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探索.

更新时间:2023-05-07 21: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探索

摘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密布,属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目前,虽然全市供需水总量在数量上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不断加剧、水土流失、地形地貌复杂等,全市已成为一个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较为明显的地区。

关键词:三明水利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水忧患意识不强,水法制观念淡薄

在河道上违法乱采砂石、乱设碍洪建筑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弃渣弃土倾倒入河,人为造成过洪能力降低现象时有发生。人们缺乏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更缺乏节约用水意识和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2.水污染不断加剧

辖区内的主要溪流(金溪、尤溪、沙溪)都是闽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分布在两岸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影响到闽江中下游的水质,尤其是危及中下游上千万人的饮用水源安全。

3.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2000年全省遥感普查结果显示,三明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988.56km2,占总土地面积8.57%,平均每年以55km2的速度在递增。其主要原因是开矿和修建公路、开发区建设、农林生产建设等人为活动造成的。

4.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全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全市还有8处万亩以上旱片没有解决,尚有2.7万~3.3万hm2农田受到旱灾的威胁,仍有50多万人口存在饮水困难。

5.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水资源的管理上形成了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多部门分割体制,削弱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管理主导地位。水资源管理工作重复低效,贻误了水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正常进程。

6.洪涝灾害仍然是心腹之患

近几年虽然全市建成了123.53km的城区防洪堤工程,大大提高了城区的防洪能力,但是排涝设施配套资金缺口大,任务十分艰巨,并且拦蓄洪工程建设不足,缺乏能对流域洪水进行控制性调节的大型调节水库。小2型水库缺乏专人管理,病险水库多达100多座,洪涝灾害仍然是全市人民的心腹之患。

二、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水法制观念和水忧患意识

一是要加强水资源短缺意识的宣传,不断增强全民的水忧患意识,树立全民的危机观念、节水观念和保护观念。二是要加强有关水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法制观念。

2.科学规划,确保合理适时开源

为确保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应对新增水源工程进行综合规划,构筑全市水资源宏观调控网络。即建设一批山区水库,广泛开展蓄、引、提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力争每年建设和配套小1型水库1~2座,小2型水库3~5座,形成星罗棋布的全市水源工程;加快琴源水库等18个灌区改造和8大万亩旱片治理,提高重点缺水地区的供水和抗旱能力;保障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到2005年全市城区供水水源要实现由直接从溪河取水转为从水库等水利工程取水。全面完成全市149个乡镇供水工程建设,100%的乡镇和80%的村所在地通卫生饮用水。

3.采取有力措施,厉行节约用水

一是要大力推进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历史性的重要旱片,兴建一批以蓄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解决灌溉问题。二是要以千亩以上灌区的节水改造为重点,着力抓好干渠和支渠的防渗衬砌和骨干建筑物的配套,改革灌溉方式,将全市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现有的0.4提高到0.5以上。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采用喷灌、管道输水等高新节水技术,有计划地重点扶持、创建节水增效示范园区。四要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采取计划用水、超额加价等措施,促进农村节水。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促进废水、污水的处理回用,提高污水利用率,达到合理、高效用水。

4.防治并举,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

在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方面:一要从改善城市水环境的角度,认真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把污染严重、工艺落后、资源消耗大的工业企业,坚决淘汰。发展质量效益、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这是解决全市水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其二要实行取水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三要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控制污染源。四要制定和落实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和水源保护区建设,尤其是要高度重视保护重要湖、库的水质,建立“三溪”流域危险废物卫生填埋规范化处理体系,确保饮用水的水源安全。五要建立保护监督机制,定期发布“三溪”水环境水质监测公报,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一要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坡面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坡耕地整治为基础,提高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和生产能力。二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三权一案四同时”(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权、收费权、监督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x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