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池联华电子生产车间施工组织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6 1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合同及业主要求; 1.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地质水文资料、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等;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1.4现行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8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6《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DBJ04-253-200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主要情况

本工程地下室为地下汽车库,地上为丙类厂房,位于华丰北路西侧, 2.2建筑设计简介

本工程由A、B、C、D四个车间组成,且A段与B段、C段与D段通过连廊连通,每个车间的平面尺寸为106.9m327.7m,总建筑面积为25848.34m2, 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层高4.8m,地上一~三层层高4.2m,室内外高差为1.95m,建筑总高度为14.55m。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防水等级为二级,防火等级二级,地下耐火等级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二级,砌体结构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均设两道防水,一道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一道1.5厚PET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配电室在内部做一道12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从底至顶。不上人屋面采用1.5厚PET和3.0厚BAC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温板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路面屋面采用1.5

2

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本工程共设置12部货梯,货梯、楼地面、内外墙以及门窗、幕墙等装饰装修工程和节能工程二次设计、施工。

2.3结构设计简介

本工程结构为框架结构,结构平面布置通过伸缩缝将建筑分成各自独立的主体。基槽开挖后进行铲探,孔距1.2m,孔深3m,梅花形布置。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1.5m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其余部位设置250mm厚的防水板,防水板垫层下铺设表观密度不小于25Kg/m3的50mm厚聚苯板。基础及防水板采用2m宽的膨胀加强带进行分割。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构 件 部 位 基 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防水底板:C30;基础垫层:C15 备 注 主 框架柱、混凝土外墙:C35;梁板、楼梯、-0.05m标高以下 基础拉梁、基坡道:C30 体 基础、防水板结 -0.05m~8.35m标高 框架柱:C35;梁板、楼梯:C30 及地下室外构 墙为P6级防8.35m标高以上 框架梁板柱:C30 水混凝土 圈梁、构造柱 C20 本工程基础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钢筋,主体结构以HRB400级钢筋为主。地下室外墙采用300厚钢筋混凝土墙,内墙在-4.8m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烧结实心砖240mm厚,-4.8m以上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A3.5加气砼砌块200mm厚。±0.000以上外墙为300mm厚,内墙为200mm厚,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A3.5加气砼砌块。

2.4安装设计简介

本工程供电电源由室外变压器引来,配电室内低压柜采用上进上出式,放射性供电。总进线柜采用固定式配电柜,电井内的配电箱、电表箱明装。

3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暗敷时穿钢管敷设,照明导线穿SC管暗敷设。

建筑物防雷按三类防雷设防,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屋顶设Φ10热镀锌圆钢做避雷带,利用钢筋砼柱或墙内钢筋作为引下线,以基础内钢筋焊接形成接地网,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

2.5工程施工条件及特点

2.5.1 场地原为多年的垃圾堆场,建设单位将垃圾清理后整个场地坑洼不平,相对高差约5m左右。

2.5.2地质条件:根据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场地自上而下土层分层如下:第①层,填土,平均厚度0.89m,具有湿陷性,建议承载力70KPa;第②层,湿陷性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15m,浅黄褐、黄白色,硬塑状,建议承载力120 Kpa;第③层,湿陷性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6m,黄红、浅黄红色,局部钙质结核密集,硬塑-坚硬状,建议承载力160 Kpa;第④层,粉质粘土,平均厚度3.18m,黄红色,颗粒状结构,硬塑-坚硬状,建议承载力200 Kpa。地下水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4.6m-7.9m,场地土及地下水对混凝土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2.4.3本工程施工用水采用在现场打深井取水。施工用电从距施工现场约300m的高新区分配电室埋地引入施工现场。

2.4.4本工程施工现场距 砼搅拌站约1Km,距离外环路较近,材料进场及运输不受时间的限制。

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项目施工总目标 3.1.1工程施工进度目标

本工程计划于2011年3月29日开工,2012年6月30日工程主体全部完

4

工。拟定456日历天。

3.1.2工程质量目标指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各分部质量指标如下:

地基与基础工程 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合格 企业自评优良 主体结构工程 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合格 企业自评优良 质量控制资料 全部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安全和使用功能核查 一次达标 观 感 评定为“好” 3.1.3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指标分解:因公伤亡、重伤事故频率为0,轻伤事故频率在12?以内;职业病患率<1?;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0;火宅事故为0;全员安全培训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特种设备检测合格率100%;贯彻执行长治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3.1.4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目标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降低废气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降低、减少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有效控制;节约能源、资源。

3.1.5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目标

材料费成本降低达到9%;材料采购成本降低5%;钢材原材料降耗4%;水泥原材料降耗4%;木材原材料降耗6%;机械费降低40%以上。

3.2施工顺序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的要求,A段与B段同时施工,主体完成后开始

5

C段与D段的基础工程施工。两段合并后单层面积较大,施工时拟采用每层分段流水进行作业。

基础施工阶段:基础底板按膨胀加强带位置分四段进行流水作业,地下室剪力墙和梁板按变形缝分六段进行流水作业。(各层流水段分割见附图)

各工序施工顺序,土方开挖→聚苯板铺设→砼垫层浇筑→砖胎模砌筑→防水卷材施工→防水保护层浇筑→底板钢筋制作→底板砼浇筑→底板砼养护→地下室剪力墙外架搭设→地下一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支模→地下一层墙柱砼浇筑→墙柱砼养护→地下一层内架搭设→地下一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一层顶板、梁钢筋→地下一层顶板、梁砼浇筑→梁板砼养护→地下外墙防水→外墙防水保护层→土方回填。

主体框架砼结构施工阶段,按变形缝分六段进行流水作业,每层各工序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内外架搭设→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支模→梁、板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柱砼浇筑→梁板柱砼养护。

电气安装工程穿插于主体施工过程中。 3.3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3.1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工期要求短,施工时合理安排流水施工段,保证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合同工期和工程质量。

3.3.2地下室结构砼标号高,如何避免地下室外墙板温度裂缝,将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3.3.3地下室剪力墙结构水平施工缝和垂直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作为重点环节进行控制。

3.3.4本工程为钢筋砼全框架结构,模板质量直接影响砼的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优质木胶合模板,确保模板接缝密实,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砼

6

浇捣必须分层,不漏振,并控制合适的振捣时间,保证砼施工质量。

3.3.5现浇板砼施工中,钢筋人为踩踏,导致负筋位置的降低及绑扎脱落、弯钩倾斜等,直接影响砼的质量,故我们将作为关键部位进行施工控制。

3.4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严格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工程统筹统策,全面负责,努力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强化成本核算制。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挑选组建,分设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质量员、项目安全员、项目技术员、项目资料员、项目预算员、项目材料员等(项目组织机构图附后),每个项目成员均对项目经理负责,并持有相应岗位的上岗证书。

3.5施工劳务队伍的选择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各阶段的劳动力计划,选择具有资质和丰富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特工种须经劳动部门审查合格并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技术交底等。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3月29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2年6

月30日,总工期拟定456日历天,各段施工进度安排如下:(具体施工进度详见施工网络图)

2011.3.29~2011.4.27 现场垃圾清理

2011.4.28~2011.9.30 A、B段基础、主体结构完 2011.9.30~2011.11.30 C、D段地下室结构完 2011.12.1~2012.6.30 C、D段主体结构完

