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22: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结题报告的创新之处怎么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中学 刘**
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而奋斗,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历届国家领导人的这些英明论断,都深刻地揭示了“科技”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学校要“开发或选择适合本学校的课程”,要“建立课程教材继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中,涉及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不多,科技创新教育不论是从量还是从质方面来看,都很难培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只有大力开发科技校本课程,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在科技时代的前列。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课程改革的目标,根据本
1
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课程目标拟订、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教材的编写到课程的实施和改进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
(二) 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1、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需要 从优化课程结构和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来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传统的单一课程结构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符合本校教育思想、学校特色的个性化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中,试图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以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资源,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素有“儒林之乡”美誉的九江,是一代改革宗师康有为的老师朱九江先生的故乡,有浓厚的崇尚科学的人文环境。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社区资源丰富,为《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校秉承“弘扬传统,崇尚科学,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理校、改革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努力开展课程改革。我校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为《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2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具有模仿性强、追求新奇、好动创新等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容易呈现精力旺盛、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涉猎范围广、好冒险的行为表现,是人的一生中思想最活跃、记忆力最强、最有创新发展空间的时期。开设《科技与创新》课程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与科技活动及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与挖掘学生的潜能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校学生对多姿多彩的外面世界很感兴趣,特别是网络世界、太空世界和动漫世界。家长要求学校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的已长期自己在外面请家教、学特长。家长的愿望和学生的要求为《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2、学校发展目标
建立适于初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校本课程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努力构建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
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开发科技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科研水平。
4、课程建设目标
3
开发和实施科技校本课程,形成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补充的校本课程体系之一。
(二)研究内容
1、如何开发适合初中学生的《科技与创新》教材。 ①研究制定《科技与创新》课程大纲和课程目标。
②如何教材编写:体现科技历史、科技内容、科技方法、科技实践、科技展望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理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行为。
2、如何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
①研究制定《科技与创新》课程规划和实施纲要。 ②研究实施《科技与创新》课程的管理。
3、研究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对师生的影响。
①研究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影响。
②研究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对教师课程意识和专业发展的影响。
4、如何构建实施《科技与创新》课程的师生评价方法。 ①研究教师实施《科技与创新》课程的评价方法。 ②研究实施《科技与创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设想,提出《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改革措施,一边实施,一边观察分析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课程设置的内容、任课老师和参与学生。
4
2、实验研究法:根据我们假设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课程建设的影响,进行有计划的实践、分析与总结,寻找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和课程建设的联系和规律。
3、比较分析法:每学年实验老师从现在实施科技校本课程与以自己以前非实施科技校本课程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自身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影响。
4、调查法:A、调查实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是否增强,
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是否提高。
B、调查研究学生对科技与创新课程是否喜欢,是否实用,是否对学生成长有帮助。
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班级或学生进行《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后的变化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二)研究历程
我们从2004年3月确立研究课题以来,按照研究方案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以时间为线索,大致上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2004.3——2004.4),主要工作有: 1、 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 做好课题组成员和师资培训等准备工作。 3、 做好前测、分析和调研工作。
5
4、 起稿《科技与创新》课程草稿方案,对课题设计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4.5---2005.7),主要工作有: 1、开题论证后,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进行研究,落实研究内容,进行研究过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等,初步完成资料收集和有关基础性的研究。
2、初步开发《科技与创新》课程内容,并根据研究的进度,不断调整研究计划,并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
3、选择教育方法、途径:本着科学、实效原则,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围绕实施目标和教育内容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途径。
4、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探究式、合作式、集体活动式等形式。 5、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分析法、优秀案例分析法、对比实验法等。
第三阶段:深入开展阶段(2005.9---2006.5),主要工作有: 1、 不断修改、完善已定的校本课程。
2、 在实施过程中作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 3、 请专家指导、讲座,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4、 开展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研究头奥活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影响。
5、课题组成员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或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6.5---2008.7),主要工作有: 1、修订与策划出版《科技与创新》教材。
2、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整调、完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3、将前几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等进行
6
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和经验。
4、撰写论文、个案分析等。
5、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经过分析、总结、论证,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请上级科研部门和教育专家进行课题验收。
6、启动成果汇报和交流机制,将研究成果对外开放、交流与推广。
(三)课程开发 1、成立机构,负责实施
学校成立《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教科处刘志伟主任任组长,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从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实施监控、师生评价等方面给予落实,使课程开发做到前期有目标、有规划,过程有资料、有监控,结果有反思与评价。
2、培训师资,提高认识
为了从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我校多次以专题讲座、专题沙龙、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校本培训,帮助老师认识《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自身专业发展、学校特色构建、学生个性发展三赢的角度,提高老师的思想认识。
