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社会心理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31 12: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第一章 概述
本章简介:作为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入门,本章主要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作了整体性介绍。内容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意义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打好基础。
第一节 对象、范围、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1.定义:参见书P89页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总结: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活动状态及变化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的学科。
所以:B=F(P,E)
2.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内隐) (外显)
3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内容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态;(2)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极高的社会交往现象;(3)表现为个体与群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
二.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目标,首先是科学地描述、解释和调节控制人的行为。其次,去研究社会心理以及引起这种心理的社会刺激源。
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个体完善自我认识;(2)学习社会心理学有助于个体广泛的社会实践。总之,通过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建立起观察理解人与社会的新角度、新方法,更准确细微地认识他人行为的意义,解释他人的行为动机,预测他人的行为方向,提高自身行为的针对性,总体上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两种。
(2)个案法。个案法是以单个的人或由若干个人形成的单位(例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其时间可以从古代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这阶段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心理学开始与社会学出现彼此接近的运动,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心理学。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
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从此之后,社会心理学获得了稳步的发展。
4.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况。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之前的初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左右的停滞和空白阶段,
第三阶段是1980年后到现在的新的起步和发展阶段。
第四节 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研究社会心理学有三种基本倾向,即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每一种基本倾向下面都包含着众多解释各种社会心理现象的理论。
一、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主要用于解释人际关系。理论是由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他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而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他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以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尽量缩小代价而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交换不仅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称许、荣誉或声望等非物质商品的交换。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是报酬、付出的是代价,精神利润就是报酬减去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社会互动无法进行下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在这种动机驱使下建立的。
社会交换理论是所有解释人际关系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①按照社会交换的观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发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②酬赏与成本:酬赏是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成本: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人际关系的成本可能很大,他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伴随着冲突与责难。③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个体会把自己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酬赏及付出的代价大概地记下来,并且特别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也就是,该人际关系对我们有利(酬赏超出成本)、或不利(成本超出酬赏)。④希鲍特认为有两种比较标准:绝对比较水平和相对比较水平。
公平交换 对酬赏与成本估算之后,人们往往按照公平交换的原则行事。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公平时,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公平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公平与否使用规则:①机会均等原则②各取所需原则③平等原则。
(二)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略讲)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 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 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 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 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 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 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 主义、交换理
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三)其他主要理论,如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理论,如标签理论、日常生活方法论等。
二.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 精神分析理论
1.意识论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英文是subconsciousness,又译为“下意识”)。
2.泛性论:人的一生的行为都带有性的色彩,受力必多性能的支配,并随力比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集中于身体某一区位的变动而出现口腔期、肛门期、性具期和生殖期,形成四个发展阶段。
3.人格论: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与生俱来,即先天本能和原始欲望;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对本我作缓冲和调节作用;超我是道德化了自我,即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以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
(二)社会学习理论;
1、联想
2、强化 强化是学习的钥匙。强化是指增加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的任何事件。如果你想教狗一个本领,比如让他坐起来,你就要在狗每次坐起来的时候给它一些食物,以强化它的正确反应。同样,你可以在一个孩子收件玩具的时候给予赞扬,经强化他保持整洁的行为。以上所说的是正强化,即一个反应发生之后出现的一个愉快的结果,或得到一个想得到的东西。负强化是指一个反应发生之后可以消除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与正强化相同,负强化也可以促进某个反应的再次发生,不同之处在于,正强化的结果是“获得愉快”,而负
强化的结果是“结束不愉快”。例如,当你头痛时,你吃了一片阿司匹林。如果你的头痛停止了,你吃阿司匹林的的行为就得到负强化,同样,我们可以教会大鼠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正强化),也可以教会大鼠按压杠杆以避免遭到电击。(负强化);无论用什么方式进行强化,按压杠杆的行为都会增加。这是因为大鼠按压杠杆的行为能达到某一理想状态,或是获得食物,或是消除疼痛。负强化和正强化经常结全在一起。例如,当你需要吃东西时,食品的美味可以强化你吃东西的行为(正强化),消除饥饿感也可以强化你吃东西的行为。(负强化)
