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300讲全集
更新时间:2024-03-26 1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
第1讲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学论语,春天的时候开始,年轻的时候开始。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 深刻的人道情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 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
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
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
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 第3讲君子务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学而第一》 【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第四》
人之道:人应该走怎样的道!受到好的教育,你就应该知道人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儒家强调从根本开始教育
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资料,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我以及子贡; 政事科:冉有跟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夏。 《论语》内容分类: 孔子自己说的话; 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 孔子与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 孔子学生说的话。 第4讲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一》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的,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重点在“仁”,首次出现。 孔子思想核心:承礼仪,启仁
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
孔子不停的教人择善,人生变化无常,总会有很多选择,我们选什么,当然是择善了,但总会有错误,之前错了,那么之后的选择应凝补回来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 第5讲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译】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三”在古代代表多数,
此处的“习”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
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
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
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你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
当发现自己没有问题的时候,再去找别人的问题 这是曾参的话,不是孔子的话。 第6讲余力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 【译】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不只是青少年,青少年也会长大,为人父母——要普遍关怀别人
仁:自古以来都是教育子女做好人,做好事,为什么只有孔子成为了一个学派,因为它是一个体系
人在社会,要学会这些道德要求,你会感觉到说那我守规矩,修德行善不是比较吃亏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很强调,你修德行善会有内在的快乐,否则你只看外表的话,会觉得谁好像比较照规矩来。在许多方面会比较不太顺利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是长期的考虑。 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
时雨:及时雨,学习最困难,最迷惑的时候指点一下 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一种是人格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都是一种与人相处自我要求能替别人设想。人格教育必须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不能说是只是被动而已,所以讲道德的问题关系就非常得明确了。 道德,主动和被动是有天渊之别的 第二种是人才教育
是用之于外,你在社会上是个人才,你可以服务社会,有所贡献,但是人才,它是特殊的一种条件,有某种专长就可以了。 第三个是人文教育
就看你怎么样利用休闲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生命,让它感觉到生命,很有次序,然后也能够和谐,不断地成长发展。 第7讲君子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学习儒家它的后果是在内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考试不一定会考得好点,不一定会顺利地升官发财。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证我这样做之后,合乎一个做人的要求,我应该有快乐由内而发。学习儒家一定要体验,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觉得更为坦荡,更为快乐。如果说你做的时候,内心也不觉得快乐,代表你是勉强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来做的话,不一定有这些成就。 不如:不相似
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于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类以来不管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话,你只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做到孔子说的要求犯了过错去改正。会不会快乐,这需要体验,我们可以从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后就会发现,别人对我们也比较尊重了,我们对自己也比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 人最难的就是改过,过错与性格有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孟子:一天偷一个变一月偷一个 第8讲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第一》
【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终”:就是生命的终点。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 “远”是指远祖,“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 不忘本,饮水思源
民德归厚:此处的德是中性的词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西方比较重视个体,他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而中国人会把这个家当作单位,像在《易经》里面,坤卦就提到一句话,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把一个家庭从开始到现在,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等于是说你就有很多福报,那如果说这个家族一路下来做很多坏事的话,他的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当然这种观念是比较浮泛,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跟个人之间还是有他的特殊的关联,像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西方跟中国各有特色,家庭是一个群体组成的,它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是好的,但
是你不要忽略掉他的个性。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对孩子的个性就比较能尊重,做孩子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就能够也尊重父母亲。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的是互相忍让。
中国过分重视家庭、关系、人情,往往忽略了法律、
人权,个体发展,西方世界过分重视个人则更可怕,往往变成孤独一人 希腊人讲如果一个人不讲城邦,他就是一个白痴。 人应该来自家庭,进入社会,最后又要回归家庭。 父母、子女相互理解 第9讲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
【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礼代表区分,乐代表和谐
有秩序才能有和谐,真正的和谐是有秩序的。不能为了追求和谐而和谐,追究和谐首先要守礼。在现代来说是守法,合乎道义,有正当性 美:合理想,值得欣赏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第一》
【译】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开始做好事,我有爱心,久了之后就失去爱心了,变成例行公事了! 第10讲敏于事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一个人多追求物质欲望,就少了时间去学习了
做到三点,孔子就认为你好学了,这显示的是一种特殊模式,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
“不要只看到别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 ——《圣经新约》
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
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 第11讲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
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 第12讲知己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
【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 第13讲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史记五帝本纪》 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
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 第14讲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
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 第15讲刑与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 第16讲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 第一个立志于学习; 第二个立志于行仁; 第三个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
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
第17讲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天命”的两个重点:
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做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做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
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 “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
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第18讲无违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 第19讲色难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
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 第20讲人无所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 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 第21讲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一般的理解都是说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不会给学生随便去分出什么类别,不去区分国家、背景等,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很乐意地教你,没有任何保留。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我没有任何隐瞒的,我任何行为都在你们前面表现,代表身教重于言教。 儒家思想之可贵就在于孔子发现靠外面的规范、靠法律、靠各种政令来要求已经是没什么效果,老百姓避开这种惩罚,但是不一定有羞耻心。但是如果靠内在的引发你自觉,让你自己愿意去行善避恶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温故而知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第22讲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
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 人才教育:在社会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社会地位; 人格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 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社会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
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 第23讲先行后从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贡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孔子学生分科: 第一科当然是德行; 第二科那就是言语; 第三科是政事; 第四科是文学。
言语科排第二是因为说话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表达,叫做言为心声。我说话是表达的我的心意,还要看这话是不是恰到好处,所以在《易经》里面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的时候不是说有话直说,还得看对象,对象如果不能理解,你这个直说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但是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只不过你在修辞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方面你要用心。要不然你对不一样的人都讲同一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到最后恐怕产生很多误会。
不说话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懂,无从发问;一种是完全了解,不必发问。 第24讲人我互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 第二个阶段是人我互动; 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价值观作为参考,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反之你有一套价值观,就知道我现在做这个选择,在哪一个层次,行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儒家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整个世界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学习以及在介绍儒家的过程,要避免让它变成教条,那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要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也就是后来孔子很强调的“吾道一以贯之”。而这个系统说出来之后才能让人的生命从小到大,从生到老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是要遵循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25讲好学深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求知的阶段: 第一个叫做你得到许多信息,叫做资讯; 第二个叫做你获得的专业的知识; 第三个你得到人生的智慧。
知识构成系统: 《诗经》代表文学 《书经》代表历史 《礼经》代表生活规范 《乐经》代表音乐、艺术 《易经》代表哲学
这五本都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你认真学的话就可以把某一种专门的知识彻底了解,有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重要一段话。这是提醒我们学习的方法,跟你思考要配合起来,要以自己的心得为重。我们常常讲人生的发展,其实用三句话来说:好学、深思、以及力行实践。 第26讲批判与包容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
“异端”这个字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是说我有一种立场,跟我不一样的立场称作另外一端,异端就是另外一端,所以讲异端的时候跟我这一端其实是平等平行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心态。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这个人基本上是,能够欣赏差异的,别人跟他不一样他也能够想说他恐怕有他的道理;别人跟他一样的话,他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别人了解他的立场。我们在做人处事上,也可以向孔子学到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对,也许你在这个角度上,今天看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对。孔子这段话跟他前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都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完整了。
九流十家,诸子百家,你研究得过来吗?站在异端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想法。真理不一定越辩越明
孔子主张道不同下相为谋,大家不妨各自去发展,不同的阶段之后可能就改变了 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无君,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国家呢 墨子:兼爱,同时并且平等的爱每个人。儒家讲爱是有差别的
孔子比较温和,孔子可以欣赏差异。但到孟子时就平一样了,如孟子批评墨家就很激烈 第27讲求知的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其实都并没有真的了解,而他们所知道的都是很有限的片段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你就要说不知道,这样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要求、更大的动力。至于知道的就要说知道,代表你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人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虚心。我们要设法从无知变成有知,要不断去探讨,人生的重要是在于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去知道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已经有的知识,再不断增加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但对于像子路这样的人有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不知为不知”比较难做到,但只有说“不知道”才能获得别人的指点,才能学到知识, 苏格拉底,最有智慧的人,访问:城邦政治家,作家,科技专家造军舰的,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都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神为什么说我是最聪明的,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第28讲言行与成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儒家讲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既然在社会上就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一个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各种规则,包括明的、暗的。那这个时候你多去了解,多看多听,然后去说一些自己有信心的话,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或者责怪了,自己也不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所以我们学到儒家的时候,就看到孔子他对于从政做官也好,对于在社会上求职安身、赚钱也好,他是非常理性的态度。
