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格局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5:3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元音格局

一、 北京话的元音格局

1.1 元音格局的说明

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格局。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格局的观念很重要。格局的分析可以用于声调,也可以用于元音,还可以用于辅音。各种语言和方言的语音格局对于我们认识不同语言中所表现的语音的共同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是极有意义的。比较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格局,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系等等。

汉语的字音结构简单明了,首先分出声母和韵母,字调一般认为是由声母和韵母共同负载,实际上主要表现在韵母上。韵母中再划分韵头、韵腹、韵尾。其中韵头又称为介音,韵腹也叫做主要元音或核心元音。本文所分析的元音格局就是主要元音的格局。

依据主要元音跟韵母中其他成分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级别。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也可以称为基础元音;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既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一个元音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可以同时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元音。基础元音的数目一般相对多于高级元音。同一个元音在不同的级别上表现出的相对关系和分布情况也不一样,显示出语音的结构层次。同一级别的元音之间形成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分布格局。 每一种语言和方言中的元音音位各自形成一个格局。可以在元音舌位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声学实验的方法,用声学元音图来作分布描写。在本文中,我们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北京话的元音格局 。资料来源为《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中的《北京话音档》(林焘、周一民、蔡文兰)。发音人是周一民。分析中使用了南开大学电脑语音分析系统“桌上语音工作室”进行实验、测算、作图。

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文中引述其他作者有关论著中所讲的普通话语音的情况都可以认为是与北京话相同的系统。另外,由于声调对元音的影响,北京话元音的发音有时会有一定差异。本文把这种情况作为音位变体,并不因此而把元音分出两类。

1.2 声学元音图

利用元音发音的舌位特征,可以绘制元音舌位图。利用语音实验测得元音的共振峰频率,可以绘制声学元音图。我们选取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的频率为y轴坐标,第二共振峰(F2)的频率为x轴坐标。

1

为了接近实际的听感距离,本文对x轴用对数标度,y轴用线性标度,并把坐标的零点设在右上角。这种根据元音的F1和F2频率画出来的元音分布图就是声学元音图。

因为单元音的舌位和声腔形状保持不变,所以每一个单元音都可以在图上得出一个代表点。复合元音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动作迅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动作过渡,舌位和声腔都有变化。二合元音是一条联结两个端点的近似直线。三合元音则有两个端点和一个折点,通过三点可以构成一条近似折线,折点就是中间的元音。

声学元音图虽然不能完全和生理舌位图相同,但是在相对位置上大致对应。首先,舌位高低跟F1密切相关。舌位高,F1就低;舌位低,F1就高。其次,舌位前后跟F2密切相关。舌位靠前,F2就高,舌位靠后,F2就低。另外,F2和嘴唇的圆展也有关系。圆唇作用可以使F2降低一些。我们从中可以直观地考察同一元音音位内部变体的表现,以及不同元音之间的分布关系等等。因此,利用声学元音图研究语言的元音系统是很方便的。

马丁·裘斯(M. Joos 1948)认为:尽管不同的人所发的同一个元音共振峰的频率不同,但是每个人所发的各个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人的大脑正是以这种相对位置为背景来感知语音的。因此,这种因人而异的变体虽然看来叠合纷乱,但是对于同一个人来看,应该是成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根据元音的不同级别,画出不同层级上的元音分布图,就会对元音的格局有一个清楚直观的了解。元音格局的分析不仅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语言教学方面有着实际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语音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

1.3 北京话的一级元音

在单韵母中出现的元音是一级元音。北京话的一级元音有/ ?, ?, ?, ?, ?, ?, ? /七个。图一所示的就是北京话的一级元音声位图。

图一 北京话的一级元音声位图

2

在图一中,元音/?、?、?/分别占据了元音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可以称为顶点元音;元音/?/则是在/?、?/之间,靠近/?/。舌尖元音 /?、? / 在图形上部稍靠前的位置,舌尖后元音/? /反而在前面,这说明声学元音图反映的是总体的舌体特征,而不只是舌尖的位置。

中元音/?/的分布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狭长带,具有明显的动程。从图二中可以看到,/?/ 元音的发音大体是从[?]和[?]之间开始,一直到[?]的滑移,动程距离之大,超过有些复合元音。然而一般人们还是把它认为是单元音。为了方便,/?/ 元音可以写为 /? /。北京话的中元音跟顶点元音相比,表现不那么稳定,具有游移性。这在教学和研究中要特别加以注意。

人们一般认为北京话有十个元音(如:吴宗济主编《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1986),这里的元音图却没有列出元音??[?]、?[?]和卷舌元音??[?]。因为从音系学看来,音节形式可以分为单字音、派生音、边际音三种。(见王洪君 1999)分析语音格局要以单字音为依据,对于派生音和边际音应另做分析。

北京话中的元音??[?]做单韵母时只出现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属于边际音,所以不列入一级元音。元音 ?[?]独立成音节时也是只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出现,应为边际音;在前面有唇音声母时,由于唇化作用的影响,实际发音是[??],带有韵头/??/,因此也不属一级元音。(见图二)卷舌元音??[?]的实际发音是[??],带有卷舌韵尾,因此不属一级元音,应为三级元音。这样,北京话的一级元音就只有/ ?, ?, ?, ?, ?, ?, ?/七个。

图二是用汉语拼音标出“河he[??]、佛fo[???]、活huo[???]”三个字音中的韵母表现。开头相隔较远,说明韵头状况不同。“佛、活”图形相近,属于同类,都有/?-/韵头;“河”的元音开头在[?]和[?]之间,具有游移性。结尾都是殊途同归,汇合到一处,说明它们具有一致性,韵腹相同。

图二 河he[??]、佛fo[???]、活huo[???]中的韵母表现(坐标同图一)

北京话的七个一级元音中,/?/ 和/?/ 的配列跟声母形成严格的互补制约,可以合并为一个/ ?/ 音位,从而成为六个元音,就是/ ?, ?, ?, ?, ?, ?/。

1.4 北京话的二级元音

3

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北京话的二级元音有/i、u、y、?、?/ 五个。(见图三)其中,单韵母/i、u、y/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头/i?、u?、y?/。(王洪君1999)因此,/i、u、y/又属二级元音。元音/?/可以带韵头/i?、u?/;元音/?/可以带韵头/i?、u?、y?/。元音/?/在韵头/i?、y?/后面发[ie、ye],在韵头/u?/后面发[u?],[e]和[?]出现的条件互补,是同一音位/?/的两个变体。

元音 ? 独立成音节时发[?],加上韵头/i?/发成[io],都是只出现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属于边际音,不列入元音格局中分析。

韵头的发音部位对主要元音的发音状况有重要影响。图三的元音/?/ 在ia中的发音舌位比在ua中要靠前一些;中元音/?/ 受的影响更大,前后两个变体由于在不同的韵头后面成为分离状态。这就是因为中元音的游移性使它很容易受到前后语音的影响,出现横向的协同发音差异。

图三、北京话的二级元音声位图

跟上述情况相联系所产生的结果,就成为二级元音在声位图中分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图形的中央部分是一片空白。也就是,在北京话二级元音里,中元音的变体呈分离状态出现。

1.5 北京话的三级元音

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北京话的三级元音有/i、u、?、?/ 四个。(见图四)一般认为单韵母是由韵腹元音填充了韵尾的时段。(石锋1994)因此,单韵母/i、u/可以看作分别带有元音韵尾/?i、?u/。这样,/i、u/又能够作为三级元音。

