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立体几何(5)

更新时间:2024-05-03 21: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立体几何(5)

81. 有三个几何事实(a,b表示直线,?表示平面),① a∥b,② a∥?,③ b∥?.其中,a,b在面?外.

用其中两个事实作为条件,另一个事实作为结论,可以构造几个命题?请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些命题,并判断真伪.正确的给出证明,错误的举出反例. 解析:Ⅰ: a∥b a∥? ?b∥? b在?外 Ⅱ:a∥b

b∥? ?a∥? a在?外

Ⅰ、Ⅱ是同一个命题:两条平行直线都在一个平面外,若其中一条与平面平行,则另一条也与该平面平行.

证明:过a作平面?与?交于a? ∵ a∥? ∵ a∥a? 而a∥b ∴ b∥a?且b在?外,a?在?内 ∴ b∥?. Ⅲ:a∥?

?a∥b b∥?

命题: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这是错的,如右图

82. 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则两个平面平行.

已知:、是两个平面,直线l⊥,l⊥,垂足分别为A、B. 求证:∥思路1:根据判定定理证.

l证法1:过l作平面,

γ Aδ E∩=AC,∩=BD, 过l作平面,

∩=AE,∩=BF,

? CB? DFl⊥l⊥

?l⊥AC

?l⊥BD ?AC∥BD?AC∥,

l、AC、BD共面

同理AE∥,AC∩AE≠

,AC,AE?,故∥.

思路2:根据面面平行的定义,用反证法. 证法2:设、有公共点P 则l与P确定平面, 且∩=AP,∩=BP.

l⊥l⊥

?l⊥AP ?l⊥BP

l、AP、BP共面,于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两条直线AP、BP都与l垂直,这是不可能的.

故、不能有公共点,∴ ∥.

83. 已知:a、b是异面直线,a?平面,b?平面,a∥求证:∥.

证法1:在a上任取点P, 显然P∈b. 用心 爱心 专心

2

,b∥.

于是b和点P确定平面. 且∴

有公共点P

b

∩=b′

且b′和a交于P, ∵ b∥∴ b∥b′ ∴ b′∥ 而a∥ 这样

内相交直线a和b′都平行于 ,

∴ ∥.

证法2:设AB是a、b的公垂线段, 过AB和b作平面

∩?=b′, 过AB和a作平面

, ,

?∩=a′.

a∥??a∥a′ b∥??b∥b′

∴AB⊥a?AB⊥a′,AB⊥b?AB⊥b′ 于是AB⊥

且AB⊥,∴ ∥.

84. 已知a、b、c是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r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六个命题: ①a∥c,b∥c?a∥b; ②a∥r,b∥r?a∥b; ③α∥c,β∥c?α∥β;

用心 爱心 专心 3

④α∥r,β∥r?α∥β; ⑤a∥c,α∥c?a∥α; ⑥a∥r,α∥r?a∥α.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④ (C) ①②③

(B) ①④⑤ (D) ①⑤⑥

( )

解析:由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知命题①正确;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同平行于一个平面,它们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还可能相交,因此命题②错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命题③错误;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一定平行,命题④正确;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分别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或同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或平行,或直线在该平面内,因此命题⑤、⑥都是错的,答案选A.

85. 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P点在线段B1C上,则NP与平面AMC1的位置关系是 ( )

(A) 垂直 (B) 平行 (C) 相交但不垂直 (D) 要依P点的位置而定 解析:由题设知B1M∥AN且B1M=AN, 四边形ANB1M是平行四边形, 故B1N∥AM,B1N∥AMC1平面.

又C1M∥CN,得CN∥平面AMC1,则平面B1NC∥AMC1,NP?平面B1NC, ∴ NP∥平面AMC1. 答案选B.

86.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a. (1) 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P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 求平面A1BD和平面B1D1C的距离. 证明:(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 BB1平行且等于DD1, ∴ 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 BD∥B1D1, ∴ BD∥平面B1D1C. 同理 A1B∥平面B1D1C, 又A1B∩BD=B,

∴ 平面A1BD∥平面B1D1C 解:(2) 连AC1交平面A1BD于M,交平面B1D1C于N.

AC是AC1在平面AC上的射影,又AC⊥BD,

∴ AC1⊥BD, 同理可证,AC1⊥A1B,

∴ AC1⊥平面A1BD,即MN⊥平面A1BD, 同理可证MN⊥平面B1D1C.

∴ MN的长是平面A1BD到平面B1D1C的距离,

设AC、BD交于E,则平面A1BD与平面A1C交于直线A1E.∵ M∈平面A1BD,M∈AC1?平面A1C, ∴ M∈A1E. 同理N∈CF.

在矩形AA1C1C中,见图9-21(2),由平面几何知识得

MN?13AC1, 用心 爱心 专心 5

∴ MN?3a. 3评述:当空间图形较为复杂时,可以分解图形,把其中的平面图形折出分析,利于清楚地观察出平面上各种线面的位置关系.证明面面平行,主要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出两条与另一个平面平行的相交直线,或者使用反证法.