注:许多人把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不对。负强化的作用是提高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而惩罚的作用是降低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假设你住在一个公寓里,邻居家的音响总是开的非常响,以至于可能损害你的听觉。你气得连续敲击墙壁,以示抗议。你敲过墙后,如果音响的声音突然降低了(负强化),你以后则可能经常敲击墙壁。但是,如果你敲墙后声音反而增大(惩罚),或者邻居因此而要打你(更大的惩罚),你以后则不大可能再去敲墙壁。
3.模仿 有研究表明,当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就会去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不去遵从“父母”的教诲。举一个例子:哥哥正在游戏,这时他弟弟过来捣乱,所以哥哥气急败坏地对着弟弟喊叫,把他推开。这一来又干扰了父亲看电视。父亲过来打了哥哥,并警告说:“你不许打人!这是给你的教训!”这个父亲不许儿子打人,同时自己又在打儿子!他的行为给孩子的信息是很明确的,这就是:“谁敢干扰我,我就打谁。”因此,由于模仿效应,如果下一次弟弟再来给哥哥捣乱,多半会挨打。
第二章 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第一节 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具体地说,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时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文化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和相应行为表现的过程。
理解这个概念时有几点要注意:
(1)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2)社会化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3)社会化是贯穿于人整个一生的连续过程。(4)社会化是社会与个人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参见P69页
三.社会化的条件
四.社会化的载体
五.社会化的外延
(一)政治社会化
(二)道德社会化
人的道德观是习得的,道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我们的价值观、信念及与责任感有关的思维能力都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两难问题,讲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听。
一个人的妻子得癌症快要死了,只有一种药也许能救她。这种药是一个药剂师发明的。以10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药剂师开价2000 美元,而这个人只能付得起1000 美元。他
请求药剂师便宜点卖,或者让他过后再付清欠款。药剂师不答应。这个人绝望了,于是闯进药店为妻子偷走了药。他应该这么做吗?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科尔伯格问每一个儿童:这个人应该怎么做?随后,他对儿童做出选择的理由进行了分类,区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这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定向。 行为由可能受到的惩罚来评价,无所谓好坏,强调对权力的服从。 例:“他不应该偷药,因为他可能被抓住,送进监狱”(逃避惩罚)
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行为是否正确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对他人需要的关心一般是出于 互惠的目的,而不是出于忠诚、感激或公正。
例:“他偷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他妻子可能在他出狱之前就死了。”(自身利益)
2、习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好的行为是使当时群体中的其他人感到愉快的行为,或者昌能受到表扬的行为,强调“好的表现”
例:他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其他人会把他当成一个小偷。他的妻子不会用偷来的东西救自己的命。”(避免别人说不好)
阶段4:权威定向。强调遵守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 例:尽管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不应该为了得到糨而触犯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妻子的情况并不能使盗窃变得合法。(守法的传统道德)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对法律和规范的支持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相互的协定。规范被认为是可以质疑的,是为了群体的利益和民主的意义而存在的。
例:他不应该去偷药。药剂师应该受到谴责,但还是应该保持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阶段6:个体原则的道德定向。以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指导行为,这些准则有着综合性、全面性和普遍性。公正、尊严和平等被赋予很高的价值。
例:他应该偷药,接着去自首。他也许会受到惩罚,但是他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值得。(由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1. 性别:
①基因性别,也称遗传性别,即通常认为的女性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是XY; ②生理性别,主要指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内外生殖器官,以及性激素和内分泌
状态;
③脑性别,是指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脑结构和功能特点;
④认识(心理)性别,指对自已性身份的认识,认识性别应与生理性别相一致;
⑤性取向性别,指自己对性对象性别的认识和心理定势;
⑥社会(行动)性别,指性角色和性行为的男女性别的差异。人类的性别有一个
发育的过程,基因性别、脑性别和生理性别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性激素环境,而
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及社会行为性别的发育除与前三种性别发育的生理基础密切 相关外,更与后天成长的环境和教育条件紧密相关。六种性别发育都与人的生
理和心理发育同步进行。研究证明,儿童的认识性别和性取向性别发育在4岁
前有,甚至早在2.4岁即已定势,4岁以后再想改变孩子的性别认识和性取向的
性别定势已经是十分困难或几乎不可能。
2.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行为模式。
除了阴阳人和生殖器官发育畸形者,正常孩子的性别谁都能分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男孩把自已看成是女孩,女孩又偏偏会认为自己是男孩,这种认错自我性身份的现象被称为性别同一性障碍;认得清自已的性别,而认错性取向性别者多为同性恋,少数为其它性对象识别障碍;既认错自已性别,又认错性对象的性别而恋同性者视为易性癖;而两者都是混沌不清者,则可能属双性恋
研究表明,儿童的正确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和行为性别的发育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两种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性别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育并成熟起来。可见以父母双性别为主体的家庭性别环境,和以父母关系和父母角色影响为主体的家庭性别影响力,是影响孩子性别认识和性取向性别定势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正是父母双性别和双性别影响力对孩子的性别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双性化教育。
在今日美国,“双性化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早至孩子的幼儿期便业已开始了。所谓的“双性化教育”,是屏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节 自我意识
一.定义
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 体重 形态)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主我和客我
我们常听人说:我认为我的个性是懦弱的” “我感到自己心里很难受” “我恨自己缺乏信心”等等.句子里开头的我,是句子的主语部分,就是主观的”我”,即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句子里的宾语是”我” “自己”等.” ,这是客观的”我”,即被主观的我觉察到的身心活动.
(二)而客观的我又包括:
1物质的我: 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自己的服装,家庭中的亲人,家庭环境等.例如自己健康的身体,美丽的仪表,家庭中的低级,兄弟姐妹等.
2社会的我 是指自己受到朋友们的认可,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的名誉,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加的社会群体中起到的作用.
3精神的我:是批示自己的智慧,能力,人格倾向等等的总和.如感觉知觉的经验,情绪情感体验,各种动机欲望等,都属精神的客我.
上述三种客观的自我,都受主观我的好或不好的认识,评价,然后产生自我体验,满意或都不满意自己,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我要求客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与赞赏.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我意识的性质:主动进取性或消极被动性
若个体对自己的前景持有乐观态度的看法,则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其情感更加坚韧,较少焦虑和消沉,更能获得成就.
而消极的自我意识,会使自我更加抑郁,以致对社会进一步作出消极的反应,接着导致更消极的情绪与否定的自我意识,如此循环反复. 习得性失助
案例1:心理学家对狗的实验. 消沉者或受压抑者变得很被动,是因为他们想信努力是无效
的.无助感的狗和消沉的人都 会放弃任何努力,被动地屈从,甚至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消沉的自我意识使人更加抑郁. (抑郁症)
案例2:精神病院对病人的区别对待
四. 自我意识的特征
个体的自我意识具有矛盾性.形象性及独特性的特征.
