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濯水镇-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申遗申报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0: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1 项目代码:Ⅷ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濯水石鸡砣土陶制作工艺 保护单位: 黔江区濯水镇政府 主管部门: 黔江区文化委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制 二○一五年 月 日

— 1 —

一、项目简介

濯水石鸡沱土陶罐手工作坊位于濯水镇到冯家镇分界的阿蓬江石鸡沱边,始于宋朝末年,距今有近1000年历史,目前只有刘氏兄弟在继续制作土陶器,已经传承29代,现传承至刘氏4兄弟(目前老大刘沛良和老幺刘丁卫在继续烧制)。相传,三门石鸡砣刘家原为刘邦的后代,王莽篡位后流落民间,靠制陶维持生活。后逃荒来至黔江,在石鸡坨的地方发现陶土后,便定居了下来,并重操旧业来重振家业。从那时起,石鸡坨有了土陶制品作坊,刘氏的制陶绝技也得以流传下来。刘家在这里制陶后,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停靠石鸡坨,每天都有客商来购买土陶,清代时,石鸡坨就兴起了30多家制陶作坊。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衰败的,改革开放后,外地的陶瓷产品涌进黔江市场,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外地客商也不再来石鸡坨购销土陶产品了。二十几年来,石鸡坨的三十多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目前只剩他和他三弟的作坊了。 刘氏土陶采用纯手工艺、土法制作,其制作的土陶具有壁薄体庆(这是检验土陶制作工艺的重要标准之一),造型古朴但不乏美观、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特点,其土陶器物最薄的只有3.3毫米,最厚的也不过1厘米。采用12孔民窑烧制,土陶原材料采用的濯水特有的砂泥(现在也称紫砂泥,有红、黄、白、黑等几种颜色),是重庆地区少见的一种岩土,其特点是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其烧制出的土陶制品在腌制蔬菜时具有清脆可口,不变质的特点,储藏粮食能保持长久不霉变,盛放酒醋可使酒醋更加醇香。刘氏土陶主要以烧制民用生活用品(酒缸、菜缸、水缸、盆、碗、舂钵、茶具)为主,此外,应客人要求定制一些工艺品。虽然刘氏土陶多以民用生活用品为主,但是因其工艺绝伦,无化学材料,土法烧制等原因,使其产品闻名国内外,其中刘沛良作品《公鸡酒壶》评为黔江区首届乡村文化节民族工艺展“二等奖”,刘氏产品多次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展览,一些产品并出口至外国。中央电视台4套、9套、7套,重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专门到此拍过专题纪录片给予报道,捏业协会主要领导及一些知名高校学者、教授到此来进行专题调研学习。此外,刘氏兄弟还是重庆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陶瓷专业的特聘授课老师,石鸡沱土陶罐手工作坊是该校的校外实习基地,石鸡沱土陶罐手工作坊更是渝东南少数几个土陶制作作坊之一。目前土陶制品每年产值10万元左右,其产品主要远销贵州、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工艺材料及工艺流程: 1、泥: — 2 —

本地泥(不是土),采于距窑罐厂1公里左右的窑上山(当地地名),窑土始于冯家猫坪,转至三门石鸡沱,又弯转至冯家寨子,约有15公里长,纵深3公里; 制作工艺: 1、粉粹、采回来的泥先用工具粉粹,暴晒于地坝; 2、搅拌、在大的粗缸充分搅拌均匀(粗土碗、菜缸等粗瓷可用) 3、沉淀、把粗缸搅拌均匀的转自细缸再充分搅拌更细,时间更长,并且沉淀去水(这个细泥用于烧白瓷、茶杯等) 毛坯: 用拉坯机(民间叫:车子)拉坯造型(无磨具、纯手工、凭工艺大师的大脑、熟练手法可以制作近千种产品),但基本是圆形器皿;室内(通风场地)风干7天以上。 上釉: 采用当地纯天然无化学成分釉土做原料,自己独特配方,要求犹如生漆(土漆)黑而亮,烧制后由于温度不同会产生黑釉、茶釉、白釉、红釉等不同颜色。 釉的制作:当地红土淘制,在粗缸里采用当地红土加水搅拌30分钟以上均匀,到转动的水不动方为好,把浑水转细缸沉淀3-6个月,去清水用沉淀物(即釉) 上釉,将沉淀了釉用毛笔均匀涂抹到器皿上,厚薄标准由工艺大师自行把握。 烧制: 目前采用石鸡沱12孔土窑(为梯形窑,长22米,上宽3米,下宽1.5米,高1.6米,坡度20度,容积约有500立方米,窑温控制在1500-1600度。该窑于1994年在原址翻修,现在每年维修1次左右,现在该窑价值近200万元,每次维修投入5万元左右) 烧制的材料为毛松料(即松树),1孔为主燃烧孔全部装松柴,其他11孔装土坯和松柴,每次用松柴8000余斤,20个工装1天,烧30个小时,均匀冷却3天左右即可出窑(夏天冷却需要5-7天) 顾客: 目前销售客源以贵州、湖北、四川、重庆为主 产品: 以民用为主近千种,以水缸、酒缸、糖缸、泡菜缸、碗、盘、舂钵等为主,工艺品为铺(也近百种) — 3 —

