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串讲资料

更新时间:2023-05-18 22: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一章 第二节 法规和政策的特点与关系 2 一、法规的特点 (一)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以权利和 义务为主要内 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法规 容、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 (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 (二)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 (二)法的渊源和我国立法体制 (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 1.法的渊源,通常是指法的源泉、来源、源头。,是指法的效力 国家意志性 渊源。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2.我国立法体制 (五)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制订修改宪法和法律。 (六)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二、政策的特点(一)合法性(二)超前性(三)周期性(四)相对性 (3)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 三、法规与政策的关系 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 (一)法律和政策的联系 以制定地方性法 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 1. 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而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 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 政策需要由相应的法律来确认和体现,并在相关法律的范围内运行。 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 2. 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会批准后施行。 3. 政策行动实际上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 (4)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二)法规和政策的区别 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 1. 政策由党、政府来制定;而法规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来制 变通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 定;2. 政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法规一般只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 效。 来表达;3. 政策可以是临时的;4. 政策可以很具体,执行中具有较大 (5)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 的灵活性,而法规则具有明确的规范性;5. 现实生活中

法规和政策经 能的直属机构,可以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 常配套使用,法规具有相应的制裁手段;而政策的执行则主要靠行政措 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政府规章。(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根据 施和纪律手段;6. 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法规则调整稳定的、明确的 宪法的规定,在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框架内行使立法权。 社会关系,更具稳定性。 第一章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 3 第二章 节 约 能 源 法 4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和其享有的权利 第一节 《节约能源法》概述2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 二、《节约能源法》的立法宗旨 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立法目的:“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 1.申请权2.参与权 3.了解权(知情权)4.批评、建议权5.申诉、 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控告、 检举权6. 陈述、 申辩权7. 申请行政复议权8. 提起行政诉讼权9. 请 三、《节约能源法》中的基本概念 求行政赔偿权10.抵制违法行政行为权 (一)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 二、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公务的义务、维护公益的义务、接受行 (二)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 政监督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等。 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 第二章 节 约 能 源 法 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一节 《节约能源法》概述1 四、节能的战略地位 一、《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修订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 《节约能源法》 是1997年11月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 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议通过的,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 (一)基本国策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 月28日经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4月1 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下,加快推进经 日起施行。 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 修订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 战略决策。 体系,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制度,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明确 (二)放在首位 节约

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 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 发展战略,也就是我国能源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一)《节约能源法》调整范围 第三节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1 在完善工业节能规定的同时,增加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 1. 用能单位 用能单位作为《节约能源法》的主要义务主体,是 构节能的内容,规定了相关领域的节能制度和管理措施,明确了有关主 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能源使用单位。 体的节能义务。 第二章 第三节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2 5 2. 合理用能原则 节能是要求用能单位加强用能管理, 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而不是 要求用能单位降低产能或者其他需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量。因此,用 能单位节能,应当以合理用能为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 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 3、重点用能单位的界定 《节约能源法》 第五十二条第二款对重点用能单位的定义作了如下 规定:“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 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 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这就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的两 种分类:一是法定的重点用能单位,二是依法指定的重点用能单位。 4、 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 岗位, 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 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 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能源 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 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能 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该条从五个方面规定了重点用能单 位的义务: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 管理负责人, 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况报管理 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 定的职责,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第三章:相关法律的节能规定 6 第一节《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关节能的规定1 1、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经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2、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 的减量

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2、循环经济的意义:《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关法条对着力解决能 耗高、污染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主要工业行业和 重点企业,都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在法律规范方面,对高 消耗、高排放的行为都有硬性约束。 一、对设备、材料和产品等的规定 (一)禁止生产、进口 、销售 、使 用淘汰的设备、 材料、产品或 者技术、工艺 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 没收违法使用的设 备、材料,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 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二)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 二、对建筑、农业及产业园区企业的节能规定 (一)对建筑的节能规定 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建筑设计、 建设、施工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其设计、建设、施 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和小型、 轻型、再生产品。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

第一章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 第一节 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三章 第一节《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关节能的规定2 7 (二)对农业的节能规定 第二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推 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的先进 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机械节能,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在缺 水地区, 应当调整种植结构, 优先发展节水型农业, 推进雨水集蓄利用, 建设和管护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漏失。” (三)对产业园区的节能规定 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 用等领域进行合作,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类产业园区应 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鼓励各类 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 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 六、强化节能激励措施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规定: “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 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设 备和产品,限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

