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2014-2018化学平衡大题

更新时间:2024-05-19 03:3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平衡大题

2018年

【2018?新课标Ⅰ】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 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 ,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x时,N2O4(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H1=-4.4kJ·mol-1 2NO2(g)=N2O4(g) △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O2(g)的△H=_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3× 的

(KPa·min-1),t=62min时,测得体系中

=2.9kPa,则此时

=________ kPa,V=________ 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X(35℃)________63.1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 ?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 kPa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N2O5?NO3+NO2 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 慢反应 第三步NO+NO3?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标号)。 A. ν(第一步的逆反应P>ν(第二步反应) B.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 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 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1)ClO2 (2)53.1;30.0;6.0×10-2;大于;温度升高,体积不变,总压强升高;NO2二聚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升高;13.4 (3)A,C

【解析】⑴氯气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化合价能升高的只有氯元素和氧元素,由于得到了N2O5 , 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在该反应中氯气作氧化剂,被氧化的是氧元素,则生成O2。⑵①运用盖斯定律,

△H= △H1-△H2= +53.1kJ/mol ②p(O2)=2.9kPa,根据反应2N2O5=4NO2+O2 , 则五氧化二氮减少的压强为2p(O2)=2×2.9kPa=5.8kPa,所以p(N2O5)=35.8-5.8=30.0kPa,v=2×103 ×p(N2O5) = 6.0×102 ④N2O5完全分解发生的反应:2N2O5(g) →4NO2(g) + O2(g)

1

N2O5此时分解压强的变化 35.8 71.6 17.9 生成的NO2建立平衡 2NO2(g)?N2O4(g) 此平衡压强的变化为 2y y 平衡时总压是63.1kPa,即63.1 = 71.6-2y + y + 17.9 求得y=26.4,所以NO2产生的压强为71.6-2×26.4 = 18.8kPa。

反应N2O4(g)?2NO2(g)的Kp= = = 13.4;⑶第一步反应比第二步反应快,因此A符合题意;

中间产物有NO、NO2 , B不符合题意;第二步反应慢,说明反应难进行,则有效碰撞少,C符合题意;第三步反应很快,说明活化能较低,D不符合题意。 【2018?卷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催化重整反应为: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

)。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________

。有利于提高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 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 。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

的转化

(2)反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75 活化能/ 催化剂X 催化剂Y 33 43 172 91 72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

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

A.K积、K消均增加 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

一定时,不同

顺序为________

(k为速率常数)。在

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则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

【答案】(1)247;A;

(2)劣于;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AD;pc(CO2) 、pb(CO2)、pa(CO2) 【解析】(1)由盖斯定律:

=2×(-111)-(-394)-(-75)=247kJ/mol;

>0为吸热反应,加热或高

温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系数和小于生成物的系数和,所以减压或低压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所以应选择A:高温高压

根据三段式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

CH4(g)+

CO2(g)

起始2 (mol) 转化0.5 (mol) 平衡1.5 (mol)

1 0.5 0.5

0 1 1

0 1 1

2CO(g)+ 2H2(g)

则平衡常数K=

;(2)①通过表格可看出催化剂Y的积碳反应的活化能答而消碳

3

反应的活化能小,即消碳反应需要的能量低二积碳反应需要的能量相对高,所以催化剂X劣于Y。由图可知消碳量一直是正值,说明消碳量要大于积碳量,即消碳速率增大的比积碳速率增大的快,两个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均有利于正向进行,故平衡常数K均变大,选AD。②由图可知三种状态下积碳的速率Va>Vb>Vc

而积碳速率=K·p(CH4)[p(CO2)]-0.5=

P(CH4)一定时,说明速率与p(CO2)成反比 即:p(CO2)越大速率越小

故:pc(CO2) >pb(CO2)>pa(CO2)

【2018?新课标Ⅲ】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 kJ·mol?1。

(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

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

?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 =________(保留1

位小数)。 【答案】(1)2SiHCl3+3H2O=(HSiO)2O+6HCl (2)114

(3)22%;0.02;及时移出产物;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增大压强;大于;1.3 【解析】由盖斯定律,△H=3ΔH1+ΔH2 , 计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

反应2SiHCl3=SiH2Cl2+SiCl4 △H= +48kJ/mol,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曲线对应的温度为343K,由图像可知,α = 22%

起始(mol/L) 转化(mol/L)

