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新沂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9《故乡》1(人教版新

更新时间:2024-04-22 01: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故乡(一)

主备人 课题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总第 课时 新授课 故乡(一)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 重点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 朗读法 讨论法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一、导课问题设计] 1、作者简介: 难点 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思想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搜集整理自己3、查字典,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不太了解的字词,并当堂解秕谷(bǐ)鹁鸪(bó gū)颧骨(quán)折本(shé) 决。 潺潺(chán)伶仃(líng dīng)恣睢(zì suī)] 二、整体感知 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 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1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写,等候回答所有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原来至少那时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的社会还是比较令人过得去的。故乡好,故乡的人也不赖。 问题。 学生主体活动 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个案调整 二十年前的故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当变得更好,然而却不然。 是什么原因?请找出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2

了。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主备人 课题 识记字词、抄写课下注释的词语含义。 完成相关练习 用案人 故乡(二)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总第 课时 新授课 1、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教学目标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 教法及教具 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调整 难点 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3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默写字词 2、复述课文 二、掌握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景物对比 1、现实的故乡: 从“我冒了严寒??”到“??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2、记忆中的故乡: ⑴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⑵从“我在朦胧中??”到“??也便成了路”。 (二)、肖像对比 1、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 ⑴闰土30年前的肖像: 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我们便熟识了”。 按要求完成任务。 熟读课文,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回答问题。 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作用。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调整 4

教 学 过 程 从“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到“??象是松树皮了”。 2、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 从“哈!这模样了!??”到“??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为了加深体会,(三)、闰土言、行、神、心变化之对比 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如1、闰土少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散读、齐读、示从“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到“??他们都和我范朗读等等,充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的2、闰土中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作用,切不可一从“我这时很兴奋??”到“??他用船来载去”。 读了之。 (四)、杨二嫂的言、行、神与闰土之对比 1、从“然而圆规很不平??”到“??出去了”。 2、从“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到“??竟跑得这样快”。 (五)、“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 对比 1、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痴痴的想”。 2、从“老屋离我愈远了??”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总结 ⑵闰土30年后的肖像: 以上五种对比,把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神情、性格等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对比得十分鲜明。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主备人

整理当堂对比的语句 完成相关练习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5

课题 故乡(三) 1、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一、两种景物的不同特征及含义 难点 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1、现实的故乡:深冬季节,天气阴晦,天色苍黄,冷风呜呜。 荒凉,冷落,没有一些活气。 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学生找出描写2、记忆中的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景物的句子,小组讨论它们绿的西瓜?? 的作用。 这是“我”对新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二、闰土和杨二嫂肖像变化前后的特征及原因 1、30年前的闰土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 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30年后的闰土身材 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 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学生读出相关语句,小组讨管。 论分析原因。 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是长期在海边艰苦劳动造成的,表明他的 生活十分贫苦。 2、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 个美女。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 质疑并讨论 裙,张着两脚,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极瘦。 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饥饿造成的。 闰土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贫穷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6

教 学 过 程 三、闰土言、行、神、心变化前后的特征及其原因 1、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高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 2、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象一个木偶人”)。态度恭敬,心里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言、行、神、心方面的巨大变化是“多子、饥荒、苛锐、兵、匪、官、绅”压迫的结果。 四、杨二嫂言、神、行之特征 语言尖刻(“贵人眼高”),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行为卑劣(栽脏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借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跑得快(“飞也似的跑了”)。 杨二嫂和闰土都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理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这是她和他的共同点。不同点是: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五、“隔膜”与“一气”的对比意义 通过“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表达了“我”的希望:希望新一代不再象老一代那样又彼此隔膜起来,也不希望他们象老一代那样过着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六、写作特点 1、下面三句话里的“圆规”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 ⑵我也从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 ⑶然而圆规很不平??( ) 认真朗读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讨论、分析。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借代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7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教师主导活动 2、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以下至“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这中间的部分用的记叙方法是: ①顺叙;②倒叙;③插叙中的顺叙;④插叙中的倒叙。 七、难句理解 1、“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2、“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八、“我”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 1、同情杨二嫂的疾苦,批判闰土的愚昧和麻; 2、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同情闰土的疾苦; 3、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 4、同情杨二嫂和闰土的疾苦,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批判闰土的愚昧和麻木。 九、课堂小结 学生主体活动 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这句话采用的记叙方法。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当堂解决。 找出语句加以证明。 认真识记掌握当堂知识 完成补充习题 8

主备人 课题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总第 课时 新授课 孤独之旅(1) 1、 了解作者及相关常识。 教学目标 2、 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3、 梳理本课的故事情节。 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 旅途上,有快乐,有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联系实际,说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眼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说自己的经长的一段经历吧。 历。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作家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全国作说说自己对曹协委员,北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文轩的了解并《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识记 2、积累字词 嬉闹(xī)觅食(mì)驱除(qū)雍(yōng) 掌握字词 旧茬儿(chá)戳破(chuō)撩逗(liáo) 3、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⑴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按要求朗读课⑵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 文,并组织语言概括情节。 ⑶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4)学生分工朗读课文,深入了解人物。并且叙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9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三、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调整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把握小说的三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要素。 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 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四、情节梳理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高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潮、结局。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强调: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 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学生交流经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验,进行小结。 五、课堂小结 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完成练习整体感知的内容 积累字词,抄写字词。 10

主备人 课题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总第 课时 新授课 孤独之旅(2) 1、体验成长的感受。 教学目标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 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难点 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动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朗读课文,按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的语句,探讨: 要求回答问题 ⑴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⑵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3、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 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 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 理。 二、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勾画出课文中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景物描写句段 ⑴自然景色的描写; 一边自由朗读⑵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屏幕画面,文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字、画面结合,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展开联想和想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像 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11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调整 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 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 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文章的写作特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点可以从文章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章的表达方三、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式,文章的语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言等方面去思考。 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作用。 四、请同学们说说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提示:有两方面含义: 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1、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个方面。 的幸福的环境; 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 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顽强、不畏 课堂小结。 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12

分析人物性格,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w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