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更新时间:2023-06-06 06: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热学秦允豪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秦允豪编)
习题解答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1 解:
W
V2V1
PdV
T C
P
RTv b
(1)P v b RT
vf
vf b
W dv ln v b viv b
i
BB
P RT 1 Pv RT 1
vv (2)
RT
W
vf
vi
1vfB 1 RT 1 dv RTln BRT v vivi vf
4.2.2 应用(4.3)式
W
V2
V1
PdV
且PV
PiVi k
vf
P PiViV
W
VfVi
dV PiVi
PiViV
11
V
1
vi
故有:
1
11
PiViVf
1
Vi
1
(应用了
PiVi PfVf
1
PV
f
f
PiVi
)
4.4.2 (1)
P
RTv b
av
2
dv
W Pdv
RTv b
v
a
2
dv
V2 b 11
a RTln V b VV1 12
(2)
u cT
av
2
dQ du
C V d
dTdt V V 当V C时,
Q
∴CV C
T2
T1
CdT C T
4.4.3 水蒸气的凝结热即为定压状况下单位质量物质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在等压下此值即为比焓变化,即:
lV H
m
h 2545.0 100.59 2444.4kJ
(系统放热)
4.4.4 铜升温过程,是等压过程
H QP
T2
T1
CPdT
2
T2
T1
1
a bT dT aT bT
2
2
T1
T2
a T2 T1
4
b2
T
22
T1
12
5.92 1200
2.3 10 1200 300 2.47107J mol
1
2
300
2
4.4.5
QP hNH3
12
hN2
3
3 1
hH2 29154 8669 8468 46190.5J mol22 2
1molO
1
4.4.6 在定压情况下,1molH
5
2
和2
1
2
化合生成1mol水时吸收的热量为
Q H 2.858 10J mol
(系统放热Q' Q)
每产生一个水分子有两个电子自阴极到阳极,生成1mol水有2NA电子到阳极。总电量为
q 2 1.60 10
19
6.02 10
23
C (q 2NAe)
23
两极间电压为 ,A q
AQ'
1.229 2 1.60 10
19
6.02 10
5
2.858 10
82.84%
4.4.7 设1mol固体状态方程为:v v0 aT bP,内能表示为:u CT aPT,
a,b,C,v0均为常数。
求:(1) mol h (2)molC
P
,CV
解:(1)由摩尔焓定义h u Pv CT aPT P v0 aT bP
h CT Pv0 bP H h h CP' C' C PP
T T T P P P (2) a)
2
∴
CP
T
CT
Pv0 bP
2
P C
u
CV
T V b)
P
1b
v v0
aT
u CT
ab
v v0
aT T
abv0
2ab
2
CV
a u
C
b T V
a T
v v0 aT
C
a
2
ab
v T
(或)
C
ab
a T bP C
b
T aP
4.4.8 因缓慢加热,可认为气体吸热膨胀是一个等压过程,质量为m的气体吸热
dQ mCPdT (1)
PV
m
由
Q
RT
,
R
CP
m
T2
PV
RT
(2) PV
R
5
PV
∴
dTT
T1
CPln
T
2
T1
3
29 10
3
1.01 10 18.31
4.5.1 (1)导热板固定,A中气体为等容加热;B中气体为定压膨胀,且为准静态的,搁板导热, TA TB T
Q CP TB CV TA CP CV T
QQQ334.4
T 6.71K
75CP CV6R6 8.31R R22 55
QA CV T R T 8.31 6.71 139.4J
22
QB Q QA 334.4 139.4 195J
0.99 10ln
293273
24.7 10J
3
(2)隔板活动,A气体等压膨胀;隔板绝热,B中气体温度不变。 QB 0 TB 0 QA Q CP T
Q2Q2 334.4
T 11.50K
CP7R7 8.31
gh 1
P P0 dp dz 1 CT P0 RT4.5.2 利用,证明:
g
证明:(1)由绝热过程方程T
P
1
C
P 1
T T0 P 0 (1)
(2)将(1)代入dP表达中
dP P
RT0 P
g P0 1
dZP
1
dPP
g
RT0
P
P0 1dz
→ →
P
1
P0
P
dP
g
RT0
P0
1
h
dz
1 1 P 1 1 1
→
P0
g
RT0
1
P0
h
→
1
P 1
1
P 1 1 gh g 1
