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15 01: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全册教案集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 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兼有讲述法和学生表演。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猿图片、相关资料和练习。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 六、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

朗诵毛泽东《贺新郎·读史》,同时让学生观察图1—1《攀树的古猿想象图》并朗读“阅读卡”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科学的。

人是由猿转化来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直立行走、生产劳动、火的使用)

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向人类演化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同时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学生思考:

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的问题?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地质学的第三纪中期(距今约6500万一300万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而非洲东部地区由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起来,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了地面活动。下到地面的古猿随即就面临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如何躲避猛兽等生存问题。于是,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1 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直立行走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直立行走还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 引导学生观察图1—3《猿“手”与人手比较图》,并思考: 你能看出猿“手”与人手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猿“手”同攀援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小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制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模仿]要求学生尝试不用大拇指去拿文具或书写,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上面的问题。 从猿“手”到人手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劳动”在这两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改造了手,促使古猿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过程中促成语言的产生;劳动过程中促进了人脑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最后,提醒学生:劳动虽然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其他还有如环境、气候等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从某种角度讲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改造了人”。而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就是制造工具。

找一找身边的学习工具等,想想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想一想古人类的常用工具会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结合图1—4《史前人类打制的石器》,同时展示反映史前人类用过的打制石器图片或幻灯片等,教师提示:人类使用这种简单而粗糙的石器的历史长达二三百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

引导学生观察图1—2《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变化》,可让学生模仿图中的四种形态,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来了解身体重心的高低与行走、活动稳定性及视野范围等的关系,从而得出: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是云南元谋人。引导学生读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找到元谋人所处位置。

到目前为止,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东部,那么是否就说明了我们人类就此一个祖先,或者说人类发源地就此一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多源性。)

让学生根据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思考: 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亚、非、欧等地区。让学生对照地图册,查阅图中地名所在国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人类起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直接关系。) 由分析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征,引出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的自然条件状况: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并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由此引出“北京人”的内容。思考讨论: 1. 北京人化石出土的地点? 2.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3. 北京人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有哪些? 4. 北京人的生产关系怎样?

2 引导学生观察图1—6《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同时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图,比较观察大猩猩、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骨形状并思考北京人的头骨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北京人的头部仍然保留了不少猿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突出,鼻子宽扁,嘴部向前,没有下颌,牙齿粗大。头盖骨比现代人厚,脑容量比现代人少。从外貌体征看:北京人和现代人还有很大差距,还保留猿的体征。但是北京人已经开始象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了。 指导学生阅读图1一?《北京人围猎肿骨鹿想象图》,组织学生讨论: 从这幅想象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北京人生活、生产状况的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北京人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一两个人难以抵挡猛兽的侵害,简单的经济状况又难以维持上百人的生活,所以只能是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全体人员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

(2)北京入主要依靠采集和猎取小动物为生,如小鹿等。图中正在被北京人猎杀的是肿骨鹿,这一方面说明了肿骨鹿是北京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人当时的生存环境:当时北京人生活的周口店一带森林密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条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

(3)北京人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木棍等简单的工具,同时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

让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从而了解,在北京人遗址的同一地区,又发现了重要的古人类的遗址——山顶洞人遗址。

引导学生观察图1—9《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并思考讨论: 1. 山顶洞人化石出土地点在哪里? 2. 山顶洞人生活的大约年代?

3. 山顶洞人人的生产状况有什么重大改变? 4. 山顶洞人的生产关系的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山顶洞人在工具制作等方面,已掌握磨制与钻孔的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图l一10《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同时展示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一些钻孔装饰物的图片或幻灯片。

(2)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情景,并思考:人工取火比使用天然火进步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随着磨制技术与钻孔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原始人已经能够钻木取火或击燧取火,即人类可以随时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造。所以,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3)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即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每一氏族都有共同的祖先。氏族的出现与当时的原始人类经济生活的改善有直接的关系。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简表 用火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的工具 生活群体

情况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70万一20万年 面部保留某些猿打制石器 天然火 原始群

山 类特征

山顶洞北京周口店龙骨18000年 外貌特征与现代磨制石器 人工取火 氏族 人 山 人基本相似

对比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特征;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则基本上和现代人一样。

讨论:1.说一说远古人类可能用什么方法摩擦生火?

