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 练习题 - + - 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9 04: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社会性发展

练习题 答案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2、新精神分析主义者( D ),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3、( B )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4、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 )

A注意——保持——动作表征——动机 B注意——动作表征——保持——动机

C注意——动机——保持——动作表征 D注意——保持——动机——动作表征

二、填空题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班杜拉_和__沃尔特斯_。 2、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皮亚杰__和__柯尔伯格__。

3、班杜拉认为儿童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__直接学习__和_模仿__。

4、布朗芬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的四大系统的分别是_宏系统_、_外层系统_、_中间系统_和_微系统

5、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有_观察法__、_访谈法__、_问卷法__、_实验室实验__和_现场实验__

6、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包括_标题_、_前言_、_指导语_、_问题_和_结束语_几部分。 7、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有__描述性研究___ 和 __解释性研究__。 8、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采用的两种研究设计有__横断研究_和_纵向研究或追踪研

究_。

三、名词解释 1、直接强化:是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P8)

2、替代强化:是指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所起的强化作用。(P8) 3、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意念。(P8)

4、固定行为模式: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P13)

5、微系统: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儿童的微系统之一是有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和同伴组成。(P16) 6、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P16) 7、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P16)

8、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P17) 四、简答 1、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P2-5、P5-9、P10-12

答: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成分组成。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是伊底。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当社会允许适当的身体满足时,这种冲突便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但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过度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反映出这种遗留行为。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认为,在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根据个体在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对羞怯、疑虑;(3)主动性对内疚;(4)勤奋对自卑;(5)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对孤独;(7)生殖与停滞;(8)自我整合与绝望。

社会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认为个体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70年代末期以后,班杜拉的研究兴趣开始转移到自我效能感上来。他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在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预期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论述中,皮亚杰认为儿童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机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柯尔伯格在其关于儿童性别化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提,在形成性别恒常性之前,儿童是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性别化行为的。 2、习性学关于儿童行为研究的基本观点。P13

答: 习性学在儿童的依恋和同伴关系研究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创立者主要

有劳伦茨和廷伯根。固定行为模式就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印刻”现象——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这种行为是非习得性的,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习性学家认为,只能够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发生,错过了这一特定阶段,这类反应就不会形成,因此,他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3、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理论。P16-18

答: 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的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生态”在这里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即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微系统组成。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微系统是指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儿童的微系统之一是有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另一个微系统是学校环境,主要有教师和同伴组成。 4、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主题与新趋势。P18-26

答:理论主题:1.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 新趋势: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生物与环境 2.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3.个人与情境 3.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

4.儿童的社会互动 4.注重在多种不同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

5.个人与社会系统 进行分析 5、采用观察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P30-32

答:优点: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答了对心理学

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3.避免了实验室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

段;5.新的统计方法的问世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获得的数据作出因果推断。 缺点及问题:1.他人对被观察者的反应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家庭互动观察中,他人在场会使结果失真 ;2.家庭录像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家庭录像机的存在反而比实验者在场使他们感到更不自在,进一步强化了实验意识;3.利用母亲报告儿童行为。为了避免陌生研究人员的介入对真实活动的干扰研究者设法培训母亲扮演观察者的角色,由于儿童的母亲在家中的时间较长,而且她作为家庭成员,不容易唤起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验意识,其缺点在于为了让母亲观察,研究这就得让她们了解有关行为的知识,母亲的行为就可能发生变化,与平时表现不一样。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母亲甚至可以抑制其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观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P37

答:优点:1.实施简便,适合于大面积施测,较为省时、省力;2.其答案可以统一形式,

便于整理分析。

缺点:1.由于问题和答案往往是已规定好的,被试可选的余地较小,因而会丢失许

多信息,不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2.数据收集过程中难以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因而问卷有效率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7、采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缺点。P38-40

答:优点:实验室实验由于可以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研究的内部效度和科学性通常较高。

