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7 19:42: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工作者发挥自我效能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院期间的收治的80例符合临床护理研究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且对患者设计有效合理的护理计划,由此来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康复,分析康复效果。主要是采用抑郁自评表和焦虑自评表来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对比,并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进行了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跟踪随访,发现8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其中恢复情况优者为46例,良为34例,所有患者的外形和身体各项机能指标恢复表现为优良,所有患者在比较护理前后数据后发现患者易于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有明显的有效恢复作用,减少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干预,自我效能

颅脑损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表现为病变所致的颅骨切除、攻击性导致的颅骨穿透损伤、开放性颅骨损伤、严重颅脑损伤导致所致的颅内压升高所进行的大骨瓣减压术。该疾病病情变化多样,特别是患者会出现普遍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而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或者药物运用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恢复社会功能效果,术后的全程康复护理和生活的干预则是完成整个恢复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患者的恢复,护理工作者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起到关键作用。自我效能指在一定情景中从事某种护理行为并得到预期效果的能力,主要是指代护理者个体自己对自我能力的感觉,自我对将要实现目标所持有的信心和信念。特别是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所出现消极情绪时,防止自身被情绪感染,同时相信自己能改善患者康复状况的目标和信心。而这种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主要建立在护理者对专业领域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同时需要自我个人积极生活态度来决定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有效性。而患者一般出现不良情绪会因为对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对突发的颅脑损伤的应激反应,康复期功能恢复时锻炼的辛苦,对手术疗效的不确定感,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等。因此,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全面了解患者心理情况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

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18至63岁,平均年龄在43.4岁。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伤后昏迷12小时内,有轻微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有轻微的改变,轻度的脑挫裂伤,伴有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收治8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为其制定科学的临床护

理计划,有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分析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情况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前后颅脑损伤患者的抑郁不良情绪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护理方式将在讨论中进行详细阐述。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专业的医学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

料中的比较运用卡放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其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采用抑郁自评表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其中共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级评分,总分乘以1.25后将取得整数部分为评判的标准得分。标准分正常分在50以下,50至59分为轻度焦虑、60至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中度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病患的抑郁程度为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标准,总得分乘以

1.25后为标准得分,标准得分在53以下为正常,53至62为轻度抑郁,63分至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为期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跟踪随访,80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情况优良,恢复情况如下:效果优者46例,良者34例,所有的患者在外形和各项身体机能情况恢复表现优良。在比较护理前后的数据表明,80例患者的SDS和SAS评分都有所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1 颅脑损伤病患在护理干预前后SDS、SAS的评分对比

例数 时间

护理干

40

预前 10.59 11.65 SDS评分 61.23± SAS评分 59.06±

护理干

40

预后 55.43± 52.98± 11.46 10.56

3 讨论

颅脑损伤的治疗一般由于手术本身、材料、损伤程度等原因会导致诸多的并发症,同时对患者治疗后期的外观恢复、术后剧烈疼痛、恢复时间长短等都会有所影响,一系列问题又会导致患者自身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患者会出现排斥治疗,从而影响恢复的效果和进度。在过去的临床护理中,由于只重视基础的护理,往往忽视病患的情绪管理,导致不仅患者自身情绪管理恢复不佳,甚至护理工作者自身的情绪管理也受到影响,影响护理工作信心。由于近年来对于医学护理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患者因对治疗知识了解不全面,对康复期锻炼的辛苦和漫长失去耐心,对手术效果的不确定,对昂贵的治疗费用担忧等问题都会导致患者心理的焦虑和抑郁问题的产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要提升自我效能,保证患者不受到疾病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同时建立护理工作者自身强大的自信心,努力完成各种护理突发问题和难题。

康复护理措施主要有如下方面:

3.1 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变化情况,健康宣教提升心理护理强度:护理者主动与病患

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状态,对其进行有效全面的正确医学常识,告知手术的流程、效果和术后术后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自身和家属建立康复的信心,减少患者因对知识了解不全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有助于康复护理工作的推进和疾病恢复的效果。在护理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病患恢复初期,尽可能的给与较为安静的修养环境,同时有效安慰患者,纾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当患者情绪得到稳定之后,可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焦虑心理和恐惧心理的平复,避免中期病情的反复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在注意护理工作时也要注意患者饮食的调整,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为疾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外在保障。

3.2 创造良好环境,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住院环境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情绪变化,由

于生活习惯的改变,人流往来环境的嘈杂,病房的拥挤等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导致患者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出现,因此护理者要提高病患整洁、舒适和安静环境的安排,有效的分散患者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有效的放松患者心情,对来访的人员进行控制,避免人数过多,或者出现大声喧哗者,同时避免探访者出现吸烟等问题。护理期间要定时监测患者脉搏、体温、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工作。由于在手术过程中会需要进行一定全麻的处理,因此患者术后会出现呕吐及恶心的现象,所以在手术后患者只有等到肠胃功能正常后才可饮食。术后三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呕吐胆汁等问题都可能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所导致,护理时要采取体位引流和持续的肠胃减压,并给与一定解痉药,一般情况下患者在2天后会得到缓解。由于患者手术后有较大的创伤,所以在手术后需要配备负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的数量和颜色变化,一旦有异常就需告知医师并给与及时的抢救处理。

3.3 注意消炎和抗肿,加强病灶部位护理:对于有气管切开的患者,医护者需要积极预

防感染问题的发生,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防止细菌的滋生。对昏迷的患者也需要进行每天两次的口腔清理,定时进行有效的吸痰处理,防止颅内压的升高而导致的频繁呕吐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气管或器官内,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

【参考文献】

【1】 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胡苗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实施ICU过渡期护理

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1):2249-2251

【2】 宁剑伟.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12,2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