品的出口。企业使用 或者生产列入国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 设备或者产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 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 气等资源性产品; 电、 国务院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资 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对利用余热、 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 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其上网电价;” 第三章 第三节《可再生能源法》有关节能的规定2 9 3、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推广 (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利用将会有效缓 解我国矿物燃料紧缺的局面,为此,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 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2)鼓励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推广应用 (3)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型风能、 小型水能等技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第四节 《煤炭法》《电力法》有关节能的规定 (一)《煤炭法》与节能有关的规定:主要是禁止乱采、滥挖等的 相关规定,以利于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1 禁止乱采、滥挖破坏煤炭资源 2 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3 鼓励进行煤炭的精深加工 4 相关法律责任 (二)《电力法》与节能有关的规定:改进现有高能耗发电设备、 发展新型电力能源是解决煤炭资源枯竭的根本出路。 1 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2 禁止性规定及法律责任。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电力法》第十四 条规定,电力建设项目不符合电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由电力管理 部门责令停止建设。 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 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并 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第二节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1 11 1、《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1号,经 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08年8月1日公布,自 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公共机构:本条例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 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3、公共机构节能概念(总体要求):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 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 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其中,“加强用能管理”是节 能的基础,采取的节能措施必须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 能的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 能源”。 4、公共机构监管体系(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 国务院、县级以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机关事务管理局 5、公共机构节能基本要求 (1)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2)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3) 加强节能管理 《条例》 第七条规定: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 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 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 增强 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4)接受社会监督 (5) 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 第二节 《清洁生产促进法》有关节能的规定 8 1、 《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第二十八 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2、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 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 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 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 境的危害。 3、服务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要求 餐饮、 娱乐、 宾馆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比较多, 污染物产生比较集中,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使这些服务性企业降低能耗、电耗、水耗和固 体废物产生量,从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目的。 4. 废物综合利用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余热等,在某一条件下是造成环境污染 的废物,在另一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所以,在废物一定意 义上也是资源。 第三节《可再生能源法》有关节能的规定1 1、《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月12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 二次会议通过了修正案,2010年4月1日施行。 2、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关规定 (1)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第二十九条规定了电网企业违反这项制度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法第 十四条规定, 电网企业未按照规定完成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 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并由国家电力监管机 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1 倍以下的罚款。 (2)可再生能源发电费用分摊 第四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第一节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1 10 1、2008年7月

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民用建筑节能 条例》 (国务院令第530号,以下简称《条例》),2008年10月1日开始 施行。 2、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 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分为两类:一是居住建筑:主要 是住宅建筑,宿舍建筑等;二是公共建筑:办公建筑主要包括:办公建 筑,教育科研建筑,文化建筑, 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医疗建筑,交 通建筑, 纪念建筑,园林建筑, 综合建筑。 3、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 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4、国家对民用建筑节能的特别鼓励和奖励制度 (1)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 《条例》 第四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 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 地区,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和扶持单位、 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 太阳能利用系统。” (2)民用建筑节能奖励 5、用热、用电装置的节能要求 《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 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公共建筑还应当安装用电 分项计量装置。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 求。 6、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 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第四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第二节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2 12 6、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是公共机构开展各项节能工作的基础, 《条例》规定了公共机构必须建立的6项制度,即:能源消费计量和监 测制度、能源消费统计和报告制度、能源消耗定额制度、节能产品设备 采购制度、建筑节能管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 能源审计制度《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 进行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 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7、节能运行管理措施 《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 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 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公共机构应当建 立、健全本单位用能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运行人员岗位管理、 用能系统节能运行、 用能系统计量、 用能系

统节能检查和用能系统维护 保养等制度; 针对不同用能系统 (如空调系统、 采暖系统、 照明系统等) , 应分别建立节能运行操作规程,规范节能运行操作程序。 第三节 节能规章1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0年9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令第6号正式颁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办法》的要求 《办法》第四条规定:“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 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 产、使用。”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四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第三节 节能规章2 13 2、公路水路交通实施节能法办法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要求 交通用能单位及重点用能单位是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 也 是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主体, 《办法》对交通用能单位及重点用能单位 加强节能管理做出明确规定:一是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 施,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对本单位职工的节能教育,促 进本单位职工树立节能意识,并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完成 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三是按照国家有关计量管理的法律、法 规和有关规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和校准 的能源计量器具,对各类能源的消耗实行分类计量;四是建立能源统计 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交通行业能耗情况,为制定交通节能政 策和采取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五是制定交通用能单位能耗定额标 准;六是履行禁止性义务。 3、《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令2009 年第11号, 于2009年6月22日经交通运输部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 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道路运输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一是燃料消耗量大,二是能源利用 率低。故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大潜力。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意义: 制定并实施《办法》,是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减少燃油消耗的一 项重要措施,为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有利于推动现代交通运 输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实施 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对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推动交通 运输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 节能政策 15 . 第一节 国家节能政策(10类) 一、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 号) 二、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 三、 《关于