3 2.人工取火与利用天然火相比,有哪些好处? 3.火的使用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火的使用,可以烧烤肉食,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能够帮助人们御寒,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类围歼或抵御野兽的能力;火的使用,促进了人们对工具的改进和创制等等。所以火的使用,给原始人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由于环境等的变化,古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劳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进化到了人类的过程。 (课外活动)

1. 完成教材第9页的《自我测评》

2. 劳动是人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劳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基本概念:原始农业、畜牧业、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定居生活、农业村落、精神家园;②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③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 ④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艺术、初步的科学知识、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2.能力目标:①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线索,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②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③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感悟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④能够从岩画、器物等反映人类早期文化成就的实物资料中观察先民的精神世界。

3.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小口尖底瓶的汲水实验,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对先民的敬慕之情,激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教学难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几种基本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建议

①教师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各种文字、图片、实物、影音资料。如果可以不妨让学生课后也去收集资料,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②充分利用地图,将历史与地理结合,置中国史于全球史的大背景中,体现社会学科对综合的追求。 ③以各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秋游的形式带学生参观河姆渡遗址。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陶塤两个字,问学生怎么念?知道是什么吗? (陶塤xun:这是新时期时代远古先民发明的乐器。)

4 可见,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已比较丰富了,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当时人们的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一起来学习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出示现在的农作物、家畜和它们在自然界的远亲图片。请同学们辨认并寻找出他们的亲戚 这些农作物和家畜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讨论: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图(结合图例仔细观察思考)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世界农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亚欧大陆是最主要的农业和畜牧业起源地,其中西亚和中国是最为典型的。)

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新石器。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

1.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出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出现锋利的刃部,比较光滑。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当时出现了哪些主要磨制石器工具?有什么作用?(石镰、石刀、石斧、石铲、石磨盘等,用于收割庄稼、开垦耕地、加工谷物等)

3.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主要区别?(旧:采集狩猎为生;新: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 当时除了磨制石器工具,人们还发明了陶器

看陶器文物图,这些陶器有什么用?(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存放东西、舀水、煮东西等。) 从这些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

有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人们就可以告别以前的穴居和到处漂泊的生活,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出现了古老的村落。 出示古代世界地图

[猜一猜]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哪里?(西亚地区,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村落,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为什么?(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出示]古代西亚村落想象图

问:1.这个村落有有哪些部分构成?(引导学生回答出村落由长方形厚厚的石墙、生活区、生产区组成。))

2. 人们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人们在村落内外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主要驯养了哪些动物?(猪牛羊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使用怎样的家具和生活用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出当时人们的家具比较简陋,只有简单的石台,地上铺草作为床,他们使用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4.村落居民与外界怎样沟通往来?(他们的村落围墙有大门,可以走出村落放牧牛羊、获取村落所需要的东西;有时他们也用特制的梯子翻过围墙。)

5.厚厚的石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学生回答出石墙是用来防御凶猛的野兽、防御外部入侵、保护自己的。)

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的农业村落,他们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中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

5

看完之后,我们从这两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发了吗?我们结合刚才旅游所看到的,想一想,我们能按照我们刚才不考虑其他因素地去做吗?能不能不想其他的,只抓眼前效益而不顾以后的利益呢?那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呢? [大讨论]

总结:我们应该解决在文物保护和其他方面的矛盾,我们又如何去做呢?我们应该保护身边的文物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是文物,一.调查本地的文物古迹,二.了解它们的珍贵之处及现状,三.提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做到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课堂小结:本课向大家展示了很多关于文化遗址的相关图片,同时也讲述了很多文化遗址的现在的状况,遗址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同时也和城市建设以及开发有很大的矛盾,那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做好城市开发,也要开发旅游,但是保护文明遗址也是非常重要的! 课后作业:

一、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一篇有关文物保护的感想! 1、增强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2、字数:300字左右。

二、课后大家可以开展一个辩论赛,辩论题目可以定为:旅游开发是否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正方:旅游开发有利于文物保护,反方:旅游开发不利于文物保护。 文物感言:⑦

现存的文物,穿越时空,经历坎坷,遭逢了多少幸运,躲过了多少劫难。有多少人为之呕心沥血,有多少人为之耗尽生命。面对文物,我们读到了太多的故事,我们感受到太多的神奇,我们体认了太多的尊荣,我们更感谢太多的幸运!