2SiHCl3= 1 0.22

SiH2Cl2+ 0 0.11

SiCl4 0 0.11

4

平衡(mol/L) 0.78 0.11 0.11

K = = 0.02

② 要提高SiHCl3的转化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移出生成物实现;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可以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 ③a的反应温度高于b,所以反应速率更快;

因为k正和k逆是常数,当达到化学平衡时,v正 = v逆 , 即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因此

=

起始 转化 平衡

2SiHCl3(g) ? 1 1×22% 0.78

SiH2Cl2(g) + 0 0.22 0.22

SiCl4(g) 0 0.22 0.22

因此 = =

a点 起始 转化 a点

=

2SiHCl3(g) ? 1 1×20% 0.8

= ×

SiH2Cl2(g) + 0 0.2 0.2

SiCl4(g) 0 0.2 0.2

a点 = = × = × = 1.3

【2018?天津卷】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2CO (g)+ 2H2(g)

C O(CO)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kJ·mol?1

C—H C=O H—H 413 745 436 1075 5

体积为2.5L,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c(H2S)==则K=

mol/L=0.036mol/L,c(COS)=c(H2O)=

=0.00285,

mol/L=0.156mol/L,c(CO2)

mol/L=0.004mol.L,

②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K升高到620K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0.02变为0.03,所以H2S的转化率增大,a2>a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0,③A.增大H2S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2S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2S反应,所以H2S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COS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H2S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N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2S转化率无影响,故D错误.

【2017新课标2卷】(14分)——易,传统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C4H8(g)+H2(g)△H1

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H2=﹣119kJ?mol﹣1 ③H2(g)+O2(g)=H2O(g)△H3 =﹣242kJ?mol﹣1

反应①的△H1为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

11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 ;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解析】(1)②C4H10(g)+O2(g)=C4H8(g)+H2O(g)△H2=﹣119kJ?mol﹣1 ③H2(g)+O2(g)=H2O(g)△H3=﹣242kJ?mol﹣1

②﹣③得C4H10(g)=C4H8(g)+H2(g)△H1=+123kJ?mol﹣1

由a图可知温度相同时,由0.1MPa变化到xMPa,丁烷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x的压强更小,x<0.1;

由于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增大,反应①正向进行时体积增大,减压时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增大,因此AD正确, 故答案为:+123;小于;AD;

(2)丁烷分解产生丁烯和氢气,一开始充入氢气是为活化催化剂,同时氢气作为反应①的产物,增大氢气的量会促使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减少平衡体系中的丁烯的含量,使丁烯的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

(3)590℃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

而温度超过590℃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①的丁烷也就相应减少,产率下降,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产生丁烯更多;590℃前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高温则有更多的丁烷裂解生成副产物导致产率降低.

【2017新课标3卷】 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

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 .

(3)已知:As(s)+H2(g)+2O2(g)=H3AsO4(s)△H1 H2(g)+O2(g)=H2O(l)△H2 2As(s)+O2(g)=As2O5(s)△H3

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 . (4)298K时,将20mL 3x mol?L﹣1 Na3AsO3、20mL 3x mol?L﹣1 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

12

反应:AsO33﹣(aq)+I2(aq)+2OH﹣?AsO43﹣(aq)+2I﹣(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

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 d.c(I﹣)=y mol?L﹣1

②tm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m时v逆 t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解析】解:(1)砷元素原子序数为33,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O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砷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5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并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加压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平衡右移,可提高生产效率; (3)已知:①As(s)+H2(g)+2O2(g)=H3AsO4(s)△H1 ②H2(g)+O2(g)=H2O(l)△H2 ③2As(s)+O2(g)=As2O5(s)△H3

则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3﹣③可得As2O5(s)+3H2O(l)=2H3AsO4(s)△H=2△H1﹣3△H2﹣△H3,

故答案为:2△H1﹣3△H2﹣△H3;

(4)①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都存在v(I﹣)=2v(AsO33

),故b错误;

13

c.c (AsO43﹣)/c (AsO33﹣)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c (AsO43﹣)=y mol?L﹣1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此时c(I﹣)=2y mol?L﹣1,所以c(I﹣)=y mol?L﹣1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②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m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v正 大于 v逆,故答案为:大于;

③tm时比tn时浓度更小,则逆反应速率更小,故答案为: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

④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的浓度为3xmol/L×

=xmol/L,同理I2的浓度为

x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产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产的c(I﹣)=2ymol/L,消耗的AsO33﹣、I2的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AsO33﹣)=(x﹣y)mol/L,c(I2)=(x﹣y)mol/L,溶液中c(OH﹣)=1mol/L,则K=

=

故答案为:.

