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更新时间:2024-01-04 09: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1.了解在日常生活、生产中pH的应用。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

3.了解指示剂选择方法。4.掌握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概念

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

(1)实质:H+OH===H2O(均为强电解质,填离子方程式)。

(2)原理: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即c(H)·V酸=c(OH

)·V碱(均为强电解质)。 3.实验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知识,1.仪器及使用 酸式滴定管(如图a)??

(1)仪器?碱式滴定管(如图b)

??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

2.主要试剂 (1)待测液。 (2)标准液。

(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3.滴定操作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滴定

(3)终点判断(以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为例,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刚好使锥形瓶中的溶液褪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达到终点。读数并记录。

4.数据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0.1 mol/L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锥形瓶用NaOH溶液润洗两次。( )

(2)用已知浓度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择紫色石蕊试剂作指示剂。( ) (3)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

(4)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 (5)酸碱中和滴定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 (6)要准确量取25.00 mL盐酸溶液时,可以选用50 mL的量筒。( )

2

(7)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指示剂的颜色刚好发生明显变化,即为滴定终点。( ) (8)有一支50 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0”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溶液的体积是50 mL。( )

答案:(1)× (2)× (3)× (4)√ (5)× (6)× (7)× (8)× 2.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③①④ 答案:B

1.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1)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选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但不能选石蕊试液(遇酸、碱颜色变化不明显)。一般原则是酸滴定碱,选甲基橙;碱滴定酸,选酚酞。

(2)滴定终点的判断(以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为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2.滴定操作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因润洗后,瓶内壁会附着一定量的待测液而造成测量误差。

(2)滴定管在装液前一定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装入的溶液会被稀释,影响测量结果。

(3)滴定速率是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动。 (4)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线三者在同一水平线上。

(5)滴定管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5.00 mL是正确的,而不能读成25 mL。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 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③⑤①②④ D.②①③⑤④

B.洁净纸片上

3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C.酚酞

B.石蕊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

滴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待测溶液体积(mL) 10.00 10.00 标准酸体积(mL) 滴定前的刻度 0.40 4.10 滴定后的刻度 20.50 24.00 [解析] (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应选甲基橙、酚酞、甲基红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3)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且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4)平均标准酸体积V(HCl)=(20.50-0.40) mL+(24.00-4.10) mLc(HCl)·V(HCl)

=20.00 mL,然后根据c(NaOH)=,2V(NaOH)解得c(NaOH)=0.400 0 mol/L,w(NaOH)=97.56%。

[答案] (1)A (2)B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 0 97.56%

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应该选择哪种指示剂? 答案:CH3COOH为弱酸,NaOH为强碱,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选择和实验操作

1.(2017·青岛高二检测)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 A.50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B.10 mL移液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0.400 0 mol/L×0.5 L×40 g/mol

×100%=

8.2 g

解析:选C。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氧化腐蚀碱式滴

4

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2.两人用同一瓶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均正确,你的判断是( )

A.甲操作无错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

B.乙操作有错 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

解析:选D。锥形瓶不应用碱液润洗。甲用过的滴定管对乙来说已润洗过。

滴定曲线

3.(2017·南昌高二质检)向盛有10 mL NaOH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像中能体现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选C。滴加盐酸之前,稀NaOH溶液pH>7,则A和B不正确。体现溶液pH变化过程的图像不可能是一条直线,D不正确。

4.如图是常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a和b。

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1)曲线a是用_______滴定_______________;曲线b是用________滴定___________。 (2)P点的纵坐标为____。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mL。

解析:(1)曲线a的pH逐渐增大,应该是在酸溶液中加入了碱;曲线b的pH逐渐减小,应该是在碱溶液中加入了酸。

(2)P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纵坐标是7。

(3)由曲线a可知,未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盐酸的pH=1,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5

-1

-1

答案:(1)NaOH溶液 盐酸 盐酸 NaOH溶液 (2)7 (3)0.1 15.00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依据(一元酸、碱的中和滴定)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待测

c标准·V标准

,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V待测

标准

、V待测

均为定值,c待测

的大小取决于V标准的大小。

2.常见误差分析(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步骤 操作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取液 取碱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且取液结束后气泡消失 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又恢复原色 滴定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液滴溅出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 读数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

1.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直接盛装标准溶液

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盛未知浓度盐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仍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

