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新时间:2023-08-15 14:22: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练习

一、选择题

1.(2012年佛山模拟)CaCO3溶于盐酸中生成CO2:CaCO3+2HCl===CaCl2+CO2↑+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2H===CO2↑+H2O

B.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块状大理石的反应速率比粉末状的快

C.CaCO3溶于盐酸是因为H+破坏了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使其Ksp增大

2-D.CaCO3与适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c(H+)=c(OH-)+2c(CO3)

+c(HCO3)

解析:CaCO3为难溶性物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拆,离子方程式应为:CaCO3+2H+===Ca2++CO2↑+H2O;由于块状的表面积比粉末状的表面积小,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块状大理石的反应速率比粉末状的慢;Ksp值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Ksp值不变;CaCO3与适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为CaCl2和H2CO3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2c(Ca2+)+c(H+)=c(Cl-)+

---+-2+c(OH-)+2c(CO23)+c(HCO3),由于2c(Ca)=c(Cl),则存在:c(H)=c(OH)

--+2c(CO23)+c(HCO3),故选D项。 -

答案:D

2.将氨水滴加到盛有AgCl的试管中,至AgCl完全溶解。对上述过程,下列叙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B.上述实验说明:Cl-与NH+4间有很强的结合力

C.所得溶液中形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D.上述过程中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

解析:由于c(Ag+)降低,才使AgCl沉淀转化为银氨络离子,所得溶液中应满足:c(Ag+)·c(Cl-)< Ksp(AgCl),A项错误;实验证明Ag+与NH3间有很强的结合力,B项错误;电离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D项错误。

答案:C

3.(2012年银川一模)已知PbI2的Ksp=7.0×10-9,将1.0×10-2 mol/L的KI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与Pb(NO3)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PbI2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

A.5.6×10-4 mol·L-1 B.7.0×10-5 mol·L-1

C.3.5×10-9 mol·L-1 D.7.0×10-9 mol·L-1

解析: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计算。PbI2的溶度积计算公式为:Ksp

7.0×10-9K=c(Pb)×c(I),形成PbI2沉淀时Pb(NO3)2的浓度c(Pb)=- c I 0.5×10- 2+2-2+

mol·L-1,则混合前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5.6×10-4 mol·L-1。

答案:A

4.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难溶物的K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10-11mol·L-1 1.8

解析:Ksp(AgI)小于Ksp(AgCl),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AgCl可以转化为AgI,饱和AgCl溶液中Ag+浓度为1.8×10-5 mol·L-1,根据Qc>Ksp,I-的浓度1.0×10-16

L-1。 -5 mol·1.8×10

答案:A

5.某温度时,

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 -Ba2+(aq)+SO24(aq)的平衡常

-数Ks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由于图象中的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温度下,饱和BaSO4溶液中c(Ba2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与c(SO24)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是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能出现在曲线外的点(如b、d)变化,故A项错;

-2+由d点变化到c点,表示溶液中c(SO24)不变,c(Ba)增大,但在蒸发溶液时,

溶液中的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有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时两种离子的浓度都增大,②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时两种离子的浓度都不变,故B项错;在d点溶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都在曲线以下,说明此时Qc<Ksp,溶液中BaSO4未达到饱和,无BaSO4沉淀生成,故C项正确;由于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无关,在a点和c点的Ksp相同,故D项错。

答案:C

6.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

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2+A.Mg2++2HCO-3+2Ca+4OH===Mg(OH)2↓+2CaCO3↓+2H2O

B.Cu2++H2S===CuS↓+2H+

C.Zn2++S2-+2H2O===Zn(OH)2↓+H2S↑

D.FeS+2H+===Fe2++H2S↑

解析:因为溶解度:Zn(OH)2>ZnS,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往往是生成更难溶的

物质,则Zn2+和S2-在水溶液中反应时更容易生成ZnS,Zn2++S2-===ZnS↓,C项错误。

答案:C

7.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解析:由于Mg(OH)2的溶度积小,所以其电离出的Mg2+浓度要小一些,故

-A项错;由于NH+4可以直接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从而促使Mg(OH)2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Mg2+)增大,故B项正确;由于Ksp仅与温度有关,与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难溶电解质质量的多少等无关,故C项错;因为Ksp[Mg(OH)2]和Ksp(MgF2)相差不大,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若溶液中c(Mg2+)·c2(F-)>7.42×10-11时,也可以生成MgF2沉淀,即由Mg(OH)2转化为MgF2,故D项错。