(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我与客我的矛盾
婴幼儿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是混沌一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便逐步分化为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两个方面.它们处在矛盾统一之中.
主我是以观察者的处分出现,客我是以被观察者的身份出现,,也就是说,自己即有观察自己的一面,又有作为被观察的一面.处于前者地位的自我,,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了一个”理想的我”的形象.处于后者地位的自我,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形象.个体自我意识中,若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发生了差距和矛盾,就会产生丰富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差距与矛盾,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大学生的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差距最大.成人平衡。
(二)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是从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期待与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而发展起来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为自我评价提供基础.一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指出:人与之间相互可以作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就像我们可以在镜子中看到 自己的面孔体态各服装一样,人们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他们与我们自己有关.
自我形象伴随着自我情绪体验.个体把自己的容貌.姿态.服装等作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在镜子中细细观察,总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美丑,如果符合标准就感到喜悦,否则就表现出不高兴的心情.同样,个体在想像 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方式,性格等,也会时面高兴,时而悲伤.例如,一个中学生在想像中以为班主任对他的印象很好或不好,从而会产生某种情绪体验,对自己满意或不满意
库利认为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
1.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
2.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像.
3关于自己对自己怀有某种感情__自尊或自卑
其中,第二个因素在实际生活中是有重要意义的,而第三个因素是由第二个因素决定的.由于想像到他人对于自己是夸奖或是贬低的,因而就发生了自尊或自卑的心理.
(三).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自我意识的态度慢慢地脱离了他人的评价,成为自律的东西而发挥作用.那时的个人由于形成了自我态度,因而渴望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地位.
甲乙不同的两个人,对于 甲,从外至内为运动自我,外貌自我,社交自我,学习自我,其中,学习自我对于他来说最为重要.而对于乙,从外至内为,学习自我,社交自我,外貌自我,运动自我,其中,运动自我对于他说最为重要.
五.自我价值感(自尊)
个体在关于自己价值的判断.评价基础上,形成对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即自尊.自卑等自我体验.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的特征;
(1)自我接受
(2)喜欢自己
(3)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 高自我价值感的人不一定就认为自己比他人更能干或更有用.他只是尊重自己.
自我价值感=成就
抱负
若个体的抱负水平很低,对自己的要求与期望很低,那么即使其成就水平不高,其自我价值感水平也不会太低. 这可以说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对于一些人几乎彻底摧毁了自我价值感,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无关 紧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抱负与期望差异悬殊. 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与不健康的人格
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即自卑,这是人格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们不会长久忍受它而必定寻求建立新的平衡的出路.生活中解决自卑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积极的办法和消极的方法.
讨论:什么原因导致自卑?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
一.自卑的形成机制
1. 不良的环境与教养导致自卑
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各种性格特质的形成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尤其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过分严厉而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
2.非理性思维导致自卑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因此忽视纵向比较、忽视人的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维特点。
在自卑者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于为比较中感知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
3.潜在的自负与自我中心导致自卑
自负与自卑是对孪生子,而它们的母亲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者用“应该”来强化自己的心理活动: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如果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所不能就会有失自尊;哪怕知道白己实际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承认;……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核心,就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
4.缺乏成功的经验导致自卑
成功的经验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挫折和失败的体验则是导致自卑感形成的首要原因。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需要、期望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但是新的目标总要以已有的目标实现为基础。譬如登山,登上了1000米的高度就要向2000米进发,如果1000米高度尚未达到,甚至几经挫折,那么这个人首先想到的高度就只能是1000米,或者还会低于1000米。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她)的需要和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若一个人几次努力都失败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难以自拨,形成自卑感。
5.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恶劣的生活境遇导致自卑
有的人因为生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生理残疾、身患疾病、身材矮小或肥胖等)而感到自卑,有的人因为心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智力较低、能力较差、性格古怪等)感到自卑,还有的人因为恶劣的生活境遇(如家庭不睦、经济困难、职业地位低下等)感到自卑。
二、自卑导致的后果
1.自卑导致各种身体症状
自卑者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功
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分泌随之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活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等,这些表现都是衰老的征兆。
2.自卑导致个性停滞不前
自卑不仅是个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反过来还会对个性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个自卑的人,对别人与外界的兴趣会减低,对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积极的反应;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研究问题,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倾向于自欺欺人,喜欢孤独,爱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于胡思乱想。
