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课题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课题研究报告

1课题研究综述

1.1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相关背景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阅读教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随着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通守广泛的阅读才能了解到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新趋势和格局,才能获取和把握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和机会。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个人来说,阅读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陪伴,能够满足求知的渴望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拓展生命的体验视野。而对学校教育来说,提长新一代的阅读素养,有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06年,一项由“国际教育成就调查委员会”主持的“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计划”明确提出了阅读素养的指标,提供了阅读教育的推展方向: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 2. 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 3. 能从阅读中学习

4. 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 5. 由阅读中获得乐趣

从上述的指标可以看出现代阅读教育的特质与发展方向。由于知 识发展的快速,更新迅捷,现代人必须要具备快速理解、思考、整合信息,进而应用与创造新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建构意义,在阅读中得到学习。同时,也要参与学校与生活中的阅读社群,让阅

读融入生活中,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与习惯。

近些年来,国内课外阅读研究和教学实践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以梅子涵、阿甲为代表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以蒋军晶、周益民、岳乃红为代表的在积极推进课外阅读的一线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1.2课题研究的缘起

在我区课外阅读活动的整体推进中,我们先后在全区范围内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向全区小学生分年级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并以部分实验校为基地,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了“过程性导引跟进”“阅读成果汇报”等小专题研究,基本探索出“荐读课”“导读课”“读书汇报课”等几种课外阅读课雏形,比较有利地推动了全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进程。但是,在推行课外阅读的实践中,我们仍然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梳理如下:

课外阅读 放任自流。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跟进不够,目标模糊,读无指导,读无交流,读无氛围,读的效果听之任之,实际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阅读。

课外阅读 急功近利。为了推动阅读进程,教师将阅读问题一次性“抛售”,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为寻找答案、完成任务的状态,毫无乐趣。

缺少规划 不能整体推进。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存在零散、随意的状态,缺乏整体推进的策略和目标序列的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思索:如何将课外阅读有效深入的开展下去?如何引导学生坚持读完整本的书,还有兴趣再去读回头书?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不同阶段,应设计怎样的话题?于是,我们提出了“课

外阅读导引单设计与运用的研究”,试图在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何谓“导引单”

导引单就是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或阅读之后完成的,由教师设计的,关于整本书的作者、内容、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的问题的一张或几张单子。导引单是将阅读策略显性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凭借,也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依据。 1.2.2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

教师要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自己必须是阅读的先行者。教师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总结出本书阅读需要的背景知识、阅读策略以及本书作者的构思布局、主旨思想,人物塑造的特点、语言风格等;教师再依据学情预测出本书学生的关注点、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盲点、学生的认知差距等。最后,教师综合以上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或操作性作业,这就是导引单的设计。

因为导引单是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读回头书的过程,因此老师可以在学生初读之后,精读之前把导引单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引单的提示再反复读书,认真思考后填写。 1.3研究的意义

1.3.1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1.3.2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优秀的课外书籍更是学生精神世界,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

1.3.3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1.4期望目标

1.4.1梳理出各年级课外阅读导引的序列目标及实施重点。 1.4.2依据读物特点,提炼出不同读物类型“阅读导引单”设计 的基本流程。

1.4.3形成各年级课外阅读导引单成果集。

2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2.1研究思路

第一步:查找相关文献,明确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分析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原因。设计与课题相关的问卷调查表,在实验年级中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步:在搜集问卷调查及分析后,将理论依据归档成册以便与后期的调查做对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师总结并提炼出各年段不同读物学生的关注点及课外阅读目标。

第三步:实验教师在实验进程中,根据不同读物的关注点和不同年段的达成目标设计出高、低年段必读书籍的导引单,将收集资料集结成册。实验教师尝试 “荐读课、推进课、交流课”三种课型,并指导

学生运用导引单进行课外阅读,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总结并提炼出课外阅读的基本策略。

第四步: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实验后,下发课题后期问卷调查,与初期进行对比,以此验证实验的有效性及成果。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实验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现状,写出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2.2个案分析法。对课外阅读活动案例进行剖析,尝试获得课外阅读导引的某些规律及本质。