子张年纪很轻,但志向很高。古代学习做官是为民服务的途径,问怎样做官是很合理的,没有不良目的
能不能察言观色,能不能适当的表达自己
世界本来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重要的是怎么合适的表达自己
思考之后再做,免得以后后悔。千万不要话没出口,就意思到可能会得罪人。不要趁一时之快,也不能想太多,想太多就什么也不说了,说话是非常难得的艺术。
做事就不能回头,时间不能回头,人生只有一次,不能回头。每一次都当最后一次,全力以赴
今天准备得不好,以后补救吗?没得救,因为下一次不是今次。但是可以提高 人生本来是不完美的,今次没做好,所以要不断自我超越 第29讲推己及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第二》 【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定落实在道德的实践上,换句话说,要把国家当作学校,把政治当作道德方面的教化。儒家是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的人群单位都能够改善自己,再让整个国家,整个天下都能够上轨道,这种想法是很值得珍惜的。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也不妨碍他值得我们去取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相对于其他的宗教,儒家这种思想显然是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如果人间不理想,那你就要修炼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进入一个更理想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世界要交给谁来负责,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想那我们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那这个世界怎么办呢?儒家是不怕这样的挑战,不畏这样的艰难,他就要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是要从事政治的活动,要让政治设法提升它的品质。随之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更大的安顿,而他们的生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德行修养上完成人性应该有的一种目标。
孔子定公九年才出来做官,51岁了。中都宰一年,司寇,司空 第30讲谄媚与怯懦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
采取行动,就是懦弱。
儒家思想是重视现实的人生,不管过去如何辉煌,那是祖先的成就。我们也不要问将来怎么样,因为将来很难预测。我们要把握的是现在我们活着的这些人要如何面对今天的挑战,好好尽责任,把该做的事做到。这个该做的事是永远做不完的,这个社会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义的事情,都有不理想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人受委屈,需要我们帮忙、照顾以及伸出援手。同样的这个世界也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人只能够追求完美,如果一定要完美的时候,就是后来曾参说的一句话叫做“死而后已”,就是到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才能说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了,安心地离开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于宗教方面,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人是从事祖先崇拜的一个民族,那么最后可以推到对天的一种敬拜,但是天的观念是比较复杂的。同样对于祖先崇拜,也是非常正当的事情。 《论语三百讲》之二(第31~60讲) 第31讲表里如一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孔子说,我们说礼啊礼啊,难道只是指玉帛吗?我们说乐啊乐啊,难道只是指钟鼓吗?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第三》
【译】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泣。 我们对别人有各种礼仪方面表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这样表现出来才能恰到好处。否则的话,你外表一切都合乎规矩,但内心没有情感,别人只会觉得这个人好像在演戏,这是浪费生命。每一次的作为都有真诚的情感做基础,人的生命他内在就有比较强的力量,他的自我就凝结得比较完整。他的生命就比较能够显示一种长久的、长期的发展,最后慢慢累积起来形成一种人格的特质,内外表里可以追求一致,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情。
第32讲如何竞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吧,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
在希腊人观念里面,身体方面的健康跟心灵方面的美丽,可以成为对照的来配合发展。一个人如果说身体不健康,他的心智也可能受到干扰,那么相反的身心都健全了是一个很好的理想。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竞赛的时候,不要只在运动项目或者体力方面的项目跟别人竞赛,因为那个项目维持的时间很短暂,并且强中更有强中手。我们要尽量转向另外一个更公平的而长期的竞赛,那就是在自己的德行修养上不断地提升。在这一方面没有人跟你竞争,而天下人又都跟你竞争,但是你跟别人竞争是次要的,跟自己竞争那才是主要的,要不断地自我超越。 第33讲审美原则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
“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矣。”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接着说,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
譬如一个人穿上彩色的衣服,化妆化得很浓,你根本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相反的,白色作为装饰的话,可以使她原有的真实的相貌一览无遗,她原来是如何的情况表现出来。我们讲儒家的思想,这个重点一再要加以强调,也就是真实的情感才是人类生命里面最重要的根据、基础。而你外面所受的教育、礼仪都是为了帮助你真实的情感,有一个适当的表达的方式。 第34讲诚敬祖先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第三》
【译】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灵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灵在。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古人的观念或者西方人,或者我们老祖先的想法影响我们,产生作用,所以对我们来说的话,作用它才是一个检证你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否则的话,你光是在而没有用,那在跟不在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讲一样东西的本体在不在,要从它的作用来看它是什么样的本体,要看它有什么效果。西方也说你要判断一棵树的好坏,要看它结的果子好坏,一棵树长得很漂亮,结的果子不好,这棵树照样不好。果子就好像我们说的结果,你事情的结果作用如何,才能检验你前面的基础打得好不好。 孔子一生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
在《左传》里面也提到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祭祀、军事。 第35讲谨慎敬天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第三》 【译】王孙贾请教孔子,“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这句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
一个人有信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命总是会结束,如果生命结束就统统消失的话,你这一生奋斗所为何来。对孔子来说的话,当他面对人生重大的关键的时候,他就要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诚地说出内心的信仰。这个信仰就使得孔子相信,人死了之后可以得到适当的报应。孔子不是宗教家,但是他个人有深刻的信仰,这个信仰对他来说不是要逃避现实的责任,而是使他更勇敢地去承担现实世界的责任。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回避,他知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一路往前走。 第36讲和谐情感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说,《关雎》这几首诗的演奏,听起来快乐而不至于耽溺,悲哀而不至于伤痛。 “和”的内涵: 第一方面是内在和谐,我内在本身的情绪要调节; 第二方面是人我的和谐,我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有适当的关系; 第三方面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第四方面是人与祖先和谐。
孔子认为不学《诗》的话,你没有办法跟别人讲话。因为讲话有时候要比较文雅,有时候要引述成语、俗话。如果你能够引述《诗经》的话那最好,所以念书人往往都是阅读《诗经》
之后,讲话用《诗经》听起来比较婉转,不会那么直接。在《诗经》里面你可以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要有什么方式来跟别人相处,相处的时候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当你得意的时候不要太嚣张。当你失意的时候不要太难过,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有一个中和的余地。 第37讲度量与修养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说,管仲的见识与肚量太小了。有人就问了他是不是节俭呢?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公馆,手下人员不必兼职工作,怎么算得上节俭呢?这个人再问,那他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宫室的大门内设屏墙,管仲的公馆也设屏墙,国君为了宴请友邦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也安置了这样的土台,管仲这种作为如果算是懂得礼,那么还有谁是不懂得礼的?
管仲的缺点:器量小、不节俭、不知礼。
儒家里面讲人的时候有提到,人的社会是一个共同生活的范围,那么共同生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要求,那么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要看你的身份、你的角色、你的位置、你的责任何在,把这些都做好的话,个人修养你可以慢慢来,所以这是儒家对一个人比较宽厚的态度。
第38讲孔子的角色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第三》
【译】守仪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有名望的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不与他相见的。随行的学生安排了他们会面。他出来之后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的时期已经够久了,天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天要以孔子作为木铎”两个重点: 第一个代表“天”是关怀人间的,并且天随时在注意,要让一个适当的人可以出来教化百姓; 第二个就是孔子中选了,要做这个“木铎”来教化百姓。
假如天下无道,多一个你、少一个你没有什么差别,一定是你可以把”无道”变成”有道”。天下无道代表天下走向无道,天下有道
是天下走向有道,而不要做简单的二分法。从孔子开始,仪封人认为要开始走向有道了,所以他才有这么样一种既兴奋又喜悦,然后跟孔子的学生们这样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第39讲尽善尽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第三》
【译】孔子评论韶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并且善得无以复加”。评论武乐时,他说,“美得无以复加,尚未善得无以复加。” 文化的特色: 第一个,文化通过人来改造自然界; 第二个,文化形成传统; 第三个,文化具有向心力; 第四个,文化有兴盛衰亡。
一般讲到艺术创作,有一种说法叫做为艺术而艺术,意思是我从事艺术活动,绝不考虑世俗
的功名利禄,也不用考虑道德问题。西方也有很多人说艺术应该为道德而存在,道德就是善,艺术就是美,美不能独立存在。如果光说独立的美的话跟道德无关,跟社会风俗人心无关,那个美到最后恐怕造成反效果。
儒家的文艺观表述的是文艺不可能独立,文艺到最后还是回归人生。回归人生的话,就要记得人性向善,你要帮助这个人性走向善的路,才是好的文艺作品。当然你不用写得那么直接,但是他的目的最后还是要回到有益于人的身心的发展。 第40讲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
儒家强调人生是选择的过程,你要做任何事都要经过选择。选择不能重来,不能说我这次选错了,下次再重选。因为下一次是下一次,跟今天时空条件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表现明智的话,就要有先见,心里要有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选择。知道之后去选择就表现你的明智,代表你了解这是对的。
每一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专长,不要做全方面的要求,没有人做得到。所以做长辈的、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都要设法欣赏年轻的学生,某些他的专长让他去发挥,但是整个的生活,需要有一个调节的习惯,也就是能够有休闲的生活。让自己的休闲生活显得很有趣味,这才是一种人文教化的开始。 第41讲仁者安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作此选择。 一个人做好事本来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外面的压力或是金钱的诱惑,有很多理由都从外而来的;第二种是由内而发我自己愿意做好事,没有外在的干扰,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做好事,我自己愿意做,这才是儒家的思想。
儒家并不是说光教你做好人、做好事,同时也有说明做好人,做好事对你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每一个做好事的人本身是最有利的。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因为确实如此,它可以使你向善的人性不断得到实现的机会,感觉到生命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圆满。当然最高的境界还是要到行仁的阶段,到最后完全不在乎任何一切,只为了我该做,我就做。 第42讲仁者的好恶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儒家对人的看法,它不会那么天真,不会说人性本善,它也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弱点。每一个人都要做选择,每一次都是个挑战,都是一个考验,只有仁者可以喜欢好人,讨厌坏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样。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仁”就是我这个人的人生正路。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行仁跟恶是绝对势不两立的。你现在说我要立志行仁,就等于是我立志走上我个人的人生正路,那绝对不会做坏事。你跟邪恶势不两立,这个代表人性向善,因为真诚的时候,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你跟邪恶势不两立,因为你向善,
当然是反对邪恶。人性是向善的,由内心引发真诚的力量是关键。行仁者跟你所知的所有的坏事都势不两立,你对人的判断一定是只问是非,只问善恶,这样的人行仁才能真正达到一个标准,叫做无私。 第43讲富贵与贫贱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富贵跟贫贱这两者对人来说都有某种诱惑,如果给我富贵的话,我就很容易因为有富贵而忘记了根本;反之当你贫贱的时候,外面没有任何依靠,你反而比较容易收敛自己,回归内心去思考清楚,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孔子这段话说出了一般人的心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是对这两种态度不同正好显出儒家思想的最主要的特色。 第44讲用力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者与厌恶不完美人格者。一个人爱好完美的人格已经达到最好的极限了,厌恶不完美的人格,那么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会在某一段时间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的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力量不够的,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 仁的内容: 人之性:人性向善; 人之道:择善固执; 人之成:止于至善。 孔子教学的策略: 消极的:不要做坏事; 积极的:要去做好事。
孔子认为没有谁力量不够的,只要任何时候你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没有力量不够的,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选择这个路而已。而有些人不愿意选择是因为他有各种利害的考虑,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构成一个习惯,习惯形成某种轨道。你在这上面走感觉很轻松,觉得反正我不太好,别人也没有比我更好,我有点差,别人好像也比我更差,就得过且过,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人生最怕时间一去不再回来,时间是不等人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45讲走向完美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如果他比较温和,那他的过失就可能偏向懦弱这一方面;相对的个性比较刚强的人,他的过失就可能就是比较莽撞了。如果一个孩子的表现让你看不到任何过失,你就很难给他指导,因为他每一方面表现得都很好,他有时候是刻意让自己的过失不要显出来,那父母反而无从教起。所以对于有些孩子恐怕需要多鼓励一下,让他在某些事情上往前
走。孔子也说个性冲动的人,做任何事都要先商量请教,而个性较怯弱的人,就要鼓励他积极行动。最好能够做到像颜渊那样,“不迁怒,不贰过”,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
“性格”可以分为性向与风格,受教育就是要让你针对自己的做人处事的风格来加以培养,性向很难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我们有时候希望朋友能够改善,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善自己,否则的话你这一生恐怕永远跟过失在一起,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第46讲道的境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无妨。
基督教有说过,你行善的时候不要计较我做了几件好事,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一旦找到正路的话,所有的过失很快就可以化解。这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样的境界。这就说明在人生的修养过程里面你能做几件好事,那是量的问题,你的心转向正确的方向,转向光明,那是一个质的问题,质的问题显然更重要。而佛教的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是同样的意思,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放下屠刀,立地就成佛了。他一旦觉悟了生命就转向了光明,就没有问题了。 人生就在于你能够转向正确的方向,一旦转向正确的方向,你做起该做的事来就非常的自由。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做几件好事,而在于你转向善,你整个生命都已经转变了,在质方面完全改变了,跟以前判若二人。 第47讲立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却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在追求道时要分辨一些词:
第一个是必要的,你吃什么穿什么这是必要的;
第二个是需要的,比如活到老要学到老,大家交朋友的话,要经常保持来往,这是需要的; 第三个是重要的,就是所谓的道,它是你心里那个方向,你这一生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了道而可以牺牲的,像孟子后来所说的“殉道”。
所以我们有时候交朋友,跟别人互相商量,谈一谈人生的理想,确实是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这个“道”是中性的,就好像人生有路,条条大路通罗马。“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第二是人类共同的正路,应该去走的。儒家的思想所掌握的是第二点,也就是说一个念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立志于学道,那么他应该把心思专注放在内在自我的成长,而不要放在外在,那样很容易被富贵荣华所眩惑。 第48讲道义并行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忽略,一方面要行仁,因为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做该做的事;另一方面要讲明智,学则不固。我们活在世界上让简单的归于简单,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有各种社会规范,都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或是有不成文的各种规定。我们在同一个社会里面的人,容易有共识,不过不能全靠这个,这算是简单的事情。复杂方面的话,就会随时要看情况而定,要注意到我怎么样去掌握到这一次的情况,以前每一次这样做都对,并不代表你今天这样做还是对的,你对每一个人这样做都对,不见得代表你对这一个人做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真实的人生,确实非常复杂。所以孔子才会说这样的话,“无敌也,无莫也”,
