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23-12-19 13: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地域,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增长极,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不断演进,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世界第六大经济区域,在全国及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令人瞩目。

2007年,在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对上海的中心地位给予了毋庸置疑的肯定,而将南京等五个城市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副中心”位置。本文中通过对长三角16个城市中处于主副中心的六个城市(简称“长三角领先城市”)进行分析,把创新发展作为南京未来的强市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地位现状

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是当今全国唯一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的城市;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是紧密连接上海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其中,杭州、南京是著名的省会和副省级市;宁波是长三角南翼新兴的经济中心,副省级市;苏州、无锡是江苏省最为重要的经济大市。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领先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加强,为地区带来了双赢和多赢的局面;但同时,城市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初期,南京和杭州曾一度作为仅次于上海的一线城市,形成了相当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成为撑起长三角两翼的支点。然而,随着宁波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杭州的发展定位逐步朝着“生活品质之城”靠拢;苏州也提出要构建长三角“最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各个城市在调整自身定位的同时,都在着力打造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据对六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从规模、效益、速度三方面进行扫描,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在参考国家综合实力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不难发现长三角领

先城市在经济领域中你追我赶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产生了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南京也在区域经济中的位置出现悄然变化。

一是从经济发展的规模看,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开放型经济两项指标在六城市中列最后一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虽然领先无锡、宁波,但优势十分微弱(只比宁波多1亿元);只有消费、投资两项指标排名较为靠前。

表1:六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指标 (2007)

社会地方城 市 地区生产 总值 位次 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 位次 实际利用 外资 位进出次 口 位次 消费品 零售总额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位次 固定资产投资 位次 3284 6 330 4 20.6 6 362 6 1381 2 1868 3 12001 1 2103 1 79.2 1 2830 1 3848 1 4459 1 5701 2 542 2 73.8 2 2118 2 1250 4 2366 2 4104 3 392 3 28.0 3 434 5 1296 3 1684 4 3858 4 301 6 27.7 4 512 4 1135 5 1674 5 3433 5 329 5 25.1 5 565 3 1036 6 1598 6

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单位为亿美元,其他均为亿元

二是从经济增长的速度看,南京慢于苏州、无锡,快于上海、杭州、和宁波。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的原因,南京近年来在经济总量上与其他领先城市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表2: 六城市近五年GDP增长速度(%)

三均发展看,代发展整的指人均市居民支配收

平均城市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位次 3 6 1 4 2 5 平均速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是从人

的水平

15.6 15.0 17.3 15.1 15.1 15.6 表经济12.6 12.3 14.2 11.1 12.0 13.3 体效益16.5 18.0 17.6 15.3 15.5 16.0 标,如14.4 15.2 15.0 13.0 14.3 14.6 GDP、城15.7 15.3 17.4 15.1 15.3 15.3 人均可14.4 15.6 15.5 12.6 13.6 14.8 入、农

民人均纯收入,南京均排在末位。

表3: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2007)

人均GDP 城 市 元 南京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44852 68049 67387 52638 65203 位次 6 1 2 4 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0317 23623 21260 21689 20898 位次 6 1 4 3 5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020 10222 10475 9549 10026 位次 6 2 1 5 4

宁波 49900 5 22307 2 10051 3 注:人均GDP是以年均常住人口计算的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南京在经济发展的总量与核心指标上,在领先城市的方阵中暂时落后,表现出“总量较小、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开放程度较弱”的特征。虽然这种比较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在评价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时,除了应考虑到城市作为单体增长的因素,还应考虑到其产业功能以及对周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正视数据表象上的差距,寻找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更好地发掘自身优势,以便在长三角领先城市的竞争中扬长避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我们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的探究:城市发展能力的差距分析

数据的高低是表象的,其背后是城市发展能力的差距。城市发展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大致包括:政策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些外生性较强,例如政策环境,与自然区位条件以及国家对区域发展的规划高度相关;又如人力资源环境,虽然与城市的人才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更与历史文化积淀和教育资源集聚水平有关。相反,另一些因素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体现了城市对自有资源的规划和配置,以及培育壮大中凝聚的匠心,如城市的基础环境、产业布局和竞争力等。

按照外生性递减(内生性递增)的顺序对以上因素进行排列,结果(如图1所示)依次是: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外生性最强,城市自主作为的空间较小;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外生性次之,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基础环境、产业竞争力外生性较弱,城市自主作为的空间较大。

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一)南京的政策环境较为一般,人力资源环境较好。

政策环境:包括城市发展在政策上享有的便利和优惠条件。政策环境很大程度与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有关,如上海的浦东政策,宁波、苏州的国家保税区政策等。另一方面,也与所处的区位有关,如宁波海港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具有“溢出”效应,如上海的优厚政策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苏州距上海仅80公里;无锡与苏州毗邻,距上海128公里,一个半小时车程;杭州距上海150公里,两个小时车程;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宁波距离上海缩短至120公里左右。相比之下,南京距离上海约300公里,承接辐射的力度相对较弱。