【2017江苏卷】——难,新颖

(14分)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 施之一.

(1)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CO32﹣,其原因是 .

(2)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 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H2AsO4﹣+H+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 (p Ka1=﹣lg Ka1 ).

14

(3)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荷; pH>7.1时带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量)如图﹣3所示.

①在pH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其原因是 . 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是因为 . 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空气中的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

(2)①根据图知,碱性条件下H3AsO3的浓度减小、H2AsO3﹣浓度增大,说明碱和H3AsO3生成H2AsO3

,该反应为酸碱的中和反应;

,pH=2.2时c(H+)=10﹣2.2 mol/L,c(H3AsO3)=c(H2AsO3﹣);

②Ka1=

(3)①吸附剂X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越大;

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表面带正电,五价砷主要以H2AsO4﹣和HAsO42﹣阴离子存在,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而三价砷主要以H3AsO3分子存在;

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如果能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能有效的去除三价砷.

【解析】 (1)空气中的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NaOH是碱,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根离子,所以其原因是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故答案为: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2)①根据图知,碱性条件下H3AsO3的浓度减小、H2AsO3﹣浓度增大,说明碱和H3AsO3生成H2AsO3

,该反应为酸碱的中和反应,同时还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OH﹣+H3AsO3=H2AsO3﹣+H2O,

故答案为:OH﹣+H3AsO3=H2AsO3﹣+H2O; ②Ka1=

,pH=2.2时c(H+)=10﹣2.2 mol/L,c(H3AsO3)=c(H2AsO3﹣),p Ka1=

15

﹣lg Ka1=﹣lg故答案为:2.2;

=2.2,

(3)①吸附剂X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越大,在pH7~9之间,随pH升高H2AsO4﹣转变为HAsO42﹣,吸附剂X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导致在pH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

故答案为:在pH7~9之间,随pH升高H2AsO4﹣转变为HAsO42﹣,吸附剂X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

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表面带正电,五价砷主要以H2AsO4﹣和HAsO42﹣阴离子存在,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所以静电引力较大;而三价砷主要以H3AsO3分子存在,与吸附剂X表面产生的静电引力小,所以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

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如果能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能有效的去除三价砷,所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入氧化剂,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

故答案为:在pH4~7之间,吸附剂X表面带正电,五价砷主要以H2AsO4﹣和HAsO42﹣阴离子存在,静电引力较大;而三价砷主要以H3AsO3分子存在,与吸附剂X表面产生的静电引力小;加入氧化剂,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

【2017天津】.(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 H2S+Fe2(SO4)3═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 .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

16

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

(3)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 . Ⅱ.SO2的除去

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

Na2SO3溶液

(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H2O (l)═Ca(OH)2(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 . 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5)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溶液中的c(OH﹣)= 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 mol?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 .

【解析】 (1)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

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故答案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

(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需要的温度和溶液PH分别为:30℃、pH=2.0,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剂失去生理活性,

故答案为:30℃、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3)当

=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2O2~4H2O~8e﹣,电子守恒得到H2S变

化为+6价化合物,H2S~H2SO4~8e﹣,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H2SO4, 故答案为:H2SO4 ; (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过程②加入CaO,存在CaO(s)+H2O (l)═Ca(OH)2(s)?Ca2+(aq)+2OH

(aq),因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故答案为:2OH﹣+SO2=SO32﹣+H2O;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17

(5)NH3?H2O的Kb=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由Kb=

可知c(OH

)=

mol/L=6.0×10﹣3mol/L,

当c(OH﹣)降至1.0×10﹣7 mol?L﹣1时,c(H+)=1.0×10﹣7 mol?L﹣1,H2SO3的Ka2=6.2×10﹣8,由Ka2=

可知c(SO32﹣)/c(HSO3﹣)=

=0.62,

故答案为:6.0×10﹣3;0.62.

【2017北京】.(12分)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 .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 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验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 . 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

18

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15

NNO+ H2O.

