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重点课题

更新时间:2023-11-14 19: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一:

重点研究课题

一、法人监管体系框架试点调研

年内,总行将选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展以法人为单位的监管试点,统一收集监管报表,建立以法人为单位的监管档案和风险评价体系,在科学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提示。与此相应,各分支机构对以上试点单位的监管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有必要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并及时总结。

二、以风险为本的国家反洗钱策略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于风险为本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等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如何在国家或政府层面贯彻落实风险为本方法却鲜有讨论。新的FATF四十条建议将风险为本反洗钱方法作为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反洗钱监管更应当遵循风险为本原则,以风险为本配置监管资源。从理论上初步研究和探索风险为本方法在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应用,对下一阶段反洗钱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探索现场走访与差别化监管制度

按照总行部署,今年条件成熟地区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试点开展现场走访工作,根据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开展差别化的监管措施。在探索过程中,各处应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研究改善办法,形成专题

调研报告。

四、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调研

今年,总行将在工商银行全系统和条件成熟的金融机构开展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工作,指导金融机构自主建立异常交易监测指标,取消企业间转账大额交易报告要求。各分支机构应当密切关注辖区内工商银行和其他经审定的试点机构在可疑交易报告方面的工作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与试点机构共同探讨,形成调研报告。 五、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做出有效洗钱风险评估,是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必要条件。由于各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种类、客户群体、管理水平、地域因素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亟需研究设计一整套符合行业特点、能够客观合理反映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价体系,有效评估和激励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

六、证券保险业洗钱风险及类型研究

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可疑交易报告数量较少,反洗钱整体有效性亟待提高。从监管银行业的经验来看,在梳理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指导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行业内所存在的洗钱风险点、主要洗钱类型及洗钱活动发展趋势,是提升金融从业人员反洗钱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议广泛收集国内证券保险业典型洗钱案例,结合我国证券保险业市场及监管现状,归纳出证券保险业洗钱活动的主要类型,研究分析证券保险

业洗钱风险,给予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 七、特定非金融领域反洗钱制度框架和管理思路

随着金融业反洗钱制度的逐步健全,洗钱犯罪活动必将逐步向特定非金融领域扩散,房地产、珠宝与贵金属、第三方支付等行业都面临着较大的洗钱风险。根据国际反洗钱标准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将逐步覆盖特定非金融领域。由于特定非金融领域在行业特点、业务类型、监管环境等方面都与金融业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直接套用现行监管方式,必须设计制定出一套符合特定非金融领域特点的反洗钱制度框架和管理思路。 八、支付行业洗钱风险评估及类型研究

非金融支付服务行业是首个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非金融行业,标志着我国反洗钱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业务类型、组织架构、交易特征等各个方面,非金融支付服务行业不但与金融行业存在显著差异,其内部也差别很大。因此,要在深入了解非金融支付行业的业务特点基础上,发现各类支付机构的洗钱风险薄弱环节,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尽快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对非金融支付服务行业开展有效的反洗钱监管。

九、网上银行业务洗钱风险评估

当前,网上银行业务已在各商业银行客户群中迅速普及,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柜台交易模式,对目前主要基于柜台交易的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具有非面对面、实时交易等特点,在客户身份识别、可疑资金监控与拦截、可疑交易识别等方面

难以实施有效的反洗钱监控。如何通过可行的技术、操作方式和监管手段来强化网上银行的反洗钱防线,是今后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有必要开展调查研究。 十、机构信用代码应用情况调研

机构信用代码是重要的金融基础信息,也是开展机构客户身份和可疑交易识别的重要手段,将为反洗钱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各分支机构反洗钱部门要配合征信部门推广信用代码,引导金融机构利用信用代码信息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在试点期间,各地反洗钱部门应充分开展信用代码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的组织与研究,并完成总结报告,深入分析试点工作的成效与问题,针对重要问题及时上报调研报告。 十一、税务犯罪与反洗钱研究

税务犯罪是洗钱活动主要的上游犯罪之一,目前国际反洗钱组织对于涉税洗钱犯罪高度关注,已成为其重要的洗钱类型研究题目。另一方面,国际税收透明调查也对涉税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内的反洗钱工作实际来看,大量洗钱案例均与涉税犯罪相关,给正常经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对洗钱相关的税务犯罪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反洗钱政策建议。 十二、反洗钱调查有效性及案件线索形成机制研究

反洗钱调查及案件线索形成方面经过多年摸索,已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途径,但在提高行政调查成效和案件线索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积极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手段、方法,有效提高行政调查工作效率。

十三、可疑交易线索移送新流程下的调查工作

可疑交易线索移送流程调整后,各分支机构在线索收集、调查、上报、移送或报案等方面的工作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新的工作框架下,如何做好调查工作、提高线索的案件转化率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并加强对洗钱案件的成因分析和情况通报,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

十四、国际反洗钱新标准:中国的挑战与应对

FATF于今年二月出台了新的反洗钱国际标准,在扩散融资、风险为本、反腐败、金融调查、金融情报中心建设、电汇等方面规定了新内容。新标准出台后,对我国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立法和监管措施需要对此做出应对,结合国际标准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国内反洗钱制度。同时,FATF明年会依据新标准对各国进行新一轮评估。为全面掌握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尽早准备有关后续工作,应组织做好新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分析及国内制度衔接研究,提出与我国反洗钱工作实践相适应的对策建议。 十五、涉恐资产冻结制度研究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去年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以此为基础,人民银行需抓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涉恐资产冻结的具体实施办法。为使此项制度既符合FATF等国际组织的要求,又与我国的反恐融资工作现状、恐怖主义活动威胁等相适应,应积极组织力量,参考借鉴国外制度经验,共同研究适合我国的涉恐资产冻结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q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