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1 07: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干支

干支戳系以天干地支作为邮戳分类 甲戳:一般邮务柜台用戳 乙戳:储汇业务柜台用戳 丙戳:国际邮件封发 丁戳:国际邮件封发 戊戳:挂号封发 己戳:包裹封发

庚戳:限时类邮件封发 辛戳:一般平信信件封发 壬戳:邮件转投、转递 癸戳:集邮用戳

子戳:邮件投递、欠资处理 丑戳:平常印刷邮件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部于1954年12月8日开始使用统一样式的邮资已付日戳,样式规格为八角形30mmX30mm分为上、中、下三个不等距,分为左右两格,左格为日期,右格是戳号,均用阿拉伯数码。

1、 普通邮资已付戳 2、 机要邮资已付戳 3、 国内邮资已付戳

4、 中法文对照的T、P、邮资已付戳

5、 中法文对照的T、P、带地名、拼音的邮资已付戳

6、 中法文对照的T、P的邮资已付戳带邮政编码的邮资已付戳 7、 无日戳序号、有日戳序号邮资已付戳 8、 无日向、无省各地邮资已付戳 9、 无腰框的、有腰框的邮资已付戳

10、 邮资机日戳,平图、双图戳的邮资已付戳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使用的是单线边三格式邮戳,地名、日期改为从左至右排列,纪年改为公元年份,并以阿拉伯数字表示。1957年1月1日起,邮电部颁发了新式邮戳,使用直径为25毫米的汉字圆形邮戳,戳面分五格:上半圆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和下半圆环。除了这种普通邮戳外,如今还有各种专题纪念邮戳。

邮戳包括普通、专用、纪念、代资及内部生产机构使用的5大类。 中国现行的普通日戳为邮政日戳、电信日戳、机要日戳及包裹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等机器上装配的日戳4种。 专用邮戳多为在日戳上刻 \平信\、\快信\、\特快\、\筒取\、\火车\、\轮船\、\储蓄\等字样及国际邮件专用日戳。纪念邮戳通常为新邮发行和重大节日纪念等而启用。代资戳多为\邮资已付\日戳。内部生产机构的邮戳刻甲、乙、丙、丁、邮检等,不对外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偶有所见。邮戳按使用场所可分邮局、支局、邮电所、代办所等邮戳;按邮件运递程序可以分收件、封发、转口、投递(落地)等邮戳;从使用范围上有国内、国际之分;从使用时间上有平常和临时之分;从功能上有销票和非销票之分;从盖戳的方式上有手盖和机盖之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北邮政总局于1949年10月25日通知“关于日戳事项”(摘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一案,业经本局9月30日秘字第4号通令令知,各局日戳上之卅八年铅字,急应改为1949年??

邮电部邮政总局于1950年4月10日通令规定统一的日戳式样为单线三格式圆形,直径为25毫米,国内用戳取消英文地名,汉文地名由过去的自右至左排列改为由左向右排列,用公元纪元,年、月、日、时用阿拉伯数字。1954年邮电部规定:少数民族地区日戳加刻当地少数民族文字,直径30毫米。

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关于“邮政日戳规格式样”的通知(摘录): 一、兹制定“邮政日戳规格式样”颁布施行。以往本部有关邮政日戳规格式样的规定,概行废止。

二、自1957年1月1日起陆续更换??

五、邮政日戳限在邮政生产部门用于盖销邮票及盖印各种业务单据上?? 同时附有“邮政日戳规格式样”,其中第三条规定了日戳戳面大小式样:一般使用的邮政日戳戳径为25毫米;少数民族地区为30毫米。启用单线双月牙腰框式日戳。圆周线、字钉槽孔边线和上下月牙形孤线,均为宽1/3毫米的实线,不刻齿形(图7)。第四条规定了日戳戳面上的文字:日戳戳面上必须表示当地地名和年、月、日、时??文字规格和排列:汉字均用长仿宋字体,自左至右排列,并采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阿拉伯数字及外国文字均用细线条字体,自左向右排列,少数民族文字依其写法及字体排列。

1985 年7月27日邮电部再次颁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对日戳的种类和使用范围都作了详细规定:

邮电日戳分: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特种日戳三大类。普通日戳又分邮政日戳、电信日戳、机要日戳以及包裹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等机器上装配的日戳四种。特种日戳分风景日戳和邮政教育培训使用的模拟日戳。普通日戳仍为单线双月牙腰框式,上半部刻省、市、自治区和市县地名,下半部刻该局邮政编码(图8)。邮局内部生产单位和火车、轮船、汽车押运日戳不加刻邮政编码。 图8

邮电日戳使用范围:加刻局号(邮政编码)的邮政日戳限营业、投递工作方面使用,用于盖销邮票(包括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的邮票图案、贴有邮票的各种集邮品)以及按规定盖印于邮件封皮、各种业务单据以及经邮电部或邮政总局特准加盖的其它单式、收据、凭证上,不准加盖在空白纸张、簿册以及与邮政业务无关的各种册、页、单式上??

