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申报材料-牟平

更新时间:2023-11-12 03: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千年古县申报材料-牟平

牟 平 区

地名语词文化内涵

一、“牟平区”语源简析

“牟平区”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Mùpíng Qū”。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东部。地处北纬37°04′~37°30′,东经121°09′~121°56′。东邻文登市,西接莱山区、福山区,南和西南分别与乳山市、海阳市、栖霞市交界,北濒黄海。面积1559平方公里,人口47.3万。区人民政府驻地宁海街道办事处,在省会济南东北方向430公里处。为烟台市辖区。

“牟平”以在“牟山之阳,其地坦夷”得名。而此含义应为汉时县治设于现福山境之东牟县,今之牟平一度归属其内。直到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才析文登县于东牟故城(即今牟平城),臵牟平县。由此说明,今牟平名当为汉时现福山区牟平迁此之沿袭。 二、牟平区政区沿革简况

牟平历史悠久,其政区变革极其复杂。商、西周属莱子国;

春秋为牟子国领地;战国属齐东境,秦为齐郡(陲)县。西汉于今之牟平设东牟县,隶属青州东莱郡,据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高后六年(公元132年)封齐悼惠王之子刘兴居为东牟侯。新莽改称弘德县;后汉时仍为青州东莱郡东牟县;曹魏时为青州长广郡所辖。晋初撤东牟县,其地并入治所在今福山之的牟平县地。北魏属光州东牟郡牟平县地。齐周时,今牟平属光州东莱郡文登县地。(高齐天保七年,分牟平臵文登,同年省长广郡入东莱郡。)隋代,属青州东莱郡文登县地。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析文登县于汉东牟故城(今牟平城)臵牟平县。从此,牟平地、名相符。1131年,于登州牟平县治,别臵宁海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宁海军为宁海州,治所仍在牟平城,辖牟平、文登二县,隶属山东东路。元因之,初隶于益都路,继隶于淄莱路,至元九年直隶于中书省。明初,牟平县省入州,为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宁海州,领文登县。清因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为宁海县;三年(1914年),因避同浙江省的宁海县重名改复牟平县。初属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道废直隶山东省。此时牟平境域包括现牟平、莱山全境,乳山、芝罘大部,海阳、文登个别地域。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牟平,日伪以民国时的行政区划在牟平境内建立日伪政权,将全县划分为十个区,每区十乡。抗日战争时期,牟平政区多次变动。1941年1月,牟平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先

属胶东行政区,后改东海专区;1941年5月,将民国时期八、九、十区全部和七区南部的3个乡,六区南部的4个乡划为牟海县,后改为乳山县。1942年5月,将上庄口以东133个村划归文西县(1946年改为昆嵛县)。1944年11月,将(蜡Qùe、垛)二山以西两区部分村划归牙前县。1945年8月17日牟平城解放,县人民政府迁至城内。1947年秋国民党反动派窜犯胶东,我党将牟平划成牟东和牟平两县;1948年7月合并为牟平县。

新中国成立后,牟平先后属文登、莱阳专区。1958年11月牟平并入烟台市。1959年12月牟平复县,莱山、初家两公社仍留烟台。时辖有17处公社,隶属烟台专区。1983年牟平由隶烟台地区改属烟台市。1995年撤县设区。 三、牟平区地名语词特征

牟平历史悠久,境内地名以历史故事、历史事件、文物古迹为名的众多。如以历史故事为名的养马岛,传说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路经岛的彼岸,见岛内青草茂盛,便指令在此养马而得名;以文物古迹命名的观水镇西5公里处的东、西、后三个半城村,其名称来历为“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三村东侧就有汉县观阳故城遗址;以历史事件为名的瓦屋屯及双山屯就是以元末明初曾在此屯过田取名;武宁镇驻地西北有北官庄西、北官庄东、南官庄西、南官庄东四个自然村,其“官庄”名的来历就是明

中期实行“庄田制”,一官员在此设庄园而得;现观水镇内有5个自然村名后有长治二字,其“长治”来历为清同治年间为防反乱实行周围邻村联保,为表明村为联保之列故村名后加了“长治”二字;另外村名中不少带堡、墩、堠、甲、寨、都等字,这些村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邮政等某一不同侧面,同时也可看出牟平建村源远流长的历史。

牟平有山有水、有丘有泊的地理特征,为其境内地名的形成提供了众多语词,如全区711自然村中用山、沟、夼、埠、河、水、泊、洼、滩、塂、峪、墩、汤、泉、岭、崖等字命名的就有370多个,占村名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使之听其名便知其境,凡带山、带夼、带沟的村名肯定靠山近岭;凡叫埠叫塂的村名一般地处高地,而有泊、有洼、有河的村名多是近河靠水、地处平原。

牟平现有711个自然村,其村名来历主要有:姓氏+通名(如李家疃、王贺庄、潘家屯、曲家庵、林家中村、刘家);姓氏+自然地理环境(如万家山、邵家塂、刘家夼、孙家沟、苏家口、东谭家泊、张家河);地理环境+方位(如山前、山后、东道口、西北坝、东西桥、埠西头);地理环境+通名(如岭前庄、埠后疃)等几种形式;从而反映出牟平的山水相依,泊丘间布的地理景观文化。

牟平自然村命名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邻近村同名加东、西、

南、北或前后、上下等方位词予以区别,如:南大窑、北大窑、南官庄东、南官庄西、上武宁、西武宁、上朱车、下朱车、中朱车、前垂柳、后垂柳;有的名前加大小限制,如大寨、小寨、大宅、小宅、大张家夼、小张家夼等,这样既减少了专用名的命名数量,还能邻村不重名。上述情况的命名,在现有牟平自然村中有一百九十多条,约占村名的28%。另外,还有少数村名以吉祥嘉言和传闻奇说命名,如:福寿庄、神童等。