第五章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技术、现场等方面,要求现场做到四通(水通、

7

电通、道路通、通讯通),一平(平整场地),五落实(技术、劳动组织、物质、资金等落实)。项目部认真组织落实,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尽早进入施工阶段。

5.1技术准备

5.1.1向建设单位收集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基处理等技术资料,接收现场坐标点和水准控制点,收集原有资料,并进行闭合复查,做好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5.1.2配置与该工程相配套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标准图集等。 5.1.3装备高精度施工测量仪器、工具,组建测量专业小组(一名工程师、一名助理工程师、两名测量技术工人)。

5.1.4 接到图纸后,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5.1.5结合施工图纸进行针对性的技术规程、施工规范的培训,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各分项施工前编制土方开挖、塔吊按拆、脚手架、模板支撑工程、临时用电、地下防水工程、雨季施工等专项施工方案。

5.1.6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材料和构配件的购置计划,并进行两算对比,为进行成本预控提供依据。

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表

序号 仪器名称 1 2 3 铅锤仪 经纬仪 水准仪 规格型号 JZY-20 TDJ6E DS3 单位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备注 轴线测量 轴线测量 标高测量 8

4 5 6 7 8 9 10 12 水准塔尺 钢 尺 钢 尺 检测尺 坍落度筒 砼试模 5mm 50m 5m JZC2 1503150 把 把 把 把 个 组 组 组 1 1 若干 1 1 3 1 1 标高测量 全部测量 测量 平整度、垂直度测量 混凝土测定 砼强度测定 砂浆强度测定 砼强度测定 砂浆试模 7.0737.07 抗渗试模 5.2施工现场准备 5.2.1场地及道路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场地东侧采用钢结构设置围挡,并在围挡中间开设6m宽的大门,围挡内大门北侧设置办公室、库房等临建房,临建房门前采用150mm厚C20砼进行硬化。

在四个车间中间铺设5m宽的临时道路,临时道路采用两步3:7灰土夯压密实,表面撒压碎石、炉渣等。

材料堆放场地和搭设各种所需料棚和机械作业棚场地平整后要进行硬化,夯150mm厚3:7灰土,其上铺30㎜厚石渣、碎石垫层。

5.2.2现场施工用水

1、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施工用水量按砌砖日用水量计算: q1= K1Q1N1K2/(833600)

查表得: K1=1.15 K2=1.5 N1=250L/m3 Q1 = 30m3/8h2日 所以: q1=1.15330325031.5/(833600)=0.45L/S 2、生活用水量q2 本工程可不考虑

9

3、消防用水量q3 因现场面积小于25hm2,按15L/S计 4、总用水量Q 因q1<q3

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计算: Q=15L/S 5、供水管径d: v=1.5L/S

d=(4315/3.1431.531000)1/2=0.113m 选用φ100mm的PVC管作为供水管可满足要求。

故现场需引一条直径100mm的进水管,供生产,生活用水,另设消防干管一根,管径取100mm。场地内主供水管采用Φ50mm的PVC管沿场地布置,进楼层施工水管采用Φ50mm,其它支线采用Φ25mm水管,水管埋入地下200mm。在消防水管引进后在基坑四个角及钢筋棚、木工棚等位置布置消防用消火栓。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分别在四个角设置容量4方的水箱,采用高扬程水泵,保证施工用水的供给。

5.2.3施工用电

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电源从距施工现场约200m的高新区配电室引入施工现场总配电箱,引入时采用埋地敷设。

2、施工现场总配电箱设置于南侧靠东的位置,场地内临时用电线路均采用管埋地暗敷,进出地面时电缆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3、临时供电的形式采用三级配电箱的形式,即从一级电箱到二级电箱再到移动的和单项移动的三级电箱。临时供电线路应执行“TN-S”系统供电,也即采用三相五线制,建立PE线(保护零线),就是在每路线的起点,固定配电箱处建立正式接地。另外在二级电箱和三级电箱内装漏电保护装置,建立起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

4、场内照明:施工照明采用分别在两个塔吊上安装3500W带防雨罩的镝

10

灯,并用漏电开关控制。办公室照明悬吊100W日光灯、生活区、库房、工具房悬吊60W白炽灯,用拉线开关控制。

5、负荷计算:

根据施工现场机械用电量统计表可知: P动=82.7KW S焊=131.8KV2A (1)施工现场所需配电设备总容量:

根据规范规定: K1=0.7 K2=0.45 η=0.86 COSφ=0.65

施工机械用电容量:

S机 =1.053(K1 P动/ηCOSφ+K2 S焊)

=1.053(0.7398.6/0.8630.65+0.453254)=249.66KV2A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用电量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械或设备 型号规格 名 称 塔 吊 塔 吊 直流电焊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调直机 平板振捣器 对 焊 机 电渣压力焊 木工园锯 C4808 C4508 AX-320 WJ40—1 WJ5—40 JE350 ZB5 150型 BX2-1000 MJ106 位 量 座 1 1324.9=24.9KW 座 1 1324.9=24.9KW 台 2 2314=28KV2A 台 2 233=6KW 台 2 233=6KW 单数额定功率 备注 台 1 137.5=7.5KW 台 1 130.5=0.5KW 台 1 13150=150KV2A 台 1 1376=76KV2A 台 1 135.5=5.5KW 11

11 12 砼振捣棒 扬程水泵 插入式 30m 台 3 331.1=3.3KW 台 1 1320=20KW 施工现场照明用电为:

S照 = 10%S机 = 24.97KV2A

所以施工现场所需配电设备总容量为274.63 KV2A (2)导线截面选择:

I线 =0.7398.6/(√3338030.8630.65)+0.453254/(√33380) =0.36

选择主线芯为120mm2导线敷设,外穿PVC埋设,其它支线采用聚氯乙烯五芯电力电缆(铜线),设置TN-S接零保护统,电缆穿管,暗敷在地坪300mm之下。

(3)现场共设五个分配电箱,其中塔吊为专用配电箱。具体内容详见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六章 资源配备计划

6.1劳动力配置计划

6.1.1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情况,组织有实力、信誉度好、施工质量高的专业施工队伍按工程需要有序进场与退场,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月平均投入劳动力100人,高峰期125人。

6.1.2各施工阶段计划投入的主要劳动力如下:(详见劳动力需用计划) ①基础阶段:木工30人,钢筋25人,砼工20人,架子工10人,壮工20人, 焊工5人,防水工15人。

②主体阶段:木工25人,钢筋工20人,砼工15人,瓦工15人,架子

12

工10人,壮工20人,焊工5人,安装工5人。

6.2物资配置计划

6.2.1混凝土采用山西华丰混凝土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钢筋优先采用有质量保证的就近的长治钢铁厂生产的钢筋,该厂没有的品种,根据市场情况,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商采购质量稳定的大型钢铁厂生产的钢筋。水泥、机红砖、加气块、防水材料等根据设计要求的规格按计划进场,并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复试合格方可用于工程中。(详见主要材料计划表)

6.2.2 模板采用高强覆塑竹胶模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直径48,壁厚3.5的扣件式脚手架体系。(详见辅助材料计划表)

6.3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6.3.1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两台大型履带式反铲挖掘机进行,两台推土机进行场内土方的倒运。灰土垫层采用灰土搅拌筛土机,配合两台推土机、一台压路机进行施工。

6.3.2在A段与B段、C段与D段连廊中间分别设置两台塔吊,负责基础、主体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

