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眼泪》读后感10篇

更新时间:2023-12-12 11:03:01 阅读量: 读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10篇

《父亲的眼泪》是一本由(美)约翰·厄普代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一):虽短却悠长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从《摩洛哥》读起,一家人带着强烈的好奇来到自认为海边天堂的摩洛哥,接着遭遇失望,语言、人种、路上的艰难行进、海边的空旷,海滩上阿拉伯人的猥亵行为,使得此趟旅行变得讨厌而逃离。经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一家人来到了能够给他们提供民主国家享受的殿堂,啊,舒服放心了。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圈子生活是安逸的,有时难得的一次逃离却是值得铭记的,因为在安逸的生活中,亲情渐渐瓦解,各自成长离开家园,夫妻的漠然造成离婚,家园变得庞大而孤寂。在面对现实中,心中升起对摩洛哥之旅的怀念,怀念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一起面对苦难和困境时,家人团结,心是一直在一起的。老作家厄普代克的此短篇,有着无限的扩张潜力,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伦理型的。他的好多小说都像剧本,简易的内容却含着很深的哲理,虽然他在小说中未给予读者以经验、说教,却暗示了人生最值得珍重的东西,亲情、关爱家人。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二):生命中可以承受之情

《父亲的眼泪》是约翰?厄普代克晚年短篇小说合辑,以一种回忆的姿态来叙述往事,虽然笔调看似清淡,叙述如散文般娓娓道来,但是回忆却是很重,往事并不轻松。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这样深重的情感或许并不容易被理解。

本书中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亲情的话题展开,父母与儿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从年少时刻意的疏离,到年老时想要寻求的亲近,从母亲的溺爱到父亲的尊重,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在处理彼此感情上差异等等,都反应出一个社会的问题。

书中另一大主题是关于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婚姻以及婚外情,不同城市不同年代不同职业的美国人,都纠缠于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婚姻的忠诚度。在美国,离婚和再婚似乎是一个十分普遍在现象,所以即使离了婚的夫妻或者同父异母的孩子,彼此之间通常都能很融洽的相处。

我最喜欢的两个短篇《父亲的眼泪》和《幻影》,它们就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这些元素。而在故事的叙述上,厄普代克对生活细节观察入微,对人情世故洞察敏锐,在情感的处理上也比较含蓄。这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对于人生与世事的坦然和淡定。

人都是年纪越大越喜欢回忆,或许对于老人而言,真的是过往才是最重要的吧。只有被记住的人和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在回忆里发光的片段,才是生命中真正闪耀的东西。对于晚年的厄普代克来说,过往或许就是他创作最大的灵感和动力。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三):《父亲的眼泪》:记忆中的爱与恨

从书名很容易看出,这是一本以描写亲情为主的书,几乎都是以“记忆文学”的形式展开。美国文学大师厄普代克写这些文章时,大概在七十岁左右。大多数文章没有完整的结构,用散文化的笔调娓娓道来。

《父亲的眼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同样是在车站送行,衰老的父亲送十八岁的“我”去上大学,不经意间泪光闪烁。《父亲的眼泪》比《背影》更为复杂,生动地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的关系。父亲是一个失败的角色,在一所学校任教,怕惹麻烦。而“我”青春年少,渴望脱离家庭的束缚,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我”下车时见到了女朋友,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父亲——“我”的岳父。

岳父是一名著名的牧师,每年夏天都要去一座废弃的农庄住上一阵子。我们在宗教上存在矛盾,另外“我”也不喜欢牧师那种故作高雅、小心翼翼的生活方式。小说写到了岳父的眼泪:岳母去世后他老得很快,有一次“我”陪他去护理中心,他尿在裤子里了,呜呜地哭了起来。对生活品质有着较高要求的岳父,又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

文章篇幅短小,但因为是站在“记忆”的角度上来写,前因后果都写清楚了。父亲、母亲、岳父、岳母都已经去世,我和妻子生育了四个孩子,离婚了,又再娶。现在“我”也七十多岁了,每过几年参加一次同学会,聚会节目表背面那份去世同学的名单越来越长。当年那些父亲的学生,如今也坐上轮椅,得了老年痴呆。

“爱记忆中的人容易,难的是当他们出现在你身边、你面前时,你仍然爱他们。”在《父亲的眼泪》里写了很多人的记忆,大多与家庭破碎有关。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当年的幸福,确实令人唏嘘。