元音/?/可以带韵尾/?i、?u、?n、??/成为/ai、au、an、a?/。(见图五a)元音/?/ 可以带韵尾组成 /?i、?u、?n、??/;另外再加上卷舌元音/?r/。跟二级元音相比,三级元音/?/的发音舌位的总体分布较低。(见图五b )

4

图四、北京话的三级元音声位图

从图五中可以看出韵尾的发音对于主要元音的影响。在元音/?/ 和/?/ 的分布中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前鼻音韵尾/?n/使元音偏前,后鼻音韵尾/??/ 使元音偏后;前元音韵尾/?i/ 使元音靠前且低,后元音韵尾/?u/ 使元音靠后且高。带卷舌韵尾的元音/?/ 分布很低,这是因为主要元音舌体低一些,可以为韵尾留出足够的空间使舌尖向上翘起完成卷舌发音。

图五a、三级元音/?/ 的声位图 图五b、三级元音/?/ 的声位图(坐标同图四)

有的学者把in、yn、un、i?、?? 以及iu、ui 中前面符号所代表的元音当作韵腹,这是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其实,汉语拼音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做了省略和改动。这些韵母的实际发音应该分别是i?n、y?n、u?n、i??、u??、i?u、u?i,其中/?/ 属四级元音。

1.6 北京话的四级元音

既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北京话的四级元音有/i、u、?、?/ 四个。(见图六)如第四节所述,单韵母/i、u/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头i?、u?;再据第五节所述,单韵母/i、u/又可以看作分别带有元音韵尾?i、?u。因此,/i、u/能够作为四级元音。

5

图六、北京话四级元音的声位图

元音/?/ 分别跟韵头/i?、u?、y?/和韵尾/?i、?u、?n、??/ 组合成为/iau、uai、???、uan、yan、ia?、 ua?/;(见图七a)元音/?/ 可以组成/i?u、u?i、i?n、u?n、y?n、i??、u??、y??/,其中/u??/ 包括有零声母发音的ueng 以及跟其他声母拼合时的发音?ng 。(见图七b)

图七a、北京话四级元音? 的声位图 图七b、北京话四级元音? 的声位图(坐标同图六)

在图七a中可以看到韵母yan、ian跟uan的元音发音极为相近,应该是在 [?]、[a]之间。在音位分析中,这里并不存在音位的交叉重叠等情况。有人认为韵母yan、ian中的韵腹元音是?[?],其实是一种人为错觉。实际发音应是经过?[?]而不是停留在?[?]。

第四节中述及主要元音的发音受到介音的舌位前后的影响。第五节又讲到韵尾对于主要元音发音也有影响。本节分析的四级元音既有韵头又有韵尾,这样前后两方面的影响使元音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哪一方面的影响更大些?从图七中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韵腹元音受到韵头和韵尾的双重影响,其中韵尾的影响起主要的作用。

在带鼻音尾的元音中,首先是按照前鼻音尾n和后鼻音尾 ? 为界,分为前后两片;在每一片内部再依据韵头i、y、u 的次序从前向后排列。在元音/?/和/?/ 的分布中都是如此表现。iau、uai和i?u、u?i 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 和? 都是按照在韵尾的舌位前后而分布为偏前或偏后,韵头的前后显然只起到次要的作用。

6

这里我们看到鼻音韵尾和元音韵尾跟韵头组合时的不同表现:鼻音韵尾的韵母可以有韵头i、u、y;元音韵尾的韵母只能有韵头i、u,不能有y。 同时,元音韵尾受到更多制约:韵头和韵尾不能是相同的元音,即韵头i只能带u韵尾,韵头u 只能带i韵尾。这是属于整个韵母的配列问题,已有学者论及。 为考察韵母in、yn、i?、u?、y?中元音的发音情况,我们另外用第三声的“引、允、影、永、董”字音的图形来对照。(见图八a、b)其中的主要元音都分布在中元音的范围之内。可见这些韵母主要元音都应该是中元音/? /。只是因为中元音的游移性,在不同的声调中或快速发音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它。

图八a 韵母in、yn 第三声的发音 图八b 韵母ing、iong、ong 第三声的发音

如果依据图八a、b中韵母in、yn和ing在第三声时的发音情况,对图六和图七b做出修正,就成为图九和图十。看起来会更为规整,更符合本文前面的分析说明。同时,总体上来看,四级元音分布均匀,中元音表现尤为明显。

图九 修正的北京话四级元音声位图 图十 修正的北京话四级元音? 的声位图

七、结语

北京话元音格局中,从一级元音到四级元音,每一层级都有高、中、低三种元音。其中,顶点元音分布比较集中;中元音/?/ 则较为分散。中元音有较强的游移性,表现为一级元音时有明显的动程;跟二级元音相比,三级元音的总体分布较低;四级元音分布均匀。不同元音音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总体上是一种有序的平衡分布。

在同一元音音位内部的变体表现方面,造成同一元音内部的变体分布差异的原因有介音及韵尾的影响。在介音和韵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韵尾的作用大于介音的作用。

7

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

一、关于十个单元音的语音分析

吴宗济主编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1986)中,给出了男女各十位发音人所发的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声学元音图。(见图一)这是关于普通话元音的经典性的语音学分析。很多教科书都采用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这种说法。

图中每个元音有20个点,用小字母表示,各有一个椭圆圈把这些小字母包括进去。椭圆圈中的黑体字母则是这二十个点的平均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个椭圆圈都有互相重叠的现象,有的重叠部分还相当大。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发的同一个元音的频率不会完全相同。

图一、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音位变体声位图

8

图二、普通话十个主要元音及其在韵母中变体的声位图

另外,吴宗济等(1986)还给出了男女发音人所发的普通话十个主要元音及其在各韵母中的变体的声位图。(见图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图中黑点是男发音人的数据,圆圈是女发音人的数据。为了方便我们进一步的深入考察,可以把男女发音人分别各画为一幅声位图。(见图三a b)

图三a、男发音人的声位图

9

图三b、女发音人的声位图

笔者在《北京话的元音格局》(石锋2002)一文中从格局的角度出发,通过声位图的分析给出了一、二、三、四级元音各自的声位图,考察了北京话元音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特性。不同元音音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平衡分布状态。该文所用语料是《北京话音档》,分析中使用的是南开大学电脑语音分析系统“桌上语音工作室”。本文则准备在吴宗济等对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声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音系学的原则,从元音格局的角度对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声学元音图进行再分析,进一步考察普通话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以及整体的分布关系。

二、汉语普通话的一级元音

普通话的一级元音有 /?, ? , ?, ?, ?, ?, ?/七个。其中,[?, ? ]分别受声母严格制约,可以合并为一个音位/ ? /,成为六元音。为了方便,可以把 ? 写做 ?。这样,普通话的一级元音就是 / ?, ?, ?, ?, ?, ?/ 六个。它们的声位图见图四。

图四、普通话的一级元音声位图 (左图为男发音人;右图为女发音人)

从音系学观点来看,汉语的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单字音、派生音、边际音三种。(王洪君 1999)其中单字音是分析语音系统的基础。只在派生音和边际音中出现的元音不能列入元音格局,例如儿化韵就属于派生音,需要另外进行分析。根据这种观点,在本文开头的图一中列出的十个元音里面,有三个元音需要提出讨论。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元音??[?]在做单韵母的时候只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出现,属于边际音,所以不应列入一级元音。在普通话单字音系统里,元音??[?]不是独立的音位。