我校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升、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和内容等方面。通过培训,让广大实验教师对《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7
3、调查研究,分析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对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胜任情况,同时针对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摸底,我校对师生进行《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具体内容的意向先后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开设《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内容、任教老师、授课时数等。
4、总体规划,拟订目标
《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校本课程试行方案,在反复征询和调查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与调整,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与创新》课程规划、课程目标和开发纲要。其中《科技与创新》课程目标拟订如下:
目 标 课程目标 知要 求 1.掌握和应用基本的科技创新的知识和技能 2.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关注科技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表现出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科学探索精神1.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初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识与2. 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领域,关注身边的科技发展 学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习过1.获得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 目程与2.学习和应用科技创新技能 标 方法 3.进行科学创新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形成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科学素养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具有关注科技及其发展的意识 5、选定内容,编写教材
《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按照内容和分配的工作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技与创新》教材目录和编写要
8
求,负责组织教师具体编写教材,并反复修改、试教、总结与完善。主编或责任编辑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把关,统筹审阅教材的连贯性、科学性、实用性。
①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资源,建设一套适应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教材。
②教材编写目标
⑴使教师在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指导下,力求使教材内容融知识性、科学性、探究性为一体,从科技发展史、科技创新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内容和科学实践,开发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的校本教材。
⑵使学生能感受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意义,培养对科技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教材编写原则
⑴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教材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精神,体现初中科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体现教材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不再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要目标,而重在突出正确把握科技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技能力的发展。
9
⑵立足于改善教学方式。教材力求致力于教学观念的变化,注重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能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挑战性,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提问、猜测、探究、交流和创新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⑶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否定与创新。一方面要注意从国内外科技教育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在学习和汲取中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另一方面,要注意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欣赏性,图文并茂。
④教材内容选择
为提高教材的生命力,对《科技与创新》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作如下要求:
⑴代表性。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全面考虑整体内容和标准的要求,选择最重要、最基本的能体现科技发展史、科技创新方法和内容的知识,能突出体现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发展科学创新能力。 ⑵实用性。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全面考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教材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关爱身边的科学。
⑶先进性。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基础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关注拓宽知识视野和联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事物。
⑷探究性。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为学生科学探究搭桥铺路。
根据我校教材编写目标、编写原则和编写要求,《科技与创新》教材体系由四部分构成:
⑴科技春秋——中国科技史简介与影响人类发展的科技革命。
10
⑵点击科技——介绍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的方法与评价。
⑶探究科技——开展创新实验和探究性实践活动,如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写一些科技小论文、观察日记等。
⑷展望科技——介绍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为人类造福。
教材内容来自“选用、改编、新编”。“选用”是指教师从课程资源中选择比较适合的教材;“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当地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新编”是指教师根据需要而开发的全新的教材。
教材在开发与研究基础上先形成文本初稿,然后边实验、边修订、边总结,广泛征求意见,最后集体审订定稿。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不断修改、完善已定的校本课程,又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研讨、创新、增加新的内容。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修改,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与创新》 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
教材内容 部分 技 第一课 科技春秋 第二课 影响人类发展的科技革命史 中华科技史 第二节 沉睡的近代中华科技 第三节 崛起的现代中华科技 第一节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 1.了解影响人类发展的科技革命史,了解科技对人类进步的影响; 2.认识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发展的作用。 11
章节 第一节 辉煌的古代中华科学习目标 1.了解五千年中华科技史所经历的主要时期; 2.认识科技发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3.体会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揭开发明的神秘 第二节 小发明的选题 第三节 进行科学发明 第一课 小发明 第四节 把握发明的金钥匙——发明方法介绍 第五节 发明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第六节 知识产权及成果保护 第一节 小论文的选题 点击科技 第二节 进行科学探究 第二课 第三节 科学论文的写作方1.了解发明的概念及意义; 2.了解发明的产生及过程; 3.了解发明的常用方法,并尝试运用发明方法进行发明; 4.学会如何评价发明作品; 5.知道知识产权,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6.体验小发明的过程,树立创新的意识和情感。 1.了解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及意义; 2.了解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科学探究和撰写小论文; 4.学会如何评价小论文作品。 小论文 法 第四节 科学论文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科技制作的设计 第三课 小制作 第二节 科技制作的窍门 第三节 科技制作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学会观察 第四课 小实验 第二节 科学实验的方法 第三节 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四节 实验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制作能飞的灯笼 第一课 尝试小制作 第二节 制作神奇的万花筒 第三节 制作“团圆灯” 第四节 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 第二课 探究小实验 第一节 感受神奇科技 第二节 探究水戏龙珠 第三节 如何除掉水垢 第四节 尝试做魔术师 1.了解小制作的设计方法; 2.了解进行科技制作的窍门,并进行科技制作; 4.学会如何评价小制作作品。 1.学会如何科学地观察; 2.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 3.了解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4.学会对实验报告的评价方法; 5.尝试撰写和分析实验报告。 1.了解灯笼的制作方法,练习制作灯笼; 2.了解万花筒的制作方法,练习制作万花筒; 3.了解团圆灯的制作方法,练习制作团圆灯; 4.了解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观看或尝试制作水火箭。 1.感受科技的神奇现象,有探究科技的愿望; 2.观看或探究水戏龙珠的现象,了解其原理; 3.了解除掉水垢的方法; 4.了解魔术师的神秘做法,有探究的愿望和探究科技 12