之前“短经典”收录的《两次暗杀之间》、《炽焰燃烧》、《星期天》等,这些小说集作为初学写作者的教材非常合适。但《父亲的眼泪》不行,它的写作方式、它所蕴含的情感,太复杂了,你,学不会。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四):厌恶生活

约翰?厄普代克是一个故意隐藏着犀利的作家。

自20世纪以来,戏剧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文体、表现方式所窃取,传统文学最通俗化的这一面,正因新闻、肥皂剧、政客、午夜广播等等渠道的过度浪费,让人审美疲劳。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离奇,它甚至已脱离了人物塑造而独存。

戏剧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技巧,它不仅要惊悚,还要按时惊悚,这让它反艺术的一面凸显了出来。

面对这样的现实,太多的作家目瞪口呆,但20世纪人类小说的缤纷多彩,也恰恰在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快节奏叙事的背后,不同作家采取了不同的因应之道,比如米兰?昆德拉会填入大量的哲学理论、心理分析,纳博科夫则絮絮叨叨地去说相声,马尔克斯善于写更复杂的故事,略萨则干脆把几本小说写成一本……

这是一个作家必须学会说废话的时代,关键看谁能把废话说得精彩。

从这个角度看,约翰?厄普代克非常反潮流,他居然加入了大量的静物描写。20世纪是人类与自然脱离的世纪,新一代读者已经读不懂什么叫自然风光了,人与人之间的背景差别正大大缩小——我们在差不多的学校渡过艰难岁月,在差不多的职场上荒废光阴,找个差不多的伴侣,按差不多的方式终老此生……

换言之,约翰?厄普代克太不讨巧,他的情节填充物显得滞涩、枯干、不形象、呆板,然而,这恰好是他所希望的效果,正是那些沉重的背景,给了读者一种难以忍受的慢节奏,这与他跳跃性极强的故事相配合时,就有了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原来,生活这样可恶。

没有谁能比约翰?厄普代克更善于描写平庸之恶了,年轻人老去了,偷情者世俗了,令人尊敬的长者们原来都是说谎者,而我们,被岁月刻下满身的伤痕之后,真的曾经得到过自己吗?

约翰?厄普代克用优雅的方式来表达厌倦,他不像凯利亚克那样喊叫,也不像库尔特?冯尼格那样玩世,他的下笔是华丽的,但你会读出他的险恶:他把生命、青春、爱与出轨,与物质的陈设、时光的剥蚀都放在一起陈述,他的心似乎已彻底的悲伤——我们真的有生命吗?我们是不是一群被幻觉操控的玩偶?

光阴,百代之过客。耐着性子读完约翰?厄普代克的这本书,你将读懂生命的底色:沧桑。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五):也许一切已是慢慢地错过,也许不必再说

开始看这本Updike的短篇。John Updike已经死去三年了,写这本集子的时候他已经老了。书页中满满的都是关于时间的焦虑和强烈的怀旧情绪,而跨越了漫长时间的故事们由于短篇的篇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正如《颐和园》中间的那段配着Don't Break My Heart音乐的时间飞速向前的画面,每次看到都想落泪。)从《摩洛哥》开始,这种强烈的沧桑感引发的忧愁就从来没有消减过。摩洛哥的故事简单,并不是十分动人,然而其后告诉我们的事情就令人直接无语凝咽了。“长大成人,离开家门,目睹父母离婚——全发生在那之后的十年间。”——Don't Break My Heart. 也许一切已是慢慢地错过,也许不必再说。这句歌词表达的东西跟书中的故事是如此类似。过去的时光都变成了回忆啊,落满灰尘的表面,模糊不清的字迹。

死亡是时间的终点,也是所有故事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者感受得到死亡的迫近,然而他没有经历过死亡。显然他并不明了对于这件事到底应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来迎接。当然,因为谁都没有经历过死亡,这个问题也成了人类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难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然而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解答。Updike很淳朴地表示着不解。