无所排拒,也无所贪慕。事实上这有时候让别人很难了解,然后一切都要看道义,与道义并肩而行,我跟“义”结合在一起,每一次有问题我都会作灵活的判断做一个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第49讲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关心的是产业;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关心的是利润。
儒家的思想考虑的不是一时的利害关系,它考虑的是长期的,只有跟人内在生命有关的。所以儒家教你的原则,又变成最简便的原则了,不论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你都要把握住这个内在的原则。就是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不要考虑利害,只问我该不该做。所以孔子这段话是说君子跟小人对比,你要怎么选择,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之间是不能妥协的。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做人处事全以利益来考量,就会招致许多怨恨。
我们有时候做人处事,有些事情你要坚持,在商言商。但是有些牵涉到道义的事情,比如公益的事情,就不用计较利害的问题了,只要你有能力,你该做的你就去做。否则的话,人的世界就非常的无聊了。孔子提又提醒我们要化解各种怨恨的话,就要把“利”这个字的分量降低。
第50讲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参,我的人生观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起来的。曾子说,的确如此。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子,老师所指的是什么?曾子说,老师的人生观只是忠与恕罢了。 按曾参的解释,孔子之道只是忠恕罢了,如果把“忠”当作尽己,“恕”当作推己及人。那么孔子只注意到了人我之间的互动而已吗?显然不是,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他的道绝不是只有讲人我之间的互动。他还谈到人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何在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杀身成仁的问题。对于人生都有完整的说明,也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但是曾参非常好学,他一路发展到了晚年的时候,的确有了更好的体会,他了解到了孔子的一贯之道在于仁字,而不再是忠恕两个字。 第51讲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样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
孔子提醒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去思考,但是这个思考,不但是学习的时候。在任何时候跟别人来往都要思考,也可以说你把它当作一种主体的自觉,经常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照。我们在社会上广交朋友,跟很多人都认识了,不是只为了跟别人来往而已,而是为了看到别人不同的生命的姿态,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的方式。通过对照发现别人好的方面,我要跟他学习,别人不好的,我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互相帮助走上人生的正路,所有一切都要归结于自己行为的改善。而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也是如此,希望找到生命的方向,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越活越精彩,越活越充实。 第52讲真正的孝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这段话很清楚地提醒我们父母也是人,也可能犯错。你给父母进谏,劝阻他们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委婉劝阻了,却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接受。这时候不能吵架,更不能翻脸,仍然要恭敬地不要触犯他们,也不要去抱怨他们。我们做子女的能够得到父母的生养照顾,那是像天地一样的大恩。我们对父母亲一定要牢牢地记得,好好地孝顺,万一父母如果做得不对了,做子女的往往只有设法自己努力行善,减少父母的一些过错,多多积德。让别人看在你子女的份上,对你父母减少一些批评,所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第53讲一起成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为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
虽然孔子个人的生命遭遇是一个独特的情况,但是他在谈到人的问题的时候,都是可以谈到普遍的现象,不管对象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古代人、现代人。孔子讲这些孝顺的事情并不单指他个人的问题,他讲的都是人类共同的问题,而偏偏孔子个人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他可以排除、超越个人特定的遭遇,去看待人类普遍的状况,这就是伟大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学儒家思想的时候,常常感受到生命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说你只要是人,都有一样的一种心态、一样的要求,要求走向完美。父母子女是最深的关系,在儒家的五伦里面是最根本的一种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够避开这种关系。 第54讲认识自己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而在做人处事上有什么失误,那是很少有的。
通常一个人心里不愉快,就是看到别人就羡慕别人,看到别人这一方面好,就想跟他一样。但是他忽略掉,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结果老是去跟别人比,那怎么会快乐呢。所以人生就是要选择,要有取舍。另外还要自我约束,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收敛,能放而不能收,到最后生命力白白消耗在许多不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自古以来能够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收敛的人,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专注在一个重点上。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你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把自己的兴趣收起来,找到一个焦点。有了目标,你再全力以赴,那么力量就不得了。 现代人学儒家的重点: 第一个对自己要约; 第二个对别人要恕,恕代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个对物质要俭,要节俭,不要浪费; 第四个对神明要敬,神明就是包括鬼神、祖先在内。 第55讲德善相随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孔子说,德行是不会孤单的,它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德”字在《论语》里面的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指一般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这个“德”代表德行,一个人有德行代表他长期的修炼,长期的行善,他获得的某些德行。所以儒家里面讲到德的时候,它不是单单讲做好事而已,是长期不断地做好事,有了心得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基本的观念,都向正确的方向慢慢调整了。而“德不孤”就是指你要长期不断地实践德行的要求,这样你才不会孤单,而不是光说你做一件好事就算了。“必有邻”的“必”反映了孔子一种非常深刻的思想,当你长期实践了德行,有了善行芳表,就一定会有人支持你。因为人性向善,只是看你是否真诚,把这个向善的力量由内而发表现出来。 第56讲领导和朋友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第四》
【译】子游说,服侍君主,若是过于烦琐,就会遭致侮辱;对待朋友,若是过于繁琐,就会受到疏远。 朋友的类别: 第一种是酒肉之交; 第二种是利害之交; 第三种是道义之交; 第四种是生死之交。
对朋友的两个定义:一方面,朋友就是一起制造回忆的人;而另一方面,朋友就是在背后替我辩护的人。
交朋友是人生最普遍的现象,它包含在五伦里面,但是朋友的范围很广,有时候你相识满天下,知交有几人,你会感叹有的朋友虽然相距是很远,但是你会觉得就好像在身边一样。西方有一个学者提到朋友之间的感情,曾说过一句话,朋友是以裸露的性格互相面对。我们在朋友面前不用再伪装,在朋友面前能够把真正的性格,真正的心情表现出来。人活在世界上,能够有这样的朋友,大家之间真诚相待,那多好呀。 第57讲善于知人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谈到公冶长,他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有牢狱之灾,但并不是他的罪过。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位,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可以避免受刑与被杀。孔子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知道孔子也是非常有正义感的,他不认为说一个人坐过牢,他被冤枉,这个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不但不去怪罪他,反而要同情他,因为他被冤枉了。儒家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直接的一个考虑。那么至于说南容这个学生,他能够做到说
国家政治上轨道,他可以做官,万一天下大乱,他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孩子交付给他的。所以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作为父亲、作为叔叔,他对于晚辈的一种照顾,也可以给很多天下做父母的,在孩子选择朋友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 第58讲全人教育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请教老师说,学生的表现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具,他请教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宗庙里面贵重的瑚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有人就说了,雍这个人可以行仁,但是口才不够善巧。孔子听了之后就说,何必需要口才善巧呢?以伶俐口才与别人争论,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行仁,但是何必需要口才善巧?
孔子所讲的行善与我们平时讲的有所不同,他讲的是仁者。因为行善很辛苦,压力很大,见了父母要孝顺,见了朋友要讲信用,见了任何一种人都有适当的行为规范跟要求。但是因为你是个仁者,所以你就懂得人性向善,你需要择善固执,最后才能止于至善。
在孔子的学生里面,今天特别介绍的两位都是高材生,一位是前面说的子贡,他是可以上台面的,是一个表现杰出的人才;那么第二个学生叫做仲弓,他的人格教育很成功,他德行非常好,但他口才就稍微差了,所以跟子贡两个人,正好可以进行对照。都是好学生,但是一个是口才好,可以上台面,说话得体,一个是德行不错,他在努力修炼,但是口才不怎么样。在孔子看来你要让别人心服的话,一定不能只靠口才,重要的是还要看你的德行。 第59讲无所取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行,干脆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大概就是由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孔子说,由呀,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适用的木材呀。
儒家的思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看到这段话也要了解,孔子也是人,他也有人性的一种正常的发展。看到别人都接受他的想法,他觉得很高兴,看到别人如果不接受,尤其是在政治上,有力量的人不接受的话,他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做起来很辛苦。因为光靠教育的话是很慢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孔子再怎么样努力教学生,要想看到整个社会的改善,还是遥遥无期,所以他有时候难免会有一点失望,会觉得说这样下去怎么办呢。而失望到一个年纪的时候,很容易想那我干脆隐居算了,要不然换个地方试试看。所以在《论语》里面有两次孔子差一点,想要离开鲁国,就是长期离开。 第60讲仁的层次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孟武伯请教,子路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他再度请教,孔子说,“由,一个诸侯之国可以派他带领军队,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他接着问冉有怎么样呢?孔子说,“求,一个卿大夫的领地可以派他担任家臣,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他再问赤怎么样?孔子说,“赤,他穿戴整齐,在朝廷上可以派他与贵宾谈话,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
从这整段话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一方面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他们各有所长,可以从事军事、政治、外交各种国家的活动,造福百姓;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你要能达到行仁的标准,那实在太难了,因为行仁是一辈子的事情。
仁分三个层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之性是向善的,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力量由内而发。人之道的话是择善固执,这个固执就是坚持,在这个过程里面来验证你是否能够真的了解孔子所说的仁。一个人生命的完成就是止于至善,那更是难上加难的,要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才能够去看得出来,才能够做最后的验证。 论语300讲之三(第61-90讲)
第61讲闻一知十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赐怎么敢和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十个相关的道理,赐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他也不认为说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要胜过学生。韩愈在《师说》里面也有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客观的话,重要的是用不用功,如果你有很好的天赋才华,你不用功的话那是浪费。你也只能是天才儿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多可惜。如果说你既有天才又能用功,那就是孔子说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的他们也许表现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他看到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高兴都来不及。他看到子贡这样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既谦虚又有自知之明,当然是要鼓励他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肯定,所以我们看到孔子跟学生的关系就觉得非常亲密。他跟学生谈话来往,看学生如果太骄傲了,他会稍微点他一下;太谦虚的话,又会鼓励他一下;如果他有自知之明,就再给他肯定。
第62讲听其言观其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得平滑,我对予有什么好责怪的呢?孔子又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却要观看他的行为。我是看到予的例子才改变态度。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他随时也在观察和学习,他对人的态度也要从身边人去加以检验。因为有时候你接触的朋友,都是比较同质性高的,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你就以为天下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其实不一定,譬如中国那么大,你到每一省去,你都会发现有不同的民情、风俗,有些人讲话喜欢夸张一点,有些人讲话比较保守一点。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你与对方的习惯是不是一样,否则你听他讲一句话,用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误会。
第63讲欲望的尺度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一位。孔子说,枨有不少欲望,怎么做得到刚强呢? 两种欲望: 第一种是自我中心的; 第二种是非自我中心的。
孔子说他的学生里面他没见过刚强的,因为他有欲望就不能刚强,分辨欲望的前提是除了你基本的生存欲望之外,往上提升所做的分辨,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生存欲望,这就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欲望的问题。所以要分辨的是一方面你要把自我中心的转向非自我中心的,另一方面
要参考一下道家的想法,有正确的知,你才有正确的欲。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没有欲望的话,社会怎么能进步呢。但是这个欲望,最好是正确的欲望,也就是说你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损害别人。其次是你要调节你的欲望,最好同时有正确的知,这样就有正确的欲,一个社会还是可以向前不断地进步发展,这才是孔子的真正用意。要不然孔子为什么要说你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呢,他希望你不要只知道狂妄而已。还要透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掌握好这个分寸,那你无欲则刚在原则上还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否则你欲望太多一定受制于人,别人可以控制你,这样一来你的生命还有什么自由可以去珍惜。
第64讲八字箴言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
人跟人的相处常常以这句话作为思考,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里面充满一种温暖的人道精神,互相尊重的一种情感,很值得我们多加去思考跟学习。我们在念《论语》的过程,有这些地方出现的时候,就要特别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看看别人如何跟我相处,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讲话,他是不是妨碍我听课,但是你如果干涉他的话,好像会伤害同学的情感,所以这个时候由适当的人出面,让老师来说大家保持安静,或者由班上专门维持秩序的同学来做的话就比较名正言顺。那我们能够自我要求,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我要求,何必需要别人来要求你呢,那样的社会一定是比较可爱的社会。
第65讲力行实践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
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过失跟他的性格类别有关,所以你要对付你自己,要改变你的性格,如果不能改造自己的性格,顺着你的天性去发展,有优点也有缺点,到时候恐怕互相抵消,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原地踏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过失或者性格上的弱点来加以改善,如果你自己不改善,没有人可以帮你忙。你先不要关心别人有没有改善,因为别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要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改善。 人活在世界上想要学习,想要改善自己,第一个就是要好学,像孔子一样,每天不断地学习,到处向人学习,这样你就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感觉到生命力源源不绝地展现出来。第二个要深思,要好好地去思考,使所学的内容跟自己的生命特色结合起来,这样你所学的才有用。第三个要实践,也就是力行实践,如果你不能实践的话,你学得再多、想得再深有什么用,它还是不能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生命。
第66讲君子之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请教说,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得到“文”的谥号。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的作风:第一个容貌态度保持恭谨,第二个服侍君上出于敬意,第三个照顾百姓广施恩惠;第四个役使百姓合于分寸。
两位在孔子之前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表现一个是合乎文的要求,一个是合乎君子的要求。
第67讲善与人交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晏平仲很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龟的屋子里,柱头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则画着海藻,这怎么算得上大家所说的“明智”呢?
