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的自然万象

更新时间:2023-09-29 2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教学案例:

湘美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 教学设计与主讲:刘明谆,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2004级

教学目标: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

园林的表现,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比较 2.东西方园林营造理念的差别 3.西方艺术中对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基本了解艺术鉴赏的方法,准备铅笔、课本。 教师课前准备:收集该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法设计:教材将这一课分成了五块内容:1.自然的再现 2.人格化的自然3-西方的自然观4.理想的自然5.影响自然的光与影

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来完成对这些方面知识的传授,即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

较,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的比较,中西方对光的理解和表现。把人格化的自然和中西方对光的理解都放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当中去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表现大自然的《森林狂想曲》,等学生听过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

将学生的回答引入大自然。

视频:表现大自然的舞蹈《荷塘语丝》,提问:这一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 将学生的回答引入犬自然。

朗读王维的《鸟呜涧》,提问: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大自然。

提问:我们之前听到的是由音乐来表现的大自然,之后看到的是由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大自然,读到的是由文学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那我们想想,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大自然呢?

由于是美术课学生很容易想到还有美术的形式,于是导出教学主题“变幻的自然万象——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新课: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放映PPT,一张真实的山石照片,接着放映同是表现山石的中国的山水画《九峰雪霁图》和西方风景画《游吟诗人》。

提问:在看过这些中国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之后,你们觉得们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将学生的答案归整到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起源与发展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山水画一开始的出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门派,而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这一点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当申可以看出来。在起源上,中

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西方风景画最早同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是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我们从拉斐尔《阿尔巴圣母》和乔尔乔涅《乡间音乐会》当中可以看出来。

2.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思维差异的比较) 放映PPT《风雨暮归图》和克劳德·洛兰《风景》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幅表现大自然的画,哪一幅更像真实的大自然?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呢?

1)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使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有着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中国画没必要讲究画面所描绘的是哪儿,中国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中国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和心态,并视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莞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很早以前的中国画论就有了这样深刻的阐述,可见中国画的起步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艺术。笔墨里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

的一种载体,他们的笔墨情趣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独特意境。

(2)人格化:刚讲过山水画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所以山水画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山石草木,他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触。

PPT《静听松风图》、《六君子图》,给学生分析讲解作品中的内涵。然后导出人格化的定义:达种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就是

“人格化的自然”。 (3)练习题

《乱山藏古寺》 答案:D A.在半山腰画一座寺庙

B.在深幽的山林里画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庙 C.在山腰画只露出半边红墙的古寺庙 D.画一个和尚在山脚挑水

这个熟悉的故事说明,中国风景画的特征是“隐”,最美的东西不是彰显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PPT:放映一张西方风景画

西方艺术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地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

贡献。如诗人但丁所言:“??你的艺术,距上帝只差一个等级”,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

PPT:放映一张西方风景画

中西方对光的理解:从上面的风景画当中让学生来判断表现的是早、中、晚哪一时段,以此导出中西方画家对光线的不同认识。

PPT:《后赤壁图》、《卢昂大教堂》

中国画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意境美。它从不把真实地表现自然作为自己的目的,她所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源于现实又包孕若画家的主观思想的人格化自然。而西方绘画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和模拟。西方绘画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我不敢说哪一种好或者坏。中国画描绘的是心灵的故乡,而西方绘画描绘的是生命的家园。

3.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造型手段 线 面 材料 毛笔墨

油画笔、油画颜料 造型特点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真实再现 表现方法 皴法 覆盖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y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