6.3.3混凝土采用砼输送泵车进行浇筑,平板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

6.3.4根据图纸要求的钢筋品种、规格、形状等采用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对焊机及钢筋机械连接套丝机等,模板、木方进行加工制作时采用木工圆锯等。

6.3.5根据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调置所需的机械设备,并对设备、工具进行维修,进行试运转,按工程进展情况及时组织进场。(详见主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

13

6.3.6工程施工前准备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劳保防护用品和配电柜、漏电保护器等安全投入设备。(详见安全设备投入计划表)

第七章 主要施工方案

7.1施工垂直、水平运输

7.1.1在AB段和CD段基础、主体和屋面施工阶段分别采用两台C4808型附着式塔吊负责钢筋、三钢工具的运输,人工配合进行。塔吊设置在两段连廊之间,塔吊基础长4.5m3宽4.5m3深1.2m,塔基上砌砖围护墙要高出自然地坪500mm,立塔高度上要相互错开。现场设专业塔吊信号工,采用旗语、口哨、对讲机分机指挥。

7.1.2在砌体施工阶段阶段,设两台龙门架,负责砌块、砂浆、小型工具和零星材料的垂直运输作业。

7.1.3施工现场水平运输主要以人力车进行。场外运输采用机动车辆进行。

7.1.4 商品砼的垂直、水平运输采用砼输送泵车进行。

7.2地基基础工程

7.2.1本工程土方采用两台履带式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坑壁按1:0.33自然放坡。由于现场坑洼不平,AB段挖土高度最低处1.7m,最高处3m,CD段挖土高度平均1.7m。AB段基坑在A段西侧和B段北侧留置坡道,CD段在C段南侧留置坡道,坡道坡度不大于15%,宽4m。挖出的土方采用两台推土机及时推至灰土搅拌场地及周围标高较低的位置。

7.2.2换填3:7灰土地基采用灰土搅拌筛土机,配合两台推土机和一台压路机进行施工,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97%。

7.2.3地下室条形基础和止水板根据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分为4个流水施

14

工段,每段砼浇筑要连续施工,膨胀加强带处设置垂直钢丝网,钢筋连通设置基础底板侧模板采用M10水泥砂浆砌240砖模进行施工。

7.2.4条形基础主梁顶与外墙连接处留设水平施工缝,施工缝位置高出主梁顶300mm,并预埋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处理。

7.2.5地下室柱、墙、梁、板均采用高强覆膜清水模板,支撑和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7.2.6地下室钢筋采用现场制作、现场绑扎,墙内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基础梁内主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及电弧焊接头,地下室柱、梁板内直径≥16的三级钢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7.3主体工程

7.3.1主体框架结构根据变形缝的位置分6段进行流水施工。 7.3.2 框架梁板柱模板采用高强覆膜清水模板,龙骨采用503100木方子,板缝用塑料胶带贴粘,预留孔洞采用制作定型模板支设,模板要做好重复周转利用。

7.3.3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脚手架体系。框架梁板施工搭设满堂脚手架。外围护架采用型钢悬挑式外防护架,安全防护采用密目式安全网从二层开始进行立体半封闭,随工程高度提升。

7.3.4所有钢筋采用现场制作、绑扎成型的施工方案,直径小于16的三级钢采用绑扎搭接连接,直径不小于16的三级钢采用直螺纹连接。

7.3.5砼采用商品砼,振捣梁柱、墙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养护采用薄膜覆盖自然洒水养护。

7.3.6砌体砂浆搅拌采用两台JS500搅拌机,加气砼砌块砌筑采用双面挂线。

15

7.4屋面工程

7.4.1屋面工程在主体施工完毕后即插入施工。 7.4.2防水施工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

7.4.3屋面防水工程的基层(找平层、防水层与保温层)采用分层连续作业法完成施工。

7.5安装工程

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穿插进行。

第八章 关键工序施工方法

8.1建筑定位、轴线标高控制及沉降观测

8.1.1施测人员和仪器配备

施工中为保证测量精度要求,成立专门测量小组,小组成员必须专业对口、人员固定,懂测量,并经过专门培训。使用仪器、钢尺固定,按期鉴定,专人使用,专人保管。测量小组负责从开工放到结构交验的各项测量工作,并受项目工程师的直接领导。

8.1.2建筑定位

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定位放线依据,按图纸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然 后根据定位线将各关键轴线确定,依据关键轴线放出其余轴线。轴线控制点 设在基坑开挖边线外5m,并引设延长线,确定控制桩,其相对误差不超过1/5000。

8.1.3平面内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以建设单位给定的建筑定位依据进行平面定位,设立控制点,±0.000以下采用经纬仪支设于控制点将控制线放于基坑内。

为满足本工程竖向测量控制需要,本工程各层放线竖向投测采用“内孔

16

法”,竖向测量控制使用激光铅垂仪。在每个施工段的±0.000 楼面上设四个内控基点,形成一个平面控制网。±0.000楼层砼施工时,在预先定好的位置预埋10cm310cm31㎝钢板,根据控制网轴线关系,将各点投测在钢板上,校核无误后弹上十字线,刻出十字痕迹,作为向上投测的依据。在各层楼面板内控基点的相应位置预留150 3150孔洞,作为向上投点的通光孔。每层向上投点时孔上放一块毛玻璃作为接光靶,每次投点时将激光铅垂仪分别架在四个基准点上严格对准整平,然后投点。为了消除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每一个基准点上投四个点,即仪器转90、180、270、0四个角度分别投影。形成四边形1、2、3、4,其中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要投测的控制点。每层控制点投到施工层后再用经纬仪进行闭合,闭合差不大于6〃,合格后弹出各轴线及控制线。

为减少竖向测量误差和方便施工,要求做到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得超过3/10000,做到每投一层用仪器对各轴线关系进行校验,观测时要精密整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向不铅垂的误差。

8.1.4标高控制

8.1.4.1在建筑物四周不受影响的位置引测标高基准点,不少于3个,要求两两通视,施工中严加保护,以防破坏。

8.1.4.2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首层主体完成后,将+0.500m线引到外墙柱关键部位,三次复核无误后,划漆线作为建筑物的标高控制线。

8.1.4.3建筑物标高传递及引测用钢尺及水准仪进行。每次引测标高均应复查+0.500m标高线,查无误后,方可引测。标高误差在层高控制应不超过±3mm,全高控制应不超过±20mm。

8.1.5沉降观测点

17

8.1.5.1根据本工程特点及规范的具体要求,本工程分别在四个角及变形缝两侧的柱子上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设置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一层框架柱施工完毕拆模板后,用钢凿在柱子上+0.5m处凿洞,将直径20mm的钢筋,制成弯钩形,端部整平,平向插入洞内,再以与柱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无石子砂浆填实,观测点应同时设置完成。

8.1.5.2沉降水准点利用标高水准点进行观测。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观测时,应先对引测的水准点,闭合测量,闭合误差在允许范围时,方可进行沉降观测。

8.1.5.3使用DS3高精度水准仪,在沉降点设置10天后进行首次观测,并记录原始数据。

8.1.5.4由测量小组中固定的人员、水准仪、塔尺等利用固定的水准点,按相同的路线和方法定期进行观测。等级为二级水准测量,每次均采用闭合法。

8.1.5.5主体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大雨过后或停工、复工时也应进行观测。工程竣工后第一年观测不少于4次,以后每年2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冬雨期应增加一次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8.1.5.6工程竣工后,根据观测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图,并将观测档案随同《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继续观测后期沉降情况,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止。

