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资料2015岗前培训江苏省高校中专院校高校教师资格证终极复习材料
更新时间:2023-10-05 0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等教育心理学 (S-R)。 的观点。话不投机半句
㈢认知心理学 多,从反面证实了这种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本世纪50年代后兴效应
起的一个重要理论流3) 自己人效应:教育内容
代表人物:奈塞尔;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派;
(职业,专业,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基本观点:由于受信息相似之处
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一是敏锐是观察力;二是准确的记忆力;三是丰富的想象力;四是优良的品质;五是注意分配能力。除此之外,还合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是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影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响,认知心理学采用信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息加工的观点,用计算—个性心理特征既相机模拟的方式研究人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的心理活动,强调研究四个方面。心理动机主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研要包括动机、需要、兴究的领域主要是人的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学》发表,标志着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心理学的诞生。
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㈣人本主义心理学 面;心理状态是人的心发起人是马斯洛,后起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斯,主要观点是“从人续状态,包括觉醒状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态、注意状态等;心理本”
,主张“人化”,反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对把人
“神化”或者“兽质和性格。
化”或者“病态化”,2、心理学各流派主要即强调对人的研究。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㈠精神分析学派 对象:揭示学生学习和主要代表人物奥地利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维也纳弗洛伊德,主要律。
观点重视对异常心理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一)教育活动的特殊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性 因心施教、因龄施研究人无意识现象,认教、因性施教、因材施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教。
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 (二)教育心理学的产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生 孔子:因材施教的性欲的冲动,他们都以思想。
《学记》:教学相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长、循循善诱、长善救人的思想,并且现在人失、因材施教的思想。的行为中。基本观点: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父,
著作《教育心理学》 压抑的欲望;催眠术与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自由联想;代表作《梦性质与研究对象 学的解析》。
科性质:应用性学科; ㈡行为主义学派 研究对象:学与教的基美国的华生,后期的是本心理学规律。
斯金纳,主要观点 意4、教师威信对教育效识是看不见、摸不着果有重要的影响,
这对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作有何示?P12-13
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1. 教师的威信对教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育效果的影响:
到的行为;在研究方法1) 威信效应:教育者论上,反对内省法,主在学生中的威信对教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育效果的影响。威信大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的,效果好 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2) 名片效应:教育者行为之间的联系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
籍贯,年龄)
,会让被教育者当成自己人,教学效果交好
4) 好感效应:被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5、教师威信的维护与
提高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设法维护自己
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并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威信。一是教师要
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
自己的威信;三是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四是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
角色是怎样的?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生活中
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道德的裁判、知
识的拥有者自居,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
惑”
,扮演着“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角色;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
励学生学习,扮演着“学生道德发展的向
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
6、教师的智力与教育能力
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下列几种智力
1
必须满足教育特殊性的需要,应具备下列教育能力:一是教学设计能力;二是言语表达能力;三是组织能力;四是因材施教能力;五是教学监控能力;六是自我教育能力;七是教育科研能力;八是教育机智。
7、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 ★
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二是因循式教学 ,三是策略式教学。 8、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是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二是微型教学 (microteaching);三是教学反思。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9、学习的涵义 广义的学习是指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 10、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简答)★★ 一是学习内容上的特点:a.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强 b.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c.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是学习方式的特点:a.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b.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c.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
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 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不断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二、学习律 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映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
在学习理论方面的观点主要可概括如下:一是学习的过程即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二是两种不同的反射:无条件反射(不学就会的)和条件反射(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的反应;三是形成反射的条件是:a 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必须多次结合,才能形成条件反射活动 b. 中性刺激的给予,一定要在无条件刺激的同时或在它之前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如果先给予无条件刺激,这样就不能形成条件反射;c.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如超过一定的时间间隔 d. 要避免一切可能的外界及内部的无关刺激,减少一切可能发生的无关反应 e. 实验动物一定要在大脑皮层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其大脑皮层才能接受外界及内部的刺激信号 f. 作为中性刺激的一切信号,必须要为动物的各种感受器所接受。六条中最基本是前两条。 (3)、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 12、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
a 强化 b. 消退 c.