3.自卑导致宿命论和悲观论
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完全“符合事实”。这个负向的强化效应,使自卑者更加丧失信心,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垫底的命。进而推卸责任、逃避义务、规避风险、放弃努力。因而自卑者的最后归宿就是宿命论、悲观论。
4.自卑导致习得性失助
自卑者在自卑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我不行”的预期,于是就渐渐学会了不努力,因为他们认为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样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某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自卑者的 “习得性失助”。
5自卑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自卑的人,一方面感受着自己的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非常强烈,以致于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自卑、抑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常见、最典型的自卑情结经常可以从抑郁症患者中发现。
三.自卑的应对策略
1.学会包容,建立正性暗示
自卑者要承认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允许自己带着一点问题来学习生活,不急不躁,在学习中提高自我。对于比较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要首先考虑把它们包容进来,而不是为此感到焦虑与抵触。非但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对自己进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这点问题应当不在话下;心理健康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这样才能超越自卑,增强自信。躯体化的症状,不必太关注,因为你越是关注,它就越是顽固、越是严重。“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症状不理不睬,它带来的精神困扰就随之减轻了。而只有在不被症状所困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
地学习如何超越自卑情绪的纠缠。
2. 认清白已有局限性的事实,放弃完美主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什么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因此会经常有遗憾,不能如愿以偿。应当学会承认自己有时会无知、无助。只有想象中的自己可以是完美的,而我们却生活在现实中。在完
美主义的自我要求下,最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拚命地追求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就会变得易激惹,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而它又为自己的挫折感的加重提供了一个不良的人生哲学基础。而挫折感经常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剂。所以我们要愉快地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3.重视独特性的价值,建立个人风格
人应当以自己的独特性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感,而决不试图什么都比别
人好。自卑者不应嫉妒别人取得好成绩,也不为自己某些领域的落后而忧心忡忡。而应坚持自己的方向不后悔,坚持自己的价值不放弃。自尊心是由自己来维护的,
而不是靠他人的肯定、赞赏、恭维来维持的。自己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因为这一点,人也有十足的理由喜欢自己,热爱生活。并相信自己通过持续的努力会建立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臵。许多成功人士也不过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已。一个人自卑与自信,是可选择的,自卑与自信不过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而已。选择自卑便有理由自卑,选择自信便有理由自信。而一旦选择了,自卑者便拥有昏暗的恶性循环;而自信者则拥有光明的良性循环。
4.了解习得性失助以克服惰性,强化意志努力以求机能自主
习得性失助的自卑者,最大的困难在于改变自我时的巨大惰性。就象那只跳蚤不再去注意杯盖打开与否,自卑者也不去反思是不是形成自卑时的情境与现在已今非昔比,是不是可以再试一试,因为成功与绝望往往只差一步!因此,自卑者应当明白,也许开始时兴趣不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事情的深人、发展,说不定兴趣会提高,会从尝试中汲取力量,产生新的兴趣增长点,动机被有效地激发起来。——这就是“机能自主”。
第三章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的区别
前者着重于对人的知觉,而后者强调对物的知觉。的确,社会认知的许多理论是在认知的基本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但对人的认知毕竟不同于对物的认知。
1)人能有意识的影响环境,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力图控制环境,而物则没有有意识的因果动机。
2)人们的认知是相互的。个人自身在产生对他人的印象时,他人也会形成对认知者本人的印象。而物的认知则不存在这种相互性。
3)社会认知包含着自我认知,即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来认识自身。这是由社会认知的相互性决定的,因为被认知者也在判断认知者,从而向认知者提供关于认知者本人的信息。此外,因为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在作为“人”这一点上相似的,所以被 认知者也可以作为认知者判断自己的参照物。
4)人的个人
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社会认知还必须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例如: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作了相同的推断以后,就在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该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过去那样的行为方式。如果该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哭过,那么就可推断他在一定的情境中也会有哭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参见:课本P78页,图式
关于认知的选择性:人们都 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从自己已有的生活出发,对当前的社会刺激作出种种估计与猜测。如果估计该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灭奖励,有益于自己,
就会知对象。例如,人们从报刊介绍中知道某部影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均侍,于是设法争取 观看。如果估计该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惩罚,式对自己不利,则往往采取置之不理式逃避行为,不以该社会刺激为知觉对象。例如,有的小学生看到班主任来家访时,根据个人以往经验,估计是来向家长“告状”的,于是就逃之夭夭。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圾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与整饰
一.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初次印象、这种初次的印象在对人认知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它往往是以后交往的根据。也可能此后不交往。
二.印象形成
(一)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当个体与他人初次接触时,道德接触到的关于他人的信息,会给认知者留下强烈的印象,一旦这种印象形成,被认知者以后的具体表现就很难再改变认知者的判断。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第一印象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所谓的“先入为主”。“新官上任”之所以要点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就是要给下属留下深刻的、好的第一印象。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当然,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常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琼斯等人于1968年做了类似的实验。实验者请一组被试考察两个“学生”作业的情况。这两个“学生”是由实验者事先控制好的,要他们都答对其中的一半(15个题目)。一个学生被规定答对的题目大多在上半部分,另一个学生被 规定答对的题目大多在下半部分。“学生”作业完毕后,实验者要求被试对这两个学生做出评价:哪个更聪明些?实验结果是,多数被试都认为在解题开始时就能做对题目的学生比另一些学生更聪明。当试验者要求被试估计这两个学生各答对多少题目时,结果前学生被认为是答对了20.6个(平均数),后一个被 认为答对了12.5个(平均数),可见,首因效应严重影响着被试的认知情况。