兴趣。 第三课 关注人与自然 展望科技 第一节 变垃圾为资源 第二节 训宠物表演才艺 1.了解垃圾的用处和处理方法,有环保意识; 2.了解宠物表演才艺的训练技巧; 第三节 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知道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条件和要求; 第四节 假如你被克隆了 4.了解克隆现象,探讨克隆利弊。 1.了解和预测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 2.树立为发展科技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建立为人类造福的信念。 ⑤教材呈现方式
《科技与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技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例如对发明方法的学习,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再介绍这个问题的发明方法(解决方法)和进行这个发明的探究。学生会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奋。
教材内容的呈现有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包括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拓宽知识视野(包括一些目前科学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等,例如,关于克隆人的利与弊、垃圾的利与弊等,教材中可以呈现对立的事实和观点,让学生来判断和讨论。
教材编制有一定的、前后一致的风格,注意形式多样、版面活泼,文字通俗流畅,图文并茂。教材版式设计中,设置的一些栏目有“你知道吗”、“我的问题”、“我的探究”、“交流讨论”、“我的创新”等。
6、设置课程,组织实施
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
13
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必修课在初一每周开设1课时,在初二每三周开设1课时,总课时数为40课时,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选修课初一和初二每周均开设一节,把若干类《科技与创新》内容纳入校本课程的体系中。也把有的内容作为课外实践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例如,把《科学幻想》、《科学猜想》、《科学思维方法》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等作为选修课程,首先由老师选择任教科目,再由学生选择参加科目(每个供选科目满15人以上报名的就开设,不满15人的就取消);把《物理科技的前沿》、《化学科技的前沿》和《生物科技的前沿》等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把《人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科学思维方法》和《头脑奥林匹克》等以讲座形式进行;把《关爱身边的环境》、《节能减排,我能做什么》、《鸟巢设计》等以课外实践形式进行。
我校《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每个同学每学期选择一次,可继续报名参加上个学期的项目,也可更换新的项目。每个班每个项目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名额分配选择,在超额的情况下由班主任协调解决。每个同学在每周一节固定的选修校本课程时间里,都必须选择一个项目参加。
我校《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它规范着课程的实施内容和实施目标,但随着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它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充实的动态过程。下面是《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目标 内容 项目 必修程课型学展教拓内课课
课程内容 科技与创新 知识产权教育读本 实施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会尊重知识不权,保护知识产权 14
环境保护 动漫制作 网页制作 网络通讯 科学思维方法 选 修 课 生物科技的前沿 科学发现方法 科技探究方法指导 头脑创新 物理科技的前沿 化学科技的前沿 生物科技的前沿 科学幻想 科学猜想 环境保护 学 科 渗 透 科学思维方法 生物科技的前沿 物理科技的前沿 化学科技的前沿 科学实验方法 课外实践 九江米酒的制作 关爱身边的环境 节能减排,我能怎样做 鸟巢设计 宠物饲养 治理九江涌水质污染的对策研究 研究九江走私汽车市场的兴衰探究 型 “珠二环”的兴建对九江发展的影响课程 探究 对九江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策研究 宠物饲养和才艺表演训练 培养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尝试进行动漫制作 学会制作网页,建立个人主页或博客 学会常用的网络通讯方法 了解科学思维方法 了解科学发现的方法,体验科学发现 了解和练习写作创新思维训练法 了解科技探究的方法 了解头脑创新的做法、内容,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胆识 了解物理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化学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生物科技的前沿知识 学会进行科学幻想,并能加以表现 了解科学猜想的方法和要求,并尝试科学猜想 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了解科学思维的方法 了解生物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物理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化学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小实验 了解米酒的制作方法,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了解关爱身边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意识 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有节能减排的责任 了解鸟巢设计的意义、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体验饲养宠物,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探究治理九江涌水质污染的对策,培养关注身边环境的意识 探究九江走私汽车市场兴衰的历程,树立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 探究“珠二环”的兴建对九江发展的影响,关爱家乡发展,撰写科学小论文 探究对九江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策研究,理解计划生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练习宠物饲养,尝试训练宠物表演,关爱动物 发明创新的技法指导 掌握发明创新的方法 7、课程评价,调整充实
对《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与教务处、教科室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调查四个
15
方面进行,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学习效果评价根据学生所交的小论文、科技作品、科技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为基准。
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和科组评价为主,同时考虑师生在实施相关课程的获奖情况。具体评价要求包括:①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和成绩评价;②按学校整体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科学素质;③教师有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项 目 制订校本课程计划 编写校本教材或教案 课程的组织实施 学生成绩与评价 课程实施的总结 课程实施的创新 综合评定 权衡分值 10 25 25 20 10 10 自我评价 科组评价 师生获奖说明 教务处和教科室通过课堂巡查、资料查阅、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公布和列入期末考核成绩。
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评价要求包括:①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记录、作业评价、成果评价和综合评定;②根据每个学生参加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个性发展和活动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差”的等级记入学籍卡和学生成绩汇报书;③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6
项 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综合评定 考勤 参与态度 作业情况 活动成果 获奖说明 我们根据课程评价,不断总结反思,调整实施策略,探索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新方法、新内容、新举措、新模式。如通过专题会议、沙龙、座谈,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观摩,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完善科技课程教研机制和监控体系。又如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分析,考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学生发展的状况,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
8、总结经验,升华成果
我们的研究活动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把多年的关于《科技与创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经验进行提升的过程。我们边学习校本课程的理论边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分析已有的经验和材料,进行整理与加工,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1、学校的科技教育和校本课程得到落实,科技特色形成 通过本课题研究,全面开发与实施了《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我校制定了《九江镇中学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完善了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从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效果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划,规范科技教育的管理。成立了科技处作为科技教育领导机构,与德育
17
处、教务处联手配合,具体组织实施科技教育工作,使科技教育工作保证前期有规划、实施有管理、结果有评价。开设了《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使科技课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由4位专职或兼职的科技教师担任。教材由科技教师根据“新课改”精神,结合生活中的科技知识进行编写,并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最后经专家审定后由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详细教材目录见附1)。现在,我校构建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科技校本课程,建立了点面网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的科技创新校本课程体系(详细课程安排见附2)。
