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4-03-04 00: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所谓数?W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且神经功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失调,在正常的教学环境、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在学习方面由于习惯不良、教学不当等原因,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有智力方面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的形成都是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一、学困生的成因

1.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因素。

与初中数学教材相比,高中教材难度大,知识点多,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等比较抽象的知识,与初中知识联系不大,尤其是其中很多概念定义的严格性和抽象性,学生一时还难以适应,紧接着,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贯穿整个函数一章的难点,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又高,因此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就造成了他们连续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的积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度,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2.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是学困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分不清映射与函数的概念,不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立

体几何中二面角概念非常模糊,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的取值范围都很不清晰;二是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三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四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比如学习自觉性不强,被动学习,不重视基础,课前不自学,上课不专心,复习不及时等等。 3.教师的因素。

如今仍有些数学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就是对知识被动接受,不管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了学法指导,没有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数学学困生的产生,使得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因此,当务之急,转化学困生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呢?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关怀学困生的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与他们

进行深入沟通,从而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把注意力全心放在学习上。比如:每当学生成绩下降,或上课不专心听讲时,笔者就会及时与之沟通,了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由,好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问题。无论值班还是不值班,晚自习常来班级辅导,培养师生感情。

2.开展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将自己所教授的高一(6)和高一(12)每个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数学基础很差、底子薄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材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学生,即能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A层是成绩优异,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即能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坚持了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首先,向高一(6)和高一(12)两个班的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完成师生认识上的统一;其次,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

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了个别的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不至于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笔者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消除两极分化的目的,让C层学困生永远消失。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为此,数学学困生进行数学学习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激发自己潜在的学习需要,调动自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要想改变学困生,教师就必须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教师应耐心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拨;当他们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学困生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 总之,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只有与学困生深入交

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及时采取相应转化措施,才能让他们尽快脱掉数学学困生的“帽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