解析:选C。 A项锥形瓶一定不要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使待测液的量偏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从而使所测定浓度偏大。B项冲洗干净的滴定管无论是盛装标准溶液,还是量取待测溶液,都必须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比原来溶液的

6

c(NaOH) 偏高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偏高

浓度偏小,影响结果。C项锥形瓶内有水不改变 n(H),故不产生误差。D项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中无气泡,结束实验时有气泡,会导致所读取的V(HCl)偏小,依据V(HCl)·c(HCl)=V(NaOH)·c(NaOH),所测的c(NaOH)偏小。

2.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碱溶液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

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

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 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解析:选B。根据c(B)=

c(A)·V(A)

判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减少,导致V(A)减少,

V(B)

测定值偏小;B项液体中充有气泡,导致V(A)增大,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测定值偏小;D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时,可把影响因素归结到标准液用量的大小上来判断。若标准液用量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若标准液用量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若不影响标准液用量,则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2)实验过程中读数不规范造成的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如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如图甲所示;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为正确读数)

用已知浓度的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时,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

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7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解析]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酸式滴定管的作用在本题中是移取待测酸溶液,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浓度偏小,测定结果偏低;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 D

若标准NaOH溶液在配制时,取用的NaOH固体中含有KOH杂质,利用此标准液滴定时的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案:因KOH的摩尔质量大于NaOH,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制的标准液中c(OH)偏小,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结果偏大。

对量器读数易错点的巧记

(1)量筒:量筒的小刻度在仪器的下方,因此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如图甲所示。

(2)滴定管:滴定管的0刻度在仪器的上方,因此仰视读数,视线将液面“下压”,读数偏大;俯视读数,视线将液面“上提”,读数偏小,如图乙所示。

(3)容量瓶:容量瓶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上的刻度线相平。若仰视定容,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俯视定容,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如图丙所示。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会引起误差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在锥形瓶中准确地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和滴入2~3滴指示剂后,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而加入了适量的蒸馏水

B.酸碱中和滴定时,使用经过蒸馏水洗净但未干燥的锥形瓶装待测液 C.酸碱中和滴定时,使用经过蒸馏水洗净但留有水珠的滴定管直接装标准液 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入了一滴指示剂

解析:选C。A中虽然加水稀释后待测液浓度明显变小了,但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未变,故滴定时所需标准液的体积是不会改变的;B中原理与A相同,只不过是稀释程度不同;C中向洗净后的滴定管中直接装入标准液,会使其浓度减小,则在滴定时耗用标准液的

8

体积就会增大,致使计算的数值偏高;D中虽然多加了一滴指示剂,但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为酸、碱的物质的量基本上没有改变。

2.(2017·黄冈高二质检)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的零点。( )

(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 ) (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润洗。( )

(4)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 ) (5)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 )

(6)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 ) (7)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 )

解析:(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 (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4)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高。

(5)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 (6)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猛,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

(7)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 答案:(1)D (2)C (3)B (4)A (5)B (6)A (7)A

重难易错提炼

1.由于酸、碱式滴定管构造不同,所盛装的溶液不同,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必须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2.滴定管的刻度精确至0.1 mL,读数时必须读至0.01 mL,如12.00 mL NaOH溶液。 3.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必须有颜色变化且保持半分钟不变,才能认定为达到滴定终点。 4.分析酸碱中和滴定误差时,关键是分析V标的变化。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凡是导致V标偏大的因素则导致c待测偏大;凡是导致V标偏小的因素则导致c待测偏小。

课后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 A.酚酞 C.锥形瓶

B.圆底烧瓶 D.碱式滴定管

解析:选B。在酸碱中和滴定中要用滴定管滴加试剂,待测溶液盛装在锥形瓶中,用指

9

示剂酚酞来判断滴定终点。因此不使用的仪器是圆底烧瓶。

2.如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 )

A.a mL B.(50-a) 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解析:选D。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面,50 mL的刻度在下面,但刻度线以下仍有一部分容积,因此液体体积一定是大于(50-a) mL。

3.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定时,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越小越好

B.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时,指示剂加入越多越好 C.滴定管在滴液前和滴液后均有气泡一定不会造成误差

