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19 02: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五府山小学 姚君华

阅读教学,是教师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即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训练。它区别于听话,说话和作文教学之处,一是着重在“书面语言”。了解到阅读教学的特点,就便于进一步认识它的地位和作用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这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提出的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落实好阅读课堂的这个环节,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期待阅读的心理的研究。 在阅读课堂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拥有宽厚的期待心理。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卡壳”或“争议”时,就急于把自己在设计教学中预先设计的答案或从参考资料上截取的所谓“标准”全教给了学生,为学生“抖包袱”,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通病。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与课堂40分钟的挑战中,你“赢”了,但事实上你却在教学中完全丢失了小学生“主体认知”的认知规律,在你的整个

教学活动仍旧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完全没有从陈古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了“阅读期待”,首先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一种旨在促进学生自身智能提高的发展观,它需要我们利用好“期待”的契机,营造良性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过程,阅读期待则是一种没有答案的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完成“我思”的重要过程,因为不同的学生,脑瓜也不一样,已有的认知结构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效果就不会一样。语文阅读就是要允许学生“异”读,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体验。作为学生,只有在没有答案的阅读中,才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把心里想的、社会信息中获取的、课本中写的、教师提示的大胆的融合起来,创造性地寻求阅读的结果,在自己的习作中得以探索性地体现。 “阅读期待”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学会“将心比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就越可能理解学生,体贴关怀学生,使学生能在理解、宽容的教学气氛中认真解读、获取信息。我们知道,在将心比心发生的过程中,观念自我丧失的程度越大、作用对象的同一性越大,主体就越可能真切体验对象的感情与思想。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出现有差别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完全做到一丝不差的阅读,这样既缺乏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又戳伤了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尽可能在理解原意的基础

上,肯定甚至鼓励学生合理的“有差别的阅读”,是教学中将心比心的表现,只有在认真倾听,并乐意接受学生“有差别的阅读”,学生才会更好地把握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尝试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

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学生提出文中“捡了了半截油条”、“拣了最刻薄的话”的“捡”与“拣”有何不同?通过琢磨,使学生感悟到张丽认为小姑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小姑娘十分的不满。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应视为学生具有自我发展潜力的意向、体验自我和他人感情的敏感性。教师是可供学生合理利用的灵活的学习资源,是一位真诚善良的帮助者、一位潜能开发的促进者、一位为学生做出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咨询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情境的设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问题,鼓励学生辨别问题,澄清他们的感情;鼓励增强他们的“洞察能力”,支持他们对问题讨论的继续。课文《龟兔赛跑》的教学过程,我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见解:乌龟怎么能和白兔赛跑,这是不公平的;白兔怎么会在路上睡得那么死,要等乌龟爬到它才醒来,这不大可能;也许乌龟事先已经知道白兔半路上要睡一觉的,要不它再傻也不会跟白兔赛跑等等的问题。而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把课文所要揭示的“骄

傲要失败,能坚持到底就会胜利”这一道理硬灌给学生,而是尊重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 我多年教学经验认为,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期待”并不是教师的“一味放任”、“不置可否”,而应借鉴上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简化程序,提高实效,在期待中让学生不断地“修正”、“完善”、“提升”对课本的认识,对捕获的社会信息的认识,把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的“目的性阅读”和阅读课堂的探索性、创造性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的达到“投石击水”使之活的目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生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求异、求新。要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促使学生 努力寻求独特认识、感受。 文学界素来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赏析观。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曾听过的一位老师上的《跳水》一课,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赞赏船长机智、果断的精神,但学生却能既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敢值得学习,又能体会到小孩子不能太任性,开玩笑要有分寸,而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思维、情感活动,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