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26 1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早期依恋及其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破裂或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可能被其他依恋所补充,但依恋贯穿整个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早期依恋的影响。
可以把早期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及对在促进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的启示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
(2)母爱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母爱的“度”,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遵循“适度性原则”,即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合理的控制(中度控制)和理智的爱。积极的教育态度及行为应该包括关怀、爱护、温暖、理喻等,这有利于儿童的顺利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态度及行为是拒绝、分歧、矛盾、溺爱、体罚、威胁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儿童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所造成的伤害,也应避免对儿童无条件和过度的溺爱而导致的消极影响。
(3)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去交往,防止儿童过度依恋父母,让儿童在与同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新的技能,享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哈洛的罗猴研究 阅读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rlow,1958)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罗猴研究。将小猴与母猴隔离,并由两种假母猴代替真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称“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一层柔软的绒布,称“布母猴”。哈洛发现,小猴紧紧地搂着绒布做的母亲,很少会和金属丝做的母亲在一起,尽管只有金属母猴提供奶!当遭遇惊吓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安慰处。而当探索新的刺激物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行动基地。当恐惧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现时,小猴会跑回到布母猴那里。当新奇的刺激物出现时,小猴会逐渐地冒险去探索,但在进一步探索前会回到布母猴那里。
哈洛及其同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健康的社会性发展,这些猴子对替代母亲的强烈依恋是不够的。实验者最初以为和布母猴在一起的婴猴是正常发展的。但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他小猴在一起游戏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现害怕的怪相,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后来萨克特(Sackett,1967)又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310页。
2.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温情、鼓励、支持、期望、倾听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等行为特征,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
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的质量、父母的期望和观念等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业成绩等存在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亲子之间也存在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如父母拒绝儿童、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较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在行为及情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出现攻击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
总之,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一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具体通过教导、强化、榜样、慰藉等心理机制对儿童的社会性产生影响。妥善处理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要求做父母的要理解和关心儿童,而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宽严有度。
(二)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
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儿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
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2.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发展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并且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同伴团体的影响是通过同伴交往实现的。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2)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3)具有明确或隐含的行为标准;(4)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儿童的同伴团体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结构松散,也可能有组织、结构严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有组织的团体和自发的团体。
在小学儿童生活中,有组织的团体即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观念和意识。到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形成了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二年级时已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逐步把集体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班集体的重要支柱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到了中、高年级,班集体的组织形式日益巩固和加强,儿童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并能自觉服从集体的要求,维护集体的利益。
自发的团体组织结构通常是松散的,性质亦比较复杂,可能是有组织的集体的补充,也可能是集体的对立面。
同伴团体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儿童的同伴团体能满足儿童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整个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1)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正在探索与谁交朋友。
(2)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由于空间的接近,如同桌座位接近、上学同路等自然因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由于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出属于支配地位的和被支配地位的儿童。
(4)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儿童之间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团,出现了统率小集团或班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并出现了制约团体成员的行为规范。
(5)集体合并期(五年级以后)。各个小集体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团体,并出现了统率全年级的领袖人物。
无论是有组织的集体还是自发形成的团体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集体的舆论而实现的,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规则,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好评和尊重;相反,则受到团体的指责与批评。因此,儿童为了获得团体中的地位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与此同时,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成员对自己的评价等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3.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性
同伴的接纳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儿童受欢迎的程度;二是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
根据儿童受欢迎的程度和在同伴中的地位两项指标,把儿童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且有较高地位;(2)被拒斥的儿童,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不被人喜欢也不被人讨厌的儿童,可能还有机会逐渐被同伴接纳;(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
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特征。儿童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同伴地位,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从表8-2可以看出,儿童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的、友好的人格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被拒斥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是比较笨拙的和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甚至是反社会行为。被忽视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是害羞的、逃避的,很少见到他们表现自己或对他人显示攻击行为。
表8-2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和被忽视的儿童的行为特征