D.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解析:选D。A项,标准液的浓度越小,要求待测液的体积越小,误差越大;B项,指示剂用量过多会增大误差;C项,滴定前后的气泡大小可能不同,会产生误差。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从下表中选出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A B C D 锥形瓶中溶液 碱 酸 碱 碱 滴定管中溶液 酸 碱 酸 酸 选用指示剂 石蕊 酚酞 甲基橙 酚酞 选用滴定管 甲 甲 甲 乙

解析:选C。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A错误;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B错误;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液,D错误。

5.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10

A.加入5 mL盐酸再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C.重新进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解析:选B。若NaOH过量,则返滴一滴待测盐酸,若红色消失,说明NaOH未过量,若红色不消失,则说明NaOH过量。

6.在25 ℃时,用0.125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

-1

A.13 C.10

B.12 D.11

解析:选A。由图示可知,在V(HCl)=20.00 mL时,pH=7,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由

c(HCl)·V(HCl)=c(NaOH)·V(NaOH),知

-1

c(NaOH)=

c(HCl)·V(HCl)

V(NaOH)

0.125 mol·L×20.00 mL-1-1

=0.100 mol·L,c(OH-)=0.100 mol·L,c(H+)=10-13 mol·L

25.00 mL

-1

,pH=13。

7.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

A.取干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立即装入标准盐酸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进行滴定 C.往盛有20.00 mL 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后进行滴定 D.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然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解析:选D。滴定管若干燥洁净,不必用水洗涤,故也不需要用标准液润洗,A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内存有少量蒸馏水,但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B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D会引起误差。

8.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 (1)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2)在锥形瓶中放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 (3)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11

(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 (7)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错误的是 ( ) A.(4)(6)(7) C.(3)(5)(7)

B.(1)(5)(6)(7) D.(1)(3)(5)(7)

解析:选D。操作(1)的锥形瓶只能用水洗;操作(3)中不能用石蕊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为它的显色效果不明显;操作(5)中滴定管必须用标准液润洗后才能注入标准液;操作(7)中两眼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9.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等填空:

(1)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

(3)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滴定结果____。 (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____。

(5)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作蒸馏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对测得的结果____。

导致导致

解析:(1)标准溶液被稀释――→V标准偏大―→c待测偏高。(2)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锥导致形瓶内溶质增多――→V标准

偏大―→c标准

待测

导致

偏高。(3)滴定管尖嘴有气泡――→V待测

标准

偏大―→c待测

导致

偏高。(4)滴定后俯视――→V变―→c待测不变。

偏小―→c偏低。(5)使用食盐水洗涤锥形瓶―→V标准

答案:(1)偏高 (2)偏高 (3)偏高 (4)偏低 (5)无影响

10.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5.00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2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m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读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变橙色为止,记下读数V2 mL。 请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滴定管中液面的高度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D的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

12

(4)某同学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溶液洗涤,使测得的溶液浓度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读取V2时俯视,则所测得的溶液浓度____。

(5)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

解析:(4)锥形瓶用烧碱溶液洗涤,碱液样品沾在锥形瓶内壁上,使锥形瓶中碱的物质的量增加,需耗用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增大,故使测出的烧碱溶液浓度偏高。读数时俯视,则V(H2SO4)偏小,使所测溶液浓度偏低。(5)中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c(NaOH)=2×

c(H2SO4)·V(H2SO4)c(V2-V1)

=2× mol/L。m g样品中NaOH的质量:

V(NaOH)25.00

m(NaOH)=40 g/mol×

2c(V2-V1)-3

mol/L×250×10 L=0.8c(V2-V1) g。样品中的NaOH质

25.00

0.8c(V2-V1) g80c(V2-V1)

量分数:w(NaOH)=×100%=%。

m gm答案:(1)C A D B E (2)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3)0刻度或0刻度以下 充满液体,无气泡 (4)偏高 偏低 80c(V2-V1)

(5)%

m[能力提升]

11.(2015·高考广东卷)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选B。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12.(2017·北京四中高二检测)如图是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10.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盐酸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

-1

13

A 0.120 0 B C D c(HCl)/mol·L-1 0.040 00 0.030 00 0.090 00 0.120 0 0.090 00 0.030 00 c(NaOH)/mol·L-1 0.040 00 解析:选D。由图像可知,30.00 mL NaOH溶液恰好中和10.00 mL盐酸,则3c(NaOH)=c(HCl),表中A、D组属此种情况,但A组中c(HCl)=0.120 0 mol·L,c(H)=0.120 0 mol·L,pH<1,不符合图像;D组中c(HCl)=0.090 00 mol·L,pH>1,加入20.00 mL

