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灾害的粮食应急物流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14 02: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流学》 课程论文

题 目: 基于自然灾害的粮食应急物流研究 院系名称: 法学院

基于自然灾害的粮食应急物流研究

摘要:粮食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国近几年灾难频频发生,

粮食应急物流作为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在救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自然灾害的损失或影响最小化,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应对能力,构建符合实情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加强粮食应急的认识、建立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健全粮食预警应急机制、完善粮食应急指挥协调和行政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粮食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自然灾害 粮食 应急物流

引言:家园瞬间被夷为平地,生命忽地被拽到地狱,一张张血肉模糊的脸,一群群妻离子散的人,一日日攀升的伤亡数字,一批批奔走在救灾一线的同胞······连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流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行各业似乎都自觉投入到了救灾工作中,各种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然而,当人们看到重灾区因种种原因,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将物资送达,无法第一时间施救时,“应急物流”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应急物流”是在传统的物流体系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由于需求突变产

生储备不足、运输能力有限、原材料短缺等题目终极导致失稳的背景下产生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难损失最小化为目的的特种物流活动,包括由突发性因素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和满足这些物流需求而进行的应急物流供给活动。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云、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

粮食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公共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局部军事冲突等

突发事件所需粮食及其相关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王宗喜,2009)我国属于突发事件较为密集的国家,仅从2003年至2010年,就有非典、甲流、水污染、雪灾、地震、大洪水等,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突发性事件后,一些地区由于平时赈灾所用的粮食及相关物资储备的数量或种类的局限性,往往面临着被动态势,这也表明了我们在粮食应急物流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我觉得应当加强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1 切实提高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的认识

粮食是军需民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稳,天下定。在突发危机情况下,能

够迅速、有效开展粮食应急供应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形势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应急状态,大多数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可预测性,可以较为从容地应对,而地震灾害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粮食应急状态,事先毫无先兆,很难预测,对应急反应的要求更高更严,因而必须牢固树立应急意识,抓好应急体系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常备不懈,才能有备无患。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急准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在心理上去重视它,才能够在实际中更好地做好它。

2 切实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 2.1 建立完善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

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粮食应急的保障,是这场战役的后方粮草。没有粮食储

备,任何再完善的体系都是空壳,都是虚设。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粮食储备体系是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1 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粮食储备体系。为了既防止全国粮食储备规模

过小满足不了应急供应,又防止储备规模过大浪费财力,要科学确定全国粮食储备规模。同时,要按照总体保障、上下结合、区域结合、统一要求、分级管理的原则,将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统一纳入国家粮食应急保障储备体系,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粮食储备网络,并将储备粮食主要存放在销区和大中城市。

2.22 建立合理的储备结构。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

的消费习惯确定储备粮品种。二是坚持粮油并举的原则,建立适度规模的油脂储备。三是坚持原粮与成品粮并举的原则,保持一定数量的大米、面粉、油脂等成品库存,保证需要时可以迅速投放市场。

2.23 支持和鼓励农村农户储粮。居民家庭的粮食储备作用远大于的政府粮

食储备,因为,在灾害易发或频发地,政府集中性的大规模储备粮食,特别是在粮源和地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即使勉强储备,建设、运输及保管成本也高,而且一旦发生灾害,不仅损失严重,调运也十分困难。因此,政府应转换思路,在制度安排上支持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储粮,支持和鼓励农村农户储粮。一方面,对储粮农户,政府可以从制度和政策安排上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和粮油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身完善的储备体系和储粮技术方面的优

势,对农户进行储粮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的储粮技术水平和粮食储备质量,这不仅相对成本低,而且应急使用便捷。(娄源功,2003)

2.2 建立合格的应急加工、供应体系

为了保证在应急供应时候尽快地将粮食加工成合格的成品供应市场,各级政府应建立必要的应急粮油加工网络体系。应急加工企业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距离原粮库存地比较近;交通比较便利;企业加工结构比较齐全,能够兼顾开展米面油加工;企业实力比较强,最好属于粮食龙头企业;企业信誉好,能较好的承担社会责任,能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按要求建立粮食统计台账、开展统计信息报表等。

2.3 建立灵活的运输体系

为确保应急粮食快速、安全地到达需求者手中,一方面需要合理安排运输

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对粮食运输进行优化。要做到运输的优化就必须充分考虑运输环境、交通网络、运载工具、线路选择与天气情况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和最有效的运输方案。(李军等,2006)粮食应急运输优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2.31 合理布局运输网络。合理布置粮食储备基地和粮食应急物流中心以利

于提高货物直送比例、减少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效率。

2.32 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以能在第一时间内将粮

食运输到现场且安全的运输方式为首选。

2.33 提高运行效率。努力提高运输工具的散装运输率、装载率、减少车辆

空载和迂回运输,缩短运输工具的等待时间和装载时间。

2.34 提倡直线运输。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避免粮食的迂回

倒流等不合理现象,减少运输的中间环节。

此外,还应该尽量实现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考虑开辟

一定的绿色通道保证物资运输的畅通。比如通过进口补充粮食时就可以用简化海关相应的检验检疫手续和实行优先运输等办法保障应急粮食的顺利达到。

3 加强和完善粮食预警机制

健全的预警机制是危机情况下有效、科学采取应急措施的根据。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和信息传递,为政府决策和作出快速应急反应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对信息的要求应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时效性,保证在第一时

间完成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二是准确性,粮油的购、销、加、调、存基本数据和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粮食市场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数据的采集必须来源于基层,必须准确及时,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粮油市场的运行状况,才能正确制定调控决策,才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基层人员偏少灾后工作量增大、工作经费不足等原因,出现信息渠道不畅、准确度不高、内容不全等问题,因此粮食预警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完善信息报送制度。规范价格和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的方式、 报送时间、

报送方式等。正常情况下实行周报制,非常时期实行日报制,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实行定点定期直报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按照粮食应急等级分类,及时做出预警报告。

3.2 完善信息网络。要实现粮油信息传输的快速准确,必须建立和完善粮油

信息网络。一是科学合理地布局粮油价格信息采集点,所采集的信息能够代表当地粮油市场动态的整体情况。二是加大粮油信息建设的投入,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全市联网的粮油信息中心,实现粮油信息的快速传递。三是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居民口粮调查、农户粮情调查等多种方式,掌握当地粮食供需基本情况。四是开辟应急通讯通道,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保证特殊情况下的通讯联络畅通。(傅岚, 2007)

3.3 加强粮食信息分析。粮食预警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预警,

有序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分析,避免只管信息采集,不管信息分析,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清楚动态,不清楚发展趋势的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掌握市场动态趋势,做到科学预测。

4 切实加强粮食应急指挥和协调

4.1 应急指挥要科学。应急指挥是保证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关系到应

急工作的效果和成败,因此应急指挥必须加强。好的指挥应能指挥有序,正确判断形势,快速作出决策。应急指挥应该确定专人负责,并且要切切实实地负起责任,而不仅仅是挂名,把指挥责任“转包”他人而已,从而避免多头指挥,无人负责的现象。应急指挥的特点体现在“急”上 ,下达指令的方式因为“急”而不拘一格,但事后应当完善手续,以便执行者在今后“清算”时有据可查。(闻海燕,2005)应急指挥是一项新的指挥艺术,指挥能力不一定与职位成正比,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x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