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力推动了我校科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特色品牌的形成。近三年我校被评为中国创新型学校、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示范学校,还多次承办各级科技教育现场会、研讨会或观摩课,并应邀作专题经验介绍。如2008年12月我校被推荐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首届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专题科技教育经验介绍;2008年11月我校承办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育自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2008年5月我校承办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暨佛山市教育科研精品项目推介会,并在大会上作《“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专题经验介绍;2007年3月在广东省第一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授牌仪式暨师资培训班上,我校作为唯一学校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07年5月我校承办广东省初中生物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开展生物科技,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专题经验介绍;2007年11月我校承办“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
18
奖 ”展评会,并在大会上作《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我校科技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科技教育》和《广东科技报》等报刊杂志上介绍。我校科技教育得到慕名前来参观访问的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际教育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详细实验教师或学校实验成效情况见附3)
2、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个性特长明显提高,能力充分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四年多来,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个性特长与以前同期相比,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实验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屡创佳绩,获得区级一等奖以上奖励的有283人次,其中国际冠军2项、亚军一项,国家级一等奖41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38个。(详细实验学生获奖情况见附4)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代表中国参加第27届、第28届和第2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获得2个冠军、1个亚军和2个拉富斯卡最佳创造力奖,成为中国在参加本项目比赛的最好成绩。我校连续两年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均获得团体金奖,有十三名学生获一等奖,其中五名成绩进入前三十名。我校学生的57件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开展课题研究四年多来,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个性特长明显发展。从问卷抽样调查(调查表见附件5)结果统计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同学的科学素质达标率(以问卷设定题目中知识、非智力和情感因素组成的科学素质为内容,60%过关的为达标),在前测、中测和后测呈现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而非实验班同学的科学素质则变化不大。具体情况统计如下图所示:
19
科学素质的达标率 100 80 60 40 20 2004年4月 (前测) 2005年4月 (中测) 2006年6月 (后测) 统计时间 图1:实验班同学科技素质调查问卷的统计图
100 80 60 40 20 2004年4月 (前测) 2005年4月 (中测) 2006年6月 (后测) 统计时间 科学素质的达标率 图2:非实验班同学科技素质调查问卷的统计图
3、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课程意识显著增强,水平明显提高
在开发和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构建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科研意识”。
通过本课题研究,老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得到加强,水平得到发展,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老师从事校本教研已从始初制度上的约束到现在的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校个性化
20
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校本教材也从开始较为单一的《科技与创新》到现在众多的个性化校本教材,如初见成效的《艺术与欣赏》、《乡野采风》、《交际英语》、《关爱身边的环境》和《初中生写作指导》等。
近四年来,我校课题组老师已编写了《科技与创新》校本教材,并由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得到了广东发明协会周兆龙会长、广东教育学会郭鸿会长的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对全面深入推进我省科技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现在《科技与创新》校本教材已在全省范围内被不少学校采用。
通过开发和实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课题组老师公开发表或获奖的科技教育论文十多篇,其中刘志伟和胡泳红两位教师编写的“家乡鸟类的调查”和“眼睛——心灵的窗户”两篇教学设计被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综合活动课指导用书采用,刘志伟老师撰写的论文“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发表于《中国科技教育》07年第4期,胡泳红老师撰写的科技教育论文“浅谈在新课标改革下如何设置生物的创新作业”荣获全国中学生物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发表于《生物学教学》06年第6期。(详细实验教师发表文章或经验推广情况见附6)
下面是我校教师实验前后以及实验老师与非实验老师在发表论文和介绍经验方面的统计情况:
我校教师实验前后在发表论文和介绍经验方面数量的比较图发表论文或介绍经验的数量1412108642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实验前后的六年时间 系列1
上图为我校教师实验前三年(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和实验后三年(2004年5月至2007年7月)在发表论文和介绍经验方面数量
21
的比较图。
实验老师与非实验老师在发表论文和经验介绍方面的比较图发表论文和经验介绍的数量2520151050非实验老师实验老师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 系列1
上图为我校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人数比例为1:3)在2004年5月以后在发表论文和介绍经验方面数量的比较图。
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研究的价值
1、在我省率先开发了适于初中生使用的《科技与创新》校本教材。此教材体系由四部分构成:科技春秋、点击科技、探究科技和展望科技,从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的方法、内容等角度帮助青少年走近科技,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教育性,被专家认为对全面推动我省科技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2、探索和总结了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体系,这对于推动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具有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已引起省内外教育专家和兄弟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3、更新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课程意识,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为我省开展校本课程改革作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二)研究的意义
22
我校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主要体现了如下的实际意义: 1、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个性特长明显提高
我校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2、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校本课程有效落实
我校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形成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之一,不断凸现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
3、推进学校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以科技创新教育为重要载体,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4、改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课程意识
我校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课程意识显著增强,水平明显提高。
七、我们的反思和体会
(一)一些经验
我们在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实践中边思考,边探索,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个模式”、“二个意识”和“三个到位”。
“一个模式”就是《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3
“二个意识”是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课程意识”是指新形势要求我们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构建者,这在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落实与体现。“科研意识”是教师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要研究者的身份,审视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三个到位”是指体制到位、措施到位、和管理到位。具体如下: 第一,体制到位。管理体制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保证,它规定科技课程开设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我校在课程改革和科技活动方面搞得好,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制。
第二,措施到位。我们的措施是做到“五有”,即有组织和计划、有辅导老师和学生、有辅导时间和地点、有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我校把《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实施,还根据学生志愿,成立科技小组和科技协会,每周定期开
