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的增殖

更新时间:2023-12-25 00: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的增殖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2.(2014·杭州模拟)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 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 3.右图表示细胞周期,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 C.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 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

4.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数之比均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高等植物

5.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类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以下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7.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8.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②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 ③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④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A.① C.①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④

9.(2014·宿州一模)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10.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右图所示),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

是( )

A.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PCNA可能影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C.PCNA可能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 D.癌细胞中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

11.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 )

A.Ⅰ阶段 C.Ⅲ阶段

B.Ⅱ阶段 D.Ⅳ阶段

12.(2013·阜阳模拟)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过程,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__段,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

(3)现要观察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择图A中________段所代表的时期来观察。

(4)上述细胞分裂全过程中,参与分裂的细胞器除(2)题中提到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 等(答出两项即可)。

14.(2014·石家庄测试)右图甲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所示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处在图乙的____________(填图中符号)期。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丙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15.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

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 μmol/L、2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 d、5 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选A 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即相对表面积)越大,其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2.选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主要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故M期所占细胞周期时间相对越长越好;若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在G1期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无法进行,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G1期;抑素主要作用于G2期,而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在G1期;M期细胞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若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会促进细胞内染色质凝集,不利于DNA的表达。

3.选A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据图可知,a→b段为细胞分裂期,b→a段为分裂间期,故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b;染色体平均分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即a→b段;b→a段为细胞分裂间期,该时期完成DNA的复制,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细胞分裂间期,即b→a段,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4.选A 由题图可知,甲细胞中中心体、染色体清晰可见,且染色体散乱排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且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

5.选D 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可以推测甲类细胞核DNA已完成复制,处于分裂期或G2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不大;乙类细胞可能是不再分裂的高度分化细胞,也可能是暂时不分裂的或处于G1期的细胞;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

胞之间,说明DNA正在复制,即处于S期;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则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6.选B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着丝点对应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在着丝点分裂前为1∶2的关系,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0的关系,两者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DNA分子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可能相等;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在DNA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为1∶2的关系,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1的关系。

7.选A 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分子,着丝点数目并不增加,复制前后都是一条染色体,因此,通过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DNA分子的数量加倍 。DNA的复制与加倍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

8.选D 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①、②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③、④正确。

9.选C 由柱状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经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但细胞数没有增加,即细胞不分裂,推测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细胞正常分裂。

10.选B 图中PCNA在S期即DNA复制期含量最高,其后降低,故可能与DNA复制有关,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癌细胞无限增殖,有DNA复制,故癌细胞中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

11.选C 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从而使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的感染使T细胞核DNA处于Ⅲ阶段。

12.选A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是前期、中期的2倍。

13.(1)8 8 0 4 (2)c~d 线粒体 复制 着丝点分裂 (3)b~c (4)核糖体、中心体

14.(1)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核糖体和线粒体 (3)S (4)2

15.(1)后 间 (2)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变异 (3)固定细胞形态 使染色体着色 (4)①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胞之间,说明DNA正在复制,即处于S期;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则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6.选B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着丝点对应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在着丝点分裂前为1∶2的关系,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0的关系,两者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DNA分子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可能相等;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在DNA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为1∶2的关系,在着丝点分裂后为1∶1的关系。

7.选A 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分子,着丝点数目并不增加,复制前后都是一条染色体,因此,通过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DNA分子的数量加倍 。DNA的复制与加倍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

8.选D 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①、②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③、④正确。

9.选C 由柱状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经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但细胞数没有增加,即细胞不分裂,推测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细胞正常分裂。

10.选B 图中PCNA在S期即DNA复制期含量最高,其后降低,故可能与DNA复制有关,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癌细胞无限增殖,有DNA复制,故癌细胞中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细胞中高。

11.选C HIV使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从而使DNA复制后不能进入分裂期,即HIV的感染使T细胞核DNA处于Ⅲ阶段。

12.选A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是前期、中期的2倍。

13.(1)8 8 0 4 (2)c~d 线粒体 复制 着丝点分裂 (3)b~c (4)核糖体、中心体

14.(1)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核糖体和线粒体 (3)S (4)2

15.(1)后 间 (2)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变异 (3)固定细胞形态 使染色体着色 (4)①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pu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