【解析】 (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反应物为尿素和水,反应生成物为氨气和水,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故答案为:CO(NH2)2+H2O2NH3↑+CO2↑; 2NH3↑+CO2↑,

②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

7N2+12H2O,

7N2+12H2O; 故答案为:8NH3+6NO2③SO2在O2作用下与NH3、H2O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故答案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SO4=n(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反应中n(H2SO4)=v1×c1×10﹣3mol,n(NaOH)=v2×c2×10﹣3mol, 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 则n(NH3)=(2v1×c1×10﹣3﹣v2×c2×10﹣3)mol,

则m(CO(NH2)2)=×(2v1×c1×10﹣3﹣v2×c2×10﹣3)mol×60g/mol=(0.06v1c1﹣0.03v2c2 )g,

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故答案为:

=

(2)①由图示可知BaO和NOx反应生成Ba(NO3)2,Ba(NO3)2再还原为N2,则储存NOx的物质为BaO,故答案为:BaO;

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则1molBa(NO3)2生成氨气转移16mol电子,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8mol,则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

故答案为:8:1;

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由N元素守恒可知

19

15

NO与NH3应为1:1,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O+4NH3+3O2415NNO+6H2O,

故答案为:415NO+4NH3+3O2;4;6.

2016年

【2016新课标I卷】(15分)——易,传统

2??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Cr2O7(橙红色)、CrO24(黄色)等形式存4(绿色)

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随c(H?)(2)CrO2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4和Cr2O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2“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

?③温度升高,溶液中CrO2、“小于”或“等于”)。 4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______0(填“大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24生成转红色

沉淀,指示剂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

??1___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2(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4)等于__________mol?L。

2.0?10?12和2.0?10?10)。

2?(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生成灰蓝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最终溶液变绿色

??(2)①2CrO24?2H2?Cr2O7?H2O②增大;1.0?1014;③小于

(3)2.0?10?5;5.0?10?3

2???(4)Cr2O7?3HSO3?5H?===2Cr3??3SO24?4H2O 2??2?2?或:Cr2O7?8HSO3===2Cr3??3SO4?5SO3?4H2O

【解析】(1)类比Al3+与NaOH反应的性质,但需注意反应过程中伴有颜色变化。Cr3+为蓝紫色,滴加NaOH后

蓝紫色变浅同时产生灰蓝色沉淀Cr(OH)3,继续滴加,沉淀溶解,Cr(OH)3变为Cr(OH)?4,溶液最终变为绿色。

(2)①选修四26页的方程式,Na2CrO4在酸性条件会转化为Na2Cr2O7。②从图上可以看出,H+浓度

2??升高,Cr2O7浓度上升,说明反应向右进行的更多,CrO2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A点数据,列三段

式计算平衡常数:

?2CrO24?2H?2?Cr2O7?H2O

起1mol/L变?0.5mol/L平0.5mol/L0?0.25mol/L0.25mol/L

2-c(Cr2O7)0.25K???1014 2-2?22?72c(CrO4)c(H)0.5?(10)?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24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

(3)已知c(Cl?)?1.0?10-5mol/L,Ksp(Ag2CrO4)?2.0?10平衡可得:

c(Ag)?2?4??12,Ksp(AgCl)?2.0?10?10,当根据沉淀溶解

Ksp(AgCl)c(Cl?)2.0?10?10??2.0?10?5mol·L?1, ?51.0?102.0?10?12??5.0?10?3mol·L?1。 ?52(2.0?10)c(CrO)?Ksp(Ag2CrO4)c(Ag?)2?(4)NaHSO3盐溶液为酸性,因此配平时应在方程式左边添加H?或HSO3。

21

【2016新课标3】——中,半传统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

(1) NaClO2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含有SO2和NOx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mol·L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 c/(mol·L) ?1-3

?1

SO4 8.35×10 ?42?SO3 6.87×10 ?62?NO3 1.5×10 ?4?NO2 1.2×10 ?5?Cl 3.4×10 ?3?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

“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x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 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反应ClO2+2SO3===2SO4+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①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有点是_______。 ②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3(aq)+H2O(l) △H1 ClO(aq)+SO3(aq)=SO4(aq)+Cl(aq) △H2 CaSO4(s)=Ca(aq)+SO4(aq) △H3

则反应SO2+Ca(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H=

22

2+

---2+

2--2-2---2-?

2?

2?

?