缺点:1.实验室实验缺少生态效度;2实验情境不适合于研究儿童的社会互动,因

为在这种情境中缺少真实情境中儿童社会互动中存在的相互性;3.在实验室条件下儿童与实验者之间缺少真实的生活条件下儿童与父母或教师等成人之间所存在的复杂的情感关系。

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启动者:是指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的特定物种刺激。该类刺激呈现时,会在同一物种中激起类似的社会性反应。(P61) 二、简答题:

1、人类的进化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适应性进化。P55

答:1.由用四肢走路到直立行走的转变。2.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以工具使用与

符号运用为标志的社会技术方式的出现,进而表现为文化的进化。3.父母对儿童养护期的延长。

2、罗西关于社会性行为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四条标准。P60

答:1.社会性行为与某些荷尔蒙的分泌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2.该行为(模式)在受主要

社会化影响之前的幼儿身上已经存在,即与社会化影响之间具有低相关。3.该行为(模式)具有跨物种的稳定性。4.具有跨物种的显著相似性,尤其表现于人类与其以下的高级灵长类之间的相似性。

3、人类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的表现形式。P61-68

答: 意义:个体按照基因程序的逐步展开,而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

环境作为一种外在动因驱使个体作出某些具体的调整已达到自身与情境之间的平衡。由于这种内在的调节机制,机体能够实现某种基因程序的“守恒”,即将某种严重偏离基因程序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表现形式:从社会启动者、怯生与依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及其社会性行为的生物适应意义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调节。

4、人类行为遗传学确定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P69

答:1.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况。 5、孪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的主要目的。P69,P71 答: 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将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同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与异卵孪生子之间的相似性的平均值加以统计学上的比较,由此确定某种性状中基因所发挥的作用。

行为遗传学方法是通过对收养子女的研究确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亲生父母和姐妹相似;二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同养父母(非亲生)姐妹相似。 6、怀孕与生育的生物性危险的表现种类。P78-79

答:1. 非遗传性的染色体正常 2. 孕期并发症 3. 产期并发症 三、运用题:

结合案例分析生物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P84

答: 生物环境是影响未出生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孕期与临产期的前后多种生物性

危险因素可对儿童以后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多种行为问题,但是这多种因素又是与特定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环境对其影响起一种强化或削弱作用。

第三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单项选择

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 A )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劳伦兹 2、( C )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A父母行为 B父母教养观念 C父母教养方式 D儿童社会性发展 3、( B )是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人,他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A维果斯基 B鲍姆令特 C玛丁 D麦考贝 二、填空题

1、父母教养观念主要来源于___父母的文化背景___、__父母的人格特征___和__亲子关系的特点__。

2、鲍姆令特将父母教养方式的分为三类,分别是___权威型___、___专制型___和__放任型___。

三、名词解释

1、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登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P95)

2、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应了亲子交往的实质。(P98)

四、简答题:

1、家庭成为儿童发展的理想环境的原因。P89

答: 首先,家庭是一个社会成员相对较少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这有利于儿童获得较为一致的行为准则; 其次,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较多,这有利于儿童逐步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其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以后社会交往奠定基础;再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抚养儿童的责任,这有利于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和爱护,获得安全感。

2、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的途径及其表现方式.P89-90

答:儿童是家庭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家庭系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来完成。(途径)一方面,父母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又反作用于父母的心理状态、教养观念及教养行为。(表现形式)

3、鲍姆令特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哪三类,各有什么特征?P98

答:鲍姆令特根据父母行为的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和较为一致的反应,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权威性父母教养方式被认为是最费时费力的方式,但同时也是最有效地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儿童的成熟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但对儿童的反应较少,对儿童缺乏热情,用较为绝对的标准来塑造、控制和批评儿童的行为,强调儿童无条件顺从,崇

尚权威和传统,不鼓励亲子间相互迁就,对儿童的鼓励和表扬较少,对儿童的控制严厉、不妥协,且带有强制性。

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既不期望儿童的成熟行为出现,也不提出要求,他们或者溺爱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纪律要求不一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对儿童有中等程度的热情,不主动指导孩子的行为。

4、父母教养观念实质是什么P95,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和儿童发展之间有何关系P97