8.1.5.7观测结果均应如实记录并将结果整理完善后归档。

8.2土方工程及地基处理工程

8.2.1土方工程

东侧和南侧按1:0.75的比例进行放坡。

18

土方开挖采用两台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10辆自卸汽车进行土方外运,在接近地下水位时,边开挖边采用明沟集水井降水法进行降水,每个集水井内放置两台污水泵抽水至沉淀池内,经过沉淀后流入城市污水管网。

6.2.2回填土

基坑回填采用蛙夯进行夯实,其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如下:

6.2.2.1将基坑内回填部位的杂物清除,并将土层基底部位进行原土夯实,经隐蔽及基坑验收后进行回填。

6.2.2.2素土回填的土料过筛后粒径不宜大于15mm,回填土含水量要严格控制在14-18%之间。灰土用白灰应充分熟化,并进行过筛,粒径不宜大于5mm。灰土的拌合要均匀,含水量要适中,以用手搓成团两指能捏碎为宜。

6.2.2.3素土的夯实要分层进行,每层的虚铺厚度控制在250mm。 6.2.2.4每层的夯打遍数不得少于3遍,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三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不能用垃圾土或杂物回填。

6.2.2.5回填土上下相邻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要充分夯实。填土要从最低处开始,局部基坑需填平后,再由上向下,按200—250mm厚为一层,压实三遍,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6.2.3工程质量控制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情况,开挖完毕应由施工、设计、监理或建设单位共同检查,鉴定验槽,检查合格,填写验槽记录、隐蔽记录,并按GB50202-2002地基与基础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验批的验收。回填土应在夯实层的下半部用环刀取样试验。

第三节 钢筋工程

19

6.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进场钢筋应由材料员协同质量员根据钢筋进场的批次及GB1499《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抽样检验共同进行检查,钢筋表面应平直、无损伤,并不得有裂纹及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并按批次、规格检查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按同一批次、同一规格每60t进行复验,合格后按平面图要求堆放于钢筋棚内,分规格进行标识。 6.3.2钢筋配制:

6.3.2.1钢筋清洁、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6.3.2.2钢筋调直

采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6.3.2.3钢筋下料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编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接头,以节约钢材。封闭式箍筋采用无齿锯切割,使端面平整。

6.3.2.4 钢筋成型

钢筋下料后,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或画针将各弯曲点位置画出,复核尺寸无误后,进行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见下表:

钢筋弯曲调整值(mm)

20

钢筋弯曲角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注:d为钢筋直径

30° 45° 60° 90°2d 135° 0.35d 0.5d 0.85d 2.5d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的4倍,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其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

6.3.2.5本工程所有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根据核实的钢筋小样表进行下料。钢筋制作前先调直、除锈。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严格按GB50204-2002和平法标注规则中的规定执行。

6.3.2.6箍筋为封闭箍筋,接口处须做135度弯钩,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

种类 每批试件 组批方法 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翻样时充分考虑到钢筋在弯曲加工中的延伸率,实际制作时,根据钢材的特性加以调整,既要满足锚固长度,又要防止梁、柱交界处因弯起钢筋顶模板造成局部露筋,而使砼表面出现锈斑。

6.3.2.7钢筋连接采用焊接,焊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焊剂和焊条必须符合图纸要求。焊件按不同规格、按批量进行抗拉、抗弯试验,取样方法见下表。

21

电弧焊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1-2个楼层中以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每300个为一批,不足300拉伸试件3个 个也按1批计 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为1批,不足300个接头仍为1批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随机切取6个试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为一批。当同一台班件,其中3个拉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7天内累计计算;伸,3个冷弯 累计仍不足300个,也应按一批计算 电渣压力焊 闪光对焊 制作好后的钢筋应按各部位分类、分规格进行标识、堆放。 6.3.3钢筋的施工方法:

采用塔吊及钢筋车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上部结构的梁、板中,上部钢筋在跨度两端各1/3跨度范围内连接,下部钢筋原则上均应伸入支座,且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施工平法中的规定,在跨中1/2跨度范围内不允许设置接头。基础梁的接头位置与之相反。在任意搭接长度Ld(大于30d,或500mm)的区段内,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受拉区小于25%,受压区小于50%。

楼板短向钢筋放下排,长向钢筋放上排,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10d,且应伸过支座中心线,短跨>4.0m的板底部钢筋伸入满支座,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两端直钩长度为板厚减15mm,板的边支座负筋在梁内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预留孔洞小于300mm时,将板内钢筋由洞口边绕过,不得切断。

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柱为30mm,梁为25mm,基础筏板底部为40mm,楼板15mm,卫生间楼板为20mm,地下室外墙外侧为25mm,内侧为15mm。钢筋

22

的保护层厚度用同标号的细石砼垫块来控制。每平方米不少于2块,砼垫块为50x50mm,厚度视不同部位而定。垫块应提前制作,强度达到75%后方可使用。柱中的垫块在制作时,先预埋镀锌铁丝,施工时绑扎在主筋上。

砼基础底板中上层钢筋用由Ф25的钢筋制作的马凳上加焊通长Ф18的钢筋来控制,间距不大于1m。楼板内的上下层钢筋间距用由Ф12钢筋制作的马凳来控制,每平方米不少于1只。悬挑板钢筋绑扎时,钢筋根部要根据设计厚度精确制作φ12钢筋小马凳进行定位,防止钢筋下移。

基础梁及框架梁的钢筋绑扎采用在钢管搭设的架子进行,待全部绑扎完毕后,用塔吊整体降落至设计位置。为了保证钢筋下落时的整体刚度,在每根梁两侧采用φ18按45°方向斜向交叉焊钢筋固定架,每2m一道,梁的下部第二排、第三排钢筋之间采用φ25钢筋横向支设,梁上部第二排、三排钢筋采用附加拉筋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梅花形布置,以保证钢筋间的间距。 钢筋绑扎逐点进行绑扎,扎头要位置合理,扎结要牢固,箍筋开口要沿长度方向交错布置,不得集中于一边。

钢筋成品与半成品要做好标识,按规格分类码放。钢筋工程从原材料到安装严格按检验批进行验收,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由监理、建设单位进行验收、签字。

6.3.4 钢筋绑扎与安装 6.3.4.1 基础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摆放下层钢筋、加保护层垫块→摆放马凳→绑扎钢筋 2)画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靠近底板

23

模板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3)摆放钢筋、加保护层垫块

a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b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形摆放。

C 基础钢筋中所用的钢筋马凳每平方米布置一个,梅花形布置。 4)钢筋绑扎

a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应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b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Φ25钢筋马凳,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Φ18定位钢筋。

c底板钢筋接头采用焊接连接,接头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d有弯钩的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朝向绑扎。

e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4.2 柱子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 2)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钢筋上,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

24

3)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竖向柱子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 4)绑扎箍筋

a按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用缠扣绑扎。

b箍筋与主筋应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应全部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宜梅花形交错绑扎。

c柱箍筋弯钩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d在柱中每隔500㎜增设直径18定位筋或撑棍,长度为柱的截面尺寸。 6.3.4.3剪力墙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2)画水平筋间距

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钢筋连接,在2~4根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 3)绑定位横筋

在剪力墙每隔500㎜增设直径18定位筋梅花形布置,长度为墙厚。 4)绑其余横竖筋

a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搭接长度、横竖筋的放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b剪力墙筋应全部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用¢8钢筋制作,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把垫块绑扎在竖筋的外皮上。

c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符

25

合要求。

d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e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6.3.4.4 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梁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穿梁底层纵筋→穿梁上层架立筋→梁箍筋绑扎。