2.2.3观察法。对实验过程实施观察,收集分析感性材料,帮助修正研究内容。

2.2.4行动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 2.3研究的具体步骤

2.3.1准备阶段(2011.12——2012.4)

2.3.1.1 成立联校年段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并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课外阅读的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制订实验方案。

2.3.1.2确定实验班级,调查摸底实验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

2.3.2实施阶段(2012.4——2014.1)

2.3.2.1按方案制定每学期课题实验细则,开展研究。 2.3.2.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区域研究交流活动,并注意研究活动的总结分析,积累过程性材料,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

2.3.2.3学年末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2.3.3总结阶段(2014.3——2014.5)

4.2.2.1课外阅读策略

要想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教师要认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 总结、归纳自己的阅读方法。再与书本当中的理论进行印证与分析。最后整理出适合学生掌握的一些阅读策略: 4.2.2.1.1初次接触到一本书:

我们应该“有系统的略读”:⑴先看书名页和序; ⑵研究目录页; ⑶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⑷翻一翻,念几段; 4.2.2.1.2通读一本书的策略

如果确定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我们应该“通览”: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以保证阅读的顺畅和连贯。此时,可能需要的阅读策略还有:

预测与推论: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和验证。

整合资讯: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这一策略可能会伴随整理个阅读过程,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这种整合可能会更精准,更全面。 4.2.2.1.3读回头书的策略

如此粗粗地读了一遍,这本书还没有真正属于我们,我们还要重头细读,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此时的阅读,才是真正的能提升阅读能力的阅读。可是,很多学生在此之前就止步了,他们阅读仅仅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故事大意之后,他们认为这本书的阅读就圆满完成了。这本书就被束之高阁了。事实上此时的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艰难的脑力劳动,但劳动的收获也是最丰富的。在这阶段,我们需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有:

联结:书中的联结、和另一本书的联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联结、和生活的联结。

视觉化:将文字图像化、情境化,创造心象。 自我监视:监测自己的阅读理解。 问问题:知道从不同角度问自己问题。

启动先备知识:在阅读之前首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使头脑中储存的已有知识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

整合资讯: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 4.2.2.1.4群书阅读的策略

如此读完一本书后,这本书就已经内化成读者的一部分了。这时,这本书就可以为我们所用了。读者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和主题阅读。

比较阅读:阅读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书籍,比较这些书籍之前的异同。

主题阅读:为了某一主题,寻找众多的书目,每本书只选择其中一部分或作者的某个观点,充实到自己的主题中。

这两类阅读主题性更强,读者阅读的主动性也更强,因此需要更高的阅读能力。

以上所述的只是学生阅读一般读物的一般经历,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需要而异。但是这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应该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他们应该掌握的。 4.2.2.2小学阶段不同读物的关注点

低年级不同类型读物的关注点

(一)绘本阅读 1.关注图画传递的信息。

(1)引导学生发现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上图画隐藏的内容和这些内容之间联系。

(2)引导学生依据图画的构图、色彩、多样的形象、画面中的其他内容,展开想象,增加体验。

(3)引导发现图画中的细节,并了解细节在这本绘本中的作用。 (4)对科学知识类绘本阅读,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

2.关注绘本语言。

(1)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情趣的朗读,感受绘本语言。 (2)遇有典型的语言范式,可做模仿练写,进而习得语言。 3.关注阅读绘本的方法,提升能力。

(1)引导学生边读文字,边观察图画,自觉建立图文联系,读懂故事,感悟内涵。

(2)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情节,在图与文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发展想象力。

(3)在读、讲、演等阅读活动中,丰富学生对故事的情感体验,提高再现故事的能力。

4.关注绘本读物类型。

要选择有趣的故事、丰富的情节、多样的主题。如面对成长、感受生命与爱、认识自然与动物、珍惜友情、哲理故事等。 (二)整本书阅读

1.关注情节。如精彩、有趣、曲折的故事情节,或让自己意想不到、惊险的章节,能回头再读。

2.关注人物。关注书中善恶分明的人物,能说出自己的喜好。 3.关注语言。对描写生动的语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朗读、讲述等形式积累下来。

