应有[E(OH)4]— 生成,则[E(OH)4]?中存在 。

a.共价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烃A是乙烯的同系物,A与乙烯一样,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A对氢气的相对 密度为21,由A经下列反应可得到G、H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Br2BNaOH/H2OC氧化D氧化E缩聚H2/催化剂A聚合G:HHCH3OCHCOHnOF:CH3CHCOOH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E的结构简式为 ;

(2)由A生成B和H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3)一定条件下,2 molF之间脱去1 mol水生成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I,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 。

化学答案

7、 C 8、D 9、C 10、A 11、 B 12、C 13 、B

26.(14分)(1)(4分)化学式:甲 MgSO4 乙 AgNO3 (2)(4分)略(氢氧根离子电子式,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3)(6分)① :Mg2++ SO42-+ Ba2++ 2OH- == Mg(OH)2↓+BaSO4↓ ②:Ag++Cl-== AgCl↓

27.(15分)Ⅰ(1)(3分)正 O2 + 4e+ 2H2O = 4OH

(2)(4分)1﹕2 4Na + TiCl4Ⅱ(1)(2分)H2O2+SO2===2H++SO42,

4NaCl + Ti

(2)(4分)不变,③

(3)(2分)

×100%

4

28.(14分)(1)(2分)NaOH溶液 (2)(2分)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4分)⑤①④③② ; 使D和C的液面相平 (4)(3分)2Al+2NaOH+2H2O=2NaAlO2+3H2↑ (5)

33.6(a?c)?103b2

2

(2分)

(6)(1分)偏小

37、(15分)(1)1s2s2p 3s3p (2分)(2)C、O、N (2分)(3)< (2分)

3 2

(4) 原子 sp3 NA(或1.806×104) (各2分)(5) abc (3分)

621

3分

(4)

3分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2d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