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第一课时7

更新时间:2024-01-14 05: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真挚、朦胧、凄凉、强烈、思潮起伏”等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理清主线,初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3.通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课外选读的资料,初步感悟通过描写真实经历抒发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从关键词句中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通过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课外选读的资料,初步感悟通过描写真实经历抒发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读课题,走近“怀念”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题目中母亲

指谁?(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学生板书

2、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谁为我们来介绍一下。 二、预习交流,初读课文 1.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课前我们预习了生字新词,我们交流一下。 ①这些词你会读吗?

真挚 朦胧 奔丧 弃养 可见一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终天之恨 食不下咽 频来入梦

重点理解: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的意义 ②打开语诊16页。看拼音写词和第三题正确读音。

真挚 寝不安席 避免 朦胧 可见一斑 凄凉 思潮起

③为了方便我们进一步学习,我们先一起来标一下自然段。

我想请7个同学来朗读一下这篇文章。(谁来?)读书的时候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④在课前的预习中,好多同学都提出了自己在初读这篇文章时遇到的问题,(出示同学的所有问题)。看到同学们的这些问题,老师特别感动,你们真会学习。相信通过今天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发现这个问题是同学们问的最多的,我们来看看:

为什么这篇文章要插入日记和散文的片段?

⑤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第四自然段:为了说明当时的情感,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第五自然段: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可见一斑的含义: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

的确是这样,这篇文章是1988年季羡林80岁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为了真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情感,所以季羡林才引用了1935年他初到德国时候的日记和散文。

(2)你觉得这篇文章抒发了季羡林怎样的情感?(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正是因为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所以才怀念母亲。) 板书:崇高敬意 真挚爱慕

三、品读文章,体会写法

1、那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看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抒发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的?进行批注。 提示:可以结合关键词语;可以联系上文;可以结合课外选读的资料。 2、交流预设。让我们按照课文呈现顺序来交流。 ▲第二自然段: 学生交流

(1)(预设:“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为什么我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前文说说。 副板书:六岁 大学二年级 数十年如一日

这样写好在哪?(更好的写出了作者失去母亲之后的悲痛)(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呢?)

从小就缺失母爱的孩子内心其实更加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怀,可母亲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我怎能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读出这样的情感。 (2)(预设:终天之恨)——学生板书

恨的是什么?(恨自己不孝,竟不能赡养母亲!)老师在课前也和同学们一样阅读了课外阅读资料,我特别想和同学们交流。出示文字——自己读读。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赋得永久的悔》片段

了解了这些内容,你觉得这恨,恨的是什么?看来在课前预习时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资料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时我们再看这终天之恨,作者这样写好在哪?(更好的写出了母亲早逝

后季羡林心中的痛,这痛伴随着他度过了数十年,影响了他一个世纪的人生。)

你能读出这样的情感吗。——我痛哭了几天(情感读到位)

(3)在季羡林心中,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在母亲生前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这就是不孝!这就是永久的悔!这就是——终天之恨!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平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母亲那份情真意切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副板书:数十年如一日)知道了这终天之恨的原因,就让我们读出季羡林此时内心的独白指名读。(抒发丧母之痛,语速放慢;内心独白的语调低沉)

(3)换成总结:指着板书你们发现了吗——(结合副板书:6岁 大学二年级 数十年如一日)季羡林就是用这样短短几行的文字描写出了自己这样的亲身经历,来表达他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慕这种细腻情感的。——教师板书:真实经历。

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季羡林写作上的独到之处。齐读。 正是这种对生身母亲难以割舍的深刻怀念一直萦绕在季羡林心头,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在他80岁耄耋之年,依旧这样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母 终天之恨 真实经历 崇高敬意 真挚爱慕 六岁 祖国 大学二年级 数十年如一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