元音 ?[?]独立成音节时只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出现,应为边际音,因此并不属一级元音。 卷舌元音??[?]带有卷舌动程,实际发音是[??],带卷舌韵尾,不是一级元音。

10

三、普通话的二级元音

普通话的二级元音有/i、u、y、?、?/ 五个。(见图五)其中,单韵母/i、u、y/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头i、u、y。(王洪君1999)因此,它们又属二级元音。元音/?/可以带韵头i、u成为ia、ua;元音/?/可以带韵头i、u、y组成ie、uo、ye。两个中元音o和e所出现的条件互补,应该归为同一个音位。

介音对主要元音有影响。图五的元音/?/ 在ia中比在ua中要靠前一些;元音/?/ 受的影响更大,以至成为前元音[?]和后元音[?]两个变体。二级元音的声位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图形的中央部分是一片空白。

元音??[?]在韵头 ?-, ?- 后面出现的时候,跟元音[?]形成互补分布,是二级元音 /?/ 音位的变体。 元音 ?[?]在唇音声母后面的实际发音是带有唇化的[??],有韵头 ?-,应跟其他声母后面的 ?? 一样属二级元音。复合元音 ?? 只是在象声词、语气词和叹词中出现,应为边际音,不列入元音格局。

图五、普通话的二级元音声位图(左图为男发音人;右图为女发音人)

四、普通话的三级元音

普通话的三级元音有/i、u、?、?/ 四个。(见图六)单韵母可以认为是由韵腹元音延伸而填充了韵尾的时段。(石锋1994)这样,单韵母/i、u/就分别带有元音韵尾i、u,它们又能够作为三级元音。

图六、普通话的三级元音声图(左图为男发音人;右图为女发音人)

11

韵尾的发音对主要元音的分布有影响。在元音/?/ 和/?/ 的分布中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前元音尾i 使元音靠前且低,后元音尾u 使元音靠后且高;前鼻音尾n使元音偏前,后鼻音尾 ? 使元音偏后。女发音人的an 和ang位置与此不同,可能是误差或例外。

元音??[?]在韵尾 -? 前面出现的时候,是三级和四级元音 /?/ 音位的变体。卷舌元音??[?]实际发音是[??],带卷舌韵尾。根据元音级别的划分原则,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

五、普通话的四级元音

普通话的四级元音有/i、u、?、?/ 四个。(见图七)如第四节所述,单韵母/i、u/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头i、u;再据第五节所述,单韵母/i、u/又可以看作分别带有元音韵尾i、u。因此,/i、u/能够作为四级元音。女发音人的ueng位置偏低,可能是测量误差。

在带鼻音尾的四级元音的分布中,首先是以韵尾划分,按照前鼻音尾n和后鼻音尾 ? 为界,分为前后两组;在每一组内部再依据韵头i、y、u 的次序从前向后排列。在带元音韵尾的四级元音中也是如此表现。元音格局的这种有序的分布很有意义,说明了在元音的发音过程中,韵尾的影响大于韵头的影响。

图七、普通话的四级元音声位图(左图为男发音人;右图为女发音人)

六、普通话元音的特点

本文得到的认识和笔者《北京话的元音格局》一文是一致的。普通话元音格局中,从一级元音到四级元音,每一层级都有高、中、低三种元音。中元音有较强的游移性。不同元音音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总体上是一种有序的平衡分布。

在同一元音音位内部的变体表现方面,造成同一元音内部的变体分布差异的原因有介音及韵尾的影响。在介音和韵尾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韵尾的作用大于介音的作用。

12

本文前面引述马丁·裘斯(M. Joos 1948)的看法:尽管不同的人所发的同一个元音的共振峰频率不同,但是每个人所发的各个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本文在吴宗济等对普通话十个单元音的声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元音格局的角度进行再分析所得到的男女发音人的情况正是如此,他们所发的各个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一致的。

苏州话的元音格局

一、主要元音及其格局

传统上把汉语的韵母划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韵腹就是主要元音,是韵母的核心。韵母格局中的核心部分是元音的格局。这也是本文的中心。

除去自成音节的鼻音和边音四个声化韵之外,苏州话有45个韵母。依据主要元音跟韵母中其他成分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层级。按照一般的划分,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有?、?、?、 ?、?、?、?、?、?、?、?;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有?、?、?、?、?、?、?;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有?、?、?、?;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有?、?、?、?。

一级元音和二级元音属于同一个无韵尾类别,一级为开口,二级为齐齿、合口、撮口;三级元音和四级元音属于同一个有韵尾类别,三级为开口,四级为齐齿、合口、撮口。三级和四级还要根据韵尾的不同再分为三小类:a)元音韵尾;b)鼻音韵尾;c)塞音韵尾。苏州话有鼻音韵尾?/?(不区别音位)和塞音韵尾?,没有元音做韵尾的情况。一个元音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可以同时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元音。高级元音的数目一般相对要少于低级元音。

每一级上所有的元音都在声学元音图上形成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分的分布格局。不同级的元音数目不同,相互之间的对比和分布关系也不同。同一个元音在不同的层级上表现出的分布情况并不一样,可以用声学元音图得出结果,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下面我们就以《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中的《苏州话音档》(叶祥苓、盛毓青编写)为基本发音资料,发音人曹凤渔是一位评弹演员,属于老派的苏州语音。本文的实验测

13

算和作图分析都是采用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专业版)进行的。马丁·裘斯(M.Joos 1948)认为:尽管不同的人所发的同一个元音共振峰的频率不同,但是每个人所发的各个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人的大脑正是以这种相对位置为背景来感知语音的。本文试图对于苏州话中的这种相对位置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描写。

二、单元音韵母的声学元音图

我们知道,人类发音的生理状况和声学实验以及心理听辨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通过声学实验,在直角平面坐标图上标记出不同元音的共振峰数据的位置,可以得到跟生理发音的舌位状态部分对应的声学元音图。图一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苏州话单元音韵母的声学元音图。图中的十一个单元音韵母也就是苏州话的一级元音。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元音相互的关系。?在最前高位;?在最后高位;?在?旁稍后;?夹在?和?之间;?靠近?而远离?;?在最低位。中间部分除了?、?两个舌尖元音之外,?在前;?在后。我们没有收入?和? , 是因为前者只在介音之后出现,后者至少要跟韵尾一起才可出现,因此不能算做一级元音。

这里对元音?和元音??做一说明。图二是?和 (?)?的声学位置图示。图中正方形是唇音声母后面的?,小圆形是其他声母后面的(?)?,菱形是?前面的过渡音?。?的时长很短暂,只有?的五分之一;而且动程不稳定。再加上二者声韵拼合的互补,应看作同一元音的变体。?元音也有类似情况,可作为单元音处理。

14

图二、元音?和元音(?)?的声学位置图示 [正方形:? 圆形:(?)? 菱形:?(?) ]

三、苏州话二级元音的声学位置图

可以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一般把苏州话的二级元音列为?、?、?、?、?、?、?七个。其中?、?可以带韵头?-和?-;?、?、?、?可以带韵头?-;?可以带韵头?-。图三是它们的声学位置分布图。

图三、苏州话的二级元音声学分布图

把图三跟图一相对照,可以看出韵头的舌位对于元音位置的影响。例如:?的位置由于韵头u-的影响而后移。最明显的要算?和?:? 因为韵头?-和韵头?-的双向影响,特别是?-的影响而向后扩大了分布范围;? 则因为只能有韵头?-而前移,这样前后分别移动的结果,使?的位置到了?的前面。

15

图四、 三个介音与三个高元音的分布比较 三角形:? 菱形:? 正方形:?