P0 P0 h 1 P0 RT0
RT 0 → (2)
(3)注意到
CP
1
1
R
,即: 1
CP
R (3)
P
P
(3)代入(2) 0
1
gh
CPT0
gh 1
P P0 1 CT P0
CT
h P0 1
g
DIS:将(2)式整理,代(3)进可得
V
a0
P膨胀,证明
2
1
P P 0
4.5.3 理想气体按
V
a0
C CV
a0
2
TV。
证明:(1)将(2)
P整理得: PV
a0 多方指数n 2
2
Q u A CV T
1n 1
P2V2 P1V1 CV T P2V2 P1V1
CV T
M
M
R T C R V T
C
Q T
(3)
CV
M
R CV
PVT
CV
PVTV
2
CV
a0
2
TV
NOT:
CV
M
CV
CV为热容量,CV为摩尔热容量。
C
RT
PVM
P
(4.67)
RT
u
1
CVT u0
1RT
u0
4.5.4 注意到
1
(1)
1C
2
u0
u
∴
h
1
CPT H0
Const
1
RT
1 R
(2)
1
T H0
1
H0
h
∴
Const 1
1
C
2
P2
TP4.5.5 (1)右则初态 P0V0T0 、终态 P2V2T2 ,由绝热过程方程0 0
T2
(1)
A u右
1
P2 CV T2 T0 CVT0 1 P 0
11
32727
T0CV 1 CVT0 1 CVT0 RT0
8 8 2 R
CV 2R
1( 1.5)
1
2 27 3
T2 T0 T0
3 8 (2)由(1)式:
(3)左侧初态亦为 P0T0V0 ,终态为 P1V1T1 ∵ 活塞可移动,
P1 P2
278P0
V2
RT2
P2
P0V0T0149
T2P2
P0V0T0
,由PV RT 3T0
42 V0
279
P08
V1 2V0 V2 V0
278
T1
P1V1P0V0
P0
149
V0
T0
T0
214
∴
P0V0
T0
12
(4)由第(1)所求,左侧对右侧作功
Q u右 A CV T1 T0
12
A
CVT0
CVT0
4.5.6 过程很迅速,可认为是绝热的。
V1 V 2 C,T1
T2
1
1919 21 1
CV T1 T0 CVT0 CVT0 RT0
42 4 2
由TV
1
1
,
5
V
1
43
r
3
T1
r2 r1 T
2 3 1 r1 3 10 3 102
3 1.4 1 15 46.4 696m
DIS:该题估算的结果与r的取值相关性太大。 (1)上面的运算取 1.4,r2 696m。
7
CPCV
52R 1.4R
但当
,对应双原子,常温情况,显然与题意不合。
9
2
5
(2)若为双原子,取高温
r1 r2 10
2
R R
97
1.286
2
1 9 3 1
7
3232m
则:
(3)由此,按绝热膨胀模型对“火球”半径的估算无实在意义。
4.5.7 该题描述测 方法是1929年Riichhardt设计的,简易描述为如图。令平衡位置y 0,y向下为正。
(1)y 0处,活塞受合力为零。
P0A mg PA 0
PA P0A mg (1)
活塞偏离y 0处,受合力不为零,当活塞运动至y 0之下时,气体被压缩(可认为绝热的),气体压力变为P1A,且P1 P
V yA V,故 V dV, P可记为dP
有:P1 P dP,活塞受合力
F P0A mg P1A PA P dP A AdP
负号表合力方向与y反向,指向平衡位置y 0。
气缸内气体变化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满足PV微分得: PV
1
C。
dV VdP 0 PdV VdP 0
dP
2
P
V
因dV Ay,上式化为:因此得:
F AdP
dV
A PV
y
PAV
y
(2)
(2)式满足F ky,(准弹性力)活塞作简谐振动。 (2)活塞活动的微分方程为: mdydt
22
F ky
2
mV
km
2
T
2
2
mk
PA
(3)
2
APT(3)将(3)式改写为:
4 mV
2
2
4 mV0
P0A
2
22
4.5.8 (1)如图,水银总长度为h,y 0处两边水银等高,为平衡位置。总质量为m,截面为A。 水银密度
mAh
左管水银柱下y,则高差为2y, V 2yA 压强差为P g2y 指向y 0处的回复力
F PA gA 2y
mAh
2
gA 2y
2mgh
y ky
F是准弹性力,水银柱将作谐振动 水银柱运动的微分方程为
mdydt
2
F ky
1
km,
T1
2
2
mk
2
h2g
DIS:考虑水银柱与地球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运动方程亦可求解。
中图为振动初态,全部水银静止,质量为 m max上升
ymax
,具
a
有
x的
m m
gymax
势能。
右为振动任意状态,全部水银以v
1
运动,具有2
动能,m为全部水银质量, m部分上升y,具有 mgy的势能。 由机械能守恒:
mgy
12mv
2
mv
2
m maxgymax
v
dy
y
S m gS m hS m max ymaxdt
1
2 ymaxSgymax Const ySgy hSy2以上五式得: gy