近因效应:
最后的印象在某些情况下对人的社会认知会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近因效应。了就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表面上看来,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同时丰在是矛盾的,令人难以理解。事实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普遍的情况是,如果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地先后被人感知,人们总是对前一种印象较深,这就是首因效应。但如果 关于某人的第一种信息先被人感知 ,隔了一段时间后才了解到第二种信息,则近因效应会发生作用。此外,不同的认知对象了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是明显的,而在对熟人的认知中则近因效应作用更大。
(二) 光环效应
这是指认知者对一个人某一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当一个人对他的的印象较好时,就会认为他人的一切都很好;当对他人的印象较坏时,会主为他人一切都很坏。
(三) 投射效应
这是认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人进行认知的情况。是人们人们常说的推已及人。这种效应最容易在认知者具有某种相似的重要特征(如性别、背景等)的情况下发生。例如,过于自私的人会认为他人也是同样自私的,并以人性本恶为前提来对他人进行认知。
(四)刻板印象: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生活在同一条件下容易产生共同点,如果 人们的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文化水准等方面大致同,就会具有很多共同点。例如,我国的中年知识分子,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相似性,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责任感、刻苦、勤劳、俭朴等。社会上逐渐对中年知识分子 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导致一种刻板印象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刻板印象与职业、地区、性别、年龄等方面有关。也就是说,职业 、地区、履带国、年龄等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例如 ,了般人认为老人总是弱不禁风的,山东人总是直爽而能吃苦的,上海上大都是机灵的等等。
可以说,社会刻板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人们不仅对曾经接触过的人具有刻板印象,即使是从示见过面的人,也会根据间接的资料与信息产生刻板印象。例如 ,对不同国籍的的外国人,人们尽管未经直接认识交往,也会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 ,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黑人爱好音乐,无忧无虑,懒惰;日本人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
对他国国民的刻板印象多半来源于道听途说,不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交往与接触,往往包括了种族主义的偏见,不从各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的以是弊多利少。以湾大学生对美国人印象最好,其实这正是台湾当局长期宣传的结果。
三 印象整饰
(一)概念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年轻姑娘或小伙子在赴约会时,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潇洒些;一个平时不拘小节的人,去参加宴会时也会西装革履、面目一新;一对刚刚在家生了气的夫妇,有老同学来访,他们马上装得什么了没发生似的,热情地接待客人…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定义:人们在社交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以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印象整饰。
有关印象整饰,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戈夫曼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好像是一种戏剧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交往的情景不同,则节目了就不同。在不同的情境中,每个人都在极力让自己的言行适合于该情况,就像一个演员一样,以赢得别人的正面评价和认可。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穿着、言行的原因。这一理论被称为戏剧理论。人生就是一场戏剧,我们每个人都是剧中的一个角色,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上演着悲欢离合。
库利的符号互动理论则认为,人对抽象的认识能力是逐渐增长的,而随着这种能力的发展,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渐渐能够想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的评价。这样,人就开始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言行,以期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如果知道自己的言行会给人不好的印象,他将及时加以整饰。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越成熟,他整饰印象的能力就越强。
(二)作用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的交往能够顺畅维持下去。比如,我国早期的革命活动家、第一农会的创始人彭湃同志,在刚下农村去宣传发动群众的时候,尽管讲了许多透彻的道理,但工作总是开展不好。为什么呢,他不明白,后来有人提醒,他才知道自己每次去农民家都是西装革履,一副阔少爷打扮。于是他换上了农民服装,操着农民惯用的方言土语,经过一番努力,农民运动终于轰轰烈烈的发动起来了,他也成了农民最知心的朋友。可以说,印象整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之一。不懂得印象整饰的人常常予人以威胁感和无教养感。
也有一些人运用印象整饰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逢迎拍马,通过一定的言语、表情、动作等印象整饰手段来抬高他人的威望和尊严,以赢得好感,从而为自己谋私利。
另外,在有些应该坦白、诚实的场合过分地进行印象整饰,往往会有不好的效果,比如两个都在心里爱着对方的男孩、女孩,因为都怕说出来会有不好的效果,而故意不理对方或装得很冷淡,经人一种清高的印象,结果往往会错过良机,造成终生遗憾。
(三)印象整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一般都会进行印象整饰,以使自己的言论、行为和态度表现出稳定和一致性。由于人们在交往中力图保持一致,便出现了下面这种很有趣味的心理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
印象整饰的策略:参见 P80页
1. 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人的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因而个体往往
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是如此。
2. 隐藏自我。个体的真实自我了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于是隐藏真实自我,给自己
带上面具。
3. 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
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
4. 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
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
第三节 归 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 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
二.归因理论
(一)成就归因模型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 内因与外因
内因顾名思义即个人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动机、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包括个人的所有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 稳定与不稳定因素。
即原因是长期稳定的,还是变来变去的。如有些内在原因(能力)就是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的;而有些内在因素(如努力)则是可以通过人的意志而改变的;面有些外因,如运气,则是变来变去的,困难则是稳定的。
(3)可控制性:即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如不稳定的内因“努力”一般是可控的,而稳定的内因“能力”一般是不可控的,主要靠天赋。
(二)控制点理论
