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化生活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05 12: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下列有关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②提倡、重视、振兴传统佳节有利于建设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③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传统,已成为全世界的潮流 ④传统节日“回归”,将是弘扬传统习俗,彰显民族文化魅力的契机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辽阔的草原上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3.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4.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现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 ①创造文化 ②文化传递 ③文化沟通 ④文化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党和国家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8.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9.南京春节期间,夫子庙地区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美妙绝伦的秦淮灯彩、难得一见的秦淮民俗、异彩纷呈的金陵“绝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让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大众文化 10.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C.不同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1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13.2008年初,在抗击暴风雪的战场上,响彻着电力职工、环卫工人“抗凝冻,保民生”、“冻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的豪迈口号!对这些口号理解错误的是: A.这些口号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精神的体现 B.这些口号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C.这些口号决定了抗击灾害的胜利 D.这些口号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14.教育部将在北京、江苏、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对于京剧进课堂,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15.在北京市知名的富裕村韩村河,村党委明确提出:虽然富裕起来了,我们村不能出“兜里鼓脑袋瘪”的暴发户,更不要不知荣辱的“不孝子孙”,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农民。这表明:

A.新农村建设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物质财富越多,人越全面发展 C.文化财富越多,物质生活越富足 D.优秀文化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6.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寓意深刻,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一概念,这种设计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 C.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相同的包容性 17.“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广东省计划于2009年将“南海I号”和省内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和文物,一起打包“申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有利于: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0.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l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江苏省日前已确定了8个市作为试点。京剧进课堂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B.京剧是国粹,应全盘继承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D.弘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1.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有力地推动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这表明: A.文化竞争力是衡量一国整体实力的决定因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22.某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让墙壁说话、让小草育人”理念。这体现了: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B.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3.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

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 D.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24.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礼仪为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2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说明:

A.世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没有世界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 B.世界文化存在于民族文化之中,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 C.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最终会消失,而统一于世界文化 D.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共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26.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 A.平等尊重 B.批判吸收 C.拿来主义 D.彻底改造

27.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季羡林先生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29.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世界文化的趋同才能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

B.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 C.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 D.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冲突

30. “祥云”火炬既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也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必将成为奥林匹克的一份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1.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主要体现了 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32.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

①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3.2008年2月11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A.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 B.弘扬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 C.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 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34.我国改革开放和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B.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35.2008年2月23日召开的江苏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和谐江苏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决定作用 B.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C.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对人有强制性影响

36.第十三届CffIN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共分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五个演唱类别。这反映出:

A.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D.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37.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08年春节假期将从除夕那一天开始。春节前一夜,即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从天涯海角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春节。这是因为: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融合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物质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持久的影响 38.“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B.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 传统文化需要全盘继承 D. 文化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 39.近年来,江苏省的《桃花扇》、《牡丹亭》、《西施归越》等剧目获得大批海外订单。这说明: A.走出去的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D.传统文艺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0.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 :

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自强不自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4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否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2.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①表明文化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④意味着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3.“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44.在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过年: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5.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体现了国家对规范汉字的高度重视。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 ③加重学习负担,不利于文化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6.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这一创造性的做法: A.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C.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D.表明当代文化总是优越于传统文化 4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48.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9.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优秀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又恰恰是剧作上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部戏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50.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答案:1——5 BDCDC 41——45CBCCA 6——10 ABBAD 46——50BABCB 11——15DBCCA 16——20ABCDC 21——25CDBDB

26——30AAACA 31——35DDDAB 36——40CCBBB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5.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体现了国家对规范汉字的高度重视。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 ③加重学习负担,不利于文化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6.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这一创造性的做法: A.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B.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C.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D.表明当代文化总是优越于传统文化 4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48.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9.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优秀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又恰恰是剧作上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部戏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50.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答案:1——5 BDCDC 41——45CBCCA 6——10 ABBAD 46——50BABCB 11——15DBCCA 16——20ABCDC 21——25CDBDB

26——30AAACA 31——35DDDAB 36——40CCBB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xrd.html

微信扫码分享

《14文化生活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