24
展一次活动。
第三,管理到位。为做好《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管理上抓细抓好,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评比。使《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切实做到:(1)精心制订课程计划;(2)合理设计课程方案;(3)认真指导课程活动,防止放任自流;(4)科学评价实施效果,包括对师生的鼓励性评价和奖励。
(二)几点变化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路走来。重温和反思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走过的历程,我们有迷惘、困惑,但今天我们是收获和喜悦。这其中的变化,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建立了课程新秩序
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进步完善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实现了具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新体系。以往我们习惯于单一的课程到今天我们习惯了多样的课程,建立了课程新秩序。
2、明确了课程新要求
《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广大实验老师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也带来了新要求。课程开发要求我们老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前进。
3、带来了课程新文化
通过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带来了课
25
程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智慧结晶,也必将进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三)几个问题
反思实施研究过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需要进步探索的困惑。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如何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要求开足开齐,又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特别是科技课程而不影响中考、统考的教学成绩,从课程设置与减负要求的冲突上,从时间的安排和质量的把握上我们还有待进步探索,继续寻找最佳策略。二、有的老师习惯于按书教书,不会进行《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的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子女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社会一些人士有时也会不太配合学生的参观、调查、访问、考察等探索与研究活动。三、实施本课题研究对个案资料的有效采集与分析不多,对课程的开发与评价还需要进步充实与检验。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快速发展,我们将深入探究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和新策略,继续开发《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为打造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26
附1:《科技与创新》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科技春秋
第一课 中华科技史????????????????????????(2)
第一节 辉煌的古代中华科技???????????????????(2) 第二节 落后的近代中华科技???????????????????(9) 第三节 崛起的现代中华科技???????????????????(12) 第二课 世界科技革命史??????????????????????(16) 第一节 第一次科技革命?????????????????????(16) 第二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20) 第三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24)
第二单元 点击科技
第一课 小发明??????????????????????????(30)
第一节 揭开发明的神秘?????????????????????(30)
第二节 小发明的选题??????????????????????(35)
第三节 进行科学发明??????????????????????(39) 第四节 发明方法介绍??????????????????????(43)
第五节 发明作品的分析与评价??????????????????(71) 第六节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75) 第二课 小论文??????????????????????????(79)
第一节 小论文的选题??????????????????????(79) 第二节 进行科学的探究?????????????????????(83) 第三节 科学论文的写作?????????????????????(87) 第四节 科学论文的分析与评价??????????????????(96) 第三课 小制作??????????????????????????(99) 第一节 科技制作的设计?????????????????????(99) 第二节 科技制作的窍门?????????????????????(103) 第三节 科技制作的分析与评价??????????????????(106) 第四课 小实验??????????????????????????(109)
第一节 学会科学的观察?????????????????????(109) 第二节 科学实验的方法?????????????????????(112)
第三节 实验报告的撰写?????????????????????(116) 第四节 实验报告的分析与评价??????????????????(119)
27
第三单元 探究科技
第一课 尝试小制作????????????????????????(123)
第一节 制作能飞的纸灯笼?????????????????????(123)
第二节 制作神奇的万花筒?????????????????????(127)
第三节 制作喜庆的“团圆灯”???????????????????(131) 第四节 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134) 第二课 探究小实验?????????????????????????(137)
第一节 感受神奇科技???????????????????????(137)
第二节 探究水戏龙珠???????????????????????(141)
第三节 如何除掉水垢???????????????????????(144)
第四节 尝试做魔术师???????????????????????(147) 第三课 关注人与自然????????????????????????(150)
第一节 变垃圾为资源???????????????????????(150)
第二节 训练宠物表演才艺?????????????????????(158) 第三节 构建和谐人居环境?????????????????????(161)
第四节 假如你被克隆了??????????????????????(166)
第四单元 展望科技???????????????????????(172)附录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介?????????????????(175) 附录2:我校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简况??????????????????(187) 附录3:主要参考文献和网站?????????????????????(189)
28
附2:九江镇中学校本课程的安表
课程内容 科技与创新 任课教师 黄洛星、刘宏文 时间 表) 地点 课室 课程内容 感受佛山民间艺术 写作与欣赏 交际英语 任课教师 时间 地点 课室 梁世安、刘志伟 (见课程林杰容、周远霞、(见课方裕轩、黄晓川、程表) 孔晓菲 全体语文老师 全体英语老师 生活中的数学 全体数学老师 生活中的物理 全体物理老师 生活中的化学 全体化学老师 课室 课室 课室 课室 课室 佛山史专题讲座 岑凤萍、关宝芬 走进人文梅州 走进人文潮州 刘宏文、魏杨 杨彰佳、岑凤萍 余鹏飞、关宝芬 丁妮 13.14.15 阶梯室 10.11.12 阶梯室 10.11.12 3楼物理室 10.11.12 4楼生物室 4.5.6 7.8.9 4.5.6 阶梯室 阶梯室 3楼物理室 奥林匹克数学 冯善文、周炳忠、 (另定) 黄洛星 奥林匹克物理 林柱雄 奥林匹克化学 麦洁卿 信息奥林匹克 (初三)孙启富 信息奥林匹克 (初二)周劲 信息奥林匹克 (初一)梁琼 现代通讯 舞蹈 合唱 铜管乐 民族乐器 素描 于凤、陈志豪 杨红颖、左玉婵 麦小娟、杨红颖 张洋、李伟伟 冯燕云 林杰容、黄晓川 (另定) (另定) (另定) (另定) (另定) 电脑室 电脑室 电脑室 走进人文广州 现代礼仪 初中生心理驿站 欧凤莲 《孙子兵法》与智慧人生 演讲艺术 岭南文学欣赏 做个小记者 乡野采风——走遍九江 科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 社团活动 吴嘉祥、李伟伟 黄翠敏 李结贞 李彩虹、尤敏仪 周劲 黄伟星 姚巧兰 4、6.8.10.12 电脑室 (另定) (另定) (另定) (另定) 舞蹈室 音乐室 音乐室 音乐室 4、6.8.10、美术室 12、14 书法 方裕轩 5、7、9、11、美术室 13、15 3楼物理室 13.14.15 3楼物理室 4楼生物24.5.6 室 7.8.9 4楼生物2室 10.11.12 4楼生物2室 13.14.15 4楼生物2室 7.8.9 摄影 孔晓菲 5、7、9、11、校道 13 关月婵、潘燕媚、(另定) 自定 李碧娴、丘仕其 篮球 乒乓球 键球 健美操 田径 易茗 付圣全 刘延辉、吴志龙 谭娴庭、王金娜 3—16 3—16 3—16 3—16 篮球场 礼堂 球场 礼堂 田径场 社会调查 尤国潜、黄业毅、(另定) 自定 刘梅林 义工体验 关月婵、潘燕媚、(另定) 自定 李伟伟 黄勇志、岑伟盛、3—16 罗兴明 烹调技术 张筠裕、陈丽静 6.7.8.9 自定 自定 环境保护 林萍、丘伟珍、崔燕平 自定 九江米酒的制作 何卓萍、刘志伟 芭蕾瑜珈 关玉贞 6.7.8.9 舞蹈室 3—9 4楼生物室 头脑奥林匹克 左玉婵 待定 科技前沿(比赛) 刘志伟、何卓萍 1、如果课程是多人完成的,由科组长或备课组长作为负责人,否则由上述名单中的第一个人为负责人。
2、表中时间的数字为第几周,初一级的为该周星期三的第8节,初二级的为该周星期四的第8节。 3、表中安排如有变动,以实际通知为准。
29
附3:开展研究以来教师或学校在科技教育的主要工作成效(区一等奖以上)
时间 内容 级别 授予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九江镇中学 科技局 教育局 教育局 教育局、科技局 获奖者 (或负责者)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负责广东新课标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2004`11 (“科学”学科) 2004`12 出版《科技报》第三、四、五期 2005`1 2005`1 2005`1 2005`4 2004年度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4年度南海区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 被评为佛山市生物学科带头人 获南海区詹天佑杯发明创造比赛优秀园丁 学生参加第20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2005`4 新大赛(作品:对佛山市抗污染植物的调查) 2005`4 学生参加第2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放飞科技梦想) 2005`5 2005`5 2005`6 学生参加南海区生物科技创新比赛(作品:昆虫标本创新系列制作) 负责出版《科技报》第六、七期 广东省第三届少年儿童发明比赛优秀园丁 2005`6 全国论文评比(内容:浅谈在新课标改革下如何设置生物的创新作业) 主持课题实验研究并通过结题鉴定 2005`7 2005`9 2005`12 (课题名称: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南海区课程改革先进教师 第21届南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5`12 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5`12 出版《科技报》第八、九期 2006.1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二等奖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广东省教育厅、科协等 教育局 九江镇中学 广东省发明协会等 全国教育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教育学会 刘志伟 一等奖 刘志伟 一等奖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一等奖 胡颖红 结题 南海区教育局 南海区教育局 课题组 刘志伟 课题组 团体二等奖 佛山市教育局 九江镇中学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课题组 刘志伟 九江镇中学 30