自然恢复 d. 泛化 e. 分化 f. 高级条件反射
1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美)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一是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三是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a. 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 程序原则 认为心智的发展很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四是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内部条件是:a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b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 c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3、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三是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学习动机与教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
点 育激励 17、学习动机的含义: 一是学习动机的多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性:报答性和附属性学动、维持已引起的的学习动机;自我实现和自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我提高的学习动机;谋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学习动机;事业成就的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学习动机。而大学生四机两个基本构成成分:种主导性学习动机主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要是:求知探索的动18、学习动机的类型 机、友情交往的动机、一是直接近景性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和间接远景性动机 ;自主的动机。二是学习像一座很抖的楼梯,很像有多次“冲刺”和“歇息”的长跑赛;d. 强化原则;四是提倡发现学习,布鲁纳是发现法的倡导者,所谓的发现法就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五是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采取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15、(美)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论述) 一是学习方式的分类: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远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二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奥苏伯尔积极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以有意义的接收学习为主要形式。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教师有意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效率比较高,而学生发现学习费时太多。第二,有意义地获取知识本身并不一定要有发现过程。第三,发展学生就决问题的能力是发现学习的目的,它不是学习教材的主要目的 三是学习的实质 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
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五是教学原则 认为要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六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3)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
每一个学习过程可以分解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是知识观 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是它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的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知识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二是学生观。1、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经验;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16、基本观点:
二是内部动机和外部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三是认知的动基本观点 被称为第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三种力量,其基本观点附属的动机。这是奥苏是从人们的直接经验伯尔提出的动机类型,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的心理,强调人的本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性、尊严、理想和兴趣。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先驱者是马斯洛,主要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有“马斯洛需求理论”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强调人的所有行为系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由“需求”所引起,需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求又有高低层次之分。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马斯洛“自我实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者”的学习观:1、认要以求知作为目标,从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了达到目的而进行创足,是学习中最重要最造的动力才是人的行稳定的动机;自我提高为的决定因素;2、强的内驱力是制个体由调人的所有行为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需求”所引起;3、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的潜能;4、强调要尊是制个体为了获得长重人的本性。㈡罗杰斯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的学习观:是人本主义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的学习心理理论的代要。三种动机在成就动表,主张学生要充分发机的结构中所占的比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能重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变化而变化。
习,主要内容如下:一19、耶尔克斯——道德是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森定律 ★★
是重要的学习,二是学两人认为:中等程度的习是愉快的事情 三是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习 四是强调学生自己时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评价 五是学生自我引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导 六是重视情感在学切相关:任务较容易,习中的作用。以学习者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为中心的学习,需要教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师时刻关心学生,老老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实实地帮助学生,成为难,最佳激起水平越名副其实的学生成长低。即便是耶—道定律的促进者。
(简称倒“U”曲线) 2
