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诗经两首- 蒹葭》试讲稿/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27 10:45:01 阅读量: 初中教案 文档下载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听读诗歌,联系文本深入体会《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二)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三)学生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诗意理解
1.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并注意读好它的节奏。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
大家拿好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导语: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 让学生回答他们从诗歌意境和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回答说感受到了是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 ___的情感。
(六)技法探究
提问:《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 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 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 “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 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③相知:相亲。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教师小结
这首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反复吟咏,令人感觉韵味绵长。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诗中写被追求的人(伊人)始终没有得到,表现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正在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杭建06-07
运营管理模拟试卷05-31
住宅门厅及公共部位装饰设计标准05-0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08-06
上海二年级语文下册称象练习05-2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生版)209-01
- 初中语文《回延安》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 《小石潭记》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教案《陋室铭》试讲稿
- 初中语文《雨的四季》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 《桃花源记》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灯笼》试讲稿
- 初中语文《一棵小桃树》试讲稿/教案设计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 初中语文 《诗经两首- 关雎》试讲稿
-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试讲稿
- 初中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 《核舟记》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试讲稿
- 《题西林壁》试讲稿
- 初中语文《 望岳》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试讲稿/教案设计
-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试讲稿/教案设计
- 初中语文《次北固山下》试讲稿/教案设计
- 《冥想与大脑维修艺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