牟平河流的命名比较简单,境内33条河,通名都是河,专名多以流经村落名和环境特点命名。

山的命名比较复杂。通名有山、顶、岚、塂、庙、岛、墩、崖、夼、岭、石、沟、岩、房、坡、崮、洞、口子等;专名有以山形特点命名的,有以山上存有过的建筑得名,有以山上特产资源取名,有以神话传说命名,还有以山上曾发生过的事件命名等。牟平四百多个山名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内中花样典故真不少。

地名实体文化内涵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牟平悠久的历史和山水相间的地理景观,造就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发掘出土的历史文物和众多的遗址证明,大约在

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聚族定居。如位于县城东北20华里,大窑镇蛤堆后村南的蛤堆顶遗址,除发掘出大量贝壳外,尚有兽骨、木炭粒、红烧土、以及出土的石器(斧、铲、凿、纺轮、磨棒、砺石)陶器(鼎、釜、纺轮、网坠、支座)骨器(锥、针、笄)等。经国家、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考察鉴定属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七千年历史,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发现的位于县城东45华里姜格庄镇姜格庄村南半里处的蛎碴(遘jiǎng)遗址,出土的器物考察基本同蛤堆顶时代。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及烟台地区文管组联合发掘的位于城南约4华里照格庄村西一华里的照格庄遗址,证实这处遗址应晚于龙山文化或接近龙山文化晚期,属于先商文化范畴,据今已有三千六百年历史。

牟平诸山之首昆嵛山,绵亘牟平、文登、乳山三地,山势盘回曲折,峰峦叠嶂,谷幽林深,碧泉飞瀑,古称“仙山之祖”。这里是道教全真教的发祥地。据《元史》记载:金朝道士王重阳得道后东游海上,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来昆嵛山讲经阐玄,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郝大通、孙不二(女)等7门徒,号称北“七真人”在昆嵛山的烟霞山谷中,开洞(烟霞洞)修真,创立了闻名中外的“全真教”(也称“全真道”)。元太祖成吉思汗曾于雪山亲自召见过丘处机,尊他为国师,称之为神仙,并敕言说:

“神仙所到之处如朕亲临。”后由丘机处总领全国道教。丘处机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人”之封号,世号长春真人。明洪武六年在昆嵛山重修“神清观”时,兵部郎中刘崧曾亲笔撰文:“昔金大定中,重阳祖师由西泰东来,讲道阐玄。后长春真人丘处机即其地请额为神清观”。抗日期间,昆嵛山是胶东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式英雄人物于得水,曾带领我军同日寇打游击战辗转昆嵛山麓。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三部小说就是以昆嵛山区武装斗争为背景写成的。

(二)文物古迹

牟平的历史古老,决定了文物古迹众多。就古迹论,就有古村落遗址、古城遗址、宗教遗址、古墓遗址、革命纪念地及其他遗址多种;文物有化石、石器、玉器、铜器、陶器、瓷器、钱范、古钱及近、现代文物等。由于年代久远,又遭到十年“文革”的破坏,导致不少文物丢失,遗址面貌全非,现就保存完好的种类予以介绍。 1、古遗址

(1)蛤堆顶遗址

位于牟平城东北,大窑镇蛤堆后村南蛤堆顶上。1962年发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出土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器有斧、铲、锛、球、磨盘、磨棒等,以琢制为主;骨器有锥、针等;陶器有盆形锥足鼎、釜形锥足鼎、筒形罐、小口罐、钵、支座、纺轮、网坠、器盖等;陶器以夹沙红褐陶为主,次为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7000年。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遗址文化层保持尚好。 (2)照格庄遗址

位于牟平城南照格庄村西。1972年春,被村民发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9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骨、陶器。石器有斧、铲、镰刀、刀、凿、箭头、纺轮等89件;骨器和贝壳器300多件,以骨针最多;陶器大多是容器残片,可辨有杯、碗、罐、器盖等,以夹沙红褐陶为最多,次为泥质灰陶。另外还有铜锥一把。1979年10月——11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协同地(市)、县有关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试发掘,鉴定其文化面貌与平度市东岳石村遗址接近,时代在夏与早商之间,距今约3500——4000年左右。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好。 另外,现牟平境内还有矫家、砺碴(遘jiǎng

)、西系山、许家疃、西村等五处县级保护单位古村落遗址。 (3)观阳古城遗址

位于牟平区观水镇东半城村东开阔地。据民国25年(1936年)版《牟平县志》载:“观阳汉县,历代废臵不常,唐后始不复臵”,“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竟,故名半城”。遗址呈矩形,纵长横窄,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灰陶豆、灰陶罐、子母口砖、筒瓦、铁犁、刀币、五珠、陶印等。经地、县文化部门多次调查,有文化堆积,发现城垣基址。从暴露的文化层看,上为汉代层,下为战国层。遗址保存较好。197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烟霞洞

位于牟平昆嵛山西北隅烟霞山际。此洞自然造化所成,洞口向南,上方镌“烟霞”二字。洞室椭圆,高3米,长7米,洞壁刻“烟霞洞”三字。金元年间,王重阳来胶东讲道于烟霞洞中,收弟子马钰、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7人在此潜心修炼,创建全真道。原洞内雕有“七真人石像”,“文革”中被砸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昆嵛山旅游区的开发,“烟霞洞”又恢复了原貌。“烟霞洞”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于世,古人曾这样描绘:“青天重迭水潺潺,闻道此中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洞的周围,壑谷幽邃,松柏掩映,石径回绕,每当阴霾天气遥望洞天,山头云海如浪,洞围雾气缭绕,时有霞光出现,五彩斑斓,绚丽壮观,宛如烟霞缥缈,故“石洞烟霞”为牟平一胜。

2、古墓葬

牟平境汉至清主要古墓有汉太守刘宠墓、宋颖川长史于琛和光禄大夫御史于延绍墓、金朝列大夫郝俊彦墓、元开国公董友墓、元奉议大夫王淮墓、元翰林院编修鞠孝恭墓、元云溪古墓塔群、明北头古墓塔、清工部尚书李永绍墓。这些古墓“文革”前大都被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多当成“四旧”破坏殆尽,现已基本无存。 3、革命纪念地