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以邮部〖1995〗422号《关于印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称近几年,随着邮电业务的改革发展,各项业务制度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技术方面的应用,现行日戳印模规定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近几年用户也有要求改进日戳印模。为此,经多次调研,对现行《规定》重新修改。

这次邮电日戳修改一是日戳形状仍为圆形,直径分25毫米和30毫米两种,戳面由原来五个部位改为三个部位,取消上下月牙线和字钉槽线;取消邮政编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律刻局、所名称(地名),戳面上不缀局、所类别〖(支)、(所)、(代)〗,日戳序号改在下部局名的后面。二是邮资已付戳由原四种合并为两种,一为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戳记,适用于国内、国际等各类邮资总付邮件,一种为机要邮资已付日戳,适用于机要邮资总付邮件。戳面取消字钉边

线,日戳序号改在戳面下部局名的后面。三是现行规定戳面上不分市、县均冠省区名称,改为省会城市一律不冠省、区名称。四是国际互换局、交换站、北京国际汇兑中心的日戳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刻为“中国”,以便加盖清晰。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原日戳上部是“北京”,下部为汉语拼音,改为上部“中国”,下部不变。六是增加了省、区、市国际汇兑中心日戳(图9)。

邮政日戳的质地、文字、字体、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及其各自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

尤其是上、下地名局名是有一定的排序规定。上部应是省、市名称,下部是支局、所、代办所地名。上部省、市名称的字体应略大于下部支局、所、代办所地名文字,也可以上下文字一样大。

笔者最近收到石教明邮友于2010年3月10日从咸宁寄我的明信片,咸宁用来销邮资的邮政日戳式样与众不大相同,我仔细观看后心存疑虑:这是邮戳?还是用此局的公章误盖销邮资?都不象。著名邮学家葛建亚先生称评为:“不是 公章的公章,不是邮戳的邮戳,不成‘方圆’的圆型,不是东西的东西!” 请大家看下面附图中邮政日戳中上部的“咸宁市咸安区邮政局”八个字,与国内现行使用的邮政日戳有很大差异,它的上部名称排列与我们常见的机关企事公章一样:××市××区××局。这种设置是十分错误的违规行为。

在只应有省、市名的上部,缺了所在地归属领导的省名,邮政日戳上部正确排列应该只有省名加地名;如果是省政府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在邮政日戳上部可以省略所归属领导的省名,只有武汉、南京、长沙等省会名。

因此附图中这枚邮政日戳的上部正确地名应是“湖北咸宁”四个大字。 再请看下面附图中邮政日戳中的文字,也明显违反了规定:下部是支局名称“贺胜邮政支局”六个字体显著比上部“咸宁市咸安区邮政局”八个字大得多了。

这枚邮戳直径30mm(与公章大小差不多),安规定,只有少数民族地区邮政局所需要加刻少数民族文字的日戳才可有此大,一般邮政日戳直径为25mm。

少数民族地区邮政部门使用的日戳按规定是标注当地民族文字的双文字日戳,规格为直径30mm。但是在云南、吉林等地都出现过25mm的双文字日戳,而新疆没有见到过。前一段时间阿瓦提的程忠毅邮友从阿克苏寄来了一枚明信片上销了一枚25mm小戳,并且是全汉文字日戳,无当地的维文。日戳是“新疆阿克苏解放路营业3”,不知该局其他日戳是否都如此。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继续使用“腰框式邮戳”,但采取了以下的变更:将干支纪年改民国纪年,阴历改为阳历。到1923年,又改用“单线三格圆戳”,这种邮戳,有几种不同的类型:1、地名有全汉文和汉英文两种;2、年份有公元和民国纪年两种;3、日期有汉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4、圈线有点线和实线两种。

解放后,沿用“单线三格圆戳”,并作了以下调整:1、取消英文地名,改用汉语拼音;2、汉字排列改为由左到右;3、年份改用公元纪年;4、日期改用阿拉伯数字;5、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民族文字,同时对华北、东北遗留下的日伪邮戳也作如此的改革。

1957年1月1日,我国邮电部对邮戳作了新的规定,使用“双圈加腰框圆戳”和“单线三格方形邮资已付邮戳”,此后的三十余年风吹草动没有作模式的改动,上格为省市地名,下格为邮局名,腰框内为日期,仅在下半圈内作了几次变更,先用局所地名,后改为局所的编号,1980年起在全国逐步改为邮政局所的邮政编码。

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颁发了经过修订的日戳印模规格规定,对邮戳作了较大的改革,于当年8月中下旬开始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等12个城市部分邮局试用新日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wy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