答: 父母教养观念实质是:父母的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

关系:父母教养观念与父母教养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认为儿童的内在动机对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亲子交往中,父母往往就较多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强制命令来控制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影响父母行为,虐待儿童的父母对儿童多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感到失望从而更可能虐待孩子。此外,父母教养观念失望复杂程度与父母行为间也存在相关。父母教养观念与儿童发展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教养观念的复杂性与儿童自我认知的精确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家庭教养观念、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孩子的社交能力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家长对孩子独立性、礼貌及整洁等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呈显著相关。 5、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理论模型P105

答: 1.先天形成说。儿童的父母及其他抚养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延缓或加速儿童发展到这个水平的时间。亲子之间的交往应以儿童为中心。 2.后天塑造说。该理论主张儿童出生时个体间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并不存在差异,因而成人与儿童间的交往往往应以父母为中心。

3.冲突模型。该理论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抚养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发展抑制其原始冲动的能力。

4.互动模型。互动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其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存在双向影响。

6、家庭对儿童认知社会化与情感社会化的表现P106-108

答: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个社会基础,儿童与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间

的交往对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儿童的发展水平必须达到“最近发展区”。成人的任务在于确定某个孩子在某种发展任务中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孩子所需要帮助,并能够在孩子的能力发展到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时及时停止帮助。其次,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再次,成人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或停止帮助。

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儿童的情感不断得到发展。

父母主要是通过亲子交往塑造和指导儿童,使其形成抚养者或者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期望的情感表现形式。但是,父母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因素、亲子交往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及气质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7、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P108-110

答: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态度转变、观察模仿、认同作用及儿童的归因方式。

1.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父母用来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 2.模仿父母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弗洛伊德是研究认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先驱。他以“奥底普斯”情结来

解释儿童对父母的认同。哈根把认同作用看作是一种“获得性认知反应”,认同作用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要拥有的行为和情感表现的特征,从模仿中获得满足感。

4.儿童的归因方式决定对成功的期望,儿童的归因方式可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方式及功能的归因两种方式。 五、论述

1、联系实际分析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P114-127

答: (一)社会文化背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

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是不同的,也存差异。(二)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其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所决定。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与教养观念也存在差异。(三)母亲就业:母亲就业后,随其社会角色的增多,其用来抚养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四)压力和社会支持: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影响。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压力对父母的消极影响。(五)父母被抚养的经历:儿童父母的抚养经历也影响其与子女的互动。研究发现,父母被惩罚的经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惩罚行为,这种代际的传递在儿童早期就表现出来。(六)父母的性别:父母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抚养行为特征。在抚养观念方面,母亲重视培养儿童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期望儿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父亲则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成就动机及其责任心。(七)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和移情能力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父母的心理成熟和健康水平是有效发挥父母功能的基础。(八)儿童的年龄:一般来说,儿童的年龄是其生理、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儿童的年龄仅对父母的惩罚行为和成就要求有显著影响。(九)儿童的性别。(十)儿童的出生顺序:儿童的出生顺序不同,父母对儿童的互动方式也存在差异。(十一)父母的婚姻质量:父母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就较多,其子女表现出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同伴关系发展较差。(十二)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关系越复杂,儿童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多。(十三)亲子交往的情境:亲子交往情境对父母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他人在场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行为。2.亲自交往的时间。3.亲自交往的目标。

2、根据案例准确判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特征。(P98)

答: 教养方式分为三类: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温情。 3.放任型:低控制、高温情。

第四章同伴关系与友谊

二、填空题:

1、同伴关系的性质:属于 互惠的 。

2、同伴关系中,以客体为中心出现在 婴儿期 。

3、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有:第一阶段得失阶段;第二阶段 常规阶段 ;第三阶段 移情阶段 。

4、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五个维度组成: 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 、 榜样和竞争 、 互相欣赏 、 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 及 亲密交往 。

5、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数量的测量一般用最好朋友限制 提名法 。 6、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质量的测量常用 问卷法 。 7、考察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的经典实验是 “罗伯的夏令营” 。

8、同伴群体的结构中有 支配者 和 追随者 ,同时同伴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 性别差异 。 三、名词解释: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