4.关注形神兼备的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文字内容。 5.体会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或道理。

中年级不同类型读物的关注点

(一)童话故事的关注点

1. 重在还原人物、还原童话情境。阅读后选学生喜欢的情节、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强化心理感受。

2.关注人物形象及故事隐喻:引导学生辨别故事中人物的善恶是非,并对人物或事件做出简单评价;引导学生解释童话隐喻和主旨。

3. 会讲。指导学生将故事讲给他人,并分享阅读体验。 (二)神话故事的关注点

1.关注情节:关注神话故事中引人入胜、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并引导学生随故事情节变化展开想象,发展想象力。

2.感受形象:引导学生讨论神话故事中神的精神,可以与人的精神做对比。

3.感受神奇: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描写等方面,感受神话故事瑰丽无比的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三)历史故事的关注点

1. 关注人物形象及事件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从故事中读出人物形象,并对人物形象做出简单评价。

2.读懂联系: 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的脉络,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 3.受到启迪:从历史故事中体验到先人智慧,学到做人的道理。 4.兴趣与发展:借助阅读,了解我国渊源流长的历史,通过阅读对历史故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四)科普作品的关注点

1. 获取信息:读懂文章内容,并了解文章中介绍的基础的科普知识。

2. 感受语言:初步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或介绍科学知识的。

3. 学习思考:引导学生对科普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敢于提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视角观察、探索。

4. 兴趣与发展: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普知识讲给周围的人听,感受知识带来的成就感,进而热爱阅读此类作品。

高年级不同读物的关注点

等简单评价就可以了。 4.2.2.4.1.1评选“之最”

4.2.2.4.1.2给这本书评星 这本书的书名是 作者是 我记下书中的小故事: ? ? ? ? ?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 我记下书中的人物,把最喜欢的人物圈涂成红色,最不喜欢的人 物涂成绿色 姓名: 读完这本书我想给它评星级 4.2.2.4.1.3继续编故事 你认为小猪还可能变成哪些样子?把你想到的画下来。 4.2.2.4.1.4画故事内容 《蚯蚓的日记》 阅读导引单五

? 我觉得最机智的故事是第________页到第_________页的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__ ______。

? 我会把最机智的故事画下來

4.2.2.4.1.5从书中学到更多东西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课外阅读导引单

1、作者:

2、我在这本书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习惯培养:词语积累。)

3、我最喜欢书中的 (书中的人物),我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语来

描述他 (习惯培养:对书中的人物有自己的喜好。能力培养:词语提炼与运用。) 4、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狐狸的印象是:

5、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狐狸的印象是:

(能力培养:内

容梳理、提炼、概括。)

4.2.2.4.1.6读书与生活相联系

《蚯蚓的日记》

与蚯蚓的初识(推荐激趣)

☆ 我知道.

1、蚯蚓的样子,我来画画 2、蚯蚓住在哪里? 3、.蚯蚓吃什么? 4、蚯蚓怎么走路?

4.2.2.4.1高年级导引单设计的基本类型

4.2.2.4.1.1“故事板”“故事元素图”——梳理故事情节 开始

高潮

上升 下降

开始(问题) 结局(解决问题)

4.2.2.4.1.2“人物推理网络”或《人物小传》——提炼人物形象

所做

《人物小传》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或你感兴趣的人物写一篇小传,要求整理描写人物的外貌,整理人物的生平事迹,最后加入你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

4.2.2.4.1.3对比图表——用于比较阅读

比较

相同 不同

相貌 所说 主人公 所想

4.2.2.4.1.4阅读与生活相联系

4.2.2.4.1.5关注作者的表达

《狼王梦》读书导引单四

有一位台湾作家评论《狼王梦》这本书是“文笔生动,扣人心弦”,请你想一想作者沈石溪是如何做到“扣人心弦”的呢?他有什么写作密诀吗?