埃利扎纳,我们曾经是孩子,而现在却垂垂老矣,与死亡相毗邻而居,这种暴行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死亡的面前,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都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另外的最大感受就是,二十世纪真好啊。当人类还没有心浮气躁地开始盖今天这么高的楼房,疯狂地做一大堆没用的学术研究,在网上与从前的朋友随意地说着话,同时交际圈大得自己都管不过来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很认真。对待感情认真,过日子尤其认真,每一天都能记上好一阵子,而每次分离也许就意味着永别。木心的诗写的好啊,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可惜木心是对二十世纪嗤之以鼻的。他喜欢的是更久的从前。只是怀旧的人喜欢的恐怕并不是某段时间或某个时代,而是怀旧这件事情本身罢了。

如果今天的城市依然可以让人在炎热得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在摇摆的、没有空调的、人很少的公车上打哈欠,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可是有谁在乎呢?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六):厄普代克的告别挽歌

文Shirleysays

仔细读过厄普代克《村落》的人,很容易就会查觉他的老态。那是他晚年的一部长篇作品,创作该小说时他已经72岁,比小说主人公,年逾古稀的欧文还要老。但是,小说写得很精彩,是一部欧文倒序成长史和一张性爱地图的组合。

然而,在《父亲的眼泪》里,那个让兔子的荷尔蒙激情飞扬的厄普代克已暮暮垂老,完全没有了《村落》里那种插科打诨的欢快。全书的气氛被渲染得有点像这期《鲤》杂志的主题“变老”。厄普代克在76岁时离世,《父亲的眼泪》是在他身后出版的。共收集了18篇他曾发表在《纽约客》、《哈泼氏》和《大西洋月刊》上的短篇小说。

在最后一篇《杯满盈》的第一句是:“年近八十,我有时候隔得远一点看自己,像看一个认识但是不怎么熟悉的人。”老厄普代克是想至少要活到八十岁吗?命运的安排好像比预期提早了几年。这本书倒成了他的创作挽歌。细细地读,从书中可以捕捉到生活细节的影子,许多场景都似曾相识,爱旅行的夫妻、当教师的父亲和容易出轨的丈夫。小说的情节至始至终让读者沉浸在一种人性的孤独与悲凉里,尝尽老无所依与年少无知。就像在《自由》与《埃利扎纳漫步》里,那些年轻时想要的或是曾经得到的,等你老了,完全变得不是你期待的那么回事儿。连收获都引不起兴趣年纪,恐怕是人生迈进倒计时的起点,这一点,我想厄普代克在起笔时就早已心知肚明。

主打篇目《父亲的眼泪》倒不是我最喜欢的,或许是因为本篇编排得太靠后了,读了之前的篇目,我们早已熟悉厄普代克眼中的“老”所代表的孤独、无助、恐惧,甚至是对老的幻想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煽情的桥段已经被“老态”遮蔽了应有的光芒。但其中有一段文字却堪称全书的点晴之笔,我们都老了,甚至连父辈都体谅地去世,以便让我们可以去取代他们的位置。如果所有人都不死,这个世界也会老得不成样子,我们顺理成章地排在死亡的队列里。米兰.昆德拉说过,只活过一次,就和根本没活过一样,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这好像把厄普代克的追忆、反思都说得没了理由。

《多种宗教体验》和《德语课》倒是把厄普代克精英知识分子善于思考,拒绝人云亦云的一面表现得颇为人称道。911带给美国的催毁不仅仅是世贸中心的倒塌,轰然倒去的还有自由世界的版匾,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希望。“自由世界的甜食,软化了机械矫正过的牙齿。”,这句说得真智慧,有时上帝也救不了你,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崇拜上帝。

厄普代克的短篇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形式,立意与形式都散漫,你无法找到一个完整的中心。他一直在带着你游离,有时会跑到幻想之外去。《童年即景》对于小说来讲,更像散文。在短篇里,厄普代克的话太多了,该说的和不该说的,该他说的和不该他说的,他都说了,像个话痨。就像《返乡路》里的戴维,五十年后,他在家乡迷路了。厄普代克或许也迷失在短篇创作里,干嘛用短篇集作为他的告别挽歌?