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8)23 号) 四、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 标的通知》 (国发(2010)12 号)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六、关于加强组织领导方面的节能政策 七、淘汰落后产能政策: (一) 《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 知》国发(2010)7 号 (二) 《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 见通知》 (国办(2006)77 号) 八、关于政府机关、公共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 (一) 《关于建立政府强 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 (二) 《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 控制标准的通知》 九、关于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有关政策:到 2012 年,扶持培育一批专 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 建立充满 活力、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到 2015 年,建立比较完 善的节能服务体系, 专业化服务公司进一步壮大, 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 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 方式之一。支持方式:按年节能量和规定的奖励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奖励标准: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 240 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奖励不低 于 60 元/吨标准煤。合计 300 元/吨标煤。 节能量门槛: 单个项目年节 能量 100 吨标煤~10000 吨标准煤 ,工业项目年节能量≥500 吨标准煤 十、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的政策 第七章 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 17 第二节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任务 三、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发布。纲要提 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的经济发展预期下的能源环境目 标,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GDP能源消耗降低 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17%。我国近期能源发展的主要任 务: (一) 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二) 调整能源结构,发 展清洁能源 (三)能源多元发展,保障能源安全 (四)深化能源体制 改革,完善能源法制建设 第三节 能 源 的 意 义 1 一、能源对经济社会的意义 (一) 能源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1.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 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 本保证 3.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 (二)能源安全 (1) 概念 能源安全是指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至关重要的能 源可靠而合理的供应。 2. 发展要求 (1)国际化供应(2)多元化发展(3)符合低碳经济要 求(4)开放的能源市场 3.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要点(1)互利合作(2)多元发展(3)协同

保障 (三)能源与环境1. 概述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 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 与生活活动而造成的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生存的各种污染。

第四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第三节 节能规章3 14 4、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2010年3月26日,正式颁布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 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3号,以下简称《办法》),以指导监督中央企 业在节能减排和转变发展方式中进一步发挥表率作用。 ★对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的定位 《办法》第三条规定:“中央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法律 法规和有关政策, 依法接受国家节能减排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中央企 业各级子企业依法接受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节能减排主管部 门的监督管理。” 5、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高耗 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9年9 月1日起施行。 (1)高耗能特种设备的概念 《办法》中所称高耗能特种设备, 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 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 (2)能监督管理要求 ★《办法》第五条规定:“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实行安全 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办法》 第六条规定:“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使用单 位、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 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履行节能义务,做好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 工作, 并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 (3)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 《办法》第三十一 条、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对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 构作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 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依法进行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工 作, 保证能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公正性和可溯源性, 对测试结果负责。 第五章 节能政策 第二节 委制定的节能政策(9个方面) 16 一、关于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政策 二、关于淘汰落后产能政策 三、关于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的节能政策 (一)《关于印发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审核指南通知》 (二)《关于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通知》 四、关于实施节能工程的政策 (一) 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 发改环资 ( (2008

) 704号) (二)2007年《关于建设申报“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低能耗建筑示 范工程”(建办科函479号) 五、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节能政策 六、关于实施奖励及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 七、关于调整能源结构方面的节能政策 八、关于财税优惠方面的节能政策 第六章 能 源 与 能 量 一、能源的定义:《节约能源法》中规定:“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 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 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二节 能 量 一、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物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运动 形态,对于每一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 二、能量的分类:(一) 机械能 (二) 热能 (三) 电能 (四) 辐射能 (五) 化学能 (六) 核能 三、能量的特性 :(一) 状态性 (二) 可加性 (三) 转换性 (四) 传递 性 (五) 作功性 (六) 贬值性 第七章 第三节 能 源 的 意 义2 18 2. 化石能源利用的污染物危害及控制措施 (1)酸雨(2)臭氧层破坏(3)热污染(4)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 体:CO2、N2O、CH4、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碳化物)及SF6 (六氟化硫)。 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升温的贡献最大,约为55%。 3. 能源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加强责任目标考核(2)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3)加大产业结构 调整力度(4)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5)完善监管和保障体系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 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 满足一个地区或 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 展。 简言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3. 内涵 (1)“发展”是大前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2)“协调” 是核心 (3)“公平”是关键 (4)“科学技术进步”是保证 二、可再生能源及其发展意义 (一)概述 1. “可连续再生、永续利 用的一次能源。 这类能源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包括太阳能、 水能、 生物质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 (二)发展意义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基本要求 2. 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4. 减少环境污染、应对 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6. 开拓 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八章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 19 第一节 节能的

原则与意义 一、节能的内涵 我国《节约能源法》对节能的定义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 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 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三)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 (四)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节能的意义 (一)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三)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四)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09 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庄严承诺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2 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 (五)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六)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以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 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七)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 措施 第九章基础管理 21 第一节 能源计量管理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 对各个环节的数量、 质量、 性能参数、 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 2. 能源计量器具 :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 计量器具。 (二)依据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以下简 称《通则》)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三)种类及范围 :1. 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 源及耗能工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 二、能源计量器具的分类 (一)按结构特点分类:1. 量具2. 计量仪器仪表3. 计量装置 (二) 按计量学用途: 1.计量基准器具2.计量标准器具3.工作计量器具。 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 (一)配备原则 .1. 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2. 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 分项考核的要求。 3. 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 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二)配备要求 6. 对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企业,其 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 转换、 输运效