文物是先人创造的,它属于前人,也属于今人,更属于后人。我们要尊重先人的创造之功,要尊重前人的保全之力。我们欣赏、借鉴、使用文物的时候,绝对不可有任何疏忽、轻慢。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尽量完好地传之后代。这是对前人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责任的尊重。历史是一个不断延伸的链条,我们这一代人只不过是这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庄严地担负着责任和道义。继承文化,保护文物,薪火相传,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任务。那种把祖宗留下来的“金饭碗”当作破铜烂铁一样拿到市场上去叫卖换钱的做法,是对历史的背叛,是对文化的亵渎! 文物创造不易,文物保护更难。传到我们手中的文物,是文物的幸运,更是我们人类的幸运!文物的脆弱性,以及其不可再生性、可枯竭性的特点,就要求人们要善待文物、珍惜文物、尊重文物、敬畏文物!这不是神话,而是文明,是修养,是职责,是历史的良知,是神圣的使命。

敬畏文物,就是要精心呵护文物、保全文物,决不可“视民族文化如敝屣,以古人遗宝为利薮”(郑振铎语)。保持文物纯粹的文品格,远离商业功利主义的侵染,让文物及博物馆永远成为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家园。

资料A:

1.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承载的信息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文物的重要性:凭借文物,我们可以补缀“洪荒莫传”的历史;凭借文物,我们可以恢复“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城池风景;凭借文物,我们可以演绎“车辚辚,马萧萧”的壮烈场面;凭借文物,我们可以解读“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诸多奥秘;凭借文物,我们可以体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

资料:①.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周口店镇西的龙骨山上。1929年12月,在这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此后又发现石制品、骨角制品和用火遗迹。把前后的发现都计算在内,已经出土了40多个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和骨角制品,近百种哺乳动物化石,上百种鸟类化石,以及用火留下的大量灰层。这些发现,使这里成为世界上

11 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特别是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及稍后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发现,成为古人类学研究史上划时代的事件,确立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 北京人用火遗迹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

⑤a.春节一过,重庆三峡文物保护再度吹响号角,进入攻坚战。被文物界列为地面文物“三大件”的涪陵白鹤梁、云阳张飞庙、巫山大昌古镇的保护工作目前全面进入关键时刻。 白鹤梁:建“水下博物馆”

2月8日,记者从重庆涪陵区博物馆获悉,备受关注的涪陵白鹤梁题刻主体加固工程目前已顺利完成,“水下博物馆”的兴建即将动工。

三峡水中一号保护文物──白鹤梁古水文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梁上的题刻、图像有1200多年的历史;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题刻,有“水下石铭”美誉。同时,它是“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淹没于长江水下。为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的保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用“无压容器”概念修建水下原址保护工程的总体规划已获通过。按照这个“就地保护方案”,将在白鹤梁中段题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建一座水下博物馆。

因三峡水库的蓄水与放水过程中形成的紊流,将冲蚀破坏题刻表面和淘蚀题刻的裂隙凹槽,而水位提高后又会使题刻区梁体的稳定性减小。为了消除这些隐患,文物工作者去年开始对白鹤梁本体及题刻表面进行加固保护,目前已顺利完成。“水下博物馆”工程即将动工,据悉两个枯水季节可将该工程的关键部分完成。 张飞庙:原样异地搬迁

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云阳张飞庙的搬迁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已全部搬到云阳县张飞庙新址的建筑原件将被一一复原。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山流水”等12处石刻周围已被全部清理干净,做好标记。位于原址上游30千米处的张飞庙新址建设已完工。 目前,文物工作者对张飞庙旧址的拆除、考古工作已经完成,拆除面积约1604平方米,大的构件约10余万件。除了建筑构件,馆内丰富的碑刻字画等文物也已丝毫无损地拆下来。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世界文明的诞生为中心概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从标志人类文明演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看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从原始采集、游猎向农业文明的嬗变。从文明间的接触、交流、融合来看,四大文明在相对孤立的条件下形成各具地域特征的文明,但他们又无一例外地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本课就是围绕大河流域孕育并创造出的人类灿烂文化成就,分别梳理出古代四大文明诞生的脉络和方向。 二、教学目标:

1.图文配合,了解四大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大致脉络和走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3.在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区域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与博大精深。