已发北青报2012/06/05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七):温柔地反刍

这本小说集中共有18篇短篇小说,基本上都是采用回望的视角,大约是因为小说是厄普代克晚年所著。

毋庸置疑的,厄普代克是绝对的技术流。

他执意写着回忆,用老年的眼光审视年轻时候的境遇,无论是美好的,抑或是偷情,通奸这些在道德上面有瑕疵的事情都用温情的方式流露了出来,他描绘地世界图景并不完美,甚至有些残酷,悲怆,却分外真实,如同现实一般看似平凡,却有着汹涌的力量,看似静止,其中包含着强大的张力。

生活就是这样暗藏玄机。

《停电》中的埃文以为撇开了那些先进的科技,年轻的人群,想必那一场停电只不过是一个契机,他想要寻回年轻时的勇气,力量,虽然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他进了琳恩的家,修好了她家的报警器,和她聊天,走进她的卧室,当他以为能够将一些“即成事实”忘却的时候,电来了。他在那片灼烧着瞳孔的明亮中看见了绝望,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纵然用这样一种荒谬的行为不会找到年轻时候的知觉了。「事情本该如此,这就是事实。」结尾处埃文这样说。他看到了自己的荒唐,也看到了时光深处的招手,他明白了已经不可逆转地老去了。

《与埃利扎纳散步》用「我们有的是时间。」做了结尾,这实在是一句颇为伤感的情话。而他们再次见面已是50年后了,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年少是对于未来的美好的想象到如今只能够耸耸肩而已。

「我们曾经是孩子,而现在却垂垂老矣,与死亡毗邻而居,这种暴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谁能解答?这些在我们身上所要经历的化学反应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在书中有好几次写到了不同小说的主人公背井离乡般的去寻找“美国梦”,而几十年以后,几十年再和友人重聚的时候(他们大多还待在原来的地方,没有走远)。而他返乡,似曾相识的街景,却是物是人非,他沦为了外来人,局外人。原来他认为腐朽的生闷的城市,现在看来反而绽放出了新的生气。又比如像是一些歌曲《星尘》、《重新再来》这样的曲子在小说当中反复提及,可已看出作者的偏好与喜爱。这两种选择没有谁知道孰优孰劣,而对于晚年时期孤独的人来说,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大的区别,生命不过是这样一件殊出同归的事情。

当然外文书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译者,这本书中,译者的语言习惯是相当明显的,偏好用长句子,复杂句,但是繁缛的修饰文法削弱了中心词,使得读起来有些费劲,也有可能厄普代克就是喜欢这样“占领”读者,我没有读过“兔子系列”,也不知道他的风格习惯。

其实说起来,其中每一篇都是内敛而又有力的作品,可是由于是一个集子,每一篇中作家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太过于类似。就好像是平均主义一般,看的故事越多,就反而产生了更深的倦怠感,故事开始一个个落入了俗套(整本书有18个短篇呀),就只有看看他的文笔和结构了,这对于短篇小说集是致命的。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八):以家庭对抗出轨

小说集选择了眼泪这么一个忧伤的字眼,但却在大篇幅中描绘着出轨的快乐,迎接着一个个杯满溢的时刻。而这些不靠谱的出轨,却总被溶化在家庭的温情之中。

这个包括十八个小说的集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讨论着夫妻相处之道,但是不幸的是,它没有提供什么有益的建议,反而像最后一篇《杯满盈》中的那个八十高龄的老头回顾自己杯满盈的人生。那么,就从杯满盈说起。什么是杯满盈吗?从这篇小说来看,杯满盈的场景总是快乐的,甚至快乐到极致漏了出来又有了悲的成分,偷情的东窗事发,成功与暗恋的女孩子跳舞却没有进一步发展。这些事情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都标志着“盼望生命中下一刻的到来,盼望着一个又一个满溢时刻的到来”。有趣的是,从这点就能看出这个小说的主基调是乐观的,水虽然溢了出来,但不辜负自己曾经历过那些灿烂的日子。

对一个男人来说,赢得女性的青睐是其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时不时透露出的男性的骄傲色彩。这里的男性总在出轨,首先是旅行出轨,例如《蓝光》和《幻影》,有些是同学聚会使得旧情复燃,例如《与埃利扎纳漫步》,还有的是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停电》。当然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出轨,当然我说到的出轨是广义的,它不是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而且,这种精神上的杀伤力更大。为什么要出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通读下来,你会有种夫妻之间的貌合神离的意味。这种精神与肉体的不和谐导致了夫妻双方中的一人想要寻找更加契合之人的想法以及行为。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些出轨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所谓好的结果,就是为大众所接收的结婚这么一个完美形态。这大概也是作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一点,家庭。在《娇妻》中,妻子知道了丈夫的出轨,她没有大吵大闹,而是向丈夫坦白 了自己的病留住了丈夫。这无非就是说,比起年轻时执着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家庭的责任。