动机的间接性; 三是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四是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学习动机理论★ 20、动机期望理论 来源于早期的认知论,代表人物是托尔曼和勒温,它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弗洛姆用效价、期望和激励力量构成人类的动机作用模式。基本公式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M=V·E 。其中M为激励力量,是指学习动机激励水平的高低即为达到学习效果而做的努力;V为效价,是指某一学习目标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E为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学习效果和目标的主观概率。 成就动机理论:默里,
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 21、成败归因理论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美 国的维纳对在此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
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24、知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应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五个基本环节。
知识学习的准备包括:知识基础准备、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准备以及学习动机的准备三中;教师的板书字迹、直观教具等大小要适中,应当保持一定的强度以便学生能看得见、看得清,教室应尽可能有充足的光线。二是差异律, 即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知觉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始形成 四、 思维品29、影响信息编码和知质得到全面发展 识识记的主要因素 27、促进大学生有效理一是、识记的目的性和解知识的主要条件 积极性 二是、材料的一是运用正例和反例 性质和长度 三是、对二是提供丰富的变式 材料意义的理解度 三是科学地进行比较四是、编码组块化 五(两种方式:同类和异是、识记的信心 六是、类)四是启发学生自觉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进概括。 行识记。 变式 30、遗忘曲线 ★德国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的艾宾浩斯 在对遗忘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22、自我实现理论 美国的马斯洛提出的,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高到低排列成一定的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和天资的不断实现。简言之,就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把他的潜能变为现实的需求。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提出,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3、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论述)★★ 答:一、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四、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五、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六、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 知识、技能的学习
种准备状态。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观察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确;2、全面性和精确性增强;3、逻辑性和系统性严密;4、稳定性和坚持性加强
25、教学直观形式 具体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等。实物直观是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通过关产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是指通过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景象而提供感性材料的方式;言语只管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要领会的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6、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论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教学,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感知效果。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感知规律主要有:一是强度律 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在此,强度主要指相对强度。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差别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使得感知对象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三是活动律,一般来说,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教师在直观教学方面应多采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工具,从而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四是组合律。感知对象时空上的接近、形态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 ,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失去知觉。教师的板书应力求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五是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他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他们的差异感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大学生理解与思维发展的特点
从思维发展的类型与阶段看,大学生思维的特点已经由青年初期的思维形式向青年中期的思维过度,其特点表现如下:一、 理论型思维占主导地位 二、 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三、 思维元认知开
3
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换句话说,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记忆的类型: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情景记忆 28、记忆的三个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不同的系统。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S—2S之间的回忆,它的信息是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短时记忆是指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不过1分钟的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一般来说,它是由短时记忆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地保留下来的,信息容量认为是5万到10万个组块,储存方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逻辑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各种记忆品质全面发展、有效掌握多种记忆方法 的研究中首创用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的材料,将学习成诵后相隔时间作为横坐标,以重新学习比初学达到同样记忆水平所节省的时间百分比为纵坐标,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标到坐标图中,并按顺序用线段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为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表明,在遗忘过程中发生的量变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是很快的,遗忘的内容也很多。接着,这种下降的趋势就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和数量有所减少,最后则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遗忘的进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这说明要及时复习要科学地安排复习复习。 31、促进知识巩固的有效途径★★
