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更新时间:2024-06-16 18: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

(2)任务:研究—— ..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

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

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f.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 1971年,北语被撤消。

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

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

b. 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 ④蓬勃发展阶段(70’s末至今)

a.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b. 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c. 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98年选择)

学历教育: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以及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

d. 学科建设

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

专门学科来研究。

1983年6月,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12月,“对外汉语”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e. 学术机构 198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从“中国教育学会”中独立出来。

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朱德熙。 f. 刊物

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季刊。(96年选择)

1987年,北语创办了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学汉语》。

g. 师资

1983年,北语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 1986年,北语、北大开始招研究生。 1997年,北语建立博士学位点。 (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01年选择)

①初创阶段(50’s初—60’s初) 特点:

a. 重视系统的语法、词汇教学。

b. 以语法为主线,但同时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强调“四会”能力全面发展。

c. 培养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1958年,正式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96年选择)

②改进阶段(60’s初—70’s)

特点:

a. 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强调实践性的原则。 b. 提倡“精讲多练”。 c. 采用“相对直接法”。

d. 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注意学以致用。 1971年,出版《基础汉语》(黄皮书)。 ③探索阶段(70’s初—80’s初) 特点: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剧情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④改革阶段(80’s至今) 特点:

a. 引进“功能法”,提出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b. 根据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与特点,提出“先读写,后听说”。

c. 按照语言技能分课型。

d. 对本科课程教学法有全面、科学的研究,9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e. 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全国制订教学大纲)

1981年出版《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优点的教材)(99年选择)

(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①教学理论的研究

A. 开始于50’s—60’s初(十年初创阶段)

1953年,周祖谟发表《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第一篇论文)(01年选择)

195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我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

特点:

a. 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索第二语言教学路子。

b. 在重视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四项技能的基本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B. 60’s初—“文革”之前 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经验。

1964年,钟 著《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79年发表)。 特点:提出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a. “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 b. 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

c. 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 d. “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

?? C. 70’s

特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a. 在论述具体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b. 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

c. 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进行了分开教学。

D. 80’s开始,真正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进行教学理论研究。

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00年填空;96年填空)

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

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03年论述) 1.第一语言习得 (1)语言习得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2)儿童习得母语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A. 生理特点:儿童1—5岁是生长发育时期。

B. 心理特点:是借助于实物、实情建立概念,形成思想与思维能力的过程。

C. 社会环境:有自然的语言环境,而且沉浸于其中,父母与家人用照顾式语言与其不断地进行交际。

D. 活动方式:通过交际,进行反复模仿、记忆、应用,达到熟练的程度。

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02年论述)

(3)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反应论

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华生(早期)(98

11

年选择);斯金纳(后期)

理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

是心灵主义的解释。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01年解释术语:LAD假说)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

认为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

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01年填空) 理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理论: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大脑功能侧化有关键期,错过很难弥补。(01年填空) 2.第二语言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第二语言教学有何异同?(02年大问答题)

(1)第二语言学习的定义

12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2)学习第二语言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①生理特征:已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发音器官、肌肉已经定型,模仿能力差些,大脑已经定型,智力发育健全。

②心理特征:已有大量概念,具有思维能力,已经有完整的第一语言系统,借助于第一语言来学习第二语言。

③社会环境:有、无语言环境两种情况。

④活动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进行反复操练。 (3)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对比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 拉多 1957年提出 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四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01年填空) 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影响。(00年论述) ②中介语理论和篇误分析

篇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00年选择;02年填空)

代表人物:美国 塞林格 70’s初提出

中介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语、文、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99年解释术语)

中介语的特点:

13

A. 是一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B. 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

C. 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

D. 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其中一部分进而形成僵化。 失误与偏误(00年术语解释) 中介语理论的研究目的:

(1)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习得规律。 (2)能了解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

A. 母语的负迁移。

B.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泛化”(98年解释术

语)

C. 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D. 交际策略的影响。 E. 学习环境的影响。 ③输入假说

代表人物:美国 克拉申 70’s提出 理论:

A. 习得语学习假说

认为成人有两种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潜意识的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其中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性的,而且交际用的语言都是习得来的,学习来的语言不能用于交际。

