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

更新时间:2023-07-24 15: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戏剧《雷雨》一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

【摘要】《雷雨》是一部现实主义家庭悲剧。周朴园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历来评论家都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具有专横的统治心理,而且还十分虚伪,深谙假道德。我在了解作品以后,也很同意这一观点,但在谈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这一点上许多人却认为是假的,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鲁侍萍;感情;纠葛

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以其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饮誉文坛;话剧《雷雨》上演数十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国现当代话剧舞台乃至文坛的经典之作。《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感情历来是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而主要人物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 我认为这段感情是真的.

1周朴园爱当年的侍萍,他们是真心相爱,而且他爱侍萍爱得刻骨铭心 30年前,周朴园是一个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式青年。侍萍是周家的使女,漂亮聪慧柔顺,两颗年轻的心自然地碰出了爱情的火花。 周朴园第一个爱的人是侍萍,也就是说,周朴园和侍萍,一个少爷和一个老妈子的女儿的恋爱时间最起码是三年四年,不是偶然的一夜风流。两人定情相爱一年多生周萍,又过了一年生鲁大海。她与周朴园相爱正好是四凤现在的年龄,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她跟一个有钱的少爷相恋相爱,两个人同居了三年,生了两个孩子。我不相信这两个人之间是一个阶级压迫的关系,或者是什么少爷诱惑丫环的关系。他们不是偷偷摸摸地在恋爱,他们是在周家同居生育,是在周家生的孩子啊,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房间,侍萍被赶走以后,周朴园保持了侍萍当年的所有家具和所有摆设,连侍萍当年生孩子不敢吹风要关窗这个习惯都保存下来了。可以想象,侍萍在周朴园身边的时候,她受宠爱的程度。他此时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已经跨越了世俗的门第观念,等级制度的鸿沟,这时的周朴园对侍萍,完全是至情至性的全身心的感情投入。因此,我认为周朴园把侍萍赶走以前,他们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2侍萍读过书可能得于周朴园的相助

在《雷雨》中多次提到侍萍从前念过书。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有钱人家都不大愿意送女子读书,更何况侍萍是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女子,那么侍萍是如何获得这种权利的呢?这个帮助侍萍读书的人很可能是周朴园。我们暂且不管周朴园让侍萍念书的目的何在,一个出身上流社会的贵族少年,竟然主动帮助一个婢女读书,可见年轻时代的周朴园也有过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周朴园30年后仍怀念鲁侍萍

周朴园在发生了与侍萍的婚恋悲剧之后的30年中,一直生活在忏悔和孤独的阴影中。他回到家中,经常独自坐在客厅里放有侍萍照片的桌子前,凝视着侍萍的

照片,仿佛在像侍萍诉说着什么,忏悔着什么,回忆着什么,以此来驱赶心中的孤独,寂寞。他更把侍萍当作正式迎娶进门的周夫人那般的郑重对待,不需任何人冒犯她。

他从江苏无锡一再迁家,直至东北,却仍保持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侍萍年轻时候的照片,连位置也没有改变。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有很多人认为他是虚伪,是伪善,我却认为未必如此。试想一下:除了他无人知晓的往事,他又虚伪给谁看呢?他这样做又是为了遮谁的耳目呢?它可以假装在他的生命中根本没有过“始乱终弃”的污点,可以假装自己和完美,这样在别人的眼中更具有家长的威严。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确定已不在人世的旧情人留恋到这种的程度,能说是虚伪吗?并且他也没有虚伪的必要。一个“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扣了三百块钱”的人却在假装怀念,忏悔三十年年被逼死的一个女人,这可能吗?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周朴园对侍萍的真心。

三十年后周朴园还如此的怀念鲁侍萍,那只能说三十年前那个温柔美丽且善良贤慧的鲁侍萍使周朴园倾心。三十年后,在周朴园的诉说中,侍萍的影子还是如此清晰。如果说,她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下人,在周朴园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心中是不会占有一丝一毫位置的;靠发昧心财起家的资本家,难道会对一个无谓的女人愧疚到三十年仍念念不忘?很显然,鲁侍萍在周朴园的心中绝对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恰恰相反,是一个令他十分在乎的女人。他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愧疚都表明,曾经,侍萍给他带来过真正的幸福与快乐,而侍萍也是他真正爱过的女人。

