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表格)

更新时间:2024-04-17 14: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备课教师 认识几分之一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总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会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材处理 一.引入 今天,教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和咱们一起上数学 课。 两个小朋友去秋游,看看他们为自己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几个?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几瓶?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1瓶。 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师:这个结果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新授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现在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学写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应该怎样写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指出下面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是几。 7.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三.练习 1.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利用电脑或实物投影集体完成。 3.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分数。 四.思维训练 说一说阴影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备课教师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2课时 总第 2 课时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同样大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教学目标 越少。 2.掌握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理解算理,掌握比较的方法。 理解算理,掌握比较的方法。 等大的圆纸片5张,等大的正方形纸片2张,水彩笔,投影仪。 教材处理 一.引入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次备课 ( ) ( ) ( ) 教 学 过 程 二.新授 1.教学第88页例2。 (1)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是小熊吃的蛋糕多一些,还是小兔吃的蛋糕多一些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两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当作蛋糕,分一分,比一比。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纸片呢? 生:只有两张纸同样大小时,才能知道是谁的多。 (2)在小组里折一折,比一比。 (3)小组交流。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折一折,比一比。 4.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完全一样的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三.练习 1.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利用实物投影讲评。 2.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小组讨论完成。 (2)全班交流。 3.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6、第7题。 四.思维训练 1.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 教后反思

课题 备课教师 认识几分之几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3课时 总第 3 课时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 2.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的分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1.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2.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的分数。 1.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2.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的分数。 一个正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实物投影仪。 教材处理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说一说你是怎样 想的。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2.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90页例3。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全体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你能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吗?和你的同学一起研究研究。 (4)全体汇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与前面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2.试一试。(教材第90页)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1.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指名回答,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四.思维训练 ( ) ( ) ( )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备课教师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4课时 总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含义。 2.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各两张,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材处理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 ) ( ) ( ) 2.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新授 1.出示教材第91页例4。 折完后比较一下大小。 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展示。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2.你还想比较哪两个分数的大小? (1)任选一组分数,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可以与同学共同研究完成。 (3)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张完全一样的纸,平均分的份数同样多,取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越大。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三.练习 1.教材第92页“想想做做”第4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2.教材第92页“想想做做”第5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思维训练 1.比较下面两个分数的大小。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板书设计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教后反思

课题 备课教师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5课时 总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材处理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在图中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二次备课 教师: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2.引入。 教 学 过 程 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加、减法。(教师板书) 二.新授 1.我们手中都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利用它探究上面的问题吗? (1)小组合作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教师巡视。合作探究之前,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汇报。 2.练习。 3.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该如何计算呢?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4.你知道小明比小红多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吗? (1)小组活动,涂一涂,算一算,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3)做一做第93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 6.通过这组练习,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学生:同分母分数相减,只把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三.练习

1.教材第94页“想想做做”第1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独立完成。 (3)集体讲评。 2.教材第94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评。 3.教材第94页“想想做做”第3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讲评。 4.教材第94页“想想做做”第4题。 (1)组织学生审题。 (2)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 (3)组织学生解答问题。 四.思维训练 改错。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 备课教师 多彩的“分数条” 单位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总第 1 课时 1.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整体“1”教学目标 可以分成相等的若干份。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一.复习导入 1. 二分之一写作( ) 指名两位同学回答第1、第2题。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大家来解决第3题。 教 学 过 程 二.新授 1.剪一剪、折一折。 师:同学们,请你把教材第111页的直条剪下来,再把4个彩色直条分别折一折,剪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些分数。 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巡视并指导。 二次备课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分母是几,“1”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师:打开教材第96页。照图中的样子做1个小正方体。 2.玩游戏 指导学生玩“抢1”游戏和“清0”游戏。 游戏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 师:通过游戏,你对分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r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