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廉政文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3-09-07 11: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坼iencesl'Mition)No.82(309

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I_--_●_●_●●●●●●●一II●-●___●-●●-●■■●●_●●-_-●_●_●____一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y

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廉政文化建设

李刚.姜汪维

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的成分,如修身明志、节俭养廉、选贤任能、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等。现代

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廉政文化.并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关键词:廉政建设;传统文化;廉政文化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8—0003-02

作者简介:李刚(1968一),男,河南周口人,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姜汪维(1982-),男,安徽太湖人。石河子大学讲师。收稿日期:2009-02-21

廉政文化是指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挖掘传统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继承和弘扬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奢侈浪费和贪图享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清官廉吏视廉洁如性命.“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追求“道之所在,死生以之”(《风宪忠告》载张养浩语)的官德价值。

3.选贤任能

对人才的渴望是每个廉洁之吏都具有的强烈愿望,只有贤能之士才能辅佐君王真正治理好国家。《贞规政要》称:“无治人,则良法美意,反以殃民;有治人,则弊习陋规,皆成善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的核心是从政道德和价值取向。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民谋利是其外在表现。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修身立德、从政治国的言论中.均有关于廉政的内容和要求.经后世不断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归纳起来。其内涵主要有如下几点:

1.修身明志

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外王”,就是服务社会、管理国家、平治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修齐治平”的说法,也是强调修身明志乃是个人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的前提。朱熹说:“仁心,爱人之心也。”(《孟子 离娄上》

政。”因此,要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韩非子 说难》),抛弃一切主观上的束缚,纯粹以对同家社会和人民有益

为标准选拔人才。在官吏的选拔上有严格的制度.在官职设置

上注意权利的分散与相互制约.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从严惩治在察举、科举等选官过程中的营私舞弊行为.在官吏任用方面实行回避制度及其他限制措施。防止官吏结党.等等。

另外,还强调清正廉洁、公正无私,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等。《管子》:“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即认为讲求公理.远方的人也会主动来亲近你;若出于私心,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会彼此产生怨恨。《史记 管子列传》载管仲语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更将礼义廉耻提列攸关国家命运的高度。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阂其时『日J和地域上的特殊性.拥有其独有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1.悠久的历史传承性

注)《论语 学而》载子日:“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雍

也》载程子日:“修己以安百姓。”《论语 八佾》载子日:“礼,与其奢也,宁俭。”《老子》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谓执政者不要有自己的私心.而应该以百姓的意愿为自身追求的目标。这些主张就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

2.节俭养廉

中国古代政治强调德治.在廉政方而首先是强调官员对自身的约束和道德修养,基本思想是主张生活节俭.所谓“静

为促进廉政建设,遏制贪污腐败.中国古代统治者建立了

严密的监察制度.并不断传承更新,贯穿整个封建王朝。据《周礼》记载,周代便设有专门的监察官,其职能是正吏位、掌纠禁、察官刑等。战国时期的一些诸侯国已经设立御使之职,掌监察之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行政法

以修身,俭以养德”。《从政遗规》卷上载何西畴语云:“惟俭足

以养廉.盖费广则用窘,然每怀不足,则所守必不固。”中国古代一些比较贤明的君主,都把节俭爱民作为一项国策来推行。唐太宗教诫太子:“君者俭以养性,静以养身。俭则民不劳.静则下不扰。民劳怨则起,下扰则政乖。”(《帝范 诫盈篇》)《臣轨》有言:“清净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智者不为非其利,廉者不求非其有。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财不如

规——《秦律》,成立了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府。汉代设侍御史、

主簿、御史属、丞相少史、御史中丞从事等,在财政监察方面有具体分工,而地方监察由司隶校尉、刺史和督邮负责。唐代御史机构所属有台、殿、察三院,各司其职。言谏监察系统也进一步发展.有专门的青谏机关,加强了宰相问的相互制约和对皇帝决策的参谋和监督。同时,地方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完备和崇

义多,高位不如德尊。”宋代真德秀《西山政训》认为官吏要廉

洁,犹如妇女要贞操一样,是做官的最基本要求:“士之不廉,犹女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动人,不足以自赎。”提倡节俭,反