罗特提出:参见:P81页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的。这类人倾向于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占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处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占来源不同,因面他们对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了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了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如图,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如图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 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国外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内控程度越强,越易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活动水平越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自理能力、婚姻质量越强;越易使用相对性思维与操作来解决问题;越易参加体育锻炼、休闲活动、减肥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三)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又称协变分析模型,协变是指观察到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事件中所共同出现的东西。例如,某人每当冬天来临就会生病,这反映了一种高协变性。而如果他只在有些冬天才生病,那么对于他来说,生病和冬天来临这两件事协变程度就较低。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一结果的原因,就应考察结果与各种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协变性,而将结果归因与之协变性最高的原因。如果某人生病与冬天的来临之间协变性高,就可以推测,某人生病是因为气候的变化。
此理论认为: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特异性信息 即行动者对其它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出反应。若是,特异性就低。
B.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若是,一致性就高。
C.一贯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也发生。若是,一贯性就高。 表 利用三种信息进行归因判断的方式
对他人和自我的归因
我们的一人朋友参加应聘一个工作落选了,我们将怎样看待这个事?如果我们自己参加应聘这人工作并且同样落选了,我们又将如何看待这的事呢?以于上核定两件事,我们会怎样推断其原因呢?我们会把造成朋友和我们自己的落选的责任归之于什么呢?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把朋友的落选和自己的落选归之于同一原因。对他人的归因和对自我的归因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对于自己,人们总倾向于对有肯定性质的事件作内在归因,而对否定性的事件作外在归因;而对别人,刚好相反。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玩扑克的人如果赢了,则认为是由于自己玩牌技巧高超。而如果输了,就归于搭档牌技差或运气不好,很少会有人承认自己牌技臭或对手打牌水平高。
威尔逊等人做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被试是一些担心自己今后的学习是否会成功的大学新生。实验者告诉一部分被试,大学的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一般是越到后来,成绩会变得越发好。实验者还向新生播放 一部高年级学生談学习的录像片,老生们谈论自己的成绩随年级上升而戏剧性地改善。对于其他被试,实验者则不告知这些信息。结果,了解信息并看了录像的新生在后来的学习中,退学的人更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更高,并且到二年级时平均成绩也提高了。可见,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可能
的,那么在一年级时即使学习成绩差了不会被困难阻挠,他们会比没有得到这些信息的学生更有信心努力学习。
第四章 社会动机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人总是在追求,有很多不同的目标,有些是大目标,有些是小目标。我们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去追寻同一个目标,也可能由于同一个原因去追寻不同的目标。
动机是引起、推动人、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于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行为与动机是不可分
二.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所谓需要,是指人的生理工心理状态由于某种不中或过剩而失去了安定的不均衡状态,由此产生不快感而造成一种紧张状态,个人表现出追求安定以恢复平衡,这就是需要。例如,人人喜欢人际交往,不喜欢孤独,如果一人独处,失去思想交流的机会,那就是心理状态在交往方面的不足。但如果人们整天忙于与周围人交往,那就是情感交往过于频繁,心理状态在交往方面过剩了。不论是不足或过剩,都会产生不快感,造成孤独或烦恼的紧张心理,于是个人就会去追求交往左逃避人群,前者表现为寻找朋友,后者表现为寻找安静地方。
人的动机由需要激发。需要趋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变为动机。也可以说,动机是由需要转化来的。不过,人们有时候即使有了需要,也并未激发出动机。例如,人们处于一般饥饿状态下,需要吃东西,但看到食品很不卫生,又冷又硬,知道如果吃下去会生病,就不想吃这食品。由此可见,动机具有一定的对象。
三.动机的分类
参见书:P83页
补充: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1.内在动机 在求学时,人们的动机往往是不一样的。一些人之所以努力学习,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本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工作;也有一些人之所以努力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两种人在学习时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前者很关心什么专业比较热门,比较吃香,后者很关心什么样的知识比较有趣、比较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前者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学习活动以外的刺激的推动力,是一种外在动机,后则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内在动机。
2.外在动机是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的。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 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
3. 二者的关系:举例:小孩玩球。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耶基斯__多德森定律
第二节 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见书P84页)
一.亲合动机
(一)定义: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二)亲合起源于贪恋
(三)亲合的作用
(四) 影响亲合的因素
二.关于亲近行为的一些实验性研究
被试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些女大学生。实验者告诉她们实验是研究电击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被试被分为两组,实验者告诉第一组被试,电击绝不会造成后遗症,但会使人疼痛难忍;从而引起这一组被试的高恐惧状态;对第二组被试,电击一点儿也不觉得疼,最多有一点儿痒痒的感觉,从而引起她们的低恐惧状态。然后实验者托辞要准备实验仪器,让被试等10分钟,等待时间可以单独等待,也可以和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32个高恐惧组受试者中有20个要求和他人一起等待,而30个低恐惧组受试者中只有10个人表示想和他人一起等待。
实验证明了沙赫特的假设,即人的恐惧感越强,亲和需求也就越强,说明恐惧和亲和需求是有关系的。
这个结果还可以用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加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评价的倾向,当缺乏非社会性的客观的标准时,人人往往把自己的反应与别人的反应进行一番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反应是否适宜。这种社会比较的欲望会使人们相互亲近。比如刚才的实验中,高恐惧被试不知道自己的害怕是否恰当,因此需要和他人进行对比,而且这种对比一般会找与自己类似的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同病相怜”现象。那些高恐惧被试,一般去选择那些与自己同样命运的人为伴,如果惟一可以作伴的人一她的处境不同,她宁愿单独一具人等待。因此沙赫特说:“不幸的人不单希望有伴而已,她要的是同样不幸的同伴。”
恐惧与焦虑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恐惧与焦虑混为一谈,但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二者是有区别的。恐惧是由实际的威胁对象引起的忧虑反应,即实际焦虑。而焦虑是由非现实性的、捉摸不定的以及难以启齿的原因所引起的忧虑反应,即神经性焦虑。上述沙赫特的实验中就是恐惧。实验已说明,恐惧感越高,亲和需求就越强。那么焦虑感高的人是否也会产生较强的亲和需求呢?