孔子的价值观都是要以“人”作为核心,儒家是一种人文主义,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基本价值,有人格的尊严可以去发展,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一个人要真正走上人生的正路,他需要不断地修炼的。你光靠一些天生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有用,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不要只看短暂的现在眼前,你要看的是长期的交往,日久见人心。像晏平仲能够让人跟他交往越久,越尊重他,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交很多朋友之后共同的心得,确实不容易做到。通常我们交往越久,不见得会有敬重这样的心态,而晏平仲可以做到,一定代表他本身很有分寸,待人以诚,又有礼来做适当的节制或者是规范。这样一来的话,人生的路可以走得比较平稳,生命也可以更为充实。
第68讲洁身自爱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子张请教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出任宰相,没有得意的神色,三次从宰相去职,也没有不悦的神色。去职的时候,一定把过去的政务告诉接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尽忠职守。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部放弃了离开齐国,到了一个国家不久就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再度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不久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然后又离开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洁身自爱。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孔子从来不会轻易说一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因为“仁”必须是内在真诚的自觉产生的力量,自我愿意去做该做的事,然后“仁”一定是代表整个人格趋于完美的程度,所以孔子只愿意说一个是尽忠职守,一个是洁身自爱,能不能达到行仁,还不一定,还要看他其他方面的努力。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表现就不错了,人生的检验是永无休止的,必须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走上更高的层次。
第69讲三思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就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显得很明智;在国家不上轨道的时候,就变得很愚笨了。他的明智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要考虑到三点,就是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愿意做什么。通常能够做、应该做、愿意做,那你做了准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事情没那么单纯,你能做的事,但你不应该做或是你不愿意做,这时就得考虑到责任问题了。所以现在人的考虑可以从这边延伸出来,给自己设定两个重点就可以了:第一个该不该做;第二个怎么去把它做好。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不见得代表他在每一方面都很好,他也许在某一方面又有问题了,就要看大家的评论怎么样。评论一个人好坏,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或者权利范围,本来应该属于天子的,但是如果说天子不管事的话,我们在社会上也应该有一种评价善恶是非的人出现,孔子以这样的人自居。
第70讲君子固穷 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志向高远,奋发进取,基本的修养已经颇有可观了,只是还不知道裁度事理的原则。
一个人如果说稍有迷惑的话,情绪稍微冲动,他马上就混淆了各种情况,所以孔子的学生请教说怎么样才能够化解迷惑的时候。孔子的回答都是直接就他的情绪反应说你不要冲动,情绪造成各种复杂的情况,你的理性就受到遮蔽,所以理性一旦糊涂的话,许多事情做出来之后只有后悔。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期许,他自己在外面有了困难就想说,我回去再把学生好好教好。一个人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只能靠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代代相传,把这理想传下去。
第71讲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伯夷与叔齐心中不记得别人的过去的恶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了。 我们活在世间往往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抱怨,同时我们自己对别人也会有所抱怨。其实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怨恨是双向的,有时候别人怪我,有时候我怪别人,怪来怪去到最后就是没办法自我反省。那么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要记得不要总是念着别人过去犯的错误。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如果老朋友一见面就提到你以前偷了什么东西,你以前考试作弊,那谁敢理你,别人一定会怪你。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总希望过去的那些错误离我远去,从此不再纠缠。所以碰到老同学的时候最好讲好话,你以前做了好事,宣传正面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怨恨。所以孔子就以伯夷叔齐为例子,说明了这个道理。
第72讲直爽的标准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去向邻居要来给人。 成为哲学家的必备条件: 一要有明确的概念; 二要有判断的标准; 三要建构系统。
凭良心做事就是你做到真诚了,别人如果不谅解的话,有时候也没办法讲清楚,因为别人有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孔子对于“直”很重视,他曾经说过,“人之生也直”人能够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诚而正直。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我很正直,变成是有话直说,出口太快了。很多时候你心里面以为自己正直,但是你要用适当的语词来表达你的情感。但是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直接表达出来,别人会受不了的,这样反而变成一种口无遮拦。 第73讲真诚交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态度极其恭顺,这种人左丘明认为他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继续交往,左丘明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左丘明认为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按照礼仪的规定有适当的礼貌就好了,有话直说,这一次需要你帮助,下一次我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给你帮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各自按照他的角色、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能力来互动。所以如果太重视外表的话,反而让别人觉得不真诚。儒家强调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为主,特别是不要把怨恨藏在心中去跟别人做朋友,就算你的个性是比较直爽,有时候有一点鲁莽了,但是至少要做到跟朋友来往,绝不在心中藏着怨恨,如果心中有怨恨的话,就绝不跟他来往。 第74讲最高志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与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一起用,用坏了都没有一点遗憾。颜渊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 子路的志向是要做到重视朋友的情意,远远超过世俗的财物。他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所以这是很难得的,非常高尚的志向。颜渊自我要求不要过多的去夸耀自己的优点,以及有劳苦的事自己来做,不要推给别人,这样就把自我的执著给化解掉了,所以颜渊的志向是比子路的要略胜一筹。而孔子的志向是最高的理想,他希望能做到让天下的老年人都得到安养,让天下的做朋友的人都能够互相信赖,让天下的青少年都可以得到好的照顾。这叫做止于至善,世界大同,所以孔子作为一个老师,确实是了不起,他的学生子路有情有义,颜渊能够达到无私的境界,而他自己可以止于至善。 第75讲对待过错的态度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算了吧,我不曾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自我批评的人。
孔子说了一个人听到自己的过失,他应该内心自我反省。曾经还说过,让我再过几年到了五十岁可以专心研究《易经》,将来我就减少很多大的过错了,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但是小的过错还是难免。过错有时候来自于性格,念《论语》时要记得儒家不可能有人性本善的想法,它认为过错有时候是无心的。所以知道一个人有什么过错,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让他人生往哪里发展。孔子说,当你见到自己的过错时,首先要在内心进行自我检讨,不要忙着辩护。检讨之后,要小心避免遇到类似情况的发生,不要再犯错误,要针对自己可能的过错而加以修炼。
第76讲爱好学习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这段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我比别人更好的地方,是我好学,但是这个好学正好反映出来我认为自己不够。孔子是主张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他如果好学,懂得更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他的生命就发展得更完整。文字作为载体,它所承载的这些内容的思想精华其实已经不在了。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定要透过自己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到验证。总要学习一些观念,然后在实际生活上加以验证。假如没有观念的话,你遇到所有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有观念才能理解,理解之后你才能够化解各种困惑,这样知识的作用才能够表现出来。
第77讲面向光明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仲弓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 古代有三种人面向南方: 第一种天子; 第二种诸侯; 第三种是诸侯之国的卿大夫。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他吗?
儒家里面谈到从政升官等于是要把个人家里的事情放在一边,替国家做事那是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跟抱负的,也要有卓越的德行跟能力的。 从政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德行要高,这是永无止境的要求; 第二个是能力要强,要能够应变,应付所有变化的事情; 第三个是智慧要高,也就是说你要能够解决百姓的困惑,遇到任何问题懂得做正确的判断。
第78讲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鲁哀公问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他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描写颜渊好学的证据,代表孔子教学生的时候,是把学习跟德行的表现结合在一起。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学生分为八派,各自自立门户,但都不是走儒家路线的。对于教育的人才、人格、人文三方面,并没有做完整的理解跟介绍。所以孔子的感叹是有他的道理,而颜渊学了很久,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希望也达到很高的层次了,最后也没有机会去用在社会上。
第79讲雪中送炭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第六》
【译】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记住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第六》
【译】原思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待遇是小米九百斗。他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说你不要推辞,多的可以济助家乡地方的穷人。 人跟人的相处要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个:做人处事要问自己是否真诚; 第二个:跟别人来往,要问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期许,这时候要互相沟通; 第三个:社会规范要遵守。
第80讲心不违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儒家以孔子来说,绝不认为人的心是本善的。它认为人的心是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说我可以自己觉悟,我今天要做什么,我现在要做什么,所以心代表一种思想的能力。人的心是经常在变化的,它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孔子认为你应该选择“仁”,既然我跟别人来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我都可以走上人生的正路,我只要表现适当的态度,真诚由内而发,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就是行仁的表现。
第81讲为政执政从政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欤?”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欤?”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欤?”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季康子请教,可以让仲由担任大夫吗?孔子说,由,勇敢果决,担任大夫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可以让赐担任大夫吗?孔子说,赐,识见通达,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再问可以让求担任大夫吗?孔子说,求,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白,孔子对学生是很了解的,知道他们各有特色。做官就是需要把一个人当人才来用,他才能够就那个位置来造福百姓,来服务国家,所以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去做官的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人作为人才他对于自己的出处进退,要有怎样的判断,也是需要全面考量的。
第82讲贫而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呀!