受欢迎儿童 被拒斥儿童 被忽视的儿童 害羞 攻击少 对他人攻击表现退缩 反社会行为少 不敢自我表现 许多单独活动 逃避双向交往,花较多时间和群体在一起 积极、快乐的性情 许多破坏行为 外表吸引人 好争论和反社会的 有许多双向交往 极度活跃 高水平的合作游戏 说话过多 愿意分享 反复试图社会接近 能坚持交往 被看做好领导 无明显攻击性 合作游戏少,不愿分享 许多单独活动 不适当的行为
(2)能力和学习。小学儿童首先重视学习好、兴趣广泛的同伴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展到更喜欢独立活动能力强、交往能力强、会出主意的同伴。
(3)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幽默风趣、热情开朗、真诚坦率、富有同情心和会照顾别人及刻苦勤奋等也是吸引同伴的重要因素之一。
(4)身体特征。身体特征主要指一个人的相貌。长相漂亮、有吸引力的儿童更易受同伴和教师的喜欢。
(5)姓名。名字比较好听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注。
(6)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4.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
友谊是指与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亲密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以及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机会,并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消除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儿童的自尊,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小学儿童已经很重视与同伴建立友谊。
儿童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友谊的特性也不断发展变化着。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1980)认为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友谊就是一起玩,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以及时空上的接近相关联。认为朋友就是与自己一起玩的人,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能互相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他们开始从品质方面来描述朋友,认为自己与朋友的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儿童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制订计划,互相帮助。但这一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由于择友更加严格,所以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以上阶段变化反映了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对友谊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小学儿童而言,最初(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只是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来定义朋友,认为朋友就是住得较近、有好玩的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到后来(小学四、五年级),慢慢发展为将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认为朋友就是互相支持、互相忠诚、合作、彼此不打架。最后(开始于小学五年级),儿童将友谊看成是可以进行自我表露和倾吐彼此秘密的特殊同伴关系,朋友就是有共同兴趣、互相了解、互相透露个人小秘密的人。
在小学阶段,儿童都喜欢选择同性而不是异性朋友。因为在小学儿童看来,同性朋友可以分享共同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此外,女性好朋友比男性好朋友更注重人际关系,因而也更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而男性好朋友之间则更看重活动本身及其成就。
(三)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
师生关系是小学儿童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成分。由于小学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加重大而深远。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儿童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即师生关系的特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一切,他们几乎都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效果。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并且,常以教师的是非标准为自己的是非标准。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比较平稳,儿童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儿童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于满意的教师表现出亲近,并报以积极反应,对于不满意的教师表现出疏远或反抗。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自己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则会引起反感和不满。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不平稳状态,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小学儿童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平和开朗、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尊重学生、能为学生着想的教师。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
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个性作风的不同,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我们倡导的是亲密型(或情感型)的师生关系,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亲切友好,学生尊敬、热爱教师。师生交往正常而频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真诚友好,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因而会对学生有和蔼、愉快的态度,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对学生给予密切关注,并且经常表扬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不仅是学生分数的提高,而且是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以及对他人更喜爱、更亲近的态度。
建立这种理想的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热爱学生,承认个别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改善师生心理环境,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并对学生有移情性的理解,学会赏识、激励和宽容,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平和心境并掌握褒贬技术;恰当使用权力,用权要合法、合理、合情。
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个性作风的不同,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我们倡导的是亲密型(或情感型)的师生关系,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亲切友好,学生尊敬、热爱教师。师生交往正常而频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真诚友好,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因而会对学生有和蔼、愉快的态度,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对学生给予密切关注,并且经常表扬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不仅是学生分数的提高,而且是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以及对他人更喜爱、更亲近的态度。
建立这种理想的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热爱学生,承认个别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改善师生心理环境,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并对学生有移情性的理解,学会赏识、激励和宽容,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平和心境并掌握褒贬技术;恰当使用权力,用权要合法、合理、合情。
正在阅读: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04-26
我与集体共成长 - 高二主题班会09-22
短篇幽默故事02-18
2019年教师师德师风总结12-13
山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细则06-24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01-31
美丽的天龙山作文400字06-17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102-06
牛湖派出所动中备勤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方案04-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人际关系
- 特点
- 儿童
- 小学
- 发展
- 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与答案 - 图文
- 陵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 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方案
- 温州市吴凡等1021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通知
- 朱苏力《秋菊打官司》的官司、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 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 屠宰废水处理方案设计
- 探索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 开展“各类会议、检查活动偏多”问题整改的通知
- 高三数学回归教材训练答案
- 新课标小学语文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生字表二》生字
- 新媒体开展运营方案
- DES加密算法分析
- 钢材社会库存低位实为“假象”
- 《现代通信新技术》实验指导书
- 邵寨学区学业水平测试32号
- C#题目合集
- 2013-201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有效转化七年级后进生的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基于MATLAB故障诊断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