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木兰诗教学设计交

更新时间:2023-03-19 00:07: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木兰诗

南涧县碧溪乡中学张春兰

【最新】9月14日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乐府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古诗文的学习是一大难点,阅读理解古文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因此,学习本诗时要加强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词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有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通过对木兰形象的赏析,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

2.梳理故事情节和赏析木兰形象。

3.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通过赏析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木兰的英雄气概、爱国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梳理故事情节和赏析木兰形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讨论点拨法: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背诵全诗;梳理故事情节,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一、检查预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能展示一下自己预习文章的成果?提示:可以展示朗读,展示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等。教师作适当的点评,以鼓励为主。

二、简介作家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北朝民歌是当时北方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三、初步感知,疏通文意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给自己读错的字注音。教师板书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到黑板前注音

2.同桌相互纠正字音,讨论翻译,疏通文义。

3.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4.听配乐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传神之美。

四、以读带析,品读课文。(分组讨论)

1.《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自由朗读)

2.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请用四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①讨论后请同学回答。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征战沙场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建功受封,辞官还乡)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3.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独立思考)

祥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概。内容上因为:①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②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

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五、课堂小结

《木兰诗》有时语言极其简炼,有时又尽力铺排,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塑造既有英雄之气,更有儿女之情的木兰形象,传达出美好的意蕴。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女儿情态详写

英雄气概略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赏析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知道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人物,如果让你画出这个人物,你将画成什么样子?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然后,看图片导入,教师板书课题。

二、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1.找出直接表现木兰是英雄的相关句子。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

2.看木兰的女儿情态,找出相关句子,概括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生总结: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三、选段品读探究。(讨论以下问题)

1.读第四节诗,评析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精炼”之美。(讨论后总结)

承上启下,表达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可谓字字千金。

“飞”字用得特别精彩,写出了战事紧迫,行军速度,表现出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的英雄形象。

积累:一个“戎”字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戎:军队,军事,兵戎相见,投笔从戎,一身戎装

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戎马生涯,戎马倥偬。

戎机:指战争/军事

积累:一个评价语

导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2.读第六节诗,例说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传神”之美。(讨论后明确总结)

①84个字,16句诗:尽情渲染,传神的动作描写,把爷娘的疼爱之心,阿姊的喜悦之意、小弟的快乐之情以及木兰的闺中情怀、女儿本色和伙伴们的惊讶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喜庆氛围。

②积累:一个“阁”字。

③积累:一个评价语

3.小结:《木兰诗》有时“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有时又“泼墨似水”,尽力铺排,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塑造既有英雄之气、更有儿女之情的木兰形象,传达出美好的意蕴。

五.课堂小结

我们用这样的几句话收束我们的教学: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云鬓花黄,楚楚动人。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萦女儿情。

板书设计:

8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木兰

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写作特点:详略得当泼墨似水惜墨如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wf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