一是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减缓大规模的遗忘,接生学习时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 复习时间的适宜。复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分配,是记忆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复习可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前者称为集中复习,后者称为分散复习。三是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 四是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五是: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32、知识应用的基本过力及其特点、各种学习程 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有一是 审题;二是 课题效性及其使用条件和归类;三是 重现知识;使用范围等加以认识;四是 解题。 二是学习方法和学习33、动作技能形成的过心态的选择,在上述认程及其特征: 知的基础上,从已掌握a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的众多学习方法(学习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技能)中选择自认为最过联系逐步掌握某中有效的方法,采取最适动作方式的过程,复杂当的学习心态(情绪紧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张程度、动机焦虑水利用早晚的时间进行记忆。3、同化说与过度学习;(三)回忆策略。1、主动复述“过电影”;2、将自己记住理解的知识讲给人家听;3、通过自己出题和一题多解主动再现知识。
37、阅读策略
(一)阅读方法训练1、SQ3R学习法①浏览到已知的逆向推理;五41、教学如何促进学习是克服定势,进行扩散迁移 ★★(简答)一是性思维;六是善于评价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二不同思路,选择最佳思是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路进行解题;七是解题三是改进教材内容的后要对解题思路进行呈现方式;四是训练学总结和反思。 生掌握学习策略。 39、学习迁移含义及类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型 :(含义)学习迁移造性的培养 (简称迁移)是指一种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执行方案、评价结果 经历四个主要阶段:一是认知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二是动作分解阶段;三是动作联系阶段;四是自动化阶段。b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一是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二是利用线索的减少;三是动觉控制的加强;四是运动图式的形成;五是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第五章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34、元认知的涵义及其构成
元认知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35、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其构成 ★
(含义)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空。(构成)从含义看,学习策略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其运行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对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学习条件、个人学习能
平)投入实际的学习过程;三是元认知,对刚刚进行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加以再认知,反思其利弊得失;四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调空,通过元认知,若发现已经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心态非常有效,则继续使用原有的方法,保持原有的心态进行学习;若发现已有的方法和心态效率不高,或存在某些问题,则对
之进行调空,或采用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和
更合适的心态,以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6、记忆(编码、保持、回忆)策略
(一)记忆编码策略。记忆或信息加工编码的方式和策略很多、有组
块、
替换、联想、理解、系统化、形象化、群集
(归类)
、画内容框架图等。具体如下:一、
组块;
二、替换 ;三、联想;
四、理解 ;五、记忆术; (1)位置法 (2)首字母缩略词法
(3)谐音法; 六、编织知识网络;七、描绘
事务现象;八、群集策略;
九、画内容框架图。(二)记忆保持策略。1、痕迹消退与复习策略。可采取的复习策略主
要有:
(1)及时复习 (2)多样化复习(3)经常复习;2、干扰说与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的组织策略①分布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尾进行记忆; ④充分
(Survey);②提问(Question);③阅读(Read); ④背诵(Recite);
⑤复习(Review)。2、PQ4R学习法①预习(Preview);②提问(Question);③阅读(Read); ④沉思(Reflect)
⑤背诵(Recite);⑥复习(Review)。3、OK5R学习法 ①纵览(Overview);②提出关键点(Key idea);③阅读(Read); ④摘录(Record)⑤背诵(Recite);⑥复习(Review);⑦反思(Reflect)。4、PQRST学习法①预习(Preview);②提问(Question);③阅读(Read); ④概要(Summarize);⑤测试(Test)。
(二)阅读理解训练1、明确阅读的任务和要求;2、充分动员原有的知识背景;3、区分阅读内容的主次,而不纠缠细节;4、理解阅读内容内隐的意义;5、监控阅读理解;6、检验目标达成程度;7、自己提问自己解答。 38、解题策略
一是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而不匆忙解答;二是整体把握题目中的各种关系;三是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四是善于进行双向推理,既能进行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向推理,又能进行由未知
4
(类型)一是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二是按照迁移的层次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按照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按照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40、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心灵”的各种官能在学习中得到训练,就能有效地在另一种学习中发挥作用。(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武德沃斯: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三)经验概括说。贾德:迁移的产生来源于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或对经验做出了概括;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概括出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四)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派(苛勒):只有学习者发现一种学习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以掌握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新的学习之中,迁移才能产生。(五)认知结构说。奥苏伯尔: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产生直接影响。1、认知结构的概括性;是否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2、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新旧知识的异同。 问题解决的心理特征:具有目的性、包含一系列的心理运算、认知性 42、创造性的含义: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的能力或特性。 43、创造的心理过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验证阶段。(填空、选择) 44、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简答):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
