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作

更新时间:2024-03-30 0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04-25 21:08

合作,能不断解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结”。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解不开的

“结”,这些“结”,有的来自家长与孩子之间,有的缘于家长和老师的矛盾。还有的则存在于师生之间??要解开这些“结”,需要大家的努力,相互合作帮助和支持,于是解结就成了合作的专题节目,就成了和谐的成果。平等、友善、合作的交流拉近了教师、家长、学生的距离,欢快、无拘无束的沟通,增进了师生、家长的了解,集思广益、应运而生的“与你同行”、“合作成功”。

“活着就要与人接触”。心理学家们这样说过,因此人际关系渐被视为生活的核心,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生活的快乐源,更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合作,能不断与人为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了解、理解、沟通”等主题是否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与人为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轻未成年人外在压力的重要手段。未成年人在与人接触面对时,要学会用理解、宽容,与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和睦相处,增强合作意识与合群观念,最终与他人同心协办,合作共事,走出小圈子,进入社会的大圈子,融入公共人群,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真诚沟通,用心交流,和谐的社会环境,美好的社会理想一定能创造和实现。

合作,能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如果未成年人都能够珍惜这种缘分、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相互合作,就能形成团结和谐的美好局面。

合作,能不断赢来八方和气。风和、风和气爽;家和,家和安康;心和,心和顺畅。人和,人和兴旺,合作能不断赢来八方和气。合作能不断实现未成年人的一个社会理想。实现社会和谐,从与家庭和谐相处做起;实现社会和谐,从与邻居和谐相处作起;实现社会和谐,从与伙伴和谐相处做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未成年人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保持心情舒畅的根本。

合作,能不断促进未成人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建立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社区所有人的关系都是平等、民主、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合作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老师与学生,席间谈笑风生,无拘无束,一起表演节目,或演奏乐器,或舞蹈演唱,或即席赋诗,体现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未成年人,为了将来适应社会,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千万不能忽视合作精神,通过未成年人与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共同体,总之,和谐社区、校园、家庭应该是竞争中有合作的社区、校园、家庭。加强未成年人合作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合作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未成年人合作教育,培养合作精神是时代呼唤的主旋律。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独生子女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如何发挥独生子女接受新事物快、现代节奏快等优势,克服任性、孤独等劣势,尽早引导未成年人合伙、合群、合作,树立起合作精神,以创造美好的和谐社会,这是时代的呼声。加强未成年人合作教育,培养合作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都证明,人类只有跟同伴合作、社会和谐而不是彼此争斗,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强未成年人合作教育,培养合作精神是持撑未来世界大厦的支柱之一。世界教育组织认为,面向未来的未成年人在必须终身

学习并不断地参加再培训的同时,要对作为教育基础的四个支柱负责,这四个支柱是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可见,培养未成年人团结合作精神至关重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帮助未成年人学会合作,自己更要成为团结合作的楷模,和谐协同发展的楷模。

一、合作能为未成年人养成优良品德

第一,敢于负责。有责任的未成年人对事业十分热爱,孜孜以求,专心致志,锲而不舍,能想方设法地去做好工作。责任感就是信任度。有责任感的未成年人,组织信任他,把重任交给他;有责任感的未成年人,大家信任他,与他说知心话,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责任感就是成熟感。有责任感的未成年人,一定会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会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责任感就是适应度。有责任感的未成年人,团队组织上把他放在任何岗位上,他都能适应干出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责任感就是奉献度。有责任感的未成年人,只有付出艰辛,方能增长能力;只有付出认真,才能获得成就。

第二,学会交往。未成年人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成为朋友,建立友谊;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处理矛盾和解决冲突,在交往中发展人际智能,并在交往中获得友善和仁慈的品质。人际交往,重在情感,人和人的关系如何,一般人常说有没有“交情”,或“交情”多少。可见,情感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未成年人之所以把表现真实的自我,塑造人格魅力看作是交际成功的根本奥秘和首要条件,就是因为惟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在真实自然,坦诚相待的基础上沟通感情,心理相容。人际交往重视感情,就要掌握交流艺术。在贯彻平等互利等原则的前提下,既要表现真实的自我,又要了解和认识对方,掌握交流的艺术,努力做到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了解对方,记住特征。