87. 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1C=10,D为AC的中点. (1) 求证AB1∥平面C1BD;

(2) 求直线AB1到平面C1BD的距离. 证明:(1) 设B1C∩BC1=O. 连DO,则O是B1C的中点.

在△ACB1中,D是AC中点,O是B1C中点. ∴ DO∥AB1,

又DO?平面C1BD,AB1?平面C1BD, ∴ AB1∥平面C1BD.

解:(2) 由于三棱柱ABC-A1B1C1是正三棱柱,D是AC中点, ∴ BD⊥AC,且BD⊥CC1, ∴ BD⊥平面AC1,

平面C1BD⊥平面AC1,C1D是交线. 在平面AC1内作AH⊥C1D,垂足是H, ∴ AH⊥平面C1BD,

又AB1∥平面C1BD,故AH的长是直线AB1到平面C1BD的距离.由BC=8,B1C=10,得CC1=6, 在Rt△C1DC中,DC=4,CC1=6,

sin?C1DC?642?62?313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在Rt△DAH中,∠ADH=∠C1DC ∴ AH?AD?sin?C1DC?1213. 13即AB1到平面C1BD的距离是

1213. 13评述: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在平面内找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如本题的DO.本题的第(2)问,实质上进行了“平移变换”,利用AB1∥平面C1BD,把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变换为求点A到平面的距离.

88. 已知:直线a∥平面?.求证:经过a和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

证:过a作平面与?交于a?,在?内作直线b?与a?相交,在a上任取一点P,在b?和P确定的平面内,过P作b∥b?.b在?外,b?在?内, ∴ b∥? 而a∥?

∴ a,b确定的平面?过a且平行于?.

∵ 过a,b的平面只有一个,

∴ 过a平行于平面?的平面也只有一个

89. 已知平面?、?、?、?.其中?∩?=l,?∩?=a,?∩?=a?,a∥a?,?∩?=b,

?∩?=b?,b∥b?

上述条件能否保证有?∥??若能,给出证明,若不能给出一个反例,并添加适当的条件,保证有?∥?.

不足以保证?∥?.

l如右图.

?b'用心 爱心 专心

a'?ab7

??如果添加条件a与b是相交直线,那么?∥?.

证明如下:

a∥a??a∥?

b∥b??b∥?

∵ a,b是?内两条相交直线, ∴ ?∥?.

90.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三条直线,求证:这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或两两平行. 已知:平面α∩平面β=a,平面β∩平面γ=b,平面γ∩平面α=c. 求证:a、b、c相交于同一点,或a∥b∥c. 证明:∵α∩β=a,β∩γ=b ∴a、b?β ∴a、b相交或a∥b.

(1)a、b相交时,不妨设a∩b=P,即P∈a,P∈b 而a、b?β,a?α

∴P∈β,P∈α,故P为α和β的公共点 又∵α∩γ=c 由公理2知P∈c

∴a、b、c都经过点P,即a、b、c三线共点. (2)当a∥b时

∵α∩γ=c且a?α,a?γ ∴a∥c且a∥b

用心 爱心 专心 8

∴a∥b∥c

故a、b、c两两平行.

由此可知a、b、c相交于一点或两两平行.

说明:此结论常常作为定理使用,在判断问题中经常被使用.

91.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在AB1上,F在BD上,且B1E=BF. 求证:EF∥平面BB1C1C.

证法一:连AF延长交BC于M,连结B1M. ∵AD∥BC ∴△AFD∽△MFB

AFFM?DFBF 又∵BD=B1A,B1E=BF ∴DF=AE

AFAEFM?BE 1∴EF∥B1M,B1M?平面BB1C1C ∴EF∥平面BB1C1C.

证法二:作FH∥AD交AB于H,连结HE ∵AD∥BC

∴FH∥BC,BC?BB1C1C ∴FH∥平面BB1C1C 由FH∥AD可得

BFBD?BHBA 又BF=B1E,BD=AB1

用心 爱心专心 9

B1EBH ?AB1BA∴EH∥B1B,B1B?平面BB1C1C ∴EH∥平面BB1C1C,

EH∩FH=H

∴平面FHE∥平面BB1C1C

EF?平面FHE

∴EF∥平面BB1C1C

说明:证法一用了证线面平行,先证线线平行.证法二则是证线面平行,先证面面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其中一个平面内.

92. 已知:平面α∥平面β,线段AB分别交α、β于点M、N;线段AD分别交α、β于点C、D;线段BF分别交α、β于点F、E,且AM=m,BN=n,MN=p,△FMC面积=(m+p)(n+p),求:END的面积.

解析:如图,面AND分别交α、β于MC,ND,因为α∥β, 故MC∥ND,同理MF∥NE,得 ∠FMC=∠END,

∴ND∶MC=(m+p):m和EN∶FM=n∶(n+p)

1?EN?ND?sinEND2S△END∶S△FMC= 1?FM?MC?sinFMC2得S△END=

ENND?×S△FMC FMMC=

nnm?p2

?·(m+p)(n+p)=(m+p)

mn?pmn2

(m+p)平方单位. m∴△END的面积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q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