一个人有钱可能会不快乐,因为他恐怕会财大气粗,不懂得礼仪规范呢;而生活的穷困也会使人忧愁,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然是烦恼得不得了。而颜渊认为有衣服可以穿,有稀饭可以吃,然后还有老师所教的道,就可以让我快乐了。孔子认为颜渊的德行很好,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经济越来越繁荣,以颜渊的理想提出来之后,很多人说如果大家都如此节省,那经济如何发展,因为经济有时候是建立在适当的消费上面。所以这段话有它的道理,却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学习有个特色,要“取法乎上”,要知道最高的标准在哪里,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醒自己说,我现在做的情况如果不错的话,一定要记得“不错但是不够”这六个字。颜渊生逢乱世,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虽然陷入穷困,但是他不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一个最好的示范。
第83讲能力与努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论语雍也第六》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
一个人只要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他一定有力量,因为这取决于你自己。譬如说,我现在希望能够事业上很顺利,那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我现在希望能够赚很多钱,那不是我可以选择的。但是我现在说我希望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能够不断地行善,跟任何人都建立适当的关系,那是我可以做到的,就看我要不要做而已。冉有在这里作了一个负面的示范,但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教训,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冉有画地自限,就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如果有的话,就要尽快去改善,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
第84讲公正与勇敢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他说,有一个叫澹台明灭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後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垫后,将近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垫后,是马不肯快走啊。”
本节所讲的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子游,他判断人才的标准,就是以澹台灭明这个人为例;另外一个是讲鲁国的一位大夫,孟之反的一个小小的事情,说他不夸耀自己,能够把他的功劳很轻描淡写地化解掉,其实这样别人反而都会记得。
第85讲承礼启仁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
为人处事如果要求行善避恶的话,一般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叫做礼仪,法律也包括在内;第二种是你真诚地由内而发,自己去行善避恶。 一个人要做好事的三种理由: 第一个是外在的压力,人群的要求; 第二个是因为他有宗教信仰; 第三个是让一个人启发他内在的自觉,要靠良心。 儒家要求你行善避恶,是以仁作为基础,这个“仁”代表由真诚而自觉产生力量,由内而发,自我要求做该做的事,但是要配合礼的规范跟个人的宗教信仰。“仁”是孔子一生学习跟思考的心得,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知道,没有人生下来是完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也都有责任走向完美,而当你行仁的时候,你跟人群是不能脱离的。
第86讲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文”的基础是“质”,“质”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自然的一种本性。文代表文化、文学、文艺,这些一定都是要学习的,如果你的书念得多叫做博学。但是行为上要用礼来约束,所以文跟礼应该放在一起。人活在世界上要特别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规矩的话是很难长期维持适当的关系。但是如果规矩太多了,大家行礼如仪,可能就会没有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学习儒家就要记得,它是强调外在跟内在要合一,这样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现得很优美。
第87讲真诚而正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活在世间,这一生都应该真诚,真诚之后跟别人来往,这样你才能够建立适当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真诚,做事情都是胡作非为或是内心跟他的行为脱节,做到最后一定出事。反之真诚由内而发,即使做错了就立刻认错、负责,然后去改过。 儒家强调真诚并不是一句口号,这个真诚的心一旦表现出来的话,人的生命就会有非常不凡的表现。但是很可惜,古今中外缺乏这种真诚而活下去的人还是占多数。很多人谈到宗教问
题都会强调你要信这个教,你要信那个教,你才能够得救,才能够解脱。但是以儒家来说的话,他没有特别谈解脱得救的问题,但是他会强调良心照样是一个人最后的一个堡垒,做任何事凭良心的话,总是我行善的来源。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的心能够思考,它来自于天。
第88讲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事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学习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叫做“知之”,譬如说我现在知道做人处事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要跟朋友讲信用。 第二层是要喜欢这个道理。 第三层是去实践,可以去体会其中的深刻的意义。我去做到了之后,感觉到那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
第89讲上进之心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
儒家的思想绝不只是告诉一个聪明人去学习,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去学习。如果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孔子就会跟他讲高深的道理,只要有耐心认真把它听完毕,它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同样的介绍《论语》思想的时候,如果你愿意上进,那不管你以前的背景是什么,所念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认真地去学习了,你就能领悟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进而对你的为人处事起到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老师要会教,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很重要。
第90讲明智行仁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第六》
【译】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的。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的。
通过这段话可以了解到,孔子希望我们不要遇到困难就找天、找父母、找鬼神帮忙,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面对。老百姓是现在的人,鬼神是以前的人,你要有适当的方式来对待,这样就是明智。关于“仁”孔子给的建议是,很多事情你要记得不要先问收获,而要先问自己有没有把事做好,这就是人生的正路。如果总是在计较收获的话,你做事一定是想,今天这个待遇很好,我好好做,那明天待遇不好,就不好好做,这样是无法跟别人有适当的交往的。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任何事情不论大小,不论待遇如何,只要是你在做,你就要把它做好,重要的是你在做事,而不是说别人给你什么待遇。 《论语三百讲》 第91讲智者与仁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明智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人得享天年。 智者与仁者的区别:
智者就是在任何状况下该怎么判断,该怎么做,他很快就可以做个选择,并且选择都正确。水是活泼流动、山是安稳厚重的,这跟智者保持一种开放,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心态是类似的。
仁者比智者要更为再进一步,儒家强调的是最后都要达到仁者。智者是透过学习懂得怎么判断,它强调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就方法上、手段上、技巧上,去把什么事情做好的能力。仁者是代表目的,比如我生命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仁者。
智者能够快乐,而仁者不但能够快乐,还可以安享天年。所以仁者是一个更开阔的领域,更高层次的境界,要比智者要高。
孟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最清高的、最随和的、最负责的、合乎时宜的人。
第92讲仁的挑战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宰我请教说,行仁的人若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他是否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你可以让他过去,却不能让他跳井,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取,却不能诬赖他分辨不了道理。 当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个人,就要先了解这个人是谁,如果随便相信路边人的话,那是很冒险的事,恐怕让自己陷入困境。所以我们要懂得跟朋友来往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要判断他说的话是否都合理,否则的话我们好心人一再受骗之后,就对于人性向善这一面,失去了信心,这个损失的是自己。
从儒家的思想里面可以延伸想到其他不同民族,在不同情况下的遭遇,要记得别人有他的恶意,或者有他的想法,那是他的事情。我们还是要保持真诚的心,对人性有基本的信念,绝不因为有任何状况的发生而改变。情况再怎么恶劣,我们还是要有信心,否则损失的反而是我们自己。
第93讲顺天做人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
天在古人心中至少两个特色:仁爱的,照顾百姓;公正的,奖善罚恶。
整部《论语》里面,孔子发誓只有这一次,从发誓里面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信念,而孔子是相信天的。如果你相信天的话,代表你要实现这种既仁爱又公正的要求,不是说我信天信完就没事,信天之后你就要有具体的表现。孔子认为我按照礼仪的规定来做这些事,此心光明,非常坦荡,你怎么能怪我呢。我被人利用,不能把责任怪在我身上,尤其是别人合乎礼仪的时候,再来利用你的话,你根本无法防备,所以利用我的人是有问题的,但是我被利用,你把责任怪我这里,好像不太公平。当然我们也知道一个聪明人连被利用的机会,都应该设法避免,只是孔子在这个时候不能够避免这个机会而已。 第94讲立人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了。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儒家的思想是强调我们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别人是包括天下人在内,只要我有办法,只要我有本事,我就尽量照顾更多的人,这个目的不是为了造福别人而已。目的是为了完成我对人性的要求,完善我自己的人性,因为我们一再强调人性向善,所以你只有向善的话,你这一生必须努力择善固执,才能够使向善的人性得到完成。最后的目的就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这样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就是行仁的方法,能够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把自己想成别人,把别人想成自己。也就是对自己要客观,对别人要主观。 第95讲自我要求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点是孔子自我要求的原则,希望能做到这三点。因为他是一个学者,他希望能够好好地教学生,自己不断地好好学,他最后说“何有于我哉”,就是不应该讲得太骄傲说这有何难呢,也不能讲得太谦虚说我什么都没有。他认为应该说成我努力做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多少。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的描述,传述而不创作,只要好好把古代的思想、精华介绍给年轻的一代,再往下传就是功德无量了。而孔子能够把古代的五经消化,把夏商周他所知道的历史事件都了解,好好地传给学生做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已经非常好了。
第96讲仁者不忧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 人生很容易有烦恼,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后你能把握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你不能选择时代,通常你也很难选择要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但你能选择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不管天下怎么乱,不管外面情况如何复杂,你对于自己每天的作息,日常生活,平常没事的时候要能够稳定下来,就很好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栖栖惶惶,而孔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安顿的,他的学说在他自己身上实践得最完整。所以这两段话一方面考虑到孔子有四种忧虑,是要把他
的毛病,他的缺点尽量减少,是他担心的事,是有没有除恶务尽,让自己趋于完美;另一方面他的日常生活非常地潇洒,非常地安稳自在。
第97讲孔子的理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我实在太衰老了,我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跟我们一样年轻的时候,他也要崇拜一个他当时所认定的伟人,那就是周公。所以孔子对于周公,经常去想象周公是什么情况,换了是周公他会怎么做呢,你怎样才能够学到周公的表现。所以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做梦的时候没梦到周公,他说糟糕了,我是不是已经衰老了,也就是说我的力量,我的年纪到了一个时候,就不太可能像年轻的时候充满一种理想。如果人类不能够和谐相处,首先受害的是自然界,人的力量有限,应该把人先照顾好,让每一个人都安顿。所以孔子梦见周公是希望把周公当初的作为,在他那个时代设法也来做一些,让人的社会稳定下来,形成天下大同的局面。
第98讲道德仁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艺文活动。
“志”的方向: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 仁跟道的关系:“道”是人类共同的路,而“仁”是你这个人的个别的路,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去考虑。每一个人的德行都是自己努力实践之后有了心得,那才能叫作“德”。有了心得,我获得的某些启发,那就形成了我个人特别的德行。而德行必须分门别类,按照每一个人努力的程度而得到什么样的心得,但是德行也很容易在得到之后又失去,所以你要紧紧把握住。儒家的教育是讲究文跟武要配合,所以这里的“游于艺”,在今天来说,应该是指很多休闲活动。人生除了择善固执,好好行善之外,还不要忘记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你跟别人相处,本来就要自我要求有压力的,这时你就可以通过“游于艺”来调节、化解。
第99讲教学理想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这句话不可以翻译成,任何人只要带十束肉干找我,我没有不教导的。因为在《论语》里面,从来没有发现孔子收过肉干的,在《乡党》篇第十,孔子公开表示过外面买的酒跟肉干他不吃。在古代贵族子弟十五岁上大学时,是要送束修给老师的,所以用行束修之礼代表十五岁。“自”这个字在《论语》里面有两种用法,总共出现二十次,有十次当做“自己”,有十次当做“从”。而在本句应该理解为“从”,意思是从十五岁以上。所以这一段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牵涉到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他不在乎别人有没有交学费,有没有送肉干这个问题,他所强调的是从十五岁以上。 第100讲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教育不能讲灌输,一定要用“启发”,而启发是有条件的,要学生配合。其实所有伟大的老师,古今中外都一样,都有类似的了解,都是能够掌握到学习者的一种意愿。一定要你愿意学,那我们教了之后才有用。像儒家虽然强调教育,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孟子是“亚圣”,他们在教育方面都有伟大的成就。但是有些人他们照样是不教的,不是他不愿意教,是教了没用,没有效果。所以无论如何谈教育,一定要年轻人、学习者自己愿意去学。只要你愿意去学,你总有学会的机会,你要是不愿意学的话,你再聪明也是浪费的。学习一定要发挥联想力,还有理解力,不能只靠记忆力。 第101讲职业操守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不曾吃饱过。
孔子有一项专长就是特别了解礼仪,他的礼仪除了理论还有实践,他懂得怎么操作。古代的人最重视的礼是丧礼,因为人死为大,但是丧礼特别复杂,而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一旦主持丧礼的时候,半碗都吃不下,因为他看到丧家孝子贤孙哭得那么伤心,孔子很难过,也受到感染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真诚人。从这段描述孔子的简单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孔子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一方面尽忠职守,把他的职业,该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他有丰富的人性的情感。