圆形(三角形周围):?- 倒三角形:?- 圆形(正方形周围):?-

我们还可以把单元音韵母的?、?、? 也看作为可带韵头的二级元音。图四是单元音韵母?、?、? 跟韵

头?-、?-、?-的声学位置的比较。我们看到,单元音韵母的分布比较集中,说明发音稳定。韵头?-、?-、?-则是分布比较分散,说明发音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中的韵头?-已经深入?-的分布范围,说明圆唇元音前的韵头?-实际发音已经是和韵头?-相同了。

图五表现的是元音?和?的联系。中间的圆圈是单元音韵母?,前面的圆圈是(?)?,后面的圆圈是(?)?。元音 ? 只能跟在韵头?-后面出现,元音?只能带韵头?-。因此我们从语音的相近和分布的互补两个方面把?和?合并为一个元音音位,可以用?来代表。从历时来源看,?的一部分也可以跟?相对应。如果这种看法能成立,苏州话的二级元音就是六个:?、?、?、?、?、?;如果加上 ?、?、?,就成为九个。

图五、元音的互补图像 [ 菱形:(?)? 圆形:? 正方形:(?)? ]

16

四、苏州话三级元音的声学位置图

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按照一般的划分,苏州话有?、?、?、? 四个。在二级元音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韵头对于元音分布的影响。在本节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韵尾对于元音分布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大。

图六、苏州话三级元音分布图

苏州话有两种韵尾:鼻音韵尾和喉塞音韵尾。这两种韵尾对于主要元音的作用各不一样。其力量之强

大,使得主要元音的分布成为彼此相隔离的两部分。如图六所示,上面的1号圈是?(?)的分布,下面的1号圈是?(?)的分布;前面的2号圈是?(?)的分布,后面的2号圈是?(?)的分布;下面的3、4号圈是鼻音韵尾的?和?,上面的3、4号圈是塞音韵尾的?和?。上面的3、4号圈重叠在一起,形象地表现出入声韵??和??合流的趋势。(见《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78)

元音?和?在很多吴语方言中呈现合流趋势。这种音变的方向是元音?并入元音?,如上海话目前只剩

有二十几个常用字还在一部分人口中不完全地保留元音?。这种音变是从入声韵开始合流,如上图所表现的入声韵??和??图形的重叠。

五、苏州话四级元音的声学位置

四级元音是能够带韵头同时也能带韵尾的元音。苏州话中有?、?、?、? 四个,跟三级元音数目一样,

成员也相同。通常情况,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面,如果有第四级的元音,则一定会有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的元音;如果有第三级的元音,则一定会有第二级和第一级的元音;如果有第二级的元音,则一定会有第一级的元音。

17

图七、苏州话四级元音的声学分布图

图七是苏州话四级元音的声学位置图。四级元音受到的是韵头和韵尾的双重作用力。首先来看?的情

况,有前后两个圈:前面的小圈是(?)?(?)的分布;后面的大圈中,(?)?(?)和(?)?(?)是靠前的,(?)?(?)和(?)?(?) 靠后,(?)?(?)居中。在元音?的2号圈里,(?)?(?)的分布趋上,(?)?(?)的分布趋下。在3号圈里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偏下,(?)?(?)偏上;其余的包括(?)?(?)、(?)?(?)、(?)?(?)都在元音? 的4号圈里。在4号圈里的? 也有不同的分布:(?)? (?)在前,(?)? (?)在后,(?)? (?)和(?)? (?)在中间。这是两个元音合流的音变在进行中的表现情况。如果这个音变全部完成,苏州话的三级元音和四级元音就只有?、?、? 三个了。

六、同一元音在不同层级上的表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音位的元音(同样的元音)在不同的元音层级中,会因为跟其他元音的聚合关系,以及跟韵头和韵尾的组合关系各有差异,从而处于不同的结构位置,影响到发音的状态和实际的音值。这一点也跟单个声调在声调格局中的情况相似。

为具体观察元音出现的这种差异的程度,我们取苏州话的元音o为例,作出它在不同层级上的声学位置图,进行比较。[见图八]

?

?

苏州话韵母??和??里面的鼻音尾弱化,元音有轻微鼻化现象。

18

图八、元音o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变化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图八显示出元音o在不同层级上的分布变化相当大。从一级到二级之间变化还不显著,只是因韵头i-

的影响稍有前移。到三级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的韵尾使它的位置出现分离:其中鼻音尾的o在原位上稍有后移;而塞音尾的o却从原位后移了很大距离。到了四级变化就更大了,全部都分布在远离原位的后面,如果不看从一级、二级、三级到四级这样变化的过程,就看不出跟原来一级元音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在声调格局的研究中是把声调的调型曲线作为带状分布的图形,从而把语音实验跟调位分析结合

起来。对于元音,用分布圈来表示声学位置,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元音的分合与变化。本文在这方面作一个尝试,只有一位老派发音人的录音资料,希望以后能够有新派发音人的录音资料加以对比,并且能够有多一些的发音人的录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仅供参考。

广州话元音的再分析

石 锋 刘 艺

1、关于广州话元音的讨论

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广州话元音作过讨论。如:黄锡凌(1941)提出十元音系统 / ?、?、?、?、?、?、?、?、?、? /;袁家骅等(1962)主张八元音 / ??、?、?、?、?、?、?、?/;余蔼芹(1972)和张洪年(1972)分别标记为十三元音 / ??、?、??、?、??、?、??、?、??、?、??、?、?? /; 赵元任(1947)是把 ? 和 ? 记做 ? 和 ?;Kao(1971)于是把 ? 和 ? 分别归入? 和 ?, 成为十一元音 / ??、?、??、?、??、?、??、?、??、??、?? /。李新魁等(1995)主张的十一元音说与此大体相同:/ ?、?、?、?、?、?、?、?、?、?、?/。音位的归纳,可以因为目的和角度的不同而有多种结果,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赵元任1934)。从历史音变的角度和方言比较的目的来看,十一元音的处理较为方便。(施其生1990;钟奇

19

1997)

关于元音时长的差异在广州话元音音位区分中所起的作用,看法各有不同。从上文所列各家的标记方式可以看出端倪。采用?-? 的标写形式是突出表明舌位的不同;只用??-? 来标记是强调元音长短起决定作用;全部元音都标记长短的则是认为时长的对立具有系统性。李行德(1985)用声学元音图的分析结果间接支持了广州话元音的长短作为区别特征的看法。徐云扬(Zee 1995,1998)也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对香港粤语的各类元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用听辨实验的方法考察香港粤语单字音(石锋、刘艺2002)和广州话单字音、双音前字、双音后字和句中字音的长 ? 和短 ? 元音,(石锋、麦耘2003)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对立包含了时长和音质两个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

张洪年(2002)发现香港粤语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声韵调方面发生的变化。广州话也有类似的新老差别。这些变化和差异都没有影响到主要元音,因此可以说主要元音在语音系统中是比较稳定的。本文就是尝试采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广州话的主要元音进行再分析。本文中的香港话特指香港粤语。

2、元音格局

每一种语言和方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表现为各自的语音格局(sound pattern)。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比较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格局,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分布,整体的配列关系等等。

依据主要元音跟韵母中其他成分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级别。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既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一个元音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可以同时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元音。同一个元音在不同的级别上表现出的相对关系和分布情况也不一样,显示出语音的结构层次。每一级别上所有的元音都形成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分布格局。