3.鲁侍萍离开周朴园后周朴园的感情生活

事隔三十年,周朴园还对那段感情经历耿耿于怀。文中写道这样一些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周朴园一听说眼前这位下人三十年前曾在无锡,就立刻想到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并称侍萍为“梅家大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并且“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另外,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生日也记得清清楚楚。请大家看教材(新课程鲁人版——整理者注)第79页周朴园的那段话:“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这体现了什么呢?看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印象,“看她关好窗户,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一“奇怪”,恰恰说明周朴园对三十年前侍萍的细微动作如今记忆犹新。综上所述,我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诚的。周朴园“忽然不要”侍萍,不管他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自愿,因为周朴园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的,而他同侍萍相爱却是后来的事,他们曾经相爱正同他们后来分手一样是真实的,

在整出戏里,周朴园同繁漪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至于为什么?我们也不能胡乱发表议论,但周朴园与繁漪的婚姻不幸福却是肯定的。从这一点来说,周朴园在同鲁侍萍分手后的岁月里为寻找自己感情的寄托(即使这一点很自私),他也可能对侍萍产生怀念的感情。人,常常是不能克制自己的,尤其是一种情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亦如此。为了自己,他最后抛弃了侍萍,但对一一个曾经倾心相爱的女子起码的顾念和内疚之情总还是有的。后来他又听说侍萍抱着出生才三天的儿子投水自杀了,在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他相信或者说不如说希望侍萍是为自己而死的,因此,对于一个死人,一个为自己而死去的美丽的女子,他怀着那样一种永志不忘的追忆、顾念之情总还是有的,合情合理的。尽管这或许更应该称之为一种自我蒙蔽、自我陶醉,但

却总还是有的,不能说它从未有过。于是为了让自己常常能感受到侍萍在时的那样一种淡淡的温馨,屋里的家具都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而周朴园自己也要穿三十年前的旧衬衣和旧雨衣,而他最后的表白“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总是留着为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凉,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这样的言语,无可否认其中的虚假和夸大,但同样也无可否认其中的依恋和怀念,起码的情感还是存在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侍萍被感动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他后来又忽然翻脸、不认帐,“冷笑”、“(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要多少钱吧!”、“(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这一系列动作和表现 我们也不会感到吃惊,因为这也是我们早已料到的。相反的,如果周朴园知道面前这个“像貌老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女人”就是侍萍时,马上跪下来请求她留下,向她忏悔,向她倾诉思念之苦,表示他们一定要破镜重圆,更不能使人相信,让人接受,因为我们眼前的周朴园已不再是与侍萍相爱时的周朴园,三十年的生活磨练使他的一切都变了,他比从前更加清楚的意识到名誉、地位的重要,他要维护自己的面子,维护周公馆的“平静”,更不愿意在儿子的面前戳穿自己三十年来的谎言,使一切大白于天下,在一份过时的爱情与现实的名利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一点也只能说明他的资产阶级本质,而并不能否认他的情感。

3谁导致了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谁一定要把侍萍从当年周府赶出去的?