第102讲哭笑由心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他就不再唱歌了。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开怀时,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遍。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他感情丰富,很容易受别人的遭遇所影响,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你太过于自我中心,等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不与人分享你的快乐,那么痛苦就不会有人与你分担,那你的情绪就受到很多障碍。
儒家作为人文主义,是把人性当做一个最基本的,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来看待,绝不能把一个人当做手段来利用。人到最后都是以人的身份来往,不会问你在社会上有什么成就,只问你是否一个真正的人,而你作为一个人的话,你本身的生命也会比较完整,比较健康。所以我们看到这两段,孔子哭跟唱歌的关系,又看到他唱歌的时候能够这样的尽兴,能够开怀的跟朋友们分享这种欢乐的情绪,就知道孔子他在做为一个人方面,不说他的学问,不谈他的德行,就是作为一个一般人,也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跟效仿。 第103讲好谋而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对颜渊说,有人任用就发挥抱负,没人任用就安静修行,只有我与你可以做到吧。子路说老师率领军队的话,要找谁同去呢?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就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同去的。一定要找同去的人,那就是面对任务戒慎恐惧,仔细筹划以求成功的人。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谨慎的、爱惜生命的人。如果你在这些事情上不能尽力好好准备,那么你在别的事情上,谁能相信你会好好准备。所以你要记得遇到任何事,只要是你要做的,就需要好好地谨慎小心。因为这一次这样做做对了,你可以继续往上走,如果这一次做错了,将来你需要证明,你还有能力做类似的事情,那就需要多花很多时间,会绕很大的圈子。凡事要好好地去筹划,把事情办成最重要,等到事情没办成,你再说早知道怎么样,那是没有用的。 第104讲财富与快乐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 孔子对于财富并没有什么样的特定的偏见,他认为富与贵是每一个人都要的,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手段一定要正当。当你有钱了,如果你行仁的话,你就会花钱来做好事,就是以财发身,而不仁者就只会以身发财。我们不能忘记生命比金钱更重要,因为生命可以实现道义,追求仁义这样的理想。所以孔子这边说如果财富可以追求的话,就算是比较低层次的工作我也做。但是如果你不能用正当手段赚到钱的话,那还是追随我爱好的理想,才会比较快乐了。 我的手段正当,同时赚了钱之后做金钱的主人,这个才重要。用金钱来实现我人生的更大的爱心,更大的理想,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孔子他跟我们一样,非常落实在生活上的,从来不唱高调,但是他有他的原则要坚持。
第105讲圣人的谨慎 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以慎重态度,面对的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以及疾病。
疾病是指个人的生活出了问题,身体有了问题生病了。古代的医药卫生不像现代这么发达,一个人如果生病的话,如果不小心说不定就治不了了,那可贵的一生就浪费了。所以我们看到孔子对于疾病很谨慎,就是不要生病,那是个人生命所需要的保障。疾病是个人的问题,战争是群体的问题,孔子基本上是反对战争的,因为战争很难避免牺牲,所以能够化解的尽量化解。如果说你去注意到的话,很谨慎去面对的话,可以让人的社会更安定、更安全。一个伟大的民族,它的国家表现应该是能够以德服人,让远方人都可以称赞,认为这个国家是在文化方面有极高的表现。孔子所强调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在他最谨慎的三件事:斋、战、疾,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价值观,他对于个人生命,对于群体的生命,对于整个国家的传承,排出了优先顺序。 第106讲求仁得仁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请教他。子贡走进屋子对老师说,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有德之士。子贡说,他们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吗。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子贡走出屋子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了。 人活在世界上,确实是有选择的余地,无论是求学或是就业,对于自己的选择,包括交朋友,包括以后更重要的事情,你自己的选择要想清楚你是不是心甘情愿。一旦想清楚之后就不要后悔,更不要抱怨,你一旦走上第一步就很难回头,因为时间不能重来,人生的路你不要去
羡慕别人。
第107讲乐在其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浮云一样。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不可能经常住好的旅店,要是累的话在树下,手臂弯起来做枕头,但是他并不认为说这样子就等于快乐了,因为大家都希望过舒服的生活。只是说如果生活真的很贫穷,也是能够从中寻找到快乐的,同样的当你通达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很快乐。快乐并不在于穷困或通达而在于道,有这个道让我快乐的话,生活里面的条件就是次要的。富贵是每个人都要的,但是手段不正当得到了心里就会不安。
孔子的思想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那个道,他对于自己的道很有信心,快乐无关乎成就。快乐是每一个人的天赋人权,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过得快乐。快乐一定是由内而发,同时要理解到底人生的正路何在。这一集所谈的是孔子对自己的生活情况的描述,尤其是富贵于我如浮云,讲起来真是气象万千。一个人能够讲这样的话,他的眼界,他的心胸,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第108讲乐以忘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第七》
【译】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之后就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奋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描写自己,说他这个人有三点特色:第一个,发愤起来努力要做一件事,就忘记了吃饭;第二个,一快乐起来忘记了烦恼,就算我有一些生活里面的各种条件应该去考虑,或是我这一生整个最高的目标还没达成,但是我照样可以自得其乐;第三个,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自己的认识,有时候我们要节省时间,不要总是想没用的。我们应该担心的是生命整个的发展,而不要在乎一时所受的挫折、委屈。从孔子的三忘可以学到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怎么样把握生活的重点。 第109讲求知之道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的知识是爱好古代文化,再勤奋敏捷去学习得来的。
两种知识:道德人事和人生常识;
孔子强调学习古代文化可以提醒你弄清楚好人与坏人的区别,行善避恶的原因。孔子就是在学会之后再去实践,所以他说自己特别好学,把这些道理都理解贯通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并不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懂得所有做人处事的道理,他也是要靠学习的。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也许有人,是自己不懂却去创作的,我与他们不同。要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部分来接受;多看,把好的记在心里,这种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
儒家所强调的知,最主要是做人处事方面的知,你要懂得要做该做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什么要做该做的事,理由也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儒家的核心思想,人性向善。因为人性向善,
所以我看到善我听到善,我内心里面那种冲动、力量就可以跟它呼应。如果人性不是向善的话,我怎么会呼应,我看到别人做好事,听到别人说好话,我不应该有什么感觉啊。但是也不能说人性本善,如果人性本善的话,我何必听到别人说的善的话,见到别人做的善的事,我才来冲动。 第110讲面对历史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 言:主动发表言论;语,相互讨论。
怪就是反常的。孔子不谈力,因为谈多了之后,大家都想着要怎么样去称霸,而不去培养品德。人生有时候不能什么都要,品德和武力不可兼得,因为你时间有限,你必须选择重点去发展。乱在古代是指造反、悖乱的事情,一旦发现混乱,大家就都会觉得神经紧张,国家能够安定才是莫大的幸福。在这里的神是指灵异事件,很神秘的事情。孔子不去讨论这些,并不代表这些没有,而是说这种事情讨论多的话,正常的生活就受到干扰。我们正常的生活是生儿育女,教养子女,慢慢成长,进入社会,找工作,好好发展。而一谈怪力乱神的话,那就不正常了,并且那也是少数事件。 第111讲择善而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警惕自己不要学坏。
孔子很好学,他在任何地方看到什么事情,他只要不会的,不懂的,立刻请教。任何地方你只要稍微细心就都会发现有学问,任何事情你自己没有做过,就不知道它多难。学习之后还要深思,还需要力行实践,才算你真正的心得,所以我们平常就要多观察。以儒家来说的话,如果想了解你的人性是什么,那么你在别的地方看到别人的表现觉得很开心,觉得这个做得真好,就代表这是你可以学习的,因为人性向善。而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做到的话,你也会更喜欢自己。所以不要羡慕别人,要设法去做到你所羡慕的人做的什么事情。人格的成长发展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要接受自己,里面的关键是要欣赏自己。这不是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或者自傲,而是相信自己是一个有心的人,我愿意把自己的生命过得比较正常,发展得比较理想,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可以实践的一个想法。 第112讲天人合德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
一个人说自己有德行,一定是他努力修炼之后,有了心得,他好好地把握住了。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努力修德,说不定到中间的时候就放弃了原则。
孔子所谓的“德”并不是孔子认为自己一生下来,上天就给他某种特殊的道德品质。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学习孔子,就是因为他小时候跟我们一样很平凡。我们要把这句话理解为,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孔子要求我们要修德,儒家也强调的是天人合德。因为了解天命,这一生要努力修德行善,年轻的时候内心有一种真诚引发的力量,自我要求去行善。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行久了以后感觉到很有心得,也就是我的德行越来越高,这就是儒家的思想。 第113讲君子无隐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面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在念《论语》时,我们通常会把孔子跟他的学生们当作标准的老师跟学生关系,因此就觉得说我们今天的老师和学生,好像都没有达到那个要求。其实未必,在《论语》里会发现,他们以前也有各种问题,学生在怪老师是不是隐藏了重要的观念不告诉我。那老师也在那边说,怎么都没有学生了解我。所以我们念书时要注意,不要把孔子或他的学生们变成像神一样,古人也是人。学习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心态必须不卑不亢,不要自卑也不要骄傲,要以平常心来学,他们的经验就是我们的借镜。 所以孔子在这个地方是希望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我孔子在你们前面怎么说怎么做,这叫做身教,不要光想说透过我的讲解就马上统统懂了,那听不清楚就怪老师有所隐藏,这是不必要的。
第114讲人贵有恒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也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豪华,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呀。
孔子心中的圣人标准很高,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古代的圣王。孔子喜欢把“圣人”跟“王”连在一起,因为王代表国家领导,而圣人代表德行修养,这二者不能分开。君子就是要走向圣人这个目标的中间的过程,儒家思想很强调“君子”这两个字,君子是一个人格的典型,就是一个人德行特别好。
孔子用三句话来强调“有恒”的困难,是要让你知道人永远是不够的,人性向善的“向”是永远不让你停止的,这是儒家的思想。一个人的生命的发展,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而内在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儒家的思想在德行方面,是没有条件的,而其他方面都有限制。 第115讲奖掖后进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孔子是如何对待一般人的,譬如说我经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都不认识。这些人恐怕有些也听说孔子的学问好、德行高,所以有些年轻人就跑来请教。这时候孔子就会破例,平常我是从十五岁以上我才教,但是这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十二三岁的我也教,而且也不会问他收学费。所以我们强调这些细节,就希望大家知道,要还原孔子真实的面貌,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论语》。但是要读得完整,要读得清楚,不要被后代的学者所误导,没有必要把孔子讲成一个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圣人。其实孔子跟我们一样是平凡的,但是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因为他一直在发展,在增进他的德行。我们的差别就在这里,我们原地踏步,停了很久,努力一天休息两天,所以距离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按照这些方面来做自我反省。 第116讲随处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 仁的层次: 人之性,只要你真诚,就会发现力量由内而发,让你做该做的事,叫做人性向善; 人之道,你这个人该往哪里走,这个时候就要择善固执,择善是最难的,固执也需要变通; 人之成,人的生命的完成。
我们要行仁,一定要跟别人相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仁。一个人真诚的话就不会计较,一个人计较就不真诚了,我们把孔子、孟子学会之后,做人处事非常愉快,根本不需要犹豫不决。人为什么有他的伟大,就因为他是可以真诚而发挥人才能做到的事。让每一个人都要真诚,从内在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我欲仁”,注意这个“欲”字,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 第117讲由仁入圣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像圣与仁这样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是以此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那么或许我还可以做到。公西华就说了,这正是我们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的。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的了解,我们经常看到孔子在《论语》里面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他这话说得一方面很实在,一方面也相当谦虚。孔子认为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你生下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因为人性向善,那你这一辈子就要做仁者,努力走向圣人的境界。儒家是一套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地反省,要完全了解人类生活的经验,但是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了解。由本讲内容可以看出孔子的奋斗目标跟方向,就是要达到圣跟仁,他也很实在地说他不敢当,因为那个目标往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得到最后的验证。 第118讲天佑人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做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呀。 诔文:中国古代哀悼死者、叙述其生平事迹并表示哀悼的一种文体。 你做一件事情是善的,就不要问神是否喜欢,只要问你是否凭良心。换句话说一个人做好事,先不要问鬼神喜不喜欢,只问你该不该做,所以孔子谈到鬼神的时候,经常会把老百姓对照。譬如说,专心做好老百姓认为该做的事,对鬼神保持敬意,但是也要保持距离,这是孔子的立场。所以在这边孔子就跟学生说,你不必替我特别祷告,我这一生就是祷告。我这一生没有做过任何不对的事情,这个神自然就祝福我了,不必你另外再去麻烦神了。这样理解之后就知道说对于宗教,我们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地坦荡,我只要坐得正,行得端,任何宗教的神明都会帮助我。相反的,我如果自己没有做好,你什么教都信也没用,这就是我们的人文主义儒家的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第119讲生活的态度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奢侈就会变得骄傲,简约就会流于固陋。与其骄傲,宁可固陋。 如果你奢侈浪费习惯了,当某天经济情况发生改变了出现金融风暴时,要想再重新变成简约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由简约到奢侈很容易,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陷入那个困境,自找麻烦。孔子认为当你比较简约时,虽然显得有一点固陋,有一点寒酸,但是没有关系,至少你不会陷入物质享受的欲望里面去。而你比较简约时看起来比较拘谨,好像伸展不开,但至少你老老实实的过自己的日子。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私心的,但是我们要练习,当你有私心的时候,绝对不容许去伤害别人。其实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练习跟群体跟很多人协调,我们要讲情商,情绪方面的智商,这是个重点,你要调节自己的情绪跟别人来往。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第七》