率的要求。 7. 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 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第九章 能源基础管理 第三节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23 一、概述 .能源消耗定额包括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 二、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 (一)能源消耗定额制定的原则 .1. “定质”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 2. 先进性和合理性相统一的原 则 3. “快、准、全、好”的原则 4. 全面参与制定的原则 (二)能源消耗定额制定的依据(7) .1. 国家和地方有关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2. 近三年能源消耗计量统计 资料和历史最好水平资料。 3. 近三年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如销售收入、 产值、产量、品种、质量等。 4. 年度生产计划、技术经济指标。 .5. 所消耗能源的品种、 品质、 规格。 6. 生产技术及工艺的发展趋势, 实施节能技改的情况。 7. 国内外同类产品单位能耗先进水平。 (三)能源消耗定额制定的方法 制定能源消耗定额的主要方法有: 技术计算、 实际测定和统计分析三种。 三、能源消耗定额的执行与考核 (一)能源消耗定额的修订 由于影响能源消耗定额的各种因素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因此能源定 额必须定期修改或临时修改,一般单项定额每年修改一次,遇到下述情 况时,可做必要的临时修改: .(1)在能源消耗定额执行过程中,发现能源消耗定额脱离实 际或计算错误时; .(2)产品结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3)提高生产或改进操作时; .(4)能源品种、规格、质量等发生重大变动时。

第八章 第二节 节能的方式与途径 20 一、节能的方式: (一)不使用能源(二)降低能源消耗(三)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四)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 二、节能的途径 (一)管理节能:是指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利用各种手段来减少能 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1. 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2. 加强节能标 准体系建设3. 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 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4. 严格 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5. 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 能淘汰制度6. 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7. 加强电 力需求侧管理8. 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9. 控制室内空调温度10. 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11. 加强公共机构用能 管理12. 加大对用能单位执行节能法律、 法规和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 查13. 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14. 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 (二)技术节能:是指在生产或能源设备使用过程中,运用各种技 术手段进行节能的

活动。 1. 加大对节能先进技术的资金投入与研发力度2. 加快技术创新, 示范与推广潜力大、应用广的重大节能技术3. 加快节能技术在建筑领 域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和应用4. 抓好高耗能行业的工艺节能5. 搞 好用能设备的节能6.输配电系统节能7. 余热利用8.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三)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工艺结构、 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 严格控制能耗准入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 的活动。它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1. 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2.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 业过快增长 3.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 加快钢铁工业三大生产工 艺结构调整 5. 推进电力结构调整 .6. 强化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 集中度 7. 建设节能型综合运输体系 .8. 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第九章 能源基础管理 第二节 能源统计管理 22 一、概念与特点 (一)能源统计的概念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 和特有的计量形式, 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能源的勘探、 开发、 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 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科学。 (二)能源统计的特点 :能源系统相当复杂,它包括能源资源、能源 生产、能源加工转换到最终用能等环节。 能源统计工作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从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 第二级为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 用; 第三级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 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最 为复杂,是用能单位能源统计的重点。 二、任务与程序 (一)能源统计的任务 (二)能源统计工作程序 1. 确定统计范围;.2. 建立统计指标体系;.3. 采集数据,进行整理 加工,编制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综合指标;.4. 绘制综合平衡分析 图表,对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5. 将能源统计结果报送有关 部门。 三、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 (一)能源统计原始记录:(1)能源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原始记录,如 产品验收入库单、 产品出库单、能源化验单、 产品销售发票、 货运单等。 (2)能源购进方面的原始记录,如供货单位的销售发票、托收承付凭 证、运转部门的承运单、本单位的验收入库单等。(3)能源领用消费 方面的原始记录,如领料单、限额领料单、用能设备运行登记表、工艺 能耗记录表、报废单等。(4)能源调拨方面的原始记录,如调拨单、 出库单、外协拨料单等。 (5)能源库存方面的原始记录。 第九章 能源基础管理 第五节 节能培训管理 24 节能培训管理旨在使节能培训工

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节能培训管理工作包括: 一、 制定培训计划 二、 抓好组织实施 三、 确定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 四、 选好节能培训内容 五、 做好效果评估 第六节 用能单位节能规划 一、目的 .节能规划的目的是使用能单位节能工作能够深入持久的稳步开 展。 二、节能规划内容(结合下面审核内容) (一)总论(二)规划目标(三) 节能措施(四)实施步骤(五)保 障措施 三、节能规划的审核 (一)审核内容 .1. 企业节能规划应建立定量的节能规划目标, 其中五年目标不应低于 企业所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的承诺目标。 规划目标中应包含企业主要 产品单位能耗等具体指标的定量说明。 .2. 规划应有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革新措施以及投资 计划,应对目标的实现可能、实现途径进行论证。 .3. 企业节能规划必须涵盖以下内容。 未能涵盖的, 应视为规划不完整, 建议进行修改。 .(1)企业概况 (2)企业能源利用和节能概况 (3)存在的问题及与 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4)规划指导思想 (5)规划目标(节能目标 不应低于企业所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的节能量 (6)规划的主要任务 (7)规划的重点工程措施(重点工程要满足节能规划目标的 实现 (8)规划的保障措施 (9)规划的实施计划 .4. 企业节能规划有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确认,确保规划内容真实可靠。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九章 能源基础管理 第七节 节能项目管理 25 一、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符合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要求; 2. 坚持合理利用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坚持项目用能的合法性; 4. 坚持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独立性和前置性; 5. 节能评估和审查遵循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6. 应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后评价。 第十章 用能单位用能管理 第一节 用能设备管理 .一、用能设备几种通用的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 .2.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 .3.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4.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 .5.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 .6.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 .7.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经济运行指标 :电动机综合效率大于或等于额定综合效率,表明电 动机对电能利用是经济的,电动机综合效率小于额定综合效率,但大于 额定综合效率的 60%,表明电动机对电能利用是基本合理的, 电动机综 合效率小于额定综合效率的 60%,表明电动机对电能利用是不经济的。