(1)雷神庙战斗遗址

坐落于牟平城南侧王贺庄村南。1938年2月13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拯救人民,一举攻克了牟平城。全歼守敌(伪军)之后,我军押着战俘开往城南山区,只有部分领导二十余人留在雷神庙开会,结果遭到从烟台窜来的日军反扑围攻,我军同日军激战于雷神庙,“三军”英勇奋战,以少胜多,沉重打击了日军侵华的凶焰,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不幸的是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兼“三军”司令员理琪同志,在战斗中光荣牺牲。1977年,省革命委员会公布雷神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座北朝南,由雷神庙、岳王庙、三清殿及东西两厢和门厅组成。其中门厅、正殿、东厢各7间。建

筑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均为单层、硬山、砖石木结构。殿庙之间连以石砖墙构成封闭式四合院。现西与牟平杨子荣纪念馆相邻,保护完好。 (2)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牟平城东北1公里,荣烟公路北侧,沁水河西岸,面积22000平方米。因陵园建在端午山上,故名。端午山,旧名牟台,汉时东牟侯刘兴居别墅于此,上有东牟侯祠。明代改为双凤祠,清末与解放前夕,又于此处开设山会,会期为端阳节“夏历五月初五”,牟台更名为端阳山,后演变为端午山。1946年7月,牟平县人民捐资在端午山兴建烈士陵园。主要建筑有祠、塔、亭。原东牟侯祠改建为烈士祠,内设烈士展室。方锥形烈士塔矗立祠堂东侧高阜上,高14米,其周长10米,塔正面下方白理石上刻“民族魂”大字,上方有“牟平抗日烈士纪念塔”朱红大字,左、后的石碑上铭刻355名抗日烈士姓名,右面为碑文。塔周围有围墙,南、北、西三面有铁栅门。位塔后高处为五角朱色纪念亭,内臵石桌、石凳。陵园西面为烈士墓。

1969年改烈士祠为烈士纪念堂,正堂两侧建侧室各4间,备设烈士事迹展览馆。陵园石阶路下入口处增建石牌坊门。1974年又对陵园进行一次较大修葺,除修缮纪念堂外,新安塔围铁栅门3个,增设骨灰盒存放处,1983年建陵园围墙。陵园早为地市级保护单位,1988年提为省级保护单位,现有

民政局下设陵园管理处具体管理。 4、古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在牟平县设文化馆,现收藏的文物有:化石2件;石器13种98件;玉器2件;铜器13种85件, 均为春秋战国时期器物;陶器有新石器时代的4种10件,西周至战国时期的2种7件,汉至隋代陶器8种13件;瓷器18种50件。收藏钱范滑石钱范2种,古钱15种6494枚。还收藏近、现代多种武器76件,收藏解放后硬币、纸币和多种票据一宗。

这些文物对研究牟平历史和发展社会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甚至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如1972年永安里杨景韩献的玉器“骊龙护珠玉壶”,呈玉白色,高34.4厘米,胴直径18厘米,胫部雕骊龙嬉珠,蟠缠壶颈,身首鳞爪。腹面镌清乾龙帝御题七绝“捞取和阗盈尺姿,他山石错玉人为。一珠经寸骊龙护,守口如瓶意寓兹”。原藏乾清宫内,后被八国联军沙俄兵盗去。杨景韩之父杨鉴堂先生为护国宝,借取重金在黑龙江省买下玉壶,使国宝珍藏下来。 (三)历史事件

牟平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曾有过光荣的革命历史。在历代的反封建斗争中,牟平人民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明朝的群起抗倭,到清朝于七起义,牟平人民都显示出威武不屈的英勇斗争精神。1906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

府实行所谓“新政”,省垦务局借拍卖昆嵛山地之机,中饱私囊,引起牟平民众的极大愤慨。以农民头领李东周为首组成“三教大会”,聚众二千多人,于1908年4月,开进牟平城,集会三日以示抗议。6月23日再次集众进城,与省垦务局总办杜秉寅的围兵血战,伤亡惨重。斗争虽遭失败,却点燃了广大人民反抗清政府腐朽统治的火焰。

1938年2月13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同志,率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解放了牟平城。后同日本侵略军激战雷神庙,毙伤日寇五十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日救国的斗志和信心。 (四)历史人物

牟平地灵人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仁人志士涌现。如东汉末年有农民领袖王营,聚众三千除暴安良;有“一钱太守”刘宠。明有“办事公允家贫如洗的尚书”赵仁;有廉洁无私,丝毫不苟的知府张惠;有廉洁公正的“清白县令”孙惟中;有刚正严直的“黑老包”俞价及忠孝不官的贺广龄;清有宫卜万、赵子辕、木棠等学识渊博、才艺卓著的名人;民国时期有带领百姓修筑夹河长堤坝,使两岸7000亩荒地变良田的姜积武;有干实业成就卓著,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张颜山等等。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伟大斗争中,更有众多的

牟平人民的优秀儿女英勇献身、英名千古。有全国闻名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有战斗在敌人心脏的中美军调处共产党代表辛冠吾;有一门三烈士于己午、于一心、于凤祥;有抗日爆破大王刘元宪等,在牟平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牟平也相继涌现一批知名人士:有植物学家刘慎谔,有音乐家、现代剧作家安波,有数学博士李同柏,土木工程硕士王洵才,自谋职业的大学生杨小东等,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子荣(1917——1947)

原名杨宗贵,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岬河村人,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

1929年,因生活所迫,杨子荣一家迁往安东谋生。读书两年后,12岁的杨子荣便在安东一家私营缫丝厂当童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安东地区,杨子荣的父亲染病身亡。母亲领着两个妹妹返回山东老家,留他在安东继续卖力谋生。四年后,他和老乡结伙到鸭绿江上当船工,顺水放排,逆水拉纤。后来,他被日军抓去当劳工,流放深山采矿,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饱尝了人间疾苦和亡国奴的滋味,但也结识了不少患难与共的朋友。1943年,他不忍洋人的欺凌,带头打了为洋人服务的工头,从东北逃回家乡。