2)画梁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a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b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箍筋直径的10倍。

c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穿梁底层纵筋度

a先穿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b在梁钢筋下均应垫水泥砂浆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穿梁上层架立筋

a穿梁上部的架立钢筋及纵向受力钢筋。

b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

26

的锚固长度也应符合设计要求。

c为了固定反梁的模板,在反梁与板交界处每隔700㎜设一根直径18的固定筋,伸出梁两侧100㎜,在其末端焊接板厚的固定模板筋。

5) 箍筋绑扎

a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先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b梁内受力钢筋较多,梁上部纵向筋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3.4.5 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绑扎板筋。 2)画钢筋位置线

用粉笔在模板上按图纸设计将主筋和分布筋位置画好。 3)绑扎板筋

a按画好钢筋的间距,先摆放受力钢筋,后摆放分布钢筋。

b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其他各相交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负弯矩筋每个相交点均应绑扎。

c钢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d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00m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

6.3.5钢筋焊接

横向钢筋配料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竖向钢筋直径≥Φ14的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横向钢筋安装连接采用电弧焊,双面

27

焊长度为5d,单面焊10d,焊接时钢筋要预焊,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6.3.5.1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电弧焊上岗人员要持证上岗。 6.3.5.2对焊要视钢筋品种、直径、焊机功率选用对焊工艺和对焊参数。 6.3.5.3 对焊钢筋场地应当防风、雨、雪,钢筋对焊必须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6.3.5.4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为引弧→电弧→电渣→顶压,根据钢筋直径选择焊接参数。电渣压力焊钢筋下料用砂轮锯切割。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应当均匀不得有裂纹,焊包四周凸出钢筋表面不得小于4mm,钢筋表面应无明显烧伤缺陷,接头偏移不得超过0.1d,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同时不大于2mm。

6.3.6柱中预留墙体拉结筋的施工方法:

为保证墙体拉结筋在柱子上的位置正确,预防预留墙体拉结筋时因找不准位置对柱面乱凿,本工程的墙体拉结筋采用墙体砌筑时用锚固胶植入柱子内。

6.3.7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6.3.7.1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部位应由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且悬挑的构件所占比例不小于50%。 6.3.7.2抽样数量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检验;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

28

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6.3.7.3检验方法

检验采用非破损方法进行,检测误差不大于1mm。 6.3.7.4检验验收

根据GB50204-2002的要求进行验收。

第四节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所有砼均采用商品砼。商品砼进场后,应对砼的配合比、原材料合格证、复试报告、开盘鉴定等资料进行复核,收集归档,并检验其砼坍落度值是否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6.4.1砼的施工质量控制

6.4.1.1砼浇筑前准备:砼浇筑前应先同砼搅拌站核对砼的数量及图纸要求质量,并掌握天气的变

第1道振捣器化情况。对模板和钢筋、 埋件等进行预检和隐 检,并验收合格后方可 进行浇筑。

14000323234000第2道振捣器第3道振捣器40002注:1-分层线 2-新浇灌的砼 3-斜面分层6.4.1.2基础砼的浇 筑:

基础底板分层浇筑及振捣示意本工程基础底板厚1.0米,采用分段分层法施工,分两层施工完成,每层浇筑50~55㎝,按规范要求进行测温,分上、中、下三层设测温孔,根据设计要求选取P.042.5硅酸盐水泥,但考虑降低水化热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内掺入粉煤灰、矿粉及外加剂,按试验要求控制好水灰比,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产生温度

29

裂缝,养护采用薄膜覆盖保温养护。

底板砼浇筑时,要先确定设置砼浇筑流程顺序及浇筑方向,砼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砼沿高度均匀上升,按照“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实施。在浇捣过程中,为防止砼自然流淌太大及砼供应迟缓而形成施工冷缝,砼要具有一定的缓凝性,砼流淌坡度控制在1:3内。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500-550mm内,以便下层砼在初凝之前即被上层砼覆盖,浇筑线呈s状,来回摆动退行,并且每条线的摆动方向要基本一致,避免因方向不一致造成接合处间歇过久,砼浇筑温度控制不宜超过25℃(砼振捣时,在砼50~100mm深处的温度)。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每条浇筑线上设二名振捣人员实施振捣,第一名布置在下部,主要负责下-中部砼的捣实,振捣顺序应从下往上进行,上、下段交叉捣固不小于1.0m,砼上、下层之间插入振捣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砼振捣以不出气泡,砼面不再连续显著下沉为止。

在振捣过程中会出现的大量泌水和浮浆,应将这些水和浮浆人为诱导,顺着砼坡面流入基坑集水井中,然后用软轴水泵排除泌水。

为了减少砼表面水泥浆较多及砼的收缩裂缝需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振捣处理。二次振捣时间掌握在砼接近初凝之前进行,用平板振捣器振动,辅以人工用“木搓”打压密实,以闭合收缩裂缝。预留洞、坑四周,主要以碾压、木搓搓拍除掉浮浆。最后进行表面压实搓毛进入覆盖养护阶段。

根据施工经验,底板砼的养护采用散热保湿养护法。基础筏板表面采用塑料膜进行覆盖。

6.4.1.3框架砼浇筑:

1)在外墙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底板上口500mm的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

30

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厚20~25mm与外墙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或减半石子砂浆。

浇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时,应连续施工,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有密集管群穿过、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浇筑混凝土有困难时,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拆模时外墙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

2)层高大于5m的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砼操作平台之用。层高小于5m的柱子砼待梁、板钢筋和模板支设完成后整体浇筑。砼浇筑过程中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矫正。

6.4.1.4施工缝的处理:在已硬化的砼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表面的积水清除干净。

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应保证钢筋周围的砼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浇筑时,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与砼强度等级相同的无石子水泥砂浆一层。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砼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时应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离80-100cm处停止振捣,人工对施工缝接缝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6.4.1.5泵送砼的浇筑:泵送砼应由远而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

31

序,分层连续进行浇筑。砼浇筑时应先用水冲洗模板内杂物,以免影响砼质量。

砼自高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砼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高度超过3m应采用串筒、溜槽等方法,浇注竖向结构砼前底部先填铺50-100mm厚的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而酌情递减,浇砼应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急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砼的质量。有主次梁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注。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停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次层砼浇注完结,如间歇时间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留在梁跨度1/3范围内。

在浇筑竖向结构砼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同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

每次浇筑深度不大于插入式振捣棒长的1.25 倍,后次浇筑应在前次浇筑砼初凝之前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棒插入间距为300mm左右,呈梅花形状布置,防止漏振或过振。且振捣时严禁碰到钢筋或模板,以防跑模或钢筋错位。振捣时间为15-30S,以不冒气泡为止,并且在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水平结构的砼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毛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6.4.2砼的养护:

6.4.2.1现浇板模板随浇筑随覆盖塑料薄膜,柱模板拆除后及时裹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砼表面的水分蒸发,水化热的作用产生裂纹。砼浇筑终凝后即可进行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养护期保证处于湿润状态。砼强度

32

达到1.2N/mm2后方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支架等。

6.4.2.2冬期施工的砼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具体施工方法详见《冬期施工方案》。

6.4.3砼的质量控制

6.4.3.1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标养试件,每一个工作班、同配合比的砼每100m2取样不少于一次,每一个楼层、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少于一次。