4.2.2.4.1.6预测图表——指向阅读策略

故事结局 故事线索 我的预测 读完《药寮》这章,请你画一画你对于死亡的理解 预测修改 以上这些只是导引单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类型,并不包含全部导引单设计的类型,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设计出了许多其他样式的导

引单。

4.2.2.5运用导引单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方法

方法一:分章节读书法

适用书籍:故事内容是分章节编写的,而且各章节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

适用学生:适用于中高年级,或者是阅读能力不强,无法掌控整本书的学生。

阅读时间:以《城南旧事》为例,全书共有五个章节,具体指导阅读了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用时一周,整本书阅读完用时一个月。

一段旧时光

——以《城南旧事》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导引单进分章节阅读

荐读: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时间:语文课后15分钟左右

老师的话:同学们,学完《童年·冬阳· 骆驼队》这篇课文,你是否对文中那个看着骆驼痴痴发呆的小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篇文章是一本小说的序言。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资料袋,看看从中你了解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内容,全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赶快找来这本书读一读吧。

先睹为快:选取书中一个片断,给学生读一读,把学生读书的胃口钓

起来。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时,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擦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件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帐,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

——节选自《惠安馆》

通读全书:理清脉络

时间:三天左右

读书方法:对于一本故事书,惟一的建议是:快读。理想的阅读,一个故事应该一口气读完。不过对于长故事,这是不可能的。但在阅读时,一定要尽力紧凑些,否则,会忘掉一些情节。这时的阅读就是“不求甚解”、“一目十行”。除了快读,就是全身心投入地读——让自己活在故事的世界里,参与事件的发生,让故事贯穿自己的身心。此时,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灵,接纳故事。 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以《城南旧事》为题?

读了书中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浓缩成一个词。 找一找:尽可能多的搜集作者林海英的资料。

梳理整体结构: 方法:看着目录回想。

想一想:看着目录想一想书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 画一画:

(注:把主要人物写在中间的圆,次要人物写在四周的圆) 连一连:

《惠安馆 》 妞儿 《我们看海去》 秀贞

《兰姨娘》 黄板儿牙 小偷 《驴打滚儿》 宋妈

兰姨娘 《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妈妈 爸爸 德先叔 小偷弟弟

老师的话:这种图表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人物关系,记起来也容易些。

读回头书:走进书里去 第一章:《惠安馆》

时间:一周

读书方法:此时的读书就要带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了。对于小说、故事来说,我们可以关注故事的大意、主要情节、重要的人物、场景、关键的细节,小说的主旨等。

《城南旧事》读书导引单一

秀贞是不是疯了?

能力培养侧重点:知识获取、梳理、判断

习惯培养侧重点: 学会批判性的读书、把握主要人物的特点 秀贞的“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能力培养侧重点: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层次探讨原因 习惯培养侧重点:分析事件,把握重点,探究原因

秀贞 “疯”的原因 妞儿是不是秀贞的女儿小桂子? 能力培养侧重点:综合分析问题 习惯培养侧重点:批判性读书

理由一: 选择“是” 理由二: 理由三; 选择“不续编故事:秀贞和妞儿后来怎样了。理由: 是” 能力培养侧重点:想象力、逻辑性 习惯培养侧重点:在文章留白处加入想象

提示:1、要符合本章第五节中对秀贞和妞儿结局的暗示。 2、要交待清楚金镯子和手表是如何回到小英子家的。 导引单的使用方法:

1、因为指导读这本书时,老师与学生都是初次尝试使用导引单,因此,第一章是在学校里读的,利用了一天的语文课。

2、第二天的校本课上,我让学生思考“秀贞是不是真的疯了”,“妞儿到底是不是秀贞的女儿”这两个问题,并请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写下

来,但并未进行交流。

3、秀贞与妞儿结局的续写,我也是利用语文课时间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然后开始动笔写。通过这篇续写,我具体指导了学生如何在续写时与上文紧密衔接和如何利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这两种写作方法。