【译】孔子看起来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安适。
第一个温而厉,这两种性格表现配合在一起,就是高度情商的表现,温和但是严肃。第二个更难了威而不猛,威严就是看起来庄重严肃。“恭”代表谦恭,“安”就是能够安适自在。 第120讲德行的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谨慎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百姓就会渐渐走上人生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人,百姓就不会刻薄无情。 需要礼来约束的德行: 第一个是恭,代表谦恭;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累得要命。 第二个是慎,代表谨慎;你光是谨慎的话,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 第三个是勇,代表勇敢;我们很勇敢,可最后制造的可能是乱局。 第四个是直,代表直爽;光是直而没有礼的约束,就变成尖刻伤人,说话太刻薄了。 前面讲的是四种好事,像恭、慎、勇以及直都是好事,如果说你没有用礼来约束的话,好事就会变坏事,这说明人类的生命需要规范。后面就特别提到,政治领袖对待家族亲人,对待故旧,过去的朋友如何,就会上行下效,老百姓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气,所以这一段是比较落实在实际的政治上的观察。
《论语三百讲》之五(第121-150讲) 第121讲任重道远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第八》
【译】曾子说,可以把年少的孤儿托给他照顾,可以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他负责,遇到重大关节也不能使他放弃操守,这种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呀。 我们曾经提过孔子说的话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是学《论语》,本来就要学孔子的话。但是孔子学生的话我们要多加思考,不见得讲得完全对。但是曾参这句话说得是不错的,念起来就觉得很有气魄。他认为君子就是当国君家里面有事了,他的孩子托给你,你将来可以让他再回到这个位置上。然后遇到重大的关节,我不会放弃我的志向。但是这样的君子好像只适合
做一个忠臣,范围稍微窄了一点。孔子讲君子不一样,除了各种说法之外,他很喜欢强调君子所应有的德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分辨清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第八》
【译】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弘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的时候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够遥远吗。
我们读书当然是希望能够懂得立志,知道什么是高尚的目标跟理想,所以你要有恢弘的气度、刚毅的性格、开阔的心胸。行仁这个责任很重,它要持续到死为止,所以需要坚持。从这两段话可以知道,曾参的体会有个地方值得我们参考,从他个人学习跟成长的经验,更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知道念书求学,不要去在乎谁比较聪明,IQ比较高,而要在乎的是谁比较用功,谁比较坚持长久。
第122讲成就一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诗》,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诗经》是谈文学的作品,一定要出于真诚的情感,所以念《诗经》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都是非常真诚地表达出人类共同的情感。平常我们在社会上呆久了之后,往往都忘记年轻的时候那种纯洁高尚的理想。
礼在古代是包括很多具体的行为规范,孔子说他自己三十而立,也是立于礼,等于是我把这个礼的规范学会之后跟别人来往,就有一定的分寸了。当然今天要包括法在内,因为法是把礼的某些具体的要求再明文规定,法律是比较强调禁止你去做坏事,而礼仪是引导鼓励你去跟别人建立适当的关系,所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话,要守法而重礼。 乐是最能够强调人际情感的沟通跟协调的,一个社会到最后就要看你的音乐教化,能不能让社会上大家的情感可以交流。所以古代往往就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流行的音乐,来判断这个社会到底好不好,是否和谐的。一个社会强调《诗经》的话,它就会让很多人都有真诚的情感互相沟通交流,这种真诚的情感就会让大家变得温柔敦厚。一个社会推行礼仪这样的规范,整个社会就很上轨道,任何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人与人相处更没有问题,每一个人都有分寸,这是礼的教化。唱歌是欢乐的事,当你唱歌的时候跟别人情感交流,有时候远远胜过言语,歌词里面也包含着千言万语。
第123讲才华与美德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他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是很有缘分的,属于同一个时代,那么同一个时代的人就要互相珍惜、互相欣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正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机会,那么要争取服务。而不要说我自己很骄傲,看不起别人或者我很吝啬舍不得给人。那么你再好的才华只放在自己身上,用处很有限,到最后只能制造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隔阂跟误会。当你越有成就,别人就会越讨厌你。所以儒家的思想是一定要把个人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个人有一点成绩,我周围的人都可以一起来发展得更好。这样一来的话,你一个人的成就,所有人都替你
高兴,你越有成就大家越觉得开心,这才是儒家一种所谓的人文主义,一种社会关怀的基本的精神。
第124讲有道无道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以坚定的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人生理想,可以牺牲生命。不前往危险的国家,也不住在混乱的国家,天下上轨道就出来做事,不上轨道就隐居起来。国家上轨道时,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不上轨道时,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 孔子认为关于学习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每天都要学一点新东西,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观念不断地有运作的空间。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要去追求富贵,因为那是公平的竞争。反之,你就要收敛,这个时候贫贱是没关系的。所以问题在于你如何判断国家是否上轨道,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不要把有道、无道当作二分法,要当作趋势,国家正在走向有道或正在走向无道,因为天下没有黑白分明那么清楚的政治现象。所以这一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孔子教导学生们处事的方法,及在世间如何安排自己的出处进退。
第125讲三种毛病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愚昧而不忠厚,无能而不守信。
这三种人代表三种毛病,他本来有这样的毛病,相对的就有某些方面还算可取。狂妄的你可以直爽些,然后愚昧的就比较忠厚些,没什么能力那至少要老老实实守信吧。结果不行,变成是另外一种缺点,他相对优点不但没有,还有相对的缺点。孔子特别提出来这几种不理想的情况,有时会觉得很迷惑,我对这种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性格会决定命运的话,那一个人何必努力呢,又为何要受教育,我们受教育之后就是建立自己做人处事的风格。经过教育的琢磨,设法让你改善,改善了之后就可以发挥你性格的优点,相对的就把缺点给慢慢地消减。一个人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他的价值观,认为什么事情比较重要,什么事情属于次要的,久而久之就有自己做人处事的一种风格了。所以我们在任何地方,碰到任何障碍,都要自我反省,找机会来做修正,不断地改善自己,这样两三年下来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第126讲学习的秘诀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呀。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己矣。” ——《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每个月再设法复习一下你知道的东西,以免忘记了,这样叫做好学。
我们每天念书的时候,不要太过于零乱或是琐碎,最好有几个大的方向。学习真不容易,一辈子学不完,并且学习是很有趣的事,而学习的秘诀就是每天学一点新东西。我们平常念书的时候如果只知道本科,会觉得同样的东西重复了之后会比较无趣。那么不属于本科的东西选择两三个,对于基本的知识不断地去了解,那么对你一定也会有帮助。
第127讲圣人大禹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第八》
【译】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他吃的简单,对鬼神的祭品却办得很丰盛;他穿的粗糙,祭祀的衣冠却做得很华美;他住的简陋,却把全部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
饮食方面:他本身吃得很简单,但是对于鬼神,对于祖先的祭品,却办得非常丰盛。代表他很感恩,一个人要懂得感恩,要报本返始,感谢我们的祖先。
服装方面:禹本身穿得很粗糙,他大概早期到处工作,习惯穿得很简单。但是他在祭祀的时候,所穿的衣冠却非常华美。服装是你个人的事,但是一旦进入祭祀的典礼就是大家的事,要让天下百姓都看到非常隆重庄严,因为那是祭祀的活动。
住宿方面:禹他本身住的很简陋,却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这样使农业社会的各种种植,各种农夫们的需要都可以得到解决了。
我们从孔子对禹的称赞可以了解,在儒家的思想里面,如果你担任什么职位,你就有责任照顾所有相关的人。从禹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念书人都知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们做不到,一定要有这个意念,有这个志向,要学习这些古圣先贤。
第128讲利益与命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很少主动谈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 孔子很少主动谈到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利益,因为利益是很多人都想要,而很少人可以得到的,所以利益谈多的话,大家的心就乱了。孔子说过一句话,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你要做任何事只看小利益的话,很难完成大事。因为小的利益让你迷惑,让你忘记了更大的目标,更高的理想,所以孔子不会主动跟别人谈起利益。 第二件事是命运,因为命运代表遭遇,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对于命运或是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了解,或是根据某些传统的方法,你可以得到某些结果,但是你尽量不要主动多谈。谈的话很多人就希望说,我为什么没有好命呢,他就不去努力了;而另外一些人说你看我命不错,所以我不用努力也可以,这两个都不好;假设我知道我的命不好,再努力也没用了,这些都不是儒家的立场。 第三件事是仁,孔子所谓的仁是跟每一个人具体的行为有关,所以每一个学生请教仁的时候,他都因材施教给出不同的答案。孔子很少主动说什么是仁,因为说了大家都以为仁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大家都照这个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们一再强调仁跟道有一点点差别,道是普遍的每一个人的理想,大家都一样,人生的正路叫做道。但是讲仁的话,就要按照每一个人个别的情况,要自己去判断。
第129讲减法的哲学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孔子完全没有以下四种毛病: 他不会凭空猜测,通常我们有时候很喜欢去表达自己猜测的想法,什么事情都说我认为,我猜测如何,这样很容易混淆是非。 他不坚持己见,人跟人相处有许多事情,只要牵涉到别人的,你坚持的话,对于那个人恐怕就是一个压力。人很容易主观,个人认为这样最好,而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情况。 他不顽固拘泥,一个人会很顽固,是因为他学识有限,如果多方学习的话,就知道古人在各种情况下,或是西方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什么样的选择的空间。你学习多的话,很容易想到以前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做法,你立刻照搬就可以了。 他不会自我膨胀,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成就之后,很容易自我膨胀。以孔子来说的话,他最大的特色是好学,代表他永远不够,就因为他能够好学,知道自己永远不够,他在同时代人心中反而是最杰出,最亮眼的一位学者。
第130讲天估斯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传统不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化;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我们谈孔子思想的时候不必太消极,要了解的是这是个事件。一个人不能够在事后才说我当时很勇敢,因为现在已经过去了,所以我可以说我当时知道没有问题的,当时就是当时,那个情况是没有人有把握的,万一真的出了事,孔子照样问心无愧。 在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确实面对着生命的危险,重要的不是他最后是否逃过了这一劫,而是他怎么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达自己最深刻的信念。我们一再强调孔子在六十岁前后周游列国叫做顺天命,因为他顺天命,所以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把天抬出来作为他的后盾,作为他的靠山,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在奉行天命。
第131讲君子不多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太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太宰了解我呀,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干吗?我想不需要的。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论语子罕第九》
【译】牢说,老师说过,我没有机会发挥抱负,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
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机会在社会上发挥抱负,他不但不要抱怨,也不要浪费时间,更要进一步去把握这个机会充实自己。等哪一天你有机会,别人让你做事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准备还是不够。但是如果你一定要等准备要了再做事,事实上你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事,也不知道说你准备的对于你要做的事是不是有真的帮助。所以人有时候也要一边做一边学,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第132讲学会思考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我什么都懂吗?不是这样的。假设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态度诚恳而虚心,我只是就他的问题,正反两端详细地推敲,然后找到了答案。
我们在念《论语》的时候会发现,孔子很在意这种细节的地方,因为他是老师,他教书的时候,这些学生都是专心来跟他学的,跟着他周游列国。所以他就举例假设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这是在做一个示范,让同学们知道。因为他的很多学生将来也会当老师的,当老师的时候最怕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固定的答案,任何人问我,都是这一套方法。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懂得思考,而儒家的思想就是推敲两端,找一个中庸之道。
第133讲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第九》
【译】颜渊赞叹一声说,越抬头看,越觉得崇高,越深入学,越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很能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他以文献知识,广博我的见解,又以礼制规范,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尽了全力之后,好像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再进一步追随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 这段话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学生们对孔子的一种最可信的描述,一个老师千万不要以为说我是老师,所以我每一个方面都要胜过学生,如果是这样的老师,那学生如何去长进,学生一定有些方面,各有他的才华,甚至比老师都要杰出。但是是否好学,是否用功,往往是最后的决定关键。孔子用文化的常识或知识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心胸开阔,而在行为上的话,用“礼”来自我约束,这也就是学习上的秘诀。
第134讲孔子的信仰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这段时日以来,由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啊?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人管吗?