【答案】(1)亚氯酸钠;(2)①2H2O+ClO2+2SO2=2SO4+Cl+4H;提高② 减小;?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3)①减小;?K=c(Cl)?c(SOc(ClO)?c(SO?22?22?42?-

2--

)

3)(4)①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ΔH=△H1+△H2-△H3。 【解析】(1) NaClO2的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

(2)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ClO2+2SO2=2SO4+Cl-+

+4H;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H2O+ClO2+2SO2=2SO4+Cl+4H、2H2O+3ClO2+4NO=4NO3+3Cl+4H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增大,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降低。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3)?从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图可知,反应温度越高,O2和NO的平衡分压负对数减小,这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减小。?根据反应方程式ClO(aq)+SO3(aq)=SO4(aq)+Cl(aq) 可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Cl

?22?c(ClO2)?c(SO3)-2-2---

2--

2-

?)?c(SO4)22?(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①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降低硫酸根离子浓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Ca(ClO)2效果好。 ②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3(aq)+H2O(l) △H1 ClO(aq)+SO3(aq)=SO4(aq)+Cl(aq) △H2 CaSO4(s)=Ca(aq)+SO4(aq) △H3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反应SO2+Ca(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H1+△H2-△H3。

23

2+

---2+

2--2-2---2-

【2016年浙江】 ——中,半新颖

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

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ΔH1= -53.7kJ·mol-1 I CO2(g)+H2(g)CO(g)+H2O(g) ΔH2 II

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

②H2O(l)=H2O(g)ΔH3=44.0kJ·mol-1 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ΔH的影响):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反应II的ΔH2= kJ·mol-1。 (2)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

A.使用催化剂Cat.1 B.使用催化剂Cat.2

C.降低反应温度 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

是 。

(4)在右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

(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 极,该电极反

应式是 。

24

【答案】(1)

c(CH3OH)?c(H2O)+41.2 (2)CD 3c(CO2)?c(H2);

(3)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Ⅰ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

性有影响。

(4)

(5)阴 ; CO2+6H++6e- =CH3OH+H2O

【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其平衡常数K为态水的汽化热(再相加),利用盖斯定律,即可得反应: CO2(g)+ H2(g)

。由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相减)和液

CO(g)+H2O(g)故ΔH2=-285.8+283.0+44.0=+41.2 kJ·mol

-1

(2)常见对平衡无影响,AB错误,CD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E措施是氢气的转化率升高而CO2的转化率降低,正确措施只有CD。

(3)因相同的催化剂温度不同其催化你了不同,不同的催化剂,即使相同的温度,催化你了也不相同。故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Ⅰ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性有影响。 (4)从表中数据分析,在催化剂Cat.2的作用下,甲醇的选择性更大,说明催化剂Cat.2对反应Ⅰ的催化效果更

好,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说明使用催化剂Cat.2的反应过程中活化能更低,故图为:

(5)二氧化碳变甲醇,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说明其在阴极反应,其电极反应为: CO2+6H+6e==CH3OH+H2O

25

+

-

【2016新课标Ⅱ】——中,传统

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1

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 ,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已知:N2H4+H?N2H5的K=8.7×10;Kw=1.0×10).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 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 .

+

+

7

﹣14

【答案】 (1) :

﹣7

;﹣2;(2) 2△H3﹣2△H2﹣△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4) 8.7×10,N2H6(HSO4)2;

(5) 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1;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解答】解:(1)肼的分子式为N2H4,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价

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

(2)氨气被次氯酸钠溶液氧化生成肼,次氯酸钠被还原生成氯化钠,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3)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③×2﹣②×2﹣①得到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2△H3﹣2△H2﹣△H1,根据反应④可知,联氨和N2O4反应放出大量热且产生大量气体,因此可作为火箭推进剂,(4)

﹣+

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平衡常数Kb=

+

=

2+

×

=K×Kw=8.7×10×1.0×10

7﹣14

=8.7×10,第

﹣7

二步电离方程式为N2H5+H2O?N2H6+OH,因此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为N2H6(HSO4)2,

(5)联胺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2价的N元素被氧化为N2,反应方程式为:

N2H4+4AgBr=4Ag↓+N2↑+4HBr,因此反应出现现象为: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由于肼的氧化产物是氮气,不会对锅炉造成腐蚀,而亚硫酸钠被氧化产物为硫酸钠,易生成硫酸盐沉淀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联胺被氧化失电子N2H4~N2﹣4e,O2~4e,N2H4~O2~4e,联胺和氧气摩尔质量都是32g/mol,则等质量联胺和氧气物质的量相同,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1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还原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26

【2016新课标Ⅱ】——难,半新颖

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

②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 (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 ,理由是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

﹣1

﹣1

为 .