重.摆脱了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羁绊.使中国封建监察体制

趋于合理和成熟。《唐律》中有所谓“六赃”.即“强盗、窃盗、受

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l临财物以及坐赃”。其中的“受财

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财物,但无枉法裁判行为。《唐律 职制篇》规定,即使不枉法,赃满30匹,也处仅次于死刑的加役流放。宋代立法更加详密而且严格,特别是加重了赃吏的刑事责任。清代赵翼(tt二史札记》称:“宋以忠厚开国,凡罪罚悉从轻减,独于治赃吏最严。”宋代还奖励赃官的告发者和廉吏的举荐者,相反,知情不报者也要受罚,案情重大者,要追究刑事责任。明王朝统治者则把“治世”的重点放在治吏上。《明史》载:“太祖开围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统治者一方面加强立法,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另一方面强化监察机构,完善考核制度。明代的监察机构体系包括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以及地方总督、巡抚和行省提刑按察司及其分司,各部门在独立行使行政监察职能的同时,分别独立行使各类刑事司法职能。清初政风务实,吏治清明,涌现出了以于成龙为代表的众多清官廉吏。清王朝在充分吸取历代监察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监察制度,延缓了王朝的衰亡。

2.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渗透性

文化一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则将起到巨大的渗透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充分发挥先进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和渗透作用。曾经热播的影视剧《铁

人事迹;中国文史出版社m版了《河北占代清官廉吏》书籍。历

史上勤俭廉政的忠义之士的精神值得今天继承和发扬,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对现代任人机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历代政令、奏疏中关于廉政的论述对于改革现代任人机制仍具有借鉴意义。《尚书》载,舜帝与大禹、皋陶议论政事.皋陶提出考察人的行为有“九德”.其中包括“简而廉”,即要求简易而方正。孔子认为“政在节财”(《史记 孔子世家》),主张“节用而爱人”(《论语 学而》)。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主张节用、节葬,“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墨子-节用上》)。苟子要求傲到“贪利者退,而廉洁者起”,即对于贪官坚决罢免.对于清官予以升迁。此类政见不胜枚举,虽已经过去几千年.但仍对当下的人才选拔、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探索建设现代廉政文化的新途径

(一)加强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面向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校园.是我党反腐倡廉1=作的一种创新。高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对于创新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培养具有清廉素质的人才,搞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上作。营造全社会崇廉耻贪的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的推

齿铜牙纪晓岚》、《神探狄仁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

就在很大程度上宣扬了传统廉政思想.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理念,它能

动作用。我们要以课题为纽带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探索.建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设高校廉政研究学术机构,加强廉政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二)通过网络加强宣传和监督

运用网络传播信息资讯的速度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去弘扬传统廉政文化.宣传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想、新内容.让人民群众充分领会到其中的含义.从而有效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与责任感,形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

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队伍因同~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人们自觉地团结在一起,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二、弘扬传统廉政文化的意义

l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古往今来.清官廉吏受到人们的崇敬与爱戴,他们不仅对当时的政治清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为匡正社会风气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范。如《史记》所载,大禹“敏给克勤”、“薄衣食”、“卑宫室”:齐国贤相晏子,“以节俭力行重於齐”,

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形势。网络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监督平台,官员财产公示可以在网七进行.群众对于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利用网络对贪污腐败问题进行检举和揭发.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检举人的身份。促进现代监察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汉书》所载,汉文帝主张节俭爱民,认

[1】朱熹.四书聿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为“廉吏.民之表也”。岳飞有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

死,天下太平矣”,后人争相传诵。宋代名臣包拯,“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日:‘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f4】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明代清官海瑞,任淳安知县时,

“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现在各地也注重宣传占代廉吏事迹.如晋和】博物馆曾举行“三晋廉吏展”,共展出从唐史、明史、清史等正史中摘录的ll位曾在山西地区为官的廉吏的感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廉政文化建设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刚, 姜汪维, Li Gang, Jiang ang-wei

李刚,Li Gang(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 姜汪维,Jiang ang-wei(石河子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EDITION)2009(8)1次

参考文献(7条)

1.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19832.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563.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19854.王溥 唐会要 19915.张廷玉 明史 1974

6.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017.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孟鸿 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溯源与当代价值——基于价值哲学的视角[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8(4)2. 马胜平.姜小平.徐延国 传统廉政文化视角下党的执政文化建设[期刊论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

3. 党家政 浅谈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期刊论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4)4. 覃剑 中国特色廉政文化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求实2005(z1)5. 励慧芳 弘扬、发展中华廉洁文化[期刊论文]-党政论坛2009(10)

6. 戴素芳.杨伟波.Dai Su-fang.Yang Wei-bo 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期刊论文]-道德与文明2007(3)7. 黄钊.Huang Zhao 弘扬儒家廉政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8)8. 朱水清 廉政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期刊论文]-党政论坛2008(6)

9. 刘玉仙.张士才.林玉英 弘扬传统廉正文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辩证关系[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10(11)10. 叶建华 贤文与做人之四日勤"三省"夜惕"四知"--做人要修养"慎独"[期刊论文]-化工管理2006(4)

引证文献(1条)

1.李美望 廉政文化旅游浅谈[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10(7)

本文链接:http://www.77cn.com.cn/Periodical_cqgygdzkxxxb200908002.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r9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