人力资源:包括就业人口规模、教育状况、科技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等,其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城市价值体系的变动状况,影响着城市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统计局对人力资源环境的评价结果显示,省会城市借助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上海列全国第1位;南京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5位,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第2位,不但占据了高素质的人才“高地”,同时也在长三角人才自由流动的今天,为整个长三角地区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表4:六城市人力资源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5 上海 1 苏州 ▲ 杭州 7 无锡 ▲ 宁波 ▲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根据著名的产业分工价值链“微笑曲线”原理(如图2所示),研发、设计环节创造的价值最多,占据了整个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大部分,而研发部门一般位于高素质人才密集区。南京作为这样一个智力资源“高地”,具备抓住产业链增值最快环节的先决条件。

图 2

(二)南京的市场环境排名靠后,产业结构相对较“轻”

市场环境:这是投资者极为重视的投资条件,主要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平均消费能力、企业集聚水平、外商投资集中度和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它一定程度上受外生的政策环境影响,同时也与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高度相关。国家统计局对市场环境的评价结果显示,南京的市场环境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最后一位,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集中度和吸引外资能力相对较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南京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项投资价值的排名显示: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南京未进

入全国前20强,此项排名侧重反映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的实际感受,其中政府效率是评价内容之一。

表5:六城市市场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16 ▲ 上海 1 2 苏州 5 1 杭州 9 ▲ 无锡 10 11 宁波 7 14 市场环境 投资价值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产业结构:就是指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它与城市固有的功能定位有关,如省会城市由于集中了较多的政治、文化功能,三产比重一般较高(在15个副省级市中,7个呈现“三、二、一”分布的均为省会城市);同时也与城市的产业政策相关。南京的产业结构虽然是“二、三、一”的格局,但二、三产业比重已经十分接近,三产比重仅次于上海,成为全市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就业结构上已经与上海一样,呈现“三、二、一”的分布。相比之下,宁波、杭州、无锡,二产比重都在55%以上,苏州甚至达到65%,结构明显偏重。

尽管南京的产业结构较“轻”,但并不表明三产的发展程度较高,事实上,南京的三产增加值在六城市中仅列第四位;而三产比重列第六位的苏州,增加值却排在第二位。南京的经济结构之所以显得较“轻”,主要是因为二产增加值相对较小,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排最后一位。二产相对欠发达,是导致南京经济总量落后的直接原因。

表6:六城市产业与就业结构(2006)

三次产业结构 南京 上海 就业结构 2.9:49.1:48.0 12.4: 41.6: 46.0 0.9:48.5:50.6 6.2: 37.0: 56.8

苏州 杭州 宁波 无锡 2.0:65.4:32.6 8.4: 61.4: 30.2 4.5:50.4:45.1 17.0: 45.8: 37.2 4.8:55.1:40.1 16.5: 52.1: 31.4 1.5:59.7:38.8 9.7: 55.8: 34.5 (三)南京的基础环境处于中上游,产业竞争力位于中下游

基础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主要指邮电、储运、道路、城市公交、水电供应等状况;生态环境主要指生态投资、废物处理和城市绿化等状况。基础环境是城市运行与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和基础条件,是构成城市各项功能良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一个城市对自身“软硬件”环境的营造,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集中表现。国家统计局2006年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结果显示:上海、苏州、无锡在长三角领先城市中列前三位,南京列第四位;在生态环境方面,上海、苏州、南京占据了全国前三强,杭州列第四,另两个城市未能进入前20强。

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因素有着高度相关性,只有这些方面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才可能持续。南京良好的基础环境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表7:六城市基础环境在全国的排名

南京 14 3 上海 1 1 苏州 8 2 杭州 20 4 无锡 9 ▲ 宁波 18 ▲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表示该城市在该项排名上未进入全国前20强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对行业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行业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的自然禀赋和外生因素优势。六个城市的二产绝大部分为制造业,而三产业就是通常所说的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重要

性与日俱增。在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被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1、从制造业竞争力看,南京的比较优势集中于少数行业。

综合各个城市制造业的前十大行业,共涵盖了16个行业(16个行业占各城市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均在80%以上),对这16个行业2006年的产值使用区位商分析法,计算每个城市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则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宁波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最多,达到10个,杭州8个,上海、无锡均为7个,苏州6个,南京最少,为5个。