戏里只说周家要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我们假想,在那个旧时代,一个年轻的少爷跟一个丫环,或者一个老妈的女儿,生了两个孩子,有一段相爱的时间,是很正常的事,只有到要正式结婚的时候,才会出现问题,所以,当一个大家庭必须为自己的少爷正式地按照门第,按照封建婚姻惯例,娶一个有钱的人进来作为他正式的太太的时候,老妈子的女儿只能面临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做他的妾,还有就是她不忍做妾,或者不想做妾,一定想做太太,这样才会被人赶出去。如果侍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有钱人家少爷的妾,这个悲剧是不会发生的。当然,这个罪恶不一定由周朴园来承担。因为在周朴园的心目当中,侍萍早就是他的大太太了。真正掌握这个命运的也不是周朴园。 因此得出两个信息。第一,我们感到一个封建家庭的罪恶到底出在哪里?而在这个罪恶的过程当中,不仅侍萍是牺牲者,周朴园也是牺牲者。第二,只有一种可能,当侍萍不愿意把自己处于一个妾的地位,她才会被这个家庭赶出去,这个家庭不承认她,甚至也不承认她的儿子。那么,假如这个情况是成立的,我们就可以看到,侍萍的品行是非常高贵的。他们自己是相爱的,是因为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导致了这个家庭的破裂,所以周朴园心里是有深深的歉意,这种歉意结果害了他后来的两任妻子,他心里还是沉浸在侍萍的感情中。只有出于自己内心的爱情需要才会这样持之以恒地维护一种旧的生活习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这种巨大的伤痛,就没法理解周朴园,也没法了解这样一种心理。

正好那个时候鲁妈到了这个家。当周朴园看到鲁妈的时候,他脑子里就马上想起当年的情人,他当然认为自己的情人早已死去,不会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当年的侍萍,所以他就问她,“你贵姓”;“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三十年前,

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我想打听打听”。鲁妈早就知道他就是周朴园,鲁妈是非常希望他认出自己来,可是她也不敢立刻自报家门,还想试试周朴园是否真的念旧情。所以这两个人就开始打哑谜。这过程中,周朴园忽然发现跟这个佣人话说得太多了,赶快要把它收回来。实际上老头子要孤独,要一个人独自去怀旧,去回味自己的感情。如果真的是像我这样解释的,她以前是宁折不弯,抱了这样一种坚强的心情离开周家的,可是经过三十年,她对于周朴园本人没有什么恨,当她发现周朴园到现在还在想念她,她就忍不住了,故意要把自己的身份暴露出来了。周朴园就“徐徐立起”,颤着声:“哦,你,你,你是—”大家发现吗?这时的鲁妈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我当时读了这句话很感动,真是精彩啊!一个妇女已经相隔了三十年,人事沧桑,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老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太婆了,可是在她以前的情人面前,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已经老得连你也认不出来”,她心疼的是我已经那么苍老了,变得那么难看了,连你是我那么亲的人也认不出了,“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当年的侍萍一定是以漂亮吸引了周家大少爷的。所以当他从怀旧当中拔出来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是现实当中的鲁大海的妈妈,你不是当年的梅侍萍了。这句话从周朴园口中说出来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的,可是对鲁妈来说太残酷了,她受的伤害是极大的。所以,她马上变得非常悲愤,说:“命!不公正的命指使我来的。”这里就是一个受了三十年委屈的女人一下子把这个怨恨吐向自己的男人,这句话其实半是撒娇,半是生气。哦,我跟你说了真相,你却突然问我,是谁派我来的?马上想到自己的身份是鲁贵的妻子,而不是当年的周朴园的情人了,所以她马上就说,这是不公正的命。而这个命是谁造成?就是你们周家。所以,这内涵非常丰富。它既有现实的社会冲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两性感情丰富地交织在一起。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把周朴园和鲁妈的关系看成一种阶级对立,丫环受骗,少爷侮辱妇女等,这样的理解,我觉得是肤浅的、简单化的;如果简单地把他们说成是互相欺骗的,没有感情的等,我认为,也是不符合人性的发展。只有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丰富性,才看到人性的悲剧性。实际上就是这样,人性越丰富,感情越细腻,人物性格当中的悲剧性的因素往往就越多。马大哈一样的人遇到问题嘻嘻哈哈地就过去了。越是那种心灵丰富、感情敏感的人,他遭遇的悲剧性往往就越大。这样一些悲剧的性格,我觉得无论是周朴园,鲁妈,四凤,周萍,每个人身上都是这样。周朴园一方面是个负罪的人,但不能因此就抹杀了他对梅侍萍的爱情。这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人物。

的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n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