元音格局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用声学元音图来作直观的分布描写。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的资料来源为《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中的《广州话音档》(李新魁、麦耘)和《香港话音档》(张双庆、林建平)。发音人分别是麦耘和黄念欣。本文使用南开大学开发的电脑语音分析系统“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Lab)进行实验测算和统计作图。

“桌上语音工作室”的采样频率有8000Hz、11025Hz、16000Hz三种,本实验选择11025Hz采样频率。该系统的声学分析和统计作图结合在一起,自动测算出广州话各个元音的声学数据并自动绘制出声学元音图。另外还可以测量出各类音节中的主要元音的时长数据。

3、声学元音图

20

声学元音图是选取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的频率为纵轴坐标,第二共振峰(F2)的频率为横轴坐标画出来的元音分布图。为了接近实际习惯和听感距离,本文对纵轴用对数标度,横轴用线性标度,并把坐标的零点设在右上角。

单元音的舌位和声腔形状是不改变的,因此单元音每次发音测算出的第一共振峰(F1)频率和第二共振峰(F2)频率都可以在图上得到一个代表点。复合元音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动作迅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动作过渡,舌位和声腔都有变化。因此二合元音是一条联结两个端点的近似直线。三合元音则有两个端点和一个折点,通过三点可以构成一条近似折线,折点就是中间的元音。

声学元音图虽然不能完全和生理舌位图相同,但是在相对位置上大致对应。首先,舌位高低跟F1密切相关。舌位高,F1就低;舌位低,F1就高。其次,舌位前后跟F2密切相关。舌位靠前,F2就高,舌位靠后,F2就低。另外,F2和嘴唇的圆展也有关系。圆唇作用可以使F2降低一些。我们从中可以直观地考察同一元音音位内部变体的表现,以及不同元音之间的分布关系等等。因此,利用声学元音图研究语言的元音系统是很方便的。

马丁·裘斯(M. Joos 1948)认为:尽管不同的人所发的同一个元音共振峰的频率不同,但是每个人所发的各个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相对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人的大脑正是以这种相对位置为背景来感知语音的。如果把这种因人而异的变体叠合起来看似纷乱无序,然而每一个发音人的表现都是自成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同一语言或方言的发音人具有一致的系统,同样的格局。我们根据元音的不同级别,画出不同层次上的元音分布图,就会对元音的格局有一个清楚直观的了解。

4、广州话的介音问题

很多学者都把广州话的语音系统分析为没有介音。这实际上是音位处理的一种方式,在声母分析中增加一套圆唇的舌根音声母,并把处于音节开头的半元音??、??算作声母而不看为介音。这样可以使广州话的韵母减少三十多个。按照这种处理方式来划分广州话的元音层级,就只有一级元音和三级元音,而没有二级元音和四级元音。

按照有介音的方式来分析,就是把处于音节开头的半元音??、?? 看成介音,舌根音声母后面的?? 也作为介音。这样就是在声母中少了一套圆唇的舌根音声母而在韵母中增加了三十多个带有介音的韵母。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广州话的介音只有??、??, 而没有?-。根据这种处理方式,广州话的元音就具有全部的一、二、三、四级元音。

音位处理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结果。广州话若按无介音计算,有五十多个韵母;若按有介音计算,则有八十多个韵母。(李新魁1995:45)本文按照有介音的方式进行分析,在语音实验中又补充了麦耘的31组带有介音的发音样品。

5、广州话元音的层级分析

在单韵母中出现的元音是一级元音。广州话的一级元音是七个:/ ?、?、?、?、?、?、?/。(见图一a)其中有三个高元音,三个中元音和一个低元音。香港话的一级元音跟广州话一样,(见图一b)在声学元音

21

图上的分布位置和相对关系也都是一致的。? 在 ? 和 ? 之间,靠近 ? 。? 在 ? 和 ? 之间,靠近 ? 。

图一a、广州话的一级元音 图一b、香港话的一级元音

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广州话的二级元音跟一级元音一样,也是七个:/ ?、?、?、?、?、?、?/。(见图二a)香港话的二级元音也跟广州话一样。(见图二b)它们在声学元音图上的分布位置和相对关系也都跟一级元音基本一致。前元音都带i- 介音,后元音都带u- 介音,只有a 既可以带i- 介音,又可以带 u- 介音。两幅图中a 元音各有两个圆圈。广州话的图中,前下方的是ia,后上方的是ua;香港话的图中,前上方是ia,后下方是ua。

图二a、广州话的二级元音 图二b、香港话的二级元音

能够带韵尾的元音是三级元音。广州话的三级元音有十一个:/ ?、?、?、?、?、?、?、?、?、?、? /。(见图三a)高元音 ?、?、?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尾的??、??、??。另外的三对中元音和一对低元音既有音质的区别,也有时长的区别,因此在图上有一定的重叠分布。香港话也是如此。(见图三b)在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过去有的学者标写的前元音 ? 实际上应该是央元音? ,赵元任曾经讲到过这一点。? 和 ? 在出现环境上并不对立,而是互补的。? 则是跟 ? 在-n 尾和-t尾中对立,跟 ? 在-? 尾和-k 尾中对立。

22

图三a、广州话的三级元音 图三b、香港话的三级元音

既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广州话的四级元音跟三级元音一样,也有十一个:/ ?、?、?、?、?、?、?、?、?、?、? /。(见图四a)高元音 ?、?、? 可以看作是分别带有韵头和韵尾的???、???、???。除了一对低元音 ?、? 在图上还有一定的重叠分布,其他的三对中元音仅有很少的重叠。香港话同样也是这样。(见图四b)它们的各个元音在图上分布的相对位置都是一致的。这里所说的相对位置是指在声学元音图的上下、前后的位次布局,也就是具有相同的格局。

图四a、广州话的四级元音 图四b、香港话的四级元音

广州话语音中有三种不同的韵尾:元音韵尾、鼻音韵尾、塞音韵尾。我们把三级元音和四级元音里面带有元音韵尾的称为A类,带有鼻音韵尾的称为B类,带有塞音韵尾的称为C类元音。还可以对于这些带有不同的韵尾元音的表现分别作出分析。(见图五a、b、c)

23

图五a、带元音韵尾的元音图 b、带鼻音韵尾的元音图 c、带塞音韵尾的元音图

6、元音时长跟元音音质的关联

听辨实验的结果显示,(石锋、刘艺2002;石锋、麦耘2003)广州话和香港话的长??和短??元音之间的对立包含了语音的时长和音质两个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在短元音的听辨中,音质的作用很小;在长元音的听辨中,音质的作用较大。音质对于听感辨识的作用会随着音长差异的增大而减弱。

实际上,时长的差异在所有元音上都有表现,而且元音的时长跟它所处的语音结构有关联。(张群显1994;Zee 1995)广州话元音时长的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元音时长的规律性差异。(见表一)从总体来看,单韵母中的元音平均为449毫秒,是最长的。带有韵尾的元音时长有三种表现:带有i、u、y这样没有长短对立的元音的韵母中(没有用横线或斜线连接的数据项),元音音长平均202毫秒,是中等程度。成对的长短对立的元音(用横线或斜线连接的数据项),如?-?、?-? 和 ?-? 之间,则是具有明显的时长差异:长者愈长,平均达到268毫秒;短者更短,平均只有112毫秒。这种长短的相对差别为2.4:1。