2006.3 2005年度南海区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6.3 2005年度南海区先进科技单位 2006.4 南海区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单位 2006`5 出版《科技报》第十、十一、十二期 2006.7 第六届全国科教制作创新作品展评 2006.12 2006.12 南海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南海区首届教科研周九江镇中学分会场 在全市学校教科研主任培训班上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经验介绍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南海区人民政府 南海区人民政府 南海区知识产权局 九江镇中学 中国科协、发明协会 南海区教育局 佛山市区教育局 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等单位 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等单位 刘志伟 九江镇中学 九江镇中学 刘志伟 刘志伟 九江镇中学 刘志伟 刘志伟 梁世安、刘志伟 刘志伟 九江镇中学 刘志伟 2006.12 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 2006.12 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 2006`12 出版《科技报》第十三、十四期 九江镇中学 广东省教育厅、省2007.4 广东省第一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试点学校 知识产权局 2007.4 在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培训班上作专题经验介绍 “GDJYSD杯”广东教育“十五”科研2007.4 课题成果评比(项目:“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GDJYSD杯”广东教育“十五”科研2007.4 课题成果评比(项目: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GDJYSD杯”广东教育“十五”科研2007.4 课题成果评比(项目:OM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第六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2007.4 (项目: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2007.4 2007.5 在广东省初中生物教学研讨会上作专题介绍 我校举行“广东省发明创造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学校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介绍经验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广东发明协会 二等奖 广东省教育厅 三等奖 广东省教育学会等单位 二等奖 广东省教育学会等单位 一等奖 介绍经验 广东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 广东省教育学会等单位 梁世安 刘志伟 梁世安、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九江镇中学 刘志伟、周远霞 九江镇中学 31
2007年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评比 2007`11 (项目内容:主持的《〈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全国中小学校内报刊评选 (主编报刊:九江镇中学科技报) 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广东省2007学年度学术讨论会上获奖 论文《轮诗歌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广东省2007学年度学术讨论会上获奖 二等 广东教育促进会、广东教育学会等 全国中小学校内报刊评选委员会 广东教育学会 刘志伟 2007`11 一等 刘志伟 2008.1 省一等 粱世安 2008.1 省一等 广东教育学会 佛山市科技局、佛山市教育局 佛山市科技局、佛山市教育局 广东教育促进会、佛山市教育局 广东教育促进会、佛山市教育局 杨彰佳 2008.4 承办佛山市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训班 学校 应邀在佛山市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训2008.4 班上作《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自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 举办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暨佛2008.5 山市教育科研精品项目推介会 在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暨佛山市教育科研精品项目推介会上作《“科2008.5 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专题经验介绍 南海区第五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2008`11 优秀辅导员 2008`7 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刘志伟 学校 刘志伟 二等 2008`11 中国创新型老师 2008`11 中国创新型学校 2008`11 2008`11 2008`11 全国争当小实验家优秀辅导员 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不混色的洗衣机) 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放大观察养殖缸) 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技局 教育部、科技部等八个部委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等3人 学校 黄慕标、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32
附4:开展研究以来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获奖统计(区级一等奖以
上)
时间 内容 级别 授予单位 获奖者 (或负责者)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 2004.5 (辅导学生作品:对我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4.5 发明评比 (辅导学生作品:可伸缩电笔)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4.5 发明评比 (辅导学生作品:可伸缩防掉落衣架)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4.5 论文评比 (辅导学生作品:让鹦鹉健康快乐)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 2004.5 (辅导学生作品:科学防治,远离疾病)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 2004.5 (辅导学生作品:对我镇中小学生自立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 2004.5 (辅导学生作品:人类与紫外线的谈判) 第十九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类评比 2004.5 (辅导学生作品:探究宠物 关爱生命) 2004`10 辅导学生参加首届南海区詹天佑杯发明创造比赛 “我关注,我参与——家园发展儿童论坛”评比 2004`12 “家园发展儿童论坛”(“绿色学校我关注”)主题班会评比 二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关爱娟 三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关国豪 三等 陈艳萍 三等 陈艳萍 三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关睬婷、梁嘉敏 三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郑泳英、何娴英 三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谭嘉欣 三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生物小组 一等奖 教育局 区委、教育局、妇联等 区委、教育局、妇联等 张汉成 关惠婷 2004`11 一等奖 一等奖 关惠婷 33
学生参加第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小2005`3 论文比赛(作品:对我校学生染发的调查与思考) 学生参加第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小2005`3 论文比赛(作品:对我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参加第一届南海区科技节小论文比赛 2005`3 (作品:饮茶对人体细收某些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影响) 学生参加第20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2005`4 新大赛(作品:对佛山市抗污染植物的调查) 2005`4 第20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类大赛(作品:整治诱人入魔的六合彩) 学生参加第20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2005`4 新大赛(作品:创建我们科技活动的窗口) 2005`4 学生参加第2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放飞科技梦想) 2005`5 学生参加南海区生物科技创新比赛(作品:昆虫标本创新系列制作) 2005`6 广东省第三届少年儿童发明比赛 (辅导作品:激光锁) 2005`6 广东省第三届少年儿童发明比赛 (辅导作品:可伸缩电笔) 2005`6 广东省第三届少年儿童发明比赛 (辅导作品:全自动清洁扫) 2005`6 广东省第三届少年儿童发明比赛 (辅导作品:小型射击器) 南海区第二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比赛 2005`11 (学生作品:关于九江涌生态变化的探究) 2005`12 广东省第一届中学生奥林匹克天文竞赛 一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全国教育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 关紫霞 全国教育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 关爱娟 南海区教育局 关国豪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佛山市教育局、科协等 广东省教育厅、科协等 教育局 环保小组 关惠婷 科技协会 科技协会 科技协会 广东省发明协会等 关国豪 广东省发明协会等 关国豪 广东省发明协会等 李景明 广东省发明协会等 张汉成 南海区教育局 区志锋 广东省中学地理研究会 李绍锋 34