孔子的生平从一般人眼光来看是非常不幸的,他在生病期间,也就等于生命的关键时刻。他并不认为就要弄个排场,弄一个大的治丧处,让我很有面子。生病的时候,他还是想说按照平常的方式来,你不能够欺骗天。还是把天抬出来,不管你赞不赞成他,理不理解他,至少你对于他这种信仰的一种虔诚的表达要表示尊重。最后孔子已经过了七十岁是老人家了,他能够在这个时候,还说我不能欺骗天,要按照我的身份来过一个正常的生活。万一不行的话,也要照规矩来,不要勉强,同学们的好意他心领了,所以他对子路有这样的一种苛责是可以理解的。
第135讲待价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是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那。 子贡认为老师这么有学问,这么有德行,那你为什么不来做官呢?所以他就用比喻的方式询问孔子,美玉是要藏起来,还是卖掉。孔子就说卖掉吧,我只是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人才,他曾经说过,有人用我的话,三年一定有可观的成就。他后来做官,也确实做得不错,不到一年,鲁国就治得很好,在史书上说,“路不拾遗,男女分途”。五十一岁出来做官,从中都宰开始到后来还能够行摄相事。孔子在各方面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但是后来下场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对于自己是有自信的。
第136讲形式与理念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
跟身体有关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叫做必要的,但是必要的不等于需要的,更不等于重要的。学习儒家不是学那些衣食住行方面,或是在生活制度方面的,重要的是基本的观念,把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学会,在我们生命里面实现成为一个君子。所以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到任何地方去,不要问他的文化科技方面是不是进步,而要问我在这里能不能实现我的理想,推广我的思想,这才上重要的。
第137讲生活的规范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这四句话不仅反映出了孔子的职业是办丧事,也说明孔子的原则是对自己很了解,生活上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拿出来检验。这就是我们喜欢孔子的地方,他没有什么隐瞒的,我也是平凡人,我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小时候家里面贫贱卑微,做很多琐碎的事,然后慢慢成长,就经常自我反省。他自我提醒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也许我做得不错了,但还要继续做得更好。
第138讲大自然的智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一切就像这样,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这段话是孔子的一种感叹,孔子作为一位儒家的创始人,是以人做中心的人文主义,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所以他对自然界纯粹只是一种客观去了解,同时设法从自然界里面找到一些参考做比喻来提醒我们,要跟自然界学一学。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只要你有目标、有方向,继续努力下去,每天提醒自己这是新的一天。我要继续努力,这样就可以跟孔子的想法配合了。
水对人类来说的话确实是充满启发性,遇到山它就转弯,遇到坑洞就把它填满。君子要设法自强不息,而他的自强不息,不是叫你每天慢跑运动,也不是叫你每天念书学习。他的自强不息很简单就是,每天都要培养更好的德行,因为人在这一生里面只有在德行上可以一直自强不息到生命的结束。别的你要保持运动的习惯,要保持阅读的习惯,那些到一个时候就必
须停下来。人的生命,人的体力是有限制的,而只有在德行方面是你没有任何限制的。
第139讲自我与个性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进的。 这段话里面特别强调停下来是我停下来,要前进是我在前进。很多人谈到儒家的思想都会强调儒家不重视个人,不重视个体,所以儒家影响中国文化。其实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际网络,把一个人放在家庭、社会、国家里面成为一个分子。这个分子的话,它没有什么独立性,他随时都要注意到相对关系,相互关系。
从《论语》里面就要知道,儒家当然是要重视个人,重视个体的。你自己要负责,不要推卸责任,尤其在德行方面,其他方面你还可以说念书有各种理由,做事有各种条件好像不能配合,但是德行修养是要你自己完全负责的。而且表达个性时也不需要非常的狂放,也可以放在我就坚持德行修养,坚持做人的原则上。主要强调的是我自己负责,这是儒家的思想。
第140讲持续奋进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与他谈话而从不显得懈怠的,大概就是回吧?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可惜他已经过世了,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没有见到他停下来。 其实人活在世界上没有不累的,但是如果说完全随顺本能的需要,一有什么想法就冲动跟着去做,有什么欲望就去满足的话,那算什么人生呢。所以这两段话合起来看的话,前面是讲颜回从来不懈怠,后面再一步证明只看到他往前进,没有看到他停下来,这就是颜渊的表现。 一个人奋斗向上到最后会迷糊,会困惑有些人不学好好像也很开心。但是他们的快乐跟我们的快乐其实不一样,孔子也说过快乐有益的有三种,有害的也有三种,孔子并没有否认有些快乐是存在的,但是它有害。我们不能否认这事实,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设法拿颜渊作为榜样,努力往前进,自我要求,配合前面孔子说过的,要进是你自己进,要止是你自己止,人就看自己。
第141讲学习要扎根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谷子生长了却不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呀。开花的却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
孔子并不是在研究自然生态或者植物学,他是习惯拿自然界的状态来作为参考,用来比喻人的一种修行过程。有些人努力了半天,稍有成就就停下来了,无法达到开花,就算开了花也不见得结了果。要判断一颗果树是不是好的,就要看它有没有结果。孔子这段话里面提到的“苗”、“秀”、“实”并没有特别指谁,他描写的是一种植物或是果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以颜渊为参照的话,就是说一个念书人他最后的成果,应该是在社会上发挥他的抱负,为社会提出贡献,这才是你念书最后的正果。
第142讲后生可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会比不上现在的人呢?不过到了四十岁或是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望,也就不值得敬重了。
这边分两段来看,第一段是说后生是值得敬重的,因为他们将来可能比我们现在的人更好。我们也希望他们更好,社会才能进步。但是这个更好是需要努力的,不是说年轻人一定更好。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声让别人听到的话,就有点不值得敬畏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到最后始终是年轻人接棒的。但是年轻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要好好努力,既然接下担子,就有责任把祖先的国学思想延续发展下去,必须长期地奋斗努力,同时要设法实践让自己的心得可以配合文字继续发挥出来。
第143讲批评与赞扬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听到义正词严的话,能不接受吗?但是要改正过错才可贵。听到委婉顺耳的话,能不高兴吗?但是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光是高兴而不加思索,表面接受而实际不改,我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犯错之后别人教训我说得是义正词严,每一句话都对,我听得是心惊胆战,拼命点头称是,但是要改正错误才可贵。否则只是认识到错误而不改的话,要比不知道错误更麻烦。一旦犯错又改过之后,心态就自然比较柔软,这样的人跟别人来往,大家一定会觉得比较愉快。第二种是对于委婉顺耳的话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否则那等于是你喜欢听别人讲好话,戴高帽、拍马屁而已。
第144讲立志不夺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这段话特别强调了一个人的自主性,儒家把善界定在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而孔子以这个作为他的基础。他的志向是让天下人都得到安顿,这时孔子的心,孔子的能力都表现出来了。他的心愿也可以得到实现,等于是我个人的心愿实现跟天下国家的安定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一起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儒家的思想。志向是内心的事,人最可贵的就是我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我这一生就要为这个目的而奋斗。如果人生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的意志,那人生就只是过日子而已,那样的生命一点都没有精彩。
所以孔子在这里鼓励我们想清楚你要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但是要心甘情愿,不要做了之后再来抱怨、后悔。那这样的志天下是没有人可以改变你,这也显示出来人所特有的人性尊严,人生的价值。
第145讲更高的期许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
正在阅读:
论语300讲全集03-26
实验 二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实现及其应用01-14
福师离线作业2019.3《小学德育理论》02-02
财综24号关于调整部分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06-19
天津市人才服务中心08-05
读书真让我着了迷作文500字06-20
配网工程典型表式07-24
2014-2015常州C语言期末会考试卷03-02
抓阄娃娃作文400字06-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论语
- 全集
- 300
- 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四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 德廉知识题库错误判断题解释
- 运用iPad,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思考和策略
- 技师论文--城市公交车辆前桥及转向系故障的分析
- 青海大学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一)
- 千阳三力雅马哈俱乐部章程
-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 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 乒乓球试题库
- 超声手术刀市场分析
- 班主任领导力与班级管理的六个
- (修改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 08股市投机讲义中b(1)-趋势制作
- 2006 -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末考试卷B
- 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训练之话题作文
- 澳大利亚教育联盟:rmit全称 - 图文
- 光学选择题200+道
- 2016年超星尔雅美术概论满分答案
- OSG的Dragger系统架构与算法分析090413
- 神湾镇“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7-2020)项目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