2
12
hy
2
Const
hy 0 y 2gyy
2g
(2)水银柱振荡时,右端被封闭气柱经历绝热过程,设水银柱平衡时,右端气柱长L,左
h
y
2g
y 0
T1
2
2
h
端水银上升任意位置y时,右端气柱长度为 L y ,由绝热过程: Py L y S P0 LS
其中P0
gh0
L
Py P0 1 P0
L y 对微小振动y L 可改写为
hy yy
Py P0 1 1 P0 1 1 P0 P0 0 gy
L LLL 1
m gy mv2 m maxgymax AP
2由功能关系:
式中AP是由于右端空气压强AP
Py
与左端空气压强P0对水银柱作功之和,且
max
P
y
y
P0 Sdy
或
dAP Py P0 Sdy
将上述功能关系改写为:对t求导,将dAP代入:
ySgy
12
hSy
2
ymaxSgy AP
Shy 2 Sgyyy
dAPdt
Py P0 Syh0L
P
把
y
P0
结果代入:
Py P0 2 gy h y
y
gy
或
上式为右端封闭后,绝热条件下,水银柱作微小振动的运动方程,故水银柱作谐振动,
2 h
hT 2 1 202
g h0g 2g 2g h L L
h2
T1 h02g 1 T h2L 2 h 0g
2gL(3)由T1和T2得:
h0 1
g y 0 2g
h L
2L T1
h0 T 2
2
1
4.5.9 (1)氮为双原子气体即:
Cn CV
Rn 1
2R
CV
5
52
R
,经历了多方过程Cn 2R
Rn 1
3
2
n
R 2R
R
2
R
n 1 n 3
故该过程满足的方程为PV C PV C
3
P
P0(2)由过程方程:P30V0
P 4V0
64PV0
64
A PdV C
dVV
3
1
2P3
110V0
16V2
0V2
0
1
2 15
PV 15 8.31 16 0032273.15 1064J (负号表对外作功)
u
M
CV T
52
R P2V2 P1V1
5 P02 4VP
640 0V0
5 P0V02
P
515P5 15 160V0 32 0V0 32RT0 5 1532 8.31 273.15 5320J
(内能减少)
Q
M
CnT
M
2R T2 T1 2 P2V2 P1V1
2 P0V0 PV
1515 1600 RT 80 8 8.31 273.15 4256J
(系统放热)
DIS: u Q A 4256 1064 5320J故不必每一个量都求解。
Pn
1
V2
4.5.10 (1) PVn
C
P 2 V1
ln P1 n P ln 0.1020.05
1.19 1 ln V2 ..2ln4 2.3 1
(2 u
M
M5
CVT
2
R T2 T1
52
P2V2 P1V1
5
4.1 10 3
0.5 10
5
2.3 10 3
5
2
1.0 10
52
2.05 10
2
2.3 10
2
62.5J(内能降低)
Q
M
T
CR5R
(3)
Cn 其中:
n CV
n 1
2
R
1.2 1
52
R
M 5R T5
2 T1 P2V2 P1V1 62.5J 2 2
(4) u Q A
A u Q 62.5 62.5 125J
4.5.11 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P a bV(a、b为常数)的过程方程,求C。 解:(1)P a bV dP bdV (1) 对一mol气体:PV RT PdV VdP RdT (2)
)
Vd由(2)式代入(1):P VbdRdT
RTd
P bV dV RdT
或
PdV
RPdTP Vb
dV
P Vb
RPdT
2P a (3)
RPdT2P a bV bV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微分表达式du dQ dA
对一mol气体:CVdT CndT PdV (dQ CndT为多方过程) 将(3)式代入:
故:
CndT CVdT PdV CV
RP
2P a (4)
RP2P a
dT
Cn CV
(3)由(4)式:Cn CV f P 该过程热容量不是常数。
4.5.12 理想气体mol热容为
Cm C0
a
T,求准静态过程方程。
解: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微分表达式du dQ dA
PdV CmdT CVdT PdV CV Cm dT (1) 由PV RT
dVV
P
RTV
Cm C0
a
T 代入(1)
CV C0
T
a
TdT CV C0dT adT
2
TT (2)
aT
R C0
R C0
aT
R
(2)两边积分
lnV
R
RlnV CV C0 lnT
CV
C0
lnT
aT
aT T
CV
C0
ln
R
VT
CV
aT T
V
CV
e
即:e
V
Const
4.6.1 (1)如图一,等温线T1与绝热线交于a Pa,Va 。 P P
V 由PV C PdV VdP 0 V T
P P 0 VV SV由PV C P
将上述两式代入a的参数,依题意:
dP
dV
Pa
aa
Pa
0.714
10.714
1.4
∴
CV
R
1
R0.4
52
R
(2)将P T图转化为P V图(二) 该循环过程的功A A12 A23 A34
A12 0
A23 2P1 V1 V2 RT1 2RT1 RT1
V2P1
A34 RT1ln2 RT1ln RT1ln2
V1P1
A RT1 RT1ln2 RT1 1 ln2 0 (该循环为正,循环
对外,系统作净功) (3)Q1 Q31 Q12
Q31 RT1ln
V2V1
RT1ln2
52RT1
Q12 CV 2T1 T1
2 1 ln2 5 2ln2
AQ1
RT1 1 ln2 RT1ln2
2
52
RT1
5
3
4.6.2 (1)A R 3.14 1 10 10(2)
32
314J( 0系统对外作功) 32
2 10 3 10
5
3
u CV TC TA 3 PCVC PaVa
5
3
2 10 1 10
5 3
4 10 10 600J
(3)QABC uAC AABC
AABC
12
R SAC31 157 3 1 10
2
3
2 10
5
557J
QABC 600 557 1157J
(4)循环过程为P V图上的园,过程方程为:
P V 1 2 2 P V 0 0
22
其中P0 5N m
V
2
,V0 10
3
m(为标度),若改变P、
2
3
轴标度,循环过程为椭园,其过程为:
P 2P0 2
2
PV
吸热和放热的转折点是绝热曲线与循环曲线的切点,如图。
dP
dP
dVdV 循环 绝热 交(切)点处斜率应满足:
V
2V0
2
1
dy dy
dx 循dx 绝 22
y 2 x 2 1 循环曲线
yx Const 绝热曲线 VP
x y
V0 P0 则: 令:
5
x 2
yx
CPCV
2
32
R R
53
由此得:y 2
转折点在循环曲线上,故其坐标 x,y 应满足的二元二次方程组为:
3x x 2 5y y 2 0 22
x 2 y 2 1
该方程组的两个解,即为两转折点M、N的坐标。
P
P0V
20
V
2
PV
2
P0V
20
Const
4.6.3 c a过程方程
可改写为
9P0
Tb
故c a过程为多方过程,其多方指数n 2。 (1)Qa b CV Tb Ta 且P0∴
Qa b
32
R 9T0 T0 12RT0
Ta Tb 9Ta
2
Qb c CP Tc Tb 且PV
T0
2 3
RT P
P C
2
C
P0
Tc
2 3
9P0
Tc 27T0
Qb c
52
R 27T0 9T0 45RT0
Qa c Cn Ta Tc Cn CV
R
3R
R
11
R
n 12 36 11
Q c a R T0 27T0 47.7RT0
6
1 (2)
Q2Q1
1
Qc a
Qa b Qb c
1
47.7RT012RT0 45RT0
1
47.757
16.3%
4.6.4 解:(1)由图可知,两个循环绝热线相同,则:
Q2 Q2
'
Q2
Q2 RT2ln
'
V3V4
1234
AQ1A'
'1
AA Q2
A'
'2
1 1
T2T1 T2T1
3
QA' Q12'3'4 '
Q Q2,由上两式得: 注意到2
'
'
T1 T1 T2
'
A'A
'
T2 373 273 1
273473
42.3%
1.6 10800
273 473K
' 1 (2)
T2T1
4.7.1 解:设锅炉、地下水、暖水系统温度分别为T1、T2、T3,如图为热机Ⅰ和制冷机
Ⅱ组合而成的动力暖气装置示意图。
T1 273 210 483K T2 273 15 288K
T3 273 60 333K
热机的效率
AQ1
1
T3
T3
Q1A 1 TT1 1
T2
Q2
T2T3 T2
A
AT3 T2 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则暖气系统所得的热量为:
Q Q3 Q4 Q1 A A Q2 Q1 Q2
Q2
T3 Q1 Q1 A Q1 1 T3 T2T3 T2 T1
T T2
1 3 Q1 1
T3 T2 T1
T T2 288333
1 3 H 1 H 1 1 T3 T2 T1 333 288 483
288150
H 1 H 1 1.986 3H45483
QT2
2
AT1 T2 4.7.2 (1)(其中A P)
(2)如图所示,夏天空调制冷时为逆向卡诺循环,无论连续工作还是间断工作,其作功
T2
T2
装置提供的平均功率统记为P,显然连续工作时P P0极大,间断工作时应大个折扣。 则:Q1 Q2 P
Q1
空调的循环是可逆卡诺循环 T1
Q2
T2T1 T2
P
Q2T2
由此可得:
dQ'
因dt,(单位时间室外向室内通过热传导传输热量) 为保持室内恒温,室内应处于热平衡,故应有:
Q
dQdt
Q2
D T1 T2
D T1 T2
T2T1 T2
P
或
PDT2
T1 T2
(1)
P 22
T2 2T1 T2 T1 0
D 整理该代数为方程:
2T1
PD
解此方程,舍去T2 T1的解:
P
T2 T1
2 D
P
1
T2
P 2
2T1 4T1
D 2
2
2
P P