杨子荣回乡后,秘密加入民兵组织,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45

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不久,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了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行军途中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当炊事员。他常常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热饭送到前线,帮助抢救伤员,关键时刻还帮排长、连长出主意、当参谋,博得指战员称赞和爱戴。由于表现突出,不久提升为班长。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杨子荣所在部队,担负着剿匪、保卫土改的重任。首长派杨子荣等30多人,化装成便衣,先行到达海林镇。杨子荣潜入有百余人的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缴械。1946年2月2日,海林镇解放。

一次夜行军,拂晓前在密林中跟绰号“姜左撇子”的惯匪遭遇。杨子荣巧逼姜的副官喊话,智擒“姜左撇子”及姜部百余人。1946年3月20日的早晨,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李匪据险顽抗,杨子荣与营长交流了作战意见,部队正面佯攻,进行火力侦察。杨子荣带领一班迂回到敌人阵地侧后,他示意副班长和战士隐蔽好,独自一人跃出掩体,巍然挺立在敌群中,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开江、张德振投降。杨子荣被评为团战斗模范。

大股匪徒歼灭后,小股残匪流窜进深山老林中。部队首长组建武装侦察小分队(团侦察排),消灭残匪。小分队负责人由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担任。小分队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谓许家四虎(许福、许禄、许祯、许祥),消灭了九彪李发林,冯希山等惯匪,其后杨子荣带领4名战士,化装成敌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敌情。1947年2月6日晚,他只身打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大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光荣称号。 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顽匪郑三炮、刘焕章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海林县烈士陵园。杨子荣生前所领导的侦察排,命名“杨子荣排”。1981年4月,海林县建起了杨子荣纪念馆。杨子荣的家乡牟平,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之子,于1986年分别在城南雷神庙和城内文兴路西侧,建起杨子荣纪念馆和杨子荣广场。 (五)历代文学成果

在牟平的历史上,文学艺术造就非凡。宋以前没有统计记载,金至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作品的文人名家50多人,作品一百多种。世所珍重的有金代马钰的《神光璨》;清代赵子辕的《石翁随草初集》和宫卜万撰《宁海州证证录》、《牟平遗香集》;民国时期刘慎谔著的《动态植物学》、《历史植物地理学》等。

解放后,牟平文学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发展,优秀作品大批涌现。有耿石针与虞棘合编剧本《解放》;安波著《安波作品选》、《秦腔音乐》;丁秀生著《历下漫话》;贺传永绘编画册《钢蛋与虎英》、《特别医院》;李玲修(女)著长篇小说《笼鹰志》、《赤橙黄绿青蓝紫》、《花园街5号》;李延国著电影剧本《高中锋与矮教练》、报告文学《中国农民大趋势》;邓岗著长篇小说《曲里拐弯》、《赵关张》;冯德英著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举不胜举。 (六)历史典故 1、金牛山传说

牟平水道镇有一小山叫金牛山,以产金闻名,早在明代就有开采,至今久采不衰。其来历有如下传说:相传很古以前,两个牧童在山上放牛,发现明明放了9头牛,吃草时却是10头,回家时还是9头。两个牧童为这事议论起来,一个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一头老牛说它是金牛,住在这座山内,老牛告诉我,我是它的主人,要想得到它,只要把瓜蒂像钥匙那样一扭,山就开了,便可牵它回家。”牧童的话,被一个地主老财听到,他就偷偷到山上观察,发现牧童把牛赶到山坡后,果然从山内钻出一头黄牛混进牛群里吃草,吃饱后又钻进山内。地主老财暗暗自喜,心想只要找到瓜蒂,就可以得到金牛了。可是,瓜蒂究竟在哪里?地主老财和牧童都

不知道。于是地主老财就在山的周围到处寻找。东坡山脚下有一老翁,栽了一片西瓜,长势喜人,西瓜六七成熟时,一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冰雹,把西瓜打个稀烂,唯有一棵完好无损,上面只结了一个西瓜。老翁蹲在这棵瓜旁,心如刀绞,泪流满面,不知如何是好。地主老财见状,便想这瓜准是开山的钥匙,于是他皮笑肉不笑地上前对老人说:“老人家不必难过,我愿花十两金子买下这棵瓜,就是你整片瓜完好也卖不了这些钱呀!”老翁听了半信半疑,当黄金到手才作揖致谢。

地主老财买下这棵瓜后,便日夜守候在瓜旁,唯恐有个闪失,直到瓜熟,他才小心翼翼地把瓜摘下,对着山腰一扭瓜蒂,果然山裂两半,只见一头黄牛正在啃石舔砂,边吃边屙出一滩滩黄金,闪闪发光,地主老财见金眼开,扔下西瓜,上前抓住牛尾巴就往山外生拽,金牛回头一看不是牧童,便“哞”地一声,尾巴一甩,把地主老财甩出老远摔倒在地,金牛冲出山外,只听一声巨响,山又闭合,地主老财被关在山内。从此人们把这山叫金牛山。 2、留德庄

牟平区武宁镇有南、北两个留德庄。追溯留德庄村名是怎么来的,还得从明朝知州留言说起。明时宁海州有一任知州,为官清廉,替民兴利除弊,深受当地居民百姓爱戴。后来知州调任,当地居民百姓得知后,自觉沿途流泪相送,送至州

城西南三公里处,知州恳求百姓留步。民噙泪求知州留言。知州想了想说:“回去待父母同待子女一样,就算尽了孝道。”送行的百姓一时不解其义,后来才醒悟:若待父母能像对自己儿女那样照顾吃照顾穿,饥渴冷暖时时牵挂,确实是尽了孝道,对父母有德。这里建村时,人们为了纪念知州的留言,便取村名留德庄。后来留德庄村南又建一村,定名南留德庄,原留德庄遂更名北留德庄。 3、狗塔顶