第三,理解宽容。宽容是和谐的前提。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惟有宽容,才能使自己心平气和,身体健康,惟有宽容,才能使家庭更和睦,宽容是交往中的一束常开不败的鲜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川,让未成年人时刻牢记“宽容是金”。友谊更牢固,宽容是生活中的一剂化解恩仇的良药。宽容是衡量未成年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未成年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宽宏大量成大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未成年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以宽容求和谐,大家都能合作共存,并且和谐相处,以和谐促发展,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对人宽容,就会得到群众拥护。和别人一同享受自己快乐的人,别人也必定为他分忧;和别人一同过像自己那样安定生活的人,遇到危难,别人也一定会来援助他。能够原谅别人的地方,就要原谅别人。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宽以待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未成年人都多一份宽容。宽容意味着理解和体谅,他的代表着睿智和兼容并包,折射出了强者的雅量风度。包容是和谐的共处共存的基础。人类社会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第四,善于发展。21世纪心理学家重要的发展就是“自我意象”。要重新认识自己。所谓自我意象就是“我是哪一种人”的自我观念,是由示成年人的自我信念所塑造成的。遵照自己认为是什么样的人而行事,甚至不顾自己的力量与意志力,也不试用其他的方式试图改变自己。其实任何事情就是这样,只要自己认为可以成功,那就等于往成功的路上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要克服自身缺陷,要做个完整的自己。未成年人弃绝了羞愧与娇饰而成为真正的自己时,他的满足与轻松是无以伦比的;要接受“真实的自我”,接受你目前的自己,热爱自己从此开始生活,人生是自己的,不要怀疑自己,不要排斥自己,不要丧失自我,只有出自内心的美,才是永恒。

第五,各抒己见。各自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意见,直接面谈是扫除彼此矛盾的最佳方法。对他人说话,无所谓短长,无所谓得失,而在听的人方面,却有合与不合,合则听从,不合则拒绝;听从是你的成功,拒绝是你的失败。各抒己见,与说话技术很有关系,说话技术与你一生与他人合作升沉荣枯、大有关系。未成年人应当面对重大课题,刻苦钻研,勤事修养!

第六,各施其长。“特长”不是未成年人的商品,而是未成年人的交际工具。未成年人要使人佩服,就应该有特别的长处,这个特别的长处,应为对方所欢喜、所羡慕。如果未成年人的特别长处,不为对方所重视,而不重视的原因,或由于对方是外行,或由于对方比你更高明,那就缺乏对他人的吸引力。未成年人应各自运用自己的特长,取得对方的重视,从而获得信心,这是最有把握合作的方法。

第七,讲究信誉。信誉胜过黄金,它是无形的财产。遵守诺言是一项重要的感情储蓄。人们住住寄希望于许诺,特别是那些与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许若,以依赖感和期待信赖的心愿结成朋友,互为镜子。最有效的结交朋友的窍门是对别人真心诚意地感兴趣,说真说,办实事,言而有信,有轻易许若。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品德高尚的人与他人真诚交往,不讲虚言套语,像水一样清纯。只有拋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是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与朋友要言而有信,能诚实而守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虽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能被打开,此所谓“精成所至,金石为开”。未成年人以信义为重,只有信用才会比才智更加深交情。有勇气的人都守约。真诚、活跃而富有成果的友谊表现在生活的步调一致。

二、合作教育能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

发挥特殊功能

第一,合力功能。平时常说的“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残酷,单凭未成年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事业上任何成就的。只有借助众人之力,才有可能创造辉煌的人生。而要获得众人的帮助,上下一心,攻克目标,那就必须学会与他人搞好合作,和谐生活。

第二,互补功能。“三人行,必有我师”。未成年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要借助他人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然而,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必须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未成年人在开拓事业时,总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难,这时如与他人有良好的合作,他人就会助一臂之力,为前进扫清障碍。

第三,联络功能。未成年人渴望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渴望获得真诚的友谊。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坚持到底,仅仅依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友谊和合作。良好的合作会使未成年人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和热情,在成功时得到乐趣和提醒,在挫折时得到安慰和鼓励,这必将有助于未成年人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有勇气迈向新的征程。

第四,交流功能。现代社会,可以说,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把握住了成功。一条珍贵的信息可能使未成年人功成名就,而信息闭塞也可能使未成年人贻误时机,与他人合作,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及时地广收信息,能使未成年人在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有助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合作教育能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