4、在学生做完这些后,我们召开了一次读书交流会。我认为交流会不同于语文课,学生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否则课堂上师生不对等就不可能真正交流起来。

第二章:《我们看海去》

时间:一周

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可以想一想你不懂的问题,看能不能书中找到答案,或者重点读读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试着从故事中整理出某个人物的生平、经历,重点分析一下这个人物。

《城南旧事》读书导引单二

习作:写一篇关于藏在茅草堆里的青年的《人物小传》。 能力培养侧重点:知识获取、梳理、判断、简单评论

习惯培养侧重点:带着问题读书,对书中人物有自己的好恶和评价。

提示:1.要通读整个章节,从人物的只言片语中总结、梳理出青年人的外貌、性情和人生经历等,可以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通过梳理他的人生经历了解他沦为小偷的原因。 2.在总结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再加入自己对他的评价,即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多方面的来评价。 思考题:

文中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有什么特别 的含义吗?喜欢思考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能力培养侧重点:文学赏析

习惯培养侧重点:由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理解关键语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提示:1.可以从文中找一找, “我们看海去”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在什么地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要反复出现这句话,它预示着什么吗?

导引单的使用方法:

1、这一章我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后细致、认真地去读一读。给了一周的时间,并且在上次读书交流会后就布置学生思考这一章的问题:藏

在茅草堆里的青年是不是坏人,为什么? “我们去看海”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这两个问题学生只需要在读书时边读边思考即可,不用写下来。

2、我利用周六日的时间,让学生写这篇人物小传,没有额外再布置别的语文作业。提前指导了人物小传的写法,即先从文章中整理出这个人的生平经历,然后再谈谈你对他的看法。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必须要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所有的机会来练习,这个人物小传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3、做完这些,我们利用校本课交流学生的思考,并读了自己写的人物小传,还进行了关于“善与恶”的辨证思考。

第四章《驴打滚儿》

时间:一周

读书方法:有时读一些距离我们现在年代较久远的小说,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

社会背景资料:旧社会妇女的地位很低,封建制度宣扬男尊女卑,因此女性在家里也不被尊重,常常挨打挨骂,遭受虐待。男性在家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可以为所欲为。

《城南旧事》读书导引单三

你认为黄板儿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能力培养侧重点:知识获取、梳理、判断

习惯培养侧重点:带着问题读书,对书中人物有自己的好恶和评价。 如果宋妈的人生是一出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你能想到几种?

原因一

原因三 人生的悲剧 原因二

能力培养侧重点:透过表面寻找真正的原因 习惯培养侧重点:深层次思考,不满足于表象。

在宋妈这场人生悲剧中,你认为最可悲之处是什么?文章中是如何描写这一内容的,请细细的读一读,悲哀会慢慢在你心中漫延,你会体会到文字的厚重感。

假如你是宋妈,你会如何面对未来,生活下去呢? 能力培养侧重点: 合理想像、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 习惯培养侧重点:与书中人物感同身受,理解人物及其处境

导引单的使用方法:

1、同上一章一样,我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来读这章节。同时思考:你认为黄板儿牙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宋妈的人生悲剧。

2、这张导引单是在使用后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读一读你认为最能表现宋妈悲剧人生的部分。我想这一章的交流完全可以开成一个朗诵会,让学生都来读一读,自己设计读书的形式或方法,可以个人读,小组分角色读,也可以配乐读,配画面读等等。

第五章《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时间:一周

读书方法:找到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体会它的深层含义。如果还是觉得不理解,那么带着这句话把本章节反复读几遍,也可以和其他人讨论讨论。

《城南旧事》读书导引单四

文中为什么反复描写“爸爸的花儿”,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力培养侧重点:文学赏析

习惯培养侧重点:由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理解关键语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能力培养侧重点:分析问题,逻辑推理

习惯培养侧重点:了解题目含义、理解人物心理及成长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w1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