4T1
D D
DIS:因连续工作上式中
P0 max
(3)题意T1 293K,P 0.3P0,T1 303K时,所求的是P P0对应的T1值Tmax。把(1)式分别用于上述情况: T1 T2
PDT2 P0D
a
3
0.3P0
D
T2
(2)
Tmax T2
Tmax T2
T2
tmax 38.26 C
(4)冬天,空调为热机,作正循环。
Q1
Q2 Q1 P0 且T1
'
'
T1 T2 311.26K
'
Q2T2
'
Q2
'
T2T2 T1
'
P0
Q'
dQdt
DT2 T1
单位时间从室内向室外通过热传导传输的热量为:室内亦应热平衡:Q' Q2
T2 T1
'
'
'
'
P0D
同理,
T2
T1 T2
'
P0D
T2
将(2)代入:T1 T2 Tmax T2 2T2 Tmax
2 293 311.26 274.74K t' 1.74 C
4.7.3 (1)依题意,系统作正循环,与上题同法
Q1
T T T0Q2 Q1 W T0
Q' T T0 且Q' Q2 (3)
Q2
Q2
T0
W
Te T0
T0Te T0
W
Te T0
W
T0
1W
Te T0
2 取Te T0的解,
Te T0
W
1 2
4
2
4W W
T0
或
T0 W (4)
'
(2)由(3)式 Te T0 W (Not W即为P,题误)
'
∴
Te T0
W
显然(5)式方法比较经济。
(5)
正在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课外阅读《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包含答案)04-07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11-04
2013年湖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地理教学教法试题(一)05-17
四川省2022年高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04-06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03-26
吉林长春南关区2016中考一模试卷--数学(解析版)04-12
2019年中国无线充电收发模块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商机研究咨询04-22
电控发动机教学进度计划10-11下12-29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热学
- 热力学
- 第四章
- 习题
- 定律
- 解答
- 秦允豪
- 浅议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
- 2014年黄浦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男子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 兰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兰州市名中医师带徒工作细则及考核办法(试行 ...
- 湘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最新教案
- 浅析兰州大学游泳馆建筑设计的难点及先进性
- 中级财务会计第六章作业
- 哲学流派——实证主义
- 浅谈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 2013江苏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完美打印版)
- 4.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关于富液式铅酸蓄电池补水问题的说明
- 2015-2016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测试卷及答案
- 石材销售合同(工程用)
- 2020年二级建造师房建的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语音编码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七年级数学角练习题
- 就业质量是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主要矛盾上
-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方法探讨
- 雅思阅读攻关三十六计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