NaOH

-1

-1

-1

-1

后溶液的

-1

c(H

)=

0.090 00 mol·L×0.010 00 L-0.030 00 mol·L×0.020 00 L-2-1

=1×10 mol·L,

0.010 00 L+0.020 00 LpH=-lg(1×10)=2,正好符合题意。

13.用0.01 mol·L硫酸滴定0.01 mol·L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硫酸;②少加了1滴硫酸(设1滴为0.05 mL)。则①和②中c(H)之比是( )

A.5×10 C.50

3+

-1

-1

-2

B.10 D.10

4

0.01 mol/L×2×0.05 mL+

解析:选B。①多滴一滴硫酸时,溶液呈酸性,则c(H)==

100 mL1×10 mol/L;

②少滴一滴硫酸时,则NaOH剩余的物质的量为0.05 mL H2SO4所少中和的那部分,溶液0.01 mol/L×2×0.05 mL1×10-5+

呈碱性,c(OH)==1×10 mol/L,c(H)=-5 mol/L=

100 mL1×10

-14

-5

1×10 mol/L4

1×10 mol/L,所以①和②中c(H)之比为=10,故选B。 -9

1×10 mol/L

-9

-5

14.某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实验用品:0.1 mol·L HCl溶液、0.1 mol·L NaOH溶液、蒸馏水、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

甲、乙、丙三组同学锥形瓶中的溶液所取体积均为20.00 mL,且所用的试剂完全相同,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分别如图中a、b、c所示,其中乙和丙两组同学的操作存在着不足或失误。

-1

-1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pH计应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若将pH计放入 c(H)=0.000 1 mol·L的标准溶液中校准,则pH计的读数应为____。

(2)甲组同学滴定时选用的滴定管为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且润洗滴定管应选用实验用品中的________进行润洗。

(3)乙组同学操作上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丙组同学的曲线与甲组同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 A.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滴定使用的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前后对滴定管进行读数的视线分别如图所示

-1

解析:(1)pH=-lg c(H)=-lg 0.000 1 =4.00。

(2)由曲线a可知,当V=0时,pH<7,说明滴定前锥形瓶中液体呈酸性,故甲组同学的实验是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因此,甲组同学选择的滴定管是碱式滴定管,且滴定管应用0.1 mol·L的NaOH溶液润洗。

(3)由曲线b可知,乙组同学在滴定过程中,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过大。 (4)丙同学所用NaOH溶液体积偏多。原因可能是A、B两项,C项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使测得的NaOH溶液体积偏少。

答案:(1)4.00 (2)碱式 0.1 mol·L NaOH溶液 (3)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太大 (4)AB

15.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

(1)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量取10.00 mL 食用白醋,在____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的____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1

-1

-1

15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管上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0.00 15.95 2 20.00 15.00 3 20.00 15.05 4 20.00 14.95 -1

V(样品) V(NaOH)(消耗)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5)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 +15.05+14.95

mL=15.24 mL。

4

指出他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c(市售白醋)=____mol·L;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g·100 mL

-1

-1

解析:(1)根据量取食用白醋的体积10.00 mL,可知量取时需用酸式滴定管(或10 mL

移液管);稀释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定容时应用容量瓶。(2)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显碱性,与酚酞的变色范围8.2~10.0基本一致,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滴定管“0”刻度在上,且读数可精确到0.01 mL,故图中的液面读数为0.60 mL。(4)达到滴定终点,即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5)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较大,属异常值,应舍去;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V(NaOH)=15.00+15.05+14.950.100 0 mol·L×15.00×10 L

mL=15.00 mL,c(市售白醋)=×-3

320.00×10 L10=0.75 mol·L;1 L市售白醋中含m(CH3COOH)=0.75 mol·L×1 L×60 g·mol=45 g,故市售白醋总酸量=4.5 g·100 mL。

答案:(1)酸式滴定管(或10 mL移液管) 烧杯 容量瓶 (2)酚酞 (3)0.60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5)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较大,属异常值,

-1

-1

-1

-1

-1

-3

16

应舍去 0.75 4.5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tb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