答案:B

8.已知25 ℃时,电离常数Ka(HF)=3.6×10-4 mol·L-1,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现向1 L 0.2 mol·L-1 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 -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解析:A项,HF为弱酸,故0.1 mol·L-1 HF溶液pH>1。B项,Ksp只与温度有关。C项,设0.1 mol·L-1的HF溶液中c(F-)=c(H+)=x,

x2

则=3.6×10-4, 0.1-x

x≈6×103 mol·L1,混合后c(Ca2)=0.1 mol·L1,0.1×(6×103)2=3.6×10--+--

-6>1.46×10-10,故应有CaF2沉淀生成。

答案:D

2+9.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

(aq)+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Ca(OH)2固体增多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Ca(OH)2固体增多

解析:A项,加热时Ca(OH)2溶解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pH减小;B项,CaO+H2OCa(OH)2,由于保持恒温,Ca(OH)2溶解度不变,

2-c(OH-)不变,因此pH不变;C项,CO3+Ca2+===CaCO3↓,使平衡正向移动,

Ca(OH)2固体减少;D项,加入NaOH固体时,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因此Ca(OH)2固体增多。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答案:D

10.(2012年诸城质检)25℃时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Ksp)如下表:

A.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加入0.1 mol·L-1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B.25℃时,AgCl、AgBr、AgI、Ag2S饱和水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C.25℃,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在5 mL 1.8×10-6 mol·L-1NaCl溶液中,加入1滴(20滴约为1 mL)1×10-3mol·L-1AgNO3溶液,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由四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可知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gCl>AgBr>AgI>Ag2S,故A正确,B错误;由于溶度积常数是温度常数,温度不变其值不变,C正确;加入一滴硝酸银溶液后c(Cl-)可认为保持不变,即c(Cl-)=1.8×10-6 mol·L-1,而AgNO3溶液相当于稀释100倍,故c(Ag+)=1×10-5mol·L-1,Qsp=c(Cl-)×c(Ag+)=1.8×10-11<Ksp(AgCl),故没有沉淀生成,D正

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已知25℃时,Ksp[Cu(OH)2]=2×10-20。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要使Cu2+浓度降至0.2 mol/L的千分之一,即c(Cu2+)=2×10-4 mol/L,c(OH)=-2×1010-8 mol/L,c(H+)=1×10-6 mol/L,pH=6。 -mol/L=1×2×10-

即欲使Cu2+沉淀完全,应使溶液的pH=6。

答案:6

12.(1)已知在25 ℃时Ksp[Mg(OH)2]=3.2×10-11,假设饱和Mg(OH)2溶液的密度为1 g·mL-1,试求Mg(OH)2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在25 ℃时,向0.02 mol·L-1的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如要生成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Mg(OH)2沉淀,应使溶液中的c(OH-)最小为________mol·L-1。

(3)25 ℃时,向浓度均为0.02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c Mg2+ NaOH溶液,先生成______沉淀(填化学式);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 Cu+

__________。{已知25 ℃时,Ksp[Cu(OH)2]=2.2×10-20}

解析:(1)设c(Mg2+)为x,则c(OH-)为2x。

由Ksp[Mg(OH)2]=3.2×10-11=c(Mg2+)·c2(OH-)=x×(2x)2=4x3,解得c(Mg2+)=2×10-4 mol·L-1,则1 L溶液(即1 L水中)溶解Mg(OH)2为2×10-4 mol,即1 000 g水中溶解Mg(OH)2为:2×10-4 mol×58 g·mol-1=1.16×10-2 g,所以Mg(OH)2的溶解度为1.16×10-3 g。

(2)当c(Mg2+)·c2(OH-)=3.2×10-11时开始生成Mg(OH)2沉淀,则c2(OH-)