这也是小说集其他内容所涉及的。在首篇《摩洛哥》中,全篇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就来自这个家庭的不完整,而叙述人“我”在结尾忧伤地说“我觉得我们被永远印铸在了一起”。这么神来一笔反复在告诉我们,夫妻间的背叛与不忠在对家庭美好生活的回忆中变得也不那么尖锐了。所以,整个小说集的那种对家庭,对故土的怀恋之情,总是让人动容的。例如《父亲的眼泪》,穿插着写了父亲的去世,那种悲伤之情不亚于朱自清的《背影》。而在《童年即景》与《守护人》中,小说又以小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家里的状况,有喜有悲,但总带着对家庭生活的怀恋。

所以,当你厌倦夫妻生活的时候不妨看看这本书,出轨无非就那么多花样,当你也变成一个八十岁老人躺在床上回顾一生的时候,你会记得那些不靠谱的出轨,可是最令你怀念的还是家庭的温馨时光。这就是作者在其弥留之际想要告诉我们的。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九):背影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读来不太像邂逅,也许,我可以将之形容为一场追踪。

追踪什么呢?

一次旅行、一段感情、一份遗憾、一种成长、一个玩笑……诸此种种。一种日渐一日的孤独。属于回忆的衣角。

回忆并不限于篇幅。写作这些小说的时间是2000年到2009年,约翰·厄普代克正处于七十岁的古稀之年,摇动老人摇椅的,正是那些努力抓住的回忆。因此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作者追踪着他的“美国小镇、中产阶级”风格的文学世界,不急不缓地铺设一条通往无法忘怀的路径。当我在第一篇《摩洛哥》中疲惫于家庭旅行的平凡,却又在结尾处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心动。回忆,原来可以因“曾经”这样一个简单的词瞬间变得沉重。而在《与埃利扎纳漫步》中,回忆与现实调换了位置,成为梦想的初恋并没有从无疾而终中醒过来,只有时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离乡多年的戴维·科恩,则在《返乡路》中纠结于迷路和困惑,当地图也无法将他带往正确的方向,是五十多年前与母亲一起的回忆,告诉他现在他所在的位置。

回忆是一切,当我们老去。将这场追踪的代号取名为背影并非偶然,也并不仅仅因为背影与回忆相似的不可触及。行走在这些故事间,正是前方的背影使我们倍感孤独。而《父亲的眼泪》这篇的开头,更使我产生一种并不遥远的既视感:同样在火车站,同样是离乡返校,同样是二十上下的年纪,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约翰·厄普代克则说,“父亲握着我的手道别时,我惊呆了——几乎不知所措——他眼里分明闪烁着泪花”;而我,最先想起的却是曾经高大的父亲如何在他咄咄逼人的小女儿面前佝偻着身体。

“我觉得自己正在成长,他却觉得我越来越小。他一直深爱着我,我以前却没觉得。”这些话适用于所有年轻的孩子和正在老去的父亲,而我们也许都应当在二十岁时,尝试着艰难地学会珍惜。

“约翰·厄普代克是个大文体家,让读者愉悦是他的专长”,哈罗德·布鲁姆这样评价这位辞世不久的作家,“他写出的美丽句子,配得上任何赞誉。”约翰·厄普代克所擅长的婚外情与宗教的主题并不是我所钟爱的,但是《蓝光》中所展现的那种家人间不可避免的疏离,却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集《星期天》,看似遥远,却终将到来。而正是在这场最后的追踪中,当这本短篇集里的故事因遥远回忆模糊不清的轮廓而愈显精巧,透过两篇描写儿时情状的文章中儿童琐碎模糊的回忆,“他的眼泪让一切扭曲变形,像窗户玻璃上的泡泡”。

回忆。背影。年少时,戴维·科恩在与埃利扎纳的漫步的最后,紧张地说道,“我想听,我们有的是时间”,却未曾料到,多年以后,正是时间,把他们的情窦初开困在回忆里。

那么在最后的最后,再回头一次吧,向那些困在时间里的物事。在《父亲的眼泪》一文中,约翰·厄普代克这样写道:“爱记忆中的人容易,难的是当他们出现在你身边,你面前时,你仍然爱他们”。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十):回首寻觅生命中的满盈时刻