香港话元音时长的统计结果与广州话一样,都是在时长方面表现出系统差异。(见表二)单韵母中的元音最长,平均为364毫秒。带韵尾而没有长短对立的i、u、y元音平均音长232毫秒,处于中等状态。?-?、?-? 和 ?-? 这样长短对立的元音中,长元音平均为253毫秒;短元音平均有130毫秒。相对的长短差别为1.9:1。如果对比广州话与香港话元音时长的差异程度,可以看出香港话的差异略小于广州话。

在广州话的短元音里面,带元音韵尾的平均时长158毫秒;带鼻音韵尾的是108毫秒;带塞音韵尾的最短,84毫秒。香港话的统计结果中,这三个数据分别是156毫秒,124毫秒,119毫秒。香港话和广州话的短元音时长都表现出同一种趋向,这就是:带有元音韵尾>带有鼻音韵尾>带有塞音韵尾。

表一、广州话元音时长统计表 单位(毫秒)

24

表二、香港话元音时长统计表 单位(毫秒)

7、关于元音音质的两个问题

《香港话音档》把 ??、?? 写为 ??、??,把 ??、?? 写为 ??、??。有些学者也是这样标写的。这会使香港话和广州话两个本来相同的元音格局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在声学元音图上对比这两个元音的相对位置,香港话和广州话的表现都是一致的:??、?? 和 ??、?? 里面的元音跟 ? 和 ? 的区分很清楚。(见图六a、b)因此我们觉得还是用 ??、??;??、?? 的写法为宜。这样一是可以符合语音的实际表现;二还能够保持香港话和广州话元音系统的一致性。

图六a、广州话的e、o元音 图六b、香港话的e、o元音

《方言》杂志在刊载李行德对广州话元音实验分析的文章时,加上编者按语,提出广州话ei和ou中

25

的主要元音的音质问题。(李行德1985)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分析得出初步的答案。(见图四a,b)在图四a的广州话中,?? 的实际发音是 ??,?? 的实际发音是 ??;在图四b的香港话中,?? 的实际发音是 e?,?? 的实际发音是 o?。这都可以从声学元音图上清楚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说,ei 实际发音是 ?? /ei;ou 实际发音是 ?u/ou。由于没有长短对立的对应项,这两个复合元音在音质和时长的发音上都留有余地。

图七a、广州话的ei,ou元音 图七b、香港话的ei,ou元音

参考文献

白婉如(1984)广州话元音变化举例,《方言》第二期。

黄富荣(2000)粤语元音[?]、[?]音位分合研究综论,《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商务

印书馆,北京。 黄锡凌(1941)《粤音韵汇》,香港中华书局。 李新魁等(1994)《广州方言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麦耘(1995)《广州话音档》,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行德(1985)广州话元音的音值及长短对立,《方言》第一期。 施其生(1990)广州方言元音音位再探讨,《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广州方言的介音,《方言》第二期。 石 锋(1990)试论语音的层次,《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收入石锋《语音学探微》,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0年。

石 锋(2001)苏州话的元音格局,第二届吴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苏州。

石 锋(2002)北京话的元音格局,《南开语言学刊》第一期。 石锋、刘艺(2002)香港粤语长短元音的听辨实验,《东方语言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 石锋、麦耘(2003)广州话长?和短?元音听辨实验,《中国语文研究》(香港),第二期。 袁家骅等(1983)《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张洪年(1972)《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2)21世纪的香港粤语:一个新语音系统的形成,《暨南学报》24卷2期,25-40页。 张群显(1994)粤语元音的音长单位,《第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 张双庆、林建平(1999)《香港话音档》,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音库》,上海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1934)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译文载《赵元任言学论文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钟 奇(1997)广州话的长短音在其他方言中的对应,《第五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詹伯慧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Bauer, Robert & Paul Benedict (1997) 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 Mouton de Gruyter & Co.. Chao, Yuen Ren (1947) Cantonese Prim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shimoto, Oi-Kan Yue (1972) Phonology of Canto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Joos,M. (1948) Acoustic Phonetics, Language, No.26 (Suppl. 2).

Kao, Diana L. (1971) Structure of Syllable in Cantonese, The Hague: Monton.

Zee, Eric (1995)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syllable production in Cantonese,Proceedings of the XII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3.250-253.

(1998) Formant frequency and vowel categorization in Canto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ACL and 10th NACCL, Stanford.

广州话元音的再分析

石 锋 刘 艺

天津南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提要

本文采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话的主要元音再行分析。语音的系统性表现为每一种语言和方言各自的语音格局(sound pattern)。语音格局的分析是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点。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通过实验的方法,用声学元音图作直观的分布描写和层级分析。依据元音层级的观念,广州话的一级元音和二级元音都是七个:/ ?、?、?、?、?、?、? /。广州话的三级元音和四级元音都是十一个:/ ?、?、?、?、?、?、?、?、?、?、? /。香港话和广州话的元音系统具有一致性。广州话和香港话的元音时长统计结果表明,全部元音时长都有规律性的差异表现。语音格局是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点。元音格局的分析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元音系统性的认识。

关键词 语音学 音系学 语音格局 元音格局 元音层级

附录: 麦耘补充发音表

也 ?? 瓜 ?? 野 ?? 窝 ??

?踩 ??? 歪 ??? 曳 ???

威 ??? 挠 ??? 油 ??? 锐 ??? 蘸 ??? 任 ??? 弯 ??? 恩 ??? 温 ??? 闰??? 撑 ??? 逛 ??? 宏 ??? 赢 ??? 鹰 ??? 迥 ??? 黄 ??? 勇 ??? 押 ??? 入 ??? 挖 ??? 骨 ??? 掴 ??? 隙 ??? 国 ??? 玉 ??? 挼 ??

27

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声学表现*

一、松和紧是元音的特征

在藏缅语族的部分语言以及邻近语言中,有元音的松紧对立的现象。虽然松紧的特征跟声调、辅音声母、韵尾以及整个音节都有关联,但是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元音上。

马学良(1948)在《倮文作祭献药供牲经译注》中提出禄劝彝语的韵母有紧喉和非紧喉两类:“紧喉韵母是发音时喉头有点儿紧缩,我在这类的韵母下标‘—’号,以示紧喉。”这是把松紧元音归为韵母的对立。

袁家骅(1953)在调查阿细彝语时,把元音的松紧差异处理为声调的长短之别。认为发短调的时候,很短促,也相当高,后面附有喉塞音,喉头肌肉特别紧缩,可以看作这个声调的附属品,不另标明。陈康(1988)写《彝语的紧调类》也是把松紧作为调类的特征。

随着语言调查工作的深入,除彝语外,我国学者对拉祜语、纳西语、哈尼语以及佤语等语言中的松紧元音也都作过研究。在历时研究中,产生元音松紧对立的原因来自不同方面,有的可能是源于声母辅音的变化,有的可能是源于韵尾的变化。元音松紧的对立跟声调的产生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在共时研究中,则是应该从元音出发来研究松紧特征的各种对立表现。(戴庆厦 1990)

二、不同语言中的松紧元音

松紧元音的区分并不能表面地看作是发音时舌头肌肉的紧张和放松而造成的。在世界上不同区域的语言中,元音的松紧所包含的内容并不一样。

英语中通常是紧元音发音较长,松元音时长较短。(Jone 1956)紧元音一般比松元音更靠近元音舌位图的外围。(Stockwell 1966)一些非洲语言中,松紧元音的对立是根据咽腔的大小。(Ladefoged 1964)在阿坎(Akan)语、伊格博(Igbo)语和兰戈(Lango)语里,紧元音在发音时舌根前移使咽腔扩张。(Schachter & Fromkin 1968)在东南亚,元音的松紧则是主要用来描写发音时喉部状态的不同,与此相关联还有音高、时长、以及邻接辅音的不同特征。(Egerod 1971; Matisoff 1973)