4.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感知、发现、体验不同文明的内涵和魅力,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12 本课首次提出了“大河文明”的概念。为什么最早的文明发源地都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首先经历农耕社会?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国家的出现,制度的完善这些文明的标志与“大河文明”有什么关系?明白这些道理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能描述人类文明主要发源地的环境特点,如大河流域、地中海、热带丛林等,并由此表现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能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描述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实例,并由此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析;归纳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并与其在历史上的表现联系起来进行评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采用发现教学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地图资源,先让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有个总体印象,再通过演一演、画一画、理一理的方式了解埃及的发展脉络,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学古巴比伦的内容。

第二课时采用“讨论”和“活动教学”的方式。教师通过呈现资料,创设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知识积累中培养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引趣,以图定位 活动一:认祖归宗

教师出示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长城典型建筑。请学生指出这些建筑各属于哪个国家?大家都对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欣赏、辨认,由此引出四大文明古国。 (通过直观图片及辨认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调动学生以有的知识对四大文明古国稍作感性认识。) 活动二:定点定位

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确认四国的大致位置。

教师过渡:人类文明已进入高度发达的21世纪,不禁要问人类早期文明是如何的?是什么催生了早期文明?这些问题的理解不仅对了解历史有用,而且还会对我们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文明有借鉴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尼罗河的赠礼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请学生读《古代埃及地图》,思考讨论:

①描述埃及所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 (干旱、少雨;尼罗河水长、水量大)

②我们都知道河水泛滥会造成水灾,为什么埃及人却渴望尼罗河泛滥呢?

③演一演:假如你是一位古埃及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讲述一下你们会如何利用尼罗河? (2)古代埃及的发展

画一画:请同学们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学生:阅读教材并制作时间尺,进行交流。 公元前3500年 出现小国 发展

公元前3000年 统一

公元前15世纪 最强盛 地跨亚、非两洲 公元前6世纪 被波斯所灭

13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能力。) (3)概括观点

理一理:分析古代埃及兴起的线索

优越的自然条件 农业发达 村落城市兴起 人口增加 手工业商业发展 出现早期国家

师:你从上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新月沃土

在学习了古代埃及方法的基础上,本目内容以学生自学、主动探究为主。教师请学生观察《新月沃地》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能说一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有何重大事情发生?

②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河流)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的挑战的? ③早期居民有哪些?

④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大任的是谁? 学生自学、探究

(这样设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3.启迪探索

(1)早期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2)你能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举例说明人类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吗? (三)本课小结:

你点我评:(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2)本节课你最大的遗憾是: (3)本节课你的表现: (四)教学提纲:

古埃及 尼罗河

文明古国 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奥秘,了解了这两大文明的起源。今天我们将继续揭开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1.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

教师出示资料: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的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后来在过去的60年里,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了一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与在旁遮普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巴文化\。摩亨佐·达罗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世界名城。这个城市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的民族。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发现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那就是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教师设问:

(1)古代印度人为什么能培植出最早的棉花?那里的自然环境对其有什么影响? (2)古代印度河流域还出现过哪些文明的重大成果? (3)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与人类活动有关系吗?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得出什么结论?

14 教师抛出以上几个问题后,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结合书本知识讨论后逐一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后得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创造了人类灿烂的古代文明。

教师过渡:了解了古代印度的灿烂文明之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长江之歌》。 提问:(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黄河与长江的歌曲?

(2)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歌颂、赞美长江和黄河呢?由此引入。 2.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2-5并结合已学的知识探究:

(1)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有哪些文化遗址? (2)人们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学生读图回答。

在我们追溯历史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很多文物资料,下面我就请同学们也来当回考古学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下面有三组考古发现:

A图2—6中的玉器有什么图案?这体现了什么价值? B图2—8说明了什么?

C某黄河流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铜器、某长江流域遗址中发现五千多年前的石犁与耕田器。问:说明当时有怎样的生产特点?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与半坡、河姆渡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这些文物都是大河流域的文化遗存,正是大江大河水源充足,水利自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才使人类因地制宜率先进入农耕社会。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从而促使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并逐渐出现了国家,使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也就在公元前2070年中华大地上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夏朝。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三)总结升华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早期人类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这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课内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

(教师可出示表格,这样安排即能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能及时整理和纠正疏漏之处。)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地域 年代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是:在大河流域文明内容的基础上,从城市出现、王权神圣、分化的社会、军队与刑法等四个主要方面来阐述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各阶层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本课时内容着重从“城市开始出现”和“王权神圣”来展现人类社会的早期国家形成,勾勒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成就和特色。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 二、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观察和认识文字、城市、国家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学会用历史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历史现象。如国家的形成、王权神圣。 (3)使学生初步树立阶级的观念,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5 共同性 原因探究

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 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象征;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四、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采用启发、引导、分析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民主、探究的课堂氛围,进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五、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旧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还记得课中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中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由此引出本文的主题。 (一)城市开始出现

教师出示三大遗址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1、任意选一个遗址,描述其布局、功能和特点? 2、猜想古代城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3、比较这些古代城市遗址有没有相同之处? 4、同现代城市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

5、看哪一小组能画出一幅古代城市想象图?