第十章 用能单位用能管理 第二节 节能监测 26 一、概述:节能监测是指依据

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 规定)和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 和评价工作。 二、节能监测与节能检测的区别 .节能监测是行政执法活动,不收取费用。 .节能检测是第三方公正行为,检测费用可依据相关标准或协商。 .相同点:节能监测和节能检测所采用的测试依据是一样的。 三、节能监测的技术条件 .(1)监测应在生产正常,设备运行工况稳定条件下进行,测试工作要 与生产过程相适应。 (2)监测应按照与监测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尚 未制定出国家标准的监测项目,可按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监测。 (3)监测过程所用的时间,应根据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确定。 (4)定期监测周期为1年至3年,不定期监测时间间隔根据被监测对象 的用能特点确定。 (5)监测用的仪表、量具,其准确度应保证所测结 果具有可靠性, 测试误差应在被监测项目的相关标准所规定的允许范围 以内。 四、节能监测项目:检查和测试项目 五、监测报告分为两类:单项节能监测报告和综合节能监测报告。 六、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监测测试项目 .(1)排烟温度。 (2)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以下简称:空气系数)。 (3)炉渣含碳量。 (4)炉体外表面温度。 七、重点工序的现场测试期为4小时,每20分钟取一次参数,燃料收到 基低位发热量现场取样进行分析;生产统计法的测试期为一个统计周 期,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用企业分析数值,企业无分析能力的,一个 统计周期取样分析不少于6次。 第十章 用能单位用能管理 第四节 能源审计 28 一、概述 (一)能源审计的概念: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 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 验、 核查和分析评价。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 消耗水平、 进行监测、 诊断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的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能源审计作用 1. 能源审计是政府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2. 能源审计是用能单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三)能源审计的形式和类型 .1.形式 :根据委托形式可分为: 受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受用能 单位委托、用能单位自身审计三种形式。 .2.类型 :根据对能源审计的不同要求,可将能源审计分为三种类型: 初步能源审计、全面能源审计、专项能源审计。 二、 能源审计的方法: 能源审计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 三个层次、 八个方面和四个原理。 (一)四个环节 :在能源审计中,可以将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全过程 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

终使用四个环节。 (二)三个层次:即问题在哪里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如何解决。 (三)八个方面 :1、能源;2、技术工艺;3、设备;4、过程控制;5、 产品;6、管理;7、员工;8、废弃能。 三、能源审计的程序:1、策划与准备;2、实施现场审计;3、召开能 源审计总结大会;4、编制和提交能源审计报告。 第五节 能效对标 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基准管理”,是 指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业内外一流公司在产品、服务、生产流程、管理 模式等方面的最佳实践, 并以此为标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 分析、 判断, 学习标杆企业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改进自身不足,使本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不断提高,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并形成持续产生优秀业绩的动态循 环管理流程。 第十一章 监管制度 第一节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2 30 三、报告的审查 (一)审查主体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进行审查。 省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本地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tce 以上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 市级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 门应组织对本地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tce以上不满1万tce用能 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审查不合格的,应要求其限期整 改,重新报送。 (二)审查内容 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合理性、 对应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四)审查方法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审查通常使用观察判断法、逻辑 分析法这两种基本方法进行。 第二节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1 (一)依据的原则 1. 合理利用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 2. 严格坚持用能合法性的原则 3. 严格坚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独立性和前置性原则 4. 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二)定义、内容和管理 1、定义 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 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 报告表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2、内容 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固定资产投 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包括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前的节能评 估和审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二项内容。

第十章 用能单位用能管理 第三节 能量平衡 27 能量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效能量、损失能量之 间的平衡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输入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 (一)、企业能量平衡 .1.概念 :以企业(或企业内部的独立用能单元)为对象,对输入的 全部能量与输出的全