6.4.3.2砼结构工程中的各砼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同一强度等级的试件不应少于3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即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2d时送实验室进行实验,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6.4.4砼的质量验收

在砼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由项目质量员对砼原材料配合比、砼施工、现浇结构外观等按检验批进行监控、检查,并请建设(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第五节 模板工程

本工程基础、地下室框架柱采用组合钢模局部配制木模板,现浇板采用竹胶板为主,一层以上柱、梁模板采用镜面木模板,加固及支撑采用Ф48钢管脚手架。对截面超过700mm的柱或梁应采用钢对拉片和对拉螺栓,间距800mm。健身楼部位配置三层模板用量,地下车库部位密肋梁板模板以及宴会厅一层菱形梁板结构部位模板均为一次性投入。模板拼缝处,粘贴胶带纸和薄海绵条,以防漏浆,影响砼外观质量。 6.5.1模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3

6.5.1.1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首先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第二,要利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第三,在模板底部沿模板边线用同砼强度等级的无石子砂浆找平;第四,对模板进行钢筋定位,在竖向钢筋靠模板一侧另焊短钢筋,以保证钢筋与模板的位置。

6.5.1.2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接触面涂刷脱模剂,并注意保护,以免污染。

6.5.2模板的支设安装 6.5.2.1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镜面木胶模板,竖楞采用503100木方,间距为250mm一道,抱框采用φ48双钢管,并在柱四周采用丝杆和蝴蝶卡固定,大于600mm的柱子在柱子中间两个方向十字交叉增设丝杆和蝴蝶卡固定,间距600mm一道。

在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在柱的每面柱外300mm处预留两根Ф18钢筋头高出楼面150mm,在支柱模板时,采用木方将模板与预留的钢筋头固定,以确保柱定位的准确。

柱模支设前应将底面用水平尺找平,在柱混凝土终凝前,用砂轮锯在楼板的混凝土上切出柱四边线,将楼板上柱内的混凝土向下剔凿20mm,沿剔凿的外边线支设柱模,以防模板底脚漏浆。

34

对柱模的标高及垂直进行校正,无误后用斜撑夹固定。对通排柱模板,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板在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拆除。

6.5.2.2梁板模板:

1)板模板采用竹胶板,梁模板采用镜面木胶板,用503100mm木方作为次龙骨,间距100mm;下方用φ48钢管作为主楞,间距为1000mm一道。支撑为叩件式脚手架。梁宽不大于650mm的梁,不设对拉螺拴,大于650mm的梁设一道对拉螺拴,大于10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拴,且梁宽大于650的梁,在梁底部需加设一排支撑杆,支撑杆间距为1000mm一道。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2/1000,悬臂梁按悬臂长度的4/10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梁、板模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对准,并铺设垫板。

2)梁侧模采用503100mm木方作内楞,用φ48钢管做外楞,当梁高不大于650mm时,木方间距为300mm一道,外楞间距500mm一道;当梁高大于650mm时,木方间距为250mm一道,外楞间距450mm一道,且在梁1/3和梁底模下口200mm处设φ12拉杆一道。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600mm。

3)梁板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

35

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b. 底模:在砼强度符合下表的规定后,方可拆除。

结类型 构结构跨度( m ) ≤2 板 ?2, ≤8 ?8 ≤8 梁 ?8 悬构件 模板拆除后,要注意控制施工荷载,不要集中堆放模板和材料,防止施工荷载过大造成结构裂缝。

4)梁板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模时间以砼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依据。

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

臂100% 100%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50% 75% 100% 75% 36

动,禁止敲击模板。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6.5.3模板施工要点:

6.5.3.1为保证施工质量,模板施工实行样板引路,经三方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6.5.3.2装模板前板面必须清理干净并刷好隔离剂,隔离剂涂刷均匀并不对钢筋造成污染。水电予埋盒、予埋件、门窗洞口予埋完毕,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办理隐检记录,并填写包括专业施工在内的会签验收手续,几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5.3.3墙、柱、梁模板支设前一定要将施工缝处清扫干净。梁模板支设时,在支座处要留设清渣口。

6.5.3.4为保证墙、柱截面尺寸,其模板在安装前必须在钢筋上绑扎限制模板因加固而使截面减小的撑铁。

6.5.3.5模板拼缝要严密,楼板模板与柱模板、楼板模板与梁模板、柱模板与柱模板、楼板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的缝隙用海面密封条嵌实,柱模板与楼层之间的缝隙用海绵条或塑料

37

管嵌实。

6.5.3.6进场竹胶合板、钢模板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标准。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堆放整齐,并及时清理维修。

6.5.4模板支拆控制点:

6.5.4.1支模板前,必须核查轴线和模板定位线的尺寸。确保墙、柱模板定位准确,梁、板标高定位准确。同时,对相关工种的上道工序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钢筋位移或下层混凝土表面的松软层未剔凿者,应预先处理好后再支模板等。

6.5.4.2模板安装支撑,要遵守模板工艺规程,确保模板与轴线的位置尺寸、标高和垂直度,确保支撑牢固、稳定和结构构件规格尺寸,不跑模,不涨模,拼缝严密、不漏浆、不错台,不位移、不变形,施工缝留茬齐整。

6.5.4.3柱根部、大截面梁底部和梁柱接头最低点的模板,留设清扫口,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口,以便清理垃圾,预防烂脚现象的产生,超过3m的柱应在3m附近留设观察口。以保证混凝土接茬质量。模板拼缝处,应用密封胶条封闭,采用海棉密封条堵缝时,条边不要突出模板面,防止夹入混凝土

38

内。

6.5.4.4采用竹胶板时,宜采用专用切割机具裁割竹胶板,防止毛边、飞边、破茬。竹胶板裁口处宜涂刷封边漆保护,以防裁口处再生毛边或膨胀松散变形,影响拼缝质量和减少模板周转次数。

6.5.4.5模板拆除后及时修整,分类码放,每层之间加垫木,垫木离模板两端距离不大于模板长度的1/6,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地面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模板底面垫离地面200mm。

6.5.5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模板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劳务分包队伍进行自检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预检报验单交项目现场工长复核,经项目工长复核无误后,填写报验单给项目质检,质检验收合格后上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第六节 砌体工程

6.6.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袋装水泥,进场后由材料员协同质量员对水泥的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填写试验申请单,传递给项目试验员,试验员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次每200t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取样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水泥库要通风、防潮,底层并架空,分批分类进行堆放并做好各种标识,防止混掺使用。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重新进行复验。

砂子采用Ⅲ类天然砂,含泥量小于5%,泥块含量小于2%,进场后按不同产地、不同规格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每400m3取样进行试验。

39

加气砼砌块和机红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按批次每10万块进行抽检复验。加气砼砌块的龄期必须达到28天以上,并严格控制加气砼砌块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8%,砌块堆放场地应平整,砌块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由防雨措施,在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

砂浆严格配合比单进行拌合,随拌随用,在4小时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在3小时内使用完。 6.6.2砌块墙砌筑

砌筑程序:抄平→放线→摆砖撂底→盘角→立皮数杆→挂准线→砌砖。

砌块在砌筑前清扫表面灰尘,并提前2-3小时缓慢湿水。按砌块的尺寸计算皮数、排数,编制砌块排列图。加气砼砌块墙跟部应砌普通砖不小于200mm,砌筑时尽量采取主规格砌块,确需镶块的部位应尽量分散对称,以使砌体受力均匀。