为此萨尔诺夫与金巴尔多于1961年设计了一个实验。受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告诉,在实验中要穿婴儿的围兜,吸吮奶嘴。这些虽无恐惧,但却令人开怀尴尬,从而引起他们的高焦虑感。而另一组在要求在实验中吹口哨,引起他们的低焦虑感。结果发现,与恐惧感正好相反,高焦虑的被试与低焦虑的被试相比,更喜欢一个人独自等待。
实验说明,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换言之,当一个人预期他人会给他带来安慰时,他会与他亲近,如果预期他人的在场会使他很尴尬时,他宁愿一个人经历尴尬场面。
二.成就动机
莫瑞: 个体为完成困难的工作;为操弄、控制、或组织事物、人、或思想;为尽快独立地做好;为克服障碍而达到高的标准;为超载自己;为超越且胜过别人;以及为使得个人的才能透过成功的学习而增进自我尊重的一种欲望。
简单地说:成就需要是指个人想要尽快地且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 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1.他们往往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任务。对于太难或太容易的任务是昙 做的,如果任务太难则成功的把握不大,不必去冒险,即使取得成功也是靠运气。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总是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成功,而不愿碰运气,他们估计任务无法完成时,总是拒绝接受。如果任务太简单而人人都能做好,他们也不屑为之,因为这并不能满足其成就欲望。只有对那些既有难度而又有把握做好的任务,他们才十分乐意承担。这说明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们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动的成果。因这成就动机高的人,他们的抱负水平也高,而自己的抱负水平可以随着活动目标的实现或任务的完成与否自行调节。如果自己活动的成果达到自己预期的设想,就会进一步提出更高的抱负水平,尝试去做更为困难的工作。
3.他们常以旺盛的精力,采用新的方法性地完成任务。成就动机高的人不愿意墨守成规,,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很多人认为,个体在劳动保护事情上获得成功,就会反复做同样的事情。这条定律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是起作用的,而对于高成就 动机者来说,成功不一定会重复做同样的事,因为他们一心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由此可见,他们更有冒险性与创造性。
4.他们对自己做出的决定高度负责任。成就动机高的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接受任务的,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去实现目标。这说明他们具有责任心。
5.他们选择他人合作共事时,往往选那些有能力的人。由于成就动机强烈,一心要做出成绩,他们愿意与有能力的一起合作。再说,由于他们本身有很高的抱负水平,对于他人的要求也高,那些能力较差的人自然不被其看中,否则,就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说明他们在处理人事关系上也是精明的。
正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上述一系列良好特征,因此,他们是心理健康者,他们的生活内容丰富而充实,工作主支积极,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有进取心,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强,富有竞争意识,自信心强,敢于承担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并求做好。
人们的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赞许动机
个体的许多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即取悦于人。如果个体做的事能获得别的人好评和称赞,他会有满足感。这类动机称为社会赞许动机。参见书P86页
四.侵犯的动机
侵犯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意义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式心理上痛苦的的行为。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有一段时间,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动物园里展出了两只民办上最危险的动物,那是惟一能够灭绝其他动物和毁灭地球的动物!不知大家猜到没有?那是关在笼子里的两名大学生,他们代表的动物是“现代人”。
人具有的攻击行为是令人惊愕的。据估计,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125年间,共有5800万人被杀害,即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被杀。
1.本能论 弗洛伊德
罗伦茨
2.受挫论 如果你踩到狗尾巴上,它就要能咬你;如果你惹恼了某人,你就可能挨骂。受挫折总会导致攻击行为吗?
尽管两者的联系很密切,但挫折不一定产生攻击行为。例如,挫折会使人产生一些刻板反应,或处于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在没有受挫时也可能出现攻击行为,例如,有些球迷在自己所支持的球队取胜后开始打斗、扔瓶子,甚至破坏东西。
厌恶刺激 受挫参看心理学导论787页
社会学习理论
在无攻击行为的文化中成长的个体不会有攻击,而那些在有攻击性榜样和“英雄”的文化中成长的个体将学会攻击性的反应。以下是关于美国的一些统计数字:每54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约40%的人拥有枪;有70%的人同意“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打几次架很重要”的观点;有18%的人承认曾打过别人。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和成人到处可以看见攻击行为的榜样。毫无疑问,美国文化是一种攻击性的文化。
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有多大?
孩子们体会不出电视情节中的细微差别。一个孩子可能会简单的记住,当好人被别人找麻烦时,他们就把对方暴打一顿。电视上的英雄和坏蛋一样粗暴,而那些英雄常常因为使用了暴力而获得赞扬。
电视不但能把新的反社会行为教给观众,而且会对观众已有的危险冲动产生去抑制作用,使观众平时受到抑制的行动爆发出来。例如,很多电视节目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暴力是可接受的行为,能带来成功和声望。对一些人而言,得到这个信息后,他们就不再抑制自己想实施敌意行为的冲动了。
亲社会行为
吉诺维斯惨案
为什么当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不愿主动帮助别人?
设想一下:有两个人的车坏了,停在路边等待别人的帮助,一个在很少有人路过的路边,另一个在车来车往的高速公路边。谁会先得到帮助?