牟平高陵镇西南部有座小山叫狗塔顶。这山早年真有一座矮塔,人称狗塔。据传早年一人领犬赶集,集上遇到知己,在饭店多贪了几杯。散集以后主人同犬往回走,走到此山酒劲发作,主人醉倒,不醒人事。犬见主人如此,便跑到山下河里淌水往主人脸上洒,一趟又一趟,直到深夜,主人终于醒来得救,可犬由于劳累过度,当夜死去。为此主人面对死犬痛哭一场,又把犬尸葬在此山顶,并修塔纪念,塔上刻有“救主义犬”字样,故此山得名狗塔顶。 4、麻姑献寿

麻姑是我国古代神话里的女仙。据葛洪的《神仙传》称,麻姑是建昌人,曾修炼于牟州(今牟平区)东南的姑余山(今称昆嵛山)。东汉桓帝时,她应神仙王方平之召,降临于蔡经家,年方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当地百姓久有传闻。 旧时昆嵛山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接济度荒百

姓,麻姑施舍了许许多多山菜野果,挽救众多苍生。尽管如此,百姓依然赤膊露胸,饥寒交迫。一天深夜,山民王老五刚刚入睡,忽见一仙女姗姗而来,口中念念有词:“欲避风寒,需往南岗取衣穿??”说罢,仙女将手中似米非米的颗粒,向前轻轻一抛,遂有数以万计的颗粒闪着金光向南坠去??王老五醒后,甚是惊奇,转念细想凡梦非理,不过是胡诌乱扯罢了,复又睡去。他头一落枕,却又作一梦,情景同前毫无二致。王老五纳闷,心里道:“南岗自古是柞岚,岂有衣衫?”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直至五更才略打一盹,谁知眼前再现仙女撒珠情景。莫非真是麻姑献圣,施舍衣物与我穷苦乡邻?想到这里,王老五即刻起身直奔南岗。呀!只见碧绿肥大的柞叶上,竟有数千毛虫蠕动。王老五又暗想,这些小小毛虫怎么可作衣御寒呢?又经几月,这些奇怪的毛毛虫,一个个都变成了白蛋蛋。王老五采了几个白蛋蛋召集乡邻观看。大伙争相摇看,突然有人从白蛋蛋上抽出几根细长的丝线。王老五见状一拍脑门,大声说:“这是丝线,往后就别愁没衣穿啦!”接着他将几月前梦见仙女指教一事说与众听,大家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从此山区人们开始植柞养蚕,缫丝织绸,制衣御寒。

相传旧历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寿辰,麻姑在降珠河畔采芝酿酒,为王母庆寿。纯厚善良的山里百姓为了答谢仙女麻姑施舍蚕种的恩赐,特做寿桃,奉献麻姑带去西天祝寿。旧时祝

牟平方言为“烧红”;把“不过水,不浇卤的面条”牟平称为“汤”,今晚哈“汤”;玉米面饼子,牟平叫“巴巴”;烟囱牟平叫“釜台”;兄原意为哥而牟平把弟叫“兄”/债牟平说“饥荒”;熊了,服输,牟平说“草鸡了”玩牟平说“站”;瓶盖牟平称“阻”;嗅牟平说“听”,像“这味不好听”;“犹豫”说“二思”;女儿出嫁叫“出门子”;时间很短称“没处歇”;“多”称“老鼻子”;“勾不着”说“拢不够”;治病说“扎裹病”等。 (三)民间工艺

牟平工艺品有绣花边、刺绣、草制品、制镜、吹塑羽毛画挂镜、贝雕等。近几年,建筑模型工艺品得到拓展,县美术社为外地来料点加工制作的一套有立体比例的塑料模型,得到烟台建委的赞赏,并摄制成电影片,作为典型推广。 (四)传统文艺体育

牟平民间艺术起源较早,种类很多,有龙灯、秧歌、高跷、抬阁、跑驴、旱船、花棍、花鼓、背鼓、腰鼓、大头舞、狮子舞等,还有魔术表演。这些民间文艺活动代代相传,每逢重大节日和庙会,艺人和爱好者走上街头进行表演,群众争相观看。高陵镇后岩村刘善桐拜名师学就魔术,30年代在烟台卖艺,有时回乡为乡亲献艺,解放后回乡务农,闲着为群众义演,表演的节目有:“青蛙复活”、“仙人摘豆、”“空碗变鱼”、“八钱到手”、“杯子入地”、“口吐火纸”等,

演技绝妙,为当地一奇。

牟平的体育,早年不少村庄设拳房,聘拳师,利用农闲夜间练武,以太极、梅花、螳螂拳为盛。解放后,蓝球、乒乓球、体操等活动替代了武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活动又有起动,不少地方办武术班。其他体育活动主要在各级学校开展。城区利用早晚集中打太极拳、舞剑、做健身操比较普遍。 (五)饮食文化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州牟平,饮食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吃,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记忆,并为当今烹饪技艺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借鉴资料。 民国时期,牟城名吃有“益香斋老石烧肉”、“兔子洞”饺子、“崔家”包子、“王秋子盘穰火烧”、“宁海州脑饭”等,各种名吃都有一套复杂高超的技艺,不能一一列举。仅以宁海州脑饭为代表作一介绍。“文登饺子福山面,宁海州脑饭不用看”。这是早年流传胶东一带吃食的谚语。宁海州脑饭清代就远近驰名,其驰名的原因一是选料精;二是工艺独特。每锅脑饭用小米一升,豆子一升和适量盐沫。小米是春谷米。制作时先将小米淘净、晾干,磨成面,在锅熬煮一定时间,使粥变稠粘后装缸,然后将小磨推挤的豆汁,熬熟并用豆腐盐点到八成嫩。点好一层向缸里打一层,每层加盐小许。之后,在脑饭里放上特殊加工的茶绿豆,再在脑饭上面撒上一层用香油炒好的丁状豆腐干和根红叶翠的菠菜沫、