确立遵循原则

第一,集思广益。集思广益能使一加一等于八,或等于十六,甚至一千六。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它不但可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未成年人的最大潜能,使他们即使面对再大挑战也不畏惧。懂得让自己的想象力与他人的想象力结合,就会产生更大的力量。确定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文明使者在行动”的主题活动,未成年人自编自导,把平时在学习、宣传道德纲要的好人好事、经验、教训编成小品、相声、快板、歌曲等节目,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别人,还集思广益,制定《文明公约》、家庭《文明公约》和社区《文明公约》,给学校师生,广大家长和社区居民,并向他们提出倡议。在争当道德模范公民的同时,能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能积极争当文明使者,传播文明的种子,共同营造文明的晴空。在公民道德宣传日中浅显易懂的公民道德教育,加强了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也给老师、家长、社区居民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课。未成年人的心智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体,而潜意识则是一种磁体,当未成年人行动时,他们的磁力就产生了,能将别人吸引过来,但如果未成年人一个人的心灵力量与更多“磁力”相同的未成年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力场”,而这个磁力场创造的力量将会是无与伦比的。集思广益的精髓在于尊重差异,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浅见。拿破仑·希尔说:“一旦体会过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的滋味,眼前便会呈现一片崭新的天地,人也仿佛脱胎换骨。而且更加确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扩展视野的机会。”

第二,尊重差异。合作应该尊重差异,重视不同未成年人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未成年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同时应重视不同的意见,以增广见闻。必须重视个人参与,因为个人的参与往往左右着集体的成败,愈是真诚的投入,锲而不舍地参与解决问题,愈能发挥个人创造力,所获成就也更能得到认同。首先要让未成人知道明白“和”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合贯通在处理事物内部或外部关系时,必须保持和谐“协和”。打造和谐教育的要素是安全、公平、均衡、差异和优质。安全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公平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均衡是和谐教育的本质,优质是和谐教育的保障(目标),差异是和谐教育的生命,有差异的才是科学的,只有有了差异才会有发展。要允许差异,要办特色社区、学校与教育使未成年人有更多的选择与收益。

第三,自愿合作。学会合作是培养宽容意识的目标,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让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特长,认识集体的力量与作用,使未成年人真正懂得团结合作的目的意义。没有未成年人喜欢被强迫行事。如果未成年人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人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自愿参加。“我要合作”与“要我合作”,其结果将是迥然不同的。

第四,团队精神。一个组织往往具有完成个人所无法完成的庞大力量。因此,应建立人员的合作体制。有了团队精神,未成年人才会拼命地努力,使组织增强活力,学会合作。“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合力解决问题,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越是困难的时候,同伴之间和朋友之间越能合作,团队精神就会兴旺起来。同学之间应该合作,要像伯牙和钟子期一样知音,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合作。更好地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

第五,平等沟通。家长和教师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我与你”的关系,要真诚对待未成年人,要敢于“蹲下来”面对未成年人——平等地与未成年人“对话”,用会心的微笑、真诚的赞扬、艺术的批评、爱心的沟通,了解未成年人的需要,使未成年人能够从家长和教师那里得到他们真正相获得的东西。

第六,众邻拉手。众邻拉手共建和谐社区。举办“邻居节”,是改善邻里关系的好载体,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让平时忙于学习的未成年人走到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尽享近邻之情,近邻之谊,近邻之惠。和谐社会呼唤“邻居节”,举行“走到一起来”联谊会,手拉手认养邻居树,建立邻居合作公约,制订和发放“睦邻卡”,“我帮邻居做一事”活动,邻里欢乐一日游等。邻居树,让邻居未成年人认养小树。既可以唤起未成年人热爱家园的意识,又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两全其美。举办“百家宴”让邻里冰释前嫌,邻里之间建立淳朴宽容,关爱互助的亲密关系。未成年人在平常的日子中就需要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安排节日,用节日的欢乐调剂生活。未成年人处在节日中,就处在兴奋欢乐的气氛中,甚至处于心醉神迷的境界,从而使社会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四、合作教育能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

提供有效方法

对有的未成年人使用强迫的方法,对有的未成年人使用说服的方式,对有的未成年人则使用惩罚或奖赏的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某一团体中的个人利己思想,使未成年人全体融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向着共同目标一齐努力的思想。

第一,聚拢法。聚拢和吸引一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专家,让他们指点引导未成年人各显其能、各尽其才,成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第二,填补法。扩大和增多未成年人创造性设想,填补未成年人头脑中的知识、道德空隙,通过未成年人之间的互相激励,互相诱发,产生连锁反应,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沟通法。促成和促进未成年人彼此尊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心灵的奥秘,通过开诚布公的交谈,使双方增进了解,和谐相处。

第四,开辟法。开辟和开拓一条两全其美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三条路,以真正了解双方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双方互相商量,直到找出共同认可的方式,那便是创造性合作的理想环境,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效途径。