教师出示《摩亨佐达罗富人住宅区》的图片:学生角色扮演

要求:假如你是一位古代印度的富翁,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的布局。 接着提问:听了富翁的介绍,你有何感想?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穷人的住处吗? (二)王权神圣

出示《金字塔》图片,提问:

1、你知道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2、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学生各抒己见,对法老拥有的至高无尚的权力及统治有一定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卡”,提问:

1、汉谟拉比是如何确立其对王国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2、汉谟拉比为什么要称自己是天神地神的宠儿? 3、法老的金面具说明了什么? 出示大禹的图片,提问:

1、他是谁?你知道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当上部落首领的? 2、当上首领后,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他的权力?

3、禹之后,继承王位的是谁?他当上首领的方法和他父亲一样吗?这种方法有什么意义? 4、王权的扩大与神圣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小结:

教师提供关键词:城市、国家、法老、大禹、王权。学生根据这些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紧跟上一课时内容,以阶级、国家、军队先后出现的时间为序,刻画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多种标志。本课时着重从国家形成后社会出现的等级分化和统治者以军队、刑法等为统治工具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两方面来教学。教材内容中外混编,逻辑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目标

16 (1)了解和掌握早期人类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认识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

(2)能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分析早期国家军队和刑法的作用。 (3)学会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四、教学方法

以活动教学为主的模式开展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以培养和发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五、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一:展示《金字塔》图片,提问:1、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你觉得它“奇”在何处?2、有人说“金字塔的每一块大石上都有一个埃及奴隶的冤魂”,说说你的理解。 (一)分化的社会

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

1、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分辨出四个等级孰高孰低?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婆罗门:从事宗教事务;

首陀罗: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2、填写种姓制度示意图、并分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3、活动:根据阅读卡表演小品 二、商王朝

1、出示大禹鼎,提问:你知道大禹鼎有何作用?在商王朝哪些人属于统治阶级,哪些属于被统治阶级?

2、出示“商王大墓图”、“带枷的奴隶俑”“戴手梏的陶俑”组图。问:这组图说明了商朝社会的什么现象?

3、看书阅读思考:哪些事例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

过渡:1、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

2、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由此引出“军队与刑法”一目。思考:1、古代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古代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什么作用? (二)军队与刑法 一、古代国家军事实力

1、出示图2-18,提问:看一看,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2、出示材料“妇好墓随葬品”

十六个人殉、六只犬殉、七千个贝壳(是当时的钱)、两百多件青铜礼器(祭祀用的)、五件大青铜铎和十六件小青铜铃(乐器)、四十四件青铜工具、二十七件青铜刀、四个青铜镜、一百三十多件青铜兵器、两件大型青铜钺(是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四个青铜虎和虎头…… 问:(1)十六个人殉说明了什么?

(2)130多件青铜兵器说明了什么? (3)大型青铜钺陪葬说明了什么?

(4)妇好墓中青铜器总量达一吨半,这又说明了什么?

17 (此处“妇好墓随葬品”材料的安排,意图使学生通过材料理解并体会:商朝奴隶的悲惨命运、商朝已经有了强大的军队、妇女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商王朝青铜也已十分发达,以进入了青铜时代。)

二、古代刑法

1、出示“商朝文字所见刑罚简表”

问: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说明了什么?