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固着;迁移影响;原型启发 46、创造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简答) (一)创造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1、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2、目标专一,有毅力; 3、独立性强;4、自信心强;5、情感丰富; 6、一丝不苟。(二)创造型大学生的行为特征:1、内倾多,外倾少; 2、很少受暗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3、不依赖于某个集体;4、高分数的情况不如别的同学多;5、提问多于非创造型学生;6、思维极其灵活;7、诙谐、幽默;8、常常表现出不善于交际,不乐
于助人的举止;9、宁愿一个人独立地工作;10、觉得自己与父母、教师及同学之间有距离和隔阂;11、倾向傲慢,觉得自己胜过别人;12、从社会关系看,不属于那些惹人喜爱的人群。 47、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保证、道德行为则是知情意的归属。
49、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0—12岁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的发展,自我设计的愿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望强烈。2、大学生自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我评价能力在不断提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高,自我评价较符合实自己的统一。 际。3、大学生自我体54、自我意识的结构验丰富、深刻而又复(从形式、内容与观念杂,容易波动。4、大三方面分析)从形式上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有很大提高,其自觉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性、坚持性、独立性和容上看分为生理自我、稳定性得到了显著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展。
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社会助长与社会懈怠的影响因素:(1)活动性质及个人优势的影响,包括活动难度和个人优势效应(2)被评价意识的影响(3)辨证性训练
影响大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1、创造接纳意见的氛围2、鼓励大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3、表演示范分析问题的方法4、引导大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6、考虑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7、提供解决问题的练习机会并给予反馈
大学生创造性心理障碍分析:创造性意识障碍、思维障碍、能力障碍、人格障碍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训练:思维的流畅性训练、变通性训练、独特性训练、辩证性训练 第七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 48、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品德是指个体的道德面貌,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不同质的心理要素的组合方式。把它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个体的品德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是综合发生作用的,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催化剂、道德意志是
(二)柯尔伯格的研究:个体的道德水平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 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道德定向;2、习俗水平 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3、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50、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
班杜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代表性的研究有模仿学习实验、抗拒诱惑实验、言行一致实验。 51、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环节)★★: 态度定势的形成;道德观念的确立;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 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错误的道德观念、迷茫的道德信念、薄弱的道德意志、不良的行为习惯、扭曲的性格特征 52、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过矫正;防范协约;强化暂停;表征性奖励;榜样示范。 第八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53、自我意识的含义:从自我观念来看,分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的障碍 投射自我。 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5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拒绝2、过强的自发展过程(分化、矛盾、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统一、稳定):大学生3、自我中心和从众心自我意识分化;大学生理4、过分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和逆反心理 与自我探究;大学生自57、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我意识的统一;大学生★
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定。 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56、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发展特点★★(简答) 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级表现,是青年大学生发展的总趋势:1、我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一) 全面认识自我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1)通过认识他人和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2)从他人对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自我调控基本是协调价自我(3)通过自我统一、同步发展的。 2、比较来认识自我(4)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总体上是随着年级上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升而发展的,但大学三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自我(二)积极悦纳自的“转折期”。大三学我 悦纳自我是发展生自我体验最为强烈,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而大一、大二、大四的心与关键(1)积极地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评价自我(2)正确对3、我国大学生的自我待挫折与失败(三)努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代特点:在政治方面表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现为改革意识、民主意重要的方式(1)确立识、竞争意识;在求知正确的理想自我(2)方面表现为成才意识、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探索意识、创造意识;第九章 大学生群体心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理与人际调适 为道德意识、审美意58、社会助长作用与社识;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会懈怠作用及其影响参与意识、社交意识因素 ★