第五,化阻法。化解未成年人负面的阻力,即使在最不利的环境中,依然可进行内心的组合。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诋毁,发掘别人的长处以补自己之不足,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中,应寻找第三种可能性,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用经验。

第六,求同法。增进未成年人相互理解的共同点是合作交往的基点,一切友谊和合作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从共同的话题谈起”,同点推测,设想共同话题;同点选择,试探谈吐投机;同点发挥,发展真诚友谊。从共同的情趣

爱好学起,以利于引起心理共鸣,产生共同语言,共话合作和谐,努力找到喜欢之物,摘取交往之实,收获合作之果。从共同的交往做起,以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角色,用不同的角色来适应变化的环境,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第七,迂回法。讲究策略研究。策略是学会交往的最有力的支架,而委婉则是说服未成年人的最好策略。使他们认为意见是他们自己的主张,那么他们就会与你团结合作。批评是苦的,表扬是甜的,如果我们像“掺精喂药”那样,把表扬掺入批评之中,那么批评也更容易为合作者接受,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创造团结的力量。

第八,自谦法。勇于自责自己的不足。人人都愿自己成为强者,但世上最大的敌人是自满。未成年人要勇于自责,自责是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前提的,运用自我倾诉内心苦闷和忧郁的方法。容忍是高尚者的素质,容忍力越高,就越容易使人走向伟大,人人都是平凡然而却又是不平凡的。平凡和普通恰是伟大的根基。有效的学会合作之道乃是要永远表现得平凡;只要能在任何人面前保持“平凡”,未成年人身上就有团结合作的吸力,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平稳的前进。

第九,褒奖法。赞美和鼓励未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要知道任何工作都是汗珠和精力的结晶,不论成就如何,你都应拿赞美代替讥笑,拿鼓励代替嫉妒。教育者多讲一句赞扬和鼓励的话,无异给未成年人以热力,为合作增添凝聚力。在待人处事上,缺点和短处要当面指出,在背地里应尽量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间接赞扬最能愉悦未成年人的心,也总会经过中间人而传到被赞扬的合作者耳朵中去。医治心灵之伤的良药,那就是同情和安慰。对他人的过失不是重大的错误,表示同情和安慰,会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使双方的交往合作保持稳定,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添油增力。

第十,感召法。以德报怨,感化他人。合作双方的了解,是互相之间心灵的渗透、感情的交融,这必须以相互交心为前提。应注重细技末节,任何细小的表情、行为、举止,都能充分表达未成年人之间的深情。能从细微之处体贴别人、对别人关怀备至的未成年人,才是最会关怀最能合作的未成年人。应“以德报怨”,从而达到感化他人的目的。须知:不抱怨乃是人的光荣,智者总是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宽谅别人的冒犯,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扫平障碍。

学会合作,为和谐社会协同发展是21世纪中国未成年人教育的主题。因此,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未成年人进行合作教育是21世纪各国十分看重的教育任务之一。教育未成年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尤为重要。在21世纪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人际、区域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地球只有一个,人人都在地球村里生活;市场也只有一个,中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所以,教育未成年人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对于21世纪中国的繁荣和发展乃至国际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提出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使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应当在当代中国继续得以发扬光大;要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教会未成年人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并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要想使未成年人在未来能与他人的很好地合作和共同生活,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教会未成年人在学校、家庭、社会与他人很好地合作和共同生活。开展“道德细节在社会、道德细节在学校、道德细节在家庭、道德细节在群众组织”活动,

教育未成年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合作小模范,道德小博士。“大课堂”诠释和谐教育。学校要构建起三个课堂 + 三个结合的三三制订育人模式。三个课堂分别以校园、家庭和社区为主要活动场所;三个结合,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群团组织教育相结合,三三制集中体现了合作与和谐教育的本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合作美、和谐美,作为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可以辅翼道德思想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深层的精神品质,完善个性品质的塑造。乔治马修·阿丹说过:“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会爬得最高”。如果未成年人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未成年人也能因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帮助得愈多,得到的也愈多。

立志贡献力量,当代未成年人就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准备。我们的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活动与秩序相统一,科学与人文相统一,人和自然相统一的社会。我们的和谐社会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和谐呼唤合作,和谐需要合作教育,和谐需要道德精神,和谐需要爱心,合作教育爱,和谐充满爱。合作教育是以爱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要合作教育爱,就要熟悉合作教育爱的未成年人,把握合作教育的真意,谙熟合作教育的艺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精神。当代未成年人要待人以诚,交友以信,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父母,把友爱献给他人,把关爱献给自然,把珍爱留给自己,成长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x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