部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的研究, 也包括对企业 能源在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各个环节与回收利用 和外部各能源流的数量关系进行的考察,定量分析企业用能情况,称为 企业能量平衡。 (二)能源流向四个环节 .(1)购入贮存。能源的购入、贮存环节是企业能源的进口,一般包括 企业的供销、计划、财务、储运等部门,是了解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关 键环节。 (2)加工转换。能源的加工转换是企业工艺所需直接消耗的 能源转换环节,包括一次转换和二次转换等,一次转换是一个企业耗能 最大的部门,是企业能量平衡与节能工作的重点。 .(3)输送分配。输送分配是将企业用能送到各终端用能部门的一个重 要环节, 如各种输电线路,蒸汽、煤气管网等,均可列入输送分配系统。 .(4)最终使用。最终使用是企业能源系统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对不 同企业,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企业构成差异很大。一般将企业的最终 用能环节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主要生产、 辅助生产、 采暖(制冷)、 照明、运输、生活及其它。 (三)用能设备能量平衡计算基准 1、基准温度 :基准温度的选取应以环境温度为基准温度,采用其他基 准温度的应加以说明。 2、燃料发热量 .燃料发热量以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基准计算。 第十章 用能单位用能管理 第五节 能效对标1 29 (一)分类 :两种 .1. 按开展能效对标的范围,分为全面对标和专项对标。 .2. 按开展能效对标选取标杆类型的不同,分为内部对标、竞争 性对标、同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 (二)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 1、实施内容 (1) 确定目标:制定合理的对标周期、对标范围、对标方式、对标目 标和能效对标指标改进目标值。 (2) 建立数据库:建立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 (3)建设三个体系;即: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效对标管理综合评价 体系、能效对标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2、实施步骤: (1)现状分析(2)选定标杆(3)制定方案(4)对标 实践(5)对标评价(6)持续改进 第十一章 监管制度 第一节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1 一、概述:“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 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的目的:一是为政 府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提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 二、报告填写 12张表: 表1 重点用能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2 能源消费结构表 表2-1能源消费结 构附表 表3 能源实物平衡表 表4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表 表5 影响单位产品(产值)能耗变化因素的说明 表6 节能

目标完成情 况 表7 节能目标责任自评价考核表 表8 主要耗能设备状况表 表9 合 理用能国家标准执行情况表 表10 规划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表 表11 与上年相比节能项目变更情况表

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扩 建和改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和审查制度包括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十一章 监管制度 第二节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2 31 (三)节能评估的要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 法》中的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能源 消费量实行分类管理。 1.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3000tce 以上(含 3000tce,电力折算系数按当 量值, 下同) 或年电力消费量 500 万 kWh 以上, , 或年石油消费量 1000 t 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 100 万 m3 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 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2.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1000 至 3000tce (不含 3000tce,下同) ,或年 电力消费量 200 万至 500 万 kWh,或年石油消费量 500 至 1000t,或 年天然气消费量 50 万至 100 万 m3 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 节能评估报告表。 3.附上述两条以外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第三节 能耗限额制度 .一、概述 能耗限额制度是国家为推进技术进步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为监督评价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状况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 超过 能耗限额标准将被视为浪费能源,要进行限期治理。 二、节能监察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依法授权(委托) 的机构(节能监察机构)通过日常监察、专项监察等形式对生产单位耗 能产品执行能效限值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 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的监察内容主要包括: .1. 用能单位执行能耗限额标准情况;2. 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执 行预警调控制度的情况; 3. 超能耗限额的用能单位落实整改计划的 情况。 第十一章 监管制度第六节 节能监察制度2 33 (二)节能监察主体 节能监察主体是依法履行节能执法监督职责的政府部门和专职机构。 有 以下三类: 1.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及有关部门2. 节能法规授权的节 能监察机构 3. 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 二、节能监察内容 (一)用能单位执行节能管理制度的情况 (二)用能单位执行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制度的情况 (三) 重点用能单位执行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 的情况 (四)重点用能单位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的情况 (五)用能单位使用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 (六)高耗能产

品生产企业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情况 (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情况 (八)能源生产经营单位执行禁止实行能源消费包费制的情况 (九)执行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情况 (十)电网企业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十一)建筑节能规定执行的情况 (十二)交通运输企业执行节能规定情况 (十三)公共机构执行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设备制度的情况 (十四)节能咨询服务机构提供信息真实性的情况 三、节能行政处罚的程序 节能行政处罚程序是指节能行政执法主体履行法定职责, 对违反节约能 源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节能行政相对人依法予以处罚时,所必须遵循的 过程和步骤。节能行政处罚的程序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案、2. 调查取证、3.告知、4.听证程序、5.处罚决定、6.处罚执行。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第二节 初始能源评审2 35 (二)获取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程序 1 收集和获取 2 识别和评价 3 传递和更新 三、评审能源管理制度和现状 (一)评价能源管理制度 1 文件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 2 文件和文件之间的系统性; 3 文件的可操作性; 4 文件的适宜性。 (二)评审能源管理现状 1 评审企业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 2 评审组织机构(1)是否适应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需求。(2)是否设 置了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管部门。(3)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关 系是否得到了落实和开展。(4)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是否明确 3 评审能源利用管理过程 4 评审能源计量状况 5 评审能源统计状况 6 评审节能技术进步 7 检查与评价能源管理系统 四、评审能源利用现状 通过能源利用现状评审可以使企业及时分析掌握本单位能源管理水平 及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从 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应从四个方面对能源利用现状 进行分析:(一)能量平衡分析 (二)主要用能设备效率的计算分析 (三)核算能耗指标 (四)能源成本分析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1 一、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 (一)确定基准,建立标杆 1 建立指标框架(后附:2 确定基准3 建立标杆) (1)指标框架建立的原则 ①科学性②全面性③独立性④通用性。⑤代 表性 (2)指标框架建立的步骤 ①选择确定指标。②明确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③量化不可比因素。