B. 自然顺序假说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规则有一个共同的顺序,教学时按顺序教学习容易,顺序打乱对学习造成困扰。

C. 输入假说

人们通过对信息的理解,吸收可理解的输入语言知识,“i+1”。

D. 情感过滤假说

14

输入的信息没有全部被吸收,因为有情感的因素被过滤掉了。

3.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比较 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98年大问答题)

(1)起点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2)第一语言的影响

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可以产生正迁移,也可能起负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正面影响,预防或排除负面影响,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问题。 正迁移(99年解释术语) 迁移与泛化(98年解释术语) 负迁移(03年解释术语) 迁移(02年解释术语) (3)文化冲突

由于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此问题。

(4)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对象是儿童。

第二语言教学:相当部分是成年人,目的多样,使得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

15

B. 讲解 C. 练习

a. 模仿或机械性替换 b. 半机械性、有意义的练习,促成记忆 c. 运用 (也可以先练习、后讲解)

③总结:A. 画龙点睛;B. 提问方式帮助学生总结;C. 引导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修正。

④布置作业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符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明。(00年论述)

(2)交际性练习的组织 要点:

①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 ②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 ③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 错误纠正基本点:A. 纠正常犯的错误;B. 纠正带有

普遍性的错误。

语境练习(03年术语解释)

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练习?(00年论述) 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03年论述) (3)课堂秩序的稳定

教师主观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此来吸引学生,同时融洽师生关系,身体力行,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①教师应自始至终掌握全场。

②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

③要注意提问的质量,要经常提一些能促使学生思考的问题。

④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21

★5.教案的编写

(1)教学内容、结构、功能。

(2)教学目的、要求。如:列语言点。 (3)教学重点。

(4)教学时间的分配:应大量用于练习。 (5)教学步骤。

其余历届考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 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99年)

3.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02年)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03年)

5.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01年) 6.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

答:①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②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

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

言语交际能力。

22

(二)建国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实用汉语课本》。(99年选择)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70年代末。(98年选择)

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世界汉语教学》,该刊物为季刊。(96年选择)

4.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96年选择)

5.《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周祖谟。(01年选择)

6.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汉语教科书》。(01年选择)

(三)相关理论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98年)

2.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98年)

3.应用语言学。(98年)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9年)

5.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交际策略。(00年)

(四)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1.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96年)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两种方式。

23

①场独立性:?? ②场依存性:??

2.(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五)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1.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评估等四大环节。(96年)

2.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99年)

3.课堂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00年选择)

4.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01年选择)

5.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02年选择)

6.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03年选择)

(六)“以学生为中心”

1.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02年)

2.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03年) 答:①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困难,确定教学重点。 ②最重要的是“精讲多练”,以学生活动为主。 ③启发式的教学、发现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96年)

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尊重的态度。(96年)

5.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

24

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学。(00年)

(七)第一语言习得

1.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是方法是习得。(01年)

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01年)

3.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语言功能假说。(01年)

4.“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01年)

(八)第二语言学习 1.第二语言。(00年;03年) 2.中介语。(99年) 3.失误与偏误。(00年)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00年选择;02年选择)

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01年选择)

6.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01年)

7.赛林格(L. 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02年)

8.第二语言学习策略。(02年)

9.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02年)

10.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00年)

11.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03

25

年)

答:①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客观存在的,成人有这两种学习方法。

②要研究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利用语言习得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九)第一、二语言教学比较 1.迁移和泛化。(98年)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98年) 3.正迁移。(99年)

4.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

5.迁移。(02年) 6.负迁移。(03年)

7.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02年)

(十)总体设计

1.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96年) 言语技能:即听、说、读、写的技能。 言语交际技能: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受语言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正确性。 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

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选择最佳教学方案。(99年选择) 3.言语技能。(99年)

4.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00年)

(十一)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请举例说

26

明。(00年)

例如:拿过来、走上去、坐下来、走进来。用体势语、图片(画楼梯表示上来、下去、上去、下来)

2.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学习?(00年)(吕书P113)

①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 ②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例如:问答式、陈述式、描写式、辩论式。

③在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方法:对话、会话、看图说话、分角色表演。

3.教学技巧。(02年)

4.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99年)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w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