Maddison 和Ladefoged (1987)对中国境内的景颇语、哈尼语、彝语(那苏)和佤语这四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松紧元音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作了口腔内空气压力和口腔外气流速率的生理学实验并考察了有关的声学性质。结果表明,同一区域里不同的语言中的紧元音和松元音的首要差异是发声类型,在语音上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三、实验设计

28

本文以新平县老厂乡竹园村的彝语为例,分析其中元音松紧的对立在声学上的表现。这种彝语属彝语南部方言,不同于Maddison 和Ladefoged 已经作过实验的北部的禄劝那苏彝语。虽然它们都有三个声调,可是禄劝那苏彝语只有14个元音各分为7对松紧元音,每一对都能出现在所有三个声调中;南部彝语却有20个元音,分为严整对立的10个松元音和10个紧元音,在55、33、21三个声调中,只有33和21两个声调出现松紧元音的对立,55调里只有松元音出现。

我们的发音词表包括33和21两个声调中全部20个松紧元音 ?:?? ;?:?? ;?:?? ;?:??;?:??;?:??;?:??;?:??;?:??;?:??。其中?:?? 只出现在21调中。另外还增加了55调的带有10个松元音的词作为参照。全部发音词表如下:

???皮 ???铜 ????砍 ???太阳 ????断代 ????55甜 ????33借 ????? 33热 ???? 21臭 ???? ?21削 ??55推 ??33下 ? ??33浸泡 ??21顶 ? ??21砸 ??叫 ??远 ???担(量) ??狼 ???猪 ??壶 ??打闹 ???射 ??掉 ???纠缠 ??爱出风头 ??粘 ???把(一把)??你 ???唠叨 ???55筛 ???33喂(使吃)????33撞 ???21中(打中)????21罩 ??55堆 ??33滑倒 ???33围起 ??21山 ???21蹄 ??55啼(公鸡)??33虫 ???33饱 ??21背 ???21霉 ??55舅舅 ??33说 —— ??21切(菜) ???21揉

上表中的每一个词都放在负载句里由一位本族当地发音人自然讲出,进行录音。负载句为“我说 ____这个词。”实际发音如下:

??21(我) ? ? ? ? ? ? ? ? ??33 ???33(词) ? ?55 ??33 (这个)??33(说)。

声学实验采用南开大学开发的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专业版)进行。实验从三个方面来考察松紧元音的声学表现。一、在频谱图的帧参数图形中测量基频的能量和第二谐波的能量的差值,这是对于发音时喉部放松或紧缩的重要表征。二、用第一共振峰和第二共振峰的数值作出声学元音图,从中对照二者发音时的声腔差异。三、分别测算元音音高、元音时长及元音音强的统计数据并作出统计图表,比较二者在音高、时长和音强方面的表现是否有显著差别。

四、结果分析

A、帧参数的能量差值

在频谱图的帧参数图形中表现的基频(F0)跟第二谐波(H2)的能量的差值,帧参数是“桌上语音工作

29

55

33

33

21

21

55

33

33

21

21

55

33

33

21

21

55

33

33

21

21

室”的一个操作菜单项。用美国Kay式语图仪则是通过语图的断面(section)功能按钮作出图形,并测量基频跟第二谐波的相对振幅的差值得到的。这个差值的正负和大小,在声学上、发音上和感知上表征发音时喉部状态是放松还是紧缩。(Ladefoged 1981; 石锋 1995)

气化元音的发音时,喉部肌肉放松,基频的能量相对大一些,第二谐波的能量相对小一些。喉部紧缩的元音发音中,情况正好相反,基频的能量小而第二谐波的能量大。一般听者对于元音气化程度的判断跟这个差值密切相关。

Maddison 和Ladefoged (1987)在禄劝那苏彝语的实验中,两个发音人的表现虽然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共同之处是松元音的数值大于紧元音。在本文的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同样是松元音的数值大于紧元音。( 见图一)说明紧元音发音时喉部紧缩程度较大。

图一、基频与第二谐波的能量差值统计图

B、声学元音图

用每个元音第一共振峰和第二共振峰的数值作出声学元音图,从中对照松紧元音二者发音时的声腔差异。(见图二)从这10对松紧元音在声学元音图上的分布位置来看,大多数紧元音在松元音的下方,其中?? 跟 ?分离相当远,表明第一共振峰较高,开口度较大。只有?和??的位置相反,是紧元音在上方;还有??比?偏后;?和??的分布成为一个交叉的形状。

在Maddison 和Ladefoged (1987)的实验中,禄劝那苏彝语的元音音质没有出现大的差别。他们对哈尼语的分析得到跟本文相同的结果,即紧元音的位置在松元音的下面。这并不意味着紧元音的舌位一定是低的,也可以是紧元音发音时声腔缩短的声学表现。声腔缩短的原因是由喉部肌肉紧缩上升而造成。然而不论是开口度的加大还是喉部的紧缩提升,都表明了元音音质的差异。

30

图二、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声学位置图

C、松紧元音的音高、时长和音强

对于实验字音分为五组进行基频统计。这五个组分别是:55调的松元音、33调的松元音、33调的紧元音、21调的松元音、21调的紧元音。图三是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的图形。55调里只有松元音,没有松紧元音的对比,在这里只作参考。33调里的紧元音比松元音平均高出十几赫兹,在图上可以很容易观察出来。21调里松紧元音的差别更为显著,紧元音平均高出三十赫兹以上。

Maddison 和Ladefoged (1987)在禄劝那苏彝语的实验中发现,紧元音的平均音高比松元音高一些。这跟本文的南部彝语的声学表现是一致的。通常语音的高低是取决于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快慢;而声带振动的快慢则取决于声带本身的松紧状况。声带松弛,振动得慢,音调就低;声带拉紧,振动得快,音调就高。因此,音高统计图所反映的是声带松紧的差异。

图三、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音高统计图

对于实验字中的元音时长的测算统计也是分为五组进行的。这五个组跟音高统计的分组是一样的。根据测算统计的数据作出图表。(见图四)55调松元音的平均时长是236毫秒,作为参照。33调的松元音平均时长228毫秒,紧元音是223毫秒,二者相差仅5毫秒。21调松元音平均时长222毫秒,紧元音

31

194毫秒,相差28毫秒,有显著差别。

图四、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时长统计图

图五、南部彝语松紧元音音强统计图

Maddison 和Ladefoged (1987)对禄劝那苏彝语的实验中,在高调和中调的松紧元音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时长差异,却观察到降调的紧元音比松元音短得多。这跟本文考察的南部彝语是相同的情况。下降的音调加上紧张的发声会造成声门较早关闭,从而结束发音。

人们对于语音强弱的感觉应是一定强度的语音在一定时间里作用于人耳的结果。因此如果把每个元音全部波形的振幅分别加以积分,得出的总强度数值应该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语音强度的关系。对于总音强的测算和统计跟音高和时长一样分为五个组进行,得到的结果为:55调是15.2;33调松元音是14.0,紧元音是13.9;21调松元音是13.3,紧元音是11.6。(见图五)这个结果跟音高和时长的情况相类似,也是中平调的松紧差异不明显,低降调的松紧差异很显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语音的音高、音长和音强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结语