等。(二)大学生自我意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识发展的主要特点。1、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大学生十分关心自己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
5
责任意识的影响
59、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及其产生原因
(一)去个性化的概念: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二)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2、责任分散;3、自我意识。 (三)、群体极化的概念。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使群体中已存在的某种态度和倾向得以加强,并上升到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四)、群体极化的原因:(1)信息互动;(2)群体规范。
60、从众、模仿、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1、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2、从众的影响因素:(1)群体规模;(2)群体凝聚力;(3)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4)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5)主体认知;(6)个性特征。3、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仿效并产生与他人相类似的一种行为。4、影响模仿的因素:(1)本能倾向; (2)榜样效应;(3)相似性。5、感染是指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和行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
情绪的传递过程。6、感染的影响因素:(1)感染双方的相似性;(2)感染的情绪互动;(3)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4)群体的性质。 61、集体舆论与集体规范
(一)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的影响作用表现在集体舆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它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的过程。 69、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标准:★★(简的增长,他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迅速地发展,所以必须以发展的原则,分层次、分对象、分特点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⑶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理论上深入探索,不断总结实际经验来充实理论,并反过来指导实践。
谐教育: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1)认知障碍: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 从众效应。(2)情绪障碍;(3)人格缺陷;(4)能力因素。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1)遵循交往的原则: ①平等原则; ②相容原则;指从就业前、就业和离开工作后的整个生涯角度,协助学生将现在的选择与未来中、长期的目标结合起来,做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安排。生涯辅导强调六个方面的辅导:(1)生涯决策能力(2)自我概念(3)个人价值观(4)自由选择(5)个体差异(6)对外界变迁的论的约束力量和集体的个性化方面。(二)集体规范是指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作用:1、维系集体的作用;2、统一认识的作用。 62、集体凝聚力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集体凝聚力。集体凝聚力是指集体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主要表现在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等等。(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1、目标整合;2、心理相容;3、积极开展活动。 63、人际吸引的因素:1、相似吸引;2、互补吸引;3、仪表吸引;4、人格吸引。 64、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交互性原则;(二)社会交换原则;(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四)情境控制原则。 65、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 第十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66、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
答) ⑷系统性原则。心理健③互利原则; ④信用特点:连续性、可逆性、康无论从教育的内容、原则。(2)建立良好人动态性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手际关系的方法和艺术:标准:(一)具有旺盛的段来说都不是孤立的,交往尺度:向度、广度、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深度、适度。(3)运用兴趣;(二)具有独立生⑸教育性原则。心理健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活的能力;(三)具有正康教育是全员性的、面①给人留下良好的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第一印象”;②培养自我;(四)具有完整统 广泛兴趣和爱好,交友一的人格品质;(五)具71、大学生环境适应教就有吸引力; ③勤奋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育
学习,知识面广,交谈能力,心境良好;(六)1、环境与角色的变化:时能言之有物; ④善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1)生活环境的变化;于实践,大胆交往。 造环境的能力;(七)具(2)学习特点的变化;74、大学生健康恋爱观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3)人际关系的变化;教育:
力,人际关系和谐;(八)(4)管理制度的变化。1、大学生恋爱与性心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2、适应过程中的问题:理特征:(1)青春期性心理行为。 (1)角色改变导致自我心理发展的阶段:①少70、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评价降低;(2)理想与年的异性排斥期;②青特点:1、心理发展的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年初期的“牛犊恋”过渡性;2、心理发展惘;(3)人际适应不良期;③青年中期的积极的可塑性;3、心理发导致孤独压抑。3、调接近异性的狂热期;④展的矛盾性;4、大学整心态,迎接新生活:青年末期的浪漫恋爱生心理发展的不同表(1)尽快提高生活自理期。(2)大学生恋爱的现: (1)适应期;(2)能力;(2)探索适应大特点: ①浪漫性; ②发展期;(3)成熟期 学的学习方法;(3)重冲动性; ③公开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④轻率性; ⑤竞争性; 内容:环境适应教育、象;(4)学习掌握人际⑥自主性;2、大学生智力发展教育、人际关沟通的技巧;(5)确定恋爱与性心理的困扰:系和谐教育、健康恋爱新的奋斗目标。 ①性认识的偏差;②性观教育、生涯发展规划72、大学生智力发展教冲动的困扰③性焦虑与教育
育