砌筑时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爆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mm,竖向灰缝宽度宜为20mm。竖直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

砌筑时要求每块砌块底面朝上反砌。砌筑时上下皮砌块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相互错开长度宜为300mm,并不小于150mm。如不能满足时,应在水平灰缝设置2φ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应不小于700mm。

当墙体较高时,一般每隔1.5m设置一道60mm厚的钢筋砼防沉带,以分散和约束砌块的沉降量。防沉带采用主筋2φ6,分布筋φ6@200mm。砌筑加气砼墙体时,加气砼墙体与砼结构间留5cm宽缝隙,每砌两皮,即在墙两边支设模板,浇筑C20细石砼,用钢筋棍倒实,再接着砌上部墙体,一直砌

40

至墙顶。

为避免砌体沉降变形过大,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且最后距梁(板)底留180-200mm高度不砌,至少间隔7d,待下部砌体变形稳定后,采用实心砖斜砌,并用砂浆挤实。

转角、丁字交接处均应沿墙高1m左右设置墙体拉结筋,300mm厚的墙体放置3φ6,200mm厚的墙体放置2φ6,钢筋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mm。拉结钢筋根据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在柱子上钻孔用胶植筋的方法留设。外墙的窗口下一皮砌块下的水平灰缝中应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为3φ6,钢筋伸过窗口侧边应不小于500mm。

6.6.3构造柱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模板配置、拼装→墙体钻孔→马牙槎边粘贴海绵胶条→模板就位、穿对拉螺栓、加固、校正→浇筑砼→模板拆除。

1)墙体钻孔:在墙体上先标识对拉螺栓的位置,对拉螺栓一般为φ12-20@700-1000mm,第一根对拉螺栓的位置距楼面一般为300mm,加固方法如图1、2所示。按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径为对拉螺栓直径+4mm。

2)控制模板缝隙漏浆措施:在模板间拼缝必须加1.5mm厚20mm宽海绵胶条。模板与砌体间缝隙也应沿马牙槎在墙体上粘贴1.5mm厚20mm宽海绵胶条,如图3所示。

砌块墙体在设置构造柱的两侧200mm用实心砖留置马牙搓,采用先退6皮砖,以上各步进退槎均砌成4皮砖,拉结筋均设在进槎的中间。为保证构造柱砼的浇筑质量,提高密实度,砌筑时将凸槎最下一皮砖打去一角使其变成135o角,浇筑时可减少蜂窝。如图三所示。用20#铁丝把每一道墙体拉结筋分别与构造柱的主筋绑扎在一起,以控制构造柱轴线位移。

41

梁下构造柱模板的支设采用胶合板模板加工成定型漏斗模板,具体做法

对拉螺栓对拉螺栓胶合板模板 钢管钢管方木砌体方木海绵胶条模板加固示意图一模板加固示意图二

砌体海绵胶条孔位此部位砼浇筑后及时与梁面剔凿平整框架梁木方梁底新旧砼接触面凿毛定型漏斗模板胶合模板马牙槎防止模板缝隙漏浆措施示意图三框架梁底构造柱模板支设图四 如图四所示,砼浇筑1天后,在砼强度较低时将墙体外砼剔除,从而保证了构造柱与梁交接处砼不密实,易产生水平裂缝的缺陷。

第七节 屋面工程

6.7.1屋面工程在主体工程完成后施工,在外檐抹灰前完成。 6.7.2清理基层时,将屋面结构层上的浮浆、灰疤、杂物铲凿干净,用水冲洗。

6.7.3铺设聚苯板保温材料应紧贴在基层表面上,铺平垫稳,相邻板块

42

厚度应一致,缝隙用同类型材料的碎屑填嵌。按设计要求用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2%,找坡层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制,充分碾压密实。每36平米设置一个钢制排气帽。

6.7.4保温层铺设时保温板破损、缺棱掉角,应锯平拼接使用。表面应平整、严密,上下保温层的接缝应相应错开。

6.7.5找平层施工前,先进行标高测量并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缝宽20mm,间距最大6m,缝内设直径25㎜的打孔PVC管做排气道,抹找平层应从屋檐向屋脊进行,并从一端向另一端整体推进,找平层冲筋铺灰后,用大杠刮平,抹平压实,突出屋面的管道、女儿墙等根部应作成圆弧,园弧半径50mm,抹出排水坡度和方向,雨水口等应在抹找平层施工前安装完成。

6.7.6屋面找平层施工前,屋面隔热层或结构层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办理检查手续。屋面各层施工必须连续不间断,以防下层被破坏,并避免交叉施工造成污染。

6.7.7找平层施工后,常温时在24h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无脱皮和起砂等缺陷。

6.7.8防水层的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段,本工程屋面设两道防水,即两道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6.7.9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水落口、天沟、檐沟等节点部位进行增强处理,一般涂刷加铺胎体增强材料的涂料进行增强处理。

6.7.10卷材铺贴方向应平行于屋脊。卷材搭接缝为短边80mm,长边100mm,搭接方向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方向顺年最大

频率风向搭接,搭接缝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43

6.7.11屋面与墙的转角处,找平层上加铺粘一层卷材,在立面与平面上宽度均为250mm,伸出屋面管道的找平层应抹成圆锥台,高出屋面找平层30mm,防止根部积水。

6.7.12收头处理时,卷材在混凝土女儿墙上直接粘贴时,用压条和水泥钉钉压,卷材上口用密封材料封严,上面用金属或高聚物改性沥青盖板保护。

第八节 脚手架工程

6.8.1本工程外架采用悬挑型钢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每层设型钢悬挑卸料平台4个;装修采用电动吊篮。

6.8.2落地式外防护架

6.8.2.1计算参数为:恒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轴向力、风荷载、弯矩设计值、稳定验算、基础的立杆底座承载力验算、连墙点计算、挑架底座计算等。

6.8.2.2立杆:横距取1000mm,纵距取1500mm,靠墙面的一根立杆距墙净距不小于350mm,立杆要求垂直,其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300;

6.8.2.3大横杆:步距取1800mm,上下横杆的接头点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

6.8.2.4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加设一根小横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随意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件的小横杆;

6.8.2.5剪刀撑:除沿建筑物纵横两端设置外,中间每隔15m设一道,剪刀撑应联系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

44

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6.8.2.6连墙件:按二步二跨设置,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均小于或等于6m;连墙件应设置在楼层框架梁或板附近具有较好抗水平推力作用的结构部位;当架高≤20m时,不小于40m2一个点。

6.8.2.7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35cm~45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在作业层下部加设一道水平网兜,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8#铅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2根小横杆,各杆距距接缝的距离不大于15c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6.8.2.8作业层应有1.2m左右的扶拦横杆和不小于300mm的踢脚板,外侧满挂尼龙安全网,并系牢。

6.8.2.9脚手架首层设置立杆的地基应平整结实、可靠,防止在使用中或大雨后底座下沉、下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6.8.2.10脚手架搭设后需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才可投入使用。 6.8.2.11大风、大雨后,应及时对外架进行检查,如发现位移、倾斜应及时报告经修复后,才可投入使用。

6.8.2.12主体施工时,每层应设置卸料平台,作为楼层主体施工时,模板、扣件架管工具,楼层间运输的临时堆放平台,受料台就位和提升均利用塔吊,固定利用钢丝绳和柱子锁牢。