【答案】 (1) 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低温、低压;催化剂; (2) 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C;

(3) 1:1;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1:7.5:1. 【解答】解:(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两个反应均放热量大,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大,因此热力学趋势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由图b可知,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刚开始进行,尚未达到平衡状态,460°C以前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所以低于460°C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高于460°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

A.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活性较高,若温度过高,活性降低,故A正确; B.平衡常数的大小不影响产率,故B错误;

C.根据题意,副产物有丙烯醛,副反应增多导致产率下降,故C正确; D.反应活化能的大小不影响平衡,故D错误; (3)根据图象可知,当

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

学反应C3H6(g)+NH3(g)+O2(g)=C3H3N(g)+3H2O(g),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佳状态,而空气中氧气约占20%,所以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1:7.5:1,

27

【2016天津】——中,传统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2)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 H2(g)+A(l)=B(l) ΔH1 O2(g)+B(l)=A(l)+H2O2(l) Δ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 O2(g)= H2O2(l)的ΔH____0(填“>”、“<”或“=”)。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正确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 (5)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

FeO42?+3H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镍电

MHx+2y(s) Δ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

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是_______。

③c( 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______。

28

-- 【答案】(1)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H2+2OH-2e=2H2O

(2)< (3)ac (4)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①阳极室 ②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 ③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或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

【解析】(1)与汽油相比,H2作为燃料的优点有: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等,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2)H2(g)+A(l)=B(l) ΔH1 ; O2(g)+B(l)=A(l)+H2O2(l) ΔH2

H2(g)+ O2(g)= H2O2(l)两反应△S<0,根据△G=△H-T△S,因为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因此△H均小于0,将?+?得:的ΔH=△H1+△H2<0,故答案为< (3)MHx(s)+yH2(g)

MHx+2y(s) ΔH<0,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a.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

--

量不变,压强不变,正确;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吸收y mol H2需要大于1 mol 的MHx,错误;c.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分析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正确;d.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放氢)<v(吸氢),错误;故选ac;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①根据题意镍电极有气泡产生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减少,

?

因此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阳极室,故答案为:阳极室;

[来源:gkstk.Com]

②氢气具有还原性,根据题意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故答案为: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

--③根据题意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在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在N点:c(OH)

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故答案为: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

-应慢(或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

-

29

【2016?上海】——难,新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

29.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g)+4H2(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v逆 平衡常数K 转化率α CH4(g)+2H2O(g)

30.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CO2]/mol·L-1 [H2]/mol·L-1 b n [CH4]/mol·L-1 c x [H2O]/mol·L-1 d y 平衡Ⅰ a 平衡Ⅱ m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31.碳酸:H2CO3,Ki1=4.3×10-7,Ki2=5.6×10-11 草酸:H2C2O4,Ki1=5.9×10-2,Ki2=6.4×10-5

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0.1 mol/L Na2C2O4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浓度广东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选填编号) a.[H+]>[HC2O4-]>[HCO3-]>[CO32-] b.[HCO3-]>[HC2O4-]>[C2O42-]>[CO32-] c.[H+]>[HC2O4-]>[C2O42-]>[CO32-] d.[H2CO3] >[HCO3-]>[HC2O4-]>[CO32-] 32.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H++ HCO3- H2CO3,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

中时,血液的pH变化不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答案】

(1)MnSO4(或Mn2+) (2)4.7×10-7 (3)299 (4)①

0.108?0.1080.7842

k正-3

K,1.95×10min-1

③A、E

【解析】(1)用水浸取后碘以I-存在,加了MnO2和H2SO4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被氧化成I2,MnO2做氧化剂,被还原成+2价的Mn2+还原产物。 (2)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 AgI肯定已经沉淀,此时溶液中c(Ag+)·c(Cl-)= KSP(AgCl),c(Ag+)·c(I-)= KSP(AgI),而c(Ag+)是相同的,所以

KSP(AgI)8.5×10-17c(I?)-7

=4.7×10。 ???-10c(Cl)KSP(AgCl)1.8×10(3)△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1+436+151)÷2=299kJ。