第十一章 监管制度 第五节 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 32 一、对千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内容 .① 各节能目标责任书制定的年度节能量目标完成情况。 .② 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主

要包括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节能目标 分解和落实情况,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改实施情况,节能法律、法规 执行情况,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等内容。 二、考核程序 实施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 和技术性强,任务十分繁重,工作程序大致要经过5个阶段,即报送自 查报告、监督核查、形成综合评价考核报告、公告、奖惩。 三、用能单位节能自查报告的编写 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要求被考核单位编写自查报告,阐述节能目标完 成情况和节能工作进展情况。 这里重点介绍用能单位节能自查报告的编 写内容和格式。 用能单位节能自查报告包括书面自查报告、自查计分 表及年节能量补充说明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一)节能自查报告内容 1. 用能单位概况 2. 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 况 3. 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 4. 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 5. 节 能技术进步和技改实施情况 6.节能法律、 法规执行情况 7.节能管理工 作执行情况 8. 用能单位自查情况小结 9. 整改措施 10. 三年规划期 用能单位在建或拟建的节能技改项目情况 第六节 节能监察制度1 一、概述 (一)节能监察定义 指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依法委托 的机构对能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以下称被监察 单位)执行节约能源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并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的活动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34 第一节 概述 一、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模式 2009年4月,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能 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并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PDCA模式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含义如下: P--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管理过程,以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所期望 的结果;D--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C--检查,根据法律法规、能源方 针、目标和指标的要求,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A-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 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保证 能够持续改进能源管理绩效。 二、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体系建立 能源管理体系是建立并实现能源方针、目标的一系列 相互关联要素的有机组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 资源等。 (二)体系建立的步骤 1 统一思想,领导决策 2 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3 宣传培训 4 制定工作计划 5 初始能源评审 6 识别评价能源因素 7 建立能源方 针、目标和指标 8 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 9 编制能源管理体系

文件 10 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监视和测量 11 内审 12 管理评审 第二节 初始能源评审1 一、初始能源评审前期准备 (一)确定初始能源评审的范围 (二)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评审组 二、评价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一)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范围: 1 相关法律; 2 行政法规; 3 地方性法规; 4 行政规章; 5 政府及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的其它要求; 6 节能标准。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2 36 2 确定基准 3 建立标杆 标杆的建立一般遵循如下顺序:(1)确定在哪一方面需要 获得标杆。 (2)通过数据获得标杆。 (3)通过标杆和基准的对比分析, 找出差距,并分析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 (4)将消除差距的各种措施 贯彻到能源管理中去,并指导能源目标、指标的制定。 (二)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 初始能源评审的主要目的是为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提供基础依据。 所谓识别能源因素是针对初始能源评审所发现的问题, 进行全面、 系统、 深入的分析,识别出影响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因和条件;所谓 评价能源因素是根据已识别的能源因素对企业内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 用效率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影响程度,评价出重要能源因素。 1 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的范围 企业在识别能源因素时考虑能源购入至最终的产品提供整个过程。 从开 始初始评审就要求从能源利用的全过程着手进行, 并将这些过程细化为 可控制的最小过程单元,通过现场查询、统计计算及现场测试等手段, 查找出这些过程和单元存在的问题。 2 能源因素识别工具 常用的能源因素识别工具有: (1)能源审计; (2)物料平衡; (3)能量平衡; (4)能源监测。 3 能源因素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专家判断法;(2)面谈法(3)过程观察法;(4)是/非判断法; (5)打分法;(6)能效对标法; (7)因果分析法。

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3 37 二、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 (一)建立能源方针 能源方针是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降低 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宗旨和方向。它确定了企业节能降耗的 行动纲领,以及应履行的节约能源的责任,为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的所有 活动提供依据,并为能源目标、指标的制定与评审提供依据。 1.企业在制定能源方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于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方针。 (2)能够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和指标提供依据。 (3)体现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4)表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 建立能源方针的步骤 (1)收