二、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 传统工艺 黔江区濯水镇 项目名称 涉及民族 濯水石鸡沱土陶器制作工艺 土家族 濯水石鸡沱土陶器手工作坊位于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6组(小地名:石鸡坨),与黔江区冯家街道寨子社区接壤。石鸡坨因阿蓬江边的一块酷似鸡头的岩石而得名。 黔江区濯水镇三门居委位于濯水镇东北部,紧邻濯水集镇和冯家街道,国道319线、渝湘高速、渝怀铁路、阿蓬江穿境而过,距黔江主城区18公里。 在三门6组石鸡坨的一座大山的山腰上保留一处宋代土陶遗址,这是在阿蓬江流域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宋代土陶遗址。该遗址是一个台地,东面是高山,南北为浅丘台地,四周为粘土和高岭土,面积约2000平方米,距阿蓬江约300米。考古时,在该遗址地表发现了大量陶片,外底平内底尖、鼓腹、身布粗弦纹,施半青釉和未施釉的内、外底平的高腹罐残片等,具有宋代陶器特征。当地人称陶片为“瓦渣滓地”。在遗址的附近发现了该地区仅有的陶土。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 4 —

分 布 区 域 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冯家街道寨子、犁弯草桂塘。90年代初,冯家街道寨子、犁弯草桂塘逐渐没落消失,现仅存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石鸡坨 濯水石鸡坨土陶器始宋朝末年,距今有近1000年历史,目前,只有刘氏土陶器在制作,目前刘氏陶器传承29代,传承4兄弟。相传,三门石鸡砣刘家原为刘邦的后代,王莽篡位后流落民间,靠制陶维持生活。刘氏祖先刘家强一支后逃荒来至黔江,在石鸡坨的地方发现陶土后,便定居了下来,并重操旧业来重振家业,并把绝艺传给子孙后代。从那时起,石鸡坨有了土陶制品作坊,刘氏的制陶绝技也得以流传下来,并带动周围人们开始制陶,三门石鸡砣土陶业也开始兴起并繁荣起来。刘家在这里制陶后,由于地处阿蓬江江畔,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停靠石鸡坨,每天都有客商来购买土陶,刘氏制陶技艺和刘氏土陶器便名扬远外。到清代时,石鸡坨就兴起了30多家制陶作坊,成为当地制陶的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地制陶业全部实行公有制,形成了国营厂、社办企业、村办企业等3个制陶厂,从事烧制陶器和相关产业的人达300余人,刘氏制陶人便在厂子里指导制陶。此时,制陶厂由二轻系统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调拨,一年可以烧制四千万陶器,陶器制品销售到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70年代末,由于二轻系统下放权力,允许私营,一部分制陶人开始自己建造作坊。80年代国营厂、社办企业、村办企业经营不善而相继破产,制陶设备转卖给私人,私营制陶作坊进一步扩大。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地的陶瓷产品涌进黔江市场,另外,铁质、塑料制品的出现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外地客商也不再来石鸡坨购销土陶产品了,人们纷纷专业三门石鸡砣制陶业逐渐衰落,石鸡坨土陶作坊相继倒闭,目前只剩刘沛良兄弟的作坊了。 历 史 渊 源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p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