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物中考模拟试题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03: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生物中考模拟试题

罗田县匡河中学 盛双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13?盐城)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最长的食物链中含有3个营养级 C.D. 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2.(2011?盐城)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C. 雌性激素 D. 雄性激素 3.(2012?青岛模拟)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以下四个选项中的( )

B. 甲状腺激素

A.肺 B. 胃 C. 肾 D. 小肠 4.(2012?溧水县二模)如图,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①②③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不相同 图2中①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B. 图2中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C. D.图2中③表示子叶 5.(2010?东莞)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该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 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 D.若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6.(2008?绵阳)健康生活,快乐学习,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 B. 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食品 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C.D. 主动与老师.家长和同学交流 二.填空题(23分)

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具有高度传染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病人鼻腔里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鼻腔粘膜受到它们的刺激,机体就会接二连三地打喷嚏.一个喷嚏最远可喷至4米开外,飞沫中携带者大量病原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_________ .

(2)打喷嚏是鼻粘膜受刺激后人体的反应,这是人体的第 _________ 道防线在起作用,属于 _________ 免疫. (3)流感流行期间,通常对空气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_________ . (6)注射流感疫苗使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_________ ,这种获得的免疫属于 _________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8.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人员对本校同学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下表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内容及所学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6分) 组别 婚配方式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单眼皮 双眼皮 48 58 0 第一组 单眼皮×单眼皮 85 24 70 第二组 双眼皮×双眼皮 162 54 126 第三组 双眼皮×单眼皮 (1)表格中所涉及的有单眼皮与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_ .

(2)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子女出现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_________ ,父母都是单眼皮,子女也是单眼皮,此现象称为遗传。

(3)根据第一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_________ .

(4)如果用A表示控制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_________ .

(5)在第二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 .

(6)如果第一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几率为 _________ . 9.(2013?福州)如图是表示人体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5分)

(1)进行A、B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_ ,完成A、B过程后,血液中氧的含量将 _________ .

(2)进行c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 .

(3)D过程主要是在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 _________ 中完成.

(4) _________ 系统将营养物质和氧运到全身各处,并带走废物. 11.(2013?云南)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6分)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灭菌 灭菌后接种细菌 不作任何处理 保存方式 无菌环境 无菌环境 自然条件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_________ .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_________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 .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 _________ 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 .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_________ .

2014年生物中考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3?盐城)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最长的食物链中含有3个营养级 C.D. 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据此解答 解答: 解: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着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田鼠→猫头鹰,水稻→田鼠→蛇→猫头鹰,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故该项叙述正确. B.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故该项叙述正确. C.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均含有5个营养级.故该选项叙述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故该项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等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2011?盐城)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雌性激素 D. 雄性激素

考点: 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 解: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掌握胰岛素的作用,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3.(2012?青岛模拟)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以下四个选项中的( )

A.肺 B. 胃 C. 肾 D. 小肠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胃吸收营养物质,和血液流经胃时,血液性质发生的变化. 解答: 解:A、进入肺的应是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离开时是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胃后,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由于胃的消化作用,消耗了葡萄糖,但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符合题意. C、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要经过虑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小管没有重吸收原尿中的尿素,所以说离开时肾静脉内尿素的含量应该是减少了,而不是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饭后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养料丰富,氧气少的静脉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在读懂图的基础上,根据营养物质和气体变化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4.(2012?溧水县二模)如图,图1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