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选考部分 第1讲 分子

更新时间:2024-03-16 0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推荐精选K12资料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1.(2017·辽宁三校调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CE__. A.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B.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 D.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混合时一定是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E.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2)如图所示,A端封闭有理想气体的U形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当环境温度为T1时,管中水银面处在M处,M点距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为h,此时气柱由L1、L2、L3三段组成,环境温度缓慢变为T2时,管中水银面处在N处,且M、N位于同一高度,已知大气压强为p0,求:

①气柱的长度L3与L1、L2之间的关系;

②试分析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是否为等压变化?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分析指出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所在的位置.

解析 (1)因为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还与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不同,但温度可能相同,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正确;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但分子质量不同,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动能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C正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D错误;某物质的摩尔质量除以这种物质的分子质量就是一摩尔这种物质的分子数,也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E正确.

(2)①取管内气体为研究对象,管内气体初、末状态压强均为p=p0-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有

pV1pV2

=, T1T2

pL1+L2+L3SpL3-L1S=,

T1T2

L1T1+L1T2+L2T2

.

T1-T2

解得L3=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②根据管内压强p′=p0-h′可知,管内气体发生的不是等压变化,水银面在L1段上升的过程中,管内气体的压强随管内水银柱高度h′的增大而减小,水银在L2段时,气体压强不变,管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水银在L3段时,管内气体压强随h′的减小而增大,故整个变化过程中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的位置为M、N两点.

答案 (2)①L3=

L1T1+L1T2+L2T2

②见解析

T1-T2

2.(2017·内蒙古部分学校联考)(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3 kg·mol,密度ρ=0.9×10 kg·m,则油酸的分子直径约为__1×10

-10

-1

3

-3

__m.将2 cm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400 cm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2 cm溶液有100滴,

333

则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最大面积约为__0.1__m.(取NA=6×10 mol,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L形细玻璃管MON,水平管ON和竖直管OM的长度均为L=18 cm,N端开口,M端封闭,ON管内充满水银,OM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室温为27 ℃.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如图乙所示,此时ON管内水银柱长为L1,之后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当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时,管内的水银恰好全部从ON管的N端溢出.已知大气压强p0=75 cmHg.求:

①L1的值; ②温度t1.

2

23

-1

MVmol4?D?3

解析 (1)油酸的摩尔体积Vmol=,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V=,已知V=π??,油

ρNA3?2?

3

酸的分子直径D=酸体积V1=

6M-9

,代入数值解得D≈1.0×10 m,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油πρNA

22V13-1032

× cm=1×10 m,最大面积S=,解得S=0.1 m. 400100D(2)①玻璃管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的过程中,OM管中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p0LS=(p0+pgL1)L1S,

得L1=15 cm.(另一解L1=-90 cm不合题意,舍去) ②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0LSp0·2LS= TT1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得T1=600 K,

即t1=(600-273) ℃=327 ℃. 答案 (2)①15 cm ②327 °C

3.(2017·湖北襄阳调研)(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2)如图所示,A、B是放置在水平面上两个形状相同的气缸,其长度为L,在B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的活塞截面积为S,它的厚度可忽略,A、B之间有一个体积不计的细管连通,K为阀门,A气缸和细管是导热材料制成的,B气缸是绝热材料制成的.开始时阀门关闭,活塞处于B气缸的最右端;A、B气缸内分别密闭压强为2P0和P0的两种理想气体,气体温度1

和环境温度均为T0,打开阔门K后,活塞向左移动L的距离并达到平衡,此过程环境温度

5不变,求:

①A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②B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解析 (1)温度决定分子的平均动能,质量相同的不同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选项A错误;物体内能与物体宏观运动速度无关,选项B错误;气体的内能是否变化由做功和热传递两方面决定,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正功W,若气体同时向外界放热Q,当W=Q时气体的内能不变,选项C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选项D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可知内能必增加,选项E正确.

(2)①打开阀门K后,A气缸内气体等温膨胀,则有

?1?2p0LS=pA?L+L?S, ?5?

5

解得A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A=p0.

3

②打开阀门K后,B气缸内气体绝热压缩,平衡后的气体压强为

pB=pA=p0,

53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0LS?5?

=, T0TB?1?pB?L-L?S4

解得B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B=T0.

354

答案 (2)①p0 ②T0

33

4.(2017·青海西宁四校联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CDE__. A.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也会变化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 C.处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较大的势能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 E.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原因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

(2)如图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10 cm的绝热气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气缸内有一绝热并带有电热丝的T形轻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300 K,压强为p=0.5×10 Pa,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10 cm,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使气缸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0=1.0×10 Pa.求:

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FN;

②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温度T,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7 J,内能增加了ΔU=5 J,整个过程中活塞都在气缸内,求T的值.

解析 (1)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仅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越大,故选项A错误;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选项B错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大于液面内部的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接近于零,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势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接近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故选项D正确;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故选项E正确.