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 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P133)

2、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P133) 3、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她)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133)

4、被忽视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P152)

5、友谊:友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和依恋关系,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是一种较为持久的稳定性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的关系。(P159) 四、简答题

1、同伴关系的功能(P137)

答: 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

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表现(P140)

答: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2.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 家庭关系对于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主要是涉及父母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作为管理者的作用。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间接影响有:母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程度上预言了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家长抚养技巧的其他方面与儿童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联系;父母的人格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3、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有哪些?(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P150)

答: 1.观察法: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2.社会测量法: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如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等。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的数量的多少对儿童进行分类。同伴评定法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的问题。并且给出一个“喜欢——不喜欢”的评定量表。

4、简述同伴接纳的类型(简述同伴关系的类型)(P152)

答: 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一般把儿童分为四类或五类,这与考依等人确定的类型相似。

1.受欢迎儿童:指获得许多同伴积极的提名或评定的儿童,即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指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指那些呗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最喜欢或最不喜欢)。

5、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P152)

答:1.行为特征 2.认知能力 3.身体吸引力 4.名字 5.教师的影响 6、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理论(P161)

答: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友谊概念的发展与他们观点蔡泽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从社会认知发展的观点出发,采用临床访谈法把友谊概念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阶段0:即时性游戏。以相似或相近为特征,约3~7岁。 阶段1:单方面帮助。以朋友帮助喜欢为特征,约4~9岁。 阶段2:公平气氛的合作。以对相互之间关系的意识和相互适应为特征,但友谊关系任局限于当时的游戏,约处于6~12岁。阶段3:亲密和相互分享关系。以对持续友谊关系的意识和精神力量,相互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约12岁以后。

7、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P166-169)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1)可消除儿童的孤独感。(2)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的支持,儿童语安逸和自己的朋友一块解决冲突。(3)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敏感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2.

8、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影响)(P173)

答: 1.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2.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 9、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P175)

答: 1.社会情境 2.游戏规则和年龄 五、论述题

1、论述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或论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P144-149

答: 1.婴儿期。婴儿很早就能够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作出反应。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学前期。在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3.童年期。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是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阶段。“去自我中心”促进了儿童相互作用的发展,相互作用反过来更加速了“去自我中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绝大部分是同性的,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持久。

4.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个时期儿童正处于向成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2、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并详细举例。(P140) 答: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举例略)。2.父母对儿

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举例略)。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的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举例略)。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并详细举例。(P153) 答: 1.行为特征(举例略)。 2.认知能力(举例略)。 3.身体吸引力(举例略)。 4.名字(举例略)。 5.教师的影响(举例略)。 4、运用理论分析同伴关系的功能并详细举例。(P137) 答: 1.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举例略)。 2.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性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举例略)。 3.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举例略)。

5、针对儿童同伴关系困难提出矫治策略。(P181)

答: 1.首先,需要诊断出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然后,把解决这些困

难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一些具体的要素。通过儿童加入到其他同伴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或者让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执行某些特殊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训练。2.一些儿童需要别人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提供给儿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技能方面,不同的方案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是不同的。3.练习过程中,在儿童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成人在一旁对儿童在角色中所展现的社交技能进行评论,以便使儿童意识到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并帮助儿童按照正确的要求修正其行为。

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

一、单项选择题: 1、( D )不是依恋建立的前提

A识别记忆 B客体永久性 C人的永久性 D短时记忆 二、填空题:

1、依恋形成标志是: 分离焦虑 与 怯生现象 。

2、安斯沃斯等人运用 陌生情境法 对早期儿童的依恋进行了测量。

3、陌生情境法包括 母亲(或其他养护者) 、 婴儿 与 陌生人 3个主要的行为主体变量。

4、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舒适感的依恋类型是 安全型 。

5、社会学习理论中最著名的研究是 哈罗 所做的恒河猴 “替代母亲”的的实验,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対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6、2—7个月是依恋关系的 建立期 。 三、名词解释

1、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P184) 四、 简答题

1、依恋的特点(特征)(P185)

答: 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者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与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 2、依恋建立的前提(P186)