以短篇集《父亲的眼泪》观之,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时光刻度感是十分强烈的。于人生的暮年,他的中产阶级“兔子”不再奔跑,不再心生跳荡,而是脚步蹒跚,行走在静谧的庭院里,回首过往的历历往事,从小镇到城市,以及多变的郊区。虽未忘记昔时的男女私情及忠诚与背叛,但在苍老的双眸中,一切都淡了许多,无论是魅惑力或嫉妒、恩怨,放手即放手,唯余怅惘而已。厄普代克的写作如此应和着自然生命的消长律动,事实上,《父亲的眼泪》也是他去世当年出版的最后一部集子,于此中,他频频回首,敲开往日熟悉的门户,重访恒久钟爱的文学主题,以寻觅生命中曾经的满溢感,慰藉自己行至人生末端的敏感心灵。

厄普代克依然书写着美国中产阶级男女的通奸故事,但更多的是一种回溯的达观,并非荷尔蒙分泌过剩的桃色传奇。如《自由》,亨利去看望三十年未见的情人利拉,看着她的说话,她的动作,不期而至的心绪,什么都改变了,包括自己。他无奈地说,“我该回去了”,利拉条件反射地答,“你总是要回去——但是你现在自由了。”亨利出了门来,问自己,“自由是什么?我猜它从来都只是种心境。回头看看我们自己——也许我们一直都很自由。”其实我们作为旁观者,感觉他们何尝自由,或许仅仅是无可作为后的无奈宽解罢了。不过,这种宽解自当伪饰的自由好了,毕竟回首过往,许多事情都可以放下,无须再斤斤计较。

童年、学生时代、青年时期的往事,显然时时袭上厄普代克的心头,成为其创作故事的构成。《童年即景》中,年幼的托比和另一个孩子沃伦打架,托比的爸爸在旁边却置之不理,高个子、年轻的妈妈忽然出现,一把揪住沃伦的头发,扇了他两巴掌,“转过身,以同样惊人的准确度伸出手去,扇了爸爸一巴掌”。托比渐渐明白,有这样一位强悍的妈妈,“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普通平凡的男孩”。《与埃利扎纳漫步》,科恩回母校参加同学聚会,见到了埃利扎纳,回忆起几十年前和这个女孩的一次漫步,那个永恒的残留影像。《父亲的眼泪》,那闪烁的泪花勾连起“我”的第一次婚姻及与岳家、父母家的纠葛关系,情感与家庭,都是家务事,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缠绕的往事记忆存档。厄普代克的回首不乏热度与跳脱,但总体上是平和与宁静的,他并非刻意地浏览着人生路途中的若干往事,以淡然之笔写去,昔时的尖锐虽亦有闪现,但和顺的温润占据了主角,多为怅然之意。

如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厄普代克也在寻觅着生命中曾经的满溢感,他未脱离贯穿创作生涯的文学主题,但处理方式却已有了微妙的差异。如在停电时刻,两个本来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男女,忽然有了亲密接触的机缘与心绪,而于行将成事之时,灯光复明,出轨的列车转瞬间变得不再合乎时宜,于是,一切都结束了(这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张爱玲短篇《封锁》中的电车故事,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厄普代克于不动声色中,对自己稔熟于心的郊区故事做了调整,并非易弦更张,只是年岁与心境发生了变化而已。如角色所言,“年近八十,我有时候隔得稍远一点看自己,像看一个认识但不怎么熟悉的人”,我想,这似乎是厄普代克的夫子自道。对自己的审视自是内心流变的一种折射,何况有着时光流逝的漫漫距离。

当人不再年轻,无所顾忌的肆意情感悄然发生了改变。厄普代克隐身于虚构作品的角色之后,倾吐自己的由衷之言,他回顾曾经的“满盈时刻”,享受着生命中的微光闪耀,但却时时保持必要的疏离感,以免让诸多人与事“太过现实而失去魅力”。所有曾经的美好都漂浮在厄普代克眼前,他未必愿意割舍而去,但自然的规律却是任谁也无法抵抗的,他心知肚明。如同小孩子看着年迈的外公,“心里奇怪与死亡如此接近时他怎么还能这般理智和冷静”,不过当自己也到了这一时刻,所有的一切都顿然明晰。所以,我想厄普代克这最后的书写,取名“父亲的眼泪”自然不错,但若用“告别集”,或许有着更为妥帖的意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n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