和性行为的困扰; 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爱情错觉; ⑤恋爱嫉的原则。(P238) 碍:(1)动机冲突; (2)妒; ⑥网恋;⑦失恋。答:⑴客观性原则。客认知障碍;(3)注意障3、大学生恋爱与性心观现实是健康心理教碍。2、大学生的学习理的调适:①科学地掌育的源泉,大学生健康指导:(1)确立正确的握性知识;②树立正确心理的培养必须从大学习动机,把握学习方的恋爱观③正确对待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向;(2)激发学习兴趣,失恋。 社会背景以及相互之发挥内在学习潜能;(3)75、大学生生涯发展规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大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划与教育:
学生的实际,才行之有(4)培养创造性思维;(一)生涯发展规划,效。
(5)科学用脑,劳逸结包含了职业的发展规⑵发展的原则。大学生合;(6)注意考试心理划,常常是通过对个体在校期间是一个发展卫生,掌握应试技巧。 的生涯与职业的辅导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73、大学生人际关系和
来实现的。生涯辅导是6
应对。 职业辅导是指帮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职业并且获得成功。美国的帕森斯提出了职业辅导的三个步骤:(1)清楚了解自己的性向、能力、兴趣、资源与限制;(2)了解不同的工作领域成功必备的要求与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与期望;(3)合理推论以上两类资料的关系。(二)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1、生涯发展理论 :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2)探索阶段(3)建立阶段(4)维持阶段(5)衰退阶段。2、职业选择的匹配理论:观点:个人职业的选择虽然受到环境机会的影响,但并非随意事件,而是人格的展现,提出与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等六种人格对应的职业群。3、职业决策理论:一个人发展和生涯抉择的历程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和经济因素中,反映了社会的期待,受到各种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三)、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困惑。(四)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惑形成的因素。1、社会环境,2、家庭背景。3、个体差异。(五)1、建立终生发展的理念。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立。3职业生涯咨询。4、生
涯团体辅导。5、职业生涯讲座。6、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7、职业心理测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洞悉人性善解人意的智力、自我内省的智力。1、逻辑数理智力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思考的抑郁性:情绪体验深
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 82、性格的含义及其影 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 第十一章 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76、人格的含义: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7、能力与智力的含义: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78、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
代表人物:斯滕伯格。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构成。这三种能力可以分别用成分亚理论、情景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来加以说明。1、分析能力。成分亚理论认为:个体内部的智力活动由元成分、操纵成分、知识习得成分三者构成。2、实践能力。情境亚理论认为:说明智力在日常情境中具有适应当前环境,选择新环境和改变旧环境的功能。3、创造能力。经验亚理论认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 79、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加德纳:提出了七种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语言智力、身体—动觉智
能力。许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人,这方面智力很好;2、言语智力水平高的人,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3、身体——动觉智力与人的身体动作有关,出色的运动员、舞蹈家,他们的身体—动觉智力发展水平高;4、空间智力是指: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这种智力与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的工作密切相关;5、音乐智力指感知、欣赏、表达、创造音调旋律的能力,这是音乐工作者最必需的能力;6、人际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解人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最合适;7、自我内省的智力是指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 80、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二)特殊能力的差异。(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81、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
(1)胆汁型:坦白、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噪易冲动,具有外倾性;(2)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3)黏液型: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4)响因素:
(一)性格的涵义:性格 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 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 心理特征。(二)影响性 格形成发展的因素。1、 生理因素;2、环境因 素;3、个人主观因素。 性格的类型:机能类型 说、向性说(外倾型和 内倾型)、独立性说(独 立型和顺从型)
83、性格的特征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 一个人对社会、集体、 他人、自己及对学习、 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 征。爱国、关心集体、 乐观、守纪律、正直、 诚实、礼貌、同情心、 自私、虚伪、认真、细 致、自卑等。2、性格 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 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 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性格特征。3、性 格的情绪特征:指人在 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 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 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性格特征。情绪一触即 发,喜怒无常,有的情 绪很少起伏;有的人情 绪体验持久、深厚,有 的稍现即逝;有的人经 常欢乐愉快,有的则终 日愁眉不展;有的人经 常恬静安宁,有的人任 性、冲动。4、性格的 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 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 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 格特征。自觉、独立、 主动、自制、果断、坚 强、沉着、勇敢、持之 以恒等;盲目、依赖、 被动、经常冲动或优柔 寡断、软弱、慌张、敷
衍等。
7
8
正在阅读:
高等教育心理学 资料2015岗前培训江苏省高校中专院校高校教师资格证终极复习材料10-05
小蚕宝宝成长记作文350字07-08
小学英语代词的用法及练习03-04
江苏省正地厅级干部简历04-24
经典拍马屁的话02-14
我家的鹦鹉作文400字07-08
中国铁塔小型路灯杆技术规范书12-17
行政管理实务期末复习提要12-18
水准平差程序说明08-07
招投标法律法规(2008.3.纲)04-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高校
- 岗前培训
- 江苏省
- 资格证
- 高等教育
- 中专
- 心理学
- 终极
- 复习
- 院校
- 教师
- 材料
- 资料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