辣椒沫等。制作好的脑饭每碗五颜六色,口味纯正,喝上一口香喷喷,咸丝丝、辣酥酥,别有滋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牟平人在吃的方面更有研究,在菜谱上增加了许多名堂。较为有名的有“乌龙戏珠”、“珍珠白汁嘉吉鱼”、“霸王别姬”、“三吃大虾”、“百花三色鱼付”、“芙蓉原壳天鹅蛋”、“燕子虾”、“鸳鸯天鹅汤”、“海参包”等。 (六)服饰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牟平服饰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前,牟平山乡居民不分男女都穿土布大襟袄,只在服色、缘饰上男女有别而已。民国后,男人上衣才改为“对襟”。有钱者穿长袍、马褂;穷人仅能在结婚或赴宴才偶尔一着,而且多是借用他人的。解放后,卡几布、花达呢做的制服逐渐多了起来,女的有穿列宁服。青年男女冬天臵上了“小大衣”。女干部、女教师和家庭条件好的女学生穿上花布连衣裙。“文革”初期,年轻人追求军队服装,上黄下蓝;70年代兴穿套服,多为灰色。进入80年代,穿西服的渐多,并杂有中山服、面包服、风衣和呢子大衣等,款式花色繁多,衣料纯毛、混纺、化纤等均有。

民国以前,牟平居民所穿鞋子,以“千层底”布鞋为主,夏天不少人打赤脚到深秋。好一点用布条拧成的“五指露”或木拖鞋。冬天穿草鞋和猪皮(bang),能穿棉鞋和靴子的为

少数。解放后,胶鞋才逐渐被人们穿用。如今夏凉、冬棉、皮鞋、旅游鞋式样众多。帽子早年有“瓜皮帽”、“毡帽头”,解放前后又以有沿的“干部帽”取代,式样有八角形、圆形等。近几年又有防护帽、鸭舌帽等。农村妇女下地、劳作,一年四季有用头巾包头的习惯,头巾颜色随年龄而异,有蓝、鲜之分。

解放前,境内有钱男女才带金银首饰,穷苦人家仅有女性和娇贵的小儿戴铜、银手镯、耳环、簪子、足镯等。解放后,国家统一管理金、银,首饰不再佩戴。进入80年代,首饰又兴起,佩戴的人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戒指已成青年定亲的必备礼品。 (七)居住文化

牟平的住宅,因时因地而异。早年,南部山区草房为多,用苫草或麦秸草盖顶,沿海用芦苇或海苔草;北部沿海村庄多住瓦房。瓦房讲究一点的是“四合院”,即北正房、南倒厅、东西对厢,有钱有势的人家采用复式,将几套“四合院”连接起来成“两进”或“三进”。一般民房为三间、五间不等,中间为灶堂,左右为寝室。倒厅大都有一间“过道”。 解放后,瓦房增多,草房逐渐灭迹,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新建房多为四间带2——3间平厢。不少有条件的村庄,统一规划,建起花园式的居民小区,变平房为楼房,水、电、暖、气,配套到位。

古老的牟平人民,跨入改革开放的年代,继承传统的千年文化的精华,以科学的态度迈开新的腾飞步伐,在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绣山画水,谱写新篇章,把牟平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女寿者多给麻姑像赠送,曰:“麻姑献寿。”至今在诸多刺绣工艺和艺术品里,仍然可以领略到麻姑手擎寿桃,乘长风驾祥云为王母祝寿的风采。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1、地形

牟平地形中部高,南北低,略呈屋脊状,现水道镇有一分水岭村,此村以北河水向北流,以南河流水向南流。全区平均海拔308米,最高的昆嵛山泰礴顶海拔922.8米,最低的外蹦海拔仅5米。除了中部几座较高的山岭外,南北部大都是连绵起伏的丘岭,内有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土壤为山东棕壤的一部分,多是冲积而成,土质肥沃,适于耕作。 2、山脉

自西向东有垛山、(蜡qùe)山、溪山、岿山、昆嵛山等, 3、水文

境内的辛安、鱼鸟、沁水、黄垒等几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山谷之间。 (二)经济概况

牟平矿藏丰富,有金、铜、铁、钼、钠、铅、石灰石、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玻璃沙等矿产资源。水道镇金牛山产金远近闻名,早在明代就有开采,久采不衰,至今还是牟平黄金

主要产区之一。牟平交通发达,海上有5千吨泊位码头的“牟平港”。陆上镇镇有班车,村村通汽车。烟(台)威(海)高速公路横穿区境北侧;滨海路由烟台直达海内养马岛;桃(村)威(海)铁路通经区境西南村镇;文(登)朱(桥)公路横越区境南部村镇;荣(成)烟(台)、牟(平)乳(山)等多条公路与邻县市区相通。空有境西四十华里九五年才划入莱山区的烟台市民航机场。

牟平地处山丘地带,境内山丘约占90%,平原占10%。有耕地80多万亩,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其中花生是牟平经济作物特产之一,也是农业收入大项。全区有果园11万多亩,主产苹果、梨、桃、杏、大樱桃等。其中红富士苹果负有盛名,年产17.2万吨,远销省内外,创收6.5亿元。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果蔬定点批发市场。中外合资的安得利果汁有限公司,深加工苹果残果达120万吨,浓缩果汁15吨,果胶5000吨,远销欧美等地,年创汇5000万美元。

牟平工业基础较好,清始植柞育蚕,继而缫丝织绸,著名的宁海州绸畅销国内外,境内的花边、发网、绣花等手工艺品也有百年历史。解放后牟平相继发展起农机制造、采矿、绣花、染织丝绸、制鞋、造锁、造纸、服装、印刷、酿酒、水泥、建筑、抽纱、化肥、塑料等行业。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亿元村,百万元户,2004年全区有亿