图3:六城市制造业比较优势分布图

南京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2.7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33) 苏州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1.78) 通信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通用设备制造造纸及纸制品业化纤制造(2.1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61) 无锡 上海 杭州 宁波 石油加工、 化纤制造 炼焦及核(2.84) 燃料加工业(3.14) 有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2.0) (1.74) 工业(2.14) (1.32) (2.47) 石油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0) 纺织业(1.5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炼焦及核纺织业(1.60) 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1.58) 工业(1.59) 燃料加工业(1.24) 通信设备制造(1.16) 造纸及纸制品业(1.47) 纺织业(1.56) 通信设备制造 非金属矿通用设备 物制品业制造(1.18) (1.50) (1.28) 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1.07) 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1.3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专用设备 非金属矿金属制品业 物 (1.47) 制品业(1.10) 金属制品纺织服装、 业 鞋帽制品(1.17) 业(1.28) 纺织服金属制品装、 专用设备 制造(1.24) 延加工业(1.02) 制造(1.20) 业(1.06) 鞋帽制品业(1.10) 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 器材制造(1.16) 纺织业 (1.21) (1.04) (1.08) 通用设备 造纸及纸 制造(1.05) 制品业(1.20) 金属制品注:括号内数字为区位熵,区位商大于1表示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大。 业 (1.19) 化纤制造 (1.08) 对多数行业而言,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城市具备比较优势,如南京、宁波、上海具有比较优势的前三个行业中,都包含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中宁波的优势最大,南京次之。也有少数行业的比较优势为单个城市所独有,如南京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此外,南京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包括水泥、石膏、玻璃、陶瓷制品等)比较优势在六城市中排第二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排第三位。

2、从服务业竞争力看,南京的比较优势不少,但缺少“拳头”产业。

四、问题的求解:走创新发展的强市之路

各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与合作,而这都必须通过分工来实现。在长三角,南京该如何参与地区间的合理分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才能在与区域的共同繁荣中扬长避短,巩固区域经济地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的答案是创新发展,因为无论是优化发展环境,还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或是摆脱“高投入、低效益”的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创新发展。

1、以理念创新为导向,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随着杭州湾大桥和苏通大桥的相继通车,上海两小时都市圈又添新成员。南京在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上不具备近距离的优势,因此决定了南京不能仅仅被动地等待“辐射”,而是要积极走出去寻找“互动”。

一是要立足“长三角”,抓住“梯度转移”的有利契机,承接先进产业。随着外资经济为主导的第一轮制造业转移已进入中后期,上海及周边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逐渐上升,对新增产业的承载能力和空间不断缩小,部分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向长三角腹地寻求“梯度转移”,南京与上海存在一定的技术梯度和经济梯度,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一方面,要完善引进机制,有选择地引进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符合南京发展特点的产业,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推动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开放前沿地区的企业更多地了解南京。同时形成区域统一市场,促进两地间生产要素、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和自由交易。推动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是要跳出“长三角”,融入“泛长三角”的分工合作,打造南京都市圈。泛长三角是指包括长三角,以及苏北、浙西南和安徽等在内的更广阔的区域,南京在其中起着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可以形成辐射苏北、带动皖东,包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等地在内的南京都市圈。借

助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能源、农业、劳务、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协作互补,融合发展,凝聚起属于南京都市圈的特色,与上海都市圈形成错位发展。

多方开展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的高效挂接,例如汽车产业,芜湖可向南京提供品质优良的汽车底盘、轿车发动机及零配件等;又如非金属制品制造业,南京也可以在煤炭储量丰富的安徽设立生产基地或直接投资办厂。以“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发展理念帮助南京实现“腾笼换鸟”,将高耗能、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对缓解南京县域经济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起到积极作用。政府要做的是着力解决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如交通一体化问题,以降低资源流动成本,促进都市圈内部产业的互通融合。

2、以产业创新为依托,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对南京来说,必须牢牢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巩固和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创新培养更多的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抗风险和抗干扰能力。从战略高度协调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是形成制造业的错位发展。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制造业 “同构”现象十分普遍,这既造成了竞争,也带来了合作。对于一些产业链较短、产品差异较小的行业,如纺织业,竞争大于合作;而一些产业链较长、产品差异较大的行业,城市间容易形成紧密的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上下游产业彼此之间互为市场,合作大于竞争。

为了避免“撞车”,可以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那些“同构化”程度较轻以及产业链较长的行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产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加大产业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的研发力度,避免产能的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地实现产品的互补性。

二是形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要促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突破传统增长方式的瓶颈,倡导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人才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要强化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设,使丰富的金融资源既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企业的发展,又能产生出更多的资本回报效应。

3、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走效益优先的道路,实现价值链的跃迁。

南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多地抓住价值链的两端环节,走出“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低效益”和依靠“价格战”取胜的生产模式,完成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一是企业创新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技改投入,生产出包括产品设计、文化产业等在内的领先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信息需求和共享的平台,营造高水平的综合服务管理环境,将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财富优势。

二是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相结合。南京不应只满足于做全省最大的批发零售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尽量避免产品的低价竞争,通过细分消费市场,打造各种产业的专业营销,在品牌营销方面打造出“南京创造”的知名品牌;创新销售(后)服务功能,形成 “金牌”售后服务团队。同时,应抓住“门户”优势,借鉴和推广部分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在南京设立地区总部、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发展集约型经济,截取企业价值链最高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x5.html

Top