(4)①根据表格,两种投料建立化学平衡,一个从正反应建立平衡,一个从逆反应建立平衡,2HI(g) H2(g)+I2(g)是等气反应,x(HI)交叉点在0.784,所以在120min反应达到平衡。根据x(HI)=1(0min)和x(HI)=0.784(120min),可求出平衡时x(H2)= x(I2)=0.108。根据平衡常数定义,物质的量分数还需转换为浓度,设起始投有amolHI,容器体积为V,

a?0.108a?0.108?0.108?0.108VV则K== 2a?0.78420.784()Vx(H2)x(I2)2

② 由①可知,K=, v正=k正x(HI),v逆=k逆x(H2)x(I2), ,平衡时v正= v逆,

x2(HI)kk正x2(HI)k逆==正;40min时,v正=k正x2(HI)=0.852×0.0027=0.00195075≈1.95×10-3min-1,注意带单

x(H2)x(I2)K位。

③升高温度,2HI(g) H2(g)+I2(g),正反应吸热,平衡向右移动,正逆化学反应速率等倍增大(排除F、C),x(HI)减小,x(H2)增大(排除D、B)。

36

【2015天津理综化学】(14分)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

水比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 净水的原理是 。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 。

①若酸性FeCl2 废液中c(Fe)=2.0×10mol·L, c(Fe)=1.0×10mol·L, c(Cl)=5.3×10mol·L,则该溶液的PH约为 。

②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ClO3+ Fe+ = Cl+ Fe+ . (3)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H2O Fe(OH)+H2OFe(OH)+H2O

+2+

3+

-2+

3+

2+

-2

-1

3+

-3

-1

-2

-1

Fe(OH)+H

2++

K1 K2 K3

Fe(OH)2+HFe(OH)3+H

++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yH2O

3+

Fex(OH)y

(3x-y)+

+yH

+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 。

(4)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

[以Fe(mg·L)表示]的最佳范围约为 mg·L。

【答案】(1)Fe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2 Fe+Fe=3 Fe

(2)①2 ②1 6 6H 1 6 3H2O (3)K1>K2>K3 b d 调节溶液的pH (4)18~20

37

+

3+

3+

2+

-1

-1

【解析】(1)Fe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所以可起到净水的作用;钢铁设备中的

Fe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 Fe+Fe=3 Fe

(2)①根据电荷守恒,则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c(Cl) -2 c(Fe)-3 c(Fe)=1.0×10mol·L,所以pH=2; ②根据题意,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l元素的化

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而Fe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的系数为1,Fe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6,氯离子的系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6,水的系数是3;

(3)铁离子的水解分为三步,且水解程度逐渐减弱,所以水解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则K1>K2>K3;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所以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答案选bd;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可知,氢离子的浓度影响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生成,所以关键步骤是调节溶液的pH。

(4)由图像可知,聚合氯化铁的浓度在18~20 mg·L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污水的浑浊度减小。

38

-1

2+

2+

3+

-2

-1

3+

2+

3+

【2015浙江理综化学】(15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

化学键 键能/kJ·molˉ 1C-H 412 -1

C-C 348 C=C 612 H-H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

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

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

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 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 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 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 有利于CO2资源利用

n?2?2p或Kc?【答案】(15分)(1)124 (2) Kp? 22(1??)V1??(3) ① 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加入水蒸气起稀释,相当于起减压的效果

②600℃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转化率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还可能使催化剂失活,且能耗大 (4) ①②③④

39

【2014新课标Ⅱ26).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

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

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 ②列式计算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

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答案】(1)大于;0.0010;0.36

0.0162(2)①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②K2==1.3

0.020(3)逆反应;对于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以N2O4和NO2相互转化为反应考察化学平衡理论。涉及△H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

算,平衡移动分析。

(1)温度升高, 体系的颜色加深,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反应放热,△H﹤0; V(N2O4)=0.06mol/L/60S=0.001mol/L/S; N2O4

2NO2

起始:0.1mol/L 0 转化:0.06mol/L 0.12 mol/L 平衡:0.04 mol/L 0.12 mol/L

0.122?0.36; K=[NO2]/[N2O4]=

0.042

(2)①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T大于100℃; ②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 经10s

又达到平衡, 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0.02 mol/L, NO2的浓度为0.16 mol/L, 化学平衡常数为

2(0.16)K2??1.3;

0.02(3)压缩体积一半, 各物质的浓度均为 N2O4 0.04 mol/L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s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