集相关信息 收集相关的信息是建立能源方针的准备工作,企 业收集的信息一般包括: ①国家、省市等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方针; ②企业总的经营方针、理念 和目标; ③初始能源评审的内容,包括:能源利用和能源管理状况、 适用的法律法规等; ④企业内部的节能意识; ⑤目前的能源管理绩效; ⑥监测设施配备和运行情况; ⑦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汇总等。 (2)充分讨论 根据收集的信息,可以在管理层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充 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在企业内部确定能源方针。 (3)签署发布 最高管理者对确定的能源方针进行评审,如无异议, 则应由最高管理者最终签署发布。 (二)制定能源目标、指标 企业根据已制定的能源方针,依据能源基准,对比能源标杆,综合分析 当前自身的资源状况和节能潜力,确定能源目标。制定能源目标、指标 主要有两种方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第四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 39 一、发布体系文件 二、学习和培训体系文件 三、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控制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的重要核心要 素,是实现企业的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的重要途径。为保证全过程控 制的有力执行,要重点协调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包括1 执行完善体系 文件 2信息与沟通 3监视和测量 4纠正和预防 5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五节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改进 一、内审 (一)内审前期策划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的前期策划工作一般包括:确 定内审范围、组建内审小组和收集并审阅相关文件。 1 确定内审的范围 2 组建内审小组 3 收集并审阅相关文件 (二)现场审核准备 编制现场内审计划是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内 审组长应编制内审计划,报能源管理负责人批准。现场审核计划的内容 包括: 1.现场审核计划的内容 2.编制现场审核计划的思路 3.实施现场审核的方法 (三)实施现场审核 1.通知被审核部门2.召开首次会议3.信息收集与验证4.形成并评审 审核发现5.准备审核结论 6.举行末次会议 (四)编制、批准和分发内审报告 (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管理评审 (一)管理评审的目的与策划 1.管理评审的目的(1)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2)确保能 源管理体系持续的充分性;(3)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性。 第三节 节能产品认证 41 一、概述 (一) 基本概念与特点 1 基本概念 (1) 产品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中明 确规定: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 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

动。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基 本规范、认证规则从事认证活动。 (2)节能产品认证:是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 并通过颁发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和节能标志, 证明某一产品为节能产品的 活动。 第四节 节能自愿协议 节能自愿协议是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与 行业组织或用能单位(以下简称用能单位)签订协议的一种节能管理活 动。节能自愿协议的内容—般包括两个方面: 1 签订节能自愿协议用能单位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某一节能减排 目标; 2 政府承诺给予实现节能自愿协议目标的用能单位以某种政策激励。 第五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一、概述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定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简称DSM),是指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用电方式, 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达到节约能源和 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十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4 38 三、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 (一)职责分配 最高管理者不可能去实施能源管理的所有工作, 需要通过任命能源管 理负责人(即管理者代表)、设置能源管理主管部门、明确各职责间的 关系和沟通方式、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提供管理保障。 1 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基本内容 (1)分工合理(2)协作配合(3)责 任明确(4)赋予权限(5)考核奖惩 2 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基本要求 (1)调整和明确企业原有管理机构和职责以适应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 需要。 (2)设置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综合管理部门。 (3)明确企业 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 (4) 落实和完善能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关系。 (5) 文件要求,根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企业的机构与职责要形成文件。 (二)资源管理 为保证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企业需要提供适宜的资源支持,包括: 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和资金。 四、编制体系文件 (一) 编制体系文件的方法 1 自上而下依次展开的编写方法 2 自下而 上的编写方法 3 从程序文件起步,向两边扩展的编写方法 (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点 1 能源管理手册的编写要点 2程序文件的编写要点 (1)充分利用现有程序。 (2)全面策划,通 盘考虑,把握程序文件之间的相关性。 (3)注意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和可检查性。 3节能改进方案的编写要点(1)方案概况(2)工艺技术评价(3)经济 效益分析(4)节能量分析(5)实施进度及职责分工(6)方案实施监 督 第十三章 主要节能机制简介 40 第一节 能源效率标识 一、概述 (一) 基本概念

与特点 1 基本概念 (1) 能源效率标识。 通常说的能效标识, 就和现在老百姓普遍认识的 “绿 色标识”一样,是附在用能产品上的信息标签,主要用来表示产品的能 源性能(通常以能耗量、能源效率等形式给出),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 息,使消费者十分容易得到并清楚获知产品的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 (2)特点①能源效率标识有国家法律保障和政策的支持②能源效率标 识完全依据国家能效标准组织实施。 (3)能源效率标识与节能产品认证的区别:①类别不同。能效标识属 能效等级标识, 节能产品认证标识属保证标识, 属于产品质量认证范畴。 ②性质不同。前者属强制性认证,后者属自愿性认证。③先进性不同。 经过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能效水平相对较高, 而有能效标识的产品指达 到标准要求的所有产品。④标志不同。节能产品认证有统一发行的标志 样式,内容完全一致;能源效率标识则是企业按照统一要求自行印制, 标识的样式一致,但内容各不相同。 第二节 合同能源管理 一、概述 (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定义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简称为EMCO)和用能单位以契约形 式约定节能项目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 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 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 用能单位保证以节能效益支付项目 投资和合理利润的能源效率改进服务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n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