元村10个,百万元户20多个。

牟平现有林地68万亩,林木覆盖率为33.3%。近几年,发挥山区优势,种药材、栽干果,养奶牛菜牛,发展奶山羊。大面积种植银杏8000亩,年产银杏160万斤,创收300余万元。境内临海有山有泊,野菜资源极为丰富,盛产荠菜、苦菜,拳头菜、山苜楂等,为牟平野菜类的珍品,人们不但采挖自食,还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佳品。

牟平有海岸线60公里,自2004年至今,沿海村镇已发展对虾养殖场25个,养殖面积1.3万亩,年产对虾600吨,收益2800万元。近几年还增添了池养梭蟹、海参、海鱼等养殖项目,收益都很可观。牟平现有浅海养殖场600余个,养殖扇贝10000亩,年产3.4万吨,养贻贝、海虹、牡蛎6000余亩,年产1300吨。每年海水捕捞达6万吨。 (三)地理景观

牟平依山傍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外游客理想的疗养、避暑的旅游胜地。这里有山、水、林、庙、洞景点齐全的昆嵛山旅游区;有海岛琼阁养马岛;有龙泉沸涌的龙泉汤;有“林园石奇”的风云林园等名胜。 1、昆嵛山旅游区

昆嵛山集山、水、林、石、洞、观等多种景色于一身,“昆嵛叠翠”早列牟平十大景之一。姑余山、烟霞山、石门山、苍山等峰逶迤连绵,山青水碧,秀色迷人,远视峰峦如海茫

茫苍苍。矗立群峰,近者青葱,远者黛绿,层峦参差,苍翠罗列。山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封山育林近50年的昆嵛山林场;有“龙池喷雪”的九龙池;有“石洞烟霞”的烟霞洞;有古庙神清观和其“铜碑”、“铁树”及传为七真人炼丹汲水的“丹井”;有岳姑殿等。 2、养马岛

位于牟平城北7.5公里处,四面环海,形似扁豆。相传公元前219年秋,秦始皇东巡,遥见岛上景色奇丽,水草丰美,顿时龙心大悦,遂传旨在此饲养战马,并封为“皇宫养马岛”。由此得名。岛东西7.5公里,南北1.5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为养马岛街道办事处,辖8个行政村。岛上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有大小13个山头绵延逶迤,飞青舞碧,如苍龙出水腾越。岛前海域开阔舒缓,风平浪静;东端浅海,水清沙细,地势平坦,现建有海水浴场;岛后悬崖峭壁,群礁嶙峋,风逐浪涌,惊涛拍岸,气势壮观。岛的东西两端有三官庙和龙王庙。相传中部多古墓,尤以汉太尉刘宠墓最有名,其墓碑文系蔡文姬之父蔡邕的手笔。后墓被盗,墓碑也被掀入海中。这里夏无酷暑,冬不甚寒,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1984年被山东省定为旅游开发区。岛前新建养马岛拱型大桥,接连滨海路与烟台相通。岛上有万亩海水浴场和大型[敏感词语]场、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海底洞天、兵马俑、

天马广场等体育、休闲娱乐场所。 3、龙泉温泉

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龙泉温泉”,位于牟平城东南18公里之昆嵛山北麓,龙泉镇驻地北侧,俗称“龙泉汤”。常年汤沸泉涌,如蛟龙吐水,云雾蒸腾。龙泉温泉水域广阔,方圆半里之内凿井皆是。最高水温达52℃。以老汤为中心,周围直径30米内,温水层距地面4.2米,水温50℃;向南50米,温水层距地面8米,水温40℃,向南越远,温水层距地面越深,水温越低。温泉周围百米内,冬不积雪,小麦成熟期比别处提前半月,菜园的蔬菜也提前上市。该温泉水含有氟、硫、钙、钾多种矿物质,有较浓的硫磺味,腐蚀性大,不宜饮用,适于沐浴,对皮肤病、关节病和骨骼病等有较好的疗效。沐浴后无稠腻感。洗涤衣物有漂白作用。从古至今,前来沐浴者不计其数,把到“龙泉汤”烫澡看成难得的享受。明代诗人王平曾有诗赞曰:“石气松阴雨后凉,飞鸿流水几垂杨,行人浴罢闲相语,可似华清第二汤?” “龙泉温泉”古为自然露天汤泉。清乾隆年间,架敞厅于其上,旁臵石几,围以垣墙。据记载,在清嘉庆、咸丰、同治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修葺,但始终设备简陋,只建一四角亭,四周有围墙遮掩,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小门,人们世代在简陋的汤池里领略温泉浴的快意。 4、风云林园

位于牟平城南山内,包括蛟山、固寨顶全部和岿山的一部分,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划为十个林区,建有十幢白墙红瓦别墅式小楼。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米。小楼造型别致,分布在能反映林园风光某一特色之处。因林园是宁海镇1982年在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振奋宁海经济的改革风云中诞生,故取名“风云林园”。林园有4大特点:一是山色秀丽旖旎,峰奇石异。有固寨顶、鹰嘴石、骆驼石、塔山、月牙口、鸽子堂、八戒石、老狼洞等自然景观。二是山路绕岭攀丘,蜿蜒崎岖。园内开辟了一条达三十二公里的环山公路,随着山峦的起伏,蜿蜒逶迤经八字夼、九曲坡、十八盘??绕山攀岭,盘旋入云,险而不危,乘车游园,穿林海,过峡谷,跨山川,攀峻岭,胜似闲庭信步。三是鸟兽聚居,野趣诱人。林园中野鸡、鸽子、苍鹰时有所见;野兔、山狐狸等出没频繁,是旅游狩猎的好场所。另外还有人工圈养的梅花鹿,供人观赏。四是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十座小楼错落有致,苹果、山楂、板栗、桃、李、杏、枣等果树井然有序。春夏步入林园,到处花香鸟语,流水潺潺,使人左顾右盼,流连忘返。园内还有经过精心修整的“山涧荷池”、“神仙桥”、“金鱼石”、“月牙口”、“风云楼”、“古寒生辉”、“摩天松”等十大景。可谓山景、石景、人造景,一景更比一景奇。