答: 依恋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尤其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发生的首要前提:1.识别记忆。2.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

3、鲍尔贝关于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P188)

答: 鲍尔贝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4、简述依恋理论(P193—199)

答: 1.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做早期对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2.学习理论:(1)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母亲在儿童早期担当者喂养者的角色,这使母亲获得了积极强化者的地位。这就构成了儿童依恋的根本原因。(2)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生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看做儿童敏于社会刺激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合的产物。另外,社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习性学理论:研究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4.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力图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为了不致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 5、影响儿童依恋的因素(P210)

答: 1.抚养质量 2.母亲缺失 3.文化特点 4.儿童的气质 6、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P220—223)

答: 1.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依恋质量反映着儿童气质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同的依恋质量或类型又和不同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品质对应。2.“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1)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与能力;(2)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更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3.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 五、论述题

请运用安斯沃斯的儿童依恋类型理论准确判断儿童依恋的类型及特征(P205-206) 答: 安斯沃斯发现亲子关系与母婴的行为存在着显著一致性。根据利用陌生情境法测定的儿童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其依恋的安全程度,她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TB)和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又将不安全型分为回避型(TA)与拒绝型(TC)两小类。不同类型儿童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1)安全型儿童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自己论述)。(2)不安全—回避型儿童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不安全—拒绝型儿童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一脸行为,在陌生情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地适应。

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体对特定情境中他人的思想情感等的理解是: C A观点采择 B心理理论 C移情 D竞争 二、填空题:

1、在心理理论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任务是 韦尔曼和普那 设计的 “错误信念任务” 。

2、塞尔曼研究儿童观点采择所采用的方法是人际关系 结构分析取向 。 三、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我)、人际关系、社

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P231)

2、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

(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P237)

3、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256) 4、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P259) 5、自我中心:(1)意味着儿童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2)儿童不自

觉地把“自我”的品质和自身的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P244)

6、去自我中心:意味着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要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1)意识到“自我”是个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2)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并以一种非自我中心的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图式或表象之中。(P244) 四、 简答题

1、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P233)

答: 1.客体特性。两者区别表现在两个维度上:(1)静态性—易变性。社会性客体与非社会性客体相比,其外在表现随时间而具有更大的变化性。(2)变化的动力源。物理客体发生变化的作用力大多存在于客体之外,而大多数社会客体的变化作用不能归因为外力的作用。2.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的评价。3.人类行为的随意性。人类的行为不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其大部分是由内部力量引起的。这就使得人的行为不像物理客体的运动,完全不服从物理学的因果规律,而是具有很强的随意性。4.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物理客体是按物理规律运动的,人则是按心理原理和社会规范活动的。 2、霍夫曼的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理论(P257) 答: 霍夫曼认为,儿童移情的发展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阶段1.非认知的移情阶段。人生第一年的移情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阶段,即非认知的移情阶段。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出生第二年,儿童开始能够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阶段3.推断的移情。2~3岁开始,儿童形成最初的角色采择的能力,表现出一些利他主义的尝试。阶段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以后。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超越了直接情景的局限。 3、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P252)

答: 塞尔曼把3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5个阶段或水平:阶段0.自我中心

或未分化的观点(3~6岁),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儿童认识到人们能由于他们自己不同的观点,但相信这是由于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的不同;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他们能够考虑对方的观点;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别人也这么做;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大致12~15岁以上),青少年期望他人考虑和采纳其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意见。 4、儿童观点采择与社会互动的关系(278)

答: 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能够促进其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的发展,因为在同伴互

动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的观点的差异。同时,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为了使游戏继续进行,儿童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和同伴的观点进行整合,作出妥协。因此这些具有相同地位的同伴间的互动会加快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推动和促进其观点采择和人际理解的发展。

5、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P273)

答: 2~3岁儿童区分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与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以及言语发展的研