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语言区域的语言中元音松紧所包含的内容各不相同。本文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各种语言中,元音的松紧对立首要的是发声类型的差异,也就是喉部的松紧。同一区域的各种语言会具有总体上的一致性。

32

相比之下,同一种语言内部的一致性更是相当强的。除了松紧元音在舌位的高低方面的差异,彝语南方方言在音高方面和的时长方面的声学表现跟北部禄劝那苏彝语的表现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为我们对这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分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同时,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语言中松紧元音的表现互有差异。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元音的松紧特征的表现也可能不完全一样。例如本文所表明的彝语南方方言在舌位的高低方面跟北部方言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异不会超出以上所述的语言总体上的一致性。

*本文是跟周德才合作完成。

附录

基频统计数据表 第 1 组(55)

频率值: 157 169 180 196 208 212 212 208 200 频率值: 196 196 200 200 200 200 196 193 193 频率值: 200 204 208 212 216 216 216 208 196 频率值: 200 212 216 220 225 225 220 216 208 频率值: 183 190 200 208 212 212 212 204 204 频率值: 186 193 196 204 204 208 208 200 196 频率值: 196 200 208 212 216 225 225 220 208 频率值: 212 216 220 220 220 216 212 208 200 频率值: 190 200 212 220 225 225 220 212 212 频率值: 204 216 225 225 229 229 225 216 216 平均值: 192 199 206 211 215 216 214 208 203 五度值(T): 4.0 4.2 4.5 4.7 4.8 4.9 4.8 4.6 4.4 标准差(Hz): 14.3 13.4 12.4 9.2 9.1 8.7 8.3 7.7 7.2 第 2 组(33)

频率值: 134 143 148 155 157 157 157 148 153 频率值: 159 157 159 159 159 162 162 159 155 频率值: 167 172 175 175 175 172 175 172 167 频率值: 177 177 177 177 183 183 177 172 172 频率值: 159 164 167 167 167 167 167 164 157 频率值: 153 157 159 159 159 159 159 157 155 频率值: 169 167 169 169 169 169 169 167 164 频率值: 157 164 167 167 167 167 169 167 167 频率值: 157 164 169 172 172 172 169 162 159 频率值: 155 162 167 169 169 172 175 175 172 平均值: 158 162 165 166 167 168 167 164 162 五度值(T): 2.4 2.6 2.8 2.8 2.9 2.9 2.9 2.7 2.6 标准差(Hz): 10.8 8.8 8.0 6.8 7.6 7.2 6.5 7.7 6.8 第 3 组(3?3?)

频率值: 151 157 164 167 172 172 175 167 164 频率值: 183 186 186 186 186 186 183 183 177

33

频率值: 186 183 186 183 186 186 190 183 183 频率值: 186 196 193 193 193 193 186 180 177 频率值: 159 162 167 167 169 169 169 167 159 频率值: 172 175 175 172 172 175 172 169 167 频率值: 186 196 196 196 193 193 190 186 186 频率值: 175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77 177 频率值: 180 183 186 183 183 183 180 172 169 平均值: 175 179 181 180 181 181 180 176 173 五度值(T): 3.2 3.4 3.5 3.5 3.5 3.5 3.5 3.3 3.1 标准差(Hz): 12.0 12.7 10.4 9.9 8.5 8.1 7.1 7.0 8.5 第 4 组(21)

频率值: 119 125 126 128 126 123 119 114 112 频率值: 129 126 126 125 125 122 118 114 111 频率值: 131 131 131 131 128 125 122 122 118 频率值: 131 134 134 136 139 137 134 132 128 频率值: 134 134 131 129 125 123 121 116 108 频率值: 128 128 128 131 128 125 122 119 116 频率值: 136 134 131 129 128 126 123 123 123 频率值: 132 134 134 134 129 128 126 125 122 频率值: 132 134 134 134 132 131 129 126 123 频率值: 128 131 134 136 134 131 129 128 126 平均值: 130 131 130 131 129 127 124 121 118 五度值(T): 0.9 1.0 0.9 1.0 0.9 0.8 0.6 0.4 0.2 标准差(Hz): 4.4 3.4 3.1 3.5 4.2 4.5 4.8 5.8 6.4 第 5 组(2?1?)

频率值: 155 155 155 153 148 143 139 134 129 频率值: 175 175 172 167 162 157 153 145 139 频率值: 175 172 164 159 151 143 139 129 125 频率值: 169 172 172 172 167 159 151 139 132 频率值: 164 159 155 153 148 143 134 125 119 频率值: 159 162 164 167 162 157 151 139 131 频率值: 180 186 186 183 175 169 159 148 143 频率值: 167 164 162 157 153 148 145 141 137 频率值: 155 159 162 162 159 155 151 147 143 频率值: 169 172 172 172 169 164 157 151 143 平均值: 166 167 166 164 159 153 147 139 134 五度值(T): 2.8 2.9 2.8 2.7 2.5 2.2 1.9 1.5 1.2 标准差(Hz): 8.2 9.0 8.9 9.1 8.8 8.8 7.9 8.0 7.9

音长统计数据表

第1组:组名:55

(ms) 195.5 230.4 261.4 243.4 208.5 294.3 231.4 235.4 239.4 223.4 平均值= 236.3ms, 标准差= 25.9ms 第2组:组名:33

(ms) 216.5 195.5 227.4 235.4 211.5 260.4 204.5 218.5 253.4 253.4 平均值= 227.7ms, 标准差= 21.2ms

34

第3组:组名:3?3?

(ms) 208.5 207.5 242.4 222.4 236.4 231.4 222.6 213.5 232.4 209.5 平均值= 222.7ms, 标准差= 12.6ms 第4组:组名:21

(ms) 234.4 175.6 225.4 248.4 220.4 254.4 196.5 228.4 185.5 253.4 平均值= 222.2ms, 标准差= 26.6ms

第5组:组名:2?1?

(ms) 203.5 162.6 191.5 178.5 188.5 183.5 173.6 246.4 229.4 188.5 平均值= 194.6ms, 标准差= 24.3ms

基频与第二谐波能量差值统计表 Pfo-Ph2

55 33 21 -0.8 -1.2 -5.5 -2.4 -5.2 -1.8 -0.7 -5.1 -1.0 -5.4 14.3 3.3 1.3 -7.5 -8.5 4.3 -6.0 -14.3 -7.1 -16.1 -3.7 -0.7 -2.5 0.8 -5.4 3.9 4.8 -1.6 2.0 -2.4 -11.0 -5.8 -14.0 -4.4 -12.9 -12.8 -4.2 -8.6 -1.3 -10.8 2.1 -0.9 -7.6 -6.7 -12.3 6.2 1.2 --- -1.6 -7.9 mean

0.1 -1.0 -6.4 -2.9 -8.7

总音强统计表(幅度积)

db-s

11.6 13.0 15.3 14.3 10.1 12.2 10.0 11.0 9.1 8.8 14.8 12.4 12.6 12.6 10.1 20.1 18.9 22.5 18.5 15.1 12.3 12.6 13.7 12.2 10.6 18.6 15.8 14.9 15.3 11.5 14.4 12.5 12.8 11.4 11.4 16.1 13.9 12.4 13.0 14.1 13.5 13.2 10.3 9.3 12.0 18.3 17.5 --- 17.2 12.7 mean

15.2 14.0 13.9 13.3 11.6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