(四)名特土产

牟平地域守山临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出产众多土特名产。较有名的有:养马岛黑刺参、天鹅蛋蛤、谭家泊西瓜、花生烤果等。

1、养马岛黑刺参

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多生长在海底岩礁、砾石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药材和滋补品,为我国二十多种海参中的佳品,是牟平珍贵海产品之一。养马岛后海产多质佳,1936年版《牟平县志》有“海参,筵席上品,近多购自外舶,养马岛后海产参最佳,惜供不足之应求也”之记载。养马岛后海,海参的分布面积约8000亩,个体较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年宜捕量约有3000斤(干品)。 2、天鹅蛋蛤

学名紫石房蛤,属海洋双壳贝类,一般生活在水流畅通、粗砂、砾石海底,水深10——20米的海区,有埋栖习性,水管略露海底表面,进行水流交换,摄取食物,繁殖期在六月下旬到八月上旬。牟平养马岛后海“小象岛”与养马岛之间的狭长水域内,面积约100亩盛产。个体较大,有的长达115毫米以上,重超半公斤,其肉肥满,味道极为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中外来宾好评。 3、花生烤果

牟平全境产花生有名,渤海花生食品厂同省外贸进出口公司联营生产的花生烤果又是名产。即把优选的花生果,经过技

术烘烤而成。皮壳乳白,同皮双仁,果大仁实,仁色肉红;食用方便,酥脆可口、香味溢人,具有健胃强身之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并远销日本、香港、东欧等地。 三、乡土文化 (一)民俗风情

牟平人以纯真善良著称。旧社会,因交通不便,境内南北习俗因地而异,南乡人多待人热情、勤劳朴实、耿直倔强;北乡人多纯真善良、勤奋好学、善于交际。民国后,随着交通发展,南北差异越来越小。解放后,人民政府树新风,革陋习,文明单位、文明村庄、五好家庭和先进个人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在不断更新。 1、节日

主要有春节,俗称“过年”;元宵节看灯吃元宵;二月二熏虫打灰囤;清明节扫墓;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吃鸡蛋,行端午礼;六月六蒸兔子;七月七磕小果;七月十五祭祖;八月十五仲秋节,行八月十五礼,吃月饼;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十月初一过“月日”上坟祭祖;十一月冬至俗称“过冬”,主要是祭祖改善生活吃饺子;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打扫灰尘,吃“粘糜”。公历节日虽多,乡间正儿八经过的只有新年、五一、十一。小学生对过“六一”比较重视。 2、婚嫁

旧时婚礼繁琐,规矩特多,令人难以适从。解放后,有所简化,但有些程序仍然延续。一般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约定日期、地点,见面交谈,当地人叫“叫目”。如彼此满意,即由介绍人领女方到男方家“看家”,如女方同意择日到男家认亲,女方开始叫男方的父母叫爹妈,而男方的父母也当面授予女方礼物或现金,称为“压腰”。然后男方家再把正式聘礼送至女方家,牟平西部村镇有送50公斤猪肉定亲的习俗。这时为正式定婚,此后登记择日结婚,好日一般选旧历双日或三、九也可,现今“五·一”、“十·一”“元旦”或双休日都可,不像以前那么讲究。结婚过去乘轿、此处括号内有一字为“车山(这两个字为一个字。)”,(车山)子,解放后,自行车、拖拉机甚至有的步行,再后发展到双排座汽车、面包车、轿车,档次越来越高,客请得越来越多,鞭炮放得越来越响,过去照相都少见,现在普遍录象。婚后还有“站九”、“看九”等礼道。 3、丧葬

过去丧礼更加繁缛。人将死时,着纩于面,以候断气。死后烧“纸马”上西天。死人口中放玻璃珠子、金、银或食物等。传丧、讣告亲友。门旁挂幡,门用白纸贴称“封门”。尸装棺入殓,家人亲属着孝服。请吹鼓手奏乐开吊、上庙,接受亲友吊唁。出殡有七日、五日、三日、当日不等。出殡花罩或青罩送灵,路上设路祭,将亲友送的祭品按先疏后亲依次

祭奠,死者亲友及其家人女性辞灵返回。子侄送灵至茔下葬。出殡时烧香烧纸,有的扎纸宅子、童男童女、纸牛、纸马、钱柜、银柜、金山、银山等。解放后,政府提倡丧事新办,破除旧的丧葬礼俗;牟平1976年改土葬为火葬,改穿孝服为戴“黑纱”,一般当日火化,存放或安葬骨灰盒。 (二)方言文化

牟平语言近于普通话,但有别于普通话。主要表现在语言读字上的差异。牟平话咬字较重,四声分得不太清,特别上声音几乎听不到。牟平话很少有卷舌音,即zh、ch、 sh、 r一色读为z、c、s、i如:这(zha)读成(zai)、柴(chái)读成(cài)、山(shān)读成(sān)、肉(ròu)读成(yòu)??。有时(c、ch、q)混淆如:吃(chī)读成(qī)、陈(ch?n)读成(qín)。牟平方言声母(j)发音变舌前音为舌后音“基”如:家应该读“(jiā)而读成(“基ā”)。牟平现有村名中许多中间带格字,其格字的来历,很大可能与方言读音不准把家字读走音演变而成。牟平方言有时把韵母(ei)和(uo)弄混,如:北(běi)牟平方言读为(buǒ)。牟平话虽近如普通话,但改说普通话比别处更难,原因就是语言发音同普通话出入很大。

牟平用语方面也有不少地方词语,如:娶媳妇牟平方言为“将”媳妇;生小孩子牟平方言说“拾”孩子;死了小孩说“丢”了小孩;老人去世了方言说“老”了;天上出现霞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n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