2005`12 2005`12 2005`12 广东省第一届中学生奥林匹克天文竞赛 广东省第一届中学生奥林匹克天文竞赛 广东省第一届中学生奥林匹克天文竞赛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广东省中学地理研究会 广东省中学地理研究会 广东省中学地理研究会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协会 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大赛组委会 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大赛组委会 国际头脑奥林匹克协会 南海区教育局、科技局 南海区教育局、科技局 南海区教育局、科技局 徐嘉明 何敏莹 朱铭佳 2006.1 一等奖 戴炜明 2006.1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一等奖 关钊允 2006.1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一等奖 曾炎明 2006.1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一等奖 李坚明 2006.1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 二等奖 第一名 第三名 冠军 一等奖 劳立文 郭雯怡等 蔡蕾等 郭雯怡等7人 苏晟章等 陈健泉 文家荣 张宝媚、梁益双等 2006.3 中国第19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2006.3 中国第19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2006.5 第2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比赛 2006.11 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发明创造比赛(作品:少儿健身车) 2006.11 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比赛 (作品:探究磁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比赛 2006.11 (作品:探究家乡酒文化的创新发之路) 南海区第三届詹天佑杯科技创新比赛 2006.11 (作品:对城市化垃圾及其处理的调查 2006.12 2006.12 第十二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 第十二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南海区教育局、科技局 林裕佳、陈俊洪、郑贤芳 一等奖 一等奖 全国计算机协会 全国计算机协会 郭嘉欣 谭川 35
2006.12 第十二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 2006广东省“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二等奖 全国计算机协会 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协会天文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协会天文专业委员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关惠婷 2006.12 竞赛 2006广东省“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2006.12 竞赛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2006.12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不混色洗衣机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环保健身车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不用愁凉衣架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发光音乐笔记本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多用宝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汽车超重检测器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地板防潮器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自行车的方便车篮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快干凉衣架 获得国家专利 项目:装有牙膏的牙刷 第二十七届佛山市中小学航空(航天)2007.6 模型暨第九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李绍锋 二等奖 许文彬、朱铭佳 陈均华、郑贤芳 苏晟章、唐潇睿、何敏莹 肖蒙 肖 亮、郑贤芳 朱艺红、郑楚君 岑炯强 岑炯强 陈均华 肖亮 陈婉玲 一等 佛山市教育局、佛曾昭勇 山市青少年文化宫 团体金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 金奖 金奖 银奖 银奖 银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技代表队 黄贤英 朱慧敏 苏晟章 孙昊 郑楚君 36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7.7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5 2008-4 2008-4 2008-4 2008-4 2008-4 2008-4 2008-4 2008-4 2007-12 2007-12
银奖 银奖 银奖 银奖 银奖 银奖 全国一等 全国一等 全国一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全国二等 省一等 省一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周国彪 李铨江 李绍锋 骆志城 郑惠敏 吴思韵 李绍锋 黄嘉莹 吴斯思 廖森科 朱其磊 陆应伟 李恩仪 周健华 苏子杰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胡延燊 廖森科 朱其磊 曾慧仪 郑楚君 唐潇睿 关国荣 陆应伟 许文彬 李绍锋 37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广东省第三届博冠杯天文奥林匹克竞2007-12 赛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2007-12 (辅导项目:汽车超重检测器)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2007-12 (辅导项目:儿童益智健身车) 辅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南海区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小论文评比 2007`11 (内容:西江水质污染源的监测及防治研究) 2007-12 2008-5 2008-5 2008-5 2007`12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一种自行车)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防盗锁口)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防粘菜刀)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一种蚊帐)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一种雨伞)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儿童益智健身车)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 一种灯光装置)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省一等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省天文学会 广东发明协会 广东发明协会 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技局 何坚承 黄畅如 何挺南 邓海婵 关剑华 李焕碧 周志华 岑炯强 苏晟章 一等 吴秋霞等 中国教育学会、化李绍锋 全国一等 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黄嘉莹 全国一等 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化吴斯思 全国一等 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8
郭雯怡 2007`12 曾庆燊 2007`12 张汉城 2007`12 杨智海 2007`12 麦浩贤 2007`12 苏晟章 2007`12 陈均华
2007`12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可伸缩风扇)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双拉口纸巾盒)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一种旅行箱)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电子自动控水器)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防水的汽车到后镜)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光控百叶窗) 辅导学生作品申请和通过了国家专利 (作品:无线电发射器)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汽车超重检测器)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儿童益智健身车)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光控百叶窗)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电子自动供水器)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节能省料不混色的洗衣机)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可伸缩风扇) 第五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项目:双拉口纸巾盒) 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内容:西江水质污染源的监测及防治研究) 第2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第2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蔡俊 200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张汉波 200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谭美卿 200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李凯 200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黎晓婷 2007`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魏磊 2007`12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2 2008`6 2008`6 一等 一等 二等 二等 三等 三等 三等 二等 冠军 最佳创造力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广东发明协会等 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科技局 国际头脑奥林匹克协会 国际头脑奥林匹克协会 黄昌雄 岑炯强 苏晟章 魏磊、李凯 关竣晖 陈均华 蔡俊 张汉昌 吴秋霞等 关芷欣等7位同学 曾庆燊等13位同学 代表队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中国教育学会、国团体金奖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一等奖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一等奖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郑晓盈 欧阳慧晴 39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一等奖 2008`7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 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技局 关芷欣 陈锦康 麦浩贤 邓健聪 陈家城 杨智海 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南海区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小论文评比 2008`11 (内容:九江镇近50年土地资源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南海区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小论文评比 2008`11 (内容:我国寺庙收费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南海区詹天佑杯2008`11 科技创新大赛综合实践评比 (内容:我们保护知识产权行动)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暨2008`11 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活动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暨2008`11 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活动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暨2008`11 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活动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暨2008`11 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活动 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暨2008`11 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活动 2008`11 2008`11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一等 关杰文 麦浩贤 李锦婷、陈韵琦 刘天荣 科技协会 一等 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技局 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区科技局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一等 金奖 关杰文 金奖 麦浩贤 金奖 邓健聪 铜奖 杨智海 铜奖 一等奖 一等奖 蔡俊 罗凯文 廖家成 40
2008`11 2008`11 2008`11 2008`11 2008`11 2008`11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2 2008`12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广东省第四届天文知识奥林匹克竞赛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 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金奖 金奖 银奖 银奖 银奖 铜奖 铜奖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广东省天文知识奥林匹克协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全国少工委、全国组委会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佛山市科技局、教育局 黄畅如 邓海婵 杨小娜 梁盛强 关德安 刘琪彬 洪浩源 刘天荣 黄锦涛 陆治立 黎晓婷 周宇霆 余嘉明 刘志伟 刘志伟 李锦婷、陈韵琦、刘天荣(辅导老师:刘志伟) 科技协会(辅导老师:刘志伟) 梁世安、刘志伟 家”科学体验活动 全国“生物新课标理论与与实践”征2008`11 一等奖 文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2008`11 一等奖 题评比 第24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小论文) 2008`12 一等奖 2008`12 第24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综合实践) 一等奖 佛山市科技局、教育局 佛山市科技局、教育局 第三届南海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2008`12 (项目:“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
特等奖 41
附5:科学素质情况调查表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号数_________
一、知识方面
1.你知道几个我国现有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什么?对世界有何影响?请写一写。
2.你能举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科学发展的事情吗?
二、非智力方面
1.你课外时间最喜欢看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
2.你自己进行过科技活动吗?你是怎样进行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
3.你课外花费在科技活动的时间大概占你总活动的多少时间?请用比例说明。
三、你的愿望
1.你想将来成为科学家或从事科学领域工作吗? A.很想 B.较想 C.没有所谓 D.不想 2.你现在有进行科技活动的想法或愿望吗? A.很想 B.较想 C.没有所谓 D.不想
九江镇中学科技创新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组
2004年5月12日
42
附6:开展研究以来教师或学校作经验交流和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的
统计
时间 内容 级别 省 省 举办单位或发表刊物 广东省教育学会、法中交流协会 广东发明协会 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 南海区人民政府 广东省网络教育学会 作者 (或发言者) 梁世安 刘志伟 刘志伟 2004.9 交流科技创新教育经验 2004.11 与香港玫瑰岗中学师生交流科技创新 2005.5 在广东省青少年发明创造研讨会上作介绍 应邀在南海区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2005.8 上作了《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专题发言 2005.10 被选作唯一一个在德育中渗透科技教育的专题发言 应广东省网络教育学会的邀请,在年2006.1 会上做了《生物科技信息素养的培养》专题发言 2006`6 浅谈在新课标改革下如何设置生物的创新作业 受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科教文卫体2006.7 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的高度评价 应邀为我镇中小科技老师作了“关注2006.8 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讲座 2006.9 2006.10 2006.10 南海大沥二中学校专程前来我校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参观、学习 应邀为华师大实习生上了一节《展望科技》的研讨课 应邀与香港可道中学进行参观、交流、讨论科技活动方面的做法 应邀在全市学校教科研主任培训班2006.12 上,进行了科技创新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经验介绍 在南海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南海区2006.12 首届教科研周九江镇中学分会场研讨活动中,为前来参观的老师上了《训练宠物表演才艺》科技校本课程 区 刘志伟 区 梁世安 省 刘志伟 国家 生物学教学06年胡颖红 第6期 中国发明协会、关工委等 刘志伟 国家 镇 镇教育办 刘志伟 区 佛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志伟 丁妮 科技爱好者 市 刘志伟 区 南海区教育局 陈丽静 43
应邀在广东省第一批知识产权试点学2007.4 校授牌仪式上,作了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专题经验介绍 2007.6 2007.6 受镇教育组安排,到儒林中学进行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传经授宝活动 受镇教育组安排,到华光中学进行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传经授宝活动 佛山张槎中学全体科组长及部分备课2007.7 组长前来参观我校的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 生物新课标下的教育实践征文一等奖 2007.7 (内容: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成果) 2007.7 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广东省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上专题经验2007`11 介绍(内容: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应邀在佛山市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训2008`4 班上作《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自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 在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暨佛山市教育科研精品项目推介会上作《“科2008`5 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专题经验介绍 应邀为广东省初中生物骨干老师作题2008`8 为《创新实验设计与科技活动指导》的专题经验介绍 应邀为东莞市可园中学作题为《开展2008`9 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 承办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研讨会2008`11 观摩课 在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研讨会上2008`11 作专题经验介绍 应邀为佛山三中作题为《开展科技创2008`11 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 应邀为广东省农村初中校长提高班作2008`11 题为《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专题经验介绍 应邀为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训2008`12 作专题经验介绍 被推荐在“全国首届初中新课程课堂2008.12 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专题经验介绍
省 广东省教育厅、知识产权局 镇教育办 镇教育办 刘志伟 镇 镇 刘志伟 刘志伟 市 刘志伟 国家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生物专业委员会 课题组 国家 中国科技教育07刘志伟 年第4期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佛山市科技局、佛山市教育局 广东教育促进会、佛山市教育局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广东教育学院科学研究所 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学校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刘志伟 谢景如 广东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教育中心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课程改革中心 44
正在阅读:
关于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的通知- 副本11-07
《竞争法学》期末复习指导11-05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新生理科特色班选拔)素质测试试题12-01
写出好论文才是硬道理12-10
大学物理内容复习(下)06-09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03-26
2022年人民医院院长述职述廉报告范文04-20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200题01-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结题
- 校本
- 课程
- 创新
- 图文
- 报告
- 开发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