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

更新时间:2023-08-18 01:57: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是自己整理的资料,是方富喜和方格主编的教材,欢迎下载使用。

7 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

第一节 情绪的发展

一、某些基本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情绪生活有生物进化的根源,婴儿生下来的头几周,就能从他们面部表情推测出他们已经具有所有的基本情绪。

(一) 快乐

新生儿,对合适的触摸、声音和动觉刺激作出微笑的反应。

2~3m,对成人注视作出自发的社会性微笑

3~4m,对非常兴奋的刺激大声发笑

6~8m,见到下班的爸爸、妈妈(对父母的趋近的高兴)

10~12m,对惊奇的事件发笑,如藏猫猫

(二) 恼怒和惧怕

新生儿,对不舒服的刺激作出恼怒的反应,如哭叫

4m开始,啼哭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刺激范围变大

惧怕情绪在第一年的下半年开始有所增加,如不敢玩发声玩具,认生,分离焦虑

二、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反应

头几个月,能跟抚育者面对面地模仿和匹配各种表情,

7~9m,情绪知觉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将面部表情作为整体模式加以识别,如区分积极表情和消极表情,从而作出不同反应。

1岁,开始能利用别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2岁,能够认识到情绪经验的主观性,即别人的情绪体验和自己不同

三、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2岁,出现更高等级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这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如内疚,如妒忌,如骄傲

四、情绪自我调节的开始

指利用一定的策略来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

头几个月,还不懂得情绪的自我调节

当学会爬行和行走,会主动远离不愉快的刺激

第二节 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在个体中发生的较迟的心理机能,是随着言语和随意运动的掌握而形成的。

一、意志活动的萌芽

(一) 随意动作的发生发展

(二) 言语调节机能的活动

自我言语调节作用

二、意志活动的发展

(一) 最初的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

2、3岁,第一反抗期

这一危机的解决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独立性给予更多的支持,并注意合理的知道,子女就能发展一种自主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积极的探索客观世界,否则则产生自卑感,不敢大胆尝试。

(二) 自我控制的出现

第二年上半年,能够认识抚育者的要求和愿望,能听从成人的简单吩咐。但是有时会不听话,成人要特别耐性,并给其尝试的机会。如果照顾是温暖、体贴的,要求是合理的,学步儿是

全是自己整理的资料,是方富喜和方格主编的教材,欢迎下载使用。

能遵从指导的。

良好的抚养方式能促进别人-外部的调节转变为自我-内部的调节。

延迟满足实验

抗拒诱惑的能力18-30个月稳定上升

三、意志的培养

第三节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气质的发展

气质是指在个体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在行为方式上以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表现出来的心理的动态特征。

气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情绪强度。

(一) 气质的测定

(二) 气质的分类

1. 容易型儿童 40%

– 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而不是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伴有积极情绪

2. 困难型儿童 10%

– 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反应,对新的事物和

人适应较慢

3. 迟缓型儿童 15%

– 不活跃,抑郁,面对陌生情境时表现出退缩,适应较慢

其他儿童不能归如以上任何一类,有独特的气质特征模式

(三) 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是非常稳定的。

儿童气质的改变取决于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度。

困难性儿童:

父母始终保持平和,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则,但也允许他们慢慢适应。这些儿童逐渐

就会不那么任性。

迟缓型儿童:

父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前进,不催促不责怪。不仅改进学习成绩,而且帮助

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四) 影响气质的因素

1、 遗传

全是自己整理的资料,是方富喜和方格主编的教材,欢迎下载使用。

来自双生子的研究

来自害羞儿童的研究:对新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1岁,新奇玩具

种族差异:中国婴儿比较安静

性别差异:男孩活动水平高,胆子大,女孩焦虑

2、 环境

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而是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去影响环境。

不同的气质特征及其人们对其做不同的反应。

文化差异:中国母亲喜欢用安静、沉静的方式抚慰婴儿,对啼哭敏感

美国母亲和孩子分开居住,经常用丰富生动的表情抚慰婴儿,对啼哭也不显得那么紧张

二、依恋及其发展

生命头两年形成的亲子依恋直接影响着儿童今后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父母-婴儿依恋:父母和婴儿的强烈情感联系

1、来自生物学的研究

婴猴在出生头两年如果被完全隔离,行为会变得极不正常。它再不象其他猴子一样玩耍或交配。它受到攻击时,或者缩成一团,或者逃走,不能自卫。而且这种行为的损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2、依恋的发展

依恋的发展规律

(1)前依恋阶段(0~6周)生下来就具有促进依恋发展的自发行为

(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对所有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

(3)依恋形成阶段( 6、7个月~18个月)

– 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婴儿在于某个特定个体分离时开始表现出

抗拒行为,对陌生人有些警觉。

– (4)多重依恋阶段(大约9~18个月)和其他人,如父亲、兄弟姐妹、祖父

母甚至某个固定的看护人也建立起依恋关系。到18个月时,很少有婴儿只

对一个人产生依恋,有的婴儿会有5个或更多的依恋对象。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18个月~2岁)分离焦虑减少,建立稳定的可预测的依恋

关系

依恋的个体差异

安全型依恋

抗拒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

依恋的个体差异

安全型依恋

65%

有母亲在时,这类婴儿会独自探索

母亲的离开会引起明显的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有温暖的回应。

抗拒型依恋

10%

紧紧地靠在母亲身边,很少有探索行为。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相当压抑,但是母亲返回时,他们的表现很矛盾:他们会接近

母亲,但是看上去还在生气

全是自己整理的资料,是方富喜和方格主编的教材,欢迎下载使用。

回避型依恋

20%

当他们同母亲分离时,很少表现出抑郁,甚至当母亲想主动引起他们的注意时,他

们仍然表现的很冷漠。

混乱型依恋

5%

在陌生情景中表现出极度压抑。似乎对于是接近还是回避照料者犹豫不决。

3、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抚养质量

4、依恋类型对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

安全型

人际关系满意度最高

能忽略同伴的缺点,接纳和支持同伴。

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

回避型

害怕亲密,怀疑他人

不相信会有长久的爱情

对恋爱的抵触心理较重

抗拒型

恋爱经历很多,但是难以得到长久的快乐

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让对方快乐

更可能爱上不喜欢他们的人

一点补充

依恋的研究表明,依恋类型并不像早期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固定不变

充满真情和信任的成人人际关系可能会为小时候建立起不安全依恋的人提供安全的

模式。

三、自我的发展

在生命的头两年,儿童已经认识到客体是独立于自身以外的存在,这意味着这一年龄的儿童发展着一种自己是与别人不同的一种存在的知识。最早的自我发展包括自我感得产生、自我识别、对自我的分类和自控能力的出现

全是自己整理的资料,是方富喜和方格主编的教材,欢迎下载使用。

(一) 自我的产生

生活经验的变化使婴儿获得了一种与他们的躯体功能有关的身体的自我意识感。 饥 饱 湿 寒

当婴儿作用于环境事物的时候,他注意到正是由于他的不同作用而产生出不同的结果,这会帮助他将自己和客体、他人区别开来,而产生一种“主体的自我”意识。 碰一下气球,气球动起来

哭一声,妈妈跑过来

(二) 早期自我的发展

1、 自我觉知

照镜子

9~24个月,15个月的儿童照镜子时,会用手擦自己的红鼻子

2岁,当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会面带微笑,看得更久,有的还会对着照片叫自己的名字

2、 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3、 对自我的分类

18~30个月,能够按年龄大小、性别和好坏等将别人和自己分类。

4、 自控能力的出现

(三) 促进早期自我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sr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