6.8.3悬挑脚手架

6.8.3.1立杆横距0.900m,纵距1.50m,内立杆距墙0.3m,最大步距1.5m。 6.8.3.2满铺脚手板,同时施工按五层考虑。

45

6.8.3.3钢管Φ4833.5mm,热轧Q235钢,其拉压弯强度、抗剪强度等要满足强度要求。

6.8.3.4施工荷载按2KN/m 2考虑,施工时不得超载。

6.8.3.5连墙杆考虑三步四跨,挑杆与楼面采用在梁内予埋Φ20钢筋固定2处。

6.8.3.6搭设后要进行检查验收,符合标准要求,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做好锚固点、连墙杆、安全网封闭等相关检查,存在隐患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处理。

6.8.4电动吊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6.8.4.1电动吊篮搭设前要先检查吊篮和索具器件的坚固性和质量可靠性,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8.4.2先将屋面的平衡重力和承力拉杆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索具和电动设备的安装就位。

6.8.4.3外用吊篮组装成型后与吊索牢固,并用保护索具把吊篮和承力架连接后,即可进行操作。

6.8.4.4保护索具要保证每起降一次,锁定一次,施工中经常进行吊篮索具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8.4.5脚手架、吊篮具体施工方法详见《脚手架施工方案》和《电动吊篮施工方案》。

第九节 楼地面工程

6.9.1基层处理:

1)地面灰土垫层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表面平整。

2)砼垫层配合比准确,振捣密实,铺料厚薄一致,砼终凝前抹压1~2

46

遍。

6.9.2找平层:

1)找平层铺设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在砼基层上铺设时,将砼基层浇水湿润,铺设时先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随刷随铺设找平层。

2)卫生间有防水要求的楼面,在铺设找平层前,应检查地漏标高,并对钢管、钢套管和地漏等穿过楼板处的节点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将四周稳牢堵严,进行密封处理。

6.9.3卫生间防水暂按聚氨酯涂膜防水层考虑。

1)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清理基层—涂刷聚氨酯底漆—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表面保护层。

2)涂布底层涂料(甲组分料:乙组分料:二甲笨=1:1.5:2重量比)采用油漆刷刷细部,长把刷大面施工,涂布量为0.15——0.20kg/m2。配制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甲组分料∶乙组分料=1∶1.5(重量比)。要注意:称量准确,甲乙料混合偏差不大于±5%。

3)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在阴阳角、排水口、管道周围、预埋件及设备根部、施工缝或开裂处等需要增强防水层抗渗性的部位,应做增强或增补涂布。

4)在前层涂料固化干燥后,应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再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涂布顺矢立面后平面,矢细部后大面两道间隔时间以手感不粘为宜,一般为24小时。用塑料或橡皮板刷均匀涂刮,力求厚薄一致,厚度约为1.5mm(即1.5kg/m2)。

5)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涂刮第二道涂膜。

47

6)第二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mm的石渣,增强涂膜与其保护层的粘结能力。

7)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设置保护层。基底平整、清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10%)不应有较大的孔洞、裂缝、凹凸不平和起砂现象。

8)管道部位要抹平压光,管道的套管应高出30mm,凡管道穿墙、穿楼板的缝隙,必须封堵密实,表面光洁;穿墙、穿楼板的工艺孔洞均应在安装后用非燃材料堵严。所有管件及与地面相联的设备,应在涂刷前安装牢固。

9)涂膜材料及无纺布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

10)涂膜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不得有渗漏现象。

11)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干燥(采用厚1.5—2.0mm的1m2橡胶板材覆盖基层表面放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的橡胶板一侧也无凝结水痕,则含水率不大于9%,表明干燥)。表面洁净、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形成钝角,底漆涂布均匀、无渗漏现象。

12)涂刷聚氨酯底胶及附加层的涂刷方法、搭接、收头应符合规定,应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无损伤、空鼓等缺陷。

1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应涂刷均匀,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不得有损伤,厚度不匀等缺陷。

6.9.4水泥砂浆地面面层

1)施工工艺:清理基层→冲筋、贴灰饼→铺抹砂浆→找平、压光→养护。 2)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前,将基层表面的积灰、杂物清理干净,凸陷处用1:2水泥砂浆找平,表面光滑处凿毛并清刷干净,抹灰前1天浇水湿润,表面积水清除,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砂为中粗砂。

48

3)铺抹1:2(体积比)砂浆面层时,随即用刮尺刮平,用木抹子压实,砂浆吸水后,用铁抹子抹平压实至起浆,如局部砂浆过少,可用笤帚稍洒水;局部过稀,可均匀撒1:1干水泥砂来吸水,顺手用木抹子槎平,但切不可撒干水泥,避免颜色不匀,造成龟裂起皮。

4)压光时,不可易加素水泥浆压光,以免起皮。

第十节 门窗工程

6.10.1门窗框的安装在抹灰前进行,扇及玻璃的安装应在墙面、楼地面完工后进行,门框的安装标高以室内墙面上弹的+50cm平线为依据。

6.10.2防火门安装及验收要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6.10.3塑钢窗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五金配件各予埋铁件数量位置、埋设方法必须符合要求。

6.10.4窗框表面距墙皮表面尺寸应一致,立框后不得随便移动,安装时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无锈蚀现象。

6.10.5窗安装时应选用钻头钻孔,然后拧入自攻螺钉不得直接锤击打入。 6.10.6窗的安装需整体考虑,依竖向控制线、水平控制线就位固定。 6.10.7窗外框与墙体连接要加设弹性连接片,与砖墙采用膨胀螺丝连接固定。

6.10.8窗外框与墙体间使用矿棉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留1~2mm,填嵌密封胶。

6.10.9塑钢窗安装固定后,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合格后再进行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处理。

第十一节 抹灰工程

6.11.1施工工艺

49

6.11.1.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修补→墙面满挂铅丝网→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贴灰饼→冲筋→做护角→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封底漆。

6.11.1.2基层处理

1)基层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专用砂浆抹灰基面刮糙,或刮界面剂胶抹一层。待基层修补完后为防止基层与抹灰层空裂采用墙面满挂一层铅丝网,用钢钉以间距30cm梅花形钉入墙面基层。凡在砼结构表面抹灰应将其表面杂物及油物清除干净,喷洒素水泥浆(内掺水重5%的108胶)一道后再做抹灰基层。

2)门窗口与墙面交接处用相应填充材料嵌填密实,塑钢门窗框与墙交接处用泡沫塑料条或油毡卷条填嵌,缝隙表面留5~8mm的槽口用砂浆嵌填密实。

3)墙面的脚手孔洞应填塞严密,水暖、电气管道通过的墙洞和楼板以及剔槽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4)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铺设金属网,接缝宽度从缝边起每边不小于10cm。 6.11.1.3施工要点

1)先将房间规方,小房间可以一面墙做基线,用方尺规方,大房间要先在地面上弹出十字中心线,然后按基层面平整度弹出墙角线。

2)抹灰一般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以便做到减少修理,保护成品。 3)抹灰后应自上而下浇水湿润,一般在抹灰后1-2天,每天不少于2次。 4)在墙面上用2m托线板进行挂线贴灰饼,室内外墙面、柱面等的阳角用1:2水泥砂浆做出护角,然后做竖筋刮糙。

5)底层抹灰应压实粉平,使其粘贴牢固,中层应在底层稍干后进行操作,并用刮尺和木蟹打平整。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1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