2、出示《汉谟拉比法典》石碑,请学生指图讲解碑的构造。 3、活动1:模拟法庭 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然后模拟一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不同角色。

按照《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来裁定罪行。

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对法律和刑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深刻的认识。 4、活动2:古代刑罚知多少

组织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查找与我国刑罚有关的汉字,说明这些汉字说明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刑罚为什么这么残酷? 小结:

完成书本35页第1、2题。

第三课 告别野蛮(3课时)

一、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及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3)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4)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世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探究社会发展奥秘的愿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四、教与学的过程

(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传下来的吗?(口耳相传。) 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呢?易失真,传递慢,不便记忆与流传等。 采取怎样的方式可以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呢?使用文字。 (新课教学)

也就是说,文字并不是人类固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那么,文字是不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呢?如果不是,文字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你能分析每一过程的特点吗?请同学带着以上问题阅读教材第一、二两段,在阅读基础上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18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继续组织教学:

知道文字的雏形是什么样的吗?刻画符号、图画文字。

对比教材中给出的图片,请同学尝试着回答: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表达的信息的根据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刻画符号根据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笔刻画符号更进一步,是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表达思想的手段,但它没有读音,目的只在表意。(也可以举一些实例予以说明)

人们用刻画符号或图画文字表达信息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答:略。

正是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远古的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真正的文字。教材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下面请同学几学阅读本目下的教材内容,并在阅读基础上峄小组讨论形式思考以下问题: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三种文字各自的特点由有哪些?建议同学可以根据下表去思考:(教师出示表格) 古老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 甲骨文 各自特点 发源地 形成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共同点 生:阅读教材并根据表格进行讨论思考。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指正,最后可以用图表形式帮助学生构件知识体系: 古老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 甲骨文 各自特点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形成时间 公元前3100年 发明者 古埃及人 构造特点 画成其物 书写材料 写在纸草上 共同点 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公元前3200有读音,是三苏美尔人 比画像楔子 写在泥版上 年 地人们进入文刻写在龟甲明时代的重要中国商朝人 中国商朝人 刻成其物 标志 上 展示现代埃及、西亚及中国的文字,请学生比较书上对应地区的古老文字,问:

目前使用的文字中,哪一种还比较像以前的文字?汉字。

为什么这三种古老的文字形成后会有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呢?这跟该地区的文明发展史密切相关。在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古埃及,强迫埃及人弃用象形文字改用波斯文字,因此象形文字逐渐消失。西亚楔形文字在苏美尔人建立的王朝衰亡后(公元前2007年),继承它的古巴比伦王国对它做了较大改动,因此面目全非。只有中国的甲骨文由于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生生不息的特点,由繁到简,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所以,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正因为古老,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如最为流行的汉字起源传说是“仓颉造字”。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卡《仓颉造字》,设问: 1.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2.文字究竟是谁发明的?

由此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观点来分析并落实以下知识点:(1)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并不等于历史,不足为据,但其内涵却不无道理,它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字产生的历史(如材料中讲仓颉以龟文鸟迹之象来造字,这印证了人类最初的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过来的)。(2)文字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文字是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

19 师:新课即将结束了,老师最后想问大家: 1.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7

2.你能不能归纳出文字产生的历史意义(作用)?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帮助总结:

(1)“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促进记忆和交流。

(2)记录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文化的活化石。 (3)积累知识、传承文化——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青铜铸造、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关注历史、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升自己对历史、自然、生活的观察力、分析力、探究力、演绎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通过合作学习,领会任何重大工程、科学发现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老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认识任何成就都是努力的结果,树立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生活,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以尼罗河、农业生产与天文历法三者的密切关系为轴,阐明“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为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观点。 三、教学过程:

3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古埃及人、苏美尔人、中国人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因为记忆和发展的需要,相继创造了文字,从而使人类告别了野蛮,走向了文明。其实,这些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远不止文字一项,它们在建筑、园艺、青铜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商代的青铜器等。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见证了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但岁月不饶人,历史也跟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几千年下来,“空中花园”已变成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身于历史的迷雾之中;岁月尽管没有抹去金字塔、司母戊大方鼎的痕迹,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太多的待解之谜(教师可列举一二)。今天,就让我们来尝试解开它们的建造、制造之“谜”及“空中花园”的消失之“谜”吧。

请同学分组合作探讨:把全班学生根据兴趣分三组,运用学生或教师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各取一“谜”进行探讨。(建议教师在课前将探究任务分解,请同学在课外搜寻资料,课上主要进行汇报交流,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有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补释。) 1.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①知道当时的国王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吗?

②阅读教材后你们对金字塔这一工程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③教材中关于金字塔有一段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的文字叙述,请根据叙述,展开你们的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在没有现代化的运输、起重、建筑辅助工具条件下建造金字塔的?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m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