(2)①对气缸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5

52

FN+pS=p0S,

得FN=(p0-p)S=50 N.

②设温度升高至T时,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p0ΔV=p0S(H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W, 解得H=12 cm.

气体温度从T0升高到T的过程中,气体先等容变化,压强达到p0后,气缸离开地面,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Shp0SH=, T0T解得T=

p0HT0=720 K. ph答案 (2)①50 N ②720 K

5.(2017·河北保定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DE__.

A.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物体内某速率的热运动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 D.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E.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A和B是两个壁厚不计、横截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金属筒,现将二者套在一起(光滑接触且不漏气),A顶部距B底部的高度为18 cm.A用绳系于天花板上,用一块绝热板托住B,此时内部密封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外界大气压始终为1.0×10 Pa),然后缓慢撤去绝热板,让B下沉,当B下沉2 cm时,停止下沉并静止,此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7 ℃.

①求此时金属筒内气体的压强;

②改变筒内气体温度可使下沉的套筒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解析 (1)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选项C错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正确的说法,选项D正确;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如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E正确.

(2)①设金属筒横截面积为S,p1=1.0×10 Pa,V1=18S cm,V2=20S cm, 推荐精选K12资料

5

3

3

5

推荐精选K12资料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p1V11.0×105×18S5

p2== Pa=0.9×10 Pa.

V220S②V2=20S cm,T2=300 K,V3=18S cm,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

3

3

V2V3

T2T3

V3T218S×300T3== K=270 K.(或者t=-3 ℃)

V220S答案 ①0.9×10 Pa ②270 K(或-3 ℃)

6.(2017·陕西宝鸡质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 A.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C.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D.液体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

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

5

S1=20 cm2,S2=10 cm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

与质量为M的重物C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强p=1.3×10 Pa,温度T=540 K,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度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10 Pa,取g=10 m/s,缸内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不计一切摩擦.求:

5

2

5

①重物C的质量M;

②逐渐降低气缸中气体的温度,活塞A将缓慢向右移动,当活塞A刚靠近D处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解析 (1)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不能说明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选项A错误;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选项B错误;由熵加原理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选项C正确;液体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密度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表面张力越大,选项D正确;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选项E正确.

(2)①活塞整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pS1+pS2=p0S1+pS2+Mg,

解得M=3 kg.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②当活塞A靠近D处时,活塞整体受力的平衡方程没变,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S1+S2LS2×2L=, TT′

解得T′=360 K. 答案 ①3 kg ②360 K

7.(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DE__.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外界的温度为T0,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

h4

.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

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解析 (1)由p-T图可知,从a→b的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即体积不变,但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气体要吸热,选项A正确;从b→c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说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所以要吸热,选项B错误;从c→a过程,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放出的热量,选项C错误;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因为Ta

(2)设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Δp,故

phS=(p+Δp)?h-h?S,

4

??

1?

?

① ②

1

解得Δp=p,

3

外界的温度变为T后,设活塞距底面的高度为h′,则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h-1h?S?4???h′ST0

=T,

③ ④ ⑤ ⑥

解得h′=

3Th, 4T0

据题意可得Δp=, 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Sh′, 9mghT联立②④⑤⑥式得V=. 4pT09mhgT答案 (2) 4pT0

mgS8.(1)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__AD__.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2)(2017·全国卷Ⅰ)如图,容积均为V的气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气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

①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②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③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解析 (1)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选项A正确;蜂蜡是非晶体,选项B错误;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正确.

(2)①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p1V1, ①

(3p0)V=p1(2V-V1), ②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联立①②式得V1=, ③

2

Vp1=2p0. ④

②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V2(V2≤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3p0)V=p2V2, ⑤ 3V由⑤式得p2=p0, ⑥

V2

3

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2=p0.

2

③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 K升高到T2=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p′2p3

=, ⑦ T1T2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

答案 (2)① 2p0 ②见解析 ③1.6 Pa

2

9.(2017·江苏高考)(1)—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BC__.

V

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甲和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碳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碳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 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甲__(选填“甲”或“乙”)中碳粒的颗粒较大;若碳粒大小相同,__乙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 m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 mol.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题图可知,从A到B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A项气体放出热量,B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V=T可知,从B到C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气体的温度在降低,内能在减小,C项正确,D项错误.

(2)影响布朗运动快慢的因素有两个,即悬浮颗粒的大小和液体温度,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从题图可以看出,乙中碳粒的布朗运动明显,因此温度相同时,甲中碳粒的颗粒大;颗粒相同时,乙中水的温度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433

(3)摩尔体积V=πrNA(或V=(2r)NA)

3由密度ρ=,解得ρ=

3

-1

-9

23

nRpMV3MM3(或ρ=3) 4πrNA8rNA

3

2

3,

2

3

3

代入数据得ρ=1×10 kg/m(或ρ=5×10 kg/m5×10~1×10 kg/m都算对) 答案 (3)见解析

推荐精选K12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pm8.html

微信扫码分享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选考部分 第1讲 分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