在高速路上,每分钟有几百辆汽车路过,一个人分担的责任就变得很微小,每个司机都想:别人会帮助他的。因此,最后没有人真的来帮忙。而在偏僻的路边,最先路过的人就会停车,原因很明显,因为下一辆车不知何时来,帮忙的责任就是你的。研究者提出,一般情况下,旁观者并不是冷淡式不关心,而是由于有他人在场,所以不愿采取行动。因此,在吉诺维斯被害案中,也许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去报警或提供帮助。
在向别人提供帮助之前,人的决策过程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必须注意到所发生的事件;第二,必须把这件事视为紧急事件;第三,决定自己必须负起责任;第四,必须选择行动方案。
注意:如果你在马路边昏倒了,将发生什么?有没有人停下来帮助你?人们是否认为你喝醉了?他们注意到你了吗?拉塔内和达利提出的假设是,如果人行道很拥挤,那么看到你的人会很少,但这不是因为人们挡住了彼此的视线,而是与一种在公共场合的社会规范有关,即不能盯着人看。
人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许多研究者发现,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处于困难中时,通常会导致唤起水平的提高。但是,只有当我们认为这样做值得时,这种被唤起的感觉才会刺激我们去帮助他人。如果人们认为得不偿失,比如代价太大,去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就会减低。除了一般性的唤起之外,有助人倾向的人还会感觉到一种共情唤起,即同情处于困境中的人,或能够体验到这些人的痛苦、害怕或苦闷。那些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和同情别人困境的人,更容易为他人提供帮助。
如果一个人在感到悲伤或苦恼时去帮助其他遇到困难的人,其目的是不是为了使自己感觉好些?
有的人帮助别人确实另有所图。然而,研究发现,共情作用能产生利他主义的动机,这时的助人行为完全是基于同情和感情。大多数人捐赠,助贫或参加慈善活动都 是由减少他人苦难的愿望驱动的。
如果需要帮助的人与自己的某些情况很相似,共情作用就更能激发出助人行为。事实上,感觉到自己与有困难者有联系可能是促成助人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当我们感到高兴、成功或幸运时,我们更能感到自己与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心情好时会更愿意提供帮助。总之,我们在这里要掌握一个概念叫做共情与助人关系。即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觉时,就会经历共情、同情和怜悯等情绪过程,而这些情绪的产生使我们更容易决定去帮助那个人。
学会自救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中需要帮助,而那些冷漠的旁观者可能不来救你,你该怎么办?根据前面提到的研究结果,你首先要采取行动,务必使自己受到人们的注意,因为如果人们没有注意到你,就不会意识到发生了紧急情况。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大叫“着火了”那样使人们更容易注意到你。有些人碰到抢劫和凶杀之类的事也许会躲开,但大多数人都会来看一看到底什么地方着火。你应该记住,不要只是尖叫,而是应该大声呼叫:“我受伤了,快叫警察!”“拦住那个人,他偷了我的钱包!”此时,你还可以指定某位旁观者帮助你,比如说:“那位先生,您快去叫警察!”“我受伤了,请您快去叫救护车!”这样,旁观的人们就能明确地承担起责任。
第五章 态度
每年都能读到关于世界未日的一些新闻报道。下面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个自称基奇太太的女人宣称,她不断收到来自一人什么星球的生命体的信息,外星人告诉她,他们发现地球的地壳构造存在问题,因此,北美洲将于12月21日沉入大海。不过,基奇太太和她的信徒们并不害怕,因为据说12月20日午夜有一个飞碟来救他们,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外星球去。
12月20日来临了,信徒们聚集到基奇太太的家中,许多人都是抱着热切的希望和虔诚的信念而来的,并已经为离开地球而舍弃了一切财产。
夜幕降临了,午夜过去了,地球仍然存在。我们猜,信徒们也许会感到痛苦、难堪和失望。
然而,那些信徒们非但没有悔悟,反而比以往更加坚信他们是正确的。因为,12月21日凌晨5点钟,基奇太太说她收到了一个新的信自息:正是这些信徒拯救了地球。
在12月20日以前,这些信徒们并不热衷于说服别人也相信地球未日的来临,而现在他们开始给报纸和广播电台打电话,说他们拯救了地球,让人们相信他们的功劳。
认知失调理论
第一单元 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是它的三个特点。
(一)态度的成份
1.认知成份
2. 情感成份
3. 行为倾向成份
A.B.C模式
关于态度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由某大学学生自治社团发起一项校园禁止吸烟运动。在运动推行之前先举办一项态度调查,借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禁止吸烟一事是否支持。假设调查结果发现有75%的人支持,有25%的人反对,然后由两派学生各推选代表举行座谈,让他们分别说出支持与反对禁止吸烟的理由。支持者的说法可能是:
(1)他知道吸烟是危害健康、浪费金钱、酿成火灾等的重要原因。(2)他自己不喜欢吸烟,也讨厌遭受别人二手烟的侵害。(3)所以他支持禁止吸烟运动。 反对禁止吸烟运动的说法可能是:(1)他认为吸烟是个人自由,而且吸烟利多害少;吸烟除利于交友外,还有提神醒脑之效。(2)他自己爱好吸烟,也喜欢与同好者分享吞云吐雾的快乐。(3)所以他反对禁止
正在阅读:
大康社会心理学教案08-3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目录01-30
童年是一首歌作文450字07-11
电动轻便摩托车 - 图文12-15
曾世荣访谈:阴宅风水实例04-06
《较量无声》02-18
女式服装类尺码对照表05-10
我最喜欢的蒲公英作文300字06-22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报告05-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大康
- 社会心理学
-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