3.2×10-11

-9--5=L-1。 +=1.6×10,解得c(OH)=4×10 mol·c Mg

(3)由于Ksp[Cu(OH)2]小于Ksp[Mg(OH)2],所以离子的浓度商首先达到并大于Ksp[Cu(OH)2]的数值而先沉淀;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此时的溶液对Mg(OH)2和Cu(OH)2而言都是饱和的,OH-、Mg2+、Cu2+同时满足Ksp[Cu(OH)2]和Ksp[Mg(OH)2]的关系,因为它们都在同一溶液中,Ksp[Cu(OH)2]和Ksp[Mg(OH)2]的关系式中

c Mg2+ c Mg2+ ·c2 OH- Ksp[Mg OH 2]c(OH)应相等,所以=1.45×109。 -++c Cu c Cu ·c OH Ksp[Cu OH 2]-

答案:(1)1.16×10-3 (2)4×10-5 (3)Cu(OH)2

1.45×109

13.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但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此常数用Ksp表示,Ksp和水的Kw相似)。

如:AgX(s)

Ag+X +-

Ksp(AgX)―→c(Ag+)·c(X-)=1.8×10-10

AgY(s)

Ksp(AgY)

AgZ(s)

Ag++Y- c(Ag+)·c(Y-)=1.0×10-12 Ag++Z-

Ksp(AgZ)=c(Ag+)·c(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的物质的量/1 L溶液表示)

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完全转化,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完全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

若能,则实现完全转化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

解析:(1)AgX、AgY、AgZ三者Ksp大小关系为:AgX>AgY>AgZ,又因三者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故三者溶解度与Ksp的大小成正比。

(2)由于AgY比AgX更难溶,则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X固体,发生沉淀的转化,AgX(s)+Y-(aq)===AgY(s)+X-(aq),则c(Y-)减小。

(3)25℃时,AgY的Ksp=1.0×10-12,即溶液达到饱和时,c(Ag+)=c(Y-)=1.0×10-6 mol/L,m(AgY)=1.0×10-6 mol/L×0.1 L×188 g/mol=1.880×10-5g<0.188 g,故将0.188 g AgY溶于100 mL水中,形成的为饱和溶液(溶质还有未溶解的),则c(Y-)=1.0×10-6 mol/L。

(4)由于Ksp(AgZ)<Ksp(AgY),可以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在(3)中,c(Ag+)=1.0×10-6 mol/L,当c(X-)>1.8×10-4 mol/L时,即可实现由AgY向AgX的转化。

答案:(1)S(AgX)>S(AgY)>S(AgZ) (2)减小

(3)1.0×10-6 mol/L

(4)①能;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②能;若要实现AgY向AgX的完全转化,必须保持溶液中的c(X-)>1.8×10-4mol/L

14.(2012年烟台一模)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

2-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各形态的浓度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

2-4表示Pb(OH)-3, 5表示Pb(OH)4

c NO-3 (1)Pb(NO3)2溶液中,填“>”“=”或“<”);往该溶液中滴c Pb+

c NO-3 入氯化铵溶液后,_________。 c Pb+ (2)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________,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他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

+E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

A.4~5 B.6~7 C.9~10 D.11~12

解析:(1)根据题中铅的多种存在方式,可知Pb2+易水解:

Pb2++H2OPb(OH)++H+,Pb(OH)++H2OPb(OH)2+H+ 故在

-2+2+Pb(NO3)2溶液中c(NO-3)/c(Pb)>2,当加入NH4Cl后,Pb与Cl反应生成微溶

2+性的PbCl2,使Pb2+浓度降低,故c(NO-3)/c(Pb)增加。

(2)由题所给图示可知当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Pb2+、Pb(OH)+和H

资料源自网络收集整理

+,而在pH=9时图中c[Pb(OH)+]迅速降低,而Pb(OH)2浓度增大,故发生的反应为Pb(OH)++OH-===Pb(OH)2。(3)分析比较表中所给数据可知Ca2+、Mn2+、Cl-的浓度都降低不到原浓度的1/2,而Fe3+却降低为原浓度的1/3,故对Fe3+的去除效果最好。(4)由所给平衡可知,要使脱铅效果好,铅应以Pb2+的形式存在,pH<7,而c(H+)增大时2EH(s)+Pb2+E2Pb(s)+2H+又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不宜过大,所以脱铅最适宜的pH为6~7。

答案:(1)> Pb2+与Cl-反应,生成微溶物PCl2,使Pb2+浓度减少

(2)Pb2+、Pb(OH)+、H+ Pb(OH)++OH-Pb(OH)2

(3)Fe3 (4)B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x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