究中最小的儿童(2岁)在任何一维度上都不能区分违背道德的行为与违背习俗的行为;近3岁的儿童认为违背道德的行为从普遍上来说要比违背习俗的行为更为错误,而3岁半的儿童却认为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要比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更不依赖于规则与权威。从普遍性维度上讲更为不对,而且程度更加严重。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保护身体安全的谨慎规则有很清楚的认识,但认为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差一些,违背这些规则要比违反道德规则在严重程度上差一些。 五、论述题

1、达蒙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68)

答: 达蒙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机的6个水平或阶段。

水平1 儿童不能将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区分开来,对权威一种盲目崇拜和依赖的态度,在行为上倾向于无条件的服从。

水平2 儿童意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并通过对权威的单向的服从来消除这种冲突,避免可能的麻烦。

水平3 儿童把权威看作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或体力优势、全知全能的人。 水平4 儿童的服从行为基于交换或互惠原则,将服从作为对权威过去付出的一种报偿或为获得某种报偿而作出的必要投资和努力。

水平5 儿童开始放弃对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或情绪支配下的无条件服从,而代之以理性的评论与有条件的服从。

水平6 儿童将能为集体成员带来福利,为集体所认可的人奉为权威。

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规则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D )。 A、詹姆斯 B、华生 C、谢弗尔森 D、皮亚杰 2、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立者是( A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艾森伯格 D、埃里克森

3、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著作,于1932发表的是( A )。 A、《儿童的道德判断》 B、《发生认识论》 C、《人类发展生态学》 D、《前运算阶段》

5、亲社会行为不包括( C )。

A、分享 B、合作 C、依恋 D、捐赠 二、填空题

1、对偶故事法提出者是皮亚杰。

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3、海因兹偷药故事的提出者是柯尔伯格。

4、吉利根对公正是否为大众唯一的道德取向首先进行质疑,并提出道德的另一种取向关怀。

5、社会行为规范包括三种,分别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 、应得性规范。 三、名词解释

1、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判断是非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

德行为的历程。(280)

2、他律道德:4、5~8、9岁之间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

不考虑行为意向。(284)

3、自律道德: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

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284) 4、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P303)

5、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326) 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

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人对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P328)

7、移情训练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

产生共鸣的方法。

8、榜样示范法:榜样学习在道德教育及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对

榜样模仿问题的研究最突出的首推班杜拉。

四、 简答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P284)

答: 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

心的。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第3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

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名称(P315)

答: 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2.确定助人意图阶段。 3.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3、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及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P333)

答: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很早的年龄就出现。分享、助人、安慰、保护、合作等各

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的第一、二年即已出现。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类型、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相对较低。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跨年龄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个体的亲社会性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P287)

答: 第1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第2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第2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3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第4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第3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5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第6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

2、能够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方法。(P328-331)

答: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认知和移情是影响儿童亲社会

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除此之外,社会学系也是儿童亲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机制之一。培养方法如下:

1.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人对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

2.移情训练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方法。 3.榜样示范法:榜样学习在道德教育及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对榜样模仿问题的研究最突出的首推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人格特征。因此,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间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 儿童的攻击

一、选择题:

1、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心理学家是( C )。 A、詹姆斯 B、华生 C、哈吐普 D、马什 2、( C )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

A、哈吐普 B、刘易斯 C、劳伦兹 D、皮亚杰 3、提出挫折---攻击假说的心理学家是( A )。 A、多拉德 B、贝姆 C、克拉克 D、哈勃 4自我调节机制不包括 ( C )。

A、自我观察 B、判断 C、自我调整 D、自我反应 5、提出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的心理学家是( B )。 A、多拉德 B、道奇 C、弗雷姆 D、鲁宾 二、填空题

1、启动儿童攻击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消极事件启动 、诱发性启动 、榜样性启动 。 2、社会学习理论任务攻击的保持机制需要三个方面外部强化 、不恰当的惩罚 、替代性强化 。

3、认知理论将攻击分为五个过程对输入性信息的译码 、 解释过程 、 寻找反应 、 决定反应 、 儿童进入执行自己选择的反应阶段。 4、儿童欺负的特点包括未受激惹性(有意性)、重复发生性、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_。

5、男孩习惯用